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IT科技

> 中東地區叫中東的原因是什麼

中東地區叫中東的原因是什麼

中東(英語:Middle East,阿拉伯語:شرق اوسط‎,希伯來語:המזרח התיכון‎)是一個歐洲中心論詞彙,意指歐洲以東,

中東地區叫中東的原因是什麼

中東地區其實不是一個地理上的術語,而是持有歐洲中心論的這樣一些人,他們對於我們東方的一個稱謂他們根據距離歐洲的遠近,把東方的這些國家稱作為是近東中東和遠東。

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連線兩洋三洲五海 • 2、民族關係複雜性:“阿拉伯世界”中建立猶太國 3、耶路撒冷的獨特性:三教聖地(猶太教、伊斯蘭教、教) 4、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5、大國力量的對抗性:戰略利益的需要

近東主要指的是土耳其這一帶,而遠東主要指的是中國這一帶而之間的這一部分,他們把它稱之為是中東,所以今天的中東我們所熟悉的既包括了西亞,不包括阿富汗之外的,西亞的大部分國家也包括了北非的一些國家,但是中東這個地區因為今天它擁有著重要的戰略的位置,比如說波斯灣、比如說紅海、還有比如說土耳其。

“中東”是歐美人使用的一個地理術語,概念究竟包括哪些國家和地區,國內外尚無定論,但一般泛指西亞、北非地區。 一般來說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達、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葉門;巴勒斯坦、馬

海峽同時它又有著重要的資源價值,特別是石油再加上這個地區它的衝突不斷,所以引起了世界高度的關注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中東地區它不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它是歐洲人根據自己的認識,所劃分出的這樣一個區域概念。

中東地區長期以來成為世界焦點地區的主要原因是:(1)地理位置因素,地處兩洋三洲五海之地;(2)豐富的石油資源,國家之間爭奪石油;(3)匱乏的水資源,國家之間爭奪水資源;(4)文化差異,宗教文化複雜。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中東地區造成如今的局面,背後是由於哪些因素導致的?

中東地區造成如今的局面,是因為一、宗教衝突 二、外部勢力的干擾 三、中東地區內部互相猜疑,難以包容彼此等。  

中東地區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中東地區包含了約23個國家(含巴勒斯坦),中東地區是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

一、宗教衝突

中東地區是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教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雖然這三教來源於同一地方,但是彼此之間的衝突是一直以來都存在的。這是中東地區動盪的原因之一。而且伊斯蘭教下又有兩大教派,遜尼和什葉,這兩大教派之間的矛盾紛爭也是不斷。

二、外部勢力的干擾

中東地區的油氣資源十分豐富,所以許多國家十分重視中東地區,並且想對其控制。美國和蘇聯曾在中東地區就形成了兩個戰線,後來美國向中東地區強行輸出西方的模式。歐盟也一直重視著中東地區的資源,利用各種手段試圖控制。導致中東地區形成反對派和支援兩派,矛盾衝突不斷。

三、中東地區內部互相猜疑,難以包容彼此

埃及指責卡達支援穆兄會、伊拉克和敘利亞批評沙特、卡達等國家等等,面對美國的控制干預,中東地區兄弟們不看清處現狀,反而成日內部鬥爭。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歷史上一直存在的巴以問題,即巴雷斯坦和以色列的領土問題。這個問題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地區熱點問題,到現在已經這麼久了,這個問題仍然是中東地區的核心問題。

中東地區的衝突和戰爭原因是什麼

中東地區被稱為地球的火藥桶,同時也被稱為地球的“油窩”,簡單地說,中東地區不斷的衝突與戰爭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地理位置特別重要,處於“三洲五海”之地。

2、中東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

3、中東國家的國民宗教信仰和文化差異大 。

4、以色列的猶太民族與阿拉伯人之間歷經千百年的國家領土爭端。

為什麼中東地區總是那麼亂?

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宗教衝突引爆地區局勢

中東地區是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教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雖然三教出自同門,但彼此間的爭執、衝突一直延續千餘年。宗教間的不包容和極強的排他性,使中東地區自古就被打上了動盪的烙印。

首先,巴以問題不解決,中東難有寧日。巴以問題一直是中東地區穩定所面臨的首要問題。以色列憑藉美國的支援,在本地區始終佔據優勢,其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這也促使中東地區的*不斷升級。

其次,伊斯蘭教派之爭使中東動盪局勢加劇。中東地區除以色列外,其他國家大多以伊斯蘭教為本國的第一大宗教,伊斯蘭教又分成遜尼和什葉兩大教派;

這兩大教派間的紛爭、衝突千餘年來未曾中斷,至今仍在繼續。敘利亞內戰難以平息、伊拉克局勢不斷加劇,均源於什葉派執政的當局與*的遜尼派武裝之間的衝突;

什葉派的伊朗與遜尼派執政的沙特、巴林之間的齟齬難以消除;甚至沙特和巴林內部也存在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矛盾,不能排除兩國政壇出現動盪的可能性。

此外,伊斯蘭教勢力與世俗勢力間的難以調和也使得一些阿拉伯國家陷入動盪。埃及穆兄會通過選舉掌權,隨後被世俗軍方勢力趕下政壇,頗令埃及傷筋動骨,也加劇了本地區的緊張局勢。

2、域外勢力不斷插手

中東地區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並且油氣資源十分豐富,一直為世界大國所重視併力圖將其控制。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就在中東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戰線。

蘇聯崩潰後,一家獨大的美國改變了其依靠代理人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國家的常規,親自出馬向宗教色彩極為濃烈的中東地區國家強行輸出西方民主模式。

美國在十幾年間,兩次揮兵攻打伊拉克,一次兵犯阿富汗,至於美國幫助反對派顛覆地區國家的例項更是比比皆是。

阿拉伯媒體曾披露,歐盟一直覬覦中東豐富的油氣資源,也不斷染指中東。據披露,歐盟曾有意大量購進卡達天然氣以使自身的油氣供應呈多元化,擺脫過度依靠俄羅斯天然氣的被動局面。

歐盟與卡達甚至試圖鋪設一條由卡達途徑敘利亞再經土耳其最終將天然氣送至歐洲的管道。但敘利亞出於維護與俄羅斯傳統友好關係的戰略考慮予以拒絕,由此激怒了卡達和歐盟。

因此歐盟和卡達不遺餘力地支援敘*武裝推翻敘利亞現政府,除了價值觀上的差異,其與阿薩德政權在現實利益上的分歧也是重要因素。

3、阿拉伯國家內部相互猜忌,難以包容對方

阿拉伯民族號稱是一個大家庭,並且還成立了一個協調各國立場的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但成員國間的相互指責、謾罵甚至衝突並沒有因此減少。

埃及指責卡達支援穆兄會,伊拉克和敘利亞則批評沙特、卡達等海灣國家資助反對派武裝,沙特、阿聯酋、巴林因為對卡達的不滿憤然召回大使,等等。

在頤指氣使的以色列和動輒顛覆阿拉伯國家政權的美國面前,阿拉伯國家全無“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理智和大局觀,只是醉心於內部爭鬥,使中東喪失了穩定的基礎。

擴充套件資料:

中東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和戰略資源牽動著許多國家的利益。關於中東問題的歷史沿革,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個祖先,兩大民族,三度流散,四次戰爭

一、1個祖先

巴勒斯坦古稱迦南,其居民稱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島閃族的一支。約公元前11世紀,愛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

公元前5世紀,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首次稱該地區為“巴勒斯坦”,即希臘語“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二、2大民族

約公元前1900年,閃族的另一支在族長亞伯拉罕率領下,由兩河流域的烏爾遷徙到迦南。據《聖經》所說,亞伯拉罕與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們便是猶太人的祖先。

後猶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眾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戰後建立以色列國,都是源於這一支系。亞伯拉罕與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馬儀,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趕至半島,繁衍生息,他們便是半島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後裔。

2002年11月,阿拉法特針對以色列外長內塔尼亞胡威脅要把他趕走,激動地對記者說:“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三、3度流散

公元前1025年第一個希伯來人國家--希伯來王國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國一分為二,北方稱以色列王國,南方稱猶太王國。

公元前722年亞述國滅以色列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滅猶太王國,史稱“失蹤的10個以色列部落”和“巴比倫之囚”。這是猶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再滅受波斯帝國支援的猶太國家,猶太人流散到南歐、地中海諸島、北非及中亞地區,這是第二次大流散。

從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猶太人多次發動反對羅馬統治者的大起義,均遭失敗。公元135年,羅馬皇帝下令將耶路撒冷犁耕為田,猶太人幾乎全部逃離或被逐出巴勒斯坦。這是猶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大流散。

三次大流散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無幾。

四、4次戰爭

1947年11月,第二屆聯大通過了關於巴勒斯坦的分治決議,要求英國儘快結束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撤走其軍隊,然後在巴勒斯坦成立阿拉伯國(面積1.1萬平方公里)和以色列國(面積1.4萬平方公里)。

當時猶太人只佔總人口的1/3,卻得到了58%的土地。決議還規定耶路撒冷市作為一個“獨立主體”由聯合國管理。1948年5月14日,英國宣佈結束對巴的委任統治,猶太人根據分治決議當日即宣佈成立以色列國。

次日,即5月15日,阿拉伯國家對以宣戰,約旦、伊拉克、埃及、敘利亞、黎巴嫩、沙特均派軍隊參戰,戰爭持續到1949年7月,阿方失敗,以色列佔領了按“分治決議”劃給阿方的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約70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這是第一次中東戰爭。

1956年7月,埃及宣佈將蘇伊士運河公司(英、法資本)收歸國有。10月29日,英、法、以聯合進攻埃及,在埃及人民的奮勇抵抗下,在包括蘇、美在內的國際社會強烈反對下,入侵者於11月7日停火。此為第二次中東戰爭。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約旦、敘利亞發動突然襲擊,佔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6萬平方公里)、約旦控制的約旦河西岸(5800平方公里)和耶路撒冷及敘利亞的戈蘭高地(1150平方公里),所佔領土面積數倍於以色列本土面積。

戰爭於6月11日結束,故又稱“六天戰爭”。這次戰爭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著名的第242號決議,要求以方撤出其在這次戰爭中佔領的土地。此為第三次中東戰爭。

1973年10月6日,為了收復失地並重振阿拉伯軍隊的士氣,埃、敘軍隊同時向以色列突然發起進攻,埃及收回了縱深約10-15公里的西奈半島土地,敘則收復了大部分戈蘭高地。

以軍於10日展開反擊後,不但收回了失去的戈蘭高地,又佔領了敘方7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並越過蘇伊士運河,包圍了埃及的蘇伊士城,切斷了埃軍前後方聯絡。

之後,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這是中東的第四次戰爭,史稱“十月戰爭”;因發生於伊斯蘭教的齋月和猶太教的贖罪日,故又稱“齋月戰爭”或“贖罪日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東當前動盪局勢的成因及未來走向

中東地區動盪不安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中東本來不是那麼動盪不安的,二戰後在美國人的幫助下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以色列國,國土面積是巴勒斯坦的五分之三,美國人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以色列人在2000年前是那裡的主人,但是此舉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強烈不滿,聯合國調解未果,最後,乘以色列人立足未穩阿拉伯人發動了第一次中東戰爭,從此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開始仇恨對方,戰亂衝突也就不可避免。

大家認為中東地區連年戰亂的原因是什麼

連年戰亂的原因有很多個方面,我簡單說明幾個。

中東地區宗教信仰導致:中東地區多數信仰伊斯蘭教,但分成不同的派系,每個派系之間雖說表面和平,實際內部鬥爭嚴重,都想統一其他教派,所以內部戰亂頻繁。

中東地區地理位置東接亞洲,西鄰歐洲,地理條件複雜。且石油資源豐富,所以成為了世界的石油資源出口樞紐。這樣的條件勢必為某些國家所覬覦,明裡暗裡為中東內部戰亂推波助瀾,導致戰爭一連不斷。

中東地區文化差異導致與其他地區國家格格不入,且有些思想已應該為世界潮流所拋棄,文化的衝擊導致中東地區思想文化*嚴重,而某些不法分子通過宗教信仰控制民眾,達到實現*或反叛的目的。

標籤: 中東 中東地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dianzi/grer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