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一、爆發原因: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二、經過:

1、1856年,英國藉口廣東水師在廣州黃埔捕捉中國船“亞羅”號上的海盜,派兵進攻廣州。法國藉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馬賴在廣西西林被殺,亦出兵入侵中國。

2、1858年5月20日英法聯軍炮轟大沽炮臺後,清政府在英法侵略者威逼恐嚇下,分別與俄、英、法、美簽訂《天津條約》。

3、第二次大沽口之戰英法聯軍慘遭失敗。1860年英法聯軍由北塘登陸,進佔天津後攻入北京,搶劫焚燬圓明園。清廷派奕欣為全權大臣議和,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三、結果:英法聯軍撤離,清政府與侵略者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大量國土被割讓,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

四、影響:

1、政治上:鴉片戰爭後,隨著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逐漸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

2、經濟上:鴉片戰爭前,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中國占主導地位。鴉片戰爭後,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產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捲入世界市場。中國自然經濟逐漸解體,開始進入半封建社會。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3、階級關係上:鴉片戰爭過程中的鉅額開支,以及對英國的戰爭賠款,最終都加到人民頭上。同時貪官土豪的勒索和盤剝,導致本已尖銳的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國運動。

4、思想文化上:鴉片戰爭後有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拋棄陳腐觀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尋求強國禦侮之道,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對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衝擊作用。

5、社會矛盾上:隨著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變成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國進入反侵略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擴充套件資料: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援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藉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

因為英法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藉口發動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The Arrow War)。又稱"英法聯軍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戰爭"(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同時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即鴉片戰爭,相對於第二次而言)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將其焚燬。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

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進入中國內地,並日益擴充套件,外國公使駐京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中國社會進一步半殖民地化。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所以失敗,首先是清政府政治腐敗,對內鎮壓人民起義、對外妥協投降不抵抗,軍事上必然失敗。

一、《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喪失領土主權)

2、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設駐領事館。(喪失貿易主權)

3、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2100萬元的成分是: 600萬賠償鴉片,300萬償還英商債務,1200萬英軍軍費。(大量白銀外流)

4、英國在中國的進出口貨物納稅,中國與英國共同議定。(喪失關稅主權)

5、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與中國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喪失貿易主權)

6、享有領事裁判權,英國人在中國犯罪可不受中國法律制裁。

二、《中英天津條約》共五十六款,附約一款;《中法天津條約》共四十二款,附約六款。主要內容:

1、公使常駐北京;

2、增開牛莊(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臺)、臺灣(後定為臺南)、淡水、潮州(後改汕頭)、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

3、外籍傳教士得以入內地自由傳教;

4、外人得以入內地遊歷、通商;

5、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往來;

6、修改稅則,減輕商船噸稅;

7、對英賠款銀四百萬兩,對法賠款銀二百萬兩。

標籤: 鴉片戰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ek1ov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