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陸九淵的資料簡介

陸九淵的資料簡介

陸九淵的資料簡介

因書齋名“存”,世稱存齋先生。又因講學於象山書院,被稱為“象山先生”,學者常稱其為“陸象山”。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進士,調靖安主簿,歷國子正。紹熙二年(1191年),知荊門軍,創修軍城,穩固邊防,甚有政績。紹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諡文安。陸九淵為宋明兩代“心學” 的開山之祖,與朱熹齊名,而見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說,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學茍知道,六經皆我註腳”。明王守仁繼承發展其學,成為“陸王學派”,對後世影響極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陸九淵生於紹興九年二月乙亥(1139年3月26日)辰時,陸九淵出生時,出身於一個九世同居、闔門百口的封建世家,他的八世祖陸希聲曾在唐昭宗時任宰相,五代末因避戰亂遷居金溪,遂“買田治生,貲高閭里”(《陸九淵集》卷二十七《行狀》),成為地方上有名的豪門大族。金溪陸族經過幾代變遷,到陸九淵出生時,經濟已經衰落,只有10畝左右的菜田和一處藥鋪、一處塾館。但至此,陸門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仍保有宗族大家的風度。

陸氏有家學淵源,陸九淵的八世祖陸希聲“論著甚多”,高祖陸有程“博學,於書無所不觀” (《年譜》,《陸九淵集》卷三十六)。到陸九淵父親這一代雖已家業衰落,只靠經營醫藥和教書授學來維持家計,但仍“以學行為里人所宗,嘗採司馬氏冠婚喪祭儀行於家”(《宋史·陸九齡傳》)。陸門家風整肅,聞名州里,甚至受到孝宗皇帝的稱讚。

陸門治家依靠嚴格執行宗法倫理,同時,也靠家庭成員發揮各自的積極性、主動性,各盡其能,各供其職。生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從小耳濡目染,長大成人後親自管家,這樣的生活經歷對於陸九淵形成對社會國家的參與意識會有很大影響,也許,這就是陸氏兄弟形成“專務踐履”之學的學問起點吧。

陸九淵出生時,其父因兒子多,打算讓鄉人收養,長兄陸九思的妻子剛好生有兒子,陸九思即令妻乳九淵,而將自己的兒子給別人奶喂。

陸九淵後來侍兄嫂如侍父母。陸九淵自幼聰穎好學,喜歡究問根底,提出自己的見解。三四歲時,問其父“天地何所窮際”,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長大後讀古書至“宇宙”二字解說時,終於弄明白了其中奧妙。他初讀《論語》,即指出其訛誤之處。

乾道八年(1172年),三十四歲的陸九淵考中進士,初任隆興府靖安(今江西靖安)縣主簿,後調建寧府崇安(今福建崇安)縣主簿。

大約十年後,他被薦為國子監正,不久,又遷“編修敕令所”的“刪定官”。陸九淵少年時曾讀三國、六朝史,有感於當時“夷狄亂華,後又聽長輩講“靖康之恥”,於是曾剪斷指甲,學習弓馬,慨然要為大宋朝廷復仇。在任“刪定官”時,他便“訪知勇士,與議恢復大略”,朝廷論對時,“遂陳五論:一論仇恥未復,願博求天下之俊傑,相與舉論道經邦之職;二論願致尊德樂道之誠;三論知人之難;四論事當馴致而不可驟;五論人主不當親細事。”(《宋史·陸九淵傳》)

淳熙十三年(1186年),陸九淵在朝中提出:任賢、使能、賞功、罰罪是醫國“四君子湯”,得到孝宗讚許。同年,被差管台州崇道觀,因這只是個管理道觀的閒職,於是他便歸江西象山書院(位於今江西省貴溪縣)講學,彙集了四方學者。

紹熙二年(1191年),出知荊門軍(轄今湖北荊門、當陽兩縣),政績顯著,社會風氣大變。丞相周必大稱讚說:荊門之政是陸九淵事事躬行的結果。他慨嘆于靖康間北宋被滅的慘痛事件,和四方誌士交結,除將作監丞,因給事中王信反對,落職還鄉。陸九淵當時名望已高,每開講席,學者群集,“戶外履滿,耆老扶杖觀聽”。他自號“象山翁”,學者尊為“象山先生”。當時荊門是南宋邊地,處江漢之間,為四戰之地,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但是實際防務極差,連城牆也沒有。他“乃請於朝而城之”。經過一年左右的認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為變”。

紹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的一天,陸九淵對親近之人說:“先教授兄有志於天下,竟得不到施展就要離開人世了。”又對家人說:“我將死矣。”還對僚臣說:“我將告終。”適逢祈禱下雪,第二天,雪果飄下,陸九淵乃沐浴更衣端坐,兩天後(十二月十四日,即1193年1月18日)安然去世,享年五十四歲。棺殮時,官員百姓痛哭祭奠,滿街滿巷充塞著弔唁的人群。出殯時,送葬者多達數千人,歸葬於金溪青田。

嘉定十年(1217年),賜諡“文安”。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金溪縣城衙門前為陸九淵建有“百世大儒”坊,兩側鐫刻“學苟知本六經皆註腳,事屬分內千經有同心”對聯。

陸九淵官位不算顯要,學術上也無師承,但他融合孟子“萬物皆備於我”和“良知”、“良能”的觀點,所謂心既是孟子所說的我,認為我生萬物生,我死萬物死。提出“心即理”的哲學命題,形成一個新的學派——“心學”。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實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認為心即理是永恆不變的:“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來今,概莫能外。陸九淵認為治學的方法,主要是“發明本心”,不必多讀書外求,“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

陸九淵是中國南宋時期最富有個性的哲學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在程朱理學集大成之際,他以高度的學術責任感和深邃的理論洞察力,最早發現了理學內化道路潛在的支離傾向和教條隱患,成功地開拓出一條自吾心上達宇宙的外化道路,為宋明新儒學思潮從朱子學到陽明學的心學轉向創造了必要的學術條件。

陸九淵承認王安石英才蓋世,不合流俗,但認為王安石學術上沒有觸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對“靖康之變”胸懷復仇雪恥之大義,故訪求智勇之士,共謀恢復失地。任地方官時,政績頗著,而不忘教育,常授徒講學。去官歸裡後,他在學宮內設講席,貴賤老少都趕來聽講,據《象山年譜》稱,“從遊之盛,未見有此”。

講學授徒

陸九淵還熱心於講學授徒,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每開講席,學者輻輳,戶外履滿,耆老扶杖觀聽”,弟子遍佈於江西、浙江兩地。他在長期的講學實踐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育思想理論。他認為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存心、養心、求放心和去矇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張學以致用,其目的是培養出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敗的命運。在教育內容上,他把一般知識技能技巧,歸納為道、藝兩大部分,主張以道為主,以藝為輔,認為只有通過對道的深入體會,才能達到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們在“心”上做功夫,以發現人心中的良知良能。陸象山的學生,最著名的是楊簡、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楊簡進一步發揮了其心學。江西撫州是象山學派的重鎮,明代陳獻章、王守仁進一步發展心學。今南昌城內的象湖相傳為陸九淵當年在南昌開壇講學之處,“象湖”一名由其號(象山先生)而來。

陸九淵自幼好學,他的好學不在於博覽,而表現在善於思考上。三、四歲時,他曾向父親發問,“天地何所窮際”,父笑而不答,他竟為這個問題費盡思索而至廢寢忘食。後來他讀書孜孜不倦,又常在書中發現問題。例如讀《論語·學而》,就對《有子》三章表示懷疑;讀二程書,就發現伊川(程頤)所說的話與孔子、孟子不相類似,甚或有矛盾處。

陸九淵十三歲時,有一天對自己少兒時思考的問題忽有所悟。這天,他讀古書到宇宙二字,見解者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於是忽然省悟道:原來“無窮”便是如此啊。人與天地萬物都在無窮之中。他提筆寫下:“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年譜》,《陸九淵集》卷三十六)《陸九淵年譜》中說他“因宇宙字義,篤志聖學”,就是說他從宇宙二字,悟得人生之道。陸九淵立志要做儒家的聖人,而他以為,做聖人的道理不用別尋他索,其實就在自己心中,他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年譜》,《陸九淵集》卷三十六)對宇宙無窮與對聖人之心廣大的頓悟使陸九淵進入了一種新的人生境界,正象他後來在《語錄》中說的:人須是閒時大綱思量:宇宙之間,如此廣闊,吾身立於其中,須大做一個人。……天之所以命我者,不殊乎天,須是放教規模廣大。(《陸九淵集》卷三十五)

陸九淵一生的輝煌在於創立學派,從事傳道授業活動,受到他教育的學生多達數千人。他以“心即理”為核心,創立“心學”,強調“自作主宰”,宣揚精神的作用。他的學說獨樹一幟,與當時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相抗衡。1175年6月,陸九淵與朱熹在江西上饒的鵝湖寺會晤,研討治學方式與態度。朱熹主張通過博覽群書和對外物的觀察來啟發內心的知識;陸九淵認為應“先發明人之本心然後使之博覽”,所謂“心即是理”,毋須在讀書窮理方面過多地費功夫。雙方賦詩論辯。陸指責朱“支離”,朱譏諷陸“禪學”,兩派學術見解爭持不下。這就是史學家所說的“鵝湖之會”、“鵝湖大辯論”。

陸象山的學生,最著名的是楊簡、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楊簡,進一步發展了其心學。江西撫州是象山學派的重鎮,明代陳獻章、王守仁進一步發展心學。

標籤: 陸九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pnz4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