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畢際有的故事

畢際有的故事

畢際有的故事

畢際有(1623-1693),字載積,號存吾,生於明天啟三年(1623)。他是明末戶部尚書畢自嚴的仲子,其長兄名際壯,早逝;三弟名際孚,沒有入仕。清順治二年(1645),畢際有考中拔貢,順治十三年(1656)任山西稷山知縣。有《存吾草》。

畢際有,生於明天啟三年(1623)。他是明末戶部尚書畢自嚴的仲子,其長兄名際壯,早逝;三弟名際孚,沒有入仕。清順治二年(1645),畢際有考中拔貢,順治十三年(1656)任山西稷山知縣。稷山位於汾水河畔,因河水侵蝕,實際地畝少於糧賦之數。畢際有到任之後,據實上報請減免空頭糧賦,並形成條文固定下來。又置二薄,將本縣各業之人分別造冊,由縣衙統計備案;對無固定職業者以法約束其從事正當職業。兩年後,晉升為江南通州知州。治內有一重鎮,由柳同春將軍鎮守。時畢氏與柳同春同天赴任。任期內,兩人互相協助,為此商人士兵和老百姓和睦相處。通州有一沙洲,產鰳魚,按例進貢朝廷99條,畢際有上疏請求免除進貢一事。康熙二年(1663),畢際有因為“通州所千總解運漕糧,積年掛欠,變產賠補不及額”,被免職。畢離職回鄉時,揚州名流林茂之等人送至江邊。有人還畫了《江干繫馬圖》送他,以示挽留。畢際有著有《存吾草》、《淄乘徵》等流傳於世,他還參與編修濟南府志和淄川縣誌。

康熙十八年,蒲松齡一到畢家,就寫了三首七言律詩《次韻畢刺史歸田》,讚賞畢際有罷官家居後閒適自在的退隱生活。詩題中的“刺史”,也稱太守,相當於明清時的知府。清朝知州分兩種,一是直隸州知州,地位略低於知府;一是散州知州,地位等同於知縣。畢際有任職的通州為江南直隸州,因此蒲松齡尊稱他為刺史。詩其一雲:“煙霞深處伴漁樵,鷗鷺依依認舊僚。碎擊玉壺風雨夜,醉橫鐵槊月明宵。栽花南國人無恙,載酒東山興末遙。猶有柴桑鬆菊在,薜蘿何必讓金貂。”詩一二句中的“伴漁樵”、友“鷗鷺”,是說畢際有遭罷官後回家過隱居生活。詩三四句以王敦“碎擊玉壺”、曹操“醉橫鐵槊”兩個典故,表明畢際有雖然罷官,但壯心不已,仍希望為國出力。詩第五句以潘岳比畢際有,說畢氏在江南多有惠政。詩第六句以謝安比畢際有,說畢氏罷官後有隱居之樂。詩第七句以陶淵明比畢際有,說畢氏謝絕達官貴人來訪。詩第八句用屈原《楚辭》中的詩句說明退隱並不次於作高官。詩其二中的最後兩句“落落情懷誰得似?開觴遙酬古逸民”,說畢際有豁達開朗的情懷和古代隱士相同,與他們心靈相通。詩其三的最後兩句“武陵天地非塵境,不必巢由更買山”,以堯時隱士巢父、許由比畢際有,勸說畢氏不必買山而隱,石隱園即非塵世。這兩首詩同第一首詩一樣,都是稱讚畢際有回鄉隱居。

畢際有喜歡附庸風雅,廣泛結交詩人墨客;蒲松齡學識豐厚,文章一流。於是,畢家賀吊往來的應酬文字,便由蒲松齡捉刀代筆。蒲松齡一生中留下來的文章,有不少是代畢際有寫作的。此外,蒲松齡還對畢際有的《晉遊日記略稿》進行了批點。康熙十八年,江南名士孫維菘舉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檢討,曾來信向畢際有致詞問候,蒲松齡為畢際有代擬《答陳翰林書》。信中追述了兩人當時的交往情況:“憶昔握手狼山之下,同舟邗水之間,我未暍陰,君猶茂齒,縱飲雄談,歡呼徹曙,直欲揮白日使停晷,止參鬥使不墜。每一文成,疊肩擊節,追隨晨夕,使人樂而忘疲。”接著對陳維崧入翰林表示祝賀:“客歲偶閱邸抄,乃知弁冕詞林,此中欣慰,如獲異寶。雖猶是於熱鬧場中作冷淡生活,然讀書稽古,庶知蒼蒼者不相揹負耳。私心竊擬申賀,不圖高雅先施,致音書於窮谷,盥手薔薇,喜淚交併!……遂因鴻便,聊附尺帛,土物戔戈,少當遠音。臨穎神馳,不盡欲言。”

畢際有居家期間,社交活動仍然比較頻繁,縉紳名流來訪、當地官員拜會,由談吐風雅的蒲松齡參與,可以讓他省去一些俗務。有時,蒲松齡還會受畢家之託,到縣衙裡說項、打點。與蒲松齡一起在畢家做西賓的王憲侯,被淄川知縣張嵋(字石年)任命為鄉約,王憲侯不願履職,請求畢際有出面說合。畢際有就委託蒲松齡以自己的名義,向張嵋知縣寫了一封信,替王氏推卻職務。信中寫道:“鄉約王憲侯者,其設帳於治弟之家已三年矣,實恐救鄉鄰之鬥而誤童蒙之求,祈老父臺分推屋烏,準與豁免,則銜恩者不止王生也。”畢際有請求張嵋知縣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對於王憲侯任鄉約之事,“準與豁免”。

除此之外,蒲松齡還代館東畢際有辦理了不少家務事。康熙三十年(1691)九月,蒲松齡到濟南府駐地濟南的東流水為畢際有物色菊花佳種。東流水,在濟南城內撫院西北、鵲華橋南。這裡有一戶人家的菊花十分有名,蒲松齡按照畢際有的吩咐,帶著畢家的菊花種子,來到這裡與其交換。覓得佳種後,蒲松齡為了表達對主人的謝意,特意寫了兩首七言律詩贈給他,詩的題目是《辛未九月至濟南,遊東流水,即為畢刺史物色菊種》。蒲松齡在詩的小引中讚揚了菊種主人的高貴品格和居住地的優雅環境:“扉臨隘巷,每多長者之車;檻嫋垂楊,時系達官之馬。只因愛菊陶令,羨綠野之風流;遂使看竹子猷,通黃花之聲氣。”在第二首詩中,蒲松齡借用王戎不賣李種、陶淵明不吝菊花的典故,感謝菊種主人慷慨出讓佳種。詩云:“曾有安豐私玉李,不聞靖節吝黃花。攜來佳種容相易,金谷重尋太尉家。”

蒲松齡在畢家任西賓,雖說是寄人籬下,但由於館東畢際有待他寬厚,除聘金之外還有其它一些資助,如紙墨燈火等,這對家境貧寒的蒲松齡來說,是筆不小的幫助。再者,畢家府第寬敞,又有園林之勝,並且藏書豐富,用蒲松齡的話說是“書充棟,憑君剪”(《賀新涼·讀宣四見和之作,復疊複韻》。蒲松齡平日裡住在作為家館的綽然堂裡,冬日有爐火禦寒,夏日酷暑,便移居石隱園的效樊堂或者霞綺軒,更是一般讀書人難得的清幽處所。康熙二十七年(1688)畢家的效樊堂建成後,蒲松齡曾寫有兩首七言律詩《畢刺史效樊堂落成》以示祝賀,裡面有“几榻悠然花未老,朝朝乘興杖藜來”詩句,表明蒲松齡十分喜愛效樊堂的優雅環境。康熙三十年,蒲松齡又寫了兩首七言律詩《讀書效樊堂》,再次讚美效樊堂的清幽環境。石隱園對於蒲松齡來說,實在是靜心讀書、專心寫作的最理想的一處場所。

在這樣一種環境中,蒲松齡創作《聊齋志異》的熱情十分高漲,又寫出了很多篇章,並且不乏名篇。《聊齋志異》有兩篇文章,分別是《鴝鵒》、《五羖大夫》,末尾署名“畢載積先生記”或“畢載積先生志”。這可能是畢際有讀了《聊齋志異》中已經完成的篇章,一時興起,便寫出了這兩個故事,蒲松齡加以文字潤色後,納入《聊齋志異》中,為了尊重館東的草創之功,便於篇末註明出處。此處,《楊千總》一篇,寫“畢民部公即家起備兵洮岷時”“千總楊化麟”之事,文章中所說的“畢民部公”,即館東畢際有之父畢自嚴,可見也是畢際有提供的材料。再有,據專家考證,《狐夢》中的畢怡庵,可能就是畢際有的仲子畢盛鉅的原型。

康熙三十二年(1693)春,畢際有病逝。蒲松齡連寫八首七言律詩,沉重悼念畢際有,還寫了《徵挽畢載積先生詩序啟》。蒲松齡的輓詩和徵輓詩啟,都寫得感情真摯,絕非應酬之作。蒲松齡寫的八首詩大體為一種格局,從痛悼“十年同食友”之謝世,“回首生平思不禁”,往復歌哭,將畢際有“尚書公子五狼(指南通州)君”的身世,歸田後“老後生涯棋局裡,閒來情緒菊花中”的淡泊胸懷,“物必求工真似癖,書如欲買不論金”的嗜好,一一寫了出來。詩其二雲:“君臥病時我亦病,我來君已棄塵寰。人逢死別情懷苦,數定前生飲啄慳。一榻琴書餘畫閣,萬年魂魄戀青山。西州門外迴腸絕,恨不將心似石頑。”詩後兩句是說,作者恨不得此心化作石頭,無知無覺,以減少懷念畢氏的痛楚之情。表明作者因畢際有病逝而心腸寸斷,悲痛欲絕。詩其三雲:“今生把手願終違,零落山邱對晚暉。海內更誰容我放?泉臺無路望人歸。雍門一哭賓朋散,羊仲重來杖履非。在世早知有今日,墓田松樹已成圍。”詩前四句,表露了作者痛喪知己,今後再也無所依傍的悲哀。詩其六雲:“商今略古日科頭,一旦騎鯨赴玉樓。臨別清談還竟夕,誰知永訣已千秋!孫多業足光先德,子孝猶堪解母愁。名壽如君復何憾?傷心最苦在離憂。”詩前四句,說明畢氏去世,作者再也沒有竟夕長談的知心朋友。這些詩句,充滿真情實感,沒有半點雕飾,如泣如訴地表露了蒲松齡的悲哀情懷。由此可見他們主賓之間相處得非常融洽,如同一家人。

標籤: 畢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xpvp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