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全书馆 >

综合知识

> 苔字怎么写

苔字怎么写

1. 苔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26个苔字开头的成语及词语输入拼音、汉字、词语进行搜索查 词苔藓, tái xiǎn 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如苔藓然。

苔字怎么写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苔丝, tái sī 长篇小说。英国哈代作于1891年。

贫苦少女苔丝遭到富家子亚雷奸污。后在牛奶场当女工,与大学生克莱相爱。

新婚之夜,她向克莱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却遭遗弃。为生活所迫,她不得已与亚雷同居。

不久,克莱反悔,欲与她重归于好。绝望中的苔丝杀死亚雷,自己也被判处死刑。

苔发, tái fā 基本解释谓其状如发之苔。 唐 罗隐 《绝境》诗:“水流苔发直,风引蕙心斜。”

苔茵, tái yīn 基本解释青苔满布如茵席。 唐 顾况 《送友失意南归》诗:“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秋花点点浥露芬,绕碧砌苔茵,菊散丛金莲坠粉,喜寒葩似带馀春。”苔钱, tái qián 基本解释苔点形圆如钱,故曰“苔钱”。

南朝 梁 刘孝威 《怨诗》:“丹庭斜草径,素壁点苔钱。” 宋 司马光 《和宋复古小园书事》:“东家近亦富,满地布苔钱。”

清 金农 《寄闵八》诗:“简雨疎风草堂闭,定知一夕长苔钱。”苔岑, tái cén 基本解释晋 郭璞 《赠温峤》诗:“人亦有言,松竹有林。

及余(尔)臭味,异苔同岑。”后世因以“苔岑”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清 赵翼 《哭筠浦相公》诗:“交谊苔岑五十秋,喜听揆席懋勋猷。”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迭韵诗》:“ 杨竹圃 亲家次韵寄和拙作自寿诗迭前韵赋谢云:‘小合苔岑增感怆,无端萍水又分离。

’”苔茸, tái róng 基本解释丛生的苔藓。 南唐 李中 《江次维舟登古寺》诗:“辍櫂因过古梵宫,荒凉门迳锁苔茸。”

《新华日报》1942.7.2:“密密丛丛,上下是几十尺高的大树枝干,下面是生满苔茸的石块。”苔痕, tái hén 基本解释苔藓滋生之迹。

唐 刘禹锡 《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宋 张耒 《无题》诗之一:“出门蹄道苔痕满,隐几书尘鼠迹多。”

清 龚自珍 《鹊楼仙》词:“安排疏密,商量肥瘦,自劚苔痕辛苦。” 郁达夫 《偶过西台有感》诗:“偶向西台台畔过,苔痕犹似泪淋痕。”

苔帻, tái zé 基本解释青苔色的头巾。 唐 司空曙 《寄卫明府》诗:“侧寄绳牀嫌凭几,斜安苔帻懒穿簪。”

苔网, tái wǎng 基本解释《后汉书·宦者传·蔡伦》:“ 伦 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南人以海苔为纸。”

苔、网均为造纸的原料,故用为纸的代称。 宋 黄庭坚 《寄馀干徐隐甫》诗:“东江始分风,苔网馈百纸。”

苔笺, tái jiān 基本解释同“苔牋”。以苔纸制成的笺纸。

苔梅, tái méi 基本解释枝干着有苔藓的梅树。 宋 范成大 《梅谱》:“古梅 会稽 最多, 四明 、吴兴 亦间有之。

其枝樛曲万状,苍藓鳞皴,封满花身。又有苔须,垂於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

初谓古木久历风日致然,详考 会稽 所产,虽小株亦有苔痕,盖别是一种,非必古木。” 宋 周密 《乾淳起居注》:“苔梅有二种, 宜兴 张公洞 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 越 土,苔如绿,丝长尺馀。”

苔藓植物, tái xiǎn zhí wù 最原始的高等植物。植株矮小,一般不超过10厘米。

生殖过程已出现胚。可分苔类和藓类。

苔类通常无茎、叶的分化,只有扁平的叶状体,如角苔、地钱和叶苔;藓类已有茎、叶的分化,如泥炭藓。大多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对水土保持有一定作用。

苔脯, tái fǔ 基本解释水苔晒干为脯,可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陟厘》﹝集解﹞引 寇宗奭 曰:“陟厘,今人乾之,治为苔脯,堪啗。

青苔亦可作脯食,皆利人。”苔絮, tái xù 基本解释水中青苔。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十一:“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蒓花。” 王琦 汇解:“苔絮,水中青苔初生如乱发,积久日厚,状如胎絮。”

苔晕, tái yūn 基本解释苔藓的模糊痕迹。 宋 徐积 《宿山馆》诗之一:“君看牀头铁鳞甲,雨痕苔晕几千层。”

苔斑, tái bān 基本解释苔藓丛生如斑点之状。 唐 无名氏 《朝元阁赋》:“金铺烛耀,玉磶苔斑。”

清 孙枝蔚 《寓百福寺》诗:“更防车马至,踏破古苔斑。”苔锦, tái jǐn 基本解释形容苔藓丛生,如锦绣铺地。

宋 杨万里 《野炊猿藤径树下》诗:“苔锦银枪灶,芦茸玉帐氊。” 元 马祖常 《送毛真人还山》诗:“雨洒石坛苔锦滑,日穿油幌竹书光。”

苔菜, tái cài 基本解释植物名。紫堇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紫堇》﹝集解﹞引 苏颂 曰:“紫堇生 江 南 吴兴郡 。 淮 南名楚葵, 宜春郡 名蜀芹, 豫章郡 名苔菜, 晋陵郡 名水卜菜也。”

《晏子春秋·杂下十九》:“ 晏子 相 齐 ,衣十升之布,脱粟之食,五卯、苔菜而已。”苔纸, tái zhǐ 基本解释用水苔(藻类)制成的纸。

亦名侧理纸或陟里纸。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晋武帝 ﹞即於御前赐青铁砚……侧理纸万番,此 南越 所献。

后人言‘陟里’,与‘侧理’相乱,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邪侧,因以为名。”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纸》:“苔纸以水苔为之,名侧理纸。”

宋 陆游 《予所居南并镜湖北则陂泽重复抵海小舟纵所之或数日乃归》诗:“归来写苔纸,老惫无杰句。” 宋 陆游 《破阵子》词之二:“苔。

2. 读《苔》写200字读后感

苔丝天性纯朴,厌恶趋炎附势,她性格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点便是她强烈的责任感了,正如苔丝坚决地要把与亚历克·德伯的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告诉她所深爱,并且也深爱她的丈夫安吉尔一样,她原本可以完完全全地把这件事隐藏起来,说像她母亲教她的,然而,苔丝没有,她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安吉尔。

我所说的都是苔丝,也许你会问起安吉尔为什么会接受不了苔丝曾被亚历克玷污并产有一子这一残酷事实而提出与她分居,他不是很爱苔丝吗?难道他对苔丝的爱并不是高尚的吗?那么,我要说,他是因为太爱苔丝了,他心目中的苔丝是如此美丽,如此善良,是一切纯洁的象征,他忍受不了他眼中所见,心目所想的苔丝有任何过错,他努力扼杀自己对苔丝的感情,他觉得那个属于他的苔丝已经不存在了,在他眼前的,已经不是他以前所深恋的苔丝,而是有着苔丝形貌的另一个女人。新婚之夜,也就是苔丝把往事告诉他的那个夜晚,也就是他们开始分居的那个夜晚,他曾梦游,抱着苔丝走到了树林中,把苔轻轻放在一口棺材中,看过这篇小说的人一定不会忘记他当时所一直重复说的那一句话:“死了,死了,苔丝,我的妻子死了,死了。”

在他的心中,最最美好的那个苔丝死了,不存在了,他的悲痛,他的绝情,他的弃苔丝而去的行为,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失去了当初最真最纯的苔丝。 至于亚历克,我不想多说,他给苔丝带来的灾难是显而易见的,他对苔丝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出自他对苔丝的爱,因为爱是高尚的,他对苔丝只有情欲可言,丝毫没有爱的根据。

然而,苔丝并没有因为亚历克给她带来的打击而不纯洁,她自始至终都是那么的纯洁,善良,都显得那么美丽。

3. 蒜苔正确还是蒜薹正确,我说都简体字

蒜薹 正确

“薹”是“苔”的繁写吗?

发布人: 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2-12-20 13:51 共1275人浏览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作品赢得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他有一部小说名曰《天堂蒜薹之歌》,笔者发现,“蒜薹”二字,有的出版社印作“蒜苔”。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都写作“蒜苔”。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均收“蒜薹”,不收“蒜苔”,《汉语大词典》收“蒜薹”,云亦作“蒜苔”“蒜台”。“蒜苔”书证为《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唐氏就着蒜苔香油调的酱瓜,又连汤带饭的吃了三碗。”“蒜台”书证为老舍《四世同堂·三八》:“天佑在初五一清早,拿回来一斤猪肉和两束蒜台。”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蒜”字条释义中出现“蒜薹”一词。“苔”(tái)字条云:“同‘薹’。如:油菜苔;萝卜起苔”。据此推断,《汉语大字典》认同“蒜薹”亦作“蒜苔”。

《辞海》(第6版缩印本)未收“蒜薹”“蒜苔”词条,但“蒜”字条释义中出现“蒜薹”一词。《辞源》(修订本)未收“蒜薹”“蒜苔”词条,“蒜”字条释义中也未见“蒜薹”或“蒜苔”。

“蒜薹”和“蒜苔”,各家辞书说法不一,究竟孰是孰非?本来,“薹”“苔”二字不是繁体与简体的关系,原不相混。“薹”音tái,用于“芸薹”(油菜的一种)、“蒜薹”、“油菜薹”等。“苔”有两个读音:读tāi时,用于“舌苔”;读tái时,用于“苔菜”(紫堇的别名)、“苔藓”、“苔衣”等。

如今,“蒜薹”已逐渐被人淡忘。市场的菜价牌上、饭馆的菜单上,赫然写着的大都是“蒜苔”,个别写作“蒜薹”的,还常常被人误以为写的是繁体。笔者随机调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竟然无人知道“蒜薹”这种写法。笔者使用《人民日报》检索发现,虽然“蒜薹”和“蒜苔”两种写法并存,但“蒜薹”使用频率更高。看来,还是主流媒体比老百姓更讲规范。

建议有关部门加大规范力度,辞书增加辨析提示。否则,用不了多久,就真的天下无人识“蒜薹”了。

标签: 苔字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qsg.com/zh-sg/zonghezhishi/803e4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