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全书馆 >

综合知识

> 合肥旧称

合肥旧称

合肥旧称

合肥旧称:答案是虎方、夷虎、庐州、庐阳、合淝。

合肥旧称:答案是虎方、夷虎、庐州、庐阳、合淝。

合肥以前叫虎方、夷虎、庐州、庐阳、合淝。商周时期叫虎方,夷虎,秦汉朝时设置合肥县,隋朝以后叫庐州、庐阳,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合肥古为淮夷地,商朝称虎方,西周称夷虎。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

合肥旧称庐州、庐阳。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周武王时代分封制,在合肥封了一个国叫“庐国”,而庐国又属于子爵,所以称为“庐子国”,都城叫庐邑。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合肥的旧称是蜀中。

合肥古称:庐州、庐阳。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来自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庐州这个名字历史非常悠久,周武王时代分封制,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级来分封,就班可住花在现在合肥这个地方封了一个国叫“庐国”,而庐国又属于子爵,所以称为“庐子国”,都城叫庐邑,就是现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历史人文

地域文化:自古以来,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巢湖文化在合肥大地交融辉映,历数千年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璀璨夺目的地域文化。

巢湖文化:几十万年前,巢县人化晚厂相排几识七劳石现身;有巢氏,构木态为巢起源于此;南巢美还进两果对地,夏朝末君落户;古船塘来自,上演元明风云;昭忠祠,激扬爱国情怀;瑶岗村,奏响百万雄师过大江号角。巢湖文化在撞击中融合发展,在包容中吸取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个性特征。

历史名人包拯:包拯,字希仁,清正廉明的旷世清官。28岁中进士,先后任天长、端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地知县、知府,官至枢密副使。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誉。身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拯集》和众多断案故事、戏曲传世。

其他比较有用的内容推荐1:

合肥古称:庐州、庐阳。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来自又名“庐阳”。庐州这个名字历史非常悠久,周武王时代分封制,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级来分封,就在现在合肥这个地方封了一个国叫“庐国”,而庐国又属于子爵,所以称为“庐子国”,都城叫庐邑,就是现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历史人文

地域文化:自古以来,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巢湖文化在合肥大地交融辉映,历数千年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璀璨夺律镇垂目的地域文化。

巢湖文化:几十万年前,巢县人化石现身;有巢氏,构木为巢起源于此;南巢地,夏朝末君落户;古船塘,上演元明风云;昭忠祠,激扬爱国情怀;瑶岗村,奏响百万雄师过跟还影伟胡溶温季大江号角。巢湖文化在撞击中融合发展,脱品初特和在包容中吸取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个性特征。 

历史名人包拯:包拯,字来自希仁,清正廉明的旷世清官。28岁中进士,先后任天长、端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粒作要获决候等地知县、知府,官至枢密副使。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誉。身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拯集》和众多断案故事、戏曲传世。

合肥旧称

合肥旧称庐州、庐阳。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周武王时代分封制,在合肥封了一个国叫“庐国”,而庐国又属于子爵,所以称为“庐子国”,都城叫庐邑。

合肥旧称庐州、庐阳。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周武王时代分封制,在合肥封了一个国叫“庐国”,而庐国又属于子爵,所以称为“庐子国”,都城叫庐邑。

合肥以前叫什么名字?

合肥以前叫庐州、庐阳。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中部、江淮之间、环抱巢湖。合肥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扩展资料:

合肥是一块富有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1926年11 月,吴山庙起义,打响了安徽党史上武装斗争第一。1939年5月,新四军军长叶挺、部主任邓子恢等,在庐江组建国民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指挥部。

在解放战争期间,渡江战役总前委指挥部设立在合肥瑶岗。合肥现有吴山庙武装起义旧址、肥东县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等红色遗址,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历史陈列馆、蔡永祥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

合肥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传统。肥西山南小井庄率先实行“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国第一台窗式空调、微型电子计算机、“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世界第一台VCD、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先后在这里诞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

参考资料来源:合肥市官网—历史人文

合肥旧称?

合肥概况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233.4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838.52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2.93平方公里,新增南岗镇面积91.95平方公里,新增烟墩乡面积106.78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224平方公里。

合肥属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经合肥市九届八次常委会通过,决定广玉兰为合肥市市树,桂花和石榴花为合肥市市花。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59.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9.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0.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34.48万人,增长了8.11%;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了0.14万人。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强力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全市经济持续呈现“速度快、活力强、效益高”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纵向、横向比较态势良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步伐坚定有力,经济运行在结构优化调整中向着又好又快的目标纵深推进。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近10年来经济增长最快、各方收益增加最多的一年。初步测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334.2亿元,比上年净增260.44亿元,占全省GDP增量的21.6%。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0.43亿元,增长58.9%;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15.19亿元,同比增长28.3%,为近10年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98亿元,增长28.4%;全年进出口总额为62.48亿美元,增长28.2%,比上年加快1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01亿美元,增长26.3%,加快4.3个百分点;进口19.48亿美元,增长32.6%。人均GDP为28125元,比上年增加4922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3853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486元,增长21.6%。突破两万元,达到23205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增长15.1%。

合肥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基本圈层半径为100公里,引领并形成皖中一体化发展格局,有效地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到2020年,合肥市将成为宁郑汉之间最大的区域经济中心。

“141”城市发展框架:

大力改造核心主城区,并在老城区的东、西南、西、北方向建设四个城市副中心,沿巢湖逐步建设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新区。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核心功能是行政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综合居住新区。

“十一五”发展前景

“十一五”时期,合肥将以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线,以壮大工业经济、强化县域经济为突破口,以加快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着力点,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逐步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在安徽崛起中勇当先锋、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总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1900亿元,年均增长15.5%,力争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1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市区人口达到30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经过不懈奋斗,把合肥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合肥古代叫什么

合肥古称庐州。

合肥即合肥市,古称庐州这个名字历史非常悠久,周武王时代搞分封,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级来分封,就在现在合肥这个地方封了一个国叫“庐国”,而庐国又属于子爵,所以称为“庐子国”,都城叫庐邑,就是现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合肥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历史代表文化为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在3000余年的建城史中,有2100余年的县治、1400余年的府治历史,数为州郡治所,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商埠和军事重镇,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故里、淮军摇篮”之称。

合肥的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废分封,立郡县,合肥属九江郡。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在九江郡地置九江王国。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王国为淮南王国。

汉文帝六年(前174年),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复将淮南郡改为淮南王国。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合肥县名始见于此。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合肥县属扬州九江郡。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为扬州治。

三国时期,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为扬州治。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合肥县属淮南郡。

东晋,南北,合肥为双方争夺的重镇,县废。

南朝宋,置南豫州,于旧合肥县地置汝阴县,属南豫州南汝阴郡,为郡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合肥市

合肥在古代叫啥呀?

合肥古称庐州,庐州这个名字历史非常悠久,周武王时代搞分封,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级来分封,就在现在合肥这个地方封了一个国叫“庐国”,而庐国又属于子爵,所以称为“庐子国”,都城叫庐邑,就是现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南朝梁设合州,治于合肥。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合州为庐州。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庐州为庐江郡。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庐江郡为庐州,属贞观元年(627年)划设的淮南道。

天宝元年(742年),复名庐江郡,仍治合肥,仍属淮南道。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置淮南节度使于扬州(今扬州市),庐江郡仍属之。至德二年十二月,复名庐州,仍属淮南节镇。唐代庐州治合肥,下领合肥县、舒城县、慎县、庐江县、巢县。

北宋初庐州治合肥,属淮南道,县五,合肥县、舒城县、慎县(南宋绍兴三十二年避孝宗讳,改梁县)、庐江县、巢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以庐州巢县无为镇建为军,分巢县、庐江二县隶属无为军。

庐州辖县三,即合肥县、舒城县、慎县。至道三年(997年),改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西路治寿州(今寿县城关镇),庐州改属淮南西路。

南宋改淮南西路治庐州,为南宋抗金重镇和输送抗金物资的集散地。绍兴初,为避金兵,淮西路寄治巢县(治今巢湖市区)。绍兴七年(1137年),淮西将郦琼以庐州叛降刘豫伪齐。十一年,为杨沂中收复。乾道二至五年(1166~1169年),在和州置司。五年,淮西路复治庐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庐州

合肥以前的旧称叫什么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

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称为“合淝”,又称“金斗”;

南朝梁称“汝阴”;

隋后改为“庐州”;

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合肥古代地名?

庐州、庐阳、合淝。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 ,城市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逍遥津、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

合肥在古代叫什么

问题一:安徽合肥古代叫什么城市?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由县设市。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 *** 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问题二:合肥古代的名称是什么? 庐州

问题三:合肥古时叫什么名字? 合肥,安徽省省会,古称庐州、庐阳。

问题四:合肥在古代叫啥呀?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具有“淮合肥包公祠清风阁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人民 *** 正式成立于 编辑本段地名由来 “合肥”地名的由来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 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地名的沿革 秦置合肥县,属九江郡。曾为扬州治。西晋属淮南郡。东晋改汝阴县。隋初复改合肥县,为庐州治所。宋为庐州,元为庐州路,明为庐州 府治。清为江南省庐州府治,1912年废合肥县,分置肥东、肥西县。1988年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

问题五:合肥古称什么? 庐州!古时候合肥(庐子国)是从巢湖(巢伯国)分出来的!

合肥最早从古巢国分出来时叫“庐国”,它比巢国低一等,所以叫“庐子国处,古巢国叫“巢伯国”!

“公、候、伯、子、男”是古代划分的等级!

问题六:明朝的合肥叫什么,以前叫什么? 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秦朝置合肥县,合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三国时期,魏吴逐鹿,在合肥纷战32年之久。公元215年,东吴主帅孙权攻打合肥,合肥守将张辽率八百精锐挫败东吴十万大军,孙权策马跃过西津桥,落荒而逃,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67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中,形象地描写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作为三国故地,合肥遗存曹操教练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将满宠修建的“三国新城”遗址,至今流传着斛兵塘、藏舟浦、筝笛浦等动人传说。

楚汉相争时,楚霸王封英布为九江王,改九江郡为九江国(治驻寿春)。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此处先是刘邦之子刘长受封的淮南国,汉武帝时为加强集权取消淮南国,改为九江郡所属的合肥县。东汉建武年间刘秀封功臣铿镡为合肥候,九江郡又改称合肥国(候国)。三国时(公元202年-265年),是曹魏的扬州州治。晋代(公元265年-439年),属淮南郡,是南北货物运输线商的重要中转站。南北朝时(公元420年-581年),是江淮之间军事上理想的屏障,为南北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公元581年隋朝统一中国后,恢复合肥县的名称,是庐州州治的所在地。自此以后,经历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合肥一直是庐州(庐州府)的州治(或府治)。是古代的地区中心。辛亥后常这里是合肥县。抗战胜利,曾为 *** 安徽省会。解放后,先为皖北行署所在地,1953年后是安徽省省会。

问题七:合肥市的别称是什么 庐州

合肥城

中文名称: 合肥

外文名称: Hefei

别名: 庐州、庐阳、合淝

行政区类别: 省会

所属地区: 安徽省

下辖地区: 巢湖市、肥西、肥东、长丰、庐江

*** 驻地: 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100号

电话区号: 0551

邮政区码: 2300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中部

面积: 11408.48平方公里

人口: 708万(2011年)

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合肥小片

气候条件: 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逍遥津、包公祠、三河古镇、明教寺等

机场: 合肥骆岗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火车站: 合肥站、合肥西站等

车牌代码: 皖A

市树: 广玉兰鼎

市花: 桂花、石榴花

市鸟: 喜鹊

高校: 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学等

辖区: 四区、四县、一市、三经济区

问题八:合肥古时叫庐州,为什么后来改名合肥?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是南淝河与北淝河交汇的地方, 汇合点在逍遥津,所以称合淝,后省去三点水。

合肥原名叫庐州,自秦置县,是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直到明清还一直叫庐州府,属于府治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计划单列市,解放之前、之后一直叫合肥,后来四川有个泸州,于是地级市不能重名、谐音,所以改不回庐州了!

合肥古时候叫庐(子)国,是从巢(伯)国出来的,自古庐巢是一家,如今巢湖、庐江并入合肥,总算是庐、巢团圆了一大部分!庐和巢的意思都是居住屋子、茅草屋的意思!

问题九:合肥古代地名?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虽然“合肥”的名称在公元一世纪的《史记》中才出现,但根据考古分析,认为远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30世纪-前20世纪),合肥地区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公元前16世纪夏桀曾被商汤放逐于南巢(即今合肥城附近)。西周时(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这里曾分布着巢、庐、舒等不少小国,东周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这些小国先后为楚国兼并。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前221年)这里称“宋胡”,先为吴国占有,后被越国兼并,最后又回归楚国,已是兵家争夺之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封建,立郡县,此地属九江郡。

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秦朝置合肥县,合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三国时期,魏吴逐鹿,在合肥纷战32年之久。公元215年,东吴主帅孙权攻打合肥,合肥守将张辽率八百精锐挫败东吴十万大军,孙权策马跃过西津桥,落荒而逃,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67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中,形象地描写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作为三国故地,合肥遗存曹操教练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将满宠修建的“三国新城”遗址,至今流传着斛兵塘、藏舟浦、筝笛浦等动人传说。

楚汉相争时,楚霸王封英布为九江王,改九江郡为九江国(治驻寿春)。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此处先是刘邦之子刘长受封的淮南国,汉武帝时为加强集权取消淮南国,改为九江郡所属的合肥县。东汉建武年间刘秀封功臣铿镡为合肥候,九江郡又改称合肥国(候国)。三国时(公元202年-265年),是曹魏的扬州州治。晋代(公元265年-439年),属淮南郡,是南北货物运输线商的重要中转站。南北朝时(公元420年-581年),是江淮之间军事上理想的屏障,为南北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公元581年隋朝统一中国后,恢复合肥县的名称,是庐州州治的所在地。自此以后,经历唐、骸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合肥一直是庐州(庐州府)的州治(或府治)。是古代的地区中心。辛亥后在这里是合肥县。抗战胜利,曾为 *** 安徽省会。解放后,先为皖北行署所在地,1953年后是安徽省省会。

历史表明,合肥历来是一个军事重镇或是地区的中心。

二千多年来,古城合肥历经藏三。据《庐州府治》卷4记载。汉代的合肥城距今水西门外约二里,位于今南淝河北岸,四里河东岸,现九零八库西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孙吴和曹魏都非常重视合肥的得失和经营,建安三年(公元199年)孙策攻占合肥,令严象为扬州刺史顾雍为合肥长,不久严象被其部下庐江太守李述所杀。合肥地区发生混战,郡县残破,人口大量逃亡,合肥成了一个荒芜的空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为有效的控制江淮通道,巩固淮河南北的地盘,首次委任刘馥为扬州刺史,并将扬州州治从历阳(今和县)迁到合肥。刘馥就任后,采取各项重建措施“招,广屯田,兴陂,高为城垒,修战守备”,使一度空旷荒凉的合肥又振兴起来,成为当时的军事重镇。之后,魏吴为争夺合肥,进行了历史三十二年频繁的战争。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典故,就是对在这个时期内发生一次以少胜多的军事行动的描写。逍遥津、飞骑桥、藏舟浦就是当时留下的遗迹......>>

十大改名后哭瞎的城市有哪些?

改名后哭瞎的城市有:

1、合肥,旧称庐州。庐州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名字,结果改成了合肥,记得小时候的我看天气预报,看到合肥市还以为是生产肥料的呢。

2、九寨沟县,旧称南坪县。因为县内拥有闻世界闻名的九寨沟景区而改名,改名字后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苏州,旧称姑苏。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枫桥夜泊》张继,换成苏州看看: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看到区别了吗?这个诗里,寒山寺是冷色调的,姑苏却是暖色调的,冷暖调和,给出了别样的美。这样的美是“苏州”无法达到的。

4、长安-西安西安作为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的建都地,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经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然而,那时她还是叫长安。曾经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曾经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曾经的“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到最后只剩下李白的《长相思》了。如今,提起西安,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可口的肉泡馍和肉夹馍。

安徽各市古时候叫什么

问题一:安徽合肥古代叫什么城市?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由县设市。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 *** 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问题二:我国古代安徽叫什么 古代地名?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问题三:古代的安徽叫什么? 皖 位于长江下游,旧称安庆、徽州二府,今以二府首字合称,安徽省内有皖山,而在春秋时该地曾为皖国,故简称皖省;

问题四:蚌埠古时候叫什么 蚌埠来历的美丽传说

很久以前,淮河边上有户姓吴的人家---吴老爹和他的孩子吴孩。一天,他门出去打鱼时,吴孩救下一只被鸬鹚啄住的河蚌。这只河蚌为了抱答吴氏父子的救命之恩,便化身一位美丽的姑娘,与吴孩相亲相爱,结婚生子。激一年,淮河发了大水,姑娘因帮渔民打鱼得罪了龙王,被龙王杀死。人们遵照姑娘的嘱,将一颗美丽的珍珠放在坟头上,渔民们每次都顺着珍珠的光去打鱼,回来时都在姑娘坟上添土,坟越来越大,成了一座小山,取名为“蚌山”再后来,蚌山周围兴建了城市,便叫着“蚌埠”。

这个古老的传说赋于了蚌埠独特的气质,这座淮河边的古城,山水相间,底蕴深厚,是安徽省最早设立的省辖市,长期与合肥芜湖并列为安徽三大中心城市。

问题五: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区古时候叫什么? 中原

问题六:安徽亳州在古代叫什么? 东汉置,晋侨置陈留郡,北魏兼置南兖州,南朝梁改谯州,北周改亳州,隋复曰谯郡,宋升集庆军,即今安徽亳州治。

东晋末置,南朝梁改置北新安郡,东魏改蒙郡,隋废,故治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三里。

北魏置,故治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问题七:古代的安徽叫什么?比如说唐朝的时候安徽那时候叫什么名字? 文明源头: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部,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老、庄故里:安徽省是中国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悠久的历史产生出对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学派,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文化。

道家学说: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今安徽涡阳县人)、庄子(今安徽蒙城县人)创立了道家学说,老于主要著作有《道德经》,庄子主要著作有《庄子》。其主要哲学思想是: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以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解释宇庙万物的产生。

天文历法:刘安系汉高祖刘邦之孙,封淮南王。西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淮南子》。他以道家思想的道和阴阳二气为理论解释四季变化,并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历法,至今仍指导我国农业耕作。刘安在寿县八公山练丹求变研制出中华美食-豆腐,现已成为世界性的食品文化。

理学学说:朱熹,祖籍安徽徽州婺源(今为江西省婺源)。南宋时期思想家、理学集大成者,也是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有《资治通鉴纲目》。朱熹以人性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之分为定论阐发理学,完善了二程理学,并对孔子儒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安徽文学:东汉末年由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创立的建安文学,以其现实主义手法和清新的风格,形成建安学派,并对后世五言诗、七言诗产生深远影响。清初桐城人方苞、刘大槐、姚鼐主张散文应宣扬儒家思想,倡导唐宋古文传统,形成桐城文派,在清代文坛产生重大影响。

黄梅之乡:安徽是戏曲之乡,保存着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傩戏和古老的目连戏;发源于安徽的徽剧则是京剧的前身之一。 黄梅戏已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安徽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其中以淮河岸边流行的花鼓灯最为有名,被誉为东方芭蕾。黄梅戏原系皖鄂交界山区民间流行的采茶小调,经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演出《天仙配》、《女附马》等电影戏剧片,五、六十年代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进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经新一代艺术家的再创作,并广泛出访欧美、东南亚,黄梅戏已成为中外广受欢迎的大剧种。

名人荟萃:安徽自古人杰地灵,这块土地上曾孕育出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科技方面,主要有在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施行外科技术的东汉医学家华伦,西汉天文历法创始者刘安,中国珠算的集大成者、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现代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中国两弹元勋、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等;文化方面,主要有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庄子,汉末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清初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槐、姚鼐,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清代戏剧家、徽剧领袖程长庚,现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著名学者胡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经济方面,主要有清代经济学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 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等;、军事方面,主要有春秋时期家、经济学家管仲,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周瑜,北宋时......>>

问题八:那个知道安徽阜阳在古代叫什么名字? 颍州,现今安徽省阜阳市。

阜阳在商周时期,就建立了胡子国, 秦代始置汝阴县,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23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宋设顺昌府,清雍正十三年更名为阜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沿用阜阳之名。

颍州,古名汝阴,唐代始称为颍州,宋称为顺昌府,金又改为颍州,至清改为颍州府,清雍正年间设阜阳县,隶属颍州府。改府属为阜阳专区。新中国成立后是为阜阳地区。现于颍州城设阜阳市。地区、县、市各级 *** ,均在阜阳城内。

问题九:安徽的毫州在古代是那个国家,叫什么名字 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

春秋。焦属陈国。陈于此营建“焦邑”,与焦邑毗连的是“夷邑”(故址在今亳州城东南部的城父)。焦、夷二邑是当时东南地区与中原腹地相沟通的交通要道。因而也是战略重地,“南北分疆,此亦争衡之所也”。

战国。公元前637年,楚将成得臣率师伐陈。夺取了焦、夷二邑,遂为楚地。尔后,楚平王筑谯城,并派太子建驻守城父,使得当时的谯、夷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秦置谯县,隶属砀郡。

西汉,谯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其疆域区划为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和西域长史府,各王国、属国按郡制;邑、道、侯国、公国等按县制。

东汉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署谯郡,谯的地位更显重要。

三国魏文帝(曹丕)皇初二年(221年),鉴于谯在军事、、经济方面的重要地位,也由于它是皇族本籍(曹氏父子及部分重要的文臣武将是谯郡人),谯被封为“陪都”,地位显赫。西晋,谯为豫州谯国。

北魏太和年间(477―499)置南兖州于涡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北魏正光年间(520一525)又移治谯城(今安徽亳州)。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畿,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改称兖州为亳州,州治所仍设于小黄,“亳州”之名,始见于此。亳州从此成了南亳的后身。这时亳州的辖境,大约包括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睢县以东、涡阳县西北的涡河、西淝河流域大片地区。

隋代 《隋书》地理志:谯郡 后魏置南充州。后周置总管府,后改曰亳州。开皇元年府废。

唐代谯郡隶属河南道。唐武德七年(624年),谯郡更名为亳州。天宝元年(724年),亳州又改名谯郡。乾元元年(758年),谯郡再次更名为亳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亳州隶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为东西两路,东路治扬州,西路治庐州。亳州属淮南东路。

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入侵淮、泗地区。亳州沦为金地,隶属金之“南京路”。金灭亡后,亳州复归南宋。

元代亳州隶属河南江北省汴梁路。元至元八年,令归德自为一府,割亳、徐、邳、宿四州隶之;

明朝,亳州属南京(南直隶)凤阳府。洪武初年(1368年),亳州以州治谯县省入,寻降为县,属归德州。洪武六年(1374年)六年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十月复升为州。不辖县,隶南直隶、凤阳府。

清朝亳州初隶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改左布政为安徽布政使司。雍正二年(1724),升凤阳府属之颍、亳、泗三州,庐州府属之六安州,为直隶州。太和、蒙城属亳。雍正十三年(1735),升颍州升为府,增设阜阳县,降亳州及所隶太和、蒙城二县来属隶。同治三年(1864),析出亳州东乡十三保(当时亳州有八十五保)和宿州、蒙城、阜阳的一部分,设置了涡阳县。

公元1912年,中华成立。亳州改为亳县,隶属安徽省。二十七年(1938)5月21日,日本侵略军第一次攻陷亳城,并继续西侵。次年4月26日,日寇第二次占领亳城, *** 亳县 *** 迁至古城集。

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辖城关及郊区,与其他边区县并存。

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专员公署。

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隶阜阳行政公署,其辖区不变。

1998年2月,收归安徽省直接管辖。

2000年5月,设地级亳州市,管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一区。市 *** 驻谯城区。...>>

标签: 旧称 合肥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qsg.com/zh-sg/zonghezhishi/enww0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