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全书馆 >

综合知识

> 书法中的提按顿挫怎么写

书法中的提按顿挫怎么写

1.书法中提、按、转、折、顿、挫等笔法怎么做好

用笔技法

书法中的提按顿挫怎么写

书法中的线条点画都有不同的姿态和形式,要准确而生动地书写出这些线条点画,就要依靠相应的用笔技法,即把整个运笔过程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的动作,只有这样才能万毫齐力,点画优美,线条丰满。

提笔,笔锋在书写点画时不可能一样粗细,当点画要求变细时毛笔就要提起。因此,提与顿是相对而言的,互为依存的。提笔大多用于横画的中间及字的转折连接处、露锋出锋时。即前人所说:“密处险处用提”。注意提不要过虚、过细。

顿笔,线条点画要求变粗变特出时,用力下按,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字的收笔处或转折处常用顿笔,其顿的力度大于“蹲笔”与“驻笔”。在书写过程中提与顿时常交错使用,有时提在前、顿在后,有时是先顿后提,所以要注意协调性,提按顿笔在行草中交互使用更是密切,正是由于提与顿的交互使用才形成了点画线条的轻重粗细变化。而在楷书中,提顿表现是很明显的,如一横与一竖就是两头都用提顿法。顿笔用的好,可使点画坚实有力,笔力充盈,但不要顿的太重,形成墨团。

蹲笔,运笔方法象顿笔,但按下力度可轻些。在点画的轻重粗细之间有一个过渡性的动作,即是用蹲笔法,所以唐·张怀灌在用笔中说蹲笔是:“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蹲笔和顿笔常用于笔画的转换过渡处。因此,起着调节换笔的作用。

驻笔,用笔力量小于“顿”与“蹲”。是用于上一个运笔动作结束,下一个运笔动作开始,为时很短的转换间隙,即“稍停”,力到纸面即可。这样驻笔一下,是为了准备下个笔势的开展。如横划的起笔、收笔之前都要顿,在顿之前先要稍停驻一下笔,然后再铺毫按顿。其它如转折处顿笔前,捺笔顿笔出捺前都要驻笔,以蓄势为顿笔作先导。清·蒋和曾说:“驻,不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疾不得,住不得,迟涩审顾则为驻”。

衄笔,即是运笔时既下行又往上,在写钩和点时,原来顿笔后挫锋下行的笔,突然地又逆转而上,即为衄笔。由于衄笔取逆势,增加了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充实加强了笔力,使点画线条更加苍劲。如颜真卿的楷书多“鹅头钩”,就是把钩衄回到一个鹅头形的势态后,再出钩。

挫笔,就是运笔时突然停住,以改变方向的笔势,大都是在转角处,先顿笔,然后把笔略提起,使笔锋转动,从而变换方向。可见挫笔就是顿笔后又有一个微小位置移动,使笔法表现的更加完美,以弥补顿按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写钩或转折处,顿按完笔后还不足完成笔姿,这时把笔锋微微提起挫动一下,既可作调整,又可作转换笔势以利于行笔。注意挫锋要有分寸,过分则做作,太微小又不便表现笔姿和转换运笔。

抢笔,是指提笔入纸时,空中先落笔起势,或提笔离纸时在空中的回力动作。抢笔与折笔有相似之处,但折笔速度慢,而抢笔是快速的瞬间动作。如写横时,一般在起笔处先竖下再折笔向上,即横画直落笔,向右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内折线,而采用抢笔时,即可临空作成这一折笔动作,而后迅速落纸,即“虚抢”。写行草时,行笔较快,运转幅度增大,就可用抢笔起笔或收笔。

转笔,有二层含义,一是与“折笔”相对而言,圆笔多用之。即写字运笔时左右圆转运行,在点画中行动时,是一线连续又略带停顿,连断之间似可分又不可分。所以,汉蔡邕在《九势》中说:“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这样运笔写出的线条点画浑而厚实。二是指字中转角屈折之处,用圆转法写之成圆势。注意圆转的时候,运笔不要太慢,形成臃肿之病。

折笔,是对“转笔”而言,方笔多用此法。折笔时笔锋从阳面翻向阴面,即“方笔用翻”,从而显出棱角方正,以折笔这一动作来带出方势。折笔的速度要比转笔快些,这样才形成方劲刚健,痛快遒劲之势。

2.书法 华世奎笔法″提、按、顿、挫、内颤、外颤

″提笔法″即是把笔提起,只用笔锋的三分之一,全用腕或臂力挥运,而重要的是内含一口气。

这种笔法要写出颜字的筋骨,一般皆用大笔写小字。又每书必站立,肘臂全部悬起,由于写出的笔道略瘦,所以更强调它的力度,而不能象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运笔拙中藏巧,提起整个字和布局的神气,加强书法作品中的笔道变化。书法是一种由线条组成的抽象艺术,最忌讳的是呆板,所以说提笔法的作用是很大的,在练习这种笔法时,切记不能用傻力要用内在的丹田之力,写出的笔道应瘦硬挺拔,内含筋骨。

″按笔法″——就是把笔的中锋铺开,和提笔相反,但用力时要适可而止,把笔锋按裂反而影响效果,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互为交替。这种笔法运用得当可以达到″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效果。

要想在一件作品中取得力感的强度,又必须在按笔上下功夫,笔锋铺开,中锋行笔,最容易把力量注入到笔道中去。一点一画构成了字的形态,这些形态又是一件书法作品的灵魂和生命的所在,它可以直接反映出作品中笔道力感的强弱。

掌握好按笔法,行笔中应多用涩笔,切勿流滑,写出的笔道丰遒厚重,虽肥不显臃肿。 ″顿笔″和″挫笔″——在行笔中,顿笔和挫笔是不好分开的,好似走路,左脚落地,右脚自然抬起,运笔时,顿挫相间,配合默契,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一笔顿下去,不见得就那么规则,有时是不得意的,这时就需要用挫笔加以补救,把那些不规则的地方通过挫笔的移动纠正过来,达到意想的效果。 ″内颤″和″外颤″——这种笔法取于颜真卿的屋漏痕及怀素、黄庭坚的行草用笔。

颜真卿的″屋漏痕″本指″天雨屋漏,雨水从漏处渗出,沿着墙壁表面蜿蜒流下。由于水性向下,故水珠重心必居中央,而墙面由于凹凸不平,所以屋漏下滴,并非一泻直下,墙面凸起部分漏水所受阻力小,其流自畅,其势则疾,而其迹乃真,凹下部分则反之,所以屋漏之水,虽自上而下,大体垂直,但细处自必蜿蜒曲折,节节顿挫。

″?胡问遂《试说颜书艺术成就》?这种笔法是颜真卿的独创,华先生在书法实践中,把这种笔法更加具体化,归结为内颤和外颤。曾说,在行笔中内颤用提笔,外颤用按笔。

提按互相提携,写出的笔道则呈现出不规则的曲线,处理得好,具有一定节奏的韵律感,好像在那微微颤动的笔道中孕育着无数个音符在跳跃,写出的字出于自然而无丝毫的雕琢之意。(如果不介意谢谢采O(∩_∩)O~不懂得可以追问。

3.书法 华世奎笔法″提、按、顿、挫、内颤、外颤

″提笔法″即是把笔提起,只用笔锋的三分之一,全用腕或臂力挥运,而重要的是内含一口气。这种笔法要写出颜字的筋骨,一般皆用大笔写小字。又每书必站立,肘臂全部悬起,由于写出的笔道略瘦,所以更强调它的力度,而不能象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运笔拙中藏巧,提起整个字和布局的神气,加强书法作品中的笔道变化。书法是一种由线条组成的抽象艺术,最忌讳的是呆板,所以说提笔法的作用是很大的,在练习这种笔法时,切记不能用傻力要用内在的丹田之力,写出的笔道应瘦硬挺拔,内含筋骨。

″按笔法″——就是把笔的中锋铺开,和提笔相反,但用力时要适可而止,把笔锋按裂反而影响效果,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互为交替。这种笔法运用得当可以达到″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效果。要想在一件作品中取得力感的强度,又必须在按笔上下功夫,笔锋铺开,中锋行笔,最容易把力量注入到笔道中去。一点一画构成了字的形态,这些形态又是一件书法作品的灵魂和生命的所在,它可以直接反映出作品中笔道力感的强弱。掌握好按笔法,行笔中应多用涩笔,切勿流滑,写出的笔道丰遒厚重,虽肥不显臃肿。

″顿笔″和″挫笔″——在行笔中,顿笔和挫笔是不好分开的,好似走路,左脚落地,右脚自然抬起,运笔时,顿挫相间,配合默契,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一笔顿下去,不见得就那么规则,有时是不得意的,这时就需要用挫笔加以补救,把那些不规则的地方通过挫笔的移动纠正过来,达到意想的效果。

″内颤″和″外颤″——这种笔法取于颜真卿的屋漏痕及怀素、黄庭坚的行草用笔。颜真卿的″屋漏痕″本指″天雨屋漏,雨水从漏处渗出,沿着墙壁表面蜿蜒流下。由于水性向下,故水珠重心必居中央,而墙面由于凹凸不平,所以屋漏下滴,并非一泻直下,墙面凸起部分漏水所受阻力小,其流自畅,其势则疾,而其迹乃真,凹下部分则反之,所以屋漏之水,虽自上而下,大体垂直,但细处自必蜿蜒曲折,节节顿挫。″?胡问遂《试说颜书艺术成就》?这种笔法是颜真卿的独创,华先生在书法实践中,把这种笔法更加具体化,归结为内颤和外颤。曾说,在行笔中内颤用提笔,外颤用按笔。提按互相提携,写出的笔道则呈现出不规则的曲线,处理得好,具有一定节奏的韵律感,好像在那微微颤动的笔道中孕育着无数个音符在跳跃,写出的字出于自然而无丝毫的雕琢之意。(如果不介意谢谢采O(∩_∩)O~不懂得可以追问

4.笔画学习 提按顿挫转 初涉书法什么最重要

书法运笔的三原则是:

1.起笔逆锋入笔,2.行笔过程中锋运笔,3.收笔时回锋收笔。 (注意是“锋”,不是“峰”)

这种所谓的书法运笔的三原则是书法运笔方法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笔规律,在我国书法艺术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极为丰富的一用笔方法。以楷书为例,在写点画的过程中就有顿笔、蹲笔、挫笔、衄笔(笔顺行而逆反再顺行)、抡笔(笔锋不落纸而作折势)、折笔、转笔(笔锋的回旋,藏锋不出棱角)、翻笔(笔锋在第一笔势未尽时,趁势翻转到第二笔)、绞笔(指笔锋搅动)、驻笔(不提不顿,不转不行,笔锋驻纸,停以取势)、行笔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种基本笔法,即提按和你所说的逆锋(即逆入回锋)。任何笔画都是复杂的提按运动过程。提和按不能作孤立的解释,似乎提就是笔锋上升和浮起,按即笔锋下降和沉下去。实际上提和按都不在一个点上,它是运动的变化的,是笔锋在笔画中运行的过程,笔画的粗细、顿挫是提按运动的表现。笔按下去,越按得深笔毫着纸越多,笔画就越粗重浑厚有力;笔提起,笔毫着纸少或只有毫尖在运行,笔画即表现出细而轻快。每个字的笔画都有若干个提按过程,只要看笔画的粗细变化就可以看出提按的不断运动变化。例如繁体字“极”有八个以上提按过程。根据笔势的需要,提和按的时间有长有短,笔锋升降有高有低,着纸面有深有浅,运行时有快有慢,这就形成笔画的刚柔、粗细、流畅、枯涩等等的变化。因此,自觉地理解和掌握提按运动的变化,对掌握笔法是很重要的。

对于逆入回锋的问题,古人很重视。米芾说的所谓“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即笔画的起笔、收笔都要采取逆入回锋的笔法。所谓“三折笔”也是逆入回锋的一种运笔形式。逆入回锋的作用:一是使笔画起止具有完整性和力度。相反,笔画则容易如同火柴头着火一样,突然而来突然而止,力量无从表现。起收笔藏锋运笔,可以充分表现出力度,也有浮雕感,写出的笔画厚重健实。逆入回锋笔法要求中锋用笔,如果是偏锋就缺少浮雕感和力度。二是逆入回锋使笔画具有姿态。抡笔逆锋而入,转笔而顿笔或蹲笔而锋回,一去一回一顿就产生多种多样的笔痕姿态,回转停顿的时间长短和笔锋所占面积的大小、露锋或藏锋等的不同,形态也就各异。一个字的重要笔画,如中心竖画、长的横画、长的撇、捺等,是最需要或最值得注意逆锋回锋笔法之处。因为这些笔画是一个字的重要部位,这些地方表现出来的姿态、力感和浮雕感影响着整个字的形态美。当然,有的书家写中心横画时也有用顺锋而入笔的,如欧字、赵字的横画往往都是顺锋而入,那也是笔画的一种姿态。

由于提按的轻重、深浅、快慢的不同和方向的转换,使锋毫着纸面积、停顿时间、回转幅度、藏锋露锋等引起字的姿态的千变万化。因此要十分细心掌握笔毫的使用。

标签: 顿挫 书法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qsg.com/zh-sg/zonghezhishi/ql4k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