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全书馆 >

综合知识

> 茶道的术语

茶道的术语

茶道的术语

1. 茶道:chanoyu

2.茶室:chashitsu

3. 抹茶:matcha

4. 炭:sumi,指用来加热水的木炭或竹炭

5. 水指:mizusashi,放置冷水的水壶

6. 茶碗:chawan

7. 香合:kōgō,盛放香料的容器

8. 茶道具:chadōgu

9. 水指差:mizusashi-sashi,将水指移动到正确位置的工具

10. 客人:teishu

11. 主持人:temae

12. 茶席:chabako

13. 式地:shikishi,供奉式地贴

14. 熏香:kō,用于清香室气的香料

15. 抹茶碗:chawan,供客人喝抹茶用

16. 傘托:kasasagi,放置伞的工具

17. 茶船:chabune,盛放茶道具的容器

18. 釜:kama,用来加热水的水壶

19. 茶筅:chashaku,用来搅拌抹茶的短竹棒

20. 茶杓:chashaku,用来盛取和挹入抹茶的竹制勺子。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泡茶的专业术语,泡茶的专业术语

泡茶的专业术语,我整理,欢迎阅读!

  在与友人品茶论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些茶道中专业性的术语,比如高香、醇正、闷气、等词汇。如果不了解茶道的话,往往我们都只能一知半解,不能完全领悟到其中的意思,我介绍一下那些我们在喝茶过程中经常用到的茶道术语。

  一、干茶色泽术语

  油润:干茶色泽鲜活,光泽好。

  枯暗:色泽枯燥,无光泽。

  调匀:叶色均匀一致。

  花杂:叶色不一,形状不一。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二、汤色术语

  清澈: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物

  鲜艳:鲜明艳丽,清澈明亮

  鲜明:新鲜明亮,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深:茶汤颜色深

  浅:茶汤色浅似水

  明亮:茶汤清净透明

  暗:不透亮。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沉淀物:茶汤中沉于碗底的物质

  三、香气术语

  高香:茶香高而持久

  纯正: 茶香不高不低,纯净正常

  平正: 较低,但无异杂气

  低:低微,但无粗气

  钝浊: 滞钝不爽

  闷气: 沉闷不爽

  粗气:粗老叶的气息

  青臭气: 带有青草或青叶气息

  高火: 微带烤黄的锅巴或焦糖香气

  老火: 火气程度重于高火

  陈气: 茶叶陈化的气息

  劣异气: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气息,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气

  四、滋味术语

  回甘: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浓厚:茶汤味厚, *** 性强

  醇厚:爽适甘厚,有 *** 性

  浓醇:浓爽适口。回味甘醇。 *** 性比浓厚弱而比醇厚强

  醇正:清爽正常,略带甜

  醇和:醇而平和,带甜。 *** 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平和:茶味正常、 *** 性弱

  淡薄: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同义词 和淡;清淡;平淡

  涩: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

  粗:粗糙滞钝

  青涩:涩而带有生青味

  苦: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熟味:茶汤入口不爽,带有蒸熟或闷熟味

  高火味:高火气的茶叶,在尝味时也有火气味

  老火味:近似带焦的味感

  陈味: 陈变的滋味

  劣异味: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味感。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味

  五、叶底术语

  细嫩:芽头多。叶子细小嫩软

  柔嫩:嫩而柔软

  柔软:手按如绵,按后伏贴盘底

  匀: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均匀一致

  杂: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不一

  嫩匀:芽叶匀齐一致,嫩而柔软

  肥厚:芽头肥壮,叶肉肥厚,叶脉不露

  开展:叶张展开,叶质柔软。 同义词舒展

  摊张:老叶摊开

  粗老:叶质粗梗,叶脉显露

  皱缩:叶质老,叶面卷缩起皱纹

  瘦薄:芽头瘦小,叶张单薄少肉

  薄硬:叶质老瘦薄较硬

  破碎:断碎、破碎叶片多

  鲜亮:鲜艳明亮

  暗杂:叶色暗沉、老嫩不一

  硬杂:叶质粗老、坚硬、多梗、色泽驳杂

  焦斑:叶张边缘、叶面或叶背有局部黑色或烧伤斑痕

茶道的专业术语,茶道的专业术语

  茶性

  指口腔的 *** 感。包括香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茶质

  指口感上的丰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香气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分为扬、平、沉等。

  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种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生津

   茶道的专业术语

  指两颊、舌面、舌底、唾液不断地涌出。

  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层次感

  指口感表现出的先后顺序。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喉韵

  品茶厚,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锁喉。

  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烟熏味

  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他香味。

  佛医堂禅茶共修照片

  酸味

  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水味

  冲泡或储存不当所产生的茶水分离现象。

  青味

  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

  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为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佛医堂禅茶课照片

  陈韵

  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茶水分离

  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地吞咽,自然入喉。

  爽朗

  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舌底鸣泉

  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功夫茶茶道术语,功夫茶茶道术语

功夫茶茶道术语,我整理,欢迎阅读!

  喜闻幽香:主人取来上好的茶叶,告知该品种的特点。风味,依次传递赏识嗅品一番。

  叶嘉酬宾:从赏识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举,玩味再三。

  春风拂面:等候茶水泡好确当儿,用刚才温壶及润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

  悬壶高冲:将温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开,依次往返浇注,又称“巡河”,或将壶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

  玉液回壶:互相谦让,这是中国人的世代相传的精神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孟臣淋漓:未放置茶叶之前,先将开水冲入空壶,谓之“温壶”,温壶之水倒进茶船。

  火煮山泉:盖上茶盖浇之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若琛出韵:再冲入开水,但不要沸滚的,这便是第一泡茶。

  游山玩水:在泡好第一泡茶时,提壶沿茶船边缘运行数周,俗称“游山玩水”,为的是不让壶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功夫茶茶道的术语?

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由于这种泡茶的形态极为讲究。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嗅茶:主人取来上好的茶叶,告知该品种的特点。风味,依次传递赏识嗅品一番。

  温壶:未放置茶叶之前,先将开水冲入空壶,谓之“温壶”,温壶之水倒进茶船——即茶盘,一种紫砂浅盆。

  装茶:应备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气。杂味混入,通常将茶叶装至茶壶的2/3,甚至满溢,数目之多令人咂舌。

润茶:沸水冲入壶中,至满,使竹筷刮去壶面茶沫,立即倾于茶船或茶海——一种较大的茶杯。

  冲泡:再冲入开水,但不要沸滚的,这便是第一泡茶。

  浇壶:盖上茶盖浇之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温杯:等候茶水泡好确当儿,用刚才温壶及润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这是一种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壶本身也不外一个拳头大小***。

  运壶:在泡好第一泡茶时,提壶沿茶船边缘执行数周,俗称“游山玩水”,为的是不让壶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倒茶:将温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开,依次往返浇注,又称“巡河”,或将壶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时一杯倒满再倒第二杯,免得浓淡不均,这是一般饮者轻易犯的错误。

  敬茶:尊老爱幼。互相谦让,这是中国人的世代相传的精神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品茶:功夫茶全套方法中最讲究的一环,从赏识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举,玩味再三,确如白居易诗云:“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芬芳。”苏东坡也说:“从来佳茗似佳人。”可见个中之味,余味无限。特别看见那些个精于此道,须发皆白的老“茶迷”,3个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腾挪于鼻唇之间,或嗅或啜为所欲为。且双目微闭,如痴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万物全然不觉,让人不能不惊奇名茗的神奇功效。

  功夫茶的泡茶程式

  焚香静气:焚品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叶嘉酬宾:出示所泡茶叶让客人观赏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火煮沸

  孟臣淋漓:即汤洗茶壶,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悬壶高冲:又称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壶提高冲水,充分激荡茶叶,使茶叶翻动,清洁茶叶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叶更清洁***不喝***

  重洗仙颜:用开水淋洗茶壶,即洗净茶壶外表又提高壶温

  若琛出韵:即汤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长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茶杯喻为若琛瓯

  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个茶壶使茶汤更为均匀

  游山玩水:沿着杯壁斟茶一圈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少许时,则住各杯点斟茶水***又称蜻蜓点水或观音滴水***

  三龙护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比喻三龙,此时另一手可做护杯姿势

  喜闻幽香:即闻乌龙茶的香味

  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种颜色,故称三色

  初品奇茗:观看、闻香后开始品茶汤味道***三口为一品***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茶农栽种,制作佳茗,恩典感谢茶艺小姐尽心热情敬献茶艺、茶礼。

功夫茶术语都有哪些? 谢谢!急用,在线等!

这是十八道功夫茶道里的工序,具体如下面的介绍十八道工序详解:

1• 焚香静气:焚品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2• 叶嘉酬宾:出示所泡茶叶让客人观赏;

3•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火煮沸;

4• 孟臣淋漓:即汤洗茶壶,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5•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6• 悬壶高冲:又称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壶提高冲水,充分激荡茶叶,使茶叶翻动,清洁茶叶;

7•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叶更清洁(不喝);

8• 重洗仙颜:用开水淋洗茶壶,即洗净茶壶外表又提高壶温;

9• 若琛出韵:即汤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长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茶杯喻为若琛瓯;

10• 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个茶壶使茶汤更为均匀;

11• 游山玩水:依次来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12• 关公巡城:沿着杯壁斟茶一圈;

13•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少许时,则住各杯点斟茶水(又称蜻蜓点水或观音滴水);

14• 三龙护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比喻三龙,此时另一手可做护杯姿势;

15• 喜闻幽香:即闻乌龙茶的香味;

16• 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种颜色,故称三色;

17• 初品奇茗:观看、闻香后开始品茶汤味道(三口为一品);

18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茶农栽种,制作佳茗,恩典感谢茶艺小姐尽心热情敬献茶艺、茶礼。

品茶的术语有哪些,代表了什么?

关于茶的味道描述有:浓强、鲜浓、甜浓、回甘、水味等,关于茶汤色的描述有黄绿、橙黄、深黄、红艳等,关于茶的品质的描述有锁喉等,还有关于茶香味的描述,挂杯、陈香等。这些术语在品茶的时候尤其用的多。

茶的味道浓强就表示这杯茶的味道浓厚,入口以后,茶的苦涩味能很快转换为甘甜味,具有收敛性,同时对口舌又有刺激感。鲜浓就是指茶的味道鲜香舒适。回甘就是指由苦到甜的一个过程,茶刚进入口中时是有点苦涩的,但慢慢地就会品尝出甜味,这就是回甘。水味就是指茶的味道寡淡,这是由于茶叶制作过程中不够干燥,有点潮湿,含水量过高,所以泡茶的时候才会有水味。茶汤的颜色就是对茶水颜色的描述,一般比较直白。黄绿就是绿中有点黄,橙黄就是黄中带点红,深黄就是很暗,除此以外还有青暗,红艳等。

能够拥有陈香的香气,那都是老茶了。这种香气就是指茶发酵过后散发出来的气味,这种气味能让人感觉身心愉悦,舒适。但是除了老茶,一般的茶也有自己独特的香气,这种香气同样能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挂杯就是指茶的香气在杯壁中停留的时间,时间越长,代表茶的品质越好。

关于品茶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术语。茶气,茶气指的是喝完茶后人体出现的反应,一般就是人体能感觉到温暖、发热,这样的茶气也通常出现在老茶中。还有锁喉,锁喉就是当茶入口以后喉咙不舒适,感觉被东西堵住了一样,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在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是茶叶的原料问题而导致的,所以锁喉就是形容品质不佳的茶。

茶礼的茶道术语

陈香白说茶道有‘七义一心’。

茶礼是其诸义理之一。

负水斋说:所谓茶礼,就是一种以茶为媒的人们借茶事活动在一起共同修身养性的生活礼仪;茶礼是一种在饮茶的特定环境下,相关人员约定成俗(或大宗师的倡导下形成)的行为模式,它是在人们的‘趋同’意识下形成的;茶礼是当事人通过参与有秩序的置器、控制水火、沏茶、品饮茶汤,互增情谊、交流学习及增进社会意识的行为模式及其方。

茶礼是茶道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茶道中,茶礼是与茶艺(后茶艺)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之一。

茶礼的载体是茶事活动的全体人员,也就是说‘茶礼的中心是人’茶礼的目的是以茶为媒、以茶事为契机,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与茶礼紧密相联系的茶艺,它的中心是“茶(从干茶到茶汤到焕发为茶人的茶情等)”,它的首要目的的养生,主要要求治茶人对茶理的通晓。

至于茶情,它的产生则依赖于饮者们各自的艺术修养。

在二十世纪时,现代人类学家们认识到人类有着两种交织着存在状态:“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认识到人类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一个是动物的,一的是文化的。

因为,人类有着两种基因:动物基因与文化基因;于是人类学的研究有了“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两大方向。

现代茶道研究的方向与分类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相似之处。

现代茶道要解决的问题有两点,一个是提供科学养身的饮茶方法,另一个是提供人格的方法。

也就是茶道是能够促进人类高质量地“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的方。

简言之,茶道体系中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养身与修身。

从现代人类学的认识来看,茶礼与茶理就是分别解决饮茶人群(人类的一部分)两种需求的方法。

茶礼解决精神需要,茶理解决肉体需要。

显而易见,茶文化学者陈香白是认识到茶礼是解决人们精神需要的作用的茶道义理。

茶礼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礼仪,它也是社会礼仪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

它来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尊老敬上’和‘和为贵’的文化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饮茶历史中积淀下来的表达情感的惯用形式。

‘茶礼’在于茶事活动,是把茶道精神形式化、规范化、制度化。

作为制度与规范,它是茶事引导和茶道思想体现的方法之一,是维护茶事相关人员之间交流沟通的各种礼节仪式的总和。

作为茶事的制度与规范,它是需要茶事活动全体人员共同实施、维护的。

作为社会之礼,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作为茶事之礼,可以维护茶事相关人的情谊秩序。

茶礼是什么?茶礼是人伦之礼;茶道是人伦之道。

茶道人道,茶道仁道。

人通茶理为要道;人通茶礼是要道。

‘茶礼’是通向幸福的桥!

茶艺的专业名词有哪些?

茶 米

��

��潮州人叫茶叶谓之“茶米”,“茶”与“米”本来是两回车,如今却把它联在一起,是何缘故?这可就难倒了文字学专家了。

��

��有一说是:茶叶经过糕制之后,紧束如米粒状(这是“铁观音”的特色),故有此称,这种解释是从形象上来说的,也还合理。

��

��另一种说法是:潮州人嗜茶若命,茶与米不可分。茶之犹米,故日“茶米”。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勉强,可是却描出“嗜茶若命”者的形象,也颇为有趣。

��

��-------------------------------

��冲泡:工夫茶出名的最重要操作。有好茶、好水和珍贵茶具,如不喜冲泡,就会全功尽废。潮汕人总结出一套“高冲低筛,刮沫、淋盖、烫杯、洗杯、筛点。每一步都有讲究。

��---------------------------------------

��潮汕工夫茶专用术语:

��治器: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

��纳茶:乌龙入宫

��冲茶:高冲低筛,刮沫.淋罐

��烫杯:烧盅热罐,洗杯(金鸡)

��洒茶:高冲低斟,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只点三下又有称为凤凰三点头).讲究:低、快、匀、尽

��洒茶既毕,乘热而饮,林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味杯底

��

��此乃:一口为喝 两口饮 三口为品,工夫茶之精华尽献此中

��

��据说是“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神明变幻,工夫茶之三昧于此尽得矣。

��另为在外地冲泡绿茶也有:一杯水 二杯茶,三杯四杯是精华 的说法

��茶具

��工夫茶具大体相同,但精粗有别。常用器皿有:

��l、茶壶。俗名“冲罐”,以江苏宜兴紫砂泥制者为佳。最受潮人看重的是“孟臣”、“铁画轩”、“秋圃”、“秋圃”、“小山”、“袁熙生”等。茶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其大小之分,视饮茶人数而定,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壶的深浅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若去盖后浮于水中,不颇不例,谓之“水平”,能显示制工精巧均衡。

��2、盖瓯。形如仰钟,有上盖、茶垫。盖瓯出水快、去渣易,潮人也乐意采用,尤其是遇到客多稍忙的场合,往往用它代冲罐。但因口阔,不能留香,因此只能权宜用之。

��3、茶杯。以薄、洁为宜。目前流行的白玉杯为枫溪产,质地极佳。四季用杯,各有色别:春宜“牛目杯”。夏宜“粟子杯’,秋 宜“荷叶杯”,冬宜“仰钟杯”。杯亦宜小宜浅: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

��4、茶洗。茶洗形若大碗,深浅色样各别。烹茶之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贮浸茶杯,副洗一以贮浸冲罐,一以储存茶渣及杯盘弃水。

��5、茶盘。茶盘宜宽宜平,可容四杯,杯立平稳,取饮方便。

��6、茶垫。形状如盘而小,用以放置冲罐、承受沸汤。

��7、水瓶。水瓶贮水以备烹茶。瓶之造形,长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为佳品。

��8、水钵。多为瓷制,款式亦繁,用以贮水,并配椰瓢掏水。

��9、红泥火炉。红泥火炉,一般高六七寸,也有一种“高脚炉”,高二尺余,下半部有格,可盛榄核炭。

��10、砂铫。俗名“茶锅仔”,轻巧美观。

��11、羽扇。用以煽炉。

��12、锡罐。名贵的茶叶应用锡罐贮藏。专茶专罐存放,避免混杂。

��13、茶巾。用以净涤器皿。

��14、茶几。或称茶桌,用以摆设茶具。

茶文化经典用语大全

茶 文化 直到如今都无法完全被探索,关于茶的 标语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经典用语,希望对您有用。     茶文化经典用语

  1、爱茶爱生活,有梦有精彩。

  2、杯中恒品香,壶中日月长。

  3、茶道如人道,做茶如做人。

  4、茶王出星村,茶香醉天下。

  5、茶王争霸,“香约”天下。

  6、茶乡茶王赛,星村邀您来。

  7、茶乡茶王赛茶香海内外。

  8、茶道如人道,做茶如做人。

  9、山青水秀扬临海,高香醇爽羊岩茶。

  10、茶乡大舞台,茶王竟风采。

  11、茶乡竞茶王,星村茗醉香。

  12、茶乡评茶王,好茶品时尚。

  13、茶香茶品,星耀星村。

  14、茶缘满天下,茗香识星村。

  15、茶者之王,王者之茶。

  16、穿越时光,茶香依然。

  17、恒·致远,品·致纯。

  18、恒久品质,韵享天下。

  19、恒品铁观音,杯杯暖人心。

  20、恒心聚佳茗,品正格自高。

  21、画里星村美,赛上茶王尊。

  22、斗茶茶王赛,星村展精彩。

  23、景秀武夷,茶香世界。

  24、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

  25、举杯邀茶王,对饮星村镇。

  26、看景武夷山,品茗茶王赛。

  27、魅力武夷山,茶博会。

  28、茗茶万千,恒品领先。

  29、茗香武夷,韵起星村。

  30、茗星璀璨,唯有茶王。

  茶文化标语

  1、“香”约茶王赛,我争第一“茗”。

  2、茶道茶艺茶王赛,有你有我有精彩。

  3、茶聚武夷,心印闽台,情连天下!

  4、茶乡茶韵茶王赛,品种品质品味高。

  5、茶香茶韵茶王赛,星村星品星未来。

  6、茶有韵,心无界;你用茶,我用心。

  7、恒诚五湖会知己,品醇壶中藏小隐。

  8、多喝茶,喝好茶,要喝就喝狗牯脑茶。

  9、鹅黄引仙来(子),羊岩留故人。

  10、沐云浴雾羊岩山,饮风汲露鹅黄茶。

  11、青山绿水武夷山,精彩绝伦茶王。

  12、情醉茶王神韵,相约魅力星村。

  13、访水问山在武夷,以茶会友到星村。

  14、狗牯脑茶,来自大自然的问候。

  15、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16、名茶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17、古色古香古星村,品茶品心品天下。

  18、若凭一叶竞风雅,星村茗出香天下。

  19、山青水秀留羊仙,鹅黄茶香飘人间。

  20、山青水秀扬临海,高香醇爽羊岩茶。

  21、武夷茶和天下,王者星村争锋。

  22、天下茗茶万千,恒品自然领鲜。

  23、武夷冻顶传香,闽台两岸扬茗。

  24、武夷星村茶王赛,有你有我更精彩。

  25、武夷茗香华夏,星村茶王争霸。

  26、武夷山魅力无限,茶王赛精彩有约。

  27、武夷山水冠中华,星村茶叶香天下。

  28、武夷山水有约,星村茶王争霸。

  29、扬千年茶文化,展星村王风采。

  30、一杯茶两岸情,三生缘四方客。

  31、星村千“礼”挑一,茶王“茗”不虚传。

  32、星村赛事誉八闽,茶乡香溢醉五洲。

  33、星村胜境如画,茶王香约天下。

  34、星村镇传雅韵,茶王赛聚知音。

  35、一杯好茶,一份真情,一生朋友。

  36、一羊一岩一千年(载),好山好水好茶香。

  37、相聚武夷茶王赛,共享星村茶精彩。

  38、相聚星村茶乡,感受魅力茶王。

  39、相约美丽茶乡,共享魅力茶王。

  40、相约魅力星村,共品茶王盛会。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茶文化经典用语”

标签: 术语 茶道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qsg.com/zh-sg/zonghezhishi/rn3z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