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足字的繁體字怎麼寫 足字的甲骨文怎麼寫

足字的繁體字怎麼寫 足字的甲骨文怎麼寫

1.“足”字的繁體字怎麼寫

“足”字的繁體字:足。

足字的甲骨文怎麼寫 足字的繁體字怎麼寫

讀音:【zú】

釋義:本意是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充分,夠量,完全,值得,夠得上等。

相關片語:

1. 手足

[shǒu zú]

指兄弟

例句:他們兩個情同手足。

2. 知足

[zhī zú]

知道滿足,滿足於已經得到的

例句:有你在身邊我已經很知足了。

3. 足跡

[zú jì]

腳印

例句:他的足跡遍佈整個中國。

4. 充足

[chōng zú]

在數量等方面能滿足要求或需要的

例句:我們有充足的時間準備。

5. 涉足

[shè zú]

指進入某種環境或範圍

例句:這個小姑娘涉足社會不深。

6. 平足

[píng zú]

足弓平。整個足底都著地的病狀

例句:他是平足。

7. 不足

[bù zú]

不充足,不夠,滿足不了需要

例句:有不足的地方及時改進。

8. 補足

[bǔ zú]

補充或提供使足數

例句:不夠字數的趕緊補足。

9. 遠足

[yuǎn zú]

遠途的徒步旅行

例句:好像來一次春天裡的遠足。

10. 足夠

[zú gòu]

釋義:充足;沒有欠缺

例句:這足夠你吃上一星期的了。

11. 立足

[lì zú]

釋義:站住腳,指能住下去或生存下去

例句:這裡沒有我的立足之地。

2.足字的古代用法

◎ 足 zú

〈名〉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腳,合起來指整個腳。本義:腳

(2) 同本義。秦漢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腳”;“腳”表示小腿。魏晉以後,三者都表示腳,但在書面語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說文》。按,膝下至跖之總名也。從止,即趾字,從口,象膝形。

震為足。——《易·說卦》

足恭而口聖。——《大戴禮記》

手足胼胝,面目黧。——《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韓非子》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勸學》

折臂斷足。——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東坡現右足。—— 清· 魏學洢《核舟記》

魯直現左足。

細若文足。

(3) 又如:足心(腳底的中心);足爐(用來暖腳的小火爐);足不出戶(形容深居家門很少出門);足衣(襪子);足音跫然(形容久處寂寞,聽到人的腳步聲,便感到歡欣)

(4) 支撐器物的腳

鼎折足,覆公餗。——《易·鼎》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資治通鑑》

(5) 又如:鼎足

詞性變化

◎ 足 zú

〈形〉

(1) 充實;完備;足夠

國無九年之畜曰不足。——《穀梁傳·莊公二十有八年》

殺所不足。——《墨子·公輸》

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兵甲已足。——諸葛亮《出師表》

力不足。——唐· 韓愈《雜說》

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一缽足矣。——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足紋(成色十足的銀子);足錢(每貫足實一百枚的錢幣);足食足兵(指國內糧食兵備均甚充足)

(3) 純的。如:十足(成色純)

(4) 富裕的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賈誼《論積貯疏》

古之畜天下者,無慾而天下足。——《莊子》

(5) 又如:足民(富足,民生富足);豐足(富裕)

◎ 足 zú

〈動〉

(1) 使滿足

采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聲音不足。

皆不足用。——明· 魏禧《大鐵椎傳》

不足子所乎。——明· 劉基《賣柑者言》

(2) 重視

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荀子·禮論》

(3) 止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老子》

(4) 完成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傳》

◎ 足 zú

〈副〉

(1) 值得

不足為外人道也。(為,向、對。)——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豈足託乎。——《資治通鑑》

不足與圖大事。

何足道。——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足信(值得信賴);不足(不值得;不夠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3ye3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