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無夏之年是哪一年

無夏之年是哪一年

無夏之年是哪一年

無夏之年是1816年。無夏之年指的是1816年受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北半球天氣出現的嚴重反常現象。歐洲、北美洲及亞洲都出現災情,夏天出現罕見低溫,歐洲及美洲農業生產受影響尤甚,亞洲氣候也受到影響。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無夏之年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年份,指的是公元公元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這段時間內,中國發生了一系列政治運動和社會動盪,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時期以無夏之年來形容,意味著在這段時間裡,人們感覺夏天似乎消失了,整個社會都籠罩在一片黑暗和混亂之中。

1816年被稱作無夏之年,這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歷史上的1816年也稱作“無夏之年”,由於受到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這一年裡北半球氣候極為異常,甚至出現農曆六、七月飛雪的極端情況,北半球在這一年裡可以說是沒有夏天的。

公曆1816年,在中國歷史上是嘉慶二十一年,這一年裡,英國人派使節來到中國,因為英國使節不遵循清朝的禮節(三跪九叩禮),於是不受嘉慶待見,並責令使節回國,然而幾十年後,英國人就對清朝發動了侵略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

除了這個小插曲之外,這一年裡全世界受火山爆發影響,導致全球氣候異常,尤其是對亞洲的氣候影響特別大,從而導致農作物收成不足,不少地方引發饑荒。

坦博拉火山爆發

坦博拉火山位於印度尼西亞,是一座沉睡了五千年的火山,並在1815年全面爆發,此次爆發是人類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釋放能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5萬倍,有超過7萬人直接遇難。

這次爆發,是從1815年4月5日開始的,噴發過程持續一百多天,在距離火山口400公里遠的地方,火山灰厚度都超過20公分,遠在2000公里外都能聽到火山噴發的巨響,可見此次爆發的劇烈程度之高,據估計,此次火山爆發噴出岩漿超過1400億噸,火山灰超過600億噸。

火山爆發造成的影響

此次火山噴發釋放出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塵埃、水蒸氣等等,其中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幾十倍,導致夜間地面的熱量無法有效向太空散失,而大量塵埃使得白天太陽光無法到達地面,從而造成區域性地區的氣候異常,接下來一兩年全球平均氣溫下降。

中國

據記載,火山爆發第二年,也就是1816年的農曆八月(中秋前後),中國天氣已似寒冬,江西和安徽等地出現六月飄雪,黑龍江在七月出現嚴重霜凍,臺灣等地在十二月份出現嚴重霜降,全國天氣極為異常,導致多地農作物顆粒無收,饑荒四起。

歐美

歐美等地也出現了嚴重的氣候異常,在公曆5、6月份,大片農作物被凍死,加拿大還出現嚴重的風雪天氣,積雪冰凍數尺深,有時候天氣甚至從30多攝氏度,在一天之內驟降到接近冰點,導致數十萬人的死亡。

正是因為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導致北半球1816年的夏天猶如寒冬,所以這一年也稱作“無夏之年”,只能說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實在太渺小;今年(2020年)全世界又面臨新冠肺炎,這何嘗不是大自然又一次對人類的懲罰。

無夏之年是什麼意思

無夏之年指1816年,因為受1815年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北半球天氣出現的嚴重反常。

歐洲、北美洲及亞洲都出現災情,夏天出現罕見低溫;歐洲及美洲農業生產受影響尤甚;亞洲氣候亦受影響,中國雲南因而出現饑荒。安徽、江西等地亦有農曆六、七月出現降雪的紀錄。

1816年5月,美國東北出現霜凍,大部分農作物被凍死。6月,加拿大及美國新英格蘭出現兩次大風雪,魁北克積雪餘尺,廣泛地方有人凍死。到了7月及8月,南至賓夕法尼亞州仍可見河水結冰。部份地方溫度時而高達超越35°C,然後又突然數小時內下降至接近0°C。

在英國,大量家畜在1816年冬天死亡,威爾士、愛爾蘭等地農作物失收,出現普遍饑荒。歐洲多條主要河流在夏天氾濫,德國等地在8月出現霜凍。據估計歐洲約有20萬人死於這次天氣反常。

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根據記載,1816年沒有經歷夏天。在1816的六、七、八月分別罕見的出現了下雪、結冰、霜凍現象。所以,1816年被世人稱為“無夏之年”,更有甚者,將這一年稱為“凍死人的1816年”。在1816年,整個地球都經歷了低氣溫,尤其是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更為嚴重,整個北半球的年平均氣溫更是直接下降了將近3攝氏度。

1816年,中國正處於嘉靖年間,同樣也是未能躲過這一禍事,因為這個氣候原因,導致雲南遭受了大面積的饑荒。美國東北部1816年的春天相比來說,還算正常,儘管春天還是帶著陣陣寒意,但大多數的家庭已經取消了供暖,房間內的爐火也被熄滅,大家都盼望著春暖花開的季節到來。2月期間,出現了較以往更長時間的倒春寒。至3月的時候也是很正常的出現了氣溫回升的現象,但明顯感受到的是大風天氣多於往年。

但到了四月份,本應該春暖花開的天氣突然降溫,甚至開始下凍雨和開始下雪。五月份的天氣更為異常,宛如進入了冬天一樣:天空開始飄起了雪花、湖面也結起了薄薄的冰面、大多數的莊稼直接被凍死。六月份的加拿大和美國少數地區直接下起了暴風雪,農民只能穿上棉襖才能勉強在莊稼地裡忙活。那時候,最奇怪的是:雖然有時氣溫高達35攝氏度,但又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突降為0攝氏度。

據調查,“無夏之年”的出現是由於1815年印尼松巴哇島坦博拉火山的噴發引起的。這座火山海拔為2851米,火山噴發的時候,將許多的塵埃和演示都拋落到了空中,其噴發出的火山灰及其火山渣更是遍及了方圓一百英尺的面積,更有高達3.7米的厚度。這次火山噴發出的火山灰衝上了平流層,導致了約4億噸的氣體的形成,這些氣體團團圍住了地球,氣體在大氣層中經過反應,阻擋、反射太陽光,從而導致太陽的光熱難以到達地球,所以就有了“無夏之年”的產生。

1816年鼠年,人類史上唯一沒有夏天的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我們的印象裡,夏天應該是太陽當空照,躲在大樹下,乘涼又消暑。夏天炎熱多雨,空氣乾燥少風是我們眼中的夏天。但是歷史上卻有這麼特殊的一年,夏天居然結了冰霜,甚至下起了大雪,了我們對夏天的印象,這就是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

1816年,正是中國的清朝嘉慶二十一年,這一年的中國竟然遭遇了“六月飛霜”的反常氣候現象。“六月飛霜”這個成語,源自元雜劇《竇娥冤》,講的是竇娥這個苦命女子遭人陷害要被斬首,行刑前,竇娥對天發誓,若她是被冤枉的,那麼她的鮮血便會染紅刑場的白綾、六月會飄起漫天的大雪,當地將大旱三年,結果行刑之後果然竇娥的發誓都一一應驗。這真是“六月飛霜,必有冤情”。

然而在1816年這一年,中國卻真的出現了不同尋常的一個夏天,黑龍江七月遭遇了霜凍,安徽、江西農曆六月、七月甚至下起了雪,江南普遍溫度都比往年低,夏天如初冬寒意料峭。不僅是中國,整個北半球的夏天溫度都要比往年低,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才會出現如此氣候反常現象?

1816年的氣候反常現象,源於1815年的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

1815年4月15日,位於印度尼西亞(當時是荷屬東印度)森巴瓦島上的坦博拉島爆發,這是世界上有歷史記載的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之一,其持續時間之長,爆發威力之大,至今沒有一次火山爆發能與之相比。

坦博拉火山的火山爆發指數達到了7,噴發時間一直從4月5日持續到7月中旬。坦博拉火山爆發後,噴入空中的火山灰和碎石估計達170萬噸,原來高度為4100米的火山,竟然降到了2850米,等於被噴掉了1250米的高度。火山爆發的巨響在2500千米之外都能聽到,所噴出的火山灰總體積多達150立方公里,而且抵達高至44公里之平流層。遠至英國倫敦亦可見因火山灰而出現的日落彩霞,大約有60000人因此喪命,是人類目前已知的最猛烈的火山爆發。

1816年是自1400年以後,北半球最寒冷的一年,這一年的夏天是前所未有的冷夏。

一場火山噴發竟然導致了北半球出現氣候反常現象,夏天如初冬,這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而造成這一次氣候反常的罪魁禍首,正是源於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噴發,這是人類歷史上有記錄的威力最大,破壞力最強的火山噴發,而且坦博拉是一座活火山,目前雖然還處於休眠期,下一次的噴發未可知,但可以想象的是,坦博拉火山一旦再一次噴發,其破壞力依然強勁,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還是非常大。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

其實氣候對於人類歷史的影響早已在科學領域被人們加以討論,例如中國歷史上的動盪時代大多和氣候的嚴寒期重疊,而相對繁榮的時段則恰恰較為溫暖——當然,這只是中國的情況。在世界範圍內,最有名的範例恐怕當屬1816年的氣候變化了。

 1816年被稱為無夏之年,受到1815年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北半球普遍氣溫驟降,這次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之一使得1816年成為此後1400年北半球最為寒冷的一年。身處於北半球的亞洲、歐洲、北美洲都廣受影響,生活在此的人們無不受到這一場天氣變化的波及,上至達官顯貴,下到販夫走卒,無一倖免。

 由歷史學家威廉·K·克林格曼和氣象學家尼古拉斯· P·克林格曼聯合撰寫的歷史學著作《1816,無夏之年》就把歷史的長鏡頭專門對準了這一極不尋常的年份,如果說人類的歷史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瞬間,那麼1816年肯定可以算是這個瞬間裡面最為獨特的一微妙,由歷史學家和氣象學家聯合書寫,更使得本書成為了一部獨具特色的歷史著作。

氣溫驟降,農作物歉收,出現不同程度的饑荒是北半球各地面對的普遍問題,人的肚子一餓,就會“窮則思變”。在歐洲,氣候突變帶來的是人們信仰的分道揚鑣,有的趨向於科學——即使當時年幼的科學還無法對於氣候變化做出正確的解釋,有的趨向於宗教或者妖術,比如有些人認為這是上帝的警告,有的人認為是女巫們在作祟,是她們對天氣施加了強大的魔法。當然,歷史最終證明,宗教、妖術最終讓位給了科學。

 剛剛立國不久的美國在寒冷的驅使之下把目光轉向了加拿大,麥迪遜總統說我們必須把加拿大拿下來,不然就只能去南方居住了,這促成了後面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隨著攻佔加拿大的失敗,美國人逐漸把目光投向了西部的沃野千里,從而促成了綿延多年的西進運動。

    在天氣突變的情況下,保持一種相對穩定的局面,對歉收的農民實施及時的救濟,這或許是一個國家、一個相對成熟的標誌,而中國在1816年就做得很好。還好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清嘉慶二十一年,清廷的統治還算穩定,再加上1816年的寒冷並沒有持續到明年年中,所以在中國沒有出現較大規模的社會動盪。

我更看重1816年的寒冷氣候帶給文學的影響,文學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是一株盛開的巖中花樹,而且綻放得尤其絢爛。比如拜倫和雪萊在此時相好,並在互相切磋的過程中使彼此的詩藝達到頂峰,寒冷的天氣還直接催生出了名著《科學怪人》,而吸血鬼文學的產生也從此時開始……

1861年被稱為“無夏之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夏天一般都是最炎熱的時期,那麼無夏之年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816年被稱作“無夏之年”則是因為在1815年的時候,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發生噴發,這座火山噴發的時間整整達到了三個月之久,火山口不斷地向外噴射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有毒氣體,天空中全是顆粒分子,藍天白雲全部不見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烏壓壓的黑雲。

因為火山噴發的時間太久,加上煙霧長時間阻擋了太陽光的輻射,導致了平均氣溫大幅下降,最終造成了1816年全球大範圍的極端寒冷氣候,所以大家才會稱1816年為“無夏之年”,那個時候的北半球整天處於一種煙霧瀰漫的狀態,即使到了夏季,沒有太陽光的直射,也會感到特別的寒冷,農作物的收成也幾乎沒有,很多人民都餓死了。

為什麼火山噴發會導致太陽光不能直射呢?其實火山灰就好比煙囪裡的煙塵,由於火山噴發的衝力讓這些火山灰升到數千米甚至上萬米的高空,進入了大氣層,由於在大氣層的火山灰過多,導致水霧等不能夠把這些火山灰帶走,所以才會一直遮擋著太陽的直射,而且火山噴發出的氣體中含有的大量硫元素,也阻擋了部分太陽光線。

其實說得好聽點就是“無夏之年”,說得難聽點呢,就是“世界末日”,想想當時的人們整天生活的昏天暗地,完全看不到希望,還是挺悲慘的。

歷史上,因為夏天結冰霜而被稱為“無夏之年”的是哪一年?

公元1816年,當時我們國家正處於大清朝嘉慶時期,也就是嘉慶二十一年。歷史上的那一年被稱為無夏之年,各種災情頻發,在歐洲,北美洲甚至都有著六月飛雪的事件發生,亞洲也是深受其影響。大清當時在雲南等地區出現了饑荒。

因為在這一年裡,很多地方都“沒有了夏天”!有些地方甚至在七八月份出現零度天氣,下起了、紅色,甚至是肉色的雪。本該是火熱的夏季,卻到處冰天雪地,江河裡的水被結成厚厚的冰,馬車都可以在上面行走;鳥兒在空中飛過,一不留神就被凍死落地。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1815年4月5日傍晚,突然,印度尼西亞群島中的松巴哇火山島,在兩個小時內,群島中的坦博拉火山源源不斷地噴發大量炙熱的岩漿。火山爆發及巨響斷斷續續,噴發了一個晚上,大量的火山灰,噴發瀰漫到了大氣層,猶如給天空撐了一把巨傘,擋住了陽光照射到大地上。此次火山噴發,距離30公里外,一個叫桑格爾村的小村莊,被夷為平地,人、牲畜、房子統統消失在火山爆發引起的大旋風裡,狂風肆虐,附近的地皮就像被犁過一般,生靈無存。大量熔岩跌落海中,造成了約4.6米高巨浪的海嘯,魚蝦死絕。

這次坦博拉火山的爆發,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威力為火山爆發指數的7級,所噴出的火山灰總體積多達150立方公里,而且抵達高至44公里之平流層,遠至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都可以清晰看到因火山灰而出現的日落彩霞。也正因為這次火上爆發的力度實在太大,其爆發的火山灰將地球整個大氣層覆蓋,加上坦博拉火山噴出到高空中的近1000萬噸到1.2億噸二氧化硫,這些硫酸鹽氣溶液瀰漫於空氣中,遇冷會逐漸形成幹霧,嚴重影響太陽對地球的光照,這種危害等到1816年夏天時,就被集中爆發出來,最終釀類歷史上的一場大災難。

夏日寒流席捲了整個美國新英格蘭地區,並且向南蔓延到了美國的弗吉尼亞。據當地的地方誌記載:“在6月的數場大雪後,人們需要坐雪橇出行。7月4日,正值美國日,這一天大雪紛飛,水塘裡的水結了冰,參加日慶典的人們不得已擁入教堂,因為那裡的火爐能夠讓大家得到一絲溫暖。”

8月的加拿大情況急劇惡化,地面上幾乎看不到綠色植物的影子,全都被冰雪覆蓋,一位市民用僵硬的手記載了當時的情況:“霜凍和冰雪凍死了地裡所有的豆類和穀物,田裡空空如也,像12月一樣一片雪白。”

天氣惡劣,寒流侵襲,人們有的餓死,有的凍死,單是整個歐洲就有約20萬人死亡。甚至連樹上的鳥兒,也是被凍的直接掉下來。這次在南半球印度尼西亞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直接影響了全球人類的生活,改變了人類文明程序,“無夏之年”也是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年。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具體是什麼情況?

民間俗語“六月飛雪,必有大冤”。這句話,可不是古人吃飽飯沒事瞎編的段子,因為在1816年,真的經歷了一次“六月飛雪”,也真的是有一次大冤,1萬多人,瞬間死亡。並且,“飛雪”不是偶然的一次,而是持續了幾個月的低溫天氣,6月下雪,7月結冰,8月霜凍。所以,1816年也被人稱為“無夏之年”。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不僅僅是中國,整個北半球的歐洲,美洲,亞洲都經歷了這次“無夏之年”。

首先,先說一下1816年,世界各地都發生了那些奇怪的事情

在美國,7、8月份本應該是最熱的時候,但是卻經歷了一天中氣溫從35度降到0度,河流開始結冰,賓夕法尼亞州西部下起了2-3寸厚的大雪。一名記者在報道中說:“持續幾周的霜凍,使這一地區的莊稼全部絕收,玉米全部被凍死,伊利湖也結了冰”。

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有一位88歲的醫生愛德華,他在日記中這樣寫到:

天氣極其寒冷,土地凍得堅硬,風雪呼嘯了一天,在中午的暗影處,冰柱有12英寸那麼長。 6月17日早晨氣溫下降到零度以下,佛蒙特市附近的一個農夫有很大一塊玉米田,這幾天晚上他都在田裡燃起篝火,和家人輪流看守不讓火熄滅,以免玉米凍死。

在歐洲,很多河流洪水氾濫,德國在八月的時候出現了霜凍,歐洲受影響是最深的,當時的歐洲有20多萬人因為極端天氣失去了性命。在英國,出現了多彩的日落,在匈牙利,暴雪不是白色的,而是紅色和。

在中國,當時正處在嘉慶年間,從上一年的冬天開始,人們就發現,冬天遲遲沒有離去,一直到了4月份還是沒有轉暖。浙江地區,從1月份到11月份,基本就沒有見過太陽。

極端異常的天氣,導致農作物全部絕收,特別是中國雲南地區,受災最嚴重,根據記載,當時大量的災民飽受饑荒之苦,一些人家為了餬口,最後只能靠賣兒女勉強換一點口糧。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1816年全球的極端異常天氣?

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仰天長跪,高呼:“老天爺,你為什麼要這樣”的,樸素的農民伯伯們,怎麼也不會想到,讓他們糧食絕收,賣兒賣女的罪魁禍首,竟然是地球南半球印度尼西亞一個叫做坦博拉的火山大爆發引起的。

1815年4月5日,印尼松巴哇島上沉寂了200多年的坦博拉火山突然爆發,噴出了高達16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1000多度的液態熔岩以每小時百公里的速度,迅速覆蓋了周圍百里,熔岩所到之處,無論是人畜還是樹木、建築,統統被瞬間融化。

當時,在坦博拉火山附近有1.2萬居民在居住,只有100人倖存了下來,其他人都來不及反應,全部被吞噬在了熔岩之下,最終的死亡人數高達92000人。

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火山大爆發,爆發級數達到了7級。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投在日本廣島的那顆原子彈爆炸威力的8000萬倍,是人類目前所知道的最猛烈的火山爆發。

火山爆發噴出來的火山火直上雲霄,一直達到了離地球44公里處的平流層。火山灰中大量的二氧化碳、硫等物質與空氣凝結成了溶膠,遮天蔽日,阻擋了太陽光的照射。這才有了全球氣溫的驟降和浙江地區連續11個月不見太陽的天氣。

除了天氣異常,火山爆發還帶來了哪些影響

地球是一個大的生態鏈,一環扣一環。道家曰:萬物相生相剋,此消彼長。坦博拉火山爆發,帶來的不僅僅是全球氣溫驟降,人類也不僅僅是失去了一個夏天這麼簡單的事情,他帶來的是連鎖反應。

首先,因為貧窮、飢餓,大量的人口開始遷移,歐洲人開始往美洲遷移,美洲東部的人開始往西部遷移。其中英國有10萬人遷入美國,德國有2萬人遷入美國。之後,伊利運河開始修建,更多的人湧入美國紐約,使紐約發展成了美國第一大城市。

其次,寒冷的天氣,凍死了很多鳥類,這些鳥類本來以老鼠為食物,這下,老鼠沒有了天敵,很快迅速繁衍,在人類中又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鼠疫。

人類,看似強大,但是在自然介面前,又顯得那麼的弱小。在地球46億年的歲月裡,人類也許只是匆匆過客。希望人人都能敬畏自然,保護環境,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1816年,究竟為啥這一年詭異的沒有出現夏天呢?

1816年是奇特的一年,這一年被人們稱之為“無夏之年”。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就是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噴發。此次火山噴發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噴發,爆發指數達到了7級,結果就是全球大面積內沒有出現夏天。甚至部分地區夏天,還出現了結霜的現象。涉及地區包括歐洲、北美洲和亞洲,特別是農業生產,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1、無夏之年

我們都知道大多數地區,都遵守著一年四季的迴圈。春天和秋天的特徵是涼爽,夏季的特種是炎熱、多雨,冬季的特種是寒冷、多雪。然而在1816年卻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對於大多數本來有夏天的地區來說,在這一年夏天消失了。就拿昆明和雲南來說,本不該下雪的地方冬季下雪了。而江西這樣冬天都很少下雪的地方,在六七月份飄起了雪花。黑龍江地區溫度較低,可夏天也是可以穿短袖的,然而在這一年夏天出現了結霜的現象。由於全球大多數地區都是如此,於是這一年被稱為“無夏之年”。

2、起因

出現這樣的反常天氣,一定會有起因,不可能平白無故出現。根據人們的調查,在這一年裡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噴發。而這次噴發與普通的火山噴發不同,它持續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噴發指數達到了7級,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火山噴發。火山噴發導致大量二氧化硫被噴發到空氣中,全球溫度在之後的一兩年,整體下降了0.4-0.7攝氏度。也是1816年自1400年以後,北半球最寒冷的一年。

3、影響

這次火山噴發造成的影響很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多數地區夏天消失。歐洲、北美洲、亞洲都有波及,而夏天的消失,直接導致了災荒。很多國家農作物失收,讓大量家畜和人類死亡。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這是怎麼回事?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的原因:因為1816年被稱作無夏之年,遭受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暴發的危害,北半球地圖廣泛氣溫降低,此次人們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噴發之一促使1816年變成自此1400年北半球地圖更為嚴寒的一年。在歐洲,那時候她們剛結束對拿破崙的戰事,原本都是在迎來春暖花開的日子來臨,結論從六月份逐漸,歐洲地區最基本的江河都發生大規模的結凍,這寒冷的天氣還導致很多的糧食作物和牲畜被冷死,有很多人們填不飽腹部,據估計歐洲地區約有20數萬人餓死了或冷死於今年夏天。

在我國,那時候恰逢嘉慶皇帝二十一年,據歷史書上記述,農曆八月時“氣溫突然寒如冬”。昆明市及大西南等地持續三年冬季下雪。東北黑龍江在農曆七月發生比較嚴重霜降;安徽省、江西省等地亦有農曆六、七月發生下雪的記錄。在臺灣新竹、苗栗等地,都記錄到罕見的霜降。此次坦博拉火山的暴發,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殺傷力為火山噴發指數值的7級,所射出的火山岩漿總容積高達150立方公里,並且到達高到44千米之對流層,遠至倫敦和紐約都能夠清理見到因火山岩漿而發生的日落紅霞。

也正是因為此次火山爆發的幅度實在太大,其暴發的火山岩漿將地球上全部地球大氣層遮蓋,再加上坦博拉火山噴出來到高上空的近1000萬噸級到1.2億多噸二氧化硫,這種硫氰酸鉀氣水溶液瀰漫著於空氣中,受冷會逐步產生微霧,嚴重危害太陽光對地球上的陽光照射,這類傷害直到1816年夏天時,就被集中化暴發出去,最後造們歷史上的一場大劫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6l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