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西安歷史地圖集

西安歷史地圖集

西安歷史地圖集

簡介:《西安歷史地圖集》是1996年西安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史念海。本書主要收錄了古都西安的首部歷史地圖集,編繪的89幅地圖及與它相配合的89張圖。該書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史念海的主要作品

《中國疆域沿革史》(與顧頡剛合著),長沙商務印書館,1937年3月。

《中國的運河》,重慶史學書局,1944年出版;1988年4月,陝西人民出版社再版。

《河山集》(1-7集):先後由三聯書店於1963年9月與1981年5月;人民出版社於1988年1月;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1991年12月;山西人民出版社於1991年12月與1997年12月;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1999年1月出版。

《黃土高原森林與草原的變遷》(與曹爾琴、朱士光合作),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中國人口地理和歷史地理》,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11月出版。

《中國歷史地理綱要》(上、下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與1992年5月。

《西安歷史地圖集》(主編),西安地圖出版社,1996年8月。

《中國古都和文化》,中華書局,1998年7月。

《唐代歷史地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黃河流域諸河流的變遷與治理》,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歷史地理理論

改革開放以來,對歷史地理學科理論的探索已不限於學科整體,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經深入到歷史自然地理、歷史人文地理各個分支領域。 編繪歷史地圖是歷史地理學領域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早在20世紀30年代即有討論(26),《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歷史地圖集》、《西安歷史地圖集》分別是復旦大學、北京大學、陝西師大歷史地理學術單位的代表作,因此歷史地圖編繪的經驗、教訓值得總結。《中國歷史地圖集》除了內容豐富、收羅巨集博的特點外,還在科學性、思想性和精確性方面大大超過了其他同類地圖集。黃盛璋《編制歷史地圖的一些理論與方法上初探》對歷代疆域、政區、交通、產業分佈地圖的繪製提出了一套系統的做法(27)。韓光輝、尹鈞科、俞美爾在全面總結《北京歷史地圖集》方面連續發表三篇論文(28),就歷史地圖集的編制內容、性質、理論基礎、歷史地圖(集)與讀史地圖(集)的本質區別等基礎理論問題,以及歷史地圖(集)的總體設計和技術處理的具體細節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探討,這對促進我國城市和區域歷史地圖(集)的研究編制將有所裨益。有的學者還提出了歷史地圖為國家制定長遠規劃提供巨集觀趨勢圖幅的設想(29)。不過,總體上對這方面的理論性研究還相當缺乏,對已有歷史地圖的評論也很不夠。 若說在編繪的方法上有所新的突破,則要數20世紀末開始的CHGIS專案。 葛劍雄認為:理想的數字化歷史地圖集不僅將基本解決《中國歷史地圖集》這類印刷地圖所難以解決的矛盾,而且匯時間、空間、人類活動的各種資訊於一體,成為一套具備各種不同層次的檢索手段和連結、完全開放的、具有無限開發潛力的歷史地理資訊系統,成為各類歷史地理資訊可靠的空間平臺。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籌備,“中國歷史地理資訊系統”(China's Historical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縮寫為CHGIS)專案已於2000年啟動(30)。 關於自然環境演變的研究,過去主要侷限在有文字記載的近三、四千年的時期以內,極少涉及到“史前”時代。侯仁之指出最近研究的趨勢已開始上溯到地質時代最後階段的全新世,從而與古地理學的研究直接銜接起來,即從未經人類干預的原始地理景觀的形成開始,去逐步復原在歷史時期內由於人類活動而發生變化的整個過程。這必將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出人類活動如何一步又一步改變了大地的自然面貌,併為進一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學依據(31)。張修桂認為:作為全新世環境研究的中堅力量的歷史自然地理工作者,除了繼續發揮本學科在晚全新世研究的優勢、深入發掘歷史文獻資料進行科學地分析研究之外,應當努力吸取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並如侯仁之所倡導的拓寬自己的時空研究領域,更好地研究歷史自然地理演變的全過程,為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32),並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是歷史地理學領域中最具生命力、最為繁榮的一個分支學科”(33)。毛曦從人地關係論、歷史文化地理學研究物件、歷史文化發展連續性等方面論證了舊石器時代納入歷史地理學研究範圍的必要性與可行性(34)。朱士光曾預言:“歷史自然地理學將是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中最有生機、最富社會價值的分支之一。歷史自然地理學家應更加積極努力,把握當前的大好時機,大力進取,使歷史自然地理學得以屹立於當今現代科學之林,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35)。 隨著研究工作的繼續深入,歷史自然地理學逐漸與某些分支學科密切結合起來,從而派生出新的歷史地理學的分支——“歷史地貌學”。曾昭璇《我國某些歷史地貌學問題的芻議》(36),指出歷史地貌學主要研究人類歷史時期地貌的變遷,不但復原過去時代地貌情況,並且要尋找地貌變化規律性,說明目前地貌形成的過程和特點。他從理論高度提出框架,建立了歷史地貌學這一歷史自然地理的分支學科,填補了學科的理論空白,具有開創性的意義。曾昭璇、曾憲姍合著《歷史地貌學淺論》(37) 是目前國內外這方面的第一部專著, 書中明確指出:歷史地貌學是研究歷史時代地貌的變遷即第四紀全新世以來的地貌發育,有兩個具體任務:第一個是古代地貌的復原,第二個任務是地貌年代的確定。正是由於歷史地貌學可對地貌發育過程的規律性進行科學的研究,人們便可根據其規律提出對生產實踐的意見,這就反映了歷史地貌學為生產建設服務的重要價值,展示了這個新興學科發展的光輝前景。張修桂則提出了中國歷史地貌學性質、物件、內容、方法等基本問題的構想(38)。歷史地貌學的創立,是歷史地理學界的一件大事,更是歷史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沙漠化是全球中緯度地帶受到的共同威脅,中國的沙漠地貌面積廣闊,沙漠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侯仁之開創了歷史沙漠地理研究領域,成就斐然。李併成以河西走廊歷史上的沙漠化研究為例,探討了歷史沙漠地理的有關理論問題,總結了沙漠化的四種途徑(沙漠化發生的地域、沙漠化作用的途徑,沙漠化發展的趨勢、沙漠化土地的逆轉),認為因綠洲水資源的移動和重新分佈而導致綠洲的轉移過程,並不一定意味著綠洲的縮小或消失,沙漠化土地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逆轉的(39)。後來,李併成又探討了人口因素在沙漠化歷史過程中的作用(40)。這是對歷史地貌學理論的深化。 沿革地理研究中,歷代疆域與政區的研究是傳統輿地學的核心內容之一,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最為豐富、方法最為完善,但還沒發展到歷史地理學的程度。為此,周振鶴在《建構中國歷史地理學的設想》(41) 作了系統論述。他認為觀察中國古代的地理學可以從思想家對於理想制度中地理因素的闡述、歷史學家或地理學家將地理要素作為一個組成部分的觀點、家的利用地理因素解決問題的具體操作過程三方面著眼,指出地理學“對國家尺度而言,則有疆域的伸縮、與鄰國的地緣關係,有邊疆區與核心區的變遷,有首都定位的地緣基礎等等。對地方尺度而言,重點則是行政區劃與行政中心的變遷”。所以在他眼裡,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在行政區劃方面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步驟:第一,應該仍以復原疆域政區歷史變遷的全過程為目的。第二,應該是就疆域政區本身的要素來進行分解式的以及學角度的研究。第三,工作的重點在於研究過程對地理區域變遷的影響。作者因此倡議,這一切都有待於我們從豐富的歷史文獻中去研究,“從而在歷史地理研究方面以至地理理論建構方面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在不遠的將來,“歷史地理學”有望取代傳統的歷代疆域與政區研究。 歷史城市地理是歷史地理學中最為成熟的一個分支。馬正林闡述了城市歷史地理學研究的物件和任務,認為作為歷史地理學一個活躍分支的城市地理學,其研究物件是具有地理實體的城市,所謂地理實體就是指整個城市的地理基礎、地理特徵和地理價值;其研究任務就是要揭示地理條件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和規律性,為當前的都市計畫、建設服務(42)。李孝聰認為,城市史和歷史城市地理學的研究不能總侷限於單一城市的描述,應從歷代區域中心城市入手,闡明區域城市體系形成的原因和過程。同時,加強歷史城市地域結構和文化分異的對比研究,將是多學科方法的引入和開展中、外城市比較研究的一條途徑(43)。嚴豔等探討了歷史城市地理學的理論體系及其研究內容(44)。 中國古代以農立國,農業是先民的主要生產部門,所以歷史農業地理研究應該是所有歷史地理研究中最為主要的領域,可惜目前重視程度不夠。最近20年來,在史念海倡導之下,這一領域取得了很大成績,已出版專著十餘部。王社教探討了歷史農業地理學的一些基本理論,認為它是研究歷史時期農業生產諸要素的地域分佈及其相互間作用、變化、發展規律的科學,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人口的增減和墾田的盈縮、農作物的構成及其分佈、農業生產的區域差異、規律的總結等方面;可劃分為區域性歷史農業地理、專題性歷史農業地理和歷史農業地理學理論等多種型別和層次(45)。王社教《關於中國歷史農業地理研究的幾點思考》(46) 分析了現有的巨大成績和在內容、理論、水平三方面的不足,指出了今後應加強對農林牧副漁各業的綜合整體研究、積極開展對西部內陸地區的研究等四個努力方向。同樣,李令福認為,歷史農業地理學是歷史地理學中歷史經濟地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主要研究歷史時期農業生產佈局及其結構的演變發展過程與規律,具有鮮明的區域差異、時代發展與結構綜合的特性,“時間”、“空間”、“部門”構成了歷史農業地理學的三大要素(47)。蕭正洪系史念海高足,其專著《環境與技術選擇——清代中國西部地區農業技術地理研究》一書的出版,被認為“標誌著歷史農業地理學理論體系的完善和成熟”。 歷史文化地理是新興領域,近年的成果很多,但對於其理論探討稍顯不足。雍際春《論歷史文化地理學的研究物件、科學內容及其任務》一文(49),論述了歷史文化地理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指出歷史文化地理學研究的科學內容主要包括歷史時期文化的源地、文化傳播、文化區域、文化景觀的空間分佈以及文化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等方面,並同時提出了六大研究任務。毛曦對歷史文化地理學的學科界定、學科屬性、主要內容、研究方法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50)。“歷史宗教地理學”是介永強提出的概念,他認為歷史宗教地理學是歷史文化地理學的分支學科,是研究歷史時期宗教形成、傳播和發展的區域性特徵及其分佈變遷規律的一門學科,它包括理論、部門、區域三大部分,研究內容主要有歷史時期宗教源地的形成、宗教傳播的途徑、宗教景觀的分佈、宗教的區域性特徵以及歷史時期地理環境與宗教發展的相互關係等,除歷史學、地理學方法之外還需要借鑑民族學、文化學、考古學等成果和方法。 中國的古典文學發達,胡阿祥提出了“文學地理”新觀念,並對於如何運用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來探討歷史時期文學現象的地理分佈、組合及變遷,揭示文學與地域的關係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構想(52)。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國家,故歷史民族地理研究十分活躍。黃盛璋、孫進己、劉錫疇曾就歷史民族地理學的有關理論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53)。李併成在《西北民族歷史地理研究芻議》(54) 一文中將其歸納為,歷史民族地理學研究的物件主要是歷史時期不同地域上的民族及其民族群體的起源、發展、遷徙、演變的歷史過程及這一過程和地理環境的關係,並倡議展開西北歷史民族地理研究,包括民族分佈地域、活動範圍的進一步研究、民族遷徙路線的研究、民族城邑聚落的研究、民族古地名研究、民族農牧業土地開發及其對自然環境影響的研究等五個方面。提出這些認識,必將促進從地理角度研究有關民族問題。 龔勝生提出了建立歷史醫學地理學的設想(55)。他認為,歷史醫學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人類疾病、健康與地理環境相互作用關係及其空間分佈變遷規律的新興學科。這門學科不僅對地理學、歷史學、災害學等學科理論體系完善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地方病防治、人口優生優育、中藥資源開發與保護、環境變化、健康預警等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其主要研究領域有歷史疾病地理、歷史健康地理、歷史藥物地理、歷史災害醫學地理、歷史醫學地理學史、歷史醫學文化地理、歷史環境醫學地理、歷史軍事醫學地理等。研究方法主要有歷史文獻分析、野外實地考察、醫學地理製圖等。他還對中國先秦兩漢時期的疾病地理思想和健康地理思想作了深入探討(56)。 歷史社會地理是歷史地理學的一個新興分支,王振忠倡議最早,他的《社會史研究與歷史社會地理》闡述了歷史社會地理研究的價值和意義,認為它的研究內容是歷史時期各地人群的形成、分佈及其變遷,研究地理因素對社會現象的影響,社會風尚的區域特徵等,力圖汲取社會史、文化史及人類學研究的相關成果,對各地人群、社會現象及社會風尚等諸多方面作地理的透視。主要內容包括:1、 歷史時期社群的地理研究,研究不同自然地理背景下,經過歷史傳承積澱而形成的社會文化及其在異地的擴散和傳播。2、歷史時期社會現象的地理研究,它包括“區域人群”、風俗地理和社會變遷,以及從事歷史社會地理研究的基本史料的發掘和利用等(57)。吳巨集岐等撰文《歷史社會地理學的若干理論問題》(58) 認為,歷史社會地理學來源於歷史學、地理學和社會學,即是歷史地理學一個帶有部門性的綜合性分支學科,也是社會地理學一個帶時序性的分支學科,其研究物件是歷史時期的社會,包括各種社會集團的區域分佈、形成過程、空間結構、行為特徵、心理差別、社會問題及時空演變系統,研究內容為歷史時期的社群研究、不同區域人群興衰的地理背景、不同區域人群的空間結構及時空演變規律、不同區域人群的社會行為和歷史時期社會問題的空間研究。 關於歷史科技地理,趙海軍《論歷史科技地理》(59) 在深入分析我國輝煌科技史基礎上,闡明瞭進行歷史科技地理研究的必要性,初步構建了歷史科技地理學科的輪廓。 現代地理學發展趨勢之一是展開區域研究,歷史地理學也莫能外。1998年在瀋陽召開的歷史地理學術會議,主題就是歷史區域地理。在歷史區域地理學理論上,韓光輝、朱士光、鄧輝、侯甬堅、魯西奇均有建樹(60)。侯甬堅探討了華夏民族在先秦等時代業已形成的劃分不同地帶的區域觀點,以及一整套原則(61)。魯西奇繼發表《論歷史地理研究中的區域問題》後,又發表了續篇《再論歷史地理研究中的區域問題》(62),深入闡述了建立連續的區域歷史地理剖面是歷史區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思路。 除了上述以外,還有學者呼籲建立其他的學科分支如歷史邊疆地理、歷史災害地理等(63),因無公開論文發表,在此姑妄一提。

西安在中國地圖的什麼位置?

西安市在中國版圖上屬於中心位置。

西安市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

東以零河和灞源山地為界,與華縣、渭南市、商州市、洛南縣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黃土臺塬為界,與眉縣、太白縣接壤;南至北秦嶺主脊,與佛坪縣、寧陝縣、柞水縣分界;北至渭河,東北跨渭河,與咸陽市區、楊凌區和三原、涇陽、興平、武功、扶風、富平等縣(市)相鄰。

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截至2016年,西安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公里。

擴充套件資料:

蕩舒展、平疇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線分明,構成西安市的地貌主體。秦嶺山脈主脊海拔2000米~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巔海拔3867米,是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東北端渭河河床最低處海拔345米。西安城區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級階地上

西安境內河網密集,共有54條河流。其中,渭河、涇河及石川河系過境河流,其餘河流均發源於秦嶺山地或驪東南丘陵,絕大多數河流由南向北流經渭河平原注入渭河。黃河流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98.46%。

西安各條河流的流域面積相差懸殊。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有黑河、灞河與灃河。上述三條河流的流域面積佔境內總面積82.37%。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安

標籤: 地圖集 西安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lw3n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