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第五章第四節

第五章第四節

第四節

第五章第四節

故事正解

公亶父治周

公亶父,即姬亶,一名古公或古公亶父,古代周族首領,傳為后稷第十二代孫,周文王祖父。公亶父是使周族興盛的一位重要人物,後武王有天下,追尊古公為周太王,太吳姓族譜中,尊古公為先祖。《詩經·閟宮》說:“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遷周族於岐山之陽的周原和開始翦商的事業,是公亶父兩項最大的功績。

古公亶父執政時,正是商武乙時代,他繼承了周祖遺風,繼續致力於豳地的開發。他勤於農業,所種田地收成豐美。每年春天,他和妻子太姜親自下地,不怕勞苦,辛勤耕作。夏日暴雨傾作,他與青壯年一起,加固堤堰,疏浚河道。秋日黃葉飄零,他帶領大家收割、打碾、貯藏糧食。冬季大雪紛飛,他忙著走家串戶,訪疾問苦。

當值殷商之世,西北戎狄屢犯邠地(今陝西彬縣和旬邑縣一帶)。“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以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為此,“商小乙二十六年,古公亶父率姬姓族周氏二千乘,循漆水逾梁山來到岐山(箭括嶺)下的周原。豳和其它地方的自由民,視古公為仁人,扶老攜幼皆來歸附。”

公亶父改變了遊牧民族的風俗,建築城邑房屋,設立官吏,改革戎狄風俗,開墾荒地,發展農業生產,把民眾分成邑落定居下來,建立諸侯國,得到了商王朝認可。“(商王)武乙六年,邠遷岐周。命周公亶父,賜以岐邑”《竹書紀年》。因地處周原,故姬姓從此稱周人,“定國號為周,粗皆國家雛形。”

公亶父使周族逐漸強盛起來,奠定了周人滅商的基礎。古公卒,少子季歷繼位,是為公季,後周人追稱王季。王季的兒子昌,即周文王。古公亶父是公劉的第九世孫,殷商後期,率部遷到渭河流域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這裡土地肥沃,水草豐茂,適宜農作物生長,於是這支部落逐漸強大起來,滅商建立了周朝。

問題討論:

(1) 案例中公亶父是靠什麼治理國家的?

(2) 哪些做人的道理值得我們學習?

善的境界是怎樣的?

1、從政的五美是什麼樣子的?

原文: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1),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2)而不猛。”

註釋:(1)費:耗費。      (2)威:威嚴。

語譯:子張問:“五種美德是什麼?”孔子說:“君子要給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卻無所耗費;使百姓勞作而不使他們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貪圖財利;莊重而不傲慢;威嚴而不凶猛。”

解讀:

惠而不費——給別人好的利益,對自己沒有犧牲損害;

勞而不怨——做事任勞,還要任怨;

欲而不貪——欲則可以,不可過分貪求;

泰而不驕——心胸寬大,不驕傲;

威而不猛——個人的修養,真有威德,並不使人恐懼。

2、從政的四惡是什麼樣子?

原文: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1)之吝謂之有司(2)”。

註釋:(1)出納: 偏意於出。   (2)有司: 古管事者之稱, 職務卑微。

語譯:子張問:“什麼叫四種惡政呢?”孔子說:“不經教化便加以殺戮叫做虐;不加告誡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監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賊,同樣是給人財物,卻出手吝嗇,叫做小氣。”

解讀:教會了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其實管理企業也不需要那麼多的花樣。重要的是尊重。尊重對手,尊重同仁,尊重自己。

孔子對四種惡做了認真的解釋,不做教導或者教化就開始殺戮這種情況叫做虐;不給規範不給成功的標準,也不給界限就要求完成任務就叫做殘暴;命令下達後不加監督管理就要求完成任務的並設定期限這叫做賊;就如同給人東西出手吝嗇就叫做小氣。

詳解:現實社會中有些企業做的就是著急的事,所以加班之事很常見,說明效率不高,或者任務量確實很重,你說這不人道,但是企業追求的是利潤,你拿不來利益,你就是企業的罪人。這種企業追求利潤,沒錯。但是你犯了四惡,你這企業做不長也是正常的事情。當然做得好的企業就很少犯以上的四惡,因為他們懂得尊重員工,懂得員工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附贈多聞:

1、原文: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語譯:哀公問孔子說:“如何做老百姓才會擁護我?”孔子回答說:“推舉正直的人去管理邪枉的人,老百姓就會擁護你;推舉邪枉的人去管理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會擁護你。”

2、原文: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語譯:孔子說:“善人,我不能見到了;能夠見到有恆心向善的人,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裕,這樣的人是難以有恆心向善的。”

文學常識

“反問句”是用疑問的形式提出問題,反問對方,表示斷定的語氣,是“不疑而問”。古漢語中的疑問句,一般都要藉助於疑問詞來表示疑問,“反問句”也是如此。同時,古漢語構成反問句時,都會用特定的語氣詞來實現。其常用的語氣詞是:“豈”、“寧”、“得無”、“無乃”、“不亦”等。常見的表達如:

古漢語 “反問句”常用的語氣助詞是:“豈”、“寧”、“得無”、“無乃”、“不亦”等。

句式講解:“得無…乎”“不亦…乎”

1、譯文:“得無…乎”:“能不…嗎”或“能沒有…嗎”

“不亦…乎”:“不也…嗎”或“豈不也是……嗎”

2、例文: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練習:請用“得無…乎?”“不亦…乎?”造句。

例如:子欲養而親不待,得無悔乎?

標籤: 第五章 第四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mwgo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