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城南舊事概況

城南舊事概況

城南舊事概況

1.趣經女兒國。《城南舊事》是一部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的小說,主要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人的故事。其中,女兒國是一個重要的主題,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成功取得紫金鈴。而女兒國王的扮演者西樑女兒國王則是一個充滿幽默和善良的角色,她在小說中扮演了重要的反面形象。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情節設定,不僅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也反映了中國人的處世哲學和價值觀念。

2.大戰流沙河。《城南舊事》主要講述了師徒三人來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搶奪唐僧,八戒悟空去戰,妖怪鑽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見觀音,觀音讓木叉與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淨。唐僧收悟淨為徒,悟淨以頸下骷髏結成法船,渡唐僧過河。這個故事展示了悟空的勇氣和智慧,同時也凸顯了唐僧的忠誠和勇敢。通過悟空與唐僧的聯手,故事傳達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同時也展現了人與妖之間的鬥爭。

3.黑水河遇險。《城南舊事》主要講述了師徒四人行至黑水河,無法過河,河中住一妖怪,乃西海龍王外甥鼉龍,霸佔河神神府。妖怪變為一漁夫駕小船渡唐僧與八戒,至河中捉了兩人。沙僧下河與妖怪打鬥,救師傅不得,悟空到西海龍王處請來太子將妖怪捉拿。師徒四人在河神幫助下過河。這個故事展示了悟空的勇氣和聰明才智,同時也凸顯了師徒之間的團結和互助。

4.大鬧金兜洞。《城南舊事》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經過金兜山,悟空和八戒被抓的故事。悟空大鬧金兜洞,結果金箍棒被收了去。最後悟空請來太上老君收服妖怪,原來是老君坐騎青牛下界為妖。悟空救出師傅師弟。這個故事展示了悟空的頑皮和聰明才智,也凸顯了師徒之間的團結和默契。同時,金兜洞也是一個重要的背景,它代表著妖怪出沒的世界,悟空和八戒的經歷也成為了故事中的重要元素。

5.大戰紅孩兒。《城南舊事》主要講述了孫悟空與紅孩兒的故事。紅孩兒是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兒子,他利用苦肉計騙取了唐僧的信任,並縱風將唐僧擄走。後來,悟空請來龍王灑下雨水,卻被紅孩兒假扮觀音捉去。最終,紅孩兒被觀音用蓮花寶座降伏,成為善財童子。這個故事展示了悟空的聰明才智和忠誠,同時也反映了人性的複雜性和善惡的邊界。

6.魚籃收魚精。《城南舊事》主要講述了師徒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成功收服妖怪的故事。其中,悟空和八戒化身為小兒誘妖怪出戰,讓妖怪誤以為悟空收服了妖怪,導致悟空誤入河中。但最終,悟空和八戒成功救出唐僧,同時收服了妖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勇敢面對困難,團結一心,就能夠戰勝妖怪。同時也展現了人與妖之間的鬥爭,以及師徒之間的情感糾葛。

7.還寶金光寺。在《城南舊事》中,還寶金光寺是一個重要的故事情節。故事中,悟空和八戒前往捉妖索寶,卻遇到了碧水潭龍王附馬九頭怪。悟空和八戒打死了龍子,卻被九頭怪追趕至寶塔。在二郎神的幫助下,悟空和八戒趕跑了九頭怪,最終追回了寶塔,寶塔重放光明。這個故事展示了悟空的勇氣和八戒的智慧,也凸顯了寶塔的重要性。還寶金光寺的改名也象徵著故事的改變和新的開始。

8.奪寶蓮花洞。在《城南舊事》中,奪寶蓮花洞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情節。故事中,悟空讓八戒巡山探路,卻被蓮花洞的銀角大王捉去。銀角大王使用移山法將悟空等人掠回洞府。最後,悟空經過幾番周折,將銀角大王裝進葫蘆內,太上老君趕來收走了他。這個故事展示了悟空的聰明才智和機智應對能力,同時也凸顯了唐僧師徒之間的團結和默契。奪寶蓮花洞的故事為整個故事增添了神祕和緊張的氛圍,讓人回味無窮。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城南舊事第二 三 章概況

第二章《我們看海去》的主人公是個小偷,主人公英子緣於偶然的事情在她家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英子喜歡聽他講故事,與他約定一起“看海去”。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局暗探發現,第二天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文章通過對主人公的描寫,展示了20世紀初北京的生活畫卷和深刻的社會矛盾——為了生存,為了贍養老人,供養弟弟上學,他以收破爛為名,入戶盜竊他人財物。窮人甚至被走上了偷盜的犯罪道路,透過樸實無華的文字,感受到了作者對社會幽深的憂慮,對下層百姓深刻的同情。

第三章《蘭姨娘》主要敘述了蘭姨娘從三歲被賣給人家,十四歲從蘇州被人帶進了北京,二十歲嫁給一個六十八歲老頭的經歷。她在這個家庭受盡了欺辱,後來逃離了那裡,來到了英子家裡,從此打亂了英子家平靜的生活,英子從此恨透了蘭姨娘。新青年鬧的時期,不少青年被殺害。一個叫德先的人,經常到英子家裡躲藏,在和蘭姨娘接觸的過程中與蘭姨娘產生了愛情。北京形勢吃緊,蘭姨娘和德先離開了北京去了天津和上海。從此英子家又恢復了平靜的生活。

小說塑造的一個人物――蘭姨娘,是一個敢於衝破封建思想的牢籠的中國婦女,她敢於反抗,追求自己的理想、自由和幸福生活。

林海音的簡介

林海音 - 作家 編輯詞條

B 新增義項

?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廣東蕉嶺,生於日本大阪,作家。提出了“純文學”的概念,提攜了大量臺灣的文學青年。一生創作了多篇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產量十分可觀。其中小說《城南舊事》(1960年)最為著名。她所創立的純文學出版社(1968-1995)堪稱中國第一個文學專業出版社,曾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書。

基本資訊

個人背景

職業:

作家

畢業院校:

北京新聞專科學校

個人概況

別名:

林含英,英子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日本大阪

出生日期:

1918年3月18日

逝世日期:

2001年12月1日

其他資訊

中文名:

林海音

祖籍:

廣東蕉嶺

籍貫:

臺灣苗栗縣頭份鎮

其他作品:

《城南舊事》, 《春風》, 《曉雲》, 《孟珠的旅程》

星座:

雙魚座

目錄

1生平履歷

2出版書籍

3家庭生活

4所獲榮譽

5家庭成員

6相關事件

7作品介紹

摺疊編輯本段生平履歷

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絹笠町回生醫院。

1921年,隨著父母遷居北京,童年在古城北京度過,這裡的一物一景深深地絡印在她的心上,成為她臺灣之外的另一個精神上的故鄉。著名代表作《城南舊事》正是林海音以其溫婉的文筆所書寫出屬於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華。林海音

林海音的成長歲月與大半20世紀50

《城南舊事》

林海音

林海音

林海音

林海音和孩子

年代作家相同,都經過舊時代的交替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薰陶。16歲考入北平新聞專科學校,在學期間一邊讀書一邊當實習記者,19歲畢業即任“世界日報”記者、編輯,主跑婦女新聞。而林海音也因為工作之故,認識了一生的伴侶夏承楹。兩人於1939年5月13日在北平協和醫院禮堂結婚,為當時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後住進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

1948年,三十歲回到臺灣,並開始發表文學創作。

1951年《聯合日報》創刊,她被任為《聯合日報》副刊主編

(1953-1963)時期,以敏銳的文學觸感發掘相當多的人才,且重視臺灣本土的作家,如林懷民、黃春明、鄭清文、鍾理和等。除外,並且鼓勵日據時代停筆的老作家,例如楊逵、鍾肇政、文心、陳火泉、施翠峰等再出發,是推動臺灣文學的重要推手。

林海音本人的創作豐收期,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總共寫了四篇小說:《曉雲》《城南舊事》《春風》《孟珠的旅程》,和三本短篇小說集:《綠藻與鹹蛋》《婚姻的故事》《燭芯》,產量十分可觀。

1957午《文星雜誌》創刊,林海音任編輯,同時又擔任世界新聞學校教員。

1963年,因故離開主編十年的聯副,但這樣的挫折並未打擊到她。

1967年她創辦和主編了《純文學》月刊,直到1972年《純文學》停刊後,她又負責純文學出版社,出版《純文學叢書》。

1976年11月4日,中文報業協會第九屆年會在香港富麗華酒店開幕,林海音以臺灣代表團團員的身份出席,並發表演講。她後期從事兒童文學。 林海音生活情趣廣泛,不計犧牲,勇挑重擔,慷慨助人,這些性格特點,可以說是承襲於父輩而發展於自身。由於父親早逝,面對生活和社會的重壓,林海音對社會的認識較之同齡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這些都構成了她創作小說的動力和源泉。在北京時,林海音已開始了文學創作。

1968年,她和幾位朋友合辦了一份文學雜誌《純文學月刊》。編這份雜誌時,

林海音

她曾親筆發出了一百多封信,向編報時所擁有的基本作者邀稿,她的熱情和真誠感動了好多人。《純文學月刊》得到好評,產生了不少佳作。而她所創立的純文學出版社(1968-1995)堪稱中國第一個文學專業出版社,曾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書,如彭歌譯的《改變歷史的書》,子敏的散文集《小太陽》《和諧人生》,長篇小說《藍與黑》《滾滾遼河》等都歷久不衰。林海音夫婿何凡撰寫《玻璃墊上》專欄超過三十年(1953-1984),彷佛是一部臺灣社會發展史,純文學特將這些珍貴的資料出版《何凡文集》,這套書並榮獲圖書主編金鼎獎。

1990年,林海音回到闊別了四十一年半的北京,併成為兩岸文學交流的重要橋樑。她寄出全套的

搜尋快讀:《林海音奶奶講寓言》

純文學叢書和純文學月刊給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還號召臺灣出版界大量捐書以充實臺灣文庫;她又擔任《當代

臺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顧問,完整介紹臺灣作家作品。林海音的文學成就也獲得中國文學界的重視,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曾於1997年以及2000年舉辦“林海音作品研討會”。

1918年

農曆三月十八日出生於日本大阪絹笠町回生醫院。父林煥文,臺灣苗栗頭份人,祖籍廣東蕉嶺;母林黃愛珍,臺灣板橋人。

1921年

隨父母返回臺灣,在頭份及板橋居住。二妹秀英出生。

1923年

隨父母到北京,定居南城。三妹燕珠出生。

1925年

進入廠甸師大第一附小就讀。弟弟燕生出生。

1926年

四妹燕瑛出生。

1927年

五妹燕玢出生。

1929年

么弟燕璋出生。

1931年

五月,父親煥文先生病逝於北京日華同仁醫院,享年四十四歲。五月,進入春明女中就讀。

1932年

四妹燕瑛(六歲)去世。么弟燕璋(三歲)去世。

1933年

參加舞臺劇《茶花女》演出。

1934年

考入成舍我先生創辦的北平新聞專科學校就讀。一邊讀書,一邊在《世界日報》擔任實習記者。結識《世界日報》編輯夏承楹。

1937年

正式擔任《世界日報》記者,主跑婦女新聞。

1939年

五月十三日與夏承楹在北平協和醫院禮堂結婚,為當時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後住進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

1940年

轉入北平師範大學圖書館擔任圖書編目工作。

1941年

老大祖焯誕生。

1945年

抗戰勝利,遷出大家庭,搬至南長街自組小家庭。老二祖美誕生。《世界日報》復刊,重回《世界日報》主編婦女版。

1947年

老三祖麗誕生。

1948年

十一月,與夏承楹、三個孩子、媽媽愛珍及弟弟燕生、妹妹燕玢返回故鄉臺灣。

1949年

一月,開始在報上發表文章。當時文章多半發表於《日報》及《國語日報》。五月,進入《國語日報》擔任編輯。十二月,主編《國語日報》「週末」版,一直編至一九五五年十月。

1951年

參加臺灣青年文化協會主辦的「夏季鄉土史講座」,為來臺最早參加的文學活動。

1953年

十一月,受聘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十二月,老四祖葳誕生。

1955年

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樹》。

1956年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創立,受聘擔任教席。獲第二屆扶輪社文學獎。

1957年

十一月,《文星》雜誌創刊,兼任文學編輯,至一九六一年十月為止。

1959年

第一篇小說《曉雲》出版。

1960年

《城南舊事》小說集出版。

1963年

離開《聯合報》。主編「聯副」十年,培植作家無數,是臺灣為人稱道、令人懷念的文學副刊。

1964年

受聘擔任臺灣省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第一任文學編輯,從此把筆頭拓展至兒童文學。《綠藻與鹹蛋》英文版出版,由殷張蘭熙翻譯。

1965年

辭去兒童讀物編輯小組工作。四月,應美國邀請,赴美訪問四個月。自美返臺經日本,訪問出生地大阪回生醫院。出版第一本兒童讀物《金橋》。

1967年

一月,創辦《純文學月刊》,擔任發行人及主編。

1968年

成立純文學出版社。

1970年

加入“國立”編輯館“國小國語”科編審委員會,並主稿一、二年級“國語”課本,直至一九九六年,共二十六年。

1971年

六月,將辦了五十四期的《純文學月刊》交還學生書局(學生書局接辦八期後,於一九七二年二月停刊),專心辦純文學出版社。

1982年

《城南舊事》被上海製片廠拍成電影,由吳貽弓導演,該片多次獲得國際影展大獎。

1983年

媽媽林黃愛珍女士去世,享年八十一歲。

1985年

《剪影話文壇》被臺灣文化出版及學術界評選為一九八四年臺灣最有影響力的十本書之一。

1988年

八月,到香港與分離三十七年、留在上海的三妹燕珠會面。八月,在漢城舉辦第五十二屆國際筆會年會,韓國媒體組織臺灣作家林海音、作家蕭幹及韓國作家許世旭,談海峽兩岸及韓國之間文化交流。

1989年

主編出版何凡六百萬字作品《何凡文集》,共二十六卷。

1990年

因主編《何凡文集》,獲圖書主編金鼎獎。五月,隨臺灣出版界負責人訪問團到中國,為離開北京四十一年半後首度踏上故土。

1992年

《城南舊事》英文版出版,由齊邦媛、殷張蘭熙翻譯。

1993年

赴北京參加《當代臺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新書發表會。與冰心、蕭幹同為此套書顧問,為兩岸文學交流邁出一大步。

1994年

獲得「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及「亞華作家文藝基金會」舉辦的第二屆「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

1995年

《城南舊事》繪圖本出版(共三冊),獲《中國時報》開卷版最佳童書、《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金鼎獎推薦獎。年底,結束一手創辦的純文學出版社。創社二十七年來,出版了四百餘本書,為文壇留下了一批質量優異的出版品。《城南舊事》日文版在日本出版,由杉野元子翻譯。

1997年

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林海音文集》共五冊。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林海音作品研討會」。《城南舊事》德文版在德國出版,譯者為蘇珊妮?赫恩芬柯。

1998年

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贈「終身成就獎」,由李頒獎。

1999年

獲頒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城南舊事》德文版獲瑞士頒贈「藍眼鏡蛇獎」。

2000年

五月四日,中國文藝協會頒贈「榮譽文藝獎章」。五月十六日,《林海音作品集》十二冊,及《穿過林間的海音——林海音影像回憶錄》出版,由陳主持新書發表會。十月,傳記《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出版。十月,《城南舊事》出版四十年,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等學術單位,合辦「林海音作品研討會」。

2001年

十二月一日過世。[1]

展開

摺疊詳細簡介

林海音,女,是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林海音於1918年3月18日生於日本大阪,不久隨父母去臺灣。曾先後就讀於北林海音京城南廠甸國小、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世界日報》記者。 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在北京,她完成了從學生到新聞記者、從少女到為人妻母的轉變,北京是她文學之路的起點。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濃厚的老北京味兒。

林海音的創作非常豐富,她將北京的生活點滴寫成《城南舊事》一書,深得讀者喜愛,被譯成多種語言。1948年8月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臺灣,任《國語日報》編輯。1953年主編《聯合報》副刊,開始文藝創作,併兼任《文星》雜誌編輯和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創辦《純文學雜誌》,以後又經營純文學出版社。她在臺灣仍以辦報、辦刊、寫作、出版為主,聯絡了大批在臺的文化界人士,提攜了大量 臺灣的文學青年,出版了眾多文學名作,被稱為臺灣文學“祖母級的人物”。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迄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做客美國》《芸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鹹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週記》《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等等;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學評論、散文等,散見於臺灣報刊。

《爸爸的花兒落了》被選為九年義務教育國中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課文,《竊讀記》被選為義務教育課程人教版國小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遲到》被選為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二課並被選入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國小語文課外閱讀》五年級上冊。《冬陽▪童年▪駱駝隊》被選為義務教育課程人教版國小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6課。[1]

摺疊編輯本段家庭生活

自幼在北京讀書,長大後曾就讀於女師,後進北京林海音和夏承楹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即進北京《世界日報》當記者,還曾當過編輯、圖書館館員。這些職業提供了廣泛的機會,使她能較深入地瞭解舊北京的社會風貌,為後來的小說創作提供了許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說《城南舊事》即取材於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臺灣後,即被剛創刊不久的《國語日報》聘為編輯。1951年《聯合日報》創刊,她被任為《聯合日報》副刊主編,她的丈夫為主筆。這一時期,她特別注意扶植和支援臺灣的本土作家。如當時鍾理和的稿子經常被退,林海音卻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見天日。鍾理和死後,林海音還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雨》,接著他的長篇小說《笠山農場》也在《聯合日報》副刊上連載了。在主編《聯合日報》副刊時,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詩,內容是敘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飄了很久,最後漂到一個孤島上,金銀財寶慢慢用完了,於是陷在困苦之中。臺灣當局認為這是影射蔣介石到臺灣後的生活狀況,把作者抓了起來。所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編副刊了。但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

1957年《文星雜誌》創刊,林海音任編輯,同時又擔任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她創辦和主編了《純文學》月刊,直到1972年《純文學》停刊後,她又負責純文學出版社,出版《純文學叢書》。

摺疊編輯本段所獲榮譽

林海音一身為臺灣文壇犧牲奉獻,1994年榮獲“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及“亞華作家文藝基金會”頒贈“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1998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終身成就獎”;1999年獲頒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

摺疊編輯本段家庭成員

父林煥文,臺灣苗栗縣人,祖籍廣東蕉嶺;母黃愛珍,臺灣板橋人。

丈夫:夏承楹,兩人於1939年5月13日在北平協和醫院禮堂結婚。

林海音之女及女婿夏祖麗、張至璋

林海音的丈夫夏承楹,是位國際評論的翻譯家,在40年代,他常以“陳迎”筆名在北京一家期刊上發表譯文。他的譯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對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殘酷暴行及其必然失敗的命運,用含蓄隱晦的妙筆迂迴點露,躲過敵偽檢查人員的眼睛,給慧眼的讀者從字裡行間體會到堅持下去必獲勝利的信心,從而受到人們的讚賞和傳誦。

夏承楹的父親夏枝巢老人是現代著名詩詞家。有“四大公子”美譽的一個“公子”張伯駒,經常和枝巢老人往來吟詠。夏承楹的弟弟夏承楣及妻周蓉子,30年代是常在北京溜冰場上馳騁的運動名將,這一對青年夫婦在冰上翩翩起舞的照片,常出現於當年的各畫刊上。林海音和夏承楹現在臺灣仍從事文字寫作生涯,祝願他們能取得更豐碩的成果。現在臺灣開放探親,不知他們是否有意回看看,他們如能目睹今日北京城南的變化,將是很有意思的。[2]

摺疊編輯本段相關事件

1976年11月4日,中文報業協會第九屆年會在香港富麗華酒店開幕,林海音以臺灣代表團團員的身份出席,並發表演講。她後期從事兒童文學。

林海音的文學生涯發端甚早,始於北京,而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關係。林海音出身於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林煥文是優秀的愛國知識分子,早年受漢學的薰陶,後來又在“國語學校”師範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於臺灣新埔公學,著名的日據時期的臺灣作家吳濁流做過他的學生。後來林煥文遠渡重洋到日本經商,在那裡生下長女英子--林海音。以後又遷居北京,任郵政局課長。林煥文人緣好,又慷慨仗義,這對童年的林海音影響很大。

長大後林海音生活情趣廣泛,不計犧牲,勇挑重擔,慷慨助人,這些性格特點,可以說是承襲於父輩而發展於自身。由於父親早逝,面對生活和社會的重壓,林海音對社會的認識較之同齡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這些都構成了她創作小說的動力和源泉。在北京時,林海音已開始了文學創作。1948年回到臺灣後初期的一段時間,她撰寫了一些雜文和散文,大約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豐富,包括小說、散文、雜文、評論、兒童讀物等多種體裁,而以小說創作為主。

林海音作為臺灣老一代的作家,對臺灣文學事業的貢獻集中表現在小說創作、培育新人和興辦刊物三個方面。關於興辦刊物,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她除了擔任新創辦刊物的編輯外,還親自創辦《純文學》月刊達五年之久,並以選擇作品質量高而享譽文壇,推薦並發表了許多優秀作家的作品。後來又創辦純文學出版社,其宗旨與《純文學》月刊相似,選書認真,注意質量,頗受讀者歡迎,至今仍是臺灣有影響的文學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謂為培育臺灣文壇的一代新人傾注了心血,功績卓著。

60年代以來臺灣湧現出的許多文壇新秀,多受她的提攜和影響。這固然與她長期擔任報刊編輯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對文學事業的熱愛和對造就新人的熱情。臺灣知名作家鍾理和的一生可概括為“生前筆耕,死後成名”,他默默筆耕一輩子,生前不為人們所知,而他的死後成名卻應歸功於包括林海音在內的幾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憶》一文中曾說起這件事。鍾理和死後,其長子寫信給林海音,請求她能幫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擔下來,然後用募捐來的錢出版了鍾理和的作品《雨》,這時距死者祭日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書《笠山農場》也在其週年祭時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終遺願。林海音還如同當年扶植鍾理和那樣,以其在文學界的影響來提攜鍾鐵民,使鍾鐵民逐漸成長為臺灣小說界的後起之秀。鍾氏父子從林海音那裡受益良多,而身受這種恩澤的又何止鍾氏父子呢?林海音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時代的最美好時光都是在北京度過的,因此,她對北京很熟悉,對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臺灣也常稱北京是她的“第二故鄉”。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發生在北京,作者通過這些故事背景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風俗畫和風景畫,從中流露出作者對昔日生活的眷戀和緬懷,以及熱愛國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臺灣後,臺灣的社會生活和鄉土習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積累當中,她也因此寫了一些發生在臺灣的人和事。總之,林海音的生活積累有兩個來源:一個來自舊北京,一個來自臺灣。

摺疊編輯本段作品介紹

摺疊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描寫的是20世紀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裡一家普通人的生活。《城南舊事》包括五個短篇小說,即《惠安館》《我們看海去》林海音《城南舊事》《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影片通過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寫了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

林海音在《城南舊事》“後記”裡說:“這幾年來,我陸續的完成了這本書的這幾篇。它們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寫著它們的時候,人物卻不斷湧現在我的眼前,斜著嘴笑的蘭姨娘,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不理我們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樹衚衕的瘋女人,井邊的小伴侶,藏在草堆裡的小偷。”僅從這個簡單的人物羅列裡就不難看出,作者雖然是書香門第出身的知識分子,但她小說裡的人物卻不侷限於這個狹小的範圍之內。她關心廣大的社會,擅長描寫形形色色的社會眾生相。她小說裡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階層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則是各種各樣的婦女。她致力於刻畫中國婦女的勤勞、賢達、溫柔、善良的美德,更擅於表現她們心靈的桎梏和命運的悲劇。誇張一點說,她的每一篇小說都離不開婦女的悲劇。有人對此評價說:“她的寫作大都是針對婦女問題。但她往往能從世界性婦女問題的癥結,來思考今日臺灣婦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達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輩女作家的靈魂性人物,那麼可以說,由於時代潮流的,她們較少反叛性,她們的控訴和是溫和與微弱的。”

林海音的小說內容大抵是童年回憶中的“城南舊事”,小說中或深或淺含有自傳的痕跡。但是它的境地並不是窄狹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樣,她的小說是以小見大,從《城南舊事》可以窺見時代風雲。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和社會意義,對臺灣文壇也有一定的影響。

城南舊事讀後感(不要內容概況)

讀《城南舊事》有感

我斷斷續續地讀完了《城南舊事》,一幕幕,也斷斷續續。

淡淡的文字,靜靜地流露,不刻意雕飾,緩緩地流淌成一首未寫完的詩。我看到了二十年代的老北京,看到了老北京的的那個小衚衕,看到了小衚衕裡那雙充滿童真的大眼睛,那雙眼睛足以裝下這個世界所有的好奇與疑問。英子,這個善良真誠的小女孩,在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時候告別了童年,而童年卻像一個謎,未解開,已隨著一些人與事的逝去留在了她那個單純的世界裡。

英子的世界一片純美,她從不給自己的心靈上鎖,形式不一的人,紛擾困惑的事,就這樣自由穿梭在她的童年裡。

英子的眼睛是透明的,透明得不帶一絲雜質,她看惠安館的瘋子秀貞,不像人們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只有她理解瘋子的真,理解真的有一個“小桂子” 出生在桂花飄香之時。她把自己的表送給了小桂子,因為小桂子有了表就可以看到時間回家來。這種最簡單最樸實的方式,表達出的是英子似乎不合乎邏輯的願望,但是卻是那麼地合乎情理。

因了這份天真,註定了英子要與秀貞母女倆一段不解的緣分,英子找到的小桂子竟是自己的好朋友妞兒。既然上蒼有悲憐之心,為何促使彼此日夜牽掛的親人相認,而終讓那場雨沖毀了那個團圓的美夢?等英子從噩夢中醒來,已搬了家。火車聲一定是沉重的,沉重得搬不出這個七八歲孩子的記憶。

再透明的心靈已看不清這個紛雜人世間的是是非非。

“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壞人。”

是啊,在英子眼裡,人太多了,很難分得清好人與壞人。賊是什麼樣子的?收賊贓的人什麼樣兒?也許壞人就應該長得跟好人不一樣!荒草地裡遇見的那個厚嘴脣的青年,能不能算上好人呢?不然,又為何訂了“我們看海去”的約會!而那個戴著草帽的笑眯眯的男人,要了銅佛之後顯得如此的和氣,在英子看來那自然是 “好人”。當這個喬裝的“便衣兒”破了案,最終,不是有作賊模樣的青年成了賊,在眾人的指指點點下只能成為壞人。英子,好人與壞人,善與惡,對與錯,你看到的又是什麼?那個賊又如何來了他未盡的心事?

太多的困惑英子在童年裡找不到答案:宋媽為什麼到家裡來當奶媽?為什麼賺的錢又給了人家去?小栓子怎麼竟死了?小丫頭子怎麼會送給別人?最後,宋媽還是騎著小毛驢回家了,她要和她的黃板兒牙一起去過他們的生活。是的,生活還是要繼續。

童年卻不能繼續了!夾竹桃落了,英子長大了,不能再是小孩子了……

淡淡的文字,感覺卻不是淡淡的,有著一種心酸的味道,悠悠泛起在那個久遠的年代。沉靜中思索,遺忘不掉的迷惘與憂傷,風乾成童年的一個結。

我的第一本文學常識書讀後感

1. 文學常識書的讀後感三百字

你好:

5

近日,拜讀了一部偉大的作品——《狼圖騰》,心靈被作者描寫的蒙古草原及蒙古狼深深震撼了。作者姜戎,以狼為敘事主體,給我們展示了在寬廣、遼闊、深沉、靜謐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遊牧民族對狼圖騰的崇拜,演繹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也從新的角度給我們探討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國民性的深刻哲理。給我留下最深的要數狼的團隊精神了。 “在雷電和黑暗的掩護下,狼群以飛箭的速度直插馬群,隨即中心開花,然後急轉掉頭,又衝向四周的馬群,把馬群衝的七零八落,衝成了最有利於狼群各個擊破的一盤散沙。”“暫時後撤的狼群行動有條不紊,它門不急於去吞食已經倒斃的獵物而是趁馬倌和兒馬子重新整隊的時候,分頭追殺東南方的散兵遊勇。”從書中的描寫中可以看出,狼的集體作戰攻勢銳不可擋,對戰果也是力求最大,也決不盲目貪多戀戰,不亂陣腳。狼群在頭狼的統一指揮下,進則同進、退則同退、協同作戰、無往不利。

人類社會,我們也是生活在集體的大家庭中,為了集體的榮譽,我們是不是也要學習狼的團隊精神呢?我們也要以集體利益為重,放棄自己的小利益。在工作中對自己的職責盡心盡力,不逞英雄主義,不好大喜功,不脫離集體。在行動上,要中心明確,一切行動聽指揮,發揮團隊作戰的最大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在困難面前無堅不破。

6《城南舊事》

今天,我看了一本自傳體的小說——《城南舊事》。這本書上面寫的是林海音她小時候在北京城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人們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和人世間複雜的情感。裡面寫了《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其中,《惠安館》講了一個叫秀貞的阿姨,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來大學生被抓去,秀貞生下的女兒又被家人丟棄,生死不明,人也變得瘋了,當我看到英子和秀珍一起玩的時候,我真擔心秀珍會不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看到英子幫妞兒和秀珍母女重逢的時候,還將鑽石手錶和金手鐲送給她們當盤纏去找妞兒的爸爸,此時此刻,我真為英子感到驕傲,我也感到奇怪:別的小朋友都怕秀珍,可是英子為什麼不怕?看到最後我才知道,那是因為英子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小英子的童年很真實、很純樸、很溫馨,雖然她有時和我們一樣不懂得人世的悲歡離合。最後,讓我們向英子學習,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吧!

7《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內容真是太精彩了,我一連看了三遍,還覺得不過癮。現在,你只要任意指出書中的一幅插圖,我就能馬上說出這是描寫哪一場戰爭的或是描寫哪個英雄人物的。

這本書人物描寫栩栩如生,故事敘述有聲有色。有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周瑜,有陰險狡詐的董卓,曹操,還有英勇善戰的關羽和趙雲。其中,我最喜歡,最佩服的人物是諸葛亮。雖然周瑜和諸葛亮一樣聰明過人,足智多謀,但是,他心胸狹窄,處處為難諸葛亮,想盡辦法加害於他。竟然讓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十萬枝箭,還要他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就按軍法處置。而諸葛亮卻以國家大事為重,顧全大局,從容應對,既巧妙地避開了周瑜的無端加害,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他才是一個真正的,充滿智慧的了不起的人物。

讀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8《哈姆雷特》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說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劇中人霍拉旭所說: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著復仇而展開。

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臺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並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9《紅樓夢》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

2. 《我的第一本書》 讀後感

文章結尾寫到:"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讀過本文,深深打動我們的卻不僅僅是關於第一本書的“故事”,而是與書有關或由書引發的父子之間、同學之間那濃濃的真摯的情意,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遙遠的鄉村荒寒、蒼涼的生活境況和作者對生活那份獨特的感受。

沒有課本的喬元貞卻考了第一名,父親也認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處還特意補述了喬元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裡叫賣紙菸、花生、火柴等小東西。”這算得什麼“出息”呢?

沒有課本的喬元貞考了第一名,說明他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父親以他教師的經驗感覺得出,這樣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我”拿回那半本書讓父親裝訂完整時,他哭著對“我”說,他不能再上學了。這樣,那半本書或者說父親為他裝訂的那本書,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書”了。而“我”後來到條件好一些的學校上學(再後來,“我”讀了中學,讀了大學,成了詩人)。而喬元貞這樣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在最需要學習的時候失學了,人生成長的第一個階梯就這樣永遠失去了,再加上當地文化、經濟的極度貧困和落後,一輩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還能有什麼發展可言呢?還能有多大“出息”?在這裡,我們可以用一句時髦的話概括一下:“知識改變命運”。但是,誰能給“他”以知識呢?這就促使我們更深入的思考了。

總之,作者對那個時代的苦難進行著辛酸的“訴說”,對苦難生活中小夥伴們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讓讀者從喬元貞的命運中嚴肅思考著生活與人生。

回想過去,多少孩子因為貧困,從來沒有進過校門;多少孩子中途退學;不是因為他們天生愚鈍,而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讀書的機會。所謂的 “出息”似乎只有有錢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實現。多少人才被埋沒,多少孩子因不能讀書而終生落魄。這不能不引起人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讀者的心情也更沉重,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學生讀到此文,更應好好的想想,你們都是幸運兒!!!喬元貞的命運如果在今天的孩子身上重現,那簡直就是罪過!讀書吧,孩子!

3. 《我的第一本書》讀後感

當我們在明朗的教室裡舒舒服服的讀書時,當我們在用多媒體生動形象地上課時,請讀<<;我的第一本書》吧!它將會讓你深有感觸,受益終生的。

《我的第一本書》是我國著名作家史成漢寫的,它主要記敘“我”的第一本書不同尋常的經歷,記錄了在元貞因家裡窮而沒錢買書時,“我”為了元貞吧一本書撕成兩半,而最後卻考第一名的這一段友誼故事,還歌頌了深沉的父子之情。

讀了這篇課文,讓我深感慚愧。我想:史成漢可以在那艱苦的環境下也能開開心心地讀書。那時,他們沒有教科書。沒有學具只能苦中找樂,特別是在上課時他帶著兩隻狗,這是一個多麼溫馨,多麼快樂的畫面呀!讓我忍不住握起手中的笨筆來讚美它,而現在的我們僅僅只是因為夏天太熱或冬天寒冷,就連聲抱怨讀書累,讀書難。對於我們來說,讀書是十分辛苦的,沒有快樂可言。記得有一次,早上起來,溫度急速下降,而那時的我就一直抱怨過不停。還有一種不想去上學的衝動,現在想起來還真是慚愧不已。

現在想想,以前一些大山裡的孩子何嘗不是這樣呢?孩子們渴望讀書,但因家裡貧無以致書以得。對於這些可愛的孩子來說,讀書邊是一種嚮往,一種追求。一份心底的呼喚!

努力吧!現代幸福的“花朵們”,我們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為現在擁有這樣優越的學習條件而感到驕傲,我們應竭盡所能,為我們,甚至為報效我們的祖國而努力吧!我想:這也許正是《我的第一本書》裡元貞的那份呼喚,那份夢想,那份嚮往吧!

記得采納我的答案哦,祝你學習進步

4. 我的第一本書讀後感

我的第一本書: 文章結尾寫到:”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

人不能忘本。” 讀過本文,深深打動我們的卻不僅僅是關於第一本書的“故事”,而是與書有關或由書引發的父子之間、同學之間那濃濃的真摯的情意,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遙遠的鄉村荒寒、蒼涼的生活境況和作者對生活那份獨特的感受。

沒有課本的喬元貞卻考了第一名,父親也認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處還特意補述了喬元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裡叫賣紙菸、花生、火柴等小東西。”這算得什麼“出息”呢? 沒有課本的喬元貞考了第一名,說明他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父親以他教師的經驗感覺得出,這樣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我”拿回那半本書讓父親裝訂完整時,他哭著對“我”說,他不能再上學了。

這樣,那半本書或者說父親為他裝訂的那本書,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書”了。而“我”後來到條件好一些的學校上學(再後來,“我”讀了中學,讀了大學,成了詩人)。

而喬元貞這樣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在最需要學習的時候失學了,人生成長的第一個階梯就這樣永遠失去了,再加上當地文化、經濟的極度貧困和落後,一輩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還能有什麼發展可言呢?還能有多大“出息”?在這裡,我們可以用一句時髦的話概括一下:“知識改變命運”。但是,誰能給“他”以知識呢?這就促使我們更深入的思考了。

總之,作者對那個時代的苦難進行著辛酸的“訴說”,對苦難生活中小夥伴們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讓讀者從喬元貞的命運中嚴肅思考著生活與人生。 回想過去,多少孩子因為貧困,從來沒有進過校門;多少孩子中途退學;不是因為他們天生愚鈍,而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讀書的機會。

所謂的 “出息”似乎只有有錢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實現。多少人才被埋沒,多少孩子因不能讀書而終生落魄。

這不能不引起人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讀者的心情也更沉重,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學生讀到此文,更應好好的想想,你們都是幸運兒!!!喬元貞的命運如果在今天的孩子身上重現,那簡直就是罪過!讀書吧,孩子。

5. 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讀後感10篇

《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讀後感:“語文”的“數學”公式

本著實用主義的精神,已經許久沒有讀文學書了,而這本托馬斯·福斯特的《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堪稱實用主義的經典,也難怪能成為文學閱讀的指南讀物。

提到文學,我的第一印象是晦澀與反諷,只有特定文化背景才能理解的大量隱喻和對於現世思想酣暢淋漓的反諷表達。文學作品千姿百態,語文閱讀更是變化萬千,作者居然能總結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式,提綱挈領的概況了所有文學作品的套路,實在是讓人深感痛快。

作者在建議通過大量閱讀記憶增加文化背景儲備之後,羅列了經常出現的種種“景語”所象徵的“情語”,提煉了文學作品常用的結構模式,以這幾種套路為工具,幾乎能分析所有的文學作品,彷彿“世間只有一個故事”。也無怪乎說希臘神話,諸子百家,聖經論語、莎士比亞,現已難以出其右。當今我們的思維,很難站在人類思想的無人區。

這種套路總結讓我想起在B站上刷到的一個視訊《中國電影史之愛情公式篇》。用理性思維來考量文學,是個有意思的思考角度。將來一定要買一大套一大套的文學經典,供在家裡薰陶門庭。

6. 我的第一本書讀完一遍的感受50字

啟動大腦,儲存著滿滿的記憶,細細地去尋找我讀的第一本書,卻朦朧得記不清了。

但牛漢依然還記得他讀的第一本書。因為那本書,承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是他的人生經歷,是一筆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牛漢的第一本載著父親的深情、同學的友情、童年的樂趣和生活的苦難以及在苦難生活中抗爭的一段心路歷程。

牛漢的第一本是是一本充滿友情、親情、人間溫情以及生活艱辛與苦難的書,是對那個年代生活的那一份詩意的感悟和人生思考。 文中的父親,溫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誼,對孩子負責,樂於助人。

為了喬元貞的事,居然把牛漢與喬元貞兩個半本書,修修補補,裝訂成兩本完完整整的書。這是牛漢的第一本書,對於元貞來說,是他唯一的一本書,讀書的機會是多麼珍貴啊! 喬元貞的媽媽不讓他上學了,沒讀書的喬元貞一輩子只能在村子裡賣紙菸、花生,火柴等小東西。

從喬元貞的命運中,我們要嚴肅地思考生活與人生。 牛漢那個時代是艱辛的,是心酸的,是苦的,“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幽默。”

知識改變命運! 在成長的步伐中,學習、是一首永遠沒有休止符的進行曲,是一首旋律動聽、優美、婉轉的演奏曲,學無止境!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我們要珍惜學習的機會,我們要把握學習的沙漏,體驗學習的樂趣,感悟學習中的友誼。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知識改變命運,我們要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滿意 望採納 謝謝。

7. 讀《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讀後感

一、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二、要密切聯絡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絡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絡實際範圍很廣泛,可以聯絡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絡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絡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三、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四、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如果要寫關於學習的讀後感應該讀什麼有感呢?(1) 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讀後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髮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準確,有針對性.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 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 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 聯——聯絡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絡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絡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絡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絡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結——總結全文,昇華感點.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結既可以迴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讀後感始終要受“讀”的約束,開頭要引“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

8. 讀一本文學書寫一篇讀後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

這本小說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親身經歷。保爾??柯察金是書中的男主角。保爾經歷了工作、生活、家庭、愛情、朋友種種考驗,從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變成了一名優秀的紅軍戰士,最後在殘忍的戰爭中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卻始終保持著樂觀開朗、無私無畏,為事來奮不顧身拜態度,他的精神是可佳的,永不被後世所遺忘。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可以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這段曾為無數父輩、祖輩所宗信的話,在今時今日意義仍在,它可以激勵人們珍惜光陰,重新感悟一遍人生的真諦和價值,在走每一步前擁有堅實的基礎。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通過烈火煉成。在冶煉的過程中總不免要遭受各種焚燒,但千萬不要抱怨世事的無常,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應該感謝上蒼賜予我們這些困難與磨鍊,終有一天,我們會通過困難長大。正如同保爾一樣,他雖然曾被朋友出賣,被戀人拋棄,但正因著這些風吹雨打,才使他對事業的信念豐厚了,成為了一個信念崇高,志趣高尚的偉人。

《鋼鐵是怎樣煉成》這本小說不僅是上輩人們的所喜愛的著作,它也是我們現代青少年的照明燈,保爾光輝的形象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間!

標籤: 城南 舊事 概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nxlwz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