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佛教剎是什麼意思

佛教剎是什麼意思

佛教剎是什麼意思

投稿:yangang

佛教中剎字是梵語“剎多羅”的簡稱,是指寺廟佛塔,即佛陀所居住或應化的種種國土,佛教有三大建築,它們是佛塔,寺院,石窟,它們和佛教一起進入中國。

佛塔起源於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其弟子為紀念,各自建塔以埋葬其骨灰。所以佛塔是佛教徒主要膜拜的物件。佛塔最初用來供奉舍利、經卷或法物。佛教於公元一世紀始入中國,歷漢化而形成漢傳佛教。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佛剎是什麼意思

佛的剎土。

一塵一佛剎的意思是佛土的數量無量。每一粒塵土裡都有。這也反映了時空。

羅剎,佛教中指惡鬼,指食人肉之惡鬼。

此外,羅剎亦為地獄之獄卒,職司呵責罪人。又稱阿傍、阿傍羅剎、阿防、旁。其形狀有多種,或牛頭人手,或具有牛蹄,力氣甚大,或為鹿頭、羊頭、兔頭等。 然而於佛典中,羅剎誓願守護佛法及正法行人,往往成為佛教的守護神,而常常參與法會,隨佛聞法歡喜奉行。

乃印度神話中之惡魔,最早見於《梨俱吠陀》。相傳原為印度土著民族之名稱,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後,遂成為惡人之代名詞,演變為惡鬼之總名。男羅剎為黑身、朱發、綠眼,女羅剎則如絕美婦人,富有魅人之力,專食人之血肉。

相傳在楞伽島(即錫蘭)中,即有羅剎女國,此於《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九、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七、《慧琳音義》卷七等均有記載。又羅剎具神通力,可於空際疾飛,或速行地面,為暴惡可畏之鬼。

常見組詞:

1、剎車[shā chē] 

用閘等止住車的行進。

2、利剎[lì shā] 

吉祥的佛寺。

3、佛剎[fó shā] 

佛土。佛教謂佛陀所居住或應化的種種國土。

4、惡剎[è shā] 

凶神。

5、香剎[xiāng shā] 

佛寺的別名。

佛剎是什麼意思

佛剎的解釋

(1).佛土。佛教謂佛陀所居住或應化的種種國土。 唐 王維 《贊佛文》:“在 微塵 中,見億佛剎。”《法苑珠林》卷六十:“東方去此百幹億佛剎過已,有一佛剎,名無邊華世界。” (2).佛寺。 唐 廣宣 《紅樓下聯句》:“佛剎接重城,紅樓切太清。” 宋 王安石 《 金陵 懷古》詩 之一 :“東府舊基留佛剎,後庭餘唱落船窗。” 宋 陸游 《法雲寺觀音殿記》:“予遊 四方 ,凡通都大邑,以至遐陬夷裔,十家之聚,必有佛剎。”

詞語分解

佛的解釋 佛 ó 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 釋迦牟尼 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 的人的稱呼: 佛爺 。佛像。借花獻佛。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 祈禱 及供奉佛 剎的解釋 剎 à 梵語“剎多羅”的簡稱,寺廟佛塔:古剎。寶剎。 剎 ā 止住:剎車。剎住這股歪風。 部首 :刂。

寺和剎的區別是什麼?

寺:相傳東漢明帝時,天竺僧人以白馬馱經東來,最初住在洛陽“鴻臚寺”。後來鴻臚寺改建,取名“白馬寺”。於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稱。梵語中,“寺”叫僧伽藍摩,意思是“僧眾所住的園林。”隋唐以後,寺作為官署越來越少,而逐步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用名詞。

剎:佛塔頂上所立之柱及相輪、寶蓋等附屬物,統稱為剎。原為佛祖墓頂之傘蓋,示尊崇之意,至中國則安於塔頂。佛寺、佛塔也可以別稱為剎。

擴充套件資料:

1、拼音:sì

2、釋義:古代官署名:太常~(古代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鴻臚~(略同於現代的禮賓司)。

3、筆畫:6畫

4、部首:寸部

5、組詞:玄寺、剎寺、寺丞、庵寺、監寺

1、拼音:chà,shā

2、釋義:[ chà ] 梵語“剎多羅”的簡稱,寺廟佛塔:古~。寶~。 [ shā ] 止住:~車。~住這股歪風。

3、筆畫:8畫

4、部首:刂部

5、組詞:剎住、金剎、列剎、幡剎、剎寺

剎、宇、庵、堂,這有什麼區別?

剎、宇、庵、堂四個字,常在大家的嘴邊說與耳邊聽,但是真正明白其中意義及來源的人,則又並不太多。在佛典之中,剎(K,setra)是土地的意思,世界由土地而成,剎又可以當世界解釋,所謂“百千剎土”,亦即百千世界的意思,又謂“塵塵剎剎”,便是微塵之數的無量世界,因此,所謂寶剎者,即是眾寶所成的國土或世界了,唯有諸佛的國土世界,才是眾寶所成的,所以寶剎一詞,亦即諸佛國土的尊稱了。

宇的意思,是四方上下,也就是一種世界觀。但是俗稱“廟宇”者,是指的寺院,又稱“梵宇”者,更是顯明指出佛教的清淨寺院了,但以四方上下,而稱寺院者,究竟怎麼講呢? 原來,宇字也可當做房屋講的,易經繫辭有“上棟下宇”之句,是說屋上為棟,屋下為宇,宇者屋的邊緣也。

庵者,本來是一種草的名字,原名菴閭,形似蒿葉,菴閭老了以後,可以用來蓋屋。以僧舍稱庵,佛典中無考,但有一個根據:四分比丘戒單墮法第二十條,有謂比丘作大房舍,指授覆菴,齊二三節。也就是說比丘起大房舍,教人以草蓋屋,不得超過二到三層。所謂菴者,便是以草蓋屋的意思。因為中國古人蓋小房子,多用草覆,並以菴閭為主,故稱草寮為菴,中國比丘在山野靜居,也以草寮棲止,這與所稱的“茅棚”有密切的關係,漸漸習以為常,便將小形的僧舍,稱之為菴了。

堂者,廟堂,公堂,明堂,都是中國王臣所居或官署之處。但據說文解字稱:“殿也,正寢曰堂。”那麼,凡是正殿,便可稱之為堂。事實上官署辦公,主管所在,總是以正殿為準(這與現代的機關,沒有殿堂,只有廳室,是不同的)。唯有一個原則,古代所稱的堂,只是一片建築物的中心或重心,不會有單獨存在的堂,這與現代的教堂,有所不同。

寺廟為什麼叫剎

因為“剎”是梵語“剎多羅”的簡稱,意思就是“佛寺”。

寺廟(Temple)是佛教建築之一,漢傳佛教的寺廟均是中式建築風格,藏傳佛教的寺廟多是漢藏融合的建築風格。

寺廟是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僅僅與佛教有關。但在佛教中,寺廟就有許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

佛教說的 剎 羅剎 夜叉 是什麼意思??

【剎】chà <名>

(形聲,從刀,殺聲。梵語剎多羅的省稱。本義:土或土田,國土)

同本義 [land;world]。如:剎土(佛教語。田土;國土)

指佛寺 [Buddhist temple]。如:古剎;剎寺(佛寺)

【羅剎】luóchà (梵名Rākşasa)

佛教中指惡鬼,指食人肉之惡鬼。《慧琳意義》卷二十五中記載:“羅剎,此雲惡鬼也。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同書卷七又說:“羅剎娑,梵語也,古云羅剎,訛也(中略)乃暴惡鬼名也。男即極醜,女即甚姝美,並皆食啖於人。”

惡鬼之名。又作羅剎娑(羅剎婆為誤寫)、羅叉娑、羅乞察娑、阿落剎娑。意譯為可畏、速疾鬼、護者。女則稱羅剎女、羅叉私(梵 Rākşasī ,又作羅剎斯)。乃印度神話中之惡魔,最早見於《梨俱吠陀》。相傳原為印度土著民族之名稱,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後,遂成為惡人之代名詞,演變為惡鬼之總名。男羅剎為黑身、朱發、綠眼,女羅剎則如絕美婦人,富有魅人之力,專食人之血肉。相傳在楞伽島(即錫蘭)中,即有羅剎女國,此於《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九、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七、《慧琳音義》卷七等均有記載。又羅剎具神通力,可於空際疾飛,或速行地面,為暴惡可畏之鬼。

此外,羅剎亦為地獄之獄卒,職司呵責罪人。又稱阿傍、阿傍羅剎、阿防、旁。其形狀有多種,或牛頭人手,或具有牛蹄,力氣甚大,或為鹿頭、羊頭、兔頭等。 然而於佛典中,羅剎誓願守護佛法及正法行人,往往成為佛教的守護神,而常常參與法會,隨佛聞法歡喜奉行。

以上各類惡鬼性質之羅剎,於諸經中,偶亦轉變成佛教之守護神,稱為羅剎天,乃十二天之一。彼等呈神王形,身披甲冑,手上持刀,跨騎白獅。又如十羅剎女即法華經陀羅尼品所說之守護神。

【夜叉】是梵文“Yakşa”的譯音,意思是“捷疾鬼”、“能咬鬼”、“輕捷”、“勇健”。若從音譯上來看,它又被譯成“藥叉”、“閱叉”、“夜乞叉”等。

“夜叉”最早來源於古印度神話,在其中是指類半神,財神俱毗羅的侍從,守護其在吉羅娑山的園林和山中的財富。據《毗溼奴往世書》所述,夜叉與羅剎同時為生主補羅底耶所生,或生於大梵天的腳掌,雙方通常相互敵對。佛教所說,“夜叉”為北天王毗沙門的眷屬,為天龍八部眾之一。其形象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

《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注》:“[夜叉]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虛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以財施,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

何解有些寺廟會稱為『古剎』??

『剎』一字乃是源自梵語“ks!etra”(音譯剎多羅

意為國土)及laks!ata^(幡竿)混合意義所成;此兩字皆有『剎』音在其中

故翻譯時皆為『剎』。兩者的解釋如以下: (一)梵語剎多羅(ks!etra)︰音譯又作訖差怛羅、差多羅、掣多羅、剎摩、“剎多羅”,讀音簡略就成為漢文中的“剎”,意譯為土田、國土、處,又有佛國之意。如《法華經》卷一〈方便品〉雲(大正9·6a )︰‘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無量壽經》卷下雲(大正12·273a )︰‘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以及舊譯《華嚴經》卷一雲(大正9·398b)︰‘佛說微妙總持門,如一切剎微塵等。’ 因世界由土地而成,“剎”又可以當世界解釋,廣泛指佛救度眾生的世界,即三千大千世界。 故詞語語句有如「百千剎土」(亦即百千世界的意思),「塵塵剎剎」(微塵之數的無量世界),「譬如恆沙,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無數剎土」(有兩層意思的:一是有佛住世的世界,多得像恆河數不可計數;二是還有無佛教化的世界,也多得不可計數)。 可見用“剎”一詞稱寺廟

指出了此地包含了“世界”

即這裡乃向世界頌揚佛法的地方。況寺院乃源自佛國

亦是佛家的“國土”

同時又是佛教向世人普渡眾生的地方

故寺廟亦因而稱為“剎”。 (二)梵語剌瑟胝(laks!ata^)之略︰意譯為標幟、記號。指幡竿。如《佛般泥洹經》卷下雲︰(大正1·169b)‘起塔立剎。’《法華經》卷三〈授記品〉雲(大正9· 22a )︰‘諸佛滅後,起七寶塔長表金剎。’以及《大寶積經》卷一二0雲(大正11· 682a )︰‘其宮殿前樹以剎柱。’《玄應音義》卷一〈切剎〉條雲︰‘案剎書無此字。即■字略也。■音七年級反,浮圖名剎者訛也。應言剌瑟胝。剌音力割反,此云云竿。人以柱代之,名為剎柱。以安佛骨義,同土田故名剎也。以彼西國塔竿頭安舍利故也。’同書卷六〈金剎〉條雲︰‘梵言掣多羅。案西域別無旛竿,即於塔覆缽柱頭懸旛。今言剎者應訛略也。’又,《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一雲(大正46· 186c )︰‘言佛剎者具存應雲剎摩。此雲田也。即一佛所王土也。或雲表剎者以柱表剎,表所居處故也。’ 梵語ks!etra及laks!ata^二字共音譯為‘剎’,故古來此二字即多被混同。由上引《法華經》〈授記品〉中‘金剎’之語,梵本作vai-jayanta(意譯為旗),可知‘剎’亦被泛用為‘旗’之譯語。又,以寺剎、梵剎等稱寺院者,系由幡竿(laks!ata^)之義而來。蓋寺院之前,自古有樹立幡竿之風。進入寺院內院落

通常有兩大旗杆

高高豎立在院中左右兩旁;其用處是沙門(梵語即出家修行者)得一法時

便建幡告四方

稱曰剎杆

故寺中恆有之。寺院亦因而以‘剎’得名。釋氏要覽:六朝人謂塔曰剎。唐朝以後,則稱佛寺曰剎。 bbs.foyin/dispbbs?boardid=5&id=29168&star=1&page=14 *** base/index?option=_content&task=view&id=576&Itemid=56 fojiao/bbs/dispbbs?boardid=2&replyid=8301&id=200&page=1&skin=0&Star=2 foyuan/bbs/dispbbs?boardid=4&id=2044&star=1&page=12

『剎』是佛寺、寺廟。 那『古剎』自然就是年代久遠的佛教的寺廟的意思,只是古剎特別的地方是裹面沒有僧侶而已。

緣何“剎”字有殺有刀,卻為寺廟之意

因為“剎”是梵語“剎多羅”的簡稱,翻譯過來是寺廟佛塔:古剎。寶剎。

佛法中的往一切剎是什麼意思?

飛到各個宇宙,去拜訪十方世界的其他佛,叫做往一切剎。

寺廟為什麼叫古剎

因為剎的意思就是寺廟,年代久遠的寺廟用古剎來表述。

同樣一座古代廟宇,既可以叫稱為古剎也可以叫古寺。剎為梵語剎多羅的簡稱,指寺廟佛塔。寺是漢孝明帝為中國第一座廟宇白馬寺所賜的名稱,因為古代寺是指機關,如大理寺、漢孝明帝為表示對佛教的尊崇,故把和尚居住和禮佛的場所稱為寺。

佛寺在中國歷史上曾有浮屠祠、招提、蘭若、伽藍、精舍、道場、禪林、神廟、塔廟、寺、廟等名。寺廟源於梵文音譯、意譯,或為假借、隱喻,或為某種型別的專稱、別名,到明清時期通稱寺、廟。“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稱。

寺廟的基本構造:

寺廟最初是按照朝廷官署的佈局建造的,也還有原來是貴族和富人將自己現成的住宅施捨為寺的,因此,許多寺廟原來就是一所有許多院落的住宅。由於這些歷史原因,中國漢族地區的佛寺在近兩千年的發展中,其構造基本上採取了中國傳統的院落形式作為佛寺的佈局。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屋脊六獸、筒瓦紅牆的標誌,一看就知道是佛寺。佛寺內有許多院落,其中房舍稱堂或者稱寮。自宋崇寧二年以孔子廟為大成殿,於是佛寺建築除堂寮之外,其主體部分也稱為殿。

標籤: 佛教 剎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q4xn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