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IT科技

>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道家思想簡介

道家和道教不同,道家是一種古代樸素的哲學思想。老子講究無為,莊子講究自然。 有學者認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提

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統理論。其學說以道為最高哲學範疇,認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道是宇宙萬物賴以生存的依據。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 “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 中一切運動的法則。可以簡單概括為 “道法自然”和“無為而治。”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

道家思想的核心

道家教義:修德築道,修身養性,順其自然,反本回源,修本心,得自我,!~修德築道:德者,分內德,外德;內修身德,外修功德;內德:自身也,儒家有,忠,孝,禮,義,信,仁,智,佛家的慈悲之心,都是內德;外德:儒家有齊家治天下,佛家有慈

道家思想的核心

道家教義:修德築道,修身養性,順其自然,反本回源,修本心,得自我,!~修德築道:德者,分內德,外德;內修身德,外修功德;內德:自身也,儒家有,忠,孝,禮,義,信,仁,智,佛家的慈悲之心,都是內德;外德:儒家有齊家治天下,佛家有慈

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致虛守靜、無為而治。道法自然是指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倫理精神。道家崇尚自然,主張遵循客觀規律。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規律。天人合一是指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認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則,才能為自然界所接納。致虛守靜是指身與心和諧的生命超越精神,主張把個體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於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人生。無為而治是指社會生態觀,其基本涵義一是因任自然,二是不恣意妄為。

道家思想對後世的影響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道家的《道德經》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可以說這與教的三位一體的一神論及創世論不謀而合。神

道家的思想對我們現在有很多的現實意義。如尊重自然客觀規律,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效果。還如要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提升道德水準。同時,道家的辯證思維也要我們把握物極必反規律,牢牢掌握事物發展的主動權;等等。

道家思想的核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更注重如何做到自然,故有“虛無、齊物、守一、柔弱、純粹素樸”五德。完成五德之後,自然而然做到儒提倡的“仁”和“義”。 人之所好,不過有、得、是、居上、樂。而道家不載於此,以自然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莊子的思想核心是什麼?

莊子的核心思想是“道”。莊子在哲學上,繼承發展了老子的思想,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把“道”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

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辨證法因素。他看到一切事物都處在“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中,卻忽視了事物質的穩定性和差別性,認為“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

擴充套件資料

莊周的才學不可小視,然而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字,大多都是寓言。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後厭惡仕途,隱居著書,成為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世尊稱為道教祖師、南華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

當時諸侯混戰,爭霸天下,莊子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汙,便辭官隱居,潛心研究道學。他大大繼承和發展了老聃的思想,與老子並稱“道家之祖”。他把“貴生”、“為我”引向“達生”、“忘我”,歸結為天然的“道”、“我”合一。

參考資料:莊子-百度百科

道家思想核心什麼?

道家和道教不同,道家是一種古代樸素的哲學思想。老子講究無為,莊子講究自然。有學者認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會理想,因為天道變化,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之效能,因而道家強調得更多的 是在社會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這種智慧必須是能應在任何歷史情境的社會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以自己發展規格為主, 而強調應對的智慧,因此利於人們休養生息的需求,故而讓漢初的黃老之治有了實驗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安定了千百年來中國士大夫失意於儒家本位的官場文化之後,也能有一廣大的心性世界以順遂人生。代表作為《老子》,又名《道德經》。這是一部簡括而有韻的哲學理論著作。就其思想內容看,主張絕聖棄智,忘情寡慾,提倡清淨 無為,無知無慾;對統治階級的嚴刑重稅不滿,幻想倒退到ˇ結繩而治ˇ的ˇ小國寡民ˇ社會。《老子》一書只五千餘字,言簡意賅,善用比喻和民間謠諺。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ˇ道法自然ˇ的觀念,認為ˇ道ˇ是無限的,認為一切事物都處於ˇ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ˇ之中。他的思想與老子的思想一樣,都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莊子的散文在先秦諸子散文中別具特色。他在文章中大量採用並虛構寓言故事來作為論證的依據,想象豐富,筆調輕快,富於浪漫主義色彩和濃郁的詩意,成為歷代古文家所喜愛的散文作品。老子像道家的哲學思想重要哲學家之思想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經》一書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璣,書中廣論道的形上學義、人生智慧義,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出世界存在與執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對於存活於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於是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出來,但重點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開創,可以說他是以一套宗本於智慧之道的社會哲學與理論來應對混亂的世局,而無意製造社會的新氣象,因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莊子是老子之後道家理論最重要開創者,道家哲學基本上也就是老莊二型而已。莊子的道家學不同於老學之處,在於莊子更詳盡地處理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的可開創能力,包括智慧上、認識能力上、身體能量上等等。莊子同樣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題基礎上,提出了從人的自我修養到面對整個社會國家的處世之道,莊子書內七篇之作,就是他從世界觀到知識論到工夫論到社會哲學的內聖外王之道的理論。列子,戰國時人。現存有的《列子》八篇 是東晉張湛所輯 一般認為該書反映了戰國至魏晉間的思想。《列子》從道家思想出發 並對道家思想中無為的人生觀有所改造 強調人在自然天地間的積極作用 並認為人在一種不任強使力的生存狀態下,不憂天 不畏天 才是最好的生存狀態。王弼,三國時代人。當兩漢經學的發展已到尾聲,社會*一直在*與不義的情境中,知識份子轉向玄學清談的風氣,王弼以其對老子哲學的深切體悟,註解老子《道德經》一書,重體用之分 有無之別 不但發展出詮釋老學的宗旨:"貴無"的精神,並以此原理註解《易經》,甚至還因此改變了從漢易以來言象數易學的氣化宇宙論 而將易經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純粹玄學思想 使中國易學史走向一個嶄新的局面。郭象,西晉人,以《莊子注》聞名,主張“獨化”理論 是一種從高度抽象思維當中所發展出來的的玄學式概念理論 認為宇宙萬物都生於偶然的"玄冥"境界 因此提倡一種物無大小 各順其適之精神,平等尊重每一個生命的人生觀。教理是信仰和修行的根本宗義 道教的思想文化,含括了道教歷史、經典、修持方法、宮觀建築、人物著述、神仙法訣、教戒科儀等諸多方面。然而,道教作為一種宗教,既是一種文化,並有其獨特的思想體系,有通達而完備的哲理學說,並在這豐富的思想體系上建立了自己的信仰,從而使廣大奉道務道之士有了信仰和修行的目標。 也就是說,思想文化帶有一定的廣義性,含括著道教的方方面面,而在這廣義的思想文化中,有其始終一貫的核心宗義,也就是道教思想文化中內含的本質或一貫的精神,在道教的信仰中有相當的穩定性和承續性,這就是道教的教理。猶如一棵根系發達、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樹根和樹幹是牢固大樹、並使之生命延續和繁榮的主體。道教的教理,是道教命脈延續和發展的主體。 在道教的信仰修行中,一切的方法和儀式都不能偏離教理這一根本宗義。若我們的信仰和修行偏離了這個宗義,就會被有識之士訴之為舍真而競偽、忘本而逐末,使自己的信仰和修行誤入歧途。

道家有哪幾部最經典的典籍啊???道家最核心的思想是什麼啊!!!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經典典籍:老子道德經 [思想研究]

莊子 莊子 [道家經典]

文始真經(關尹子) [*典籍]

列子 [今世仙學]

周易 [中醫養生]

淮南子 [道教文化]

文子 [其它文章]

道家的*學說以什麼為思想核心

道家的*學說以法自然為思想核心,在統治手法上強調無為而治。

道家提倡“無為”和“自然”,認為民間有自發形成自我約束規範的能力,並且認為這種以民情和天道為基礎形成的自然規範,遠比統治者煞費苦心設計的法律要明智得多。所以提倡因俗而治的法律原則。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擴充套件資料

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1、老子

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形成了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

道家哲學思想,還通過儒學以及中國化之後的佛學而得以不同程度的體現。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外學者認為: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

2、列子

列子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傑出代表人物,周朝鄭國圃田人(今河南鄭州市),對後世哲學、美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

列子學說本於黃帝與老子,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承人物。先秦道家創始於老子,發展於列子,而大成於莊子。

列子一生安貧樂道,不求名利,隱居鄭地40年,潛心著述20篇,約十萬多字,全書共載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歷史故事等,以寓言形式來表達精微的哲理。

3、莊子

莊子姓莊名周,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莊子在哲學上,繼承發展了老子的思想,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把道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他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

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麼,規定什麼,而是要去掉什麼,忘掉什麼,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偽,所以要摒棄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道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的核心

悟道

老子看到了矛盾的某些重要法則,特別是正反兩面互相轉化的法則,成為老子學說的精髓。老子主張無為,目的在於有為、無不為,主張任自然,目的在於效法自然規律來治國、馭眾、固位、保身。莊子以(物人不勝天)為中心思想,說無可奈何的叫做命,不可違離的叫做天。他把無為說成無是非,無成敗,無夢醒,無生死,無空間、時間,一切歸於無;把任自然說成棄絕人世,學做渾沌,不視不聽不食不呼吸,回到無人類的世界裡去。莊子思想源出老子,流派卻不同,所以兩漢時黃老並稱,不稱老莊。魏晉時期以莊配老,並稱老莊。

老子之道<道德經>雖曰無為,卻可從中見得心懷天下: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

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4.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6.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11.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14.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

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15.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

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18.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9.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20.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

孩;????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21.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22.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

之爭。古之所謂∶

標籤: 道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dianzi/p492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