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山西元宵節習俗是什麼

山西元宵節習俗是什麼

山西元宵節習俗是什麼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它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山西元宵節習俗,供大家閱讀參考。

目錄

山西元宵節習俗

元宵節由來

上海人怎麼過元宵節

山西元宵節習俗

元宵農曆元月十五日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宵節是中國最古老的夜的節日。相傳西漢平定“諸呂”,漢文帝元月十五日開基,定為元宵節。舉國上下張燈結綵,歡度佳節。深宮皇室,大家閨秀也可上街看觀燈遊玩。

元宵節,家家戶戶自制元宵(今有專業戶專賣)。元宵古稱“浮元子”,是一種雅俗共嘗,甜而不膩,膾灸人口的民間小吃,全國流行。“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輕圓絕勝雞頭肉,湧膩偏宜蟹眼湯”。古詩人如此描摩元宵圓,難怪此物歷經千年,風行不衰。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農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掛起各式各樣的燈,從十四至十六,每晚都開,遠遠望去,樓房張燈結采五顏六色,將整個城市裝扮的富麗輝煌,各單位也爭相製作各種各樣的花燈,在街上掛起,供人們欣賞,花燈樣式之多,數不勝數,有動物的,有生肖,有謎語猜謎的,有宮燈的,有現代電器的,也是歌頌現代人新生活的,飛機,火箭,飛船的,有鼓燈、潤餅燈、魚蝦雞鴨鵝燈、柑桔香蕉菠蘿燈、宮燈、如意燈、料絲燈、玻璃燈、走馬燈……形形色色,異彩紛呈。

放焰火,為山西人民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煙火越來變得越美,越來越大,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顏色越來越美越來越豔麗。

文藝踩街,堪稱民間文化化妝大遊行。“裝扮故事,盛飾珠寶,鐘鼓喧天,一國若狂”。(明間喬元《閩書》)。

從十四到十六,連續三天各縣區的都組織大大小小的各種文藝匯演到市裡來,有民間藝術,有現代藝術展示,有傳統文藝,有古老樂曲,有八音會,有古裝戲,花樣之多,數不勝數。

辦大型燈展。各單位都想聲,光,色俱全的大型燈展在街上展出。有代表吉祥的,有代表幸福的,有代表古老傳說的,有帶有啟迪意義的。

平定元宵塔火

平定元宵塔火,亦名“棒槌火”,是山西平定縣境內特有的習俗,元宵塔火,常常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觀賞。

元宵塔火,與元宵節直接相關。稱之為“塔火”,要燃燒起火焰,而且要壘成塔形了。

平定塔火,一般是在每年春節後,元宵節的前三天開始準備和進行。每當這個時節,平定縣城內城外的街道上,鋪面前,客棧前,所有朝街的工、商、兵、學等行業的門口,都要盤起一座塔火。就是街市旁的住戶也不例外。在平定縣的鄉、鎮、村莊裡,大多數人家也要壘起塔火。這種塔火,用煤炭做燃料,燃燒時間長,燒紅的炭火紅焰鮮亮,氣氛熱烈。

塔火,是用黃土合成的泥以及磚壘砌而成的高約一米五左右,用直徑一般為五十釐米的木棒槌貼成圓孔形狀,因而稱之為“棒槌火”。這種塔火,一爐火要裝一百五十到二百斤炭塊。而且每天裝一次。裝好點燃後,燃燒的火苗就從這無數個圓孔裡噴出來。塔火的頂部,隨著十二生肖的年份推移,用黃泥做成兔、猴、虎、馬等生肖的造型。也有的用生鐵鑄成獅子、老虎、寶塔、元寶等造型。

塔火的點燃,一般在每年春節過後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隨著正月十五鬧紅火的街頭文藝活動和燈展的活動點燃,互相配合,相映成趣。平定也有時傳著另一種民諺:“耍十七、鬧十八、十九起來灰塌塌”之說。

平定的元宵塔火延續多年,至今不衰,這與平定有質量優良的無煙煤供元宵塔火燃燒有關,也與民間正月十五鬧紅火的習俗緊密聯絡,點燃塔火是鬧紅火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更為讓百姓奉為神明的,是當地流傳的“女蝸補天”的傳說,當地百姓把這種點燃塔火的活動,看成是對於“女媧補天”的一種煉石補天的補充。

<<<返回目錄

元宵節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返回目錄

上海人怎麼過元宵節

第一步 去老字號吃地道湯圓

南方的湯糰與北方的元宵名字有差異,做法也不同。湯糰是搓出來的,而元宵是滾出來的。老街湯糰久煮不爛的關鍵在於糯米分的調和,太溼則無法成型,太乾則一煮就裂。揪一團雪白粉嫩的糯米,捏成凹型,放入事先搓好的黑洋酥球;再將糰子搓攏,放入乾的糯米粉中滾一圈,以免湯糰表面接觸空氣而收幹。這樣,一個胖嘟嘟圓鼓鼓的老街湯糰就完成了。煮熟後咬上一口,柔軟的糯米包裹著噴湧而出的黑芝麻漿,讓人不捨得停嘴。

要注意的是買生湯糰回家煮,必須沸騰較長的時間,將湯糰的皮完全煮透。另外豆沙、鮮肉餡的儲存期限較短,建議當天食用;而黑洋酥的相對就會長,可以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儲存一段時間。

第二步 到城隍廟豫園看元宵節燈會

“三十的火,十五的燈”,賞燈的美景良辰元宵節已近到眼前,不妨去申城具中國年味兒的豫園商城擠擠人氣、沾沾喜氣,祈福一年安康好運氣。古色古香的飛簷翹角,五顏六色的民俗燈海,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給你有味道的元宵燈會。

第三步 在弄堂里拉兔子燈

兔子燈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的寧都縣。寧都的燈綵絢麗多姿、品種繁多,“兔子燈”是寧都燈綵中的一種。點燃“兔子燈”的“過燈”是一年一度每家每戶都要參加的大型活動,“過燈”是用彩紙紮成的母子兔子形狀的燈點燃後,在村莊、祠堂、各家各戶巡遊。

“過燈”的民俗興於唐朝,人們把兔子視為吉祥之物,兔子燈所到之處就意味著把吉祥和好運送到了那兒。人們沿用這一吉祥物來迎神接福,其中寄寓的是人們所祈求神靈保佑,期盼來年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美好願望。

<<<返回目錄

標籤: 元宵節 山西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5r629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