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古代怎麼稱書籍

古代怎麼稱書籍

古代怎麼稱書籍

從古至今,從書籍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瞭解,書籍逐漸輕便、歷久,易於記載、複製文字和圖畫的材料上,通過不斷完善的技術方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流傳和儲存資訊,具有宣告、闡述、貯存與傳播思想文化的功能。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古代人對書籍有哪幾種代稱吧。

在古代沒有紙時,把字寫在竹簡上,用皮繩把竹簡編綴起來,故稱書籍為“青簡”“韋編”。“韋”就是用來編扎竹簡的皮繩。“青編”即“青絲編”,以青絲編結,用來記事,因而古代記事書籍常以“青編”代稱。再後來有了紙以後,人們為了防止蟲對書的咬噬,常在書裡放“芸香”,後人便用“芸帙”“芸編”“芸籤”等代稱書籍。

“縹”是青白色絲織物,“緗”是淺黃色的絲織物,古人常用這兩種絲織物作書籍的封皮、封套,所以“縹緗”等也成為了古代書籍的代稱。傳說古代早期的典籍有“三墳五典”“九丘八索”。“墳典”是“三墳五典”的簡稱,“三墳五典”“九丘八索”有時也用來泛指古代典籍,而“墳典”“墳籍”則常用作古代典籍的代稱。

標籤: 書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6m3n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