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都江堰南橋介紹

都江堰南橋介紹

都江堰南橋介紹

1、南橋橫跨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岷江形成的“內江”之上,距離著名的“寶瓶口”僅1000米。從南橋的外觀來看是一座“廊橋”,但又和廣西、湖南等地常見的廊橋形制有較大區別,建築外觀獨樹一幟,是四川特色的古橋。

2、南橋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距今一百多年曆史,在這百年間因洪水、戰亂經歷過多次損毀和重修。初建時的南橋名叫“普濟橋”,這個名字在我國的古橋中很常見,“普濟”二字在佛教文化中意為“普濟救助,佛祖幫助芸芸眾生排除困擾,順利登上彼岸。”因此作為橋的名字比較合適,也是古人的一種美好祝願。

3、四川都江堰地區民間歷來有俗語:“灌縣出南門——無路。”灌縣就是今天的都江堰市的老城區,古代的灌縣縣城主要在內江北岸,灌縣古城南門外即為內江,以前江上沒有橋,所有就流傳了這句話。現在南橋北邊不遠處還保留有部分明代灌縣古城的城牆遺址。

4、自從內江上的廊橋建好以後大大便利了人們的出行,隨著交通的發展,普濟橋成為了灌縣往南的重要通道,結束了灌縣“出南門無路”的歷史,即古籍記載的“雁翅凌空,直指南道”,所以後來人們就把普濟橋改名為南橋。

5、建造南橋的有兩位主要人物,一位是清代著名的封疆大吏,四川總督丁寶楨,另一位是當時的灌縣縣令陸葆德。根據清代吳之英撰寫的《普濟橋碑》和民國時餘定夫的《南橋記》記載,清光緒年間丁寶楨曾主持對都江堰進行大修,徵用民工萬餘人,修復工程結束後朝廷的工程款和糧食有較多結餘,“餘金二千餘兩、粟百餘斛”。

6、於是,縣令陸葆德上報四川總督丁寶楨,建議用剩餘的錢糧在內江上修建橋樑,丁寶楨同意了這項惠民工程,建橋事件也說明丁寶楨是一位廉潔的官員,否則工程款也不會“盈餘”。公元1878年冬天,在灌縣縣令陸葆德的主持下工程開工,歷時幾個月在內江上建造了一座木質廊橋,取名普濟橋,建橋過程和參與人員都立碑記錄。

7、內江是都江堰向成都平原分水的主要河流,水流較大,雨季的時候易發洪水,因此開始建的木質廊橋沒過多久在1898年就被沖毀,當時的縣令陳偉勳又對南橋進行了重建。到了清末民初,以及近代戰亂不斷,南橋歷經風雨滄桑,多次重建,有時是天災,有的時候也是人為拆毀,包括灌縣古城的城防設施。

8、1958年,1979年的重建讓南橋的橋身逐漸變得更加堅固,外觀形制也基本固定,橋面更寬,建築用材也提升了,整座廊橋雕樑畫棟,詩詞書畫樣樣不少。2008年的512大地震對南橋破壞程度較大,橋身受損嚴重,被鑑定為危橋,2009年進行了全面的修復改造,並裝飾夜景照明設施,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南橋。

標籤: 南橋 都江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84ep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