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姜夔的簡介 姜夔的資料

姜夔的簡介 姜夔的資料

姜夔的資料 姜夔的簡介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德興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姜夔(jiāng kuí 1154—1221),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與姜石帚並非一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南宋詞人。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早有文名,頗受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人推賞,以清客身份與張鎡等名公臣卿往來。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詩詞、精音律、善書法、對詞的造詣尤深。有詩詞、詩論、樂書、字書、雜錄等多種著作。

幼年隨父宦居,青年時代曾北遊淮楚,南歷瀟湘,後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是個浪跡江湖、寄食諸侯的遊士。他一生清貧自守,耿介清高,終生布衣。

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遊、節序、交遊、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

早年經歷

公元1154年(南宋紹興二十四年),姜夔出生於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的一個破落官宦之家,他父親姜噩,是紹興十八年進士,先後官任新喻(今江西新餘)縣丞,漢陽(今湖北武漢)知縣,在知縣任上病卒。

姜夔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到任職地,父親死後,十四歲的姜夔依靠姐姐,在漢川縣山陽村度完少年時光,直到成年。因為著籍饒州鄱陽,姜夔曾於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至1183年(淳熙十年),四次回家鄉參加科舉考試,均名落孫山。

仕途不順的姜夔四處流寓,曾涉足過揚州、江淮一帶,後來又客居湖南。大約在1185年(淳熙十二年),認識了詩人蕭德藻,因為情趣相投,兩人結為忘年之交。

蕭德藻是福建閩清人,紹興十一年進士,曾官任龍川縣丞、湖北參議,後調湖州烏丞縣令,擅長作詩,與范成大、楊萬里、陸游、尤袤齊名。由於賞識姜夔的才華,他特將自己的侄女許配給姜夔。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冬天,蕭德藻調官湖州,姜夔也決定和蕭家隨行。第二年暮春,蕭德藻正式去湖州上任,途經杭州,介紹姜夔認識了著名詩人楊萬里。楊萬里對姜夔的詩詞嗟賞不置,稱讚他“為文無所不工”,酷似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也和他結為忘年之交。之後楊萬里還專門寫信,把他推薦給另一著名詩人范成大。范成大曾官任參知政事(副宰相),當時已經告病回老家蘇州休養,他讀了姜夔的詩詞,也極為喜歡,認為姜夔高雅脫俗,翰墨人品酷肖魏晉間人物。

寓居湖州

得到楊、範兩位詩壇大家的揄揚,姜夔名聲籍甚,此後寓居湖州達十多年。湖州弁山風景優美,公元1190年(紹熙元年),他正式卜居弁山苕溪的白石洞天,朋友潘德久遂稱他為“白石道人”。

姜夔為人瀟灑不羈,以陸龜蒙自許,當時的名流士大夫都爭相與他結交,連大學者朱熹也對他青眼相加,不但喜歡他的文章,還佩服他深通禮樂。著名詞人辛棄疾對他的詞也深為歎服,曾和他填詞互相酬唱。

四處遊歷

在湖州居住期間,姜夔仍舊時時四處遊歷,往來於蘇州、杭州、合肥、金陵、南昌等地,這些經歷在他的詞集和詩集中多有反映。公元1190年(紹熙元年),他客遊合肥,寓居赤闌橋,和範仲訥為鄰,在合肥,他有相好的兩位歌妓姐妹,彼此之間情深意厚,後來他做了很多詩詞,紀念這段美好時光。

公元1191年(紹熙二年),姜夔從合肥出發,泛巢湖,作《滿江紅》詞,以浪漫的筆法和想像,謳歌巢湖仙姥,兼懷古嘆今。這年夏天,又到金陵謁見楊萬里,期間作了《醉吟商小品》詞,懷念合肥情侶。秋天,再度奔赴合肥,作《淒涼犯》詞,通過對合肥城邑荒涼景色的描寫,抒發自己的憂國之思。姜夔和合肥姐妹的感情,是他一生中極為重要的感情經歷。從二十多歲認識這對姐妹以來,他有過多次合肥寓居之舉,直到紹熙二年秋,那對姐妹離開合肥才止。他在這年作的《秋宵吟》中無可奈何的說:“衛娘何在,宋玉歸來,兩地暗縈繞。搖落江楓早,嫩約無憑,幽夢又杳。”對她們的離去表現出無比傷感和眷戀。同年冬天,姜夔再次來到蘇州,謁見范成大,作《雪中訪石湖》詩,范成大作詩見答。姜夔在範家踏雪賞梅,范成大向他徵求歌詠梅花的詩句,姜夔填《暗香》、《疏影》二詞,范成大讓家妓習唱,音節諧婉,大為喜悅,特意把家妓小紅贈送給姜夔。除夕之夜,姜夔在大雪之中乘舟從石湖返回苕溪之家,途中作有七絕十首,過蘇州吳江垂虹橋之時,寫下了“小紅低唱我吹簫”的名句。

公元1193年(紹熙四年),姜夔大約三十九歲,他在杭州結識了世家公子張鑑。張鑑是南宋大將張俊的諸孫,家境豪富,在杭州、無錫都有田宅。他對姜夔的才華也很欣賞,因為姜夔屢試不售,曾經想出資為姜夔買官,但姜夔卻不想用這種讓人羞愧的方式進入仕途,婉言謝絕。此後姜夔經常出入張鑑家,相互作詩填詞唱和。

移家杭州

公元1196年(慶元二年),蕭德藻被侄子蕭時父迎歸池陽,姜夔在湖州失去依傍,遂乾脆移家杭州,依附張鑑及其族兄張鎡,後不再遷徙,在杭州居住終老。張鑑是姜夔晚年最好的知己,兩人友誼極深,姜夔自己說:“十年相處,情甚骨肉。”公元1202年(嘉泰二年),張鑑死後,姜夔非常悲痛,作詩哀輓,可見其情意之深。

是時南宋朝廷定都杭州已經六七十年之久,原來的樂典散落。公元1197年(慶元三年),四十三歲的姜夔曾向朝廷獻《大樂議》、《琴瑟考古圖》,希望獲得提拔,但朝廷沒有重視。兩年之後,姜夔再次向朝廷獻上《聖宋鐃歌鼓吹十二章》,這次朝廷下詔允許他破格到禮部參加進士考試,但他仍舊落選,從此完全絕了仕途之念,以布衣終老。

公元1202年(嘉泰二年),自張鑑死後,姜夔生活開始逐年走向困頓,公元1204年(嘉泰四年)三月,杭州發生火災,尚書省、中書省、樞密院等政府機構都被延及,二千零七十多家民房也同時遭殃,姜夔的屋舍也在其列,家產圖書幾乎燒光,這對於姜夔無疑又是一個打擊,由於親朋好友相繼故去,姜夔投靠無著,難以為生,六十歲之後,還不得不為衣食奔走於金陵、揚州之間。

最後結局

公元1221年(嘉定十四年),姜夔去世,他死後靠友朋吳潛等人捐資,才勉強葬於杭州錢塘門外的西馬塍,這也是他晚年居住了十多年的地方。

概述

南宋江湖詞派的清空騷雅來源於姜夔。而姜夔的清空、騷雅分別源於蘇軾、辛棄疾。蘇辛都是無意為詞的,他們的清空、騷雅都是通過詩歌化的途徑實現的。姜夔在引詩濟詞方面和蘇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為詞,將詞的音律、創作風格和審美理想納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將原來並無必然聯絡的清空、騷雅聯成一體,形成一種新的詞風。南宋江湖詞派理論和創作就是闡釋和普及這種清空騷雅詞風的。

清空

空是宋詞的一種創作風格。張炎《詞源》中談到了兩種型別的清空,一種以蘇軾為代表,另一種以姜夔為代表。他們的共同點在於以詩為詞,指出宋詞向上的一路。但在具體的方法上還有顯著的差異。蘇軾蔑棄一切法度,把詞變成一種長短句的新體詩。陳師道說他“以詩為詞”,李清照則批評東坡詞是“句讀不葺之詩爾”。這種不夠本色的詞風在南宋國中期成為詞壇的主流。其時詞品迅速的提高,而詞卻朝著非本色化的方向越走越遠。直到姜夔登上詞壇,這種風氣才有所改變。姜夔以有意的心態從事詞的創作,認真探討詞的各種法度。姜夔論詞的資料不多,涉及到詞的字面、句法和章法,還有超越這些具體法度的活法。此後,吳文英、沈義父又提出了一種質實的詞法,即選曲填詞、遣詞造句和佈局謀篇的基本法度。質實與清空都是一種化用才學的法度,程度上有高低之分,但沒有根本性的對立。張炎就是以沈義父的質實為基礎構建清空的。他把這種淺易平實的詞法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從極要用工,旬鍛月煉中,看到了法度背後的自然而然;從不蹈襲前人語意中,發現了清空中的意趣;從簸弄風月、陶寫性情中,悟出了風月之外的騷雅。後來陸輔之《詞旨》傳張炎詞法,說《詞源》指迷之要,盡在清空。而這種清空詞法包括清真詞的典麗、白石詞的騷雅、夢窗詞的字面和梅溪詞的句法,類似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從詞法的取去上融通了江湖詞派內部的兩種創作風格。

騷雅

宋詞以“騷雅”為審美理想,這是由詞體的特質決定的。詞原名曲子詞,所謂的曲子就是從西域各國傳入的燕樂。這種胡夷里巷的俗樂,以其娛人娛己,導欲助淫的獨特魅力流行極廣。但是燕樂並不是專為詞體而專設的,它也不需要藉助詞體而流傳。隋唐時代的曲子和詞之間多有齟齬,有些詞就是當時的歌詩,如李益、李賀的歌詩,教坊樂人以賂求取,唱為供奉歌詞,甚或天下以為歌詞;而絕大部分詞是各行各業的人歌唱他們的生活,敦煌曲子詞內容龐雜,題材豐富,涉及到現實社會的方方面面,“巨集開境域,凡百涵容,無所不至。”(任二北《敦煌曲子初探》)這些所謂的“詞”,只不過借用曲子的調便於記誦而已。《花間集》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人雅詞選集,它無疑具有規範詞體的作用。《花間集》所選體裁多為小令;內容以言情為主,其他題材也是從言情派生出來的。這些“名高白雪,聲聲而自和鸞歌;響遏行雲,字字而偏諧鳳律”(歐陽炯《花間集序》)的詩客曲子詞,不僅適合於歌唱,還具有主題專一情感豐富、言情小詞歸諸雅正的特點。遺憾的是入宋以後,縱慾享樂,不思進取之風大熾。蕩子思婦變成了狎客妓女,狂嫖豪賭取代了春閨秋怨。柳永的閨門淫褻、羈旅狎妓之詞風靡天下,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這些文人士大夫詞也和民間俗詞一樣的品位低下。究其緣由,主要是由詞樂淫靡所致。柳永以後的詞人,往往舍詞樂而論詞。蘇軾引詩而濟詞,豐富了詞的表現形式,充實了詞的情感內容,指出宋詞詩化的道路。這種以詩為詞之風到南宋辛棄疾時達到高潮。辛棄疾詞器大聲巨集,藉助詩歌的手法達到了情感的騷雅。姜夔恪守法度,用言情詠物、節序風物等近俗的題材,通過比興寄託、詠物吟志等常用的抒情方式,也達到了詞意的騷雅。

根據張炎《詞源》對清空、騷雅的描述,姜夔的清空出自蘇軾,騷雅脫胎於辛棄疾。和蘇辛不同的是姜夔把詞的創作納入一定的法度。他根據自己對音樂精神的理解,改造唐宋樂譜,使市井俗樂與傳統雅樂的精神相通;他總結化用才學的法度,從眾多的典故中汲取其共同意義,把具體的情感昇華為空靈模糊的意趣;他用近俗的題材,表現出雅正的情感。他從詞體的特徵出發,因勢而利導,隨俗而雅化,使清空與騷雅連成一體,形成一種新的詞風。宋人以才學為詞,抒發的情感比較空泛。淪落江湖,遠離政治風波,使江湖詞人抒發的情感多是一種清雅的意趣。姜夔詞的情感是孤雲野飛、去留無跡的意趣,由於它無所定指,以致《暗香》、《疏影》的主題千餘年來尚無定論。史達祖、吳文英、周密等風塵小吏的詞作雖然有一定的現實感受,但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並具有結體為虛的特點。張炎、王沂孫等人抒發的是宋社既屋的亡國之痛、遺民故老的黍離之悲,這種情感很難落實到具體的事件之上。散處江湖,與社會現實比較隔膜,促成了空靈情感與騷雅人品的結合。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是創作風格和思想內容的完美結合,並且二者之間還存在著一種天然的聯絡。張炎認為宋代詞學的創作風格是趨向“清空”的,而審美理想是趨向“騷雅”的。到了姜夔的筆下,才把它們綰結起來。姜夔恪守本色,一切從法度出發,這使清空和騷雅的結合成為一種必然。姜夔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雅化,南宋中後期詞人極工極變,皆不出姜夔的劃域,並且各具姜夔的某種風格特徵。後來這些相近的風格彙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詞學流派。這就是以姜夔為典範的南宋江湖詞派。而江湖詞派的三部詞法,兩部詞選,還有頻繁的詞社聚會,都是在實踐和傳遞姜夔的清空騷雅詞法。像這樣同時具備詞人、詞作、詞選、詞論、詞社等五種因素比較典型的詞學流派,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還是不多見的。

標籤: 姜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4yk9l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