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賈誼的簡介 賈誼的資料

賈誼的簡介 賈誼的資料

賈誼的資料 賈誼的簡介

賈誼(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漢族,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為郡人所稱。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為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為“屈賈”。賈誼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評論時政,風格樸實峻拔,議論酣暢,魯迅稱之為“西漢鴻文”,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其辭賦皆為騷體,形式趨於散體化,是漢賦發展的先聲,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為著名。

少年得志

漢高祖七年(前200年),賈誼出生於洛陽(河南郡郡治所在地),少有才名,師從荀況學生張蒼。漢高後五年(前183年)即以能誦詩書善文聞名於當地,河南郡守吳公將其召致門下,對他非常器重,在賈誼輔佐下,吳公治理河南郡,成績卓著,社會安定,時評天下第一。

漢文帝登基,聽聞河南郡治理有方,擢升河南郡守為廷尉,吳公因勢舉薦賈誼。漢文帝徵召賈誼,委以博士之職,當時賈誼21歲,在所聘博士中年紀最輕。出任博士期間,每逢皇帝出題讓討論時,賈誼每每有精闢見解,應答如流,獲得同儕的一致讚許,漢文帝非常欣賞,破格提拔,一年之內便升任為太中大夫。

鍼砭時弊

賈誼初任太中大夫,就開始為漢文帝出策。漢文帝元年,賈誼提議進行禮制改革,上《論定製度興禮樂疏》,以儒學與五行學說設計了一整套漢代禮儀制度,主張“改正朔、易服色、製法度、興禮樂”,以進一步代替秦制。由於當時文帝剛即位,認為條件還不成熟,因此沒有采納賈誼的建議。

文帝二年(前178年),針對當時“背本趨末”(棄農經商)、“淫侈之風,日日以長”的現象,賈誼上《論積貯疏》,提出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主張發展農業生產,加強糧食貯備,預防饑荒。漢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下令鼓勵農業生產。政治上,賈誼提出遣送列侯離開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

鑑於賈誼的突出才能和優異表現,文帝想提拔賈誼擔任公卿之職。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等人都嫉妒賈誼,進言誹謗賈誼“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漢文帝亦逐漸疏遠賈誼,不再採納他的意見。

謫居長沙

文帝四年(前176年),賈誼被外放為長沙王太傅。長沙地處南方,離京師長安有數千裡之遙。賈誼因貶離京,長途跋涉,途經湘江時,寫下《吊屈原賦》憑弔屈原,併發抒自己的怨憤之情。時周勃被捕繫獄,賈誼上疏《階級》,建議文帝以禮對待大臣。

文帝時,把蜀郡的嚴道銅山賜給鄧通,又允許吳王劉濞開豫章銅山鑄錢,因此,“鄧氏錢”和吳錢遍佈天下。漢文帝五年(前175年),賈誼在長沙又向文帝上《諫鑄錢疏》,指出私人鑄錢導致幣制混亂,於國於民都很不利,建議文帝下令禁止。

賈誼做長沙王太傅的第三年,有一隻鵩鳥(貓頭鷹)飛入房間,停在座位的旁邊。貓頭鷹像鵑,舊時視為不吉祥之鳥。賈誼因被貶居長沙,長沙低窪潮溼,常自哀傷,以為壽命不長,如今鵩鳥進宅,更使他傷感不已,於是作《鵩鳥賦》抒發憂憤不平的情緒,並以老莊的齊生死、等禍福的思想以自我解脫。

再入宮廷

謫居長沙三年後,漢文帝想念賈誼,徵召入京,於未央宮祭神的宣室接見賈誼。文帝因對鬼神之事有所感觸,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原本。賈誼詳細講述其中的道理,一直談到深夜,漢文帝聽得不覺移坐到席的前端。談論完了,漢文帝說:“我很久沒看到賈生了,自以為超過他了,今天看來,還比不上他啊。”

賈誼這次回到長安,朝廷人事已有很大變化,灌嬰已死,周勃遭冤獄被赦後,回到絳縣封地,不再過問朝事。但文帝還是沒有對賈誼委以重任,只是任命他為樑懷王太傅,任職所在地更近朝廷,而且樑懷王劉揖是文帝的小兒子,很受寵愛,也算是對他的一種重視。

政論天下

賈誼任樑懷王太傅,雖在樑國封地,但仍體察政事,居安思危。這一時期,匈奴強盛,常侵犯漢朝邊疆;漢朝剛剛建立,法規制度粗疏而不嚴明;諸侯王超越本身的權力範圍,佔據的土地超過古代制度的規定,淮南王、濟北王都因為謀反而被誅滅。賈誼因此多次上疏陳述政事(《治安策》),大體上圍繞匈奴侵邊、制度疏闊、諸侯王悟凝等三個問題而展開論述。

文帝前元七年(前173年),淮南王劉長陰謀叛亂,文帝把他流放到蜀郡(今四川中部),劉長在途中畏罪自殺。第二年(前172年),文帝又把劉長的四個兒子封為列侯。賈誼擔心文帝接著還要把劉長的幾個兒子由列侯進封為王,上疏文帝,進行勸告,但是文帝並沒有採納賈誼的意見。

英年早逝

漢文帝十一年(前169 年),賈誼32歲,隨樑懷王入朝,樑王劉揖墜馬而死,賈誼感到自己身為太傅,沒有盡到責任,深深自責,經常哭泣,心情十分憂鬱。

樑懷王無子,按例他的封國就要撤銷。賈誼認為,這樣做對整個局勢不利;建議為樑王立繼承人,或者讓代王劉參遷到樑國來;擴大梁國和淮陽國的封地,使前者的封地北到黃河,後者南到長江,從而連成一片。文帝聽了賈誼的建議,遷淮陽王劉武為樑王,另遷城陽王劉喜為淮南王。從後來吳楚七國之亂中樑王劉武堅決抵禦的作用來看,根據賈誼的這個建議所作的部署,確實是深謀遠慮。

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賈誼在憂鬱中死去,年僅三十三歲。 西漢初年,儒生陸賈與叔孫通等人便在總結秦亡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用儒家治國的設想,但因當時 尚有干戈 、四海未平,高祖劉邦並未來得及把他們的設想付諸政治實踐便去世了①。實際上,在西漢初期真正將儒家學說推到政治前臺的是漢文帝時的著名儒者——賈誼。他以清醒的歷史意識和敏銳的現實眼光,衝破文帝時甚囂塵上的道家、黃老之學的束縛,不顧當朝元老舊臣的誹謗與排擠,接過陸賈與叔孫通等人的行仁義、法先聖 、制禮儀 、別尊卑的儒家主張,為漢家王朝制定了仁與禮相結合的政治藍圖,引起了當時的最高統治者——漢文帝的重視,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賈誼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就在這短暫的一生中,他卻為中華文化寶庫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他是騷體賦的代表作家,著有《新書》十卷。賦的代表作是《吊屈原賦》、《鵩鳥賦》。在西漢政論散文的園地中,賈誼的散文也堪稱文采斐然。劉勰《文心雕龍·奏啟》稱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辭亦通暢,可謂識大體矣。”其最為人稱道的政論作品是《過秦論》、《治安策》和《論積貯疏》。其文說理透闢,邏輯嚴密,氣勢洶湧,詞句鏗鏘有力,對後代散文影響很大。魯迅曾說,他與晁錯的文章“皆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

標籤: 賈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80yp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