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2022年執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一》必背考點(二) 輕鬆備考

2022年執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一》必背考點(二) 輕鬆備考

執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一》必背考點有哪些呢?不知道的小夥伴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注射部位的吸收過程

除了血管內給藥沒有吸收過程外,其他途徑如皮下注射、肌內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過程。注射部位周圍一般有豐富的血液和淋巴迴圈。藥物吸收路徑短,影響因素少,故一般注射給藥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

血管外注射的藥物吸收受藥物的理化性質、製劑處方組成及機體的生理因素影響,主要影響藥物的被動擴散和注射部位的血流。淋巴流速則影響水溶性大分子藥物或油性注射液的吸收。區域性熱敷、運動等可使血流加快,能促進藥物的吸收。

藥物的理化性質能影響?藥物的吸收。分子量小的藥物主要通過毛細血管吸收,分子量大的主要通過淋巴吸收,淋巴流速緩慢,吸收速度也比血液系統慢。

藥物從注射劑中的釋放速率是藥物吸收的限速因素,各種注射劑中藥物的釋放速率排序為:水溶液>水混懸液>O/W乳劑>W/O乳劑>油混懸液。

依據斷面進行的鑑定

①以薄壁組織、澱粉為主的飲片折斷面一般較平坦——牡丹皮飲片;

②含纖維多的飲片具纖維性——厚朴飲片;

③含石細胞多的飲片呈顆粒性——木瓜飲片;

④纖維束或石細胞群與薄壁組織相間排列,即有硬韌部與軟韌部之分,飲片常現層狀裂隙,可層層剝離——苦楝皮、黃柏的飲片;

⑤木類中藥主要由木纖維組成,質硬,飲片折斷面常呈刺狀——沉香、蘇木的飲片;

⑥含澱粉的飲片折斷時粉塵飛揚——山藥、川貝母飲片;

⑦含硬橡膠的飲片折斷時有白色膠絲——杜仲飲片。

輕鬆備考:2022年執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一》必背考點(二)

藥用部位和採收原則

根及根莖類

(1)一般:秋、冬兩季地上部分將枯萎時及春初發芽前或剛露苗時採收,如黨蔘、牛膝、大黃、黃連、防風等
(2)特例:枯萎時間較早的植株,夏季採收,如浙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參等;春天採收,如明黨蔘

莖木類

(1)秋、冬採收:如大血藤、雞血藤、首烏藤、忍冬藤等
(2)全年採收:如蘇木、降香、沉香等

皮類

(1)一般:春末夏初採收,如黃柏、厚朴、秦皮等
(2)特例:秋、冬兩季採收的如川楝皮、肉桂等;根皮通常在挖根後剝取,或趁鮮抽去木心,如牡丹皮、五加皮等
(3)採皮方法:環狀、半環狀、條狀剝取或砍樹剝皮,杜仲、黃柏環剝技術

葉類

(1)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開花前或果實成熟前採收,如艾葉、臭梧桐葉
(2)少數藥材宜在秋、冬時節採收,如桑葉等

花類

(1)含苞待放時:金銀花、辛夷、丁香、槐米、款冬花
(2)花初開時:洋金花
(3)花盛開時:菊花、西紅花
(4)花冠由黃變紅時:紅花
(5)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開後採收

輕鬆備考:2022年執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一》必背考點(二) 第2張

果實種子類

(1)果實:多數在自然成熟時採收,如瓜蔞、梔子、山楂
有的霜後採摘,如山茱萸、川楝子
少數採收幼果,如枳實、青皮
成熟期不一致,隨熟隨採,如木瓜
(2)種子:果實成熟時採收,如決明子、牽牛子

全草類

(1)多在植株充分生長、莖葉茂盛時採收,如穿心蓮、淡竹葉、青蒿
(2)花開時採收,如益母草、荊芥、香薷
(3)全株藥用,如金錢草、蒲公英
(4)兩個採收期:茵陳,春季採收稱“綿茵陳””,秋季採收稱“花茵陳”

菌、藻、地衣類

不同的藥用部位,採收情況不一樣
(1)茯苓:立秋後
(2)冬蟲夏草: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發散時
(3)馬勃:子實體剛成熟時
(4)海藻:夏秋兩季

道地產區

藥材

關藥

人蔘(吉林)、鹿茸、哈蟆油、(遼)細辛、(遼)五味子、關防風、龍膽、甘草(內蒙古)、黃芪(內蒙古)

北藥

黨蔘(山西)、金銀花、阿膠(山東)、板藍根、青黛、大青葉、黃芩(河北)

懷藥

懷牛膝、懷山藥、懷菊花、地黃

西北藥

大黃(青海)、軟紫草(新疆)、當歸(甘肅)、枸杞子(寧夏)、
秦艽、秦皮、豬苓(陝西)

藏藥

爐貝母、冬蟲夏草、藏紅花、雪蓮花

川藥

黃連、黃柏、附子、金錢草、丹蔘

貴藥

杜仲、吳茱萸、硃砂、五倍子、黃精、天冬、天麻

華南藥

澤瀉(福建)、薄荷(江蘇)、牡丹皮、木瓜(安徽)、枳實、枳殼(江西)

浙藥

杭菊花、杭麥冬、白朮、白芍、延胡索(元胡、玄胡)、玄蔘、山茱萸、浙貝母

廣藥

又稱“南藥”
陽春砂、廣藿香、檳榔、穿心蓮、肉桂、桂枝、蛤蚧、巴戟天
“四大南藥”為檳榔、巴戟天、益智仁、砂仁

雲藥

木香、茯苓、三七、重樓

揮發油的組成和性質

1、化學組成:

萜類:單萜、倍半萜。

芳香族化合物:小分子的苯丙素類衍生物,桂皮醛-解熱鎮痛;萜源類-百里香酚;花椒油素。

脂肪族小分子化合物:陳皮中的正壬醇;人蔘中的人蔘炔醇;魚腥草中的癸醯乙醛(魚腥草素)。

其他類:芥子油、原白頭翁素、大蒜油等,常稱之為“揮發油”。

2、性質:

(1)性狀:透明液體。具有濃烈的香味,少數有顏色,薁類多顯藍色。“腦”是揮發油在低溫下析出的結晶物。濾去析出物的油為脫腦油。

(2)揮發性:可與脂肪油區別。

(3)物理常數:多比水輕;具有光學活性;相對密度、比旋度、沸點、折光性。

(5)化學常數:酸值、酯值、皂化值。

輕鬆備考:2022年執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一》必背考點(二) 第3張

飲片的形狀和大小

(1)形狀

根及根莖、木本莖:類圓形切片,如甘草、大血藤飲片。

草本莖:段狀,圓柱形的如金錢草飲片,方柱形的如薄荷飲片,中空而節明顯的如淡竹葉飲片。

皮類:彎曲或捲曲的條片狀,如肉桂、厚朴飲片。

葉類:一般絲條狀,如枇杷葉飲片;或保持原形,如番瀉葉飲片;或皺縮,如艾葉飲片;

碎片狀,如桑葉飲片。

果實、種子:一般為類圓球形,如五味子飲片,扁圓形如酸棗仁飲片,心形如苦杏仁飲片等,大者常切成類圓形片狀等,如木瓜飲片、檳榔飲片。

(2)大小

《中國藥典》規定,飲片的規格有片、段、塊、絲等。片:極薄片 0.5mm以下,薄片 l—2mm,厚片 2—4mm;段:長 10—15mm;塊:8—12mm;絲:皮類絲寬 2—3mm,葉類絲寬 5—10mm。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e3rr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