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講解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講解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講解

明孝陵博物館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內,是關於明太祖朱元璋、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和南京明文化的專題展館,新館外觀採用了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建築風格,白牆、灰瓦、雕花木門、坡頂屋面、馬頭牆、花格窗等典型元素的運用,使得整體建築與周邊明孝陵遺存的大金門、四方城等文化遺址和草木蔥鬱的自然環境相協調,這也與600多年前明孝陵“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不謀而合。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南京明孝陵導遊詞,方便大家閱讀與鑑賞!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1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鐘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它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馬氏的陵寢。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已有600多年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顯赫、規模巨集大、形制獨特、環境優美而著稱。2003年,明孝陵申報世界遺產成功,更使得這座開創明清皇陵制度的明孝陵成為了世人矚目的焦點。

明孝陵經過600多年的歷史滄桑,許多建築物的木結構部分已不存在,但它的所有建築遺存都完好地保留在原地,空間佈局上完整如初,文化遺存所在的自然景觀未受損壞,它們足以顯示明孝陵在中國帝陵發展過程中所擁有的獨特的設計理念、制度格局、營造規模和藝術成就。如今,分佈於北京、湖北、河北等省、市的明清皇家陵寢都是以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而建造的,從這種意義上說,明孝陵不愧是一件天才的藝術傑作,是中國文化發展到高度成熟時期的一項綜合性成果,它開創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價值和地位。

它是明初政治思想、社會文化、審美意識、建築技術和國家財力的結晶。陵寢佈局設計和建築形式,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和典範精神。既繼承了漢、唐、宋帝陵制度中的優秀成分,又建立了新的帝陵制度。明孝陵的陵寢制度,規範著明、清兩代500多年帝陵建設的總體格局和風貌,其地位崇高,影響極為深遠。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2

各位遊客,我們即將參觀的景點就是位於紫金山獨龍阜玩珠峰的明孝陵。明孝陵始明代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8年出生於安徽鳳陽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17歲投身皇覺寺,1352年參加了元末郭子興的紅巾軍,1356年領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稱帝。

明孝陵修建於1381年,1382年葬入皇后馬氏,1398年朱元璋病逝後入葬於此,工程直到1413年才完工。取名孝陵,一說是因為朱元璋主張“以孝治天下”,另一說是因為馬皇后死後諡號“孝慈”。故此陵明代稱“孝陵”,到清代始稱“明孝陵”,以示朝代的區別。

明孝陵依託紫金山,陵園依山就勢神道蜿蜒曲折,陵寢恪守中國建築之傳統,中軸對稱,首創了寶城寶頂,前朝後寢的陵墓形制開創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門-------大金門,當年明孝陵陵區從大金門的兩側延伸出一道45華里的外牆,把整個紫金山都包括在內。

原大金門重簷歇山頂,頂覆有黃色琉璃瓦,現在屋頂和大門都蕩然無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門。

過大金門,我們就來到了四方城,這裡原來是一座碑亭,由於頂部毀於清代咸豐年間的戰火,只留下了四面牆壁和四個門券,每邊長26.86米,猶如一個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稱它為“四方城”,城內有一座“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碑高6.7米,下面的碑趺高2.08米,稱贔屓,傳說為龍生九子之一,好負重,這塊碑是南京地區最大的一塊明碑。碑文是由明成祖朱棣所撰,全文有2746個字,共分為七部分,一、敘述其身世,出生句容大族;二、為民請命,發跡定遠;三、平定天下,登基稱帝、冊中宮、立皇太子,分封同姓;四、廢中書、設六部,親掌兵權;五、重人才、建國學;六、生活簡樸,囑死後與馬氏合葬孝陵;七、皇族子女57人名號及144句四言頌詞一篇,碑文是對朱元璋一生的高度評價。“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這也是明孝陵工程結束的標誌。朱棣在大書特書朱元璋功績的背後其實是在大樹特樹自己的威信,以此表明繼承皇位的正統。他原本在南京東郊的陽山派上萬民工鑿了一塊巨大的碑材,其碑帽、碑身、碑座如果相加高達72米,因為過於巨大無法搬運因而棄之未用。

走過御河橋,我們就來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兩側從東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種石獸,每組四隻,兩立兩蹲。獅子是百獸之王,象徵帝王的威嚴;獬豸是傳說中的法獸,象徵君王的正直不阿;駱駝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遼闊,國家西域安寧;大象則是象徵國泰民安,民心順服;麒麟是中國神話傳說的一種瑞獸,象徵帝王的仁德;最後看到的這種動物是馬,象徵對帝王的忠誠。在神道兩側安置這些石獸的主要目的一是表記朱元璋的功績,二是展示大明的國力昌盛,三是祈望鎮妖辟邪。

走過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對望柱,望柱又稱華表,立於陵墓前的神道,又稱陵表。在這裡有指示道路的作用,從這裡開始,神道開始拐向正北方向。翁仲路上有兩對武將,身穿盔甲,手執金吾,身材魁梧;兩對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肅穆。他們分別是一對青年的,一對壯年的,預示著大明江山後繼有人。神道的盡頭,立有一座六柱三門的櫺星門,原門毀於清咸豐年間的戰火,現在看到的這座櫺星門是根據史料在2007年修復的。這是謁陵時通行的禮儀之門。

在石象路東側,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圍繞梅花山轉了一個彎。原來這座山是東吳時孫權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時曾有人建議將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就留下給我看大門吧”,於是神道因此而彎曲,正好成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南京著名的賞梅基地了。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3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金水橋,金水橋的後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寢建築,金水橋原本有五座,正對著陵宮的五座大門,後毀於清咸豐年間的戰火,清代只重新修復了三座,我們可以看到橋面與橋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遺物,橋欄為清代重修。從這裡開始,建築依照中國傳統,坐北朝南,中軸對稱。

順坡而上,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門,這是陵宮的大門。它黃瓦,朱門,紅牆,相互映襯,盡顯皇家的氣派。這座門是1988年根據史料重修的大門,在門前在牆外的東側,有一座特別告示碑,立於宣統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國文字書寫,內容是告誡遊人要保護孝陵。

進了文武方門,我們就來到了碑殿,碑殿原為孝陵享殿前的大門,因大門在太平天國的戰火中,清同治年間將毀壞的大門改建為碑殿,殿內共有五塊碑刻,正中一塊上刻“治隆唐宋”,為康熙皇帝手書,意思是讚譽朱元璋治理國家的功績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作為滿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對朱元璋的尊重和欽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執政之初,漢人不服滿人統治。康熙深知,光靠滿人高壓政策是不行的,還須依靠漢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親謁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並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謁陵時題“治隆唐宋”,藉此籠絡人心。作為旁邊兩塊是乾隆皇帝謁陵時所題的詩碑。後面還有兩塊臥碑分別記敘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時謁太祖陵的紀事,上面有兩江總督陶岱以及江南織造郎中曹寅所書的記錄。

這座建築是孝陵原主要建築享殿,即孝陵殿舊址,可以看到原有漢白玉的三層須彌座臺基,臺基高三米,三層臺基的四角上還遺留石雕的螭首,臺基前後各處踏跺三道。塌跺中置丹陛。上陛為“二龍戲珠”,中陛為“日照山河”,下陛為“天馬行空”三層須彌座上為享殿,裡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馬皇后的神位。原來的殿宇毀於清咸豐年間的戰火,我們現在看到臺基地面上保留下來的56個巨大的石柱礎,每個的直徑都有0.91米,看到這裡就不難想象當時的享殿是多麼的壯觀。當年的孝陵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簷廡殿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斗拱挑簷,高大森嚴,當時孝陵的規模遠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長陵享殿要大。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間修復的三開間的小殿,規模已大不如前。

經過內紅門,走過昇仙橋,眼前的建築就是方城,方城是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築,外部用大條石與巨大的磚石砌成,方城東西兩側各有八字牆一堵,牆面四角飾有磚雕花紋,這些磚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穿過方城正中54級甬道,迎面就是寶城的南牆,正面可見用十三層條石壘築,上書“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據說這七個字刻於民國初年,是用以回答遊人詢問的。

從寶城與方城之間的東西夾道折向南拾級而上,可以登上明樓,它原先是一座重簷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築,後毀於清代太平天國的戰火,僅存四壁,2009年明樓加頂保護工程完成,已修復上午明樓於2009年7月正式對遊客開放,裡面展出了明代分佈在全國的十九處帝王陵墓的圖片資料。

方城後面就是寶頂,它是一個直徑325---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寶頂上樹木參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馬皇后埋葬的玄宮。寶城就是圍繞寶頂周長約1100米的磚城。寶城寶頂的皇陵形制開創了明清500多年帝陵的先河。只是明代的寶頂大致為圓形,清代帝陵的寶頂改為橢圓形了。

今天在明孝陵的東側還儲存有明太子朱標的東陵遺址, 在當年明孝陵陵區鐘山之陰還建有數座明代功臣墓。

中國古代的帝王陵墓形制最初為秦漢時的方上,代表陵墓為陝西的秦始皇陵,唐代改為依山為陵,代表陵墓有陝西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唐乾陵,宋代帝王陵為規模比較小的方上,明代朱元璋首創了寶城寶頂、前朝後寢的陵墓形式。

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滅亡,前後有16位皇帝,除南京明孝陵外,其餘皇陵均在北京,只有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諸多的明代陵墓遺存給我們留下了無數觀賞之處。

中國古代陵墓作為中國文化的遺存,為後人研究與瞭解中國古代經濟與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各位遊客朋友,我們今天的參觀就要這裡結束,感謝大家對我的導遊工作的配合,歡迎您再次遊覽明孝陵!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4

各位遊客: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稱,各個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蹟和遺址。現在我們要去參觀遊覽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選址經過—營建過程】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馬氏的合葬墓,它位於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中國曆代帝王對陵地的選擇非常慎重,特別注重選擇“吉壤”之地,即風水寶地。每次外出選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員外,還要吸納通曉地理、會看風水的方士參加。選好陵地後,皇帝還必須親自審視現場,滿意了才被最後確定下來。朱元璋登基後不久,就很關心自己死後的“天堂”,便開始籌劃營建陵墓。據說,他曾把劉伯溫、徐達、常遇春、湯和等大臣召來,商議選址。五人約定各自先把所選最佳墓址寫在紙上,然後同時公開。結果,英雄所見略同,都寫著“獨龍阜玩珠峰”。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這樣定了下來。獨龍阜是一座位於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徑約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墳冢。中國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龍天子,在獨龍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於洪武九年(1376年)開始籌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軍都督府企事李新。當時,動用大量民工,遷走了前人留下來的幾十座寺廟。自東晉、南朝以來,佛教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當作國教,因此南京寺廟林立。東晉時,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侶達10萬之眾。唐代杜牧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正是當年南京佛寺興盛的寫照。除了遷寺之外,甚至還遷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當要遷走三國時孫權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時,朱元津說了一句話:“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著他守門。”才沒被遷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後,正好遇上馬皇后去世,朱元津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將其靈樞葬人陵墓,封她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稱也由此而來。1383年,孝陵的主體工程大殿建成。1392年,皇太子朱標去世,葬在孝陵東,稱為東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整個建陵工程才告結束,工程歷時23年。朱元津臨終前,曾留下遺命;“喪儀物一以儉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無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釋服,無妨嫁娶。”這顯然是朱元璋收買人心的把戲。整座明孝陵建築範圍,東起孝陵衛,南到衛崗下馬坊,西抵城牆邊,北達獨龍崗半山腰,方圓20多公里,可謂規模恢巨集。在漫長的23年工程建設中,耗盡了民脂民膏。當時墓區內植樹萬株,養鹿千頭,派守的衛兵多達5700人。其範圍之廣,規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見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時,有40位嬪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東、西兩側,38人從葬於孝陵。這暴露了中國封建統治階級的殘忍,他們不僅生前要享受榮華富豪,死後仍要“雖死猶生”,實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引導建築:下馬坊—大金門—神動聖德碑—御河橋—神道—石象路—華表—翁仲路】

明孝陵的建築可分為引導建築的神道和主體建築的陵寢兩大部分。

各位遊客:進入明孝陵陵園區內,首先看到的這座石牌坊,叫做“下馬坊”,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築。石坊上刻著的是“諸司官員下馬”6個楷書大字。當時的文武官員到此必須駐轎下馬,以示尊敬。眼前所見的這座下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請大家看,這便是明孝陵的正門——大金門,黃層重簷,紅色牆堰向東西境蜒,氣勢非凡。

大金門正北70米是碑亭,俗稱“四方城”。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築,四面各有一個券門。亭內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刻著明成祖朱律頌揚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全文長達2746宇,每個字都有拳頭大小。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隻巨大的龜形動物,高2.08米,古人稱為“贔屓”,是一種神話傳說中的動物,據說特別能負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區最大的一塊古碑。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5

各位遊客:過了御河橋,折向西北就是陵墓的神道。神道分為兩段:第一段為東西向,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長615米,路上兩側分列6種12對共24只石獸,每種4只,兩蹲兩立,自東向西排列著獅、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這些石獸各有寓意:獅為百獸之王,顯示帝王的威嚴,它既是皇權的象徵,又起到鎮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神羊”,獨角、獅身、青毛,秉性忠直,能明辨是非,相傳舜帝時管刑法的官員皋陶豢養獬豸,如果遇到兩人爭鬥,它能用角牴觸無理有罪的人,後人奉它為公正的神獸,在這裡用來標榜皇帝是執法如山的聖明天子;駱駝象徵著沙漠與熱帶,表示大明疆域遼闊,皇帝威鎮四方;大象是獸中巨物,性格溫良,寓有“順民”的意思,另外它四腿粗壯有力,堅如磐石,表示國家江山的穩固;麒麟是傳說中的“四靈”(麟、鳳、龜、龍)之首,它是披鱗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獸,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徵“仁義之君”和吉祥、光明;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戰、統一江山的重要坐騎,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常常立下汗馬功勞,它具有“老馬識途”的智慧,“馬不停蹄”的能耐,“一馬當先”的奉獻精神和忠於職守的高尚品德,為歷代封建統治者所鍾愛。明孝陵神道的6種石獸中,以象為最大,重達80噸,都取材於江蘇大連山。當時為了將這些石獸運抵明孝陵,冬季時,在路面上灑水結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滾軸,用讓眾人一路上推滾的辦法來完成運輸任務。石獸盡處,神道折向正北。這一段神道從望柱起到根星門止,長250米,俗稱翁仲路。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對圓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龍紋飾,這就是華表。華表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宮殿、宗廟的標誌。其實原先的華表與我們現在見到的不一樣,它是一根木柱,後來演變為在靠近木柱頂部安上短的橫木或木板,把它豎立在交通要道或是朝堂上,讓人書寫諫言,或是起到表識作用。這種表柱也叫櫃表,因為遠看好像一朵花,而古時候花與華是相通的,所以又叫華表。墓前立華表始於戰國時的燕昭王,到西漢時已很盛行,但當時也都是木製的。用石柱作華表,直到東漢才盛行,東漢時的石柱周圍有瓜稜形直紋,柱上還題刻著“某官職某某神道”的字樣。到南朝梁代,石柱上端出現了蓮花紋因蓋及蹲坐的小辟邪。唐乾陵的石柱、柱身、柱礎、柱頂出現了卷草紋雕飾。宋陵石柱通體都刻有龍紋。由於受宗教的影響,柱頂端也逐漸演變成承露盤和立在上面的望天犼。華表上的犼頭朝外,表示望君歸;華表上的犼頭朝裡,表示望君出。由於犼性好望,所以凡有石犼蹲立的華表又稱“望柱”。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從明孝陵神道到這對華表為止改變了走向,呈南北向,而不像其他皇陵呈直線排列。據說這是為了繞開孫權陵墓,遵守朱元津不遷孫陵,讓他為朱元津看守大門的諾言,所以使神道呈彎月形,環抱著梅花山。每到初春時分,漫山遍野的梅花吐豔,宛如一片“香雪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krzm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