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黨員脫貧攻堅工作心得體會範文精選

黨員脫貧攻堅工作心得體會範文精選

脫貧攻堅工作心得體會怎麼寫?要從哪些方面去寫,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脫貧攻堅工作心得體會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首先針對過去的一年的工作進行一個總結(包括工作狀態、進度、取得的成績),然後就根據自己的對工作的想法,說出自己的感悟、理解與思考,最後總結我們對工作的看法和進一步的思考以及思考後的心得和體會。

脫貧攻堅工作心得體會1

戰疫戰貧:決不讓疫情掣肘脫貧攻堅!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委組織部 陳千柳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的挑戰,如何保證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仍需各地始終堅持思想不鬆、標準不降、要求不變,緊繃“打硬仗”這根弦,直面困難,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在戰疫中把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細,如期兌現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莊嚴承諾。

堅持思想不鬆,凝心聚力“戰”。“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截止今年2月底,在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貧困群眾“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解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經濟活力和發展後勁明顯增強。受脫貧攻堅工作與戰疫工作的歷練,基層幹部本領明顯增強,基層治理能力水平不斷提高,為繼續“打硬仗”儲備了力量。前期成績的取得為最終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當前疫情的影響下,我們要正視前期脫貧攻堅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堅定信心決心,不鬆勁不懈怠,鉚足“戰”勁,堅持“輸血”“造血”相結合,持續注入戰疫戰貧強大動力,凝心聚力啃下最後的“硬骨頭”。

堅持標準不降,瞄準難點“攻”。“從實踐看,疫情或災害對減貧程序會產生影響。我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貧困群眾外出務工、扶貧專案建設、精準幫扶工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一手戰疫、一手戰貧,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還需各級黨委政府號召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認清形勢,時刻保持戰鬥狀態,打一場不勝不休的攻堅戰和一場補短板強弱項的攻堅戰。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目標標準、完善推進機制,勇於“下深水”,認真落實分割槽分級精準防控策略。堅持“脫貧不脫政策”,保持穩定的幫扶政策。提前採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防止返貧,持續鞏固前期脫貧成果。

堅持要求不變,較真碰硬“督”。“脫貧攻堅越到最後時刻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受疫情的影響,如期全面完成今年的脫貧任務,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把各項工作做得實而又實,絕不能搞“花架子”“假把式”。要通過強化督查獎懲,壓緊壓實責任,以評估拉練新常態全面提升工作實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減輕基層負擔,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要加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的宣傳,對影響脫貧攻堅工作大局的行為和言論,要堅決依法制止。堅持刀刃向內,整改落實扶貧工作不嚴不實、群眾工作不深不細、政策落實不夠到位、資金管理使用不夠規範問題,持續深入改進作風,保證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戰疫戰貧目標任務。

“脫貧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戰疫中戰貧,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思想不鬆、標準不降、要求不變,就一定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兌現鄭重承諾!

脫貧攻堅工作心得體會2

2017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近幾年,精準扶貧一直是報告的重點內容,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明確表示,要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

扶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在多家網站的“兩會調查”榜上,“精準扶貧”投票數遙遙領先,可見精準扶貧作為民眾關注的熱點、焦點,是民心所向,民生所盼。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是1000萬人以上,實際完成124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為200萬人以上,實際完成249萬人,交出了一份精彩的“開局答卷”。

當前,我國的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深水區和衝刺期。按照“十三五”規劃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要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脫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灌水式”、“輸血式”的扶貧方法已經不能完全適用於脫貧難題,這就倒逼著扶貧工作要向精準邁進。

貧困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艱苦的自然環境、落後的基礎設施,是屹立在扶貧工作面前的大山。只有進一步推進智力扶貧,才能為脫貧攻堅“固本培元”。個人思想理念、價值觀的最佳形成和塑造時期是青少年時期。我們的總書記曾指出:“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2015年,他在考察陝西楊家嶺福州希望國小時強調,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抓發展在根上還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重視教育,重視基礎教育尤其是老區的基礎教育,財政資金要向這方面傾斜。

2016年,國務院出臺多項措施,力爭把所謂“貧困的代際傳遞”扼殺在源頭,效果非常明顯:全年重點高校招收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人數增長21.3%;免除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普通高中學雜費;全年資助各類學校家庭困難學生8400多萬人次。在2017年,政府還將持續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辦學差距,繼續擴大重點高校面向貧困地區農村招生規模。從這些可以看出,黨中央對貧困地區教育的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扶貧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拿出真招、實招、長遠招,不失時機、不拘形式地為來自貧困地區的青少年減少經濟壓力,利用教育扶貧斬窮根,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黨員脫貧攻堅工作心得體會範文精選

脫貧攻堅工作心得體會3

湖北省相對於甘肅省在扶貧開發方面,不論是在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氣候條件上,還是在經濟實力、基礎設施、貧困程度上,都有著絕對的優勢。但要實現到20__年“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攻堅任務目標,還必須學習甘肅、貴州的經驗和作法,在“精”和“準”上做好結合文章。

一是學習甘肅省扶貧攻堅的精神。這次到甘肅參加扶貧開發培訓班,所見所聞給我映象最深刻的是“真扶貧、扶真貧”。主要表現在:宣傳氛圍濃厚,所到之處的公路兩旁、政府大院、村部門前、小組灣落均看到各類扶貧工作宣傳標語,營造了扶貧開發工作的濃厚氛圍;機構設定健全,縣、鄉、村三級分別設立了扶貧開發指揮部、指揮站和指揮所,將扶貧開發作為一項重要的常態化工作來抓;組織領導到位,各級扶貧開發機構實行主要領導掛帥、縣鄉幹部到貧困村駐點,並且對貧困村狀況和基本資訊能夠“一口清”,充分體現出領導的重視度和幹部的參與度;目標措施精準,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幹部在制定扶貧目標措施時,明確了“三不原則”,即不現實的目標不說、不切實的任務不講、不實際的辦法不提,在深入調研和廣泛聽取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做到因地制宜、一村一業、一戶一策;資訊資料齊全,各級扶貧開發部門均規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貧困村、貧困戶資訊資料,包括貧困原因、扶貧措施、脫貧目標和計劃,同時開發了一套精準扶貧工作網路平臺,通過點選某個村某個貧困戶,就能直觀地看到該戶的人口、致貧原因、幫扶需求、脫貧計劃和進展等詳細資訊。雖然甘肅與湖北在貧困程度、貧困面和自然環境、資源優勢等方面截然不同,有些方面不能照搬照套,但甘肅省在推進扶貧開發上的信心、決心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二是精準產業專案支撐群眾脫貧。貴州省海雀村之所以能把風沙四起的荒山變成萬畝林海,關鍵是找到了科學發展、生態富民的精準路子;甘肅省平涼市之所以能在乾旱貧脊的土地上發展蘋果產業帶動村民致富,就是因為因地制宜找準了扶貧專案。因此,我們強調“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關鍵要做到對症下藥、精準滴灌,不搞大而化之地大水漫灌,在扶貧物件、產業專案、資金安排和規劃措施等方面,要做到因人、因地、因貧困原因,有針對性地精準扶貧之策。

三是從解放思想上實施精準扶貧。一位曾經在甘肅部隊工作過15年的朋友講過這樣兩個事例,其一:某村支部書記到縣裡開會回來,自豪地對大夥說,我們今年又把貧困村的資格給爭回來了!其二:部隊到當地結對村去扶貧,給某戶貧困戶送去兩頭優質種羊,鼓勵他發展養殖業脫貧致富。再去時發現羊沒了,已經被農戶宰掉吃了,問及原因,農戶理所當然地說道“你們送來就是給我們吃的嘛!”。在我們當前實際工作中,有的幹部認為戴上貧困村的帽子,肯定會給村裡帶來真金白銀和專案扶持,寧願守著這頂帽子不願摘去;有的群眾爭著要當貧困戶,等著上級領導送來慰問金和物資。這種等人授魚、等米下鍋的思想,嚴重製約了扶貧政策的實施和脫貧計劃的實現,必須要在實施精準扶貧措施的基礎上,正確引導貧困村和貧困物件轉變思想,樹立幹中求助、積極脫貧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對建檔立卡物件要算好收入賬,達到脫貧標準的要予以標識,及時退出貧困之列,才能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小康的目標。

四是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扶貧攻堅和精準扶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在涉及到土地開發、利用和資源配置上,不能盲目冒進,不能單一地追求高產出、高效益的產業專案,同時還應兼顧環境和土地資源保護,做好科學規劃,決不能以脫貧致富為目的而私開亂挖、毀壞地形地貌、嚴重汙染生態環境,決不能為了當前脫貧摘帽的目標而吃子孫飯、斷子孫路,確保扶貧攻堅與堅持綠色發展統籌兼顧,既要順利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又要做到科學、可持續發展。

脫貧攻堅工作心得體會4

@扶貧幹部 要勇做脫貧路上的“槓精”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官倉街道 李霞連

槓精,網路流行語,專指一些抬槓成癮的人,不論別人說什麼,總想站出來反駁、挑刺。當前,正處於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重要階段,扶貧幹部要敢於當一名“槓精”,和脫貧攻堅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槓到底,一鼓作氣,奮力攻堅,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魄力和韌勁,取得脫貧攻堅的最終勝利。

立足崗位,刀刃向內,敢於和自己“槓到底”。魯迅先生曾說:“真的勇士,要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脫貧攻堅,首先就要扶貧幹部端正心態,認真落實工作,真正將扶貧工作作為檢驗自己初心和責任的試金石,在真抓實幹中找到幫助群眾脫貧的“良方”。當前,有部分基層扶貧幹部,僅僅把扶貧工作當做“紙上談兵”的檔案總結,習慣於“數字式脫貧”“總結式脫貧”,將脫貧材料寫得天花亂墜,走訪群眾、慰問活動的照片數不勝數,但工作的實績卻相差甚遠。因此,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黨員幹部首先就要突破自身“關口”,充分認識到當前脫貧工作已到了吃緊階段,個人思想容不得半點懈怠,只有充分結合自身崗位,認真檢視自我問題,從思想和態度方面實現自我蛻變和提升,把脫貧工作實績和群眾滿意度、幸福感緊密結合,才會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大動力。

精準識別,找準短板,敢於和問題“槓到底”。《孫子·謀攻》:“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講的是隻有充分了解掌握對手的弱點和軟肋,才會在鬥爭中幫助自己取得勝利。脫貧攻堅,也如同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路上的對手,只有全面掌握其中的問題和短板,才能幫助我們精準施策,一一攻破難關。雖然經過前期的不懈努力,各地的脫貧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和勝利,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可以“鬆口氣”。當前,依然還有許多地區的脫貧工作“任重道遠”,因此,就需要扶貧幹部們認真走訪調研,多下基層,多沾“泥土味”,找準脫貧路上的問題癥結,比如是地方產業基礎薄弱,還是群眾就業渠道單一,又或者是擇業觀點落後、就業技能不高等原因,扶貧幹部只有查詢到具體問題,才能為地方出臺針對性強、實施效果好的政策措施提供有力支撐。

明確時限,立行立改,敢於和時間“槓到底”。“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查詢問題的目的和落腳點就是要整改問題、處理問題、問題,只有把問題一一改正,才能助推脫貧工作取得實效。當前,有的扶貧幹部在遇到問題難點時,雖然建好了臺賬,但並未明確整改時限,絲毫沒有緊迫感,習慣“甩鍋”,找“擋箭牌”,不願意加足馬力、久久為功,使問題得不到實質性的突破。因此,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扶貧幹部一定要建好問題臺賬,明確整改時限,嚴格落實責任人,讓自己心中有“一本賬”,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自己能解決的,要快速處理,對不能立即解決的,要及時報告上級,動態更新問題整改臺賬,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概,不改問題誓不罷休,真正把群眾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這樣才能全力奪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脫貧攻堅工作心得體會5

幹部要協助貧困群眾答好“脫貧考卷”

四川省瀘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吳詩苑

我們的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為黨中央適時宣佈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資料支撐,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用唯物史觀考察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就會得出中國歷史是由中國人民創造的,中國人民是中國歷史上的真正英雄的必然結論。

如今,實現近1億人的脫貧壯舉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中國千百年來的歷史程序也未曾有之。不過英雄的中國人民終會創造奇蹟,廣大貧困群眾即將用自己的雙手實現整體脫貧,他們的非凡成就將會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脫貧路上仍有許多硬骨頭要啃,已脫貧的群眾近200萬人有返貧風險,需要及時鞏固脫貧成效,全國有52個縣還未實現脫貧,其中的貧困群眾更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老年人、患病者、殘疾人的比例達到45.7%,加之受疫情影響,更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添了難度。

作為貧困群眾“知心人”與“領路人”的幫扶幹部,自然有義務和責任在脫貧攻堅決勝之時扶上馬,送一程,協助他們掃清黎明前的黑暗,讓作為歷史創造者的貧困群眾能夠書寫好中國脫貧致富的好故事,心無旁騖答好最後的“脫貧考卷”。如此才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經久不衰”的資料支撐。

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在人的觀念、能力、幹勁。現在,廣大幫扶幹部無需隱藏實力,要以“兩不愁、三保障”為出發點,盡銳出戰,展現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觀念,發揮脫貧“多面手”的能力,拿出永不言棄的幹勁,並以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的作風,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力克扶貧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協助好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同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識別鍛鍊幹部的最佳試煉場,幫扶幹部要沉下去,用實踐檢驗自身能力。要親自嘗一嘗貧困群眾餐桌上的飯菜,檢驗群眾是否愁吃;瞧一瞧貧困群眾的衣櫃,檢驗群眾是否有衣穿;看一看貧困群眾的房屋,檢驗群眾住房是否跑風漏雨;陪一陪貧困群眾到醫院看病,檢驗群眾是否看病難……如此檢驗,就能查出各項脫貧風險,使得幫扶措施更精準、幫扶成效更突出、幫扶信心更充實。

並且要將“話筒”交給貧困群眾,讓他們像竹筒倒豆子一樣,直截了當把脫貧中還存在的困難以及自身脫貧所總結的經驗方法講出來。這樣既能摸清脫貧中所存在的“隱形頑疾”,找到“接地氣”的脫貧方法,從而以點帶面,惠及其他貧困群眾。又能拉近幹部同貧困群眾之間的距離,提升脫貧滿意度,激發貧困群眾改變落後現狀的內生動力,達到扶智與扶志,實現全覆蓋、無死角解決脫貧各項短板問題。

當貧困群眾不再煩惱“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幫扶幹部的協助工作就落到了實處。這極大鍛鍊了幹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也磨鍊了幹部的腦力、腳力、眼力、筆力。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更為後續銜接鄉村振興發展築牢了幹部基礎,讓英雄的中國人民能夠真正將脫貧致富的壯舉寫入歷史,讓振興夢根植於農村大地,實現幸福的開花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ok4r3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