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家庭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家庭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家庭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孩子是不會真正輸在起跑線上的;輸掉的,只能是家長的耐心、信心和平常心。那麼關於家庭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家庭教育的核心價值,希望大家喜歡!

家庭教育的核心價值

兒童是人生的一個奇蹟,也是人生的一個祕密。我們對於兒童的認知,遠沒有達到對外部世界、物質世界那樣的程度;與此同時,我國當前的家庭教育正處在嚴重的危機之中。在當前大規模的城市化程序中,上千萬留守兒童失去了父母的撫養和監護。另一個事實是,在絕大多數健全的家庭裡,家庭教育的功能已被異化。在我們這個大教育和終身教育的時代,教育卻被狹窄地等同為“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則被窄化為知識教育,知識教育又被扭曲為應試訓練。其後果是,家庭教育成為學校學科教育的延長,家長異化為應試教育的陪練,抽空了家庭教育的基本價值。

讓我們關注這樣一個現象:與當今的許多家長不同,不少名人、偉人對子女的期望是相當“低”的。事實上,名人之後大多成為教養良好的平民和各種專門人才。

從公民教育的角度,陶行知將這一教育目標稱之為培養“人中人”,以抵禦追求出人頭地、讀書做官、做“人上人”的傳統教育。遺憾的是,由於獨生子女的現實,“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樣不切實際的目標已經成為似乎是不應質疑、天然合理的“天下父母心”。然而,如果我們絕大多數人必為平民卻不甘於做平民,自拔頭髮以離地,會有好日子過嗎?做最好的自己,難道不是一個更切實可行的目標嗎?

有人會質疑:如果甘於平庸,那麼社會所需要的“精英”如何產生?我認為,真正的精英本質上不是狹窄的知識教育和應試競賽的產物,也不會從遠離社會和大眾的、脫離生活和實踐的、“高檔豪華”的物質環境中產生。偉大寓於平凡的道理至今並不過時。只有在腳踏實地、關心大眾的平民價值和平民生活中,才能產生具有社會責任感、愛心和悲憫心,具有正直、理性、堅毅、寬容、合作等基本品質,具有大思路和大智慧,能夠擔當和“弘道”的真正的精英。

許多家庭的失敗教訓,可以反過來揭示家庭教育的真正重要的價值。當孩子最終違法犯罪進入監獄、不堪重壓進入醫院,乃至誤入迷途告別人世時,那些“失敗的父母”往往痛悔不已,還原了最真實的願望:上清華、北大,考試分數其實並不那麼重要,只要孩子還活著、只要孩子身體健康、只要孩子能夠像普通人一樣正常的工作生活就行!這的確是家庭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標。

對於孩童來說,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無疑是最重要的。“身體第一”並不是一句空話,體現在養孩子的體育興趣、體育能力和體育習慣,熱愛戶外活動。喜愛戶外活動、身體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較健康,這同樣意義非凡。我們知道有這樣一類孩子,他們講文明有禮貌,團結合作,性格開朗,工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強,“除了學習不好,什麼都好”。他們這種開朗、樂觀的性格是戰勝應試教育挫折、自我療傷的“祕密武器”,並將帶給他們一生的好運,這就是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

此外,是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培養他們閱讀和探究的興趣。孩子在幼年與書結緣是一個重大事件。當一個孩子喜歡閱讀、與書為友時,教育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好的兒童讀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會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響孩子的終生成長。我們看到太多這樣被考試所壓倒的孩子,他們經常抱怨負擔太重,沒有閒暇時間做自己喜愛的事;但是如果你真的給他三天時間讓他自主安排,就會發現他其實沒有自己想看的書、想做的事,除了做作業不知道做什麼,精神上一片空白。

孩子的精神發展、人格成長還包括形成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是今天最令家長苦惱的事了:究竟該不該讓孩子上特長班學琴、學畫、學英語、學奧數?如果不學,是否會“輸在起跑線上”?藝術教育對性格陶冶、人格養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謂“學琴的孩子不會學壞”,是應當重視的。關鍵是要從孩子的興趣和條件出發,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而非強加於人。逼一個愛畫的孩子去學琴,不可能有好的結果。但是孩子無常性,愛好會變化,該不該逼孩子堅持下去?這需要對每一個孩子的情況做具體分析,不宜籠統下結論。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一個家長能為孩子所做的,是提供儘可能寬鬆的成長環境,在這一過程中鑑別和認識孩子真正的愛好和習性,加以引導和培養。

另一個問題是符合兒童特點的學習。關於究竟幾歲學英語才合適的提問,北京外國語大學的陳琳教授說得好:幾歲都可以,關鍵是符合兒童特點的英語學習,如在遊戲中以兒歌、口語為主的學習。兒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小心翼翼地保護和滋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可惜的是,我們很多的早期教育恰恰是急功近利地以培養“小大人”為目標,以磨滅、摧毀孩子的童心和創造力為能事。孩子的人格發展和健康成長還有許多途徑,不僅靠閱讀和藝術教育,而且靠和同齡兒童的遊戲和交往,靠走進和熱愛大自然,等等。

9個家庭教育觀念

1、世上沒有壞孩子

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在一個優秀的父母眼裡,世上沒有壞孩子,只有渴望被大人們認可、鼓勵、賞識的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對子女的鼓勵越多,子女就越自信;反之,就越自卑。家庭中,父母切不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偏愛某個孩子,因為它最會讓孩子從小產生心理陰影,且終會導致"社會排斥"。

2、要向孩子學習

人類學家瑪格麗米德當年所描述的"並喻文化"(兩代人互相學習的文化)和"後喻文化"(老一代向新一代學習的文化),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們出生、成長在新的時代,對變化的時代有天然的適應能力。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媒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為此提出"以孩子為師",並倡議改變以往的教育觀念。其三,向孩子學習絕不意味著成人的幼稚,恰恰相反,它標誌著成人的成熟與睿智。向孩子學習,兩代人共同成長。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

心理學家發現:孩子在10歲之前是對父母的崇拜期,20歲之前是對父母的輕視期,30歲之前又變為對父母的理解期,40歲之前則是對父母的深愛期,直到50歲他們才真正瞭解自己的父母。

可見,10歲到20歲之間是代際衝突最為激烈的時期,最重要的心理現象是"自我意識"的強化。他們渴望獨立,又屢屢失敗,常以苛刻甚至挑釁的目光審視父母和社會。造成父母與孩子代際隔閡的原因是:一是由兩代人的心理髮展水平的差距引起的,二是兩代人的知識、生活經驗以及對新技術適應能力的差距引起的。

所以,如果孩子在10-20歲之間,做出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事情時,父母不應當即質問或訓斥,而應平心靜氣地思考一下:孩子的行為是否具有合理性?如果缺乏合理性,又是為什麼?經常這樣思考,父母就容易瞭解孩子,而瞭解孩子恰恰是教育的成功之道。

4、尊重孩子的權利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以及參與家庭、社會生活的權利。也許,您看了這些權利會坐不住,這麼小的孩子有這麼多權利,誰還管教得了?其實一個珍惜自己權利的人,比一個不珍惜自己權利的人更好教育,因為所有的兒童權利都在教會孩子如何做人。當父母們尊重孩子的權利,並引導孩子珍惜自己的權利時,真正有益的教育才能開始。

5、沒有信任就沒有教育

心理學研究證明,在0--14歲的孩子中,弱智慧兒童僅佔1.07%,也就是說,98.93%的孩子不存在智力問題,存在的是愛不愛學、會不會學、勤奮不勤奮的問題。即使是1.07%的弱智兒童,經過適當的訓練和熱情的鼓勵,也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當您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的成果不理想時,請您一定要相信孩子,孩子自己也是很痛苦的,孩子也是非常願意學好的,孩子有能力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標。這種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孩子得到精神上的鼓勵,在挫折面前鎮靜下來。"壞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忌言。相反,您應當對孩子肯定地說:"你是個好孩子!"這是一種更符合兒童心理髮展的教育思想。事實表明,沒有信任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6、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在現實生活中,抱怨多於賞識的事實比比皆是,這正是教育失敗的重要原因。因為抱怨教育承認孩子間的差異,不允許失敗,結果使孩子害怕失敗,差異擴大;賞識教育承認差異,肯定孩子間的差異,肯定孩子的長處和點滴進步,結果使差異縮小、消失。

7、減少孩子的依賴

調查發現,獨生子女認為自己"有責任心"的僅佔45.9%,認為自己"做事有獨立性不依賴他人"的僅佔40.3%。也就是說,半數以上的獨生子女依賴性較強。孩子的依賴性從哪裡來的呢?一般來說都與父母的溺愛有關,父母包辦代替越多,孩子的依賴性越強。相反,父母如果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依賴性就會大為減少。

8、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

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是培養獨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基本內容之一,其中特別注意對孩子過失的處理。一般說來,孩子有過失的時候,恰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疚和不安使他急於求助,而此時明白的道理,有可能刻骨銘心。所以,不論孩子有什麼過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應讓他承擔責任,這是現代父母的真正愛心。

9、以群治獨

不少獨生子女有某種孤獨傾向,儘管一人在家感到寂寞,卻又不願與人交往,不願參加集體活動。偶爾與人交往或參加集體活動,他們又表現得不自然,不投入,甚至不知所措。

標籤: 家庭教育 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qgz2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