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造句捨本逐末

造句捨本逐末

造句指懂得並使用字詞,按照一定的句法規則造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依據現代語文學科特徵,可延伸為寫段、作文的基礎,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來源清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纖巧勝。”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雕龍》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樂華 用鉛筆記錄下來。”

下面為您提供關於【造句捨本逐末】內容,供您參考。

1、勿抓影子而失去實質;不要捨本逐末

2、勿竭澤而漁。勿殺雞取卵。勿捨本逐末

3、你放著主要矛盾不管,卻抓住次要矛盾不放,真是捨本逐末,這樣咋能把工作做好!

4、也有可能整個行動會是一種捨本逐末的做法。

5、張強上課不認真,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簡直是捨本逐末

6、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捨本逐末

7、捨本逐末的事要儘量少幹。

8、你的做法有點捨本逐末,結果是得不償失。

9、學習中只熱衷於獵奇,不想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這樣捨本逐末是不好的。

10、如果我們不狠抓產品的質量,而僅僅在包裝上下工夫,那就未免捨本逐末了。

11、學習中只熱衷於獵奇,不想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這不是捨本逐末是什麼呢?

造句捨本逐末

關於【捨本逐末】擴充套件閱讀

【捨本逐末】漢語拼音為:shě   běn   zhú   mò。

【捨本逐末】基本意思為:舍:放棄。本:根本的,主要的。逐:追求。末:枝節的,次要的。原指棄農而事工商。後泛指放棄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枝節的。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節上下功夫。也作“捨本事末”、“棄本逐末”。

【捨本逐末】出處為:《呂氏春秋·上農》:“民捨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捨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捨本逐末】典故:戰國時,各個諸侯國之間經常有使節往來。有一天,齊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趙國去問候趙威後。齊王的這位使者沒有到過趙國,更沒見過趙威後。但他早就聽說趙威後是以為很賢德的往後,所以十分高興地接受了這一差事。他想,我作為齊國使者去向趙威後問安,趙威後一定會很高興。她一高興,說不定會賞賜一些貴重的小禮品。因此,他覺得此次出使趙國,還是一件十分難得的美差呢。這個使者披星戴月,馬不停蹄,終於到了趙國國都邯鄲。邯鄲,在齊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美麗的:那雕樑畫棟的梳妝樓,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熱鬧非凡的市橋,那巍峨秀麗的叢臺……他聽人說過很多很多回,可就是沒有見過。因此,一路上盤算著,等辦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鄲,飽飽眼福。到了邯鄲,他直奔趙王城,去問候趙威後。趙威後果然不負賢名。當齊王的使者被一位美麗的宮娥引進後宮時,趙威後早已端坐在一個繡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嚴正氣,滿臉的慈祥。以禮拜見之後,齊王使者把隨身帶來的齊王親筆信呈給了趙威後。但不知怎的,那趙威後竟然沒有先去拆閱齊王的信,卻躬身問齊王使者道:“你們齊國今年的收成好嗎?”,“好。”齊王使者答。趙威後又問:“黎民百姓好嗎?”,“好。”齊王使者答。趙威後再問:“齊王也很好嗎?”,“也很好。”齊王使者答。齊王使者回答完問話,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麼,便直接問出來:“尊敬的威後,我奉我國大王的旨意,專程向您來問安。照說,您若回問的話,也該先問候我們的大王。可您先問的卻是年景和百姓,您怎麼把低賤的擺在了前頭,而把尊貴的放在了後面呢?”,趙威後笑著說:“話可不能這麼說。我之所以先問年景和百姓,後問候你們大王,自有我的道理。”,齊王使者納悶地問:“什麼道理?”,趙威後說道:“你想想看,假如沒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麼活下去呢?假如沒有黎民百姓,又哪裡有大王呢?所以說,我這樣問才合乎情理;不這樣問,便是捨本逐末。你說是不是這樣呢?”,“這……”齊王的使者啞口無言了。召見一結束,齊王的使者已經沒有心情再去瀏覽邯鄲的美景,便直接回齊國去了。在歸國的路上,齊王的使者一直覺得肩上沉甸甸的。雖說那趙威後什麼禮品也沒有賜給他,可他並不認為是空手而歸。他覺得,趙威後的那有關“捨本逐末”的幾句問候,比什麼禮品都貴重。

【捨本逐末】解釋:古以農耕為本,工商為末。謂捨棄農耕,從事工商。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拋棄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節、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現多用於指輕重主次顛倒,不會明辨輕重緩急。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片語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一件事,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或感嘆號。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在分析並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說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著敬意抬頭向上看。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裡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說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隨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3、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一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衛生是光榮的,不講衛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衛生是一種美德。

4、用比擬詞造句,可以藉助聯想、想象使句子生動。如用“彷彿”造句:“今天冷極了,風颳在臉上彷彿刀割一樣。”

5、用關聯詞造句,必須注意詞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儘管……可是……”造句:“儘管今天天氣很糟,但是大家都沒有遲到。” 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型別分清並記住。

6、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充套件成片語,然後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裝置”、“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後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隨著資訊新媒體的發展,網路已經成為繼報紙、收音機、電視之後的主流媒體,並有將其整合的趨勢。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網路話題的熱議和網路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出現了很多新現象:網路造句——當某一新聞事件在網路迅速流傳之後,新聞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在網友們的推廣下,成為造句的主體,並迅速在網路流行展開。比如李剛事件中,我爸叫李剛成為流行語,以它進行的造句活動在網路鋪開。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給我一個李剛,我能撐起整個地球等。而在360與騰訊的3Q網路大戰之後,一句“我很艱難的做出決定”也迅速流行。這類造句的特徵主要是將已有的詩句、文章等進行改變而成。

標籤: 捨本逐末 造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w4zz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