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全书馆 >

综合知识

> 无夏之年是哪一年

无夏之年是哪一年

无夏之年是哪一年

无夏之年是1816年。无夏之年指的是1816年受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北半球天气出现的严重反常现象。欧洲、北美洲及亚洲都出现灾情,夏天出现罕见低温,欧洲及美洲农业生产受影响尤甚,亚洲气候也受到影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无夏之年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年份,指的是公元公元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段时间内,中国发生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和社会动荡,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以无夏之年来形容,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人们感觉夏天似乎消失了,整个社会都笼罩在一片黑暗和混乱之中。

1816年被称作无夏之年,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的1816年也称作“无夏之年”,由于受到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这一年里北半球气候极为异常,甚至出现农历六、七月飞雪的极端情况,北半球在这一年里可以说是没有夏天的。

公历1816年,在中国历史上是嘉庆二十一年,这一年里,英国人派使节来到中国,因为英国使节不遵循清朝的礼节(三跪九叩礼),于是不受嘉庆待见,并责令使节回国,然而几十年后,英国人就对清朝发动了侵略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除了这个小插曲之外,这一年里全世界受火山爆发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尤其是对亚洲的气候影响特别大,从而导致农作物收成不足,不少地方引发饥荒。

坦博拉火山爆发

坦博拉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是一座沉睡了五千年的火山,并在1815年全面爆发,此次爆发是人类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释放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5万倍,有超过7万人直接遇难。

这次爆发,是从1815年4月5日开始的,喷发过程持续一百多天,在距离火山口400公里远的地方,火山灰厚度都超过20公分,远在2000公里外都能听到火山喷发的巨响,可见此次爆发的剧烈程度之高,据估计,此次火山爆发喷出岩浆超过1400亿吨,火山灰超过600亿吨。

火山爆发造成的影响

此次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尘埃、水蒸气等等,其中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几十倍,导致夜间地面的热量无法有效向太空散失,而大量尘埃使得白天太阳光无法到达地面,从而造成局部地区的气候异常,接下来一两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

中国

据记载,火山爆发第二年,也就是1816年的农历八月(中秋前后),中国天气已似寒冬,江西和安徽等地出现六月飘雪,黑龙江在七月出现严重霜冻,台湾等地在十二月份出现严重霜降,全国天气极为异常,导致多地农作物颗粒无收,饥荒四起。

欧美

欧美等地也出现了严重的气候异常,在公历5、6月份,大片农作物被冻死,加拿大还出现严重的风雪天气,积雪冰冻数尺深,有时候天气甚至从30多摄氏度,在一天之内骤降到接近冰点,导致数十万人的死亡。

正是因为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导致北半球1816年的夏天犹如寒冬,所以这一年也称作“无夏之年”,只能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实在太渺小;今年(2020年)全世界又面临新冠肺炎,这何尝不是大自然又一次对人类的惩罚。

无夏之年是什么意思

无夏之年指1816年,因为受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北半球天气出现的严重反常。

欧洲、北美洲及亚洲都出现灾情,夏天出现罕见低温;欧洲及美洲农业生产受影响尤甚;亚洲气候亦受影响,中国云南因而出现饥荒。安徽、江西等地亦有农历六、七月出现降雪的纪录。

1816年5月,美国东北出现霜冻,大部分农作物被冻死。6月,加拿大及美国新英格兰出现两次大风雪,魁北克积雪余尺,广泛地方有人冻死。到了7月及8月,南至宾夕法尼亚州仍可见河水结冰。部份地方温度时而高达超越35°C,然后又突然数小时内下降至接近0°C。

在英国,大量家畜在1816年冬天死亡,威尔士、爱尔兰等地农作物失收,出现普遍饥荒。欧洲多条主要河流在夏天泛滥,德国等地在8月出现霜冻。据估计欧洲约有20万人死于这次天气反常。

被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根据记载,1816年没有经历夏天。在1816的六、七、八月分别罕见的出现了下雪、结冰、霜冻现象。所以,1816年被世人称为“无夏之年”,更有甚者,将这一年称为“冻死人的1816年”。在1816年,整个地球都经历了低气温,尤其是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更为严重,整个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更是直接下降了将近3摄氏度。

1816年,中国正处于嘉靖年间,同样也是未能躲过这一祸事,因为这个气候原因,导致云南遭受了大面积的饥荒。美国东北部1816年的春天相比来说,还算正常,尽管春天还是带着阵阵寒意,但大多数的家庭已经取消了供暖,房间内的炉火也被熄灭,大家都盼望着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来。2月期间,出现了较以往更长时间的倒春寒。至3月的时候也是很正常的出现了气温回升的现象,但明显感受到的是大风天气多于往年。

但到了四月份,本应该春暖花开的天气突然降温,甚至开始下冻雨和开始下雪。五月份的天气更为异常,宛如进入了冬天一样: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湖面也结起了薄薄的冰面、大多数的庄稼直接被冻死。六月份的加拿大和美国少数地区直接下起了暴风雪,农民只能穿上棉袄才能勉强在庄稼地里忙活。那时候,最奇怪的是:虽然有时气温高达35摄氏度,但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突降为0摄氏度。

据调查,“无夏之年”的出现是由于1815年印尼松巴哇岛坦博拉火山的喷发引起的。这座火山海拔为2851米,火山喷发的时候,将许多的尘埃和演示都抛落到了空中,其喷发出的火山灰及其火山渣更是遍及了方圆一百英尺的面积,更有高达3.7米的厚度。这次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冲上了平流层,导致了约4亿吨的气体的形成,这些气体团团围住了地球,气体在大气层中经过反应,阻挡、反射太阳光,从而导致太阳的光热难以到达地球,所以就有了“无夏之年”的产生。

1816年鼠年,人类史上唯一没有夏天的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我们的印象里,夏天应该是太阳当空照,躲在大树下,乘凉又消暑。夏天炎热多雨,空气干燥少风是我们眼中的夏天。但是历史上却有这么特殊的一年,夏天居然结了冰霜,甚至下起了大雪,了我们对夏天的印象,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

1816年,正是中国的清朝嘉庆二十一年,这一年的中国竟然遭遇了“六月飞霜”的反常气候现象。“六月飞霜”这个成语,源自元杂剧《窦娥冤》,讲的是窦娥这个苦命女子遭人陷害要被斩首,行刑前,窦娥对天发誓,若她是被冤枉的,那么她的鲜血便会染红刑场的白绫、六月会飘起漫天的大雪,当地将大旱三年,结果行刑之后果然窦娥的发誓都一一应验。这真是“六月飞霜,必有冤情”。

然而在1816年这一年,中国却真的出现了不同寻常的一个夏天,黑龙江七月遭遇了霜冻,安徽、江西农历六月、七月甚至下起了雪,江南普遍温度都比往年低,夏天如初冬寒意料峭。不仅是中国,整个北半球的夏天温度都要比往年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出现如此气候反常现象?

1816年的气候反常现象,源于1815年的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

1815年4月15日,位于印度尼西亚(当时是荷属东印度)森巴瓦岛上的坦博拉岛爆发,这是世界上有历史记载的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之一,其持续时间之长,爆发威力之大,至今没有一次火山爆发能与之相比。

坦博拉火山的火山爆发指数达到了7,喷发时间一直从4月5日持续到7月中旬。坦博拉火山爆发后,喷入空中的火山灰和碎石估计达170万吨,原来高度为4100米的火山,竟然降到了2850米,等于被喷掉了1250米的高度。火山爆发的巨响在2500千米之外都能听到,所喷出的火山灰总体积多达150立方公里,而且抵达高至44公里之平流层。远至英国伦敦亦可见因火山灰而出现的日落彩霞,大约有60000人因此丧命,是人类目前已知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

1816年是自1400年以后,北半球最寒冷的一年,这一年的夏天是前所未有的冷夏。

一场火山喷发竟然导致了北半球出现气候反常现象,夏天如初冬,这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而造成这一次气候反常的罪魁祸首,正是源于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喷发,这是人类历史上有记录的威力最大,破坏力最强的火山喷发,而且坦博拉是一座活火山,目前虽然还处于休眠期,下一次的喷发未可知,但可以想象的是,坦博拉火山一旦再一次喷发,其破坏力依然强劲,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还是非常大。

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结了冰霜,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其实气候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早已在科学领域被人们加以讨论,例如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代大多和气候的严寒期重叠,而相对繁荣的时段则恰恰较为温暖——当然,这只是中国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名的范例恐怕当属1816年的气候变化了。

 1816年被称为无夏之年,受到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北半球普遍气温骤降,这次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之一使得1816年成为此后1400年北半球最为寒冷的一年。身处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北美洲都广受影响,生活在此的人们无不受到这一场天气变化的波及,上至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无一幸免。

 由历史学家威廉·K·克林格曼和气象学家尼古拉斯· P·克林格曼联合撰写的历史学著作《1816,无夏之年》就把历史的长镜头专门对准了这一极不寻常的年份,如果说人类的历史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那么1816年肯定可以算是这个瞬间里面最为独特的一微妙,由历史学家和气象学家联合书写,更使得本书成为了一部独具特色的历史著作。

气温骤降,农作物歉收,出现不同程度的饥荒是北半球各地面对的普遍问题,人的肚子一饿,就会“穷则思变”。在欧洲,气候突变带来的是人们信仰的分道扬镳,有的趋向于科学——即使当时年幼的科学还无法对于气候变化做出正确的解释,有的趋向于宗教或者妖术,比如有些人认为这是上帝的警告,有的人认为是女巫们在作祟,是她们对天气施加了强大的魔法。当然,历史最终证明,宗教、妖术最终让位给了科学。

 刚刚立国不久的美国在寒冷的驱使之下把目光转向了加拿大,麦迪逊总统说我们必须把加拿大拿下来,不然就只能去南方居住了,这促成了后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随着攻占加拿大的失败,美国人逐渐把目光投向了西部的沃野千里,从而促成了绵延多年的西进运动。

    在天气突变的情况下,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局面,对歉收的农民实施及时的救济,这或许是一个国家、一个相对成熟的标志,而中国在1816年就做得很好。还好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嘉庆二十一年,清廷的统治还算稳定,再加上1816年的寒冷并没有持续到明年年中,所以在中国没有出现较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我更看重1816年的寒冷气候带给文学的影响,文学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是一株盛开的岩中花树,而且绽放得尤其绚烂。比如拜伦和雪莱在此时相好,并在互相切磋的过程中使彼此的诗艺达到顶峰,寒冷的天气还直接催生出了名著《科学怪人》,而吸血鬼文学的产生也从此时开始……

1861年被称为“无夏之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夏天一般都是最炎热的时期,那么无夏之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1816年被称作“无夏之年”则是因为在1815年的时候,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发生喷发,这座火山喷发的时间整整达到了三个月之久,火山口不断地向外喷射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有毒气体,天空中全是颗粒分子,蓝天白云全部不见了,剩下的都是一些乌压压的黑云。

因为火山喷发的时间太久,加上烟雾长时间阻挡了太阳光的辐射,导致了平均气温大幅下降,最终造成了1816年全球大范围的极端寒冷气候,所以大家才会称1816年为“无夏之年”,那个时候的北半球整天处于一种烟雾弥漫的状态,即使到了夏季,没有太阳光的直射,也会感到特别的寒冷,农作物的收成也几乎没有,很多人民都饿死了。

为什么火山喷发会导致太阳光不能直射呢?其实火山灰就好比烟囱里的烟尘,由于火山喷发的冲力让这些火山灰升到数千米甚至上万米的高空,进入了大气层,由于在大气层的火山灰过多,导致水雾等不能够把这些火山灰带走,所以才会一直遮挡着太阳的直射,而且火山喷发出的气体中含有的大量硫元素,也阻挡了部分太阳光线。

其实说得好听点就是“无夏之年”,说得难听点呢,就是“世界末日”,想想当时的人们整天生活的昏天暗地,完全看不到希望,还是挺悲惨的。

历史上,因为夏天结冰霜而被称为“无夏之年”的是哪一年?

公元1816年,当时我们国家正处于大清朝嘉庆时期,也就是嘉庆二十一年。历史上的那一年被称为无夏之年,各种灾情频发,在欧洲,北美洲甚至都有着六月飞雪的事件发生,亚洲也是深受其影响。大清当时在云南等地区出现了饥荒。

因为在这一年里,很多地方都“没有了夏天”!有些地方甚至在七八月份出现零度天气,下起了、红色,甚至是肉色的雪。本该是火热的夏季,却到处冰天雪地,江河里的水被结成厚厚的冰,马车都可以在上面行走;鸟儿在空中飞过,一不留神就被冻死落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815年4月5日傍晚,突然,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松巴哇火山岛,在两个小时内,群岛中的坦博拉火山源源不断地喷发大量炙热的岩浆。火山爆发及巨响断断续续,喷发了一个晚上,大量的火山灰,喷发弥漫到了大气层,犹如给天空撑了一把巨伞,挡住了阳光照射到大地上。此次火山喷发,距离30公里外,一个叫桑格尔村的小村庄,被夷为平地,人、牲畜、房子统统消失在火山爆发引起的大旋风里,狂风肆虐,附近的地皮就像被犁过一般,生灵无存。大量熔岩跌落海中,造成了约4.6米高巨浪的海啸,鱼虾死绝。

这次坦博拉火山的爆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威力为火山爆发指数的7级,所喷出的火山灰总体积多达150立方公里,而且抵达高至44公里之平流层,远至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都可以清晰看到因火山灰而出现的日落彩霞。也正因为这次火上爆发的力度实在太大,其爆发的火山灰将地球整个大气层覆盖,加上坦博拉火山喷出到高空中的近1000万吨到1.2亿吨二氧化硫,这些硫酸盐气溶液弥漫于空气中,遇冷会逐渐形成干雾,严重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光照,这种危害等到1816年夏天时,就被集中爆发出来,最终酿类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

夏日寒流席卷了整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并且向南蔓延到了美国的弗吉尼亚。据当地的地方志记载:“在6月的数场大雪后,人们需要坐雪橇出行。7月4日,正值美国日,这一天大雪纷飞,水塘里的水结了冰,参加日庆典的人们不得已拥入教堂,因为那里的火炉能够让大家得到一丝温暖。”

8月的加拿大情况急剧恶化,地面上几乎看不到绿色植物的影子,全都被冰雪覆盖,一位市民用僵硬的手记载了当时的情况:“霜冻和冰雪冻死了地里所有的豆类和谷物,田里空空如也,像12月一样一片雪白。”

天气恶劣,寒流侵袭,人们有的饿死,有的冻死,单是整个欧洲就有约20万人死亡。甚至连树上的鸟儿,也是被冻的直接掉下来。这次在南半球印度尼西亚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直接影响了全球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无夏之年”也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年。

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具体是什么情况?

民间俗语“六月飞雪,必有大冤”。这句话,可不是古人吃饱饭没事瞎编的段子,因为在1816年,真的经历了一次“六月飞雪”,也真的是有一次大冤,1万多人,瞬间死亡。并且,“飞雪”不是偶然的一次,而是持续了几个月的低温天气,6月下雪,7月结冰,8月霜冻。所以,1816年也被人称为“无夏之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不仅仅是中国,整个北半球的欧洲,美洲,亚洲都经历了这次“无夏之年”。

首先,先说一下1816年,世界各地都发生了那些奇怪的事情

在美国,7、8月份本应该是最热的时候,但是却经历了一天中气温从35度降到0度,河流开始结冰,宾夕法尼亚州西部下起了2-3寸厚的大雪。一名记者在报道中说:“持续几周的霜冻,使这一地区的庄稼全部绝收,玉米全部被冻死,伊利湖也结了冰”。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有一位88岁的医生爱德华,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天气极其寒冷,土地冻得坚硬,风雪呼啸了一天,在中午的暗影处,冰柱有12英寸那么长。 6月17日早晨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佛蒙特市附近的一个农夫有很大一块玉米田,这几天晚上他都在田里燃起篝火,和家人轮流看守不让火熄灭,以免玉米冻死。

在欧洲,很多河流洪水泛滥,德国在八月的时候出现了霜冻,欧洲受影响是最深的,当时的欧洲有20多万人因为极端天气失去了性命。在英国,出现了多彩的日落,在匈牙利,暴雪不是白色的,而是红色和。

在中国,当时正处在嘉庆年间,从上一年的冬天开始,人们就发现,冬天迟迟没有离去,一直到了4月份还是没有转暖。浙江地区,从1月份到11月份,基本就没有见过太阳。

极端异常的天气,导致农作物全部绝收,特别是中国云南地区,受灾最严重,根据记载,当时大量的灾民饱受饥荒之苦,一些人家为了糊口,最后只能靠卖儿女勉强换一点口粮。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1816年全球的极端异常天气?

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仰天长跪,高呼:“老天爷,你为什么要这样”的,朴素的农民伯伯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让他们粮食绝收,卖儿卖女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地球南半球印度尼西亚一个叫做坦博拉的火山大爆发引起的。

1815年4月5日,印尼松巴哇岛上沉寂了200多年的坦博拉火山突然爆发,喷出了高达16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1000多度的液态熔岩以每小时百公里的速度,迅速覆盖了周围百里,熔岩所到之处,无论是人畜还是树木、建筑,统统被瞬间融化。

当时,在坦博拉火山附近有1.2万居民在居住,只有100人幸存了下来,其他人都来不及反应,全部被吞噬在了熔岩之下,最终的死亡人数高达92000人。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大爆发,爆发级数达到了7级。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8000万倍,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喷出来的火山火直上云霄,一直达到了离地球44公里处的平流层。火山灰中大量的二氧化碳、硫等物质与空气凝结成了溶胶,遮天蔽日,阻挡了太阳光的照射。这才有了全球气温的骤降和浙江地区连续11个月不见太阳的天气。

除了天气异常,火山爆发还带来了哪些影响

地球是一个大的生态链,一环扣一环。道家曰:万物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坦博拉火山爆发,带来的不仅仅是全球气温骤降,人类也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夏天这么简单的事情,他带来的是连锁反应。

首先,因为贫穷、饥饿,大量的人口开始迁移,欧洲人开始往美洲迁移,美洲东部的人开始往西部迁移。其中英国有10万人迁入美国,德国有2万人迁入美国。之后,伊利运河开始修建,更多的人涌入美国纽约,使纽约发展成了美国第一大城市。

其次,寒冷的天气,冻死了很多鸟类,这些鸟类本来以老鼠为食物,这下,老鼠没有了天敌,很快迅速繁衍,在人类中又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鼠疫。

人类,看似强大,但是在自然界面前,又显得那么的弱小。在地球46亿年的岁月里,人类也许只是匆匆过客。希望人人都能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816年,究竟为啥这一年诡异的没有出现夏天呢?

1816年是奇特的一年,这一年被人们称之为“无夏之年”。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喷发。此次火山喷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爆发指数达到了7级,结果就是全球大面积内没有出现夏天。甚至部分地区夏天,还出现了结霜的现象。涉及地区包括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1、无夏之年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地区,都遵守着一年四季的循环。春天和秋天的特征是凉爽,夏季的特种是炎热、多雨,冬季的特种是寒冷、多雪。然而在1816年却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对于大多数本来有夏天的地区来说,在这一年夏天消失了。就拿昆明和云南来说,本不该下雪的地方冬季下雪了。而江西这样冬天都很少下雪的地方,在六七月份飘起了雪花。黑龙江地区温度较低,可夏天也是可以穿短袖的,然而在这一年夏天出现了结霜的现象。由于全球大多数地区都是如此,于是这一年被称为“无夏之年”。

2、起因

出现这样的反常天气,一定会有起因,不可能平白无故出现。根据人们的调查,在这一年里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喷发。而这次喷发与普通的火山喷发不同,它持续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喷发指数达到了7级,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导致大量二氧化硫被喷发到空气中,全球温度在之后的一两年,整体下降了0.4-0.7摄氏度。也是1816年自1400年以后,北半球最寒冷的一年。

3、影响

这次火山喷发造成的影响很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多数地区夏天消失。欧洲、北美洲、亚洲都有波及,而夏天的消失,直接导致了灾荒。很多国家农作物失收,让大量家畜和人类死亡。

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结了冰霜,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结了冰霜的原因:因为1816年被称作无夏之年,遭受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暴发的危害,北半球地图广泛气温降低,此次人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之一促使1816年变成自此1400年北半球地图更为严寒的一年。在欧洲,那时候她们刚结束对拿破仑的战事,原本都是在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来临,结论从六月份逐渐,欧洲地区最基本的江河都发生大规模的结冻,这寒冷的天气还导致很多的粮食作物和牲畜被冷死,有很多人们填不饱腹部,据估计欧洲地区约有20数万人饿死了或冷死于今年夏天。

在我国,那时候恰逢嘉庆皇帝二十一年,据历史书上记述,农历八月时“气温突然寒如冬”。昆明市及大西南等地持续三年冬季下雪。东北黑龙江在农历七月发生比较严重霜降;安徽省、江西省等地亦有农历六、七月发生下雪的记录。在台湾新竹、苗栗等地,都记录到罕见的霜降。此次坦博拉火山的暴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杀伤力为火山喷发指数值的7级,所射出的火山岩浆总容积高达150立方公里,并且到达高到44千米之对流层,远至伦敦和纽约都能够清理见到因火山岩浆而发生的日落红霞。

也正是因为此次火山爆发的幅度实在太大,其暴发的火山岩浆将地球上全部地球大气层遮盖,再加上坦博拉火山喷出来到高上空的近1000万吨级到1.2亿多吨二氧化硫,这种硫氰酸钾气水溶液弥漫着于空气中,受冷会逐步产生微雾,严重危害太阳光对地球上的阳光照射,这类伤害直到1816年夏天时,就被集中化暴发出去,最后造们历史上的一场大劫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qsg.com/zh-cn/zonghezhishi/6l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