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全书馆 >

综合知识

> 水产养殖护理方法 水产养殖怎么护理

水产养殖护理方法 水产养殖怎么护理

水产养殖怎么护理 水产养殖护理方法

1、水质:确保养殖池内水质清洁,及时换水,并对鱼池进行消毒处理。

2、温度:根据每种商品的特性以及季节的不同,不断调整以达合适。

3、密度:根据门店鱼池实际大小,合理调整鱼的密度,避免因养殖过多,导致缺氧。

4、含氧量:合理调整养殖池氧气,避免因氧气过大或过小造成鱼类死亡。

5、盐度:了解商品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特性,不断调整以达到合适。

6、水产的养殖要比其他生鲜商品的管理技术要求更高,需要加倍的细心和耐心来“呵护”商品,一时的疏忽和大意都将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这其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一篇文章无法概括全面,希望大家能通过不断的、系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摸索出适合的方式,少走一些弯路。

1、水质:确保养殖池内水质清洁,及时换水,并对鱼池进行消毒处理。

2、温度:根据每种商品的特性以及季节的不同,不断调整以达合适。

3、密度:根据门店鱼池实际大小,合理调整鱼的密度,避免因养殖过多,导致缺氧。

4、含氧量:合理调整养殖池氧气,避免因氧气过大或过小造成鱼类死亡。

5、盐度:了解商品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特性,不断调整以达到合适。

6、水产的养殖要比其他生鲜商品的管理技术要求更高,需要加倍的细心和耐心来“呵护”商品,一时的疏忽和大意都将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这其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一篇文章无法概括全面,希望大家能通过不断的、系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摸索出适合的方式,少走一些弯路。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1、水质:确保养殖池内水质清洁,及时换水,并对鱼池进行消毒处理。

2、温度:根据每种商品的特性以及季节的不同,不断调整以达合适。

3、密度:根据门店鱼池实际大小,合理调整鱼的密度,避免因养殖过多,导致缺氧。

4、含氧量:合理调整养殖池氧气,避免因氧气过大或过小造成鱼类死亡。

5、盐度:了解商品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特性,不断调整以达到合适。

6、水产的养殖要比其他生鲜商品的管理技术要求更高,需要加倍的细心和耐心来“呵护”商品,一时的疏忽和大意都将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这其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一篇文章无法概括全面,希望大家能通过不断的、系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摸索出适合的方式,少走一些弯路。

水产养殖小妙招

水产养殖小妙招

水产养殖小妙招,生活中是有很多水产店的,而且现在去逛超市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水产区的品种越来越丰富,但要是保鲜、养殖技术不行的话,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看看水产养殖小妙招及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小妙招1

1、 观察水质及养殖环境

很多时候,鱼会因为鱼缸的密度太高而缺氧,会出现很多泡沫盖缸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养殖环境的清洁度太差。解决方法就是先把泡沫捞出,将鱼缸中的水放出三分之一,同时注入干净的水,加氧气、片冰(降温)和盐(5-8克)综合一下水质,提高养分,提升水中含氧量帮助鱼提升活度。

2、 鱼的死因

缺氧窒息;染病(缸里有病菌);鱼狂躁;换环境不适应;水质不好;海水鱼盐度不够;鱼缸和过滤缸(积累的细菌过多)长期不消毒;循环不畅,水里的含氧量过低;低温(超市里的水温一般在15度左右(冬夏不一样,而罗非鱼和和鲈鱼等水温在20-22度);嘈杂声造成的鱼死亡。

3、鱼进入新环境不适应

鱼体进入新的养殖环境不适应而引起行动失调,漂浮水面、失去游泳能力的感冒症状,严重会引起死亡。防治方法:鱼体进入新的养殖环境之前检查水温,调节水质,避免温差过大。

4、 其它原因

造成鱼死亡的原因还有很多,水质、温度、密度、含氧量、盐度的不合适都将成为影响水产商品活度下降,甚至死亡的原因。比如温度突然变化,或者低温针对热带鱼(比如罗非鱼、河鲈鱼等)会死。异物落入水中(如杀虫剂)等偶然原因均可造成鱼的死亡。

那么,水产养殖 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要点,我们一一梳理:

1、吸收养殖经验

首先进货时,采购人员可以向上游供应商了解商品的现有的盐度及养殖温度等养殖注意事项,可能来自自然海域,可能是人工养殖,养殖环境不同。鱼的温度、水的酸碱度、硬度等都必须注意,这些条件达不到要求也会容易造成鱼死亡。另外也可以跟供应商咨询,他们是怎样养殖鱼的,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2、每日清洁

每日清洁可有效提升活鲜商品的活度。首先,在早、中、晚用捞网捞出缸内的鳞片和杂物,或者用吸水管将杂物吸出,保证水质清洁干净,缸体若有粘液,可使用小海绵进行擦拭。每日对缸体的清洁一定要做到位,不仅可以为水产商品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是美化了向顾客展示商品的窗口。

如果需要换水时,替换1/2或2/3的水,之后加氧气,降温可以加片冰,增加水的氧分,留一部分陈水用来中和水质,使鱼缸内的商品可以较好、较快的适应新的水质。

3、鱼缸消毒

(1、新买的鱼缸要用百分之二的盐水进行刷洗。

(2、使用过的鱼缸要用千分之三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并打开循环系统和增氧系统。

(3、对发过病的鱼缸要使用千分之一的漂白粉全缸遍洒。

(4)海水缸最少6个月或8个月消毒一次,贝蛤缸基本一个月或半个月消毒一次。

(5、消毒频率的把握也将影响商品的鲜活,高频次的消毒可能对一些高端水产造成影响,适应程度不好会造成死亡,需特别注意。

4、夜间养殖

夜间养殖是水产经营中的重点和难点操作时段。由于工作性强、夜间工作难度较大等因素,易出现设备突然跳闸或烧坏、氧气管松动脱落、水温异常、鱼跳到地面等情况,如不能及时发现解决,也将造成商品损失。

5、养殖关键点

水质:确保养殖池内水质清洁,及时换水,并对鱼池进行消毒处理。

温度:根据每种商品的特性以及季节的不同,不断调整以达合适。

密度:根据门店鱼池实际大小,合理调整鱼的密度,避免因养殖过多,导致缺氧。

含氧量:合理调整养殖池氧气,避免因氧气过大或过小造成鱼类死亡。

盐度:了解商品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特性,不断调整以达到合适。

水产的养殖要比其他生鲜商品的管理技术要求更高,需要加倍的细心和耐心来“呵护”商品,一时的疏忽和大意都将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这其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一篇文章无法概括全面,希望大家能通过不断的、系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摸索出适合的方式,少走一些弯路。

水产养殖小妙招2

高端贝类养殖

1、 控制好水质、水温、盐度等,调节到位。

1、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水质的干净、清澈;

2、一般高贝养殖的水温要控制在13-15℃;

3、盐度要达到23度以上。

这样养殖出来的高贝存活率较高,而且可以养到2-3天,甚至有的一个星期都没问题。

2、 经常性做好挑选、清洗工作。

1、在售卖过程中如在水池里面有看到破损、破壳、瑕疵、甚至死亡的,一定要及时挑选出来,保证其他活体不被感染;

2、要定期、定时对海鲜底下的过滤池进行灌水清洗(包括过滤池下面的过滤石、海绵也要过滤、清洗,一般一周洗2-3次)。

淡水活鱼类养殖

淡水鱼和海水鱼是要分开养殖的,有鳞鱼和无鳞鱼要分开养,热带鱼要单独饲养。

总体要求:养殖池的'水不能直接用自来水,放鱼之前需打氧半小时使其蒸发。要做到勤换水,勤清洁,保持水质清新,无污物。活鱼转移至新的环境时,要求温差不能超过2℃至5℃(这一点在早上收货以及营业中换水时尤其需要注意)。

如超过此标准,就会造成鱼类的非正常死亡;此外,活鱼类对水体要求偏弱碱性,需放入适量的大苏打。海鱼类的养殖池需加入一定比例的海水晶调制成海水,提高鱼类存活率。

虾类养殖

现在市面上有三种虾,一种是纯淡水虾,对盐度要求较低;第二种是海水淡水混养,盐度在17度左右,最好养;第三种是纯海水虾,盐度要在24度以上。采购的时候一定问清商品的品种,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总体要求:A、勤换水;B、虾类对水体要求为弱碱性,故应放入适量的大苏打。

夜间的养殖工作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夜间活泼的鱼会跳出鱼缸,或者跳闸导致断电,氧气管松动,鱼缸漏水,水温升高等……这就需要我们的员工在夜间经常巡查,员工也要学习一些面对夜间应急措施,经常在冰箱冷冻一些冰块,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给水池降温,有准备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养殖中还有很多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希望大家在养殖的时候多积累经验,我们只有认真负责地进行水产养殖工作,才能真正把水产这个品类的潜力发挥出来。

水产养殖小妙招3

红糖在水产养殖的作用

1、稳定水质

如果池塘里的水质不好,过多肥足,PH值超标,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红糖,促进碳元素生成,稳定水质,防止倒塌应力问题的发生。

2、控制有害物

可以维持水中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长,控制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保持平衡的生态结构。

3、抗病增免

鱼食用红糖以后,补充了机体所需的碳源和能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水产动物的抵抗力,防护疾病的发生。

4、安全治理

可以代替某些药物解毒的功能,治疗鱼掉鳞或脱黏的小问题,减少病原菌的发生,使养殖更加安全。

5、增效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使用光合细菌时,加入些红糖可以重新激活菌体,发挥最大的功效。

在水产行业的很多物质中,含碳的有机物是很重要的,而红糖富含的碳,不光是人类使用,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也会进行一定作用。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有防饥饿、防缺肥、防水温过高、防缺氧、防浮头等。

1、防饥饿

鱼在生长旺季摄食量大,应多投喂饵料,以养草、鲫、罗非鱼等为主的池塘,要投麸皮、饼粕、豆渣等混合饵料及嫩草、植物茎叶等新鲜饵料,一般情况下,日投粗料量应占池鱼总重的10%。

2、防缺肥

鱼生长旺季的施肥量应占全期施肥量的80%,因此每隔5~7天,亩施充分发酵的人畜粪60~100公斤,氮、磷化肥2~3公斤。

3、防水温过高

鱼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39℃,在高温季节,为防水温过高,必须及时灌注新水,每天灌注新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0%左右。

4、防缺氧

夏季,鱼耗氧量大,加之大量肥料及有机质的分解,极易引起池水缺氧,因此应及时开增氧机增氧。在没有增氧设备的地方,要按池水10%的比例灌注新水,同时辅以人工增氧。

5、防浮头

由于天气炎热,水压降低,鱼群集水面呼吸,这就是“浮头”,要依据浮头的原因和轻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如因投饵量大引起的浮头,要及时增氧和加注新水,并亩用生石灰6公斤或明矾2公斤或食盐2公斤,溶解后全池泼洒,还要捞净水中杂物、残草、浮沫等。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儿疾病预防管理措施有哪些?

鱼病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生长、产量、品质和养殖效益,近年来,滨海县渔业生产服务站把鱼病防治作为渔业科技入户主推技术,积极指导水产养殖户科学防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人根据多年的生产指导经验,现将鱼病防治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把好清塘关

在冬季将池水排干,清除过多的淤泥,冰冻暴晒池底;放养前彻底清塘,杀灭各种病原体及敌害生物;药物最好用生石灰,但对于淤泥较多的发花塘,应注意生石灰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时间,以免鱼花下塘时池水过肥,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影响鱼花生产。

把好放养关

一是要选择到有资质的良种场去购买优质健壮的养殖品种;二是放养密度和混养品种及比例要合理,在放养时应参照往年的经验,制定合理的放养模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实行轮养方式,也可避免部分疾病的爆发。

把好投饲关

要早开食,晚停食,坚持“四定”、“四看”投饵,保证鱼类吃好吃足。提倡使用全价配合饲料,饵料要新鲜适口,每天投喂两次即上午8-9时,下午3-4时,每次投饵要遵循慢快慢的原则,投饵量以80-90%的鱼吃饱游走为宜,做到晴天多投,阴天少投;夏季多投,春秋少投;水质好多投,水质差少投;闷热天和雨天不投;鱼类浮头和发病时少投或不投。

把好水质关

一是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PH值;二是定期加注新水或换水,促进水质环境改善;三是合理使用增氧机,保持水体的溶氧量;四是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底质;五是定期搅动塘底,应选择晴天中午进行,促进底质分解;六是防止水温急骤变化;七是根据水色合理施肥,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把好药物预防关

抓好首次鱼病预防关,首次预防最好在3月底4月初。鱼类饲养前期水温低20-30天预防一次,中期水温高15天左右预防一次,后期20天左右预防一次。同时还应做好鱼种、饲料渔场、食场及鱼用工具消毒工作。

把好鱼病治疗关

一是疾病确诊。只有诊断准确,才能有效治疗,特别是对一些相似鱼病的诊断。二是治疗时间的选择。鱼病提倡早治,当塘口连续2-3天发现有5-10条死鱼的情况下,必须治疗,高温季节用药时间在晴天9-10时或16-17时。三是药物的选择。治疗鱼病要对症选择绿色高效药物,根据水质情况严格掌握用药量。具体情况可内服、外用及两者相结合使用。

夏季水产养殖管理技术

水产养殖是中国主要的水产养殖项目之一。现在,随着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也意味着夏天离我们不远了。夏季环境不适合大多数水生动物。因此,要做好夏季的水产养殖管理,保证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那么夏天我们该如何管理呢?让让我们和校易搜一起来看看吧!

1、水质调节

水质绝对是水产养殖的首要管理重点。夏天随着气温升高,要适当加深池塘的水位。然后,当池水因高温、暴晒而蒸发时,应及时注入淡水,一般每周一次左右,每次注入深度应保持在12-14cm左右。保证水质足够新鲜。施肥时要注意保持少量施肥,保持池水透明。如果透明度太差,那么就要及时换水,或者用少量的浮**来调节。

2、水体管理

夏季气温高,池塘湿度大,浮游生物繁殖能力强。虽然适量的浮游生物可以作为水生动物的饵料,但是过多会抢占空间,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因此,我们必须控制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溶解氧的变化。如果溶解氧不足,应及时换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周围设置曝气器。既能保证水质洁净,又能防止水中缺氧而出现浮头现象。施肥时要注意根据池塘的营养情况进行相应的施肥。如果密植,水中氮元素较多,所以以磷钾肥为主,少施或不施氮肥。

3、饲料管理

在投喂饲料时,要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根据天气变化、食量、水质等合理调整投喂量。如果晴天天气比较暖和,那么可以适当增加喂食量,反之则应减少喂食量。所以投喂前要注意天气变化,还要观察水质。如果水体颜色较浅,我们可以更适当的喂养。如果颜色很浓,说明水体太肥。不仅要减少喂食,还要及时换水。如果你不投喂饵料后不能主动进食,应查明是否患病并采取相应措施。

4、疾病防治

水产养殖期间,每两周左右要对池塘进行消毒,防止细菌产生,危害动物生长。入夏后,一只在喂食处挂袋三次左右。它主要是利用鱼定点喂食的习惯,把袋子里的药撒在鱼的表面,把病菌***在鱼身上。每次应连续进行3天左右,每天换药一次。如果发现了病害,那么就要及时把病鱼捞出来,检查具体的病害,再做相应的措施。

1.清塘。鱼的养殖池经清淤修整后,用生石灰加水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池内留水6~10厘米深,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85~110克,水深1米时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80~400克,24小时后池水的PH值在11左右,可迅速清除野杂鱼虾、大型水生生物、寄生虫和细菌等。

2.全池泼洒。鱼的生长季节,每月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0~20克加水后全池泼洒1~2次,可维持池水呈弱碱性、溶氧充足、水质清新,有利于促进鱼、虾的生长,使水中80%~90%的絮状物吸附沉淀,有利于提高商品鱼、虾的品质和价格。

3.防病。在鱼的疾病多发季节,每平方米水面用15~40克生石灰加水后全池泼洒。可使水中的含菌量大大下降,同时可预防鱼的烂鳃病和某些中毒症,并防止青苔着生。

二、注意事项

1.要注意用量和使用条件。当池塘中有鱼等等养殖对象时,每升水中生石灰加水后的用量一般不能超过30毫克;如果水色比较淡(浮游植物比较少),用量应控制在15毫克以下;当池水的PH值大于8时,不能使用生石灰。

2.注意补磷。长期养殖鱼的池塘,由于经常使用生石灰,其钙质可与有效磷作用生成磷酸沉淀,从而导致水体中有效磷的大量消耗,水体中长期缺少磷元素也会影响鱼的正常生长,因此常用生石灰的鱼池应经常测定磷含量并及时补磷。

3.漂白粉及含氯类消毒剂不能与生石灰同时使用。因漂白粉及含氯类消毒剂都呈酸性,而生石灰是碱性,如果同时使用,会产生拮抗作用,从而抵消或减弱漂白粉及含氯制剂和生石灰的使用效果。因此,应在使用漂白粉等含氯制剂后5天再使用生石灰。

水产养殖要注意什么问题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1.为了使养殖生物安全过冬,室外池塘应适当加深水位,温室养殖要做好加温和调节水质工作;同时提前加固,备好应急材料,防止雪灾对温室的损害;网箱养殖应减少操作、防止擦伤。

2.及时起捕水产品。养殖水产品都已进入捕捞期,养殖户要及时起捕,且随着春节的来临,进入成鱼上市旺季,拉网、运输会较频繁,养殖户要注意捕捞操作,防止鱼体受伤。

3.做好清整消毒工作。对已经全部起捕的养殖塘,要做好塘埂、堤坝、沟渠的清整修理;抓住晴好天气进行干塘清淤和曝晒,最大限度杀灭病原生物,为新的养殖打好基础。对于清塘之前不能排水的池塘,可以进行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千克~150千克溶化后立即趁热全池均匀遍洒。

4.抓好常规鱼种放养。常规鱼种放养应选择健康鱼种,放养前做好消毒工作,有条件的还可做好免疫工作,放养过程要小心操作,避免机械损伤。

冬季水产养殖注意事项(春季水产养殖应该注意什么)

1、防冻害冬季气温低,最害怕的就是冻害,可以在池塘西北边设置挡风墙,用木桩围上编织袋或稻草,这样能防止北方吹,造成水温迅速下降。在霜冻迹象是,可以用湿稻草、柴禾堆放在岸边生火熏烟,减弱霜冻危害。也可以在池塘中栽种一定的水草,可以使得鱼虾在水草中越冬,降低低温对其的影响,也可以在晴朗天下午在注入新水,提高水温。

2、不宜傍晚冲水冬季因为池塘底部厌氧菌发酵原则,如果这时随便打开增氧机或在傍晚冲水的话,底部的水层因为缺氧,傍晚冲水会使得上下水层混合,使得整个池塘缺氧,对于鱼虾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不宜傍晚冲水。

3、适当投喂11月气温在20度注意,是淡水鱼虾的生长旺盛,这时为其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不仅能保膘长胖,还能为淡水鱼过冬打下基础。投喂要遵循“定期、精准定位、定质、定量分析”的标准进行,投喂量根据气温、水体以及鱼虾进食情况灵活掌握。饵料要营养价值全方位,鲜美性强,新_不霉变,确保鱼虾吃饱吃好,又不造成浪费,污染水体。

4、消毒改底在鱼种下塘前,需要对其体表进行消毒,可以旺碘进行药浴5分钟,下塘后,连续使用两天应激灵进行抗应激处理。冬季的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底部会沉积很多的残饵和粪便,厌氧发酵会产生到有毒气体,对于鱼虾产生严重的毒害,所以在冬季应该及时投放久氧和强底净进行改底增氧,防止底部环境恶化。

水产养殖小技巧 水产养殖有技巧方法

1、首先不管是养殖什么物种,第一点就是要选苗子,螃蟹也是如此,苗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面的产量。目前农村里的螃蟹苗子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好养,养殖过程中死亡率太高了,养着养着自己都没信心了。所以首先要确保苗子没问题,在养苗子的时候,养殖池一定要定期更换水源和杀毒,因为螃蟹苗子是非常脆弱的,可能一场大雨带来的水质变化就会导致大批量的死亡,任何事情起步都是最难的,所以这点要非常注意。

2、养殖池内的环境,不要看成年后的螃蟹壳是硬硬的,就认为他们是“汉子”,可以随便养殖不用管哦!螃蟹的生活环境是离不开水草的,因此水草的把控就成了很重要的一环。首先是数量,水草数量不能太多亦不能太少,在夏季的时候,水草可以为螃蟹遮阴避阳,但是冬季就不需要这么多了。过多的水草会跟螃蟹们抢水中的养分,再者,水草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水质是有很大的污染的,水质污染对于螃蟹的危害。其次是水草的质量,但实际上就是如此,水草的质量也要注意,假如发现很多水草腐烂在水里了,要及时清理不要偷懒。

3、氧气,人类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氧气,螃蟹也是如此,第二点里说到的水草其实是可以产生一定的氧气供给的,但是这么一点氧气对于数量庞大的螃蟹群来说还不足够,因此需要人工的辅助才行。一般就是常见的制氧机了,这个在菜市场很常见,那些卖水产品的商人们为了鱼虾能活得很久更新鲜,往往都会配置一台制氧机在旁边。有很多螃蟹养殖户都有这种情况,前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起床一看大片的螃蟹全死了,便大呼有人投毒之类的,其实并不是,而很可能是因为大批量缺氧,因此作为养殖户来说,这个知识点一定要储备。

4、饲料的选择,螃蟹并不是靠喝水和吃水中的微生物就能长那么大的,更多的时候都是要靠人来喂养饲料,螃蟹的饲料一般就是由鱼虾作为原料制成的,由于成本较高,价格肯定也是不菲的。于是有些养殖户便想用其他的一些肉类来代替,这个办法其实是不可取的,就好比人类一样,同样是能吃饱,这个办法用来应急还行,但是长期喂养其他肉类,是会导致营养不良的,质量也就上不去了。

5、最后一点要说的是心态,螃蟹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需要你花心思去照料,一个没有耐心的人是不适合做养殖行业的,更加不适合做水产养殖。还有就是遇到螃蟹出问题,比如大批量死亡的时候不要慌乱也不要灰心,一定要冷静下来分析问题找出根本,然后再去解决。

夏季高温季节水产养殖管理技术,要从哪五方面着手呢?

开始进入夏季高温期,温度升高,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正值“黄梅”季节,天气炎热多变,水温升高,雨量增多,养殖鱼类摄食量增加,是鱼类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鱼、虾、蟹类摄食强度大,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物质增多,发酵分解速度加快,致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夏季有必要加强鱼塘的饲养管理,具体要点如下:

 1、科学投饲

饵料以饲料为主,青料为辅,一般日投饵量为存塘鱼量的4~6%,具体投饲量根据水温、水质状况、鱼类吃食情况而定,以2小时吃完为佳。天气晴朗多投,阴雨天少投,天气闷热、雷雨之前不投,上中午多投,傍晚少投,晚上一般不投。水质肥爽正常投饵,水色淡增加投饵,水色过浓减少投并加注新水。鱼类争食激烈正常投饵,吃食鱼群减少、争食不激烈减少投饵。鱼病治疗期间适当控制投饵量。

夏季投饲量大,残饵会使水质迅速恶化,病原菌大量繁殖,引发多种鱼病。鱼摄食过量,尤其易患肠炎病。因此,夏季投喂以八成饱为好,每次投喂的时间掌握在20分钟左右。投饵次数每天3~4次,饲料颗粒与鱼体大小相适合,饲料要新鲜,无霉变。

2、合理施肥

对于水质较清、水位较低、有青苔出现的鱼池,在加高水位的同时,可以适当施肥,使池水保持黄绿色或黄褐色,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施肥时要少而勤,做到“三不施”,既水色浓不施,阴雨天不施,中、晚不施。总之应保持池塘水的相对稳定,以防水质变坏及病原体的交叉感染。施无机肥为主,有机肥为辅,每次施氮、磷肥2~4千克/亩,发酵的猪、鸡、人粪50千克/亩。施肥时间在晴天上午10:00~12:00为宜,施肥间隔7天左右,每次施肥要少量多次,使池水透明度45厘米左右为宜。若天气反常,池水透明度低,池水混浊,应禁止施肥,并及时换水。换水比较困难的鱼池要合理使用生物制剂,以降低水中的氨氮和亚盐浓度促进菌相与藻相的平衡。

3、水质调节

夏季鱼类摄食量大,排泄物多,容易引起浮头,因此要加高水位至150~200厘米,并经常换水;每隔10天左右泼生石灰一次,用量20千克/亩;每天巡塘三次,黎明时鱼类有否浮头,白天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吃食情况及有否残饵,一旦发现浮头征兆,要及时注加新水,并开动增氧机。正确使用增氧机,坚持晴天午后开机,雨天傍晚开机,阴天半夜开机,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夏天温度高,白天池塘水易造成上下分层现象,晴天午后开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上下层水对流,增加底层水的溶氧,抑制底层厌氧细菌的繁殖,从而减少氨氮、亚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6月份正值“黄梅”季节,天气炎热多变,晚上应加强值班和巡塘,尤其是是闷热的天气,注意观察“浮头”,切不可造成“泛池”。

4、雷雨天生产操作注意事项

目前正是雷电的多发季节,部分养殖户在雷雨天还在塘内进行生产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加强防雷击意识,减少雷雨天户外生产操作。如果在户外生产时遇到雷雨时,用下列办法可以降低被雷击中击伤的可能:

(1)做好避雨工作。水产养殖场都位于空旷地带,雷雨前应寻找能够避免被雷电击伤的地方,如果要躲在大树或大岩石旁时,要避免躲在它的正下方,要稍微离开这些隐蔽物。根据研究,身高在这些树木和岩石高度的1/5~1/10以下时,效果最为显著。千万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

(2)把带在身上的一切金属物拿下放在背包中,尤其金属框的眼镜一定要拿下来。尽量不要接打手机,最好能关闭手机。

(3)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比雨伞好。

(4)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地加以救护处理。

(5)雷雨天,养殖户不要集中在一起,以免万一受灾时造成更大灾害。

5、病害防治

夏季是鱼类发病高峰期,主要有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这个季节鱼病防治的主要原则是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总的来说,应做到先杀虫,后消毒。平时应经常投喂维生素C、大蒜素,增强鱼、虾、蟹体质。日常工作是做好饲料、工具、消毒。每半个月用杀菌药物对池水消毒一次,每月用大蒜素或三黄粉制成药饵投喂,3~5天为一个疗程,以防鱼类发病。

(1)外用药预防

杀虫:药物主要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溴氰菊脂、敌百虫、速灭杀丁等,单养鱼塘或鱼、虾、蟹、鳜鱼混养塘药物品种应根据药物说明使用。

消毒:间隔20天左右一次,一般药物为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三氯异氰脲酸、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等。梅雨季节,水色变红或深褐色一般使用二氧化氯。河蟹、青虾养殖池塘一般应用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二溴海因、二氧化氯、聚维酮碘。

(2)内服药预防

 一般先杀虫,杀虫药物为锉虫清、内服杀虫清等。2~3天为一疗程。

内服杀虫后再用杀菌药,如恩诺威(主要成分恩诺沙星)、氟乐康(主要成分氟苯尼考)等。3~4天为一疗程。

(3)药物治疗

所用药物品种基本与预防药物相同,实行外用内服双管齐下。外用杀菌药物一般应连续使用两天,内服药物应适当拉长疗程时间,一般为4~6天。

水产养殖户如何科学有效做好水质管理工作

水色可以是作为养殖参考的标准之一

放苗前先肥塘,即在池中施放经如金有机肥发酵剂发酵的有机肥或施用无机肥,也可直接施用生物肥料,将水色培至黄绿色或茶褐色。

放苗投饲后应根据水色变化,及时加换新水,始终保持理想的水色。

养殖前期以添加水为主,每隔2天加水5-6厘米,逐步提高池塘水位,透明度保持25-30厘米;

中期隔天加水6-8厘米,适量排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

养殖后期每天加水,每隔3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以不超过30%为度,透明度控制在35-45厘米。

标签: 水产 养殖 护理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qsg.com/zh-cn/zonghezhishi/enxg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