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全书馆 >

综合知识

> 英式下午茶能够风行欧洲的原因

英式下午茶能够风行欧洲的原因

英式下午茶能够风行欧洲的原因

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英式下午茶能够风行欧洲:

1. 礼仪和传统:英式下午茶是一种传统的保持方式和热闹礼仪的体验。它包括精美的茶具、糕点、糖果和三明治等经典美食,这些食物被摆放在优雅的遗产中,启发了欧洲人对英国文化的浪漫化。

2. 酒香:要享受下午茶,就必须搭配好茶。在英国,茶的品种是多种多样,而且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最喜欢的茶的选择和口感。这也迎合了研究酒文化的欧洲人口味。

3. 休闲场所和创意活动:在英式下午茶餐厅里,人们可以享受丰盛的美食,还可以交谈和碰见新朋友。许多餐厅还会组织创意活动,比如可以学习如何做糕点或者参加美食博物馆参观。

4. 反传统:和往常那样的午餐或者晚餐不同,下午茶是一种休闲的聚会方式,更加香甜美味,更能增进亲密关系和对话。

这些原因都可以解释为什么英式下午茶能够在欧洲的茶文化背景中风靡。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赞 (0)

上一篇: 要过年了,能说下大家各地的习俗都是什么吗?

下一篇: 民俗是甚么具体点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简·奥斯汀的故居内,身穿19世纪服饰的胖大婶和模样年轻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为又兴奋又饥肠辘辘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点。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点,而前往二楼品尝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却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居家氛围,轻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声音闷在里面,加上木质楼梯,显得热闹哄哄。我正要把那个带着浓浓面粉清香的、刚烤出来的司康饼送进口,一抬头就看到达西先生的肖像,吓得我赶紧一口咽下去,并且顺便舔舔嘴边的鲜奶油。

要知道,英国人喝茶,可是连加牛奶的先后顺序都能分出个阶级,更不说泡茶也必须要是茶叶茶,并且要保温很好的茶壶,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着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开方式。当那些混合着大吉岭、锡兰或者印度阿萨姆的红茶茶叶,被放进上好的瓷茶壶里,加开水闷一闷,泡好倒进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块块结结实实的糖。这时候,才一手捧着茶碟,一手捏着杯耳,开始品尝。

但是,谁说在下午茶诞生地的英国,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国人,能用茶叶冲泡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尽管每天依然喝着5杯茶,他们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马克杯或者茶壶里,两分钟,有绳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没有绳子,那就用个金属夹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况简· 奥斯汀描写的,不也正是绅士淑女们的乡间生活吗?而无论《高斯福德庄园》或者《唐顿庄园》,也都是以乡间庄园作背景。

无论如何,就在那个下午,安静的街道、热闹的茶室、帅气的达西先生,以及香气迷人的司康饼,那是美妙的回忆。据说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发明出来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会阶层,“下午茶果腹”这招却一直没变,毕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说到吃,其实茶餐分很多种,下午茶是一种,午前茶也是一种,还有比下午茶进餐时间更晚而丰盛的High Tea,这意味着,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从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别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饼,还是有更多的挞、三明治或者甜点。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即便是二战期间的伦敦,人们经常还会在饱受空袭之苦的时间里,躲在地下管网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来一场有仪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级酒店里去,里面不仅有各种茶叶,你还很容易可以从食物上分辨出,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过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会只看颜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还有氛围和创意:就拿刚去过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来说,青隅餐厅就提供了一个让城中名媛贵妇聚焦的下午茶场所——是的,这里是台北名流圈的小缩影,午后时分,这里就陆陆续续聚集了人气,同伴说,“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头,却是看到了音乐人姚谦。文华东方酒店,也许吸引名人的不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还有一场场的品牌课堂:在年初,这里举办过主题为La Prairie鱼子酱的茶宴,在5楼的文华café也举办过与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悦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宠下午茶时段,当西点主厨贵格瑞·铎彦(Gregory Doyen)将玫瑰奶馅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绵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内,还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费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吃进了一个可以由内而外美丽到底的灵药,不仅美出了境界,连呼吸都变得带着玫瑰气息。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台湾名媛都热爱来这里,青隅确实给予了美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灯以及丝绒沙发的包围中,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优雅更有气质。

当然了,除了美,你还可以提升艺术和时尚品位,比如将下午茶与歌剧、画廊或者奢侈品的结合,比如卓美亚卡尔顿酒店就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歌剧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个月会布置一次艺术作品展,而三年前与英国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合作的牡丹与胭红麂绒下午茶,也在品质生活的群体掀起了一阵热潮。

无独有偶的是,深圳君悦酒店和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与三宅一生合作过,将三角、圆、方等几何元素自由组合,在甜品上创造出镜面、褶皱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标志性质感。前来品尝的食客不一定都提着那个皱褶包,但不无意外地却都装走了一肚子的茶点。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尔顿酒店Tosca就曾试过与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马戏团下午茶,将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马戏团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圆形、条纹的图案跃然桌上,配以颜色鲜艳的雪糕、棉花糖和鸡肉肠等充满“看马戏必备”的甜品,充满童真和幻想,魔术师还不时出现,为大家带来惊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戏班”。而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曾举办过与英国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谁?一位布莱顿大学的艺术与雕塑系毕业的女设计师。凭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用这个茶壶给他的宿敌,莫里亚蒂,倒了一杯茶。这套“甜蜜家园”也因为极具英伦风格,怀旧地印着英国的气象图、旧式三桅帆船,与杯壁上红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为一出剧,品牌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纳哈巧克力泡芙,咬着香甜松软的提子司康饼,还是在品尝一种穿越了的风情,一场下午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肚子的饱,还可以有更多满足。

英国人能有如此浓重的茶文化传统,这都要得益于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虽然在17世纪60年代,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动的饮茶之风就让英国贵族纷纷效仿,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物质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奢靡之风”。

而到了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凭借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产品、廉价进口生产原料,逾百年间完成了大量的财富掠夺与积累。

这就让英国人,尤其是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生活十分闲适富足,拥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时的英国社会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内涵与生活品味,这一切都为精巧、充满贵族气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当然,“有钱烧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条件下流行起来的一个助推剂,而下午茶被发明的原因则让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扰英国人已久的用餐时间问题,英国人午餐时间一般为13时,而且都以冷食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们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时间一般在晚间19:30以后。可想而知,靠着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撑到晚饭时间,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个忍饥挨饿、百无聊赖的下午,吩咐仆人准备一些面包与茶用以果腹,这一举动便算是正式发明了英国下午茶。

后来公爵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喝茶蛮无聊的,就邀请两三好友共行此事,没想到一时间在贵族圈中广受欢迎,蔚为风尚,下午茶这项活动就此流行开来。

物质上的丰腴,确实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说完了物质层面,接下来我们从精神层面分析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吃饱喝足以后,接下来就想跟其他人接触,以满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这种招待友人共同欢聚的社交茶会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同与称赞。而每天下午的茶话会就成了名媛贵妇展现自己华美衣饰的最好场合。

所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给我们的印象一定华丽无比:女士身着俏丽的洋装、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层架上摆满了品类繁多的各式点心;如同艺术品一般高贵、价值不菲的茶器,从吃、穿、用到衣着、配饰乃至行为礼仪,无不极尽奢华。

可以说,英国人在这一时刻竭尽所能的展现着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可谓用心不良苦!

可见,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也是英国下午茶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标题:英国下午茶文化是怎样风靡全欧洲的?  

要说六大茶类中是受众最多、世界影响力最大、全球销售额最高的茶,那非红茶莫属了。

红茶,因长相乌黑,取英文名为Black tea,属全发酵类茶。

现流传至今的英国“下午茶”风尚饮用最多的茶类也是红茶,“她”也是英国女王的最爱。

英国,本土几乎没有茶叶种植,却是全世界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可见他们对茶的迷恋程度。

而关于英国“下午茶”的起源故事你知道多少?她是怎样风靡全欧洲?

她究竟经历了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追溯英国的历史吧。

引入茶叶

1607年,荷兰海船专门从爪哇来中国澳门贩运茶叶,并运转至欧洲。

在1660年的英国历史上,有人第一次在信中提到了茶这种饮料。

当时红茶价格非常高,堪比同重量的黄金,还处于不温不火的阶段,之所以风靡全球还得归结于当时的天时地利。

在十七世纪,当时正处于西方大航海时代,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商人们打算从东方兜售胡椒和香料,结果胡椒价格暴跌后,他们发现了茶叶有利可图,于是将红茶传到欧洲。

自从,欧洲人也能够享用茶叶了。

红茶香甜味醇,稀罕昂贵,是当时身份地位的象征,贵族们可以拿来显摆,随后红茶在各国的贵族圈中流行起来。

18世纪初的某段时间,伦敦茶价,每磅茶值到四英镑,折合人民币约8千。到18世纪中期,茶价还是很高。

当时茶叶稀少罕见,英国人并不是人人都懂得喝。

《吃茶去》中就记述英国人”吃茶“是吃茶叶渣子,还拌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吃。

1699年到1721年,英国茶叶进口增加了一百倍,但还是贵族拿来喝着消食。

到19世纪,英国茶叶价跌到二先令一磅,折合人民币约200元,老百姓普遍也喝得起了。

开启英式下午茶

当象征身份地位的茶变得贫苦大众也都喝得上之后,高傲的贵族们就坐不住了,他们认为英国普通大众不该喝茶,说白了就是嫌人民粗穷,影响人家的尊贵地位。

但没办法,茶叶价格还是跌,普通百姓都能喝,也没法禁。上等人们只好拔高自己,把喝茶弄得有噱头。

当时“英式下午茶”就是这些绅士和贵妇们的风雅据点,他们把饮下午茶作为高雅的社交活动。

出席的茶会须有好茶室、好器皿、饱学贵人、庄园主、艺术家们才有味道。

他们规定着装要典雅,举止高贵得体,喝茶配备琳琅满目的下午茶点 ,进下午茶点时,茶要点点润饮,点心要细细品尝。

对比寻常体力劳动者,通常是一大碗茶水就着粗面包,一顿下去饱腹,再用衣襟擦下嘴角,继续干活去,这就有了阶级之分。

18世纪,当时被贵族视为风雅的英国茶,绝大部分是红茶。

红茶能够扬名欧洲,还是取决于红茶的特性——耐久藏。

茶叶从东方运到英国,路程遥远,而绿茶、豆腐和酒,又是出了名的不经久运,于是全发酵、耐久藏的红茶,在进口物品中还真是个宝贝,而且发酵后的红茶,入口香醇,深受大众喜爱。

茶叶和蔗糖的邂逅

18世纪,英国人喝红茶加糖,你可别怨他们不懂茶,茶叶和糖的完美邂逅,可引领了此后几百年的社会风尚,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奶茶就是这样演变过来的。

在莎士比亚的时代时,糖和茶叶都是非常贵重的商品,也就富裕人家才能用得上糖。

你说两样都那么昂贵了,还茶配糖,他们是想干嘛?

为了显摆。

可能觉得一种不够炫耀的分量,1+1结合就达到了双重炫富的效果,像是叫嚣:你们茶和糖都吃不上,我们能随意挥霍!我多有能耐!

要我说这些贵族们真是有钱没地方花啊,心思尽放在炫富上了。

随着当时中南美洲甘蔗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蔗糖产量与日俱增,蔗糖的价格已经降到平民可以消费的程度。

你猜当时英国喝茶加糖有多夸张?

英国商界想统计全国一年喝茶多少,走私偷税影响统计,干脆统计起全国一年消耗多少砂糖。

据统计,1770年,英国人均消费了20磅砂糖,约18斤,而这些糖绝大部分都是加到茶里面的。

在当时也就英国人富裕到可以喝茶加糖,对比其他国家的人民,就没有那么“阔绰”了。

当时,英法两国正在对非洲、印度等地进行殖民侵略,非洲黑奴正在被贩卖压榨。

英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种甘蔗,奴隶贩子把非洲黑人抢到手,在经过美洲,把他们卖给美洲种植园主,买枪支周转到非洲再卖给他们,来换取奴隶,形成了著名的欧美非三大洲的“三角贸易”。

要说甜齁的英式下午茶浸透了无数非洲黑奴和亚洲贫苦农民的血泪和汗水,好像也没有那么甜了。

不过也是因为蔗糖的收入可观,英法两国为了抢夺世界贸易和殖民地的控制权战争不断,还间接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事出皆有因,我们也不好评判对错。

也正因为茶叶、蔗糖的引入,才有了风靡全欧洲的“英式下午茶”,引领了近、现代世界饮料潮流。

惬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也成为欧式生活品质的重要象征,茶也慢慢成为英国传统的大众化饮料。

到现在,英国人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饮茶了,下午茶也成了一门综合的艺术,华丽却不庸俗。

据统计,平均每10人中有8人饮茶,英国人每天就要喝1.65亿杯茶,每年全国消耗掉近20万吨的茶叶,占世界茶叶贸易总量的20%,为西方各国之冠,堪称“饮茶王国”,而大部分进口的茶叶来源地都是中国。

(图片来源于茶道新生活及网络,侵删。)

英式下午茶是怎么流行开来的?

现在随着我国的逐渐发展,我们人民的主观都逐渐的转向了我们的养生方面,现在我们的人民的兜里都鼓了起来,也学习了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养生的妙招,英式下午茶现在在我们中国是非常的就行了,那么他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下午茶的历史吧。

英国下午茶是英国人下午喝茶吃点心的传统。英国人有300年饮红茶历史,是红茶的爱好国家,加糖、牛奶,往往成为餐后的必备饮料,因此英国是红茶消费量最多的。可以说还没有一个国家对红茶的品尝水准,有英国的专业。在英国他是非常流行的,逐渐的也流进啦我们中国。

其实英式下午茶是一种奢侈的体验,但他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有好处的,我们再看一下他的步奏吧:

第一步:享受美味的点心

一般英式下午茶的三层塔里面,第一层放的就是咸味的各式三明治,比如说火腿芝士等等口味,而这些三明治并不是点心主厨做的,而是由另外一个三明治师傅制作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就会摆上不同款式的甜点,在中间那一层一般会有草莓塔,这是英式下午茶必备的。其他的还有泡芙饼干或者巧克力等等就会由主厨随心来进行搭配。

第二步:精致的茶器

下午茶可以说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给人一种简朴但不寒酸华丽却不庸俗的感觉,虽然说喝茶的时间和吃的东西是下午当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少了好的茶品,瓷器音乐等等下午茶就会显得美中不足。

第三步:品茶

顾名思义,下午茶里面茶是绝对的主角,专用下午茶可以分为大吉岭与伯爵茶,锡兰茶等等几种,一般都是直接冲泡茶叶,然后再用茶漏过滤掉茶渣才能倒入到杯中饮用。当热水倾注而下的时候,可以看到水中的茶叶慢慢的晕开,最美的就是玫瑰花茶,可以看到小小的玫瑰花瓣在水中轻舞飞扬。

下午茶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值得去了解的文化,而下午茶还可以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力量和能量,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正确的去认识下午茶。

其实主要流行起来的原因也就是这是养生的东西,对身体也有好处,可以促进我们的身体循环。

总结一下,主要流行起来的原因也就是:1现在人们都有了大量的时间。2人们现在都有了足够的金钱去享受生活。3现在的人们都懂得如何去过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啦。所以他就是这样流行起来的。

下午茶起源于哪个国家?

下午茶

下午茶是餐饮方式之一,现在多指享负盛名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

喝下午茶的习惯兴起于英国,发展传播到了整个欧洲,成为欧洲餐饮文化的特点之一。欧洲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喝下午茶的特点,茶具。着装。礼仪。均有不同。演变至今,成为了欧洲茶文化中的独特文化现象。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西元1840年,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时刻就意兴阑珊、百无无聊,心想此时距离穿著正式、礼节繁复的晚餐Party还有段时间,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了;

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

后来安娜女士邀请几位知心好友伴随著茶与精致的点心,同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没想到一时之间,在当时贵族社交圈内蔚为风尚,名媛仕女趋之若鹜;一直到今天,已俨然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这也是所谓的

维多

利亚下午茶

的由来。

最初只是在家中用高级、优雅的茶具来享用茶,后来渐渐的演变成招待友人欢聚的社交茶会,进而衍生出各种礼节,但现在形式已简化不少。虽然下午茶现在已经简单化,但是茶正确的冲泡方式、喝茶的摆设要优雅、丰盛的茶点,这三点则被视为吃茶的传统而继续流传下来。

下午茶的由来

下午茶的由来

下午茶起源于17世纪。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一直到晚上八时左右才开始,人们便习惯在下午四时左右吃些点心、喝杯茶。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玛丽亚,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觉得这种感觉真好,便邀请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起来。

红茶传进欧洲时,由于是遥远东方来的珍品,“喝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后来红茶在伦敦的咖啡屋、红茶庭园开始流行。咖啡屋是名流聚集交流、饮茶的场所。红茶庭园则出现于伦敦郊区,大多数英国人借此才开始接触红茶。18世纪中期以后,茶才真正进入一般平民的生活。英国贵妇人之间风行的时尚便逐渐平民化,下午茶风俗开始盛行于饭店和百货公司之间。

英国贵族赋予红茶以优雅的形象及丰富华美的品饮方式。下午茶更被视为社交的入门,时尚的象征,是英国人招待朋友开办沙龙的最佳形式。享用下午茶时,英国人喜欢选择极品红茶,配以中国瓷器或银制茶具,摆放在铺有纯白蕾丝花边桌巾的茶桌上,并且用小推车推出各种各样的精制茶点。至于音乐和鲜花更是必不可少,并且以古典为美,曲必悠扬典雅,花必清芬馥郁。

英国人最喜爱的下午茶时间,多集中在下午3时到5时半之间,在优雅的氛围里往往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的祥和与家庭式的温暖,从而舒解一天的疲劳。

据说远在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的时光并非如此美妙。那时候,无所事事的贵妇人们利用午后的闲暇时光,在茶香的掩映之中,有些兴奋、有些嫉妒地谈论着别人的私生活。幸好,社会的发展解脱了对女人的束缚,生活空间的扩展使得女人们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天地,轻松的下午茶时光,真的变成了享受。

如今的女性们越来越注意生活的质量与情趣,那么,在周末的午后举行一次小小的下午茶聚会,招待二三知己,既有气氛又有面子,多好的事啊。

正统英式维多利亚下午茶基本礼仪

(一)喝下午茶的最正统时间是下午四点钟(就是一般俗称的Low Tea)

(二)在维多利亚时代,男士是着燕尾服,女士则着长袍。现在每年在白金汉宫的正式下午茶会,男性来宾则仍着燕尾服,戴高帽及手持雨伞;女性则穿白天洋装,且一定要戴帽子。

(三)通常是由女主人着正式服装亲自为客人服务。非不得以…才请女佣协助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一般来讲,下午茶的专用茶 为大吉岭与伯爵茶、火药绿茶、或锡兰茶传统口味纯味茶,若是喝奶茶,则是先加牛奶再加茶。

(四)正统的英式下午茶的点心是用三层点心瓷盘装盛,第一层放三明治、第二层放传统英式点心Scone、第三层则放蛋糕及水果塔;由下往上开回吃。至于Scone的吃法是先涂果酱、再涂奶油,吃完一口、再涂下一口。

这是一种绅士淑女风范的礼仪,最重要是当时因茶几乎仰赖中国的输入,英国人对茶品有着无与伦比的热爱与尊重,因此在喝下午茶过程难免流露出严谨的态度。甚至,为了预防茶叶被偷,还有一种上了锁的茶柜,每当下午茶时间到了,才委由女佣取钥匙开柜取茶。

正统英式维多利亚下午茶标准配备器具

瓷器茶壶(两人壶、四人壶或六人壶..视招待客人的数量而定);滤匙及放筛检程式的小碟子;杯具组;糖罐;奶盅瓶;三层点心盘;茶匙(茶匙正确的摆法是与杯子成45度角);七吋个人点心盘;茶刀(涂奶油及果酱用);吃蛋糕的叉子;放茶渣的碗;餐巾;一盆鲜花;保温罩;木头拖盘(端茶品用)。另蕾丝手工刺绣桌巾或托盘垫是维多利亚下午茶很重要的的配备,因为象征着维多利亚时代贵族生活的重要家饰物。

英国下午茶是怎么回事?

英国下午茶,“茶”是绝对的主角。专用下午茶分为大吉岭与伯爵茶、锡兰茶等几种。一直到今天,已俨然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正宗的英国下午茶特色有三:优雅舒适的环境如家中的客厅或花园,请客的主人都会以家中最好的房间招待客人,当宾客围坐于大圆台前面,主人就吩咐侍女捧来放有茶叶的宝箱,在众人面前开启,以示茶叶之矜贵。下午茶,“茶”是绝对的主角。专用下午茶分为大吉岭与伯爵茶、锡兰茶等几种。一般都是直接冲泡茶叶,再用茶漏过滤掉茶渣才能倒入杯中饮用。透明的玻璃茶壶,当热水倾注而下,可以看到在水中慢慢蕴开的茶叶尖。最美的是玫瑰花茶,看着小小的玫瑰花瓣在水中轻舞飞扬,心情也跟着飞舞起来。不过在这个季节,奶茶是我的最爱。红茶与牛奶的组合仿佛是优雅的贵族邂逅了名流绅士,无论是小啜一口还是大口畅饮的酣畅淋漓,在寒冷的冬季,滚烫的奶茶无疑是一剂温暖的秘方,瞬间从舌尖顺滑到胃壁,许久之后,口中仍留有淡淡的香甜,让人回味,奶茶还可以随心搭配午后点心,无论是浓郁的芝士蛋糕、甜糯的巧克力松饼,亦或是随性的厚多士、憨厚的菠萝包,亦中亦西,奶茶都可以欣然相佐。喝茶的摆设要优雅,正统英式下午茶,所使用的茶以"红茶中的香槟"--大吉岭红茶为首选,或伯爵茶,不过演变至今连加味茶都有。

英国茶文化:早餐茶、伯爵茶和下午茶

英国人爱好饮茶。从英格兰的多佛到苏格兰的阿伯丁,几乎全英国都流行喝茶的风俗。 1657年以后,茶叶从中国传到欧洲,英国人逐渐了解到茶是一种很好的饮品,喝茶可以延年益寿,明目健体。其后的200年,由于茶叶价格昂贵, 饮茶没有在社会上盛行起来。直到1826年,英国人在印度北部山区偶然发现了漫山遍野的野茶树,大喜过望的英国商人和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东部地区大面积种植茶树,并加工装运回国。英国下午茶的普及便从那时开始,至今约有180年的历史。 英国的早餐和下午茶,无论是色彩和花样都比英国晚餐丰富。丰盛的早餐必佐以一壶咖啡或茶,才算是最好的享受。英国人将茶叶与牛奶调制成“英国茶”,其味道非常特殊,既有茶的清香,又有牛奶的可口。英国人认为这是两种文化的融和。英国的下午茶非常流行且有品位。下午茶一般配以可口的糕点,边吃糕点边品味英国茶。 全英国最著名的茶室约有125间。茶室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郁,布置装潢精美。茶室一般都挂有茶历史的图片。伦敦的酒店和百货公司也均设有茶座,其中以比卡地利的老百货店福登梅生及对面的皇家咖啡屋最为著名。福登梅生的茶座设在维多利亚式装潢的糖果部后面,四周画有巨大的淡彩画,描绘着维多利亚时代印度和埃及的风景。当你一边品茶,一边听着轻音乐,一定别有一番感受。如果碰巧遇到一位帝国情结非常浓厚的英国绅士,他可能会喋喋不休地向你讲述大英帝国的历史或茶文化的故事。 英国人饮茶,不仅重视茶的味道和品质,也很讲究饮茶的形式。一般来说,要有一套很讲究的茶具。比如,配备一套维多利亚古瓷杯、盘和纯银茶壶、茶匙。饮茶的时候,还要备有各式各样的蛋糕、点心,放在塔形的碟架上,花样繁多,干净整洁,十分讲究。饮茶实际上成了一种文化享受。在饮茶的时候,英国人也尽情展现自己的文化气质和个人修养。绅士在阳光下戴着墨镜,行为稳重,举止得体。茶具都轻拿轻放,室内比较安静。女士则谈吐优雅,举止从容,当有人从面前经过时都要礼貌地轻轻挪动身姿,报以微笑。年长的女士在外面喝茶的时候,相互交谈声音很小,动作轻缓。 英国茶发展到现在,可以说品种繁多。除了传统的英国茶外,如今,英国人又在红茶中添加了各类鲜花、水果及名贵香料,配制成当今非常流行的花茶、果茶和香料茶。这些茶都非常受欢迎。比如,玫瑰香茶色泽艳丽,香气四溢;樱桃梅子果茶、橘子柠檬果茶,果香浓郁,饮后令人回味无穷,十分惬意。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英国早餐茶及伯爵茶。其中英国早餐茶又名开眼茶,系精选印度、锡兰、肯尼亚各地红茶调制而成,气味浓郁,最适合早晨起床后享用。伯爵茶则是以中国茶为基茶,加入佛手柑调制而成。香气特殊,风行于欧洲的上流社会。英国人热爱红茶的程度世界知名。在一天中许多不同的时刻,都会暂停下来喝杯茶。英国女皇爱好饮茶并深深地影响了英国人喝早餐茶的风气。英国女爵安娜玛利亚于1840年代带动了喝下午茶的习惯;维多利亚女皇更是每天喝下午茶,将下午茶普及化。 传统的英式下午茶,会在三层篮上放满精美的佐茶点心,有三道精美的茶点:最下层,是佐以熏鲑鱼、火腿、小黄瓜的美味的条形三明治;第二层则放英式圆形松饼搭配果酱或奶油;最上方一层放置令人食欲大动的时令水果塔。食用时,由下而上按序取用。

英国的下午茶文化,究竟有什么魅力?英国人有多爱下午茶呢?

下午茶可以说是英国最为典型的传统习俗之一, 下午四五点钟,英国人需要进食一些甜品和饮料,于是形成了英国人的“下午茶”时间。在享用下午茶时,英国人钟爱极品红茶,一般会选择中国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红茶等。

下午茶是怎么来的?下午茶文化在哪个地区最流行?

下午茶在17世纪的时候开始出现并兴起,起源于英国的上流社会。现在很多的人在闲暇之余,喜欢去喝一杯下午茶。多数的人认为下午茶就是在下午喝上一杯自己泡的茶,但实际上这只是对这个名词的表象意思的解释。实际上下午茶源自于英国的上流社会,是一种有着比较明显阶级性的饮食文化。

在17世纪的时候,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非常的丰盛,相对来说午餐就比较的简洁了,而在晚餐的时候,他们则是通过和朋友聚在一起的方式去进行的。那么晚餐也就被称之为是社交晚餐,因为在晚餐的时候他们会一同就餐之后开始跳舞。那么这个晚餐开始的时间相对来说也会比较的晚一些,要等到大家的工作和事宜都完成之后才开始,那么就需要等到晚上的8:00左右。

而这个时候对于那些早餐吃的很饱,午餐却十分清淡简便的贵族来说就有些承受不住了,因为保持饥饿的状态实在太过难熬,所以说人们便会在下午4:00左右的时候吃一些点心,喝一杯茶来暂时缓解自己的饥饿,然后等到晚上8点的时候再去吃正餐。

在这时有一名女伯爵每天都会让自己的女仆为自己准备一杯红茶和点心。英国的甜品糖度很高,喝红茶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用红茶的苦涩尽可能的削弱点心的甜度,所以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即打发了下午的时光,又能够缓解饥饿。后来的她发现自己一个人吃点心喝茶实在是太没意思了,于是就邀请自己的朋友到家里面来和她一起享受,也是通过这里下午茶慢慢的开始流行起来,成为了西方的一种饮食文化。到现在为止,下午茶依旧很是流行。

英国下午茶文化简介

我为大家介绍英国下午茶文化简介,希望对出国留学的同学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留学精彩内容,为你详细解答。   说起英国的下午茶,你一定会联想到茶文化的故乡中国。在中国更加重视品茶,茶文化流传到日本,开始讲究茶道。有一种突发奇想,都说中国人办事,讲究的是请客吃饭。饭桌上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吃人家的嘴短。那么自然,委托他人办的事也水到渠成。与此相比,英国人公事公办的风气似乎更浓一些。喝茶,讲究的就是一个字“调”。约上三五好友,喝茶叙旧,忙里偷闲呗。在茶餐厅你会奇异地发现,来喝下午茶的人,各个年龄段都有。如果你以中国人的思维问:“他们不上班么?”那么你就out啦。岛国不仅有各种假日:长的,如圣诞元旦假期;平时,有bank holiday。就连工作日出去喝茶,也是光明正大的。

  英式下午茶用茶以印度大吉岭红茶为首选,发展至今多种茶叶混合制成的伯爵茶也常为人们所选择。如今的英式下午茶以印度大吉岭茶(取其浓度)、斯里兰卡锡兰茶(取其滋味)、中国红茶为基茶调配的混合茶——伯爵茶为主。(英文:Earl Grey Tea)英式下午茶甜点品种繁多,讲究的英国人,几片Sandwiches充饥,然后再细品抹最著名和最经典的司康饼(scone)。司康饼原是苏格兰人的一种速制面包,得名于具有悠久历史的被称为“司康之石” (Stone of Scone)的地方,那里是原苏格兰王室的加冕之地。传统的司康饼做成三角形,以燕麦为主要材料,是将面团放在煎饼用的浅锅中烘烤。而流传到现在,小麦面粉成了主要材料,也有圆形、方形等形状,还可以加入葡萄干、果仁等一起入烤箱烘焙。司康饼的制作关键在于发酵和烘烤。好的司康饼看起来外表很硬,吃起来却无比松软。

  刚烤出炉,轻咬一口,既有饼的酥香,又带着略微湿润的柔软,很独特的口感。打铁要趁热,这司康饼也要趁热食用。将司康横向切开,涂抹上Clotted Butter是最正式的吃法。再喝几口浓浓的英式红茶,简直美翻了。红茶与司康是绝佳搭档。喝一口红茶,品一块司康,不是舌尖的,却是午后的遐想。

英国下午茶的文化

茶在英国文学作品中更是频频泛起,娓娓道出人物的糊口及场景,在英式下午茶文化的熏陶下,英国文学家不同凡响的明显特点,就是时常表现出对中国茶的歌颂。 一八世纪英国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逊(一七0九~一七八四)自称是“与茶为伴欢娱黄昏,与茶为伴抚慰良宵,与茶为伴迎接晨曦。典型顽固不化的茶鬼”。 他创立的文学俱乐部便曾以茶会友,风靡一时。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位初到老外的法国外交官,被某公爵夫人请去喝下午茶,他喝到第一四杯时腹胀难忍,只不错求夫人手下留情,不管怎么样不能再添了。原来,这位法国人不懂英国人的规矩,每次“干杯”后,没有将茶匙放进杯中以示到此为止,不知底细的公爵夫人只不错不停地续茶。 实在,岂止那位法国人的肠胃受不了,公爵夫人更是万分痛惜她那宝贵的茶叶。

剧作家皮内罗(一八八五—一九三四)对品茶的精神文明更是赞赏备至:“茶之所在,等于但愿之所在。”其他如诗人华兹华斯、作家狄更斯等,无一例外埠对茶文化领赞有加。 《傲慢与偏见》中的众多主角们,用完餐后必有中国茶会。钟敲四下, 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英国与中国同为饮茶大国,各具独特的茶文化,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饮茶风格。 然而,历史上从未种过一片茶叶的英国人,却用中国的舶来品创造了自己独特华美的品饮形态,以内涵丰硕、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享誉天下。 就今天,不管英式红茶、香草茶仍是生果茶, 世界各地的人们皆对其爱好盎然。“英式下午茶”已成为英式典雅糊口形态的象征。 一天下午四点多钟我到大学办事,只见办公室大门紧闭,所有人都不翼而飞。 左顾右盼,发现门下角有块小牌子,上书“Teatime”(饮茶时间)。 此时,即使你有天大的事也得恭候英国人喝完了下午茶再说,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 一首英国民谣就是这样唱的:“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

下午三四点是济济一堂的高峰时分英国人天天“Teatime”之多,使外来者感觉英国人l/三的人生都消耗在饮茶之中了。清早刚一睁眼,即*在床头享受一杯“床前茶”;早餐时再来一杯“早餐茶”;上午公务再繁忙,也得停顿20分钟缀口“工休茶”;下午放工前又到了喝茶吃甜点的法定时刻;回家后晚餐前再来一次“HighTea”(下午五六点之间、有肉食冷盘的正式茶点);就寝前还少不了“离别茶”。 真恰是以茶开始每一天,以茶结束每一天。英国人天天一丝不苟地重复着茶来茶去的作息规律并乐此不疲。 此外,英国还有名目繁多的茶宴(Tea-Party)、花园茶会(Tea in garden)以及周末远足的野餐茶会(Picnic-Tea),真是花腔百出。

英式下午茶,其来有自开风气之先带动英国贵族享受中国茶的元勋,当属1662年嫁给英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人称“饮茶皇后”。 当年她的陪嫁包括221磅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那个时代红茶之珍贵堪与银子匹敌。 新王后高雅的冲泡品饮的表率作用,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品茗风尚迅速风行并成为高贵的象征。 此后,玛丽二世以及安妮女王也都热衷推广茶文化,举办中国茶会时,宫内特地布里得颇具中国情调,以屏风、中国茶具、银器以及提高前辈的移动式茶几来点缀。 然而,“英式下午茶”这一称谓的正式发明是在19世纪40年代。当时,那些富极无聊的贵族太太小姐们,逐日享用完午餐后,便为怎么样打发晚餐前的漫长下午而犯愁。 一位名叫安娜的公爵夫人灵机一动,发明了喝下午茶这个节目,此举立刻受到上流社会的欢迎并争相效仿。 从此,有钱又有闲的大富大贵们,天天便有了一个高雅正式的名义聚在一起“说长道短”了;而贵妇淑女们又多了一个展示华美衣饰的毫不错机会和场所。不外,英国人喝茶的形态却与中国着土偶大相径庭。 中国着土偶讲究的是一杯清茶在手,清风朗月喝的就是那股清新芬芳气味;而英国人复杂得多,他们要在茶水中加入牛奶和糖,同时佐以饼干、甜点等。英国人习惯晚上点才进晚餐,下午茶正不错可以垫补一下肚子。 我每次请英国人喝茶时,都坚持夸大中国绿茶不宜加入牛奶和糖,最不错的享受就是品它的原汁原味。很多英国人对此例也欣然接受。 当然,也有一些胃口顽固的怯而改口道:“仍是要英国茶吧。”所谓的英国茶即红茶。那么为何中国生产的绿茶,运抵老外后却变成红茶了呢?传说古时中国绿茶得坐一年半多的海船才能驶达英国,绿茶在海上漂泊期间自动发酵,到达英国时就变成恰到不错处的厚味红茶了。

中国茶,曾是斗富的宝贝中国茶叶是17世纪开始传入英国的,因为运费昂贵,加上英对这种“东方洋玩意”课以重税,最高时竟达逐19%,因此能享用得起茶叶的只有那些富贵阶层。 既然茶叶如斯金贵,喝茶便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能够用中国茶招待宾客,成为夸耀富裕的最佳形态。 当时,英国名媛淑女们腰间都藏有一把镀金嵌玉的小钥匙,用来开启特制的茶叶箱,即使是泡茶也由女主人切身主持,怕的是佣人会顺手牵羊偷茶叶。 到了18世纪下半叶,英终于将茶叶税降到12.5%,从而结束了茶叶只是贵族富豪享受的历史。伴随喝中国茶时髦起来的是中国茶具迅速走俏,用中国瓷茶壶、茶杯冲饮中国茶,才算是正宗隧道。 当时英国出品的瓷器,从造型到图案花色,皆模仿中国,不外始终比不上拥有世代相传的精神工艺的中国货。据说,用英国茶具沏茶时茶杯会因受热而爆裂,因此,要先往茶杯里倒些冷牛奶,然后才能用开水冲茶。有钱人为了夸耀自己用的是高价购来的正宗中国茶具,往往故意当着客人的面,先将滚烫的开水直接浇到茶杯里,尔后才注入牛奶。 于是,先茶后奶被看成是有钱人家的规矩讲究。不外当今现实令人痛心,假如你去西方购物走走,会发面前高档瓷器柜台找不到中国瓷器的影子,那些琳琅满目、精美绝伦、价格令人咋舌的瓷器,均是欧洲产品。 瓷器对西方人来说,不仅仅是盛饭饮茶的实用品,更是摆在橱柜里供人赏识的装饰品和艺术品。

英人对茶的迷恋一如既往,并喝出一些新花腔。冬天,有些英国人热衷“鸡尾茶”,就是将威士忌酒倒入滚烫的热茶里。很多英国人甚至连洗澡也不忘冲上一杯躺在浴缸里享用。英国是世界头号茶叶消费大国,天天要喝掉1.35亿杯茶,年茶叶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 英国每年出版一本《全英最佳茶屋指南》,专门先容闻名且有特色的喝茶场所,这中间伦敦里兹饭店的茶室总以昂贵与尊贵名列前茅。该饭店是由与戴安娜王妃同赴黄泉的男友多达之父规划管理的,戴妃生前时常光顾。来这里喝下午茶,男士必需打领带才能入内,并一定得事先预订座位,最忙时需提前两个礼拜方能觅得一席。 事实上对很多人来说,到里兹喝茶,吃难得的法国点心,被视为一项不同平常的经验。此刻,高尚迷人气氛对照后更凸起下的红茶,已与华丽的茶具、高贵的厅堂、艳服的红男绿女以及练习有素的酒保浑然一体,体现了物质与精神并重的享受。 “茶壶送进书房来时,房间里立刻弥漫着沁入心脾的芬芳。一杯茶落肚后,整个身心得到了极不错的慰藉。绵绵细雨中散步回来,一杯热茶所提供的温馨美妙得难以形容。”

什么是下午茶文化?

发展历史从饮茶文化的发源来讲,最早於下午喝茶的民族,理应是一向以茶文化著称的古代中国。然而随著时代的发展,将下午茶发展为一种既定习俗的文化方式,则是英国人。一种流行的传说认为,在1840年两位英国上流社会的女士: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下午时分因百无聊赖,让女仆准备了少量的烤面包片、奶油和红茶。这种简便的饮食方式很快就成为了英国贵族们打发下午时光的一种绝佳方式。不过下午茶的发展也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影响,在以严谨的礼仪要求著称的英国,下午茶逐渐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礼节要求与习惯。并成为英国上流社会中每日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饮食文化英国英国人喝下午茶的方式丰俭由人,由高贵的正式茶聚(tea party),到可以不喝茶只吃点心的餐饮(high tea),都可以称为下午茶。随著时代发展,英国妇女逐渐拥有自己的事业,部分人视传统的下午茶为过时的习俗。现在不是所有英国人都一定要喝下午茶的。时下的英式下午茶一般在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半进行。英式下午茶的专用红茶为产自英属殖民地印度的大吉岭红茶与伯爵茶、或锡兰高地红茶。除此之外英国也有在下午茶时喝奶茶的习惯。随茶而来的还有切成薄片的柠檬及奶罐。随著时间的推移,一些在早期上不得台面的加味茶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令下午茶在普通民众中流传更为广泛。然而喝茶并不是主要的环节,品尝蛋糕、三文治等各种点心,反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正式的下午茶点心一般被垒成「三层架」的形式:第一层放置各种口味的三文治(tea sandwich),第二层是英国的传统点心松饼(scone),第三层则是小蛋糕和水果塔。这个三层架点心应先从下往上吃。除了这种必不可少的三层点心,一些牛角面包、葡萄乾、鱼子酱等食品也会被摆上来,来迎合宾客的口味。德国在德国,下午茶被称为Kaffee(咖啡)。世界各地随著英国在19世纪末的强盛,下午茶文化从英国本土带入欧洲和它的殖民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标志之一。几乎在每一家西式餐厅,下午都会有下午茶供应。下午茶业在推广的时候有了不同的品尝方式与名称,如英国下午茶又被香港人习惯称作Hightea,更昭显了下午茶文化在世界中的广泛影响。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qsg.com/zh-cn/zonghezhishi/w14v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