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全书馆 >

综合知识

> 白夫人茶业

白夫人茶业

白夫人茶业

白夫人茶业是一家以茶叶为主营业务的品牌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公司主要经营传统名优茶、新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花茶、草本茶等各类茶叶,自有茶叶生产基地和专业茶叶加工厂。产品销往全球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白夫人茶业以“雅致、纯净、健康”为经营理念,秉承中华传统茶文化,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公司与国内外知名的茶叶专家和生产基地合作,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茶叶产品。

公司在业内以其专业知识、良好信誉和一流的服务而著称,已拥有了广泛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口碑。白夫人茶业将秉持一贯的理念,不断进取,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茶叶产品和服务体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杨开智有几个孩子

杨开智只有一个孩子,女儿,杨展1937年12月,杨展在长沙加入中国党。1941年9月14日,时任华北联大校部干事的杨展为了掩护同志,在寨北乡滚龙沟西坡壮烈牺牲,年仅21岁。 

杨开智,曾用名杨子珍,近代教育家杨昌济的儿子,烈士杨开慧的兄长,湖南沙县人。1921年就读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今中国农业大学),为该校社会主义研究小组三名创建者之一。

1927年后历任湖南省建设厅所辖常德山森林局,林区管理局牛首山林场技术员兼管理员,湖南省建设厅技士;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技士,中茶公司总技师兼茶师,湖南省农业厅技正兼研究室主任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茶业公司副经理,湖南省茶叶经营处副等职。1959年后曾长期因病休养。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湖南省政协委员(后被选为湖南省政协副)。

扩展资料:

杨开智主要成就

青年时期杨开智在校建立了社会主义研究小组,对以此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中国党支部在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及此后的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的建立有重要功绩。

杨开智多年从事茶叶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为湖南茶叶事业做出了贡献。 杨开智先后被选为湖南省第三、四届政协委员,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届省政协副。

杨展烈士墓平山县城西北方向40公里,寨北乡主投沟村村后的帝王山脚下,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墓,墓前立有青色的花岗岩石碑,碑上刻着“杨展烈士纪念碑”的字样。2000年,主投沟村村民和村委会重修了杨展烈士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开智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木匠医生发明家都有谁

中国历史上的150位事业著名祖师

1、孔子:教育业——春秋鲁国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2、刘伶:卖酒业——西晋竹林七贤之一,最为著名的酒徒,一醉整三年。

3、苏武:放牧业——西汉时出使匈奴,苏武牧羊。

4、七仙女:纺织业——神话人物,牛郎织女。

5、神农氏:农业和药业——尝百草;盐业——火神,烧制井盐必用火。

6、杜康(少康):酿酒业——上古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7、鲁班:竹木泥瓦匠、石匠、绳匠、棚匠、攒筲匠、张罗匠、雕刻匠、制伞业、风筝业——公输班,春秋鲁国人,创造过云梯、石磨、木作工具及木制飞鸟等。

民间多有神化。

8、宋江:强盗业——宋朝梁山英雄好汉。

9、仙:命相业——道者,宋初人,曾以《正易心法》授陈抟。

精通民间相人术,著有相法流传于世。

10、风后氏:人相业——远古黄帝宰相,精通相术,首创风鉴之学。

11、鬼谷子(王诩):堪舆五术业、眼镜业、制鞋业——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是其两大弟子。

精通堪舆数术命相、医术,授徒孙膑。

12、柳敬亭:评书业——明末杰出说书艺人,人称“柳评书”。

13、黄道婆:织布业——元代棉纺革新家,推广轧花、纺车和织机技术。

14、宗泽:火腿业——宋朝名将,发明了火腿的制作方法。

15、李隆基:戏曲业——翼宿星君,召集艺人在梨园学艺,亲自击鼓奏乐。

16、葛洪(抱朴子):印染业、洗衣业——东晋道士和中医,在炼丹中提炼出各色染料;盐业——煮盐、晒盐和炼丹有相似之处。

17、蔡伦:造纸业——东汉太监,湖南郴州人,造纸术的发明人。

18、蒙恬:制笔业——秦朝大将,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制成苍毫名秦笔。

19、扁鹊:中医业——战国名医,秦越人,创立“四诊”医术。

20、刘安:豆腐业——淮南王,刘邦之孙,熬丹药时无意间用黄豆、盐卤做成了豆腐脑。

21、范蠡:商业——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功成后弃宫经商;制陶业——称陶朱公;养殖业——在定陶还从事农业和牧业。

22、赵公元帅:商业武财神、银行业、典当行——赵玄坛,名公明,道教神话人物,秦时得道终南山。

其名始见于晋干宝《搜神记》,能保病禳灾,主持公道,买卖得利。

23、太上老君(老子):冶铸业、铁匠、煤窑匠、补锅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金银匠等——铸造八卦炉(老君炉)炼制丹药以求长生。

24、猪八戒:妓户业——唐代玄奘徒弟,好于女色而名。

25、易牙:餐饮业——春秋代人氏,善于调味,见赏于齐桓公而闻名。

26、嫘祖:蚕丝业、绸缎庄——黄帝妻子,教民养蚕治丝。

27、黄帝:裁缝弓匠估衣铺——教民用骨针穿麻线缝树叶和兽皮做衣。

28、后稷:农业——土神和谷神,尧、舜时期被封做农官,教民耕种稷麦。

29、张飞:屠宰业、盐业——三国蜀将,发迹前是卖肉的。

30、刘备:编制业——三国蜀帝,发迹前以编织草鞋为业。

31、石迁:小偷——《水浒》中的人物,最厉害的小偷。

32、文昌帝君:文具书店业、文财神——黄帝之子,名挥,善于造弦张网故以张为姓,累世托生为儒,曾辅佐周公,留心经典,文采斐然。

33、女娲:烧窑业、泥塑业、面塑行——女娲炼石而补天,是窑业之始祖。

34、仓颉:印刷业——仓颉造字以供后人沿击记录及沟通。

35、子路:砚墨业——为孔子学生,以砚墨而传之。

36、姜太公:渔业、命相业——隐居渭水钓鱼,遇周文王奉为国师,擅占卜。

37、韩熙载:乞丐叫化业——唐末进士,后逃往南方避乱。

能歌善舞,纵情声色,奢侈好客。

顾闳中作有反映其荒纵生活的《夜宴图》。

38、陆羽:茶业——唐代茶圣,著有茶经之品茗书籍,喝茶风气随之盛行。

39、李渔:美容业——清戏曲家,指导艺人姿态表演及化妆。

40、刘海:针业——晚唐五代人,道教神仙。

额头常垂有头发,后世称作刘海。

在戏蟾时,有“线过金钱眼”动作,遂成为针业的保护神。

41、东方朔:相声曲艺业——西汉辞赋家,汉武帝时任太中大夫。

性格诙谐,言词敏捷;灯具业——设计救出宫女,并引出正月十五元宵灯节的活动,从而形成习俗。

42、乐毅:豆腐业——战国燕国大将,父母年老嚼不动黄豆,就把黄豆磨成豆浆,再撒盐卤成了豆腐。

此说多有附会。

43、罗祖:理发业——罗隐,唐明皇时人,亦称罗真人,发明理发手艺和工具。

旧历七月十三是罗祖诞辰日,理发业举行盛会。

44、孙膑:制鞋业——战事家,苦不能行走,发明原始皮鞋,为“制鞋始祖”;薪炭行——师鬼谷子令其寻找“无烟柴”,最终发现了木炭。

45、孟尝君:旅店业——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

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逃犯,食客数千人;业——鸡鸣狗盗之徒模仿公鸡叫帮助其逃出秦国。

46、陶侃:收废品——东晋荆州刺史。

少年家境酷贫,养成勤俭节约习性,小到竹头木屑和鸡毛蒜皮,都绝不浪费。

47、陆毒:玻璃业——西汉绿林好汉,用石头架锅做饭时发出强光,原来是石头被烧得透明,此为中国原始玻璃。

48、吕洞宾:理发业——唐末道教八仙之一,号纯阳子。

传说曾理过发,为雍正治癞疤,以飞刀变剃刀制伏座下之柳木;娼妓业——为 *** 治疗恶疾;制墨业——道士炼丹。

49、彭祖:饮食业——名铿,善养性,能调鼎,进雉羹与尧。

著名寿星。

50、刘伯温:风水业——刘基,朱元璋谋士,善神机妙算,民间多有神化。

51、诸葛亮:糕饼业、馒头行、乐工——三国蜀谋士,用肉馅馒头替代人头祭祀而受尊崇。

52、詹王:厨业——詹鼠,隋文帝广贴黄榜征御厨,其告知隋文帝,最好吃的菜肴是"饿"。

待隋文帝饥肠辘辘,乃奉上“金鸡报晓”,悟出治国安邦之道。

鸡粉调味料的先驱。

53、卢全:茶馆业——唐代诗人,以品茶、论茶著名,著有《茶谱》。

54、马钧:爆竹业——三国魏国人,火药发明人,把连发弩改造成抛石机。

55、吴道子:绘画业——唐朝道士,擅诗画;扎彩业——尊为百代画圣。

56、管仲:盐业——首创盐业专卖,即国家垄断经营;娼妓业——多见明清笔记小说,谢肇浙《五杂俎》云,“管子之治齐,为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佐军国”。

57、蚩尤:盐业——蚩尤是铜业的代表,又管理着盐池,为盐业的代表;杂技业——源于角抵,又名蚩尤戏,蚩尤乃角抵英雄。

58、孙云球:眼镜业——清初科学家,眼镜业创始人,著《镜史》。

59、帝予:制醋业——杜康之子,杜康造酒儿造醋。

相传杜康发明酒后躲避,帝予模仿父亲造酒,21天酉时无意中发明了醋。

60、何五路:五路财神——元末抵御外寇而死,吴地信奉的财神。

实为五通神,五路乃东西南北中,财货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

61、龚遂:牛行——汉郎中令,长期与车马奴仆和炊事人员饮酒作乐。

62、孟昶:乐器业——后蜀末帝,沉湎酒色,与花蕊夫人皆工声曲。

63、蔡邕:酱园业——东汉文学家,谐音“菜佣”。

又以颜真卿(史称颜鲁公,谐音盐卤)、刘邦(善于将将,谐音酱酱)为祖师。

64、郭璞:风水业——西晋文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

65、雷海青:戏剧业——唐玄宗宫廷乐师,善弹琵琶,俗称田公元帅,被安禄山肢解示众。

有戏神之誉。

66、济小塘:魔术戏法业——明嘉靖道仙,肉体凡身成仙的第一人。

云游四海,得遇野人传授法术,广行善事,终于羽化飞升,称“道教济公”。

67、造父:制车业、交通业——姓嬴,周穆王时人,伯益13代孙,“赵”姓始祖。

特别善于架马车,天上有“造父变星”。

68、高元:建筑业——黄帝的建筑家,高姓始祖。

以木为架,以土为被造屋。

69、卢眉娘:刺绣业——唐朝绣女,手工精巧无比,在一尺绢上绣出七卷《法华经》。

更善制作伞盖,人物山水多而不失细致,称为神姑。

不吃东西,每天只饮二三合酒。

死时满屋香气,乘着紫云游于海上。

70、仙娘:娼妓业——殷商女巫,其时 *** 并不耻辱,称为“巫娼时代”。

71、伊尹:餐饮业——商初宰相,以烹饪滋味说服商汤致力于王道。

成语中“割烹要汤”、“调和鼎鼎”、“治大国若烹小鲜”等均由伊尹辅佐商汤成其大业而来。

72、孙思邈:制药业——唐代药王和寿星,著《千金要方》。

各地有祠庙。

73、华陀:医业——三国神医,精通各科,尤擅外科,通晓养生术。

74、马王爷:车行、牲口牙行——即马神,天上的天驷星,称“三眼华光”。

又说是汉武帝时的匈奴王子金日磾,擅长养马。

生日是六月二十三,民间举行祭祀活动。

75、牛王爷:牛行——姚离,牧牛出身,力大无穷,东周时断臂刺庆吉,忠烈感人,后人尊为牛王爷。

牛头、黄衣、戴竹笠,四月初八为祭祀日。

76、徐霞客:旅游业——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著《徐霞客游记》。

77、智公禅师:澡堂业、修脚匠——相传他禅杖上挂有修脚刀具,曾为佛祖释迦牟尼、达摩老祖及周文王等人修过脚、治过足疾;扎彩业——起于唐代,致公禅师倡导结彩,后来形成扎彩业。

(智公与致公不知是否同人)。

78、陈七子:澡堂业、修脚匠——幼年拜罗祖学艺,因贪玩师傅摔坏了他的剃刀,只好用半片剃刀为人修治脚疾,后来得真人指点手艺愈精,由此创下修脚一行;梳篦业——发明了篦子,解决了梳子齿疏的问题。

79、伏羲氏:占卜业——上古远祖,画八卦以推演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渔业、牧业——开创了中国远古的渔牧业。

80、丘处机:玉器行——金、元道教全真七子之一,法术超人,隐居栖霞山,曾西行见成吉思汗。

道教奉玉皇大帝为祖师,故玉器行和道士称兄弟。

丘处机是制玉大师。

81、闻仲:糕点业、米粮店——奉商纣之命讨伐武王,为减少埋锅造饭时间,设计了一种用饴糖和谷粉粘在一起的糖饼,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点心。

82、毕升:印刷业——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83、童宾:烧窑业——明代窑师。

太监潘相在景德镇督造青龙缸,久不成功,便残害窑工,童宾纵身入窑 *** ,不料龙缸烧炼成功。

尊为风火神。

84、宁封子:制陶业——龙跷真人,原为黄帝陶正,神人过其处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连掌其法。

后授黄帝《龙跷经》被封为五岳真人。

85、仪狄:制酒业——夏禹时,帝女为进献品,令仪狄造酒,其味甘美,甚得禹帝赞赏,因而蔚成造酒之风气。

86、韩康:药业——东汉药师,常到深山采药,口不二价,三十多年风格不变,不想这样倒出了名,朝廷几次征聘也不去。

87、海龙王:渔业、水产业——不言自明。

88、关羽:典当、脚夫、算命、香烛、蚕业、丝织、糕点业、武财神——取其忠义,民间多有附会;豆腐业——发迹前卖过豆腐;盐业——关公战蚩尤;剃头业——耍刀的。

89、桑弘羊:会计业——西汉经济家,参与推行盐、铁、酒官营专卖,设均输、平准官平抑物价,擅长会计和财政计算。

后因与霍光争权被杀。

90、扁鹊: *** 业——战国齐医家,秦越人,擅长各科,能熟练运用综合治疗的方法,长于针刺法、热熨法和服汤药法。

民间多有神化和附会。

91、王母娘娘:水果行——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逐渐女性化为慈祥的女神。

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长生不老。

92、达摩老祖:镖行、匪行——南天竺国三太子,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并创“达摩拳法”。

由于精通武功,被镖行和匪行视为祖师;修脚业——足壮力健,步行到中国。

93、月下老人:婚介业——月神,最初出现在唐人李复言小说集《续玄怪录》的《定婚店》中。

相传“天下姻缘一线牵”,是指月神月老的功绩。

94、井母:给水业、打井业——井神,原是童养媳,打井时救了化身小青蛇的东海龙子,龙王奖她鞭子,在水缸里一搅就能出水,遂被尊为水母娘娘。

95、比干:商业、文财神——商纣王叔父,因直谏被挖心。

传说他的心有七个孔窍,吃了仙丹并未死去。

因为没有心,就无偏无向而保持公正;裘皮行、熟皮作坊业——曾射杀一只九尾狐,乃妲己原形,妲己死后现形,比干将其剥皮抽筋,沤在污水里熟成皮筒。

96、范丹:乞丐行——他与孔子比智,孔子让子路向范丹借粮,范丹出题为难子路,并只借一篮粮,还时又被风刮走,结果孔子败,成为永远欠范家粮食的人。

范丹弟子以唱莲花落(数来宝)为标志,遂成为乞丐祖师。

这一行人乞讨时都打竹板说莲花落;扎柳行——由于仗义疏财,后来只好以扎扫帚,修笸箩、簸箕度日。

97、伍子胥:乞丐行——从楚国逃到吴国都城(苏州)时曾吹箫乞讨。

后来,在修姑苏城时用糯米作墙砖,使百姓能扒出糯米砖渡过荒年。

98、姬君:吹鼓行——大耳金光仙。

商纣王杀伯邑并让其父姬昌吃下去,父含泪而为,出宫吐向原野,变成无数兔儿奔向远方。

又称“兔仙”,乃“吐子”成仙。

吐又有吹意,俗称吹鼓手为“吐字的”就从此来。

99、五道真君:扎彩行——杨角哀和左白桃进京赶考,只有一人路费,杨角哀冻死野外,把盘费留给左白桃。

左用扎纸来祭奠杨,成了这一行的先人。

而五道真君代表着人死后的灵魂,指地狱、饿鬼、畜牲、人和天。

100、马头娘:养蚕业——古时一老者出门,家里留下一匹白马,女儿思父,承诺白马寻回其父便嫁给它。

可当马儿驮回老父,父却将马杀掉。

一日大风,马皮将女儿卷走,父找到女儿时已变成了马皮裹着的蚕,又称马头蚕。

反映了早期人类与马和蚕的依赖关系。

101、铁拐李:膏药铺——道教八仙之一,身世由来传说颇多。

他教给一个姓王的膏药老掌柜一个绝活,用狗皮贴膏药,从此而得名。

102、马上皇帝:磨刀行——少时家境贫寒,靠磨刀维持生计,后造反夺得帝位(不知所指)。

骑的板凳叫穿朝玉马,板凳上的“几钉”叫马鞍。

103、泰山:竹篾业——鲁班的的徒弟,因与师娘不和离开单干,凡是鲁班用木头做出来的东西,他都可以用竹子做出来。

104、张班:竹篾业、梳篦行——鲁班的师兄,善做竹活,发明了竹篾子。

105、赫连:梳篦业——被黄帝俘虏关在牢里,蓬头垢面,做了一个简易梳子解痒。

嫘祖见后以为稀奇,开创梳子制作。

可惜赫连已经被斩杀。

106、鲁班夫人:油漆业——用红土加浆糊漆刷门窗,乃原始油漆业。

107、胡顶真人:白铁业、小炉匠、兴秤匠、锡匠——据说“胡打乱钉,打壶兴秤”都是他留下的。

业务范围广泛,几乎无所不会,农历四月十八拜佛堂、拜师收徒。

108、白头佛:修鞋业、皮匠——某贫家女子拾棉花,将一条白头小蛇带回家悉心照料。

小蛇变形教女子修补鞋子,开创了这一行。

此小蛇是小白龙,人称白头佛。

109、邹和尚:制糖业——唐代僧人,爱科学,尤重制糖技术,首创冰糖,列为朝廷贡品。

制糖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110、真武大帝:屠宰业——又称玄武神,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北宋降于终南山。

年轻时以杀猪为业,但心地善良,为观音菩萨渡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得道。

111、樊哙:屠宰业——汉大将,发迹前出身狗屠,杀狗、卖狗肉。

112、二郎神:业——杨戬,玉皇大帝外甥,驱哮天犬,传说中天界的第一战神。

民间各类人等皆尊其为保护神,并祈福佑,尤其是业。

113、观音:化妆业——取其眉清目秀,端庄慈祥,风雍华贵,落落大方。

114、花王神:花业——姆六甲,从花朵中生出来。

她的屋后是一座花园,每个来世的人都是由其花传世。

没有生育的妇女,农历二月十二“花朝”都到野外求花。

115、李昂:年画业——唐文宗,恭俭儒雅,喜欢读书,引发“甘露之变”。

李昂首印历书下发民间指导农耕,年画等应运而生。

116、张小泉:剪刀业——明末安徽黔县人,在杭州生产祖传剪刀,乾隆年间为贡品。

117、周庄王:说书业、曲艺行——东周国君,传说他的母亲病了,他为母讲贤。

118、韩毒龙:粮店业、米行——封神榜中的增福神,商纣上大夫杨任的部下。

与薛恶虎都有能够变出粮食的法器。

119、韩信:粮仓、米行——投靠刘邦后,曾任粮仓管理员的头头“治粟都尉”。

120、伯乐:兽医业——春秋时代掌管畜牧兽医的,还是一位善用针灸治马病的兽医。

与他齐名的还有相马能手九方皋和相牛能手宁戚。

121、张王、陆相公:孵化业——宋代高邮人,他们在打苇草时发现一只正在抱窝的野鸭被蛇缠死,就把鸭蛋放在怀中孵出小鸭,养成家鸭,从此鸭就不会抱窝了。

122、马援:当铺业——东汉军事家,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把所有的财产都分给兄弟朋友,自己则过着清简的生活。

123、妈祖:航运业——工拜天上圣母为护航女神

124、哪吒:自行车行——神话英雄,托塔天王第三子,风火轮是其法器。

125、大禹:水利业——姓姒,上古治水英雄,五帝之一。

126、伯益:牧业、狩猎——黄帝后裔,擅长畜牧狩猎,被佥推为九官之一的虞官,管理草木鸟兽,并佐舜调驯鸟兽。

后来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封他为侯爵,赐封“赢”姓。

127、孔武子:武术业——《金枝欲孽》里御前侍卫,其实取意“孔武有力”,表示甚武而有力,并不是指人。

128、赵慨:烧窑业——东晋时人,传说是景德镇制瓷师主、瓷祖。

143、胡令能:秤匠、锡匠、铜匠——唐诗人,圃田(河南中牟)隐者,少为负局锼钉之业(修补锅碗盆缸),人称“胡钉铰”。

129、葛梅二仙:染业、纺织业、变戏法——葛玄,三国吴人,筑坛立炉九转金丹,苦修成仙,称葛仙翁;梅福——西汉南昌县尉,王莽篡政乃遁避尘世求道。

葛梅二仙传葛洪。

130、皋陶:法官——皋城(六安)人,古六安国始祖,东夷族首领,偃姓。

传说舜时被任为掌管刑法的官。

禹继位后按禅让制举荐皋陶为他的继承人,但先于禹而亡故。

131、祝融:花炮业——相传帝喾时,在有熊氏之墟担任火正之官,能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为民造福。

帝喾命曰祝融,后世尊为火神。

132、灶君:饭馆茶楼业——灶王爷,腊月23各地都有朝拜。

133、李畋:花炮业——唐浏阳人,世代花炮饮水思源,始祖李畋功照千秋。

134、钟三郎:仆役业、服务业——玉皇大帝封的神仙,专到凡间普救开店铺、做生意的长随。

清朝伪称前明“朱三太子”的人拉起了一个钟三郎教。

135、白衣观音:玉器行——观音菩萨化身之一,身穿雪白衣裳。

以此取意白玉无瑕。

136、柳庄:星相业(八字)、算命业——清朝袁柳庄,名袁珙,编《柳庄神相》。

137、青苗神:菜商——形如大布袋,每次翻折乃一头着地,行动缓慢沉重,邪魔妖魅,保护田苗。

古书无记载,见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138、周灵王:珠宝行——来自“碧血丹心”传说,灵王把苌弘放逐到楚国,苌弘为表忠心剖腹自杀。

蜀人哀其忠烈,将其血用木匣收藏埋在地下,三年后打开已化为碧玉。

139、有巢氏:建筑业、手工业——上古神化人物,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由穴居到巢居。

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

140、昆吾氏:制陶业——祝融后代陆终的长子,居楚国,传说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

《说文解字》中说,“昆吾,圜器也”。

141、孟公孟姥:行船业——或云冥公冥姥,因玄冥也,冥孟声似。

卜吉,即以肉祠船神,呼为“孟公孟姥,其来尚矣”。

《船神记》云,船神名冯耳,下船三拜三呼除百忌。

142、尧、丹朱:围棋业——丹朱是尧的儿子,知其不肖而让位于舜。

传说尧看到儿子丹朱不够聪明,便发明围棋,教他围棋以启智。

143、萧何:衙门胥吏——汉代刘邦相,制定各种律令,成为文官楷模。

144、宋慈:法医——宋代名医,福建建阳人,《洗冤集录》是一部千古不朽的检验专著,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145、白虎神君:磨坊——白虎天性属水,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

146、师旷:吹鼓手——春秋时期晋国乐师,《阳春》、《白雪》出其手。

147、盗跖:强盗小偷业——指一个名叫跖的大盗,庄子《盗跖》写了三个寓言故事,指斥儒家观点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主张返归原始,顺其自然。

148、梓潼帝君:刻字印刷——晋朝张亚子,道教主宰功名、禄位之神。

玉帝命梓潼帝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故称梓潼帝君。

有功名则金榜题名,刻字印刷而告之。

149、和合二仙:扇子商——唐代人,寒山和拾德,雍正封寒山为“和圣”,拾德为“合圣”。

民间将其神化,主婚姻和合。

婚姻和谐则善子,谐音“扇子”。

150、西施:香粉店——春秋美女,其意不言自明,多有附会。

追问

一半儿是神话,再发点儿史实人物

天堂寨跟团游天堂寨旅游团的价格

1.天堂寨旅行团

《天堂旅行团》

好句子;

1.世间有悲欢离合,天地无声。

2.那些不Idon’我没有机会抓住每一次风,但那些有机会的人却想带着一瓶药离开。

3.曾经看过一句话,人世间所有的苦难,爱情只是最小的一种。但是写这个的人不知道。我不明白,当海水没过我的头顶时,最微小的痛苦也是我生命中最后的一丝月光。

4.一个人的失踪对一个人的感情是我可以我不明白。明明切断双方的关系会让你很痛苦,但你还是可以伸出手去,把对方在你心里的影子去掉,哪怕影子的血充满了你的心。

5.世间的一万种苦难,不是单独为谁而来,也不会饶过谁。

6.谢谢你没有找我,所以我找到了你。

7.使劲笑。你想展示的是你不我不在乎。它不是勇敢无畏,而是胆怯卑微。

8.拥有她的岁月,就像从穹顶落下的星光,是留给我仰望的唯一理由。

9.那些日子可以从天而降,就像一条无尽的隧道。

10.如果强者不不解释,他们不我不需要同意。如果弱者不t解释,他们可以t反驳。

11.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意味着你应该有的东西还没有Idon’我还没来。

12.命运怎么安排是它的事。我有我的安排。

2010-2010年合肥周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方圆300公里内有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天柱山、天堂寨、寿州古城、明皇陵、琅琊山等国家级著名旅游景点。有时间的话,跟旅行社或者自驾去这些景点也很方便。合肥的旅游景点也很多:三河古镇合肥紫蓬山合肥慧远园合肥慧远欢乐岛丰乐生态园合肥瀚海极地海洋世界合肥植物园合肥岱山湖合肥李鸿章故居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合肥逍遥津公园合肥安徽名人馆安徽省博物馆合肥三河集合肥野生动物园合肥科技馆肥西老鸡生态园安徽科技馆合肥明教寺中国科大和工艺合肥包拯陵园包河秀色角弩樊中(明角寺)逍遥古今环城翡翠三河镇蜀山翰海极地海洋世界五里飞鸿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陵园巢湖大城头遗址古耕遗址园林艺术园龙城遗址庐州灯五福墓石刻吴王墩古墓元朱堆墓合肥泗顶山合肥合肥淝水之战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合肥双峰湖合肥鲍陵园安徽建华湿地生态观光园合肥蜀山烈士陵园合肥明珠广场合肥舜耕山合肥和平广场合肥姚岗河渡江战役总前委会址合肥环城公园合肥刘铭传故居合肥庐州府城隍庙合肥市府广场合肥琥珀飘带合肥胜利广场合肥清风园合肥安徽田放茶业合肥罗炳辉铜像合肥天鹅湖推荐线路组合:合肥科教一日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岛、合肥科技馆、合肥气象科技园、安徽科技馆、安徽名人馆、合肥野生动物园、慧园等合肥名胜古迹一日游:包公庙、清风阁、包公陵园、明教庙教女台、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逍遥津、姚刚、刘铭传等。合肥城市生态一日游:生态园、南淝河上游景区、苗圃、合肥林业高科技示范园、大房营水库、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水乡古镇三江一日游:杨振宁s故居、孙仲德纪念馆、刘通兴隆村、民俗博物馆、小南河游船、英王府、万年台、雀珠廊桥、三仙桥、古街、伊人巷、青禅寺等。紫蓬山生态环保一日游:西麓寺、仙人洞、和尚井、野柿园、李典墓、佛缘园、龙井古榆树等。岱山湖纯景一日游:情人谷、天鹅岛、赛马场、军事体育公园、fis

可以选择天堂山庄、天堂寨上海大别山农家乐酒店(天堂寨天马大道中心)、PICC酒店(天堂寨白马峰脚下)。安兴度假别墅位于景区内,只需购买景区门票即可入住。卢一个汽车站坐车去天堂寨,走的是乡道。旅程大约需要4个小时。天堂寨行程:游览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景区(6小时游览):九营瀑布、银宫瀑布、情人瀑布、龙剑峰、关静峰、石佛、临海长廊等。并在树木繁茂的栈道上拥抱瀑布,享受快乐瀑布带来的清凉夏日,享受山风高远、风清气爽的无忧无虑之意。在农夫晚上,品尝大别山特有的吊锅宴。入住天堂寨上海大别山农家乐酒店(天堂寨天马大道中心)或白马峰脚下的PICC酒店。天寨是一个天然氧吧和一个避暑胜地。处处风景宜人,可以多住几天,享受炎炎夏日难得的清凉。

010到1010,天堂寨没有索道要走7.5公里左右上山。

天堂寨步行距离很长,达到15公里。建议先坐索道上山,再步行下山,节省体力。天寨索道是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双舱液压张紧式索道,安全性能可靠。索道全长1500米,上下站相对高差450米。

罗天堂寨(国家AAAA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湖北省旅游摄影基地)位于湖北省罗田县,与安徽天堂寨(国家AAAA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交界处。

2.天堂寨旅行社

【瀑布群景区】所选路线:

路线一:京郊公交虎形地索道站乘坐缆车冯天平(山顶)五处亭马头峰将军岩绿松石之恋天龟龙s背霹雳谢玉瀑布情侣瀑布彩虹瀑布虎形地游览车停车场(全程约5小时)

路线二:京郊公交湖星地九营瀑布情侣瀑布谢玉瀑布夫人瀑布银宫瀑布杜鹃坪盆地花园情侣峰白象戏水冯天平(山顶)乘坐缆车虎形索道下车游览车停车场(全程约5小时)

3.天堂寨行程

天堂寨景区1位于鲁安徽省安市和湖北省罗田县,是国家5旅游景区。天寨被称为多云山在古代,最高峰海拔1729.13米,是大别山的主峰之一。它叫做吴楚东南第一关在古代。景区内共有瀑布108处,其中落差超过50米的瀑布有18处。天堂寨所在的大别山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山北的水向北流入淮河,山南的水向南流入长江。故登天堂寨之巅,北可望中原,南可看荆楚。在海拔1729米的地方,有一个唐恬,俗称瑶池,那里的水不会溢出或干涸。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境内千米以上山峰25座。天堂寨最高峰是大别山主峰之一。其主要景点有白马大峡谷、龙剑峰、白马峰、瀑布等。

4.天堂寨旅行团多少钱

两日游,肯定要看长江三峡的风景,那里有三峡大坝、下劳溪、三峡瀑布、白帝城、欢乐谷、神女溪、神农溪等等,景色宜人。

这是著名的山武当很多武侠电影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原创探索:恩施魅力之旅: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土司城.神秘的恩施,感受土家族的魅力,那种纯真和原始。

大别山红色之旅:天堂寨、大别山主峰、烈士陵园、龙潭谷快乐两日游。

还有钟

其中,安徽70余家景区、旅行社、特色旅游商品企业在中国旅游日为广大市民呈现安徽优质旅游盛宴。三河古镇、八里河景区、鸡西龙川景区、芜湖方特旅游区等景区为市民带来上千张半价门票;天寨景区、皖西大裂谷、查济景区、太平湖景区等门票几千。免费赠送,现场还有20多种特色旅游产品进行专题展示。

除了旅游优惠措施,活动还设置了有奖互动环节,如免费抽奖、有奖问答等,让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旅游惠民的宗旨。现场吸引了数万合肥市民,人潮涌动,气氛热烈。来源:中国新闻网

5.天堂寨旅游线路

只有当你有旅行社你能参观一下吗?有的省计划单需要手工填写,有的是机器填写。导游证号,客人名单,行程都在上面。因此,你可以如果没有计划单,你就拿不到多少人的免费票。

茶文化节演讲词有什么

  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节演讲词,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节演讲词1

  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茶源于中国,我国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有几千年,茶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消费国。2011年,中国的茶叶总产量达162万吨,茶叶农业总产值达729亿元人民币,中国茶产业连续12年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率,成为全球茶叶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茶文化与茶健康的宣传与推广下,茶叶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2011年,国内茶叶消费量达130万吨,茶叶市场销售金额在14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搭建国际茶叶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全球茶叶消费的增长,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普洱市将于6月16—19日在京共同主办“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2012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第十二届中国普洱茶节”(以下简称“一会二节”)。一会二节将坚持“弘扬茶文化、繁荣茶经济、促进国际化、推动茶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发扬中国茶叶第一街在茶经济与茶文化领域的驱动力,突显茶叶销区和产区在茶叶行业的推动作用和协会在行业中的凝聚力,三家强强联合,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茶叶盛会。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各项活动有关情况。

  一、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

  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BeijingInternationalTeaExpo2012)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北京市西城区、普洱市于2012年6月16日-19日在北京展览馆主办的,中国茶叶行业的重大盛会之一。

  本届展会展览面积22000平方米,设890个标准展位,分设国家地理标志馆、百强企业馆、全国重点产茶县馆、台湾馆、国际馆、茶具馆等。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秉承“展示国际茶叶精品,搭建全球贸易平台”为主题,坚持以“倾力打造全方位互动平台、打造世界高端茶业盛会、打造世界茶业风向标,汇聚精英产品”为出发点,全面打造有利于茶企、茶叶消费者的核心价值:

  (1)强大的参展企业

  本次展会参展的企业达300余家,创下历届展会三最:一是知名品牌之最,一线品牌企业占80%以上,其中有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茶叶集团、湖南茶叶总公司、大益集团、四川竹叶青茶叶公司、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福建八马茶业、铁观音集团、华祥苑、中闽魏氏等60余家百强企业;二是组团地域之最,国内有普洱、黄山、六安、雅安、信阳等20余家重点产茶区组团,海外有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孟加拉、德国、意大利、阿根廷等10余个国家组团,还有各地质检局、各省农委和各省、市茶叶办、茶叶局、行业协会组团,等等;三是产品种类之最,本次参展企业阵容庞大,产品覆盖面广,涵盖茶叶行业全产业链,如茶产品、茶食品、茶机械、茶包装、茶具、茶饮料、茶用品等,品类齐全,种类繁多,集中外茶叶之精品,是中国茶叶行业的盛会,也是一次世界性的茶叶交易盛宴。

  (2)云集国内外专业买家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和北京展览馆将通过自身的行业资源、资源和展览界资源共同组织、邀请国内外的专业买家参加本次展会,同时为专业买家提供相应的和服务的便利。在联合国粮农组织间茶叶小组(FAOIGG)、国际茶委会(ITC)、斯里兰卡茶叶局、肯尼亚茶叶局以及意大利茶叶协会等国际性机构的组织与安排下,全球主要的茶叶买家如英国川宁(Twinings)、德国万浩茶和(Wollenhaupt)等也将参加本次展会并出席大会的论坛。预计到会的专业观众将会达到1万人次以上,参观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

  (3)第三届国际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

  为进一步掌握全球茶叶发展动向,寻求未来发展的机会。展会将举办第三届国际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茶叶主管部门、知名茶叶专家和企业家,共同交流全球茶产业发展现状,分享茶行业发展经验,探讨茶叶未来发展方向和机会。联合国粮农组织间茶叶小组将在论坛上发布最新国际茶叶产销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茶叶主产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国内重点产茶区代表介绍茶叶发展经验;荷兰禾金基金会(SOLIDARIDAD)、雨林联盟(RAINFORESTAlliance)组织、国际公平贸易(FAIRTRADE)组织、茶叶道德合作联盟(ETP)等国内外主要行业组织就联合开展茶叶可持续发展项目,构建科学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系统解决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作专题报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农产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茶叶分会和国家茶叶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介绍茶叶标准建设最新情况;国内外著名的品牌企业围绕“品牌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主题发言。

  (4)精彩纷呈的茶事活动

  展会期间,组委会将举办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这些内容包括:

  1、万名小茶人逛北京大茶展。饮茶要从孩子抓起,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青少年加深对茶的了解与认识,增进全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引领青少年走进茶的世界,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茶文化;2、“民生银行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大赛。发展茶叶是为了“民生”,本项活动旨在提高优质品牌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茶企业在本次茶文化节的参与度,引导广大消费者健康饮茶意识,倡导品饮品牌茶、优质茶,促进茶叶质量的提升;3、“金汇通”杯全国茶席设计大赛。茶席设计,是以茶为核心,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所共同完成的一个有品饮环境布置艺术,旨在丰富茶文化内涵,诠释“绿色”、“健康”、“和谐”的茶文化理念。4、“甲拉一号”中国普洱茶高端论坛。论坛旨在树立普洱茶收藏投资正确理念,普及普洱茶品饮知识,促进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论坛中推出新颖的普洱茶茶票投资交易的新型模式等。同时,各产茶区和参展企业还将在展会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茶产品推介会和新品发布会等活动。

  二、2012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

  1、马连道中国茶叶第一街专场展览

  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中,将在2号馆设置面积567平方米的北京马连道展区,紫艺茶业、更香茶叶、武夷星、天月、御茶园、一园国际等在马连道成长和发展的全国知名茶产销企业、连锁茶超市、上市茶企业和茶文化机构10余家,将在此集中展现北京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街作为中国茶叶第一街与首都特色商业街的发展成就与领先优势。

  2、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交流活动

  本届茶文化节,将继续大力发挥马连道作为中华茶交流中心的茶文化展示、推介平台作用,西城区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将联合举办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的两大品牌活动—“马连道杯”全国茶艺表演大赛和全国名优茶评比(斗茶)大赛。今年的茶艺表演大赛,已吸引了全国各地数十支茶艺表演队和爱好者的踊跃报名,集中展现国内外各地的精彩茶艺文化。全国名优茶评比(斗茶)大赛将广泛征集全国参展企业的各类参展茶和茶产品,充分展现全国各地的名优茶品和茶文化。此外,还将举办中国瓷器及紫砂艺术文化讲座;张一元公司的现场咨询、展示及茶艺表演;老舍茶馆“香茗消暑•雅乐怡情——外国使节&夫人仲夏品茶会”和“电影《大碗茶》消暑会暨影评有奖征集”等多项活动,促进茶文化的推广与交流。

  3、马连道体验区与北展展区互动交流活动

  自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和2012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活动举办当日到活动结束,每天保证一小时对开一次班车,往返于马连道茶叶街体验区和北京展览馆展区,以实现马连道和北展两区域的国内外及企业,有效开展各项茶文化互动活动和体验活动。

  4、特色茶消费活动

  本届茶文化节期间,马连道地区各商家将集中举办多项茶产品促销活动,吸引广大消费者参与包括全国十大品牌茶和茶企业消费者网络评选、消费者万人品茶、马连道茶叶消费抽奖等多项便利、实惠的消费体验活动,更加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茶消费需求,繁荣首都茶消费市场。

  5、知名品牌专题推介活动

  茶文化节期间,马连道将为知名品牌茶组织专场推介活动,目前确定举办推介活动的茶企业与茶品牌有: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安微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茶叶商会、福建省天丰源茶产业有限公司、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等,通过形式各异的品牌推介活动,与茶文化节的主题活动有效互动,以达到提升形象、推广品牌、扩大消费的目的,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第十二届中国普洱茶节

  普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总人口256万,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云南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州市,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奔腾不息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形成了“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普洱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年均气温18.9℃,温暖湿润的气候使普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中心城区空气中负氧离子最高浓度每立方厘米12500多个,高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标准12倍多,享有“天然氧吧”、“春天中的春天,春城中的春城”的美誉,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普洱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着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61%,是《阿瓦人民唱新歌》、《芦笙恋歌》的诞生地,原生态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普洱生物多样性丰富,生命生态系统完整,是绿色生态的圣境。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7%,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是北回归线上保存较为完整、不可多得的一片绿洲。普洱是普洱茶原产地、茶马古道的源头和全国咖啡主产区、是“天然的茶叶博物馆”和当之无愧的“世界茶乡”。

  中国普洱茶节是普洱市的茶文化节会品牌和文化名片。199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中国普洱茶节,中国普洱茶节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茶界人士的关注、关切,逐渐成为普洱众多节会品牌中在国内外茶界具有较高知名度茶事盛会和茶文化品牌。

  第十二届中国普洱茶节,由北京市西城区、云南省普洱市、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共同主办,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组委会、2012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和第十二届中国普洱茶节组委会承办,云南省驻北京办事处、世界华商协会协办。本届茶节的主旨是,以“养生普洱”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充分展示普洱特有的普洱茶文化、民族旅游文化和良好的生态文化,让世人充分感受“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独特魅力,推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第十二届中国普洱茶节将带您:

  (一)充分体验“养生普洱”韵味。普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是“茶林里长出的城市”。近年来,普洱、市全面实施“科学普洱”行动计划并取得重大进展。茶节期间,一是在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上,展示传统普洱茶产品和“科学普洱”最新系列产品以及一系列普洱名特优产品。二是举办高端品茗暨普洱养生体验交流活动,邀请有关领导、百强企业家、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新闻媒体,开展普洱茶品茗和养生体验交流,共同探讨普洱养生心得。三是举办青年与普洱系列活动,开展“品鉴普洱”主题活动、“普洱之恋——妙曼普洱、青春之旅”青年联谊活动,让年青一代充分感受普洱文化的深厚底蕴。四是举办普洱咖啡之夜活动,让嘉宾品尝普洱咖啡,体验普洱咖啡优良的品质和独特风味。中国的咖啡产量95%以上的咖啡出自云南,云南咖啡的60%出自普洱,普洱的咖啡品质已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高度评价认可,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咖啡之都”。

  (二)全面感受原生态民族文化魅力。普洱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着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61%,原生态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一是在“一会二节”开幕式上,将呈现普洱绚丽多姿、古朴神秘的的原生态的民族歌舞。二是举办电影《阿佤山》首映式,展示“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绚丽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三)大力展示绿色文明生机。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普洱有着良好的绿色生态优势,当前,普洱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和云南被列为全国首批低碳经济试点省份的重大机遇,加快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茶节期间,将举办普洱建设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咨询论证会,对普洱建设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进行咨询和论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2012年我国的茶叶产业在以及地方各级的大力支持下,行业发展突飞猛进,预计2012年我国的茶叶产量将达到17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稳居世界第一,“一会两节”的召开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的茶叶消费,众所周知,发展茶叶行业是一项富国利民的大事,是我国亿万茶农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2012年6月16-19日,让我们相聚北京,相聚马连道,相聚北京展览馆,品饮中国茶,体验茶文化。

  感谢大家对一会两节的关注与支持!并预祝本次活动成功!谢谢大家!

  茶文化节演讲词2

  茶文化节上的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同志们:

  非常荣幸能与各方专家、学者探讨中国茶道的文化底蕴及内涵,共商陕西茶业崛起的路径选择。在此,我代表XXXXX向参见2011’中国·陕西(安康)茶叶节茶产业发展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及新闻界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茶是一种文化饮品,茶香里传递出的是浓郁的人文情愫。茶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礼俗形式,更是一种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大道至简,烧水煎茶,无非是道。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能恭敬有礼、仁爱雅志、致清导和、尘心洗尽、得道全真、探虚玄而参造化。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受儒释道三家哲学理念的浸润,传统的饮茶之道重审美艺术性、道德实践性、宗教哲理性的浑融合一。敬茶、品茶,是敬事之仪,明礼之伦,俭德之行,中庸之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而秦地有茶,启始先周,传于秦汉,昌于唐宋,盛于明清。古汉水流域的巴国巴人是世界上最早种茶、用茶的民族。有着“茶圣”之誉的唐人陆羽在《茶经》中认定“巴山峡川”是茶叶发源地。陕南生态条件独特,茶叶资源蕴藏丰富,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陕南的紫阳、西乡都曾是历史上东西部茶马交易的重镇。加之气候温润,海拔适中,陕南出产的茶叶品质极佳,被历代宫廷选为 “贡茶”。西北五省惟陕西产茶,“陕茶”经历过唐前巴蜀茶、唐宋山南茶、明代汉中茶和清后紫阳茶、汉中茶几个历史阶段。然而由于地缘因素的和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陕茶”曾有过的辉煌历史已成为陕人的文化记忆。“陕茶”在中国茶类品牌中的影响力及其在国内茶业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在整体上仍处于下滑的态势。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却未能真正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茶业生产营销模式;茶种丰富且有天然的品质优势,却至今尚未培育出真正具有强势影响力的茶叶品牌。这一切实为“陕茶”之恨。

  “陕茶”不只是陕南地域特产,也陕西的文化招牌。振兴陕南茶业,使陕南由茶业种植的宝地变为中国茶业营销的重镇,不仅是推动陕南实现突破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挖掘和丰富秦地文化资源、打造人文旅游景观的有效手段。真诚地希望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方专家、学者,能围绕陕南本土茶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陕茶”复兴之路的设计等问题献计献策。

  五湖四海俱嘉宾,相聚安康皆是缘。再次欢迎各方朋友来到在中国282个城市中拥有最吉祥的城市名称的陕西安康游赏生态风光,共商“陕茶”振兴大计。

  饮茶有助于养生健体、明心见性。诗僧皎然对饮茶的妙处做过这样的描述:“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请朋友们多饮茶,多饮“陕茶”!

  最后,敬出席今天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各方朋友一杯安康紫阳富硒茶,谨表谢忱!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谢谢!

  茶文化节演讲词3

  茶文化节解说词

  (入场,开场白):世间万物中,数茶最有灵气,在它的身上,艺术与生活共融合,历史与现代相交接,把人们引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介绍茶具):闻香杯,此杯是用来闻茶的香气。——品茗杯,此杯是用来品茶的香味——紫砂壶——茶盅——将沸水注入茶盂,清洗茶具。——茶夹 (主泡手清洗闻香杯、品茗杯):紫阳城西南,逆任何而行三十余里,有一乡镇,名字颇为优雅,就仿佛是从诗经上走下来一般,叫做芭蕉,走进芭蕉,犹如走进一副山水的画卷。

  芭蕉名称的由来,在文人墨客的记忆中,宋词里有“最是伤心离人泪,雨打芭蕉”的句子,读来很令人伤神。与此不同,芭蕉乡扼任何咽喉,接南北通道,旧时为紫阳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盖因处所无明显标记,渡口码头几簇芭蕉便自然成了方位词,大家就叫它“芭蕉口”。据县志记载,在过去不通铁路、公路的长久岁月里,这里一直是商贾云集、农学繁盛之所。至今依稀可见,

  “茶马古道”分之点的印记,又为它的历史抹上了一层绚丽、神秘的色彩。 为了超越历史,再创辉煌,近年来,乡更加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已建成丰产密植茶园4500亩,改造老茶园5000亩,建名优茶叶加工厂13个,通过走出去培育市场,请进来投资办厂加大科技培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来进一步做大做强芭蕉茶叶产业,善良纯朴的芭蕉人期待您的加盟,共谋发展,

  (主泡手清洗茶具):注入沸水清洗紫砂壶——到入茶盅——清洗闻香

  杯、品茗杯 “酒是将军,茶为逸客”。从茶中能折射出中国最富智慧的文化,“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一杯清香的茶面前,您定能玩味出“人生意何在,不妨至农家,君交淡如水,山人一盏茶”的意境。 (开始泡茶):茶盒——茶择——用茶择将适量茶叶取出,放入茶碟——鉴赏佳茗——佳茗入瓮——注入沸水;第一次冲泡的茶是不能喝的,主要用于洗去茶叶中的毛毫和灰屑;——到入茶盅,清洗茶具。

  “无忧何必去饮酒,清心常饮紫阳茶”。作为紫阳茶叶产业的一个重点乡镇,芭蕉茶有着它独特的优势:境内无污染型企业,茶叶的品质得到最根本的保证,宜人的气候、纯净的水土,又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庇护。

  (介绍):第二次向紫砂壶注入沸水,凤凰三点头;——到入茶盅——到茶也很讲究:第一步,高山流水、高山流水觅知音;第二步,蜻蜓点水、蜻蜓点水脱凡尘;第三步,关公巡城、关公巡城保平安。古老的中国有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叫“茶七酒八饭十分”,茶只倒七分,表示对尊贵客人的深深敬意。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的奥妙还在于刚入口时苦涩难咽,片刻后即会口舌生津,细细品来还能砸出一口香甜的味道。人生不也是如此么,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苦后方有甘甜,风雨寓示晴空。倘若能参透这个道理,相信世上定会少了许多无谓的算计与纷争。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饮茶与其说是养身,倒不如说是养性。

  (副泡手敬茶):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请尊贵的客人在主泡手的示范下品茶。——旋转闻香杯,闻茶香;用拇指、食指握住品茗杯身,中指托在杯底。品茶分三口:一口品,品佳茗清香;二口赏,赏壶中岁月;三口饮,饮人生绵长。

  在芭蕉待客茶为先,茶好客常来,来芭蕉是客到心肠热,人走茶不凉,各位嘉宾,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到芭蕉来。

  谢谢大家!

 

杨开惠父母兄弟姐妹情况

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板仓人,杨昌济之女。1920年冬,她和结成伴侣。1922年初加入中国党,成为的得力助手。大失败后,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面对严重白色恐怖,杨开慧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整整3年。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或声明与脱离关系,英勇就义。1957年为纪念杨开慧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赞其为“骄杨”。杨开慧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她的父亲是的老师杨昌济(1871.4.21——1920.1.17),又名怀中,字华生,湖南长沙县人,伦理学家,教育家。曾赴日本、英国留学。关心、蔡和森、萧子升等一批进步青年,鼓励他们努力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使新民学会成立。任北京大学教授期间,协助蔡和森等筹措赴法勤工俭学旅费,介绍去北大图书馆工作,以“欲栽大木拄长天”诗句明志。著有《劝学篇》等文,译有《西洋伦理学史》等书。他最钟爱的两个学生:蔡和森和实现了他“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宏愿。

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湖南沙县板仓。其父杨昌济是闻名三湘的学者,他思想先进,开慧虽为女儿身,但父亲也为她取了名、字、号。[3] 1904年,杨昌济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远涉重洋去留学,杨开慧在母亲向振熙的抚养下度过了童年。

1908年,杨昌济从国外来信,嘱咐杨开慧的母亲一定要送开慧上学,随后杨开慧破例进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在当时的板仓女孩子还没有上学读书的先例,杨开慧开了风气之先成为该校第一批女学生,也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杨开慧在杨公庙小学读了三个学期后,转到离板仓五里路的储能学校。辛亥发生后不久,杨开慧回家动员不识字的妈妈也进学校读书,便和妈妈一起转到离家20多里的衡粹女校,妈妈读实业班,她读附设小学班,母女同校读书一时被传为佳话。后因衡粹女校要迁到长沙,杨开慧又转到麻林桥附近的县立第一女子高校,一直读到毕业。

杨开慧有一位兄长杨开智(1898年—1982年),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湖南省政协委员(后被选为湖南省政协副)。曾用名杨子珍,湖南沙县人,夫人杨开慧烈士的兄长。1921年就读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中国农业大学),为该校社会主义研究小组三名创建者之一。1927年后历任湖南省建设厅所辖常德山森林局,林区管理局牛首山林场技术员兼管理员,湖南省建设厅技士,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技士,中茶公司总技师兼茶师,湖南省农业厅技正兼研究室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茶业公司副经理,湖南省茶叶经营处副等职。1959年后曾长期因病休养。1982年1月26日逝世,终年84岁。

眉山东坡翠竹产自哪里

眉山东坡翠竹,是四川省眉山市的著名特产,据传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创制的一款绿茶,具有外形扁平直滑,两端尖细,形似竹叶,叶绿均匀等特征,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美誉,深得饮者喜爱。

眉山东坡翠竹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创制的一款绿茶。苏东坡是品茗高手,对茶的煎烹、品饮、药用、制作等皆有独到见解和创新,“不用撑肠拄腹文本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煎茶,品茗是苏东坡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hgF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北宋嘉佑二年,正当三苏父子名震京师时,母亲程夫人病故,父子三人回到四川奔丧。办完母亲丧事后,东坡兄弟二人上峨眉山去还愿。兄弟二人到达报国寺,沿蜿蜒山路来到万年寺。寺后山坡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茶树,这茶树长得很特别,叶片丰厚细长,微向内卷,叶片上有一道清晰的叶脉,状似翠竹的竹节。苏东坡大喜,知此树便是唐时生产贡茶的茶树。苏东坡早忘了还愿之事,急忙采摘了一大包鲜叶,便拽着兄弟苏辙转身回到家。hgF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苏东坡把采回的鲜叶经过精心的煎、揉、焙、晾、晒,将鲜叶制成上品茶叶。这天,他请来父亲和兄弟,将茶煎好奉上。父亲苏洵细啜慢品,感觉茶味鲜美甘甜,茗香直透心脾,连呼“好茶!好茶!”苏东坡转身问苏辙道:“细啜此茶,恍若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你可知此茶为何爽口生津,茗香四溢?”“兄弟委实不知”苏辙问道,“请兄长赐教!”苏东坡笑道:“我今天所泡的茶叶采自唐朝贡茶之树,制作工序讲究,茶品自然上乘。其次我取蟆颐观中老人泉水泡茶。泉水水质性缓、甘滑,保茶本色,增清香,润喉舌,生津液。三是用瓦炊煮水,桑树根作燃料,紫砂壶泡茶,茶味醇净色香,所谓‘桑梗煨瓦炊,贡茶入紫砂’也。四是用白窑瓷碗盛茶汤,茶汤色鲜如新。一壶好茶,能凡心孕禅,宁静致远。”苏辙听了兄长一番说道,由衷佩服道:“兄长深得黄道辅《品茶要录》之‘委曲微妙’之要旨,兄弟万不及一也!”苏东坡忙拱手说:“茶道之学,学无止境,我亦仅知其皮毛矣!”苏洵听兄弟二人一番议论,心中十分高兴,补充道:“你们看这茶汤不仅色鲜如新,且叶片竖立于茶汤中,不沉不浮,不散叶,形似节节翠竹,形、色、味、韵皆远胜于唐时贡茶。好茶啊!”苏东坡欣然一笑。hgF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后来,苏东坡回京任职时,便把这茶带到了开封,送给恩师欧阳修。欧阳修是文坛领袖,品饮后,大加夸奖。有人对此很不服气,要与东坡赛茶。此人叫蔡襄,是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hgF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蔡襄是闽南人,他认为闽茶优于蜀茶。这天,蔡襄和苏东坡各自携带家乡的上等茶叶来到欧阳修府上。一番寒喧后开始"斗茶"。闽茶厚重味浓,蜀茶清新天然,大家品尝后,觉得蜀茶略胜一筹。欧阳修把苏东坡叫到一旁问道:"按理蜀茶与闽茶不相上下,可今天老夫饮来,却比平日更鲜美,是何道理?"苏东坡冲老师一笑,说:"所谓饮茶之道功夫在茶外。我今天所用之水,系竹根浸泡后澄清烧沸后再冲泡的,自然胜出一筹。"欧阳修叫道:"好你个小子,埋了恁大一个机关。我知道你素来喜欢竹子,我看这茶就叫'东坡翠竹'吧!"从此,"东坡翠竹"的名声不胫而走。hgF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再后来,苏东坡一贬再贬,贬到了海南,他在海南瞻州写下《汲江煎茶》诗,诗中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脚处,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荒城长短更。"这也许可以看作苏东坡对茶道研究的最好心得吧。hgF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光阴荏苒,苏东坡与“东坡翠竹”的故事一直在民间传颂。如今,在苏东坡的故乡--四川省眉山市,“拾点利茶业”斥巨资开发出了“东坡翠竹”这一茶中珍品。此茶鲜叶采自峨眉山云雾深处高山茶区,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茶叶清纯静谧,品啜之间,“茶禅一味“,汇聚于心,令人心旷神怡,妙不绝也!hgF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东坡翠竹外形扁平直滑,两端尖细,形似竹叶,叶绿均匀。内蕴馥郁,汤色碧绿,味甘醇鲜,入口香馥如兰,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美誉,深得饮者喜爱。hgF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祥华的经济发展

历史上,祥华商贸活跃。汀、漳一带的货物船运经九龙江可抵福前徐州,向多卿墟、旧寨墟、华地墟、格头墟(福洋)和乡(村)际间的白石墟、双垵墟、珊屏墟、福春墟等商贩批发销售,境内产的货物挑至福前徐州上船运往汀、漳一带销售。  铁观音茶香飘四海  “高山云雾出好茶”。祥华乡多为丘陵山坡,山地面积1.8万公顷,境内长年朝雾夕岚,温和湿润,十分适宜铁观音生长。  祥华产茶历史悠久。祥华的不少地方古属崇信里。明嘉靖《安溪县志》载:“茶,龙涓、崇信出者多。”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卸任后的詹敦仁入居佛耳山麓。因与名僧释宏道(号介庵)交情甚厚,释宏道特专程到佛耳山拜访敦仁。詹“与道人介庵游览佛耳,煮茶待月而归”后,留下诗曰:“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可见,早在五代之季,祥华已经产茶。  20世纪80年代初期,祥华乡为省级贫困乡。时任祥华乡陈水潮,根据祥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山地资源优势,提出种植铁观音、振兴祥华经济的思路,大力发动群众开垦茶园,种植优质名茶铁观音。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乡茶园面积达到1600多公顷,境内的山坡荒谷,绿色尽染,茶业成为祥华乡的支柱产业和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创造了“以茶脱贫、靠茶致富”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近十年来,祥华乡大力实施县委、县提出的“优质、精品、名牌”茶业发展战略,茶叶生产迅速发展,茶叶品质不断提高,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茶农经济收入年年增加。在制茶过程中,涌现出不少制茶能手,其中,县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旧寨村茶农陈双算就是一个杰出的典型。他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制茶经验。作为远近闻名的制茶能手,他多次应邀在全县产茶乡镇技术培训班上传授制茶技术和经验,得到茶农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劳动模范,1999年8月被县茶科所聘为客座专家。  2003年,全乡以市级农业示范基地——祥华万亩铁观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符合新时期市场需求。2004年10月13日,全县生态茶园建设暨茶叶农残控制现场会在祥华召开。降解茶叶农残、生产绿色食品茶叶,成为广大茶农的共识和自觉行动。3年来,全乡先后建设了茗山、祥华、祥地等生态茶园100公顷。  祥华茶乡,最精彩的民俗要数茶王赛。茶王赛是审评茶叶质量优次的一种传统活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茶业的崛起,茶王赛逐步由民间赛事活动发展成为由村、镇、县统一组织的大型赛事。制茶高手和茶叶厂家选送茶叶精品参赛,聘请名茶师为主评,按色、香、味、形4个内容进行评分,优胜劣汰,最高分为本季、本地区及各个品种的茶王。  在祥华这方名茶飘香的热土上,孕育出一批批制茶精英,政协安溪县八届、九届、十届委员吴传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精心研制出形、香、色、水、味、韵俱佳的“祥华”牌观音王,1989年荣获福建省精制乌龙茶质量评比铁观音特等奖,1996年5月荣获县级铁观音茶王赛一等奖,1997年11月获第三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四大名茶茶王邀请赛铁观音一等奖。福建省原品尝该茶后,欣然挥毫题词:“祥华观音,茶中极品。”1999年,“祥华”牌铁观音被指定为国谊宾馆专用茶。1995年至2005年间,还有陈金锐、张良辉、陈振华、吴顺义、陈火进、吴水龙、吴诗礼、陈福进、陈国富等制茶能手,他们制作的茶叶都曾获得县级以上铁观音茶王赛金奖,“一乡十茶王”成为祥华铁观音的辉煌写照。  祥华铁观音的发展,还得益于培育品牌,“祥华”牌成为安溪八大茶叶品牌之一,并荣膺福建省名茶称号。茗山茶叶获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中茶协推荐品牌,通过ISO9001质量体质认证;2005年,茗山茶场被省科技厅、农业厅选定为生态茶园示范园区;2006年秋季,选用茗山茶叶为办公用茶,祥华茶叶再次挺进中南海。此外,三融、冠和、沁园春、理想、上第、祺祥、祥发等品牌,市场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也不断上升。同时,祥华乡还积极引导产业分工,努力建设好管茶、制茶、卖茶三支队伍,提高整体效益。到2006年底,全乡茶叶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家,在县内和全国各地开设的茶店、茶庄、茶艺馆200多家。  2003年后,祥华茶园老化问题逐步显现出来,茶业的优势地位开始受到严峻的挑战。2006年来,该乡以县委尤猛军提出的“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兴茶新理念为指导,在乡镇换届后,乡、及时提出三条对应措施:1. 抓好老茶园改造,增强茶业发展后劲。在今后的三年间,每年改造老茶园334公顷。2. 扎实推进实施促进茶业和谐、健康发展的五大工程(即生态工程、健康工程、文化工程、品牌工程、素质工程)。3. 积极引导茶农回归正统、传统的制茶方式,努力保持祥华名茶的良好特色和优势,重振祥华名茶雄风。

祥天华地 风景胜地

风光名胜多彩多姿  祥华福地,风光旖旎,景色优美,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其中,尤以多卿、佛耳山的风景最为秀美。主要旅游景点有冶银、冶铁遗址,明代古寨堡遗址,以及古石拱桥、“垂裕堂”土楼、灵惠庙、飞龙宫等。  多卿《清溪詹氏族谱》曾收录了历史上名士标题的“多卿八景”,并就八景分别赋诗曰:  佛耳凌云  清风峻绝古人齐,佛耳峰头万象低。  谁染亭台留鹤住,新诗好共白云题。  庙宇风高  蓝溪堤上千株柳,清隐庐边数径茅。  室内弹琴偏蠹简,声声谱出蛊中爻。  碧岩列嶂  排闼送青殊有情,层峦月上翠微横。  看来恰似西山景,十二栏杆卫禁城。  龙门玉印  古宇森森庙宇前,峥嵘玉印彩云边。  悬知喜鹊飞翔处,忠孝镌题似百年。  尘池浴月  清池明月映癯山,有尘驯驯浴水边。  想是痴龙来九馆,苍髯每夜伴珠眠。  狮峰夕照  崚嶒狮石吸天风,杳霭暮云卧赤松。  牛背牧童三弄笛,寒鸦已噪夕阳红。  汤垵涌泉  洙泗渊源明昧间,龙泓脉脉映溪山。  千秋俗学凭心洗,养性工夫第一关。  芹洋柳翠  当年靖节谢华簪,栽出芹洋树树阴。  几度莺声鸣和处,如闻绿绮有弦琴。  佛耳山,又名佛天尖,海拔1535.5米,是安溪的第三高峰,亦是开先县令詹敦仁当年喜爱的隐居之地。佛耳山山峰幽奇,山体峭绝高大,风景俊秀,古有“有我的高,无我的秀;有我的秀,无我山尖上一鸿长”之称,詹敦仁赞之“美如佛”。现山上仍有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如望云亭遗址、佛耳开天石刻、慈顺夫人李氏墓、佛天岩及洞穴奇特的仙人洞等,是旅游开发的好地方。  祥华的明代冶银、冶铁遗址,分布于珍山、白玉、祥华等村,其中珍山村山后的古冶银遗址,属私冶性质,有3个采银矿井,银渣遍布范围300平方米,堆积厚度近1米。  位于白坂村白叶堡遗址,系佥(都)事余爌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兴建的寨堡,并调泉州卫千户点拨戍官军200名和源口渡巡司添额100名屯守驻防。从现存残迹看,寨堡依山构筑在山仑之脊上,坐北朝南,东西宽100米,南北深130米,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基由巨石垒砌,墙为糯米灰混凝土夯筑,墙宽2.6米。堡内有房屋百余间,中为泉州卫分司厅,西为武所,东为巡司。  位于美西村的芹案寨遗址,系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巨富詹经力(人称詹百万)所筑,平面呈长方形,东向,基石垒砌过门楣,混凝土筑墙,寨墙厚3米,占地约千余平方米。此外,旧寨、祥东、福新、河图等村也有寨堡遗址。  位于福洋村福洋尾自然村的古石拱桥,名曰万安桥,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东西走向,单孔,由216块长方形花岗岩砌成,拱桥跨度12米,桥面宽3米,桥高5.5米,桥墩4米,拱桥内径跨度6米,是迄今县内所知最早建造的石拱桥,在全省也属少见。今桥、碑尚存。  坐落于福洋村“垂裕堂”土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陈振贵建造,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楼占地面积2325平方米,呈四方形,土石木结构,屋盖内外四面泻水,其中主楼建筑面积761.72平方米,楼高11.2米,进深27.4米,正中为天井;左右各有竹根节式厢房8间;主楼主楼四周墙基宽2.5米,皆用大石砌成,与左右厢房间有阳埕,主楼正面有拱形大埕。主楼二层,第一层为双层墙,中垫沙石,正中朝北设拱门1个,为双重门,门板厚度达20厘米,大门横楗直径达10厘米,门上方嵌石上书“乐观太平”4个字;第二层为单层墙,墙内侧有环心走廊,重要部位设置眼和24个暸望窗口;正中有厅堂,楼上楼下采用斗拱、梁架,木板构造24间居室。该楼融防盗、防匪、防火、居住于一体,设计合理,建筑牢固,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此外,珍山村的“万全楼”、“常植楼”,祥华村的“斯美楼”,后洋村的“孙明楼”,都是研究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实物物证。  坐落于美西村佛耳山麓的灵惠庙,前身为清隐堂,始建于北宋初,中崇祀开先县令詹敦仁夫妇,左右祀詹父母及子媳。宋咸淳八年(1272年),朝廷敕灵惠庙号,并追封詹敦仁为靖惠侯,其子詹琲为靖贞侯。灵惠庙自建以来,历经多次修建,明代曾重建。15年(1926年),庙为军阀所焚,翌年重建。灵惠庙至今仍保留有许多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物。庙中隔屏有朱书的詹氏生前诗词;所有对联均出自名家之手。灵惠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1985年被公布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于福洋村飞龙宫,始建于宋,奉祀仙妈。明代,该村标有“八景”,并分别赋诗曰:  飞龙宫古桧(地点:仙宫)  古桧森华依佛前,苍苍树色达云边。  千年若辅飞龙化,破浪乘风上九天。  清庐福坛(地点:格头墟)  圭头福地最清庐,来往行程长者车。  为市若遵百里法,何须胶隔治咸鱼。  太平忠义(地点:垂裕堂右边)  义气贞忠本汉臣,桃园结谊兄弟亲。  威灵显赫太平日,万世衣冠第一人。  仙人跳级(地点:齿嘴山)  仙人跳级依岩前,古语传闻恐未然。  若待千年重探迹,再名双鲤去朝天。  石牛守栏(地点:格头)  石牛本出自山间,不去耕田独守栏。  自恃发毛丰满足,风霜雨雪不知寒。  梅岭松鳞(地点:后仑仔格岭)  岁晚松梅作友朋,奇花芳草莫竞争。  若逢有斐真君子,松自化鳞梅自荣。  玳山云锁(地点:太婆尖)  玳山高耸碧云山,尽表居南捍外关。  莫道里中无古士,鹰扬继起待皇宣。  双峰夕照(地点:双尖)  双峰夕照碧山崖,树色苍苍日暮开。  遥望晚霞成锦绣,银蟾皎洁自东来。  八景合成 七律  古桧森华气接天,清庐福地好谈禅。  太平忠义英雄将,瑞世逍遥级跳仙。  牛守石栏赓燠岁,松青梅岭耐寒年。  玳山云锁观难尽,直步双峰望翠峦。

重教兴学 俊彦辈出

祥华开发甚早。置县之前,这里就有汤、巫、杨、蒋、孔、卢、黄、萧、欧等姓在此生息繁衍。置县后,詹、陈、吴、苏、上官、张等姓先后肇基祥华各地。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开先县令詹敦仁卸任后隐居佛耳山,号居所曰“清隐”,著有《清隐堂记》,称清隐先生,为多卿詹姓开基始祖。后人取鄂公书中“崇待笃信”之语,命其里曰“崇信”。北宋建隆二年(961年),陈云先自还集里鹏岭徙居崇信里陈厝坪,裔孙衍播旧寨。北宋初,陈守九自感德里槐植迁入福洋肇基。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吴哲,字伯明,自还集里岭后乡徙崇信里多卿坑内肇基美仑厝,裔孙续徙草坂山紫厚,自山紫厚迁居上第(今祥东)。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苏结的七世孙苏深泉自衡阳迁徙崇信里盛坑肇基。宋末元初,张九郎,讳有夏,自感化里湖山上张迁入还一里华山蓬岛肇基。元至元年间(13351—1340年),陈光绪的十三世孙陈福宝自感化里往崇信里珍山访姑家,喜珍山山水,定居于此。元末,几经迁徙的仲选、仲淛昆仲迁入还一里华地(今祥华)肇基。上官十六郎的十五世孙上官武奇入河图肇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上官惟瑞、上官惟彬昆仲迁徙和春、福新肇基。明代,张兴初自晋江湖中迁入安溪县还一里东坑肇基。  祥华福地,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历育出不少英才,尤以詹姓、陈姓为最。据不完全统计,在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中,祥华籍登科第举人42人,进士10人,分别为:  举人:在多卿,文科有詹靖、詹源、詹彬、詹仰庇、詹启东、詹祯林、詹崽辉、詹心旦、詹人士。在旧寨村,文科有陈斌严、陈清养;武科有陈仲、陈光菜、陈文镫、陈一道、陈文萃。在珍山村,文科有陈洪图、陈鸣球、陈迁鹤、陈万策、陈万宝、陈万松、陈兆泰、陈兆熊、陈冕世、陈亮世、陈觉世、陈兴国、陈旭世、陈冠世、陈科捷、陈有捷、陈联捷、陈鸿捷、陈甲捷;武科有陈雄健、陈继俊。在祥华村,文科有吴益琬、吴延璋、吴达天。在福洋村,文科有陈卿云,武科有陈期登。

进士:多卿有詹源、詹彬、詹仰庇、詹启东;珍山村有陈迁鹤、陈万策、陈亮世、陈科捷、陈甲捷;旧寨村有陈斌严。

此外,在明代有詹琎、詹赐、詹文、陈常宪,清代有陈兆先等以子贵而获朝廷的封赠。  多卿,自开先县令詹敦仁入居后,文风鼎盛,士人辈出。詹源,字士洁,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进士第,授户部主事,改监察御史。时逆臣刘瑾搅权用事,詹源不与之附和,并与之抗争,后刘瑾被诛,詹源因此名扬朝野。归乡里后,詹源捐资疏通依仁里上游积水,灌溉农田30里。詹源曾预作墓志,自谓“不能纡辔违已,干谒竞世;不能是非两可,以取好人之名;不能足恭无礼,以要上下之誉;不能厚貌深情,以假道学之模;刚直而不能容人过,高负而不能受人犯。”其为人亦如此。詹源之子詹仰庇,字汝钦,号咫亭,别号巢云居士。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及第,授广东南海知县。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下文褒扬:“仰庇学绍家闻,才优世用,能以悃幅之心,施行恺悌之政,刑清赋省,使人欢欣鼓舞。”并授文林郎,旋升为御史兼云南道监察御史。他忠君爱国,有见即言,刚直无私,任御史仅8个月,就上疏4次。后因遭人陷害,被穆宗“除名为民”。复职后,仰庇仍积极议论,对于朝多有建树。明万历四十三年(1605年),仰庇卒,赠刑部尚书,并赐祭葬,复特祠于学宫。

清代,珍山陈姓以“五世五进士七翰林”而著称。陈洪图,明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授建宁府教授,以忠信笃学闻于州闾,后以子迁鹤贵,赠文林郎,翰林院侍讲;陈迁鹤,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及第,以子万策贵,累赠奉政大夫左,春坊左庶子掌坊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陈万策,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登进士第,致授儒林郎,翰林院编修,雍正中,诰赠朝议大夫,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陈冕世,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中举,任抚州府经历,以子科捷贵,封儒林郎,翰林院编修;陈亮世,清雍正八年(1730年)进士及第,翰林院庶吉士,任吏部郎中;陈科捷,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登进士,翰林院编修,吏科给事中,巡视京城御史;陈甲捷,清嘉庆六年(1801年)中进士,翰林院检讨。

现代,任副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吴高强、吴玉琛、张裕荣、詹世平、詹清荣、詹土木、詹和泉、上官内智、上官哲夫、上官晨钟、上官蓝波、上官跃进、陈建奇、张原(女)、陈炯仁、郑清花(女)等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者有詹祖泽、詹龙泉、吴文旋、陈国春、陈建奇等;著名企业家陈发树。

南唐的经济

在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的政绩中,杨吴及南唐对江淮的经营是浓重的一笔。唐末兵燹使淮南成为重灾区,扬州被坏尤为惨烈。昔日繁华都市,“城中仓廪空虚,饥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相牵,就屠卖之,屠者刲剔如羊豕”。(卷61,《吴世家》)不仅城中,“八州之内,鞠为荒榛,圜辐数百里,人烟断绝”。 宋大中祥符间太常博士许载《吴唐拾遗录·劝农桑》亦云:“吴顺义年中,差官兴版簿,定租税,厥田上上者,每一顷税钱二贯一百文,中田一顷税钱一贯八百,下田一顷千五百,皆足陌见钱;如见钱不足,许依市价折以金银。算计丁口课调,亦科钱。宋齐丘时为员外郎,上策乞虚抬时价,而折紬绵绢本色,曰:“江淮之地,唐季已来,战争之所。今兵革乍息,黎甿始安,而必率以见钱,折以金银,此非民耕凿可得也;无兴贩以求之,是为教民弃本逐末耳。‘是时,绢每匹市价五百文,紬六百文,绵每两十五文;齐丘请绢每匹抬为一贯七百,紬为二贯四百,绵为四十文,皆足钱。丁口课调,亦请蠲除。朝议喧然阻之,为亏损官钱,为数不少。齐丘致书于徐知诰曰:'明公总百官,理大国,督民见钱与金银,求国富庶,所谓拥彗救火,挠水求清,欲火灭水清可得乎’知诰得书曰:‘此劝农上策也。“即行之。自是不十年间,野无闲田,桑无隙地。自吴变唐,自唐归宋,民到于今受其赐。” 升元年间对丹阳练湖的整修,更是一项重大工程,向为水利史所重。练湖始开于西晋,东晋时成为江南地区的重要湖泊,可溉丹阳,金坛,延陵等县万顷良田;唐代,练湖开始对江南运河进行水量补给,唐末兵乱之后,练湖年久失修,至南唐几无灌溉之力。丹阳县令吕延桢主持疏浚整治练湖工程,“筑塞环岸,疏凿斗门”,使练湖恢复了水利功能。多雨时节,可汲纳四十八派之水;旱季可溉周围诸县,又灌注江南河,“使命商旅,舟船往来,免役牛牵,”。 从地域上看,江苏东部当时处于吴越国统治范围,但吴越对今江苏太湖地区的水利整修,得益于南唐与之共同创造了相对安定的环境,一定程度上是南唐间接使然,值得一提。时吴越于重要水利工程处置“撩浅军”,“命于太湖旁置撩清卒四部,凡七八千人,常为田事,治河筑堤,一路径下吴淞江,一路自急水港上淀山湖入海,居民旱则运水种田,涝则引水出田”。

在南唐经济发展中,随着我国农业经济重心的南移,以水稻种植为主,麦,桑,茶,麻和水果等多种经营为辅的新格局在江苏地区逐渐形成。南方优良作物品种北上,蔚成大势。江南地区是稻米之乡,光州、扬州、泰州、楚州和泗州等地,南唐时已广种稻米,不仅产量提高,品种也得到改良,泰州的香粳就很有声名。北方传统优良品种南渐势头也有增无减,在江南地区,北方的小麦已普遍种植,出现了“极目青青垄麦齐”的景象。桑树栽培遍及江淮,故有“旷土尽辟,桑柘满野,国以富强”之谓。

茶叶的生产以光州、扬州、常州和润州的茶园闻名于当时。宜兴产茶历史久远,“阳羡茶”向为江淮名品,早在三国孙吴时代就驰名江南,当时称为“国山茶”,后来又有“阳羡贡茶”,“毗陵茶”,“阳羡紫笋”和“晋陵紫笋”等称谓。唐肃宗年间,列“阳羡紫笋”(阳羡紫笋因鲜芽色紫形似笋而得名)为进贡珍品,茶圣陆羽认为“淮南茶,光州上”,阳羡茶“芳香冠世产”,可为贡品。常州刺史李栖筠采纳了他的建议,即在鼋画溪旁造起茶舍,每年采制茶叶万两进贡,品饮阳羡茶成为风行的时尚。南唐时“阳羡茶”依旧为名茶,后随着产茶区域的南移,产于建州的京铤茶渐渐取而代之,成为贡品,朝廷方罢“阳羡茶”。在南方国家中,南唐对于农业的开发最具力度,其时,皇家府库充盈,“凡积兵器,缗帛七百余万”。国家农桑之盛,前所未有,农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南北无出其右者。当然,单一叙述农业的表现是缺少学术意义的,上述内容旨在揭示,在正确的之后,兴修水利对于地处江淮流域的南唐政权,是开发南方,改善生存环境和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第一要项。以水稻种植为主,麦,桑,茶,麻和水果等多种经营为辅模式的渐渐成型,标志我国农业经济重心南移新格局在江苏区域形成,以此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渐渐这才显示出新鲜的活力。郑学檬先生在1985年发表的《五代时期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的农业经济》一文里指出,我国古代北方自商鞅变法开始,基本实行耕战,所谓“足兵足食”是也。因为北方是古代的中心,官多兵多,粮食需求大,的赋税决定了北方农业以种粮为纲。南方各国由于缺少北方以粮为纲的传统,不象北方有那么多的官兵,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极易种植经济作物,多种经营条件好。所以,江南农业在商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种植经济作物,开展多种经营,使南方较早地出现了农业商品化似的趋势。笔者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商品化的植入,才使南方农业的发展有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较高的平台。从此,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以农业为突破口,渐渐拉开架势,向着新的纪元前进。 据冯梦龙《太平广记钞》载,三国孙权夫人赵氏能够织出有龙凤花纹的织锦。南朝刘宋时期,刘裕迁洛阳锦工于建康,设“斗场锦署”专事锦缎生产,金陵织锦工艺自此发轫。杨吴时以纺织品输税,极大地刺激了纺织品生产,及至南唐,盛况空前。润州的方纹绫,水波绫,技术高超。民间机杼普及,织工无数。不少人技术过人,不仅在南唐境内做工,而且在邻国也有分布。润州的锦工享有盛名,润州人徐绾在杭州发动叛乱,城中有三百余锦工,全是润州人,钱鏐长子元瑛恐怕他们参与徐绾叛乱,宣布“王令百工悉免今日工作”。(卷1,《武备王》) 以平息叛乱。南唐官府里设有作坊,品种众多,数量也很大。“升元初,许文武百僚观内藏,随意取金帛,尽重载而去”。可见国库藏量之巨。对封官的奖赏,也多奖励帛品。监察御史张宪上书,李煜“赐帛三十段,以旌敢言”。(卷上) 李后主词是南唐宫廷生活的写照,在他的作品里,红罗绿锦之类的美词艳句俯拾皆是,譬如“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绣床斜凭娇无那”(《一斛珠》),“淡淡衫儿薄薄罗”(《长相思》)等,读来十分可人。而“珊枕腻,锦衾寒”(《更漏子》),“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临江仙》)之类,则有些伤感了。李煜“尝于宫中以销金红罗幂其壁,以白银钉玳瑁而押之,又以绿钿刷隔眼,糊以红罗,……如是数处。每七夕延巧,必命红白罗百匹以为月宫天河之状。”如此奢侈的背后,是以盛大的纺织基础作为支撑的。由于纺织业的发展,染色技术也有了改进。李煜宫人“染碧,夕露于中庭,为露所染,其色特好”,(卷上) 这种若有若无,近乎青绿色的染色在当时享有声誉,建康市内染肆之榜多题曰“天水碧”。后人对“天水碧”多有赞誉,就连状物抒情,“天水碧”都成了司空见惯的美辞。宋代晏殊有“夜雨染成天水碧”的句子;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蜇,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借“天水碧”渲染出来的意境自是不同凡响。纺织业不仅是一种手工业品种,而且是国家管理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南唐升元三年(939)诏书规定,“民三年艺桑及三千本者,赐帛五十匹”。(卷15,《南唐·烈祖本纪》) 李煜崇佛,施事寺院亦多丝帛,可见南唐丝织品的富余存量。

淮南扬州和楚州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盐业产地,扬州以江都,海陵著名,楚州以盐城,涟水产量最大。尤其是扬州,地处南北通衢,自古盐商巨富云集,为全国盐业集散中心,唐代已有“扬一益二”的说法。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早在汉代,吴王刘濞就开邗沟,自茱萸湾通海陵仓及如皋磻溪,专煮海为利,凿河通运海盐而已。杨吴与南唐立国后,以盐业为重要资本,制盐业成为江淮社会经济的大宗。杨吴在泰州设置海陵制置院,民户田赋,规定每正苗一斛,加收三斗,官给盐一升,谓之“盐米”。南唐升元元年(937),南唐又改置泰州,置海陵监,加强了对盐业的管理。又在楚州设置盐城监,“管盐亭百二十三”。至北宋统一,盐城“岁鬻四十一万七千余石,泰州海陵盐如皋仓,小海场六十五万六千余石。”淮南盐利在南唐统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致周南征取得南唐数州后,南唐盐场尽失,经济遭到沉重阻遏。李璟上表称愿意“尽献江北郡县之未陷者,……岁输土贡数十万,而乞海陵盐南属”,周世宗“不许”,但是,为了进一步控制南唐,同意“岁给赡军盐三十万石”。 从此,盐业成为后周政权牢牢节制南唐的一个经济筹码。

杨吴与南唐地处江淮水乡,湖泊纵横,造船业十分发达。早在隋唐时期,今淮安就是沿淮的造船基地,隋文帝从淮浦修造的船舰,沿淮入汴;唐太宗讨伐高丽,亦在江淮建造大型战船数百艘。扬州境内的扬子造船厂是唐代大型造船基地,刘晏主持漕运时,根据黄河,长江,淮水和汴水的不同水文特性,建造各种相适应的船只,投入运输。唐朝后期,官府的造船业由于管理不力渐渐萎缩。杨吴与南唐时期,扬州,金陵等地是重要的造船中心,官府设置造船工场,建造各类船只。造船业兴旺的原因有这样几个:一是随着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濒江临淮的地理环境,使生活视野渐渐开阔的人们扩大了生活范围,商品经济萌芽后,日常商旅贸易,生产生活需要船只开辟水路交通。比如南唐与契丹进行海上贸易,南唐升元二年(938)契丹“持羊三万口,马二百匹来”,交易规模如此之大,若在陆路阻断的情况下,需要怎样的船只运输 可以推知;二是随着漕运特别是盐业的发展,造船业重新出现兴盛的局面,沿海盐场的成品盐,都要输送到集散地,船只是首选的运输器具;三是出于战事的需要,直接促使杨吴与南唐造船业兴旺起来。先是杨吴与吴越以太湖中心线为界,进行长期拉锯式的战争,在长江的狼山江面,太湖水域,双方都投入大量水军,战状惨烈。后是后周在大梁设立造船基地,南唐面临战争威胁,加紧了造船竞赛,既能建造硕大无比的战船巨舰,又能建造短小灵敏的侦察轻舟。从周显德三年(956)到显德五年,双方水师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较量,从文献里屡见不鲜的“皮船”,“橐船”等名称里,可以想见当时双方造船业的发达程度;四是出于外交航海的需要。由于南北交通的阻断,南唐不得不寻求向外发展。譬如南唐与契丹交好,就是为了对付中原政权开辟了海上航路。又如出于军事考虑从占城进口“猛火油”,再将此油运送到契丹,没有巨大的运输船只是不可想象的。另外,南唐还与新罗,高丽,大食等国家保持联系,如此航程也需要高超的造船技术做保证。

澄心堂纸是五代时期的名纸之一。五代南唐后主擅写诗词,喜欢收藏书籍和纸张,为此将金陵官府的一幢房子命名为澄心堂,作为作诗藏书之地。南唐后主还特地令四川造纸工匠来到澄心堂,仿照蜀纸制成一种质地优良的新纸,并命名为“澄心堂纸”。因为澄心堂纸的质量非常好,以至一纸值百金,是纸品中的佼佼者。此后宋朝、清朝也都学习南唐的技术,生产并使用了这种纸。

江苏地区濒江临海的优势,使杨吴与南唐统治时期的手工业既有十分浓重的区域色彩,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宜兴归迳一带发现的晚唐五代青瓷窑址,反映江南一带的制瓷业,无论胎质,釉色,造型还是文饰,都别具一格。南唐扬州蜀岗茶,常州紫笋茶闻名于世,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制茶业在南唐兴盛起来,南唐仅官府就有茶叶坊38处之多,专门生产高级茶品,供皇家和贵族使用。民间制茶作坊更多,境内私茶作坊有1000多处。南唐的造纸业中心在皖南,但据《江南通志》记载,当时六合县曾设立“纸务”,今六合浮桥南一带尚呼为“纸房”。由于李煜钟好宣纸,在池,歙二郡和金陵都有专门机构造澄心堂纸亦是可能的。有人从民间传说考证,宣纸中的“白鹿”品种,就是在南京制造的,这种纸即是为了纪念一位从宣城到金陵造纸名叫白鹿的青年而命名。

另外,扬州,润州的金银器和铜器制造堪称典范,据传李煜特命工匠打造高达六尺金莲,令宫女窅娘立于莲上,缠足翩翩而舞。 南唐商业出现的新特点,应当引起学界的注意。五代十国是一个特定的时代,在相对分割狭小的空间里,各国特别是南方各国国用严重不足,因此普遍重视招徕商贾,经营商利,征收商税,以充军国用度,商品交换空前活跃。结果是,虽国与国间时恶时睦,民间交易却日益频繁;大运河虽然阻断,海运却发达起来。南方各国商业的活跃程度视唐代有加。各国统治者没有想到的是,在江南农业和各种经济行为商品化过程中,城市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为功能逐渐淡化,经济功能渐渐增强。这一功能的转换,对于我国经济与文化重心的实质性南移,对于江苏地区提早进入较发达地域的序列,意义不可低估。

第一,杨吴和南唐的商业活动使它们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国用所需的物质条件,充实了国力,提升了影响力,使南唐成为能与中原抗衡并有可能统一全国的南方政权。

杨吴和南唐自然条件的多样化,带来了物产的丰富性,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使南唐在商业活动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成为各国商茂的中心。南唐与中原划淮水为界,双方贸易活动多通过寿州进行,贸易的主要商品是茶和帛,主要换取羊和马匹。南唐与南汉,吴越,马楚和西蜀等国之间也有交易往来,商人的足迹遍布周边国家。南唐伐闽之役,“翰林待诏臧循者,尝贾于闽,具知山川险易,为文徽陈进兵之计”。 开宝四年(971)冬,宋在荆南建造战舰,在当地做生意的南唐商人发现后,“上密事,请往江陵窃烧皇朝战舰,国主惧事泄,不听,商人遁去”。(卷5,《后主书第五》) 南唐与契丹的贸易主要通过海上进行,以羊马等牲畜为主,也有军用物资如猛火油。“当时,契丹已灭掉东北地区的渤海国,南唐与契丹之间的海上交往,走的应是从东海长江口北上,越过山东半岛,直达辽东半岛南端的南北沿海传统海路”。(p323)

海外贸易是南唐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是重要的港口,从这里出口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占城,新罗,高丽,远至大食等地。各地的消费品也从海外输入南唐。在太常博士陈致雍的《奏番国使朝见仪状》中,提到了“占城国献驯象”;(卷873) “元宗时,海国进象数头,皆能拜舞山呼”,(卷上) 这个海国是哪个国家,语焉不详。邹劲风认为,一些海外商人为提高自己身份,以获得更多商业利益,常自称为某国使臣,这些所谓海国进象,很有可能是当时中外民间贸易的一种形式。(p188) 从《江南余载》的记事风格来看,有一定道理。

商业活动给南唐带来了充足的社会财富,直接拉动了经济发展,《钓矶立谈》说“于时,中外寝兵,耕织岁滋,文物彬焕,渐有中朝之丰采”,并非溢美之辞。反映在上,南唐成为在十国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南方大国,不仅成为能够与中原抗衡,还有相当的实力进而实现全国的重新统一。后来的五代十国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南唐国与中原的对抗史。

第二,杨吴与南唐的商业活动带来了城市近代化的最初信息,金陵,扬州,润州等成为我国较早感受近代氛围的区域城市先驱,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实质性南渐和江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早期基础。

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产物,金陵,扬州等江淮城市的兴起虽历史久远,但在长期发展中由于缺少突变的基因,发展速度相当缓慢。究其原因,是城市商品化的程度远远不足以推进城市的脱胎换骨。不能说南唐完成了这个使命,它的努力也远远不够,但它开始了这个蜕变,使江南城市在背负着沉重封建义务的背景下沿着近代化的道路缓缓潜行,我们不用去探讨这些城市的形成过程和城市形制,也无须去论证商品种类如何增加等常见要素,而有必要从另外特定的角度去一窥“近代化”已经在南唐萌芽的事实:

一是新型的经商场所不断出现,商品交易多方位化的趋势,延展了商业时空。唐代大城市实行坊市制,到了南唐,金陵,扬州,润州等大城市都有专门的商业市场。金陵城内的坊市多集中在城南地区,郑文宝在《南唐近事》中曾经提及的“鸡行”,是南唐的闹市区,宋〈庆元建康续志〉说此地“自昔为繁富之地,南唐放进士榜于此”。又云,“戚氏《续志》云银行,今金陵坊银行街,物货所集。花行,今层楼街,又呼花行街,有造花者,诸市但名存,不市其物”。这些坊均为手工业作坊集中地,所谓银行,就是金银器加工场,花行是专门制作装饰用花的地方。随着交换量的增加,一些自发的新的经营场所开始形成。润州紧临长江,南唐有诗赞金山江面:“淮船分蚁点,江市聚蝇声”。(卷上) 江边有市,显而易见是为了适应江上往来船只增加的需要而形成的,已经不受到固定地点交易的。徐知谔在润州任团练使时,曾经“作列肆于牙城西,躬自贸易”。(卷279,《后唐纪八》) 也显然不在城中规定的贸易之地,这种近乎“偷偷摸摸”的交易受到了徐温的批评。这同时说明,由于利润丰厚,象周宗这样的开国显贵经商,象徐家这样的重臣,都卷入了商品交易的潮流之中,应是大势所趋。不但城市里商业繁荣,农村里也商机多多。草市,圩场很是兴旺,不少圩市升为县或者置为镇,如新置海陵东洲镇,清江,海陵,如皋等升为县,泰州则升为州,成为江北重镇。(卷111,《地理表》) 说明商品经济的萌芽已经向沿江乡间集镇转移,具有了一定的广度,成为城市商品经济的扩展与补充。郑学檬先生在1982年发表的《五代十国商品经济的初步考察》中提出“地方小市场”的概念,指出,这是形成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的基础。除了空间的扩大,交易时间的变化也值得注意,夜市在唐代就已出现,南唐的城市夜市更加普遍,上述润州的江市诗就是夜宿金山时偶然想起的。

二是南唐重商及商业的活跃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富商阶层,他们甚至与士大夫共同执掌国运,开历代风气之先。南唐开国 元老周宗,“既阜于家财而贩易,每自淮上通商,以市中国羊马”,成为政客与富商双料货。其交易规模巨大,闻于中原,以至周世宗兵谋渡淮时,竟想出了将士兵蒙上羊皮,伪为商旅的计谋。(卷上) 大商人的囤积居奇,一度使南唐财富集中到了商贾手中,李煜即位之初,国库储备不足以向宋进贡,不得不从金陵富商那里购得绢品以充贡物。宋灭南唐前的金陵之役,到瓦棺阁避难的尽为“士大夫暨豪民富商之家”。商人与士大夫比肩于南唐的社会生活中,并对国家施加影响,南唐以往见载不多。著名的李平改制,正是因为受到了豪民富商的抵制才以失败而告终。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富商地位的上升本质上是商品经济萌芽的积极表现,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出现的新气象。虽记载无多,但我们还是能从有限的文本里捕捉到了这一讯息。

三是城市特殊消费群体的出现,增强了城市的消费能力,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对庞大的阶级基础。江淮古代城市的居民主要是及其家属,军队,部分商贾,城市手工业者等,随着南唐在金陵建都,随着经济与文化重心的南渐,一大批皇家政要及其家属,经营盐,茶暴发的富豪,北方南下的士大夫,文人墨客以及妓女等成为金陵及其周边中心城市新的消费阶层,他们人数众多,经济能力雄厚,其生活状态影响着城市的消费习惯,对江淮区域的城市经济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宋人董逌《广川书跋》云:“江南当五代时后,中原衣冠趣之,以故文物典礼有尚于时,故能持国完聚一方。”宋初王禹偁也说,“于时宦游之士,率以东南为善地,每刺一郡,殿一邦,必留其宗属子孙,占籍于治所,盖以江山泉石之秀异也”。(卷30,《柳府君墓碣铭》) 南唐正是这样,象韩熙载,卢文进,江文蔚,高越等,尽为北人,家眷人等动辄以百计。吴越兵临润州城下时,守将刘澄与驰援的卢绛有隙,卢绛对一裨将杀之未决,刘澄意在投降,乘机要裨将先出,裨将曰:“奈家口在都城何?”刘澄曰:“事急,当为身谋,我家百口,亦不暇顾矣。”(卷27,《叛臣传第二十四》) 主帅与裨将的家眷都在金陵,且人数众多,推而论之,整个金陵应在一个不小的数字。南唐重科举,境内举子集中到金陵,有的长期滞留,成为又一个消费群体。卢江人伍乔,来金陵参加春试,“是岁同试数百人”;宣州人舒雅,“保大时随计金陵”,得到韩熙载的赏识;泉州人康仁杰,也“易儒服,至金陵”;潘贲“五举犹为白丁”;而邱旭“凡九举而曳白者六七”。南唐重视书画艺术,我国最早的画院就出现在南唐,顾闳中,周文矩,徐熙,卫贤,王齐翰等一大批画家,活跃在画坛,他们与冯延巳等文豪才子组成了庞大的文人群体,这些人与官僚,贵族,富商聚居一处,使金陵平添了别样的脂粉繁华之气。一部分需要纵情声色犬马的消费者,则使唐代就已时兴的艺伎队伍不断壮大,她们既是一种行业 ,更是一个消费阶层。《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王屋山就是当时著名的舞妓。延英殿使魏进忠“造宅于皇城之东,广致妓乐”。(卷下) 过去我们常常孤立地看待这些对象,将上述人等的风流倜傥视作另类,其实,他们的生活状态正是那个时代商品化的客观反映,是那个时代造就了他们的商品化特征。

四是各类城市服务性行业的兴起,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外延,商品萌芽基础的系统化,从较高的经济平台上为唐宋之交的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唐宋之交社会转型的实质,上是民主意识的萌芽,经济上是商品化程度的增加。服务性行业的兴起,是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商品化程度的重要反映。城市人口增加后,要住房,建筑木工就出现在坊中;道路要清扫,河道要清淤,就需要道路与河道的保养人员;城市范围大了,路途遥远需要车船,就有了脚夫和船家;有人求佛问道,祈求平安,就有了相命的,木平和尚“知人祸福,所言辄验,倾都瞻礼,阗塞街巷,金帛之遗,日积万数”。(卷24,《方术传第二十》)金陵在唐朝就以酒楼众多闻于南北,李白“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句,杜牧“夜泊秦淮近酒家”句,都道出金陵饮食业的盛况。南唐讲究美食,仅李昪“其食味有鹭鸶饼,天喜饼,驼蹄餤,云雾饼”等。由于士大夫蜂拥南下,面点食品推陈出新,花样繁多,南唐的“建康七妙”,饼可以映字作劝盏,面能穿结带,就连混沌汤也能注入砚中,堪称神奇。服务行业进一步细化,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强了城市的功能与活力,有叫周则的,年轻时以制伞为生,李煜尝问及此事,答曰:“臣急于米盐,日造二伞货之,惟淫雨连月则道大亨”。

我们还可以从货币的演化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南唐商业的发展问题。如史家多对南唐铸造铁钱持批评态度,以为穷途潦倒的体现,其实,为了适应交换需要,南唐在货币方面的成绩是主要的,有的很有创新意识,如“对钱”,就是货币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在北宋盛极一时。当然,南唐处于唐宋之交的过渡带上,在许多方面仍处于初步的阶段。但它带给我们的信息是新鲜的,它在众多方面的建树还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并用一颗平常的心态去研究,评论它,特别是它在江苏区域经济乃至我国经济与文化南移的过程中,对于江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有一个全新的定论。 绘画五代十国的著名画家有后梁的荆浩、关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徐熙,后蜀的黄筌等人。荆浩擅长画崇山峻岭,关仝师承荆浩而有发展,擅长画关河之势,两人并称为“荆、关”,是五代时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董源、巨然擅用或浓或淡的水墨描绘江南景色,两人并称为“董、巨”,是五代北宋时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黄筌擅画宫廷的珍禽异卉,徐熙擅画江湖上的水鸟汀花,两人并称为“黄、徐”,当时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谚语,形容两人作品的不同风格。此外,顾闳中所画《韩熙载夜宴图》,亦为传世的艺术珍品。

福鼎白茶十大高端品牌是哪些?

福鼎白茶有七蒲茶业、万庆德茶产业、三山源茶业、天毫茶业、馥益堂、芳茗茶业、绿雪芽、天鼎茶业、福鼎白茶股份、品品香。

1、六妙福鼎白茶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六妙”品牌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6年再度荣获中国茶业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中国茶业行业十佳成长型企业。集团下设安保中心、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资源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子公司;

2、品品香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出口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属下有多个加工厂和有机茶园基地,企业引进先进茶叶加工工艺和技术,引进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出口茶叶清洁化加工流水线设备。

3、福鼎白茶股份

福鼎白茶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素有“中国白茶之乡”、“白茶原产地”之称的古都——福鼎,是在福鼎市直接支持下,由福鼎市主要骨干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白茶专业经营企业。在福鼎市的授权下,公司获得了具有“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的“福鼎白茶”品牌特许经营权。

4、天毫茶业

福建天毫茶业优质的白茶原产地太姥山高山环境、名优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茶树)、自然简单独特的萎凋和烘焙,不炒不揉的加工工艺造就了福鼎白茶外表茸毫密披、天然素雅、内质毫香幽远、清甜爽口的独特品质和出色的药理功能及白茶保健功效。天毫牌福鼎白茶正作为中国白茶的代表品牌,正在统领中国白茶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5、天鼎茶业

福建省天鼎茶业有限公司以科研、培植、加工、营销为一体。公司在福鼎主产茶区白琳、点头、潘溪等地建立3000多亩茶园和生态茶园作为有机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产品有福鼎白茶、白琳工夫红茶、绿茶和白茶枕,公司在2012年8月被福鼎市授予为“市级龙头企业”及“福鼎市2012-2013年度农业产业化”荣誉称号。

潮汕工夫茶的背景,我要做研究报告

概述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是指流传并保存于潮州中心区域及其周边地方(包括闽南)的中国工夫茶之冲泡方法:主要程式有茶师净手、茶具讲示、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缺罐、再热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去沫、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等二十一项。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道之集大成者,潮州工夫茶、中国工夫茶、中国茶道实质是三位一体。

一、中国茶道之“七义一心”

中国茶道涵盖着七种主要义理(即“七义”):(一)茶艺;(二)茶德;(三)茶礼;(四)茶理;(五)茶情;(六)茶学说;(七)茶导引(即茶气功)。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即“一心”)是“和”,这就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

“和”属哲学、美学范畴。“和”是先民们企求与天地事例以实现生存幸福目标的朴素文化意识。“和”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但囊括了所谓“敬”、“清”、“寂”、“廉”、“俭”、“美”、“乐”、“静”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充分展示出“中国茶道”的思想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儒、释、道三家均提出了“和”的理想,但并非没有差别。儒家重视礼义引控这“和”,体现中和之美,释家推行超越现世的主客体皆空的宗教式之“和”,体现规范之美;道家介导纯任自然之“和”,体现无形式、无常规之自然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已”的随意性,迎合了一般中国民众的强烈实用心理。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茶道”属综合性文化体系,其定义应为:中国茶道包涵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本能的理性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二、潮州工夫茶:通古今之变

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茶经》总其大成,简称“茶经法”。“茶经法”详载茶艺,包括选茶、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茶、酌茶、传饮八个程序,组成了“茶艺”的核心内容。

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俞说可谓一语中的。潮州工夫茶艺程式,一般为选茶、选水、活炎、烹茶、品茶。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到:从选茶、取火、选水、煮茶程式,以至茶具的应用,潮州工夫茶法与《茶经》煎茶法之间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举其要者,潮州工夫茶法改饼茶为叶茶,改煎都为冲泡,并由此而生出茶具使用的差异,这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但我们绝不应忽视如下的史实;自唐迄今,已经历了五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由于文化上的“遗传传递力”作用,使潮州工夫茶能够保存固有文化的精华。所以就其总体逻辑程序而言,潮州工夫茶法与陆羽煎茶茶法有着本质上的类同。传承关系显之又显,完全证实了俞蛟“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说法的正确。

通过比较,我们有理由认为:陆羽的“煎茶法”,其实就是“中国工夫茶”之权舆。换句话说,中国工夫茶艺,早在盛唐之时便已正式形成,它是中国茶道的载体唐代之工夫茶艺中心区在长安。

宋人的饮茶法称“斗茶”或“点茶”,重在比试茶汤质量。陆羽煎茶法中,强调酌茶时要让舀到碗里的“华”(即“沫饽”)均匀,斗茶法作了创造性的发展,演绎而成斗“华”。宋人饮茶,改锅中熬茶为盏中点茶,开了“撮泡”之先河。

有关宋代斗茶法,蔡襄《茶录》所述,可作代表。由《茶录》所述,可以归纳出斗茶要素有五:一是茶叶选择,二是器具选用,三是注意水品,四是重视火候,五是强调注水比例。所谓“斗茶法”,实乃唐代煎茶法之发展,是唐代茶艺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

元人饮茶,最令世人瞩目的变化是不再将茶趺碾末使用,而是煎煮茶趺。杨维桢《煮茶梦记》载:“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茶芽为饮供”。这是一个实例,但如何“为饮供”?则没有说具体。忽思慧《饮膳正要.第二卷》“清茶”条正好作了补充:“先用水滚过,滤净,下茶牙,少时煎成。”“为饮供”之法,乃是将茶叶直接投入水中煎煮。而对水的处理,则比宋人更为讲究;先将水煮沸,过滤去杂质,再放入茶趺煎煮.可见元人品茶,更加重视选水。元人饮茶最重要的贡献是改末茶为叶茶。叶茶煮饮,更贴近于后代人的“撮泡”法。宋、元饮茶,可视为中国工夫茶的发展时期,同属唐代茶艺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宋元之工夫茶艺中心区在河、洛。

明人茶艺,臻于完善,出现了中国工夫茶之鼎盛时期。兹就许次纾《茶疏》、屠隆《考槃余事》、顾元庆《茶谱》、高濂《遵生八笺》、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载,综合明人品饮程式于下:(一)选茶;(二)择水;(三)养水;(四)活火;(五)烹茶;(六)品茶。从明人茶艺综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明人已经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阶段,并形成中国工夫茶之鼎盛期。此一时期,工夫茶艺中心区已迁移至江、浙。

唐、宋皆用饼茶碾末,宋人则改锅煮为点盏。元人采用叶茶,却恢复了锅煮旧习。明人的革新则是叶茶冲泡,兼善了宋、元的优势而独创“撮泡”的妙法。诚如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云:“茶至明代,不复碾悄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又云:“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

潮州地区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是政和七年(1117)进士,他的《和徐璋送举人韵》诗中有句:“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见《潮州三阳图志辑稿.卷之四.艺文志》)。酪奴是茶的别称,这句诗说的是酒宴之后进茶助兴。

至明代,潮州饮茶已渐次成风,并较多见诸文本记载。正统年间,潮阳教谕周泰《治平寺》诗云:“僧童煮茗烧红叶,游客题诗扫绿苔”(载顺治《潮州府志.卷十一》)。嘉靖十一年(1532年)状元林大钦《斋夜诗》(载《东莆先生文集.第五卷》)云:“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嘉靖《重刻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梳妆意懒》出有句:“安排扫厝点茶汤”,《闺房寻女》出有句“不见益春点茶汤”,万历《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借银往京》出有句:“讨茶来食”。

有明一代,潮州地区饮茶显然较前朝普遍,却尚未成风。万历《潮中杂记.卷十二》载:“潮俗不甚用茶。故茶之佳者不至潮”。足见饮茶之事,尚不能引起文人学士的重视,遂致饮茶细节未详。至于饮茶专著,则付阙如。但作为工夫茶之“外围”区域,出现这种情况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大凡文化辐射,者是通过人口迁移、商贸、宗教文化交流、战争等诸因素来实现其弥漫与扩散的,且进程循序而缓慢。如前所述,明代永乐年间,京都北迁,江浙地区便潜伏着工夫茶中心区转移的危机。作为“外围”地区的潮州,在接受较长时期的辐射、整合作用之后,却是以此为契机,逐渐积聚着取而代之的势能。工夫茶文化中心区正呈现“接力棒式”的转移。

至清代,“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最早的文本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全文照录:“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斗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余见万花主人,于程江月儿舟中题《吃茶诗》云:“宴罢归来月满阑,褪衣独坐兴阑珊。左家娇女风流甚,为我除烦煮凤团。小鼎繁声逗泉响,逢窗夜静话联蝉。一杯细啜清于雪,不羡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都惟武夷,极佳者每斤白镪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见焉。”

以上录俞蛟论“工夫茶”全文。而加说明者,前此有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之陆廷灿《续茶经》,其卷下“茶之出”引《随见录》有云: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陆文之“工夫茶”乃指茶种,因制工精细得名,并非品饮艺术。故专指茶艺之“工夫茶”,仍以俞文为首见。

俞文对潮州工夫茶的记述,与今之流行程式几近一致;可见至迟在乾隆年间,潮州地区的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形成规范,发挥了为研究者们提供一种理论和方法的信念的作用。可知清代中期以后,工夫茶艺中心区已迁移至潮州地区。

综上所述,中国(潮州)工夫茶发展的历史,按冲泡法划界,大体可分煎茶法(唐)、斗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后)三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大全可分长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称苏、杭)工夫茶(明)、闽、粤工夫茶(明末清初)、潮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后)五个主要阶段。

通过对中国工夫茶原流的爬梳,可以发现几个非常有趣的历史现象:

其一,早在唐代形成的中国工夫茶,有“工夫茶”之实,却长期未能得到正名,竟然出现了一千多年的“有实无名”的尴尬局面,甚而至于被误认为“失传”!令人深思。

其二,中国中心的变化,牵动了经济中心之迁移,工夫茶文化也呈现“中心迁移”现象,显示出由北而南的运动轨迹,最后在潮州地区这个相对“隔绝”的有利生态环境中“定居”。

其三,潮州工夫茶实质上已成了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种遗存,称之为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也无不可。然而它却长时间被误认为是局部地区的民俗文化,人们忽视了“遗传基因”的原始性质,使其遭到长期不得正名的厄运。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所谓“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实质上是三位一体的,其价值取向,当于成形时就已潜存或实存于现产文化和生活方式之中,只不过是未经梳理和发挥成为系统而已。所以说,目前流行的潮州工夫茶艺,正是《茶经》工夫茶艺的延伸,正是《茶经》工夫茶艺经历了千余年不断积累、不断扬弃、不断发展过程而获幸存的珍稀茶事物化成果,正是现代中国茶道之源。

三、潮州工夫茶:究天人之际

《周易.系辞下》载:“《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何谓“道”?《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说的是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这就是《易》道,它阐明天道、地道、人道的发展规律,启发人们效法宇宙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易》道之理,本由抽象而绰中实指,兼备了规范与实用两个方面的功能。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称《易为中华文化之》“元典”。

陆羽的《茶经》,正是一部属于”中国茶道元典“之书,它构成中国茶道原创性精神支柱。直到现代,这种元典精神通过今人的创造性转换,仍然生机央然地地提供指向未来、沟通世界的启示与灵感。是知《茶经》反映出来的茶道之理,正以潮州工夫茶为载体,挈握虚实两端,晋合中道之规,由实指而假寓抽象,同样兼备了规范与实用两个方面的功能。

1、潮州工夫茶的美学思想基础是“天人合一”

大自然变化规律的存在已无庸赘述。中国(潮州)工夫茶道正是大自然人化的载体。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了茶道艺术形式的规范化、程式化,就决不会有茶道之美。

翁辉东著《工夫茶》,不分卷,有自序,概说;茶之本质;取水;活火;茶具(依次详说茶壶、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箸、锡罐、茶巾、竹箸、茶桌、茶担);烹法(依次论述治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品茶)等。记述细致,眉目清晰。

2、潮州工夫茶规范之美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周易.系辞》由封象的变化总结出“立象以尽意”的思想,强调了规范之美。人体本身就是“规范”之美的典型:其结构之稳定,让观者一眼便可辨清人或动物。人体规范之美即生命美,它是天生自然的,它契合了天道自然。人体的这种“存在”,制约着人的生存意识,“道”就是诸多生存意识的综合体现。因此,世“道”都在力求最大限度地调节、利用自然力以为生命之美服务。形成于唐代的中国茶道,究其实质,便是生命之美的一种延伸。中国(潮州)工夫茶道之“七义一心”便是中国茶道的规范之美,是“立七义一心以尽道”。天道动,茶道也动。人类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绝不停息,因而个体内在心灵向自然复归之求善愿望也永无止境。“立象以心意”的延展,必定是“忘象以尽意”。那么,“立七义一心以尽道”,终极当为“忘七义一心以尽道”,这才算中国(潮州)工夫茶道的“和”之最高境界。彼时,茶道美与生命融为一体,茶道规范变成行为规范,达于“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系辞上》)之境界。此处所谓的“不知”,意指茶道践履,处处契合自然,没有勉强,恰在此时似先天本能的流露。这种“行为自然”与“天道自然”的贯通一致,实乃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即最高境界之“和”,它是由鼎盛国势的活力孕育出来的具备中国早期恢闳气慨之“和”。那才是中国(潮州)工夫茶道的真、善、美。

四、潮州工夫茶:升华了的全人类都能意会之世界语

《周易.乾.彖》载:“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万国咸宁”。反映出《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核心思想,是“炎黄子孙的幸福论”(邓球柏语)。这是《易》理,若要概括出中国茶道的《道》理,正可借用之:“茶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万国咸宁。”这几句话,观照出茶道乃保持高度一致人事以明天道的内涵,是“天道”的圆形回证,属“幸福论”转化而成的行为领域。

中国(潮州)工夫茶道乃“人道”之载体,显示了“系善成生,读德大业”的人道原则,“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凝聚力,积德行善的未来意识,它既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又不乏类似全人类所共同向往的“共性”。中国(潮州)工夫茶道,实质上已升华为一种全新的、全人类都能意会、理解、破译的语言。中国(潮州)工夫茶道幅射之所及,已渐次形成独特而又统一的文化意识体系----茶文化。

《礼记.礼运第九》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未来之世界文化,必然是东西文化交融协调的未来文化。而中国(潮州)工夫茶道正是建构世界未来文化之催化刘,也是建构世界未来文化之超前意识天使。

五、为“工夫茶”正名

“工夫茶”与“功夫茶”混称的情况,时下十分流行。其实,“工夫茶”不能称“功夫茶”。故特为之作文正名。

1、“工”、“功”有别 :工,《说文解字》去:“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徐锴注曰:“为巧必遵规矩、法度,然后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功,《说文解字》去:“功,以劳定国也,”《尔雅》云:“绩、勋:功也。”

上述引文,说明了“工”、“功”的原始意义,区别一目了然,不可混用,如《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绝不能代之以“功”。

2、“工夫”、“功夫”有别

“工夫”、“功夫”虽不乏通用实例,但其区别仍然存在。混用必致概念不清晰。

宋明理学家将“工夫”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如《朱子语类.卷六九》去:“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朱熹尚有“穷理工夫”、“涵养工夫”说。王阳明《答友人问》云:“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着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黄绾《明道篇.卷一》去:“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钱德洪《论学书》去:“见在工夫,......此即行著司察、实地格物之功也”(请注意黄、钱话中“工”、“功”联用的差别)。可见“工夫”范畴是对主体整个现实活动的哲学概括,显示更深家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之修养工夫。此类“工夫”,绝不能代之以“功夫”。

以表现武打为主的故事片称为“功夫片”。此处的“功夫”特指武术,绝不可代之以“工夫”。

3、“工夫茶”、“功夫茶”有别

专指品饮之“工夫茶”的最早文本记载,见于清代俞蛟

《梦厂杂著.工夫茶》。其后寄泉《蝶阶外史》、徐珂《清稗类钞》等文献资料,多称“工夫茶”。

清中期以后,“工夫茶”作为型种遗存,流行于潮州及其周边地区。而潮州地区的传统叫法是“工夫茶”。按潮州声韵分部,“工”属“江”韵,“功”属忠韵。

潮州工夫茶、中国工夫茶、中国茶道,实质上是三位一体。因而就潮州工夫茶的“本体”(即存在的原始本质意义、规律、法则)而论,其存在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借用王阳明的话说,“合得本体是工夫,做得工夫是本体”(《传习录》)。“工夫”即“本体”。这意味着哲学的玄思离现实生活越近,其生命力也越强。

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有览于上述的文本原义追溯,最早的文献记载,流行地区的传统叫法,潮州声韵的分部参照,工夫茶的突出特点,“工夫”即“本体”的哲学思考:我们应该还“潮州工夫茶”以正名,放弃容易发生岐义,缺乏概括能力的“功夫茶”称谓。

潮州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标签: 茶业 夫人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qsg.com/zh-hans/zonghezhishi/nxpe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