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和敬清寂茶道思想

和敬清寂茶道思想

和敬清寂茶道思想

和敬清寂是茶道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體現了日本傳統茶道的核心思想和價值觀。和敬清寂的含義是尊敬、互相關懷和分享平靜與寂靜。

首先,和敬代表着尊敬和友好。在茶道中,主人和客人之間的互動被視為一種和敬的表現。主人要尊重客人,而客人要對主人感激,這種和敬的精神是茶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其次,清寂代表着內心的平靜和寂靜。茶道通過儀式和準備工作,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在這個氛圍中,人們可以放鬆身心,安靜地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感受到自然和宇宙的美好。

因此,和敬清寂成為了一種哲學,一種思想,一種生活的方式。它提倡尊重、平和、深度和內省。茶道中的人們通過借鑑和敬清寂的精神,可以使自己更加平靜、開放和自律,讓自己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命,更好地投入到這個世界中去。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和敬清寂什麼意思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精神,是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村田珠光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動了一個字,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宗旨,簡潔而內涵豐富。

茶道四諦中的“和”,既表示和諧的和,又表示和悦的和,它體現了支配茶道整個過程的精神。“和諧”注重形式方面,“和悦”則表示內在的感情,茶室裏的氣氛就是在這種“和”的精神下建立起來的敬的思想本源自禪宗,禪宗主張“我心即佛”、“萬物皆有佛心”,認為在“真如”面前所有的人都平等不二。茶道吸收了禪宗的“心佛平等”觀,並加以昇華和提煉,形成了“敬”的情感概念。

最能體現這種“敬”的意念的,應是茶湯中的“一座建立”,所謂“一座”,是指參與茶事的所有的人,“一座建立”是説參與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人們要相互尊重,創造、共享一個和諧的茶室氣氛。在茶室中,賓主共置於一個沒有差別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位置上,在這裏相敬相愛,情感出於“本心”的流露而達到自然的、非理性的交融。

和靜清寂是什麼意思啊

"和靜清寂"是日本茶道的宗旨,日本茶道源於中國。自從最澄帶回茶籽,榮西興起日本茶事,千利休集大成;歷經了六百餘年,成為一套完整的日本茶道體系,至今繁榮而不衰。我理解的"日本茶道"屬於人道的範疇,是哲學。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是人通過茶事的而接近"禪"的邊緣。和:即平和,從面和到心和,心和反應面和。敬:"和"的狀態下,噁心滅,善心起,對人、對事、對物都很敬,"敬"即"尊敬",是"禮"的結果,"敬"是通過"禮"來實現的。

“和敬清寂”是指無論何種環境,他可以與環境相和諧。無論周圍是怎樣的人羣,它可以保持恰到好處的尊敬。但同時,他絕對不會影響他個人的清寂。它是一個孤獨者的精神。是心理安靜,不是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而是用一種和諧的心態出看待周圍,不再那麼譁眾取寵,不再那麼強勢人,安靜的看待別人的處世為人,少去幹涉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淡淡退出這個屬於神馬浮雲的團體,靜下心來幹一點屬於自己的東西,多看看書,聽聽音樂,看點好片,讓自己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保持真實的形態。

這個方面我目前就瞭解這些,且對哲學沒有什麼研究,希望對你有幫助。

和敬清寂是什麼意思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精神,是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村田珠光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動了一個字,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宗旨,簡潔而內涵豐富。

日本茶道的規程:

茶葉要碾得精細,茶具要擦得乾淨,插花要根據季節和來賓的名望、地位、輩份、年齡和文化教養等來選擇。主持人的動作要規範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準確到位。凡此種種都表示對來賓的尊重,體現“和、敬”的精神。

和敬清寂含義是什麼?

日本最著名的茶道祖師是豐臣秀吉時代的高僧千利休(1521~1591),他集茶道之大成,創立了最大眾化的“一派茶道”或“千家茶道”,其子孫分為三派,影響至今。茶道的宗旨可用四字概括,即“和敬清寂”。和、敬,小而言之,表示主客之間和睦共處,互相尊敬;廣而言之,則寄以社會安定、國家和平的願望。清、寂,表示茶室環境的清淨幽雅與陳設的古色古香,暗含隔絕塵世、清心潔身之意。根據以上宗旨,茶道對於茶的質量、色澤,茶的烹煮技巧,對水的要求,茶具的色澤、質量,茶室的環境、設施。水果點心的配置、尤其對賓主間的語言、禮節、儀式等等都有不少講究。據説一名大家閨秀要學好整套禮儀,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摘抄一段茶道中“和、敬、清、寂”的説明:

(一)和

茶道四諦中的“和”,既表示和諧的和,又表示和悦的和,它體現了支配茶道整個過程的精神。“和諧”注重形式方面,“和悦”則表示內在的感情,茶室裏的氣氛就是在這種“和”的精神下建立起來的。在茶事進行中有觸覺上的和,嗅覺上的和,視覺上的和及聽覺上的和,具體來説,一隻好的茶碗不在於它的外形如何,而在於它的手感,客人拿起它時是否不覺得冰涼、扎手、太重或太輕。茶室裏的香氣味一定不能太強、太刺鼻,要輕柔地散漫在茶室內,窗子是分佈在茶室內的和美之源,經白色宣紙過濾而透進茶室的光線總是輕柔的,誘人冥想。風從茶室外老松樹的葉縫中吹過,與爐子上茶釜的煮水聲音相附和,這和諧的環境之美與參與者和悦的人格之美奏出一曲和的美曲。

在茶道形成初期的封建時代,雖然存在着嚴格的等級制度,但是在小小的茶室裏各個階層的人都是無差別的。在這裏一切世俗的貴賤都隨風而去,平民與貴族促膝而談,這同時也是禪的精神。從禪的角度來看,人與人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以和為貴”“以和為本”的意境亦是禪宗直指人心所依託的氛圍。禪宗吸收了“和”的概念,主張用淡泊無為,“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的清靜本心去體驗、了悟“我心即佛”的般若真諦,從而達到“佛我一如”的“和”境。茶道是禪宗自然觀外化的一種藝術形式,是調和人際關係“以心傳心”的人工渠道,茶道所極力渲染的氛圍,是摒棄世人紛爭,追求平和、靜謐的“和”境,其庭園設計、茶室佈局、禮儀程序、禮節規範,都別具匠心地突出“和”的氛圍,特別是一張半榻榻米大小的茶室把人與人的距離凝縮到咫尺之間,更加突出了心心相印、以茶會友的情境。

(二)敬

敬的思想本源自禪宗,禪宗主張“我心即佛”、“萬物皆有佛心”,認為在“真如”面前所有的人都平等不二。茶道吸收了禪宗的“心佛平等”觀,並加以昇華和提煉,形成了“敬”的情感概念。最能體現這種“敬”的意念的,應是茶湯中的“一座建立”,所謂“一座”,是指參與茶事的所有的人,“一座建立”是説參與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人們要相互尊重,創造、共享一個和諧的茶室氣氛。在茶室中,賓主共置於一個沒有差別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位置上,在這裏相敬相愛,情感出於“本心”的流露而達到自然的、非理性的交融。,茶室中原有為貴賓設置的“貴人入口”,後改為不論身份地位一律自由出入的“小入口”,所有的客人都必須從小入口鑽進來。如果有武士佩刀,必須將刀放在茶室外,進入茶室就是一派平等和平的世界,這一創意徹底地體現了茶道所提倡的“敬”的思想。

日本茶道鼻祖村田珠光曾説:“此道最忌自高自大、固執己見,妒忌能手、蔑視新手,最最違道,須清教於上者、提攜下者。”這裏的“自高自大”和“固執己見”,用禪的話説就是“自我主心”與“我執”,這是禪宗力主排棄的完全意識化的自我和執着的自我。禪宗認為人的一切雜念和皆源自此二者,要想成佛,就必須去實現一種超越經驗,即無意識的內心自悟。而這種超越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敬”,真正領悟了“敬”的禪意,才能“見能者近之,驚佩其才;見後於己者,則須鼎力協之”,點示出茶道與禪宗一脈相承、息息相通的“敬”的意識。

(三)清

清即清潔,有時也指整齊,是受到日本人民極大推崇的修養要素。當然,茶道四諦中的“清”更多的是指對靈魂的洗滌。在被稱為露地的茶庭裏,茶人們要隨時潑灑清水,在迎接貴客之前,茶人們要用抹布擦淨茶庭裏的樹葉和石頭,茶室裏不用説是一塵不染的,連燒水用的炭都被提前一天洗去了浮塵,茶人就是這樣通過去除身外的污濁達到內心的清淨的。

茶道經典《南方錄》説:“茶道的目的就是要在茅舍茶室中實現清淨無垢的淨上,創造出一個理想的社會。”茶道四諦中的“清”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又是佛理的體現,她用獨特的文化式樣表現出了“物我合一”的禪境。

(四)寂

作為茶道四諦的第四個構成要素,寂也是茶道追求的最終境界,沒有它就沒有茶道的存在意義。在這個概念上,禪與茶被密切地聯繫在一起。“寂”在梵語中指“靜寂”“和平”“靜穩”,它還在佛典中被用作“死”、“涅槃”、“無”的意思。在茶道中,這個詞又與“貧寡”“至純”“孤絕”的意思相近,即當修禪者或是茶人完成了對各色事物的否定之後,便進入了一個無的世界,這裏沒有聲音,沒有色彩。“死”雖然是令俗人傷心的,但誰能否定死對於生來説更富於原始性、歸屬性,比生佔用的時間更悠長呢?死是絕對的,而生是相對的。死亦被稱作“無”的世界,“無”又是產生“有”的本源,佛教的輪迴思想給了人們再生的希望。“本來無一物”,“無一物中無盡藏,有山有水有樓台”,“無”在藝術領域裏被看作是藝術創作的源頭和出發點。當茶人們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審美價值,拋棄了所有的思想束縛之後,一樣樣新的藝術品、藝術表現形式就會應運而生。

如前所述,茶道四諦中的“和”主要是指主人與客人的和合,沒有隔膜;“敬”是相互之間尊敬的感情;“清”是必須保持心靈的清淨無垢;“寂”要求茶人忘卻一切,去創造新的藝術天地。四諦的根本在於“寂”,它可以被表現為佛教中心的涅槃、寂靜、空寂、寂滅,在積極意義上是“無”,即“主體的無”。由此可見,和敬清寂四諦是以“寂”為根源,以“寂”為最高層次而體現的法則,也可以説四諦歸結於“寂”這一諦。

和靜清寂是哪家宗旨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宗旨。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精神,是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村田珠光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動了一個字,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宗旨,簡潔而內涵豐富。

“清寂”也寫作“靜寂”。它是指審美觀。這種美的意識具體表現在“侘(chà)”字上。“侘”日語音為wabi,原有“寂寞”、“貧窮”、“寒磣”、“苦悶”的意思。平安時期“侘人”一詞,是指失意、落魄、鬱悶、孤獨的人。

到平安末期,“侘”的含義逐漸演變為“靜寂”、“悠閒”的意思,成為很受當時一些人欣賞的美的意識。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是日本社會動盪、改組時期,原來佔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層走上了舞台。

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佛教淨土宗應運而生。失意的僧人把當時社會看成穢土,號召人們厭離穢土,欣求淨土。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很多貴族文人離家出走,或隱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菴,過着隱逸的生活。

茶入

盛抹茶的陶瓷、金屬、漆器等製作成的小罐(濃茶用),根據形狀不同分為肩衝、茄子、海壺、文琳等。茶入蓋子古代多用鯨魚牙和象牙。日本古代認為大象是一種海獸。隨着時代變遷象牙從神壇寶座下來後。日本茶入蓋子的地位排名為陶瓷、木、竹、石、角、金屬、象牙。

象牙被排名靠後主要是因為日本人信奉神道教和佛教,認為因為愛好而大象獲得象牙會損功德將來不能成佛。角:指的是牛角鹿角等因為可以自然脱落所以級別高於象牙。

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

  日本茶道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容和形式則有別。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

  日本的茶道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不象中國茶文化那樣主要受儒道佛三位一體的中國文化綜合影響。日本的茶文化是由中國傳入的。在7世紀之前,日本人沒有喝茶記錄。而在這一文化傳入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佛教的僧侶們。他們去中國學習佛教,同時將寺院的生活文化也帶了回來。其中之一便是飲茶與茶禮。由此,日本茶文化自開初就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飲茶習俗傳入日本的初期,飲茶活動是以寺院、僧侶為中心展開的。據史料記載,公元805年日本傳教大師最澄從中國帶回茶籽,栽種在比睿山麓,形成了日本最古的“日本茶園”。從那以後,弘法大師空海於806年把從中國帶回來的茶獻給了嵯峨天皇,他還從中國帶回了茶碾、茶籽。至815年4月,嵯峨天皇幸遊近江時,在唐代生活了長達30年之久的高僧都永忠親自煎茶獻給天皇,嵯峨天皇對此大為欣賞,由此命令近江等地修建茶園。至榮西為止,茶與禪宗的關係可以説是以禪為主,以茶為輔。茶為坐禪修行時的飲料、禪案的素材、行道之資、救國之助等等。這些都只能説明茶與禪宗生活的密切關係,仍不能證明兩者之間的法嗣關係。

  茶道的集大成者是千利休。利休在茶道聖典《南方錄》中説:茶道的技法以台子技法為中心,其諸事的規則、法度有千上萬種,茶道界的先人們在學習茶道時,主要是熟記、掌握這些規則。並且將此作為學習茶道的目的。

  由此可見,日本的茶道藝術的思想背景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禪。它是以禪的宗教內容為主體,以使人達到大徹大悟為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新型宗教形式。

  在日本文化中,禪文化佔有很大比重,這是日本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文化現象。禪的思想及禪宗的形式影響到日本文化的大部分角落,如建築、園林、音樂、茶道、書畫、武術等。

  在日本,歷代大茶人都要去禪寺修行數年,從禪寺獲得法名,並終生受禪師的指導,但在他們獲得法名之後並不留在禪寺,而是返回茶室過着茶人生活。茶人的生活近似常人的生活,近似藝術家的生活。所以説,茶人雖通過禪宗學習到了禪,與禪宗持有法嗣關係,但茶道有其性,是存在於禪寺之外的一種“在家禪”。如果把禪寺裏的宗教活動叫做“寺院禪”的話,那麼茶道與禪宗就是一組平行並行的關係。

  久鬆真一説:“茶道的第一目的為身心,其身心是茶道文化形成的胎盤。無相的了悟為一種現象顯示出來的才是茶道文化。茶道文化真是一種內容豐富的文化形式,自己開始研究茶道以後感到驚訝的是,其文化形式有着強烈的獨特性,即它是一種由無相的了悟,無相的自己表現出來的形式。未滲透着無相自己的茶道是不存在的,反過來説,茶道中必須滲透着無相的自己。即茶道文化是無相的自己的外在表現。茶道又是一種根源性文化,它人的身心,創造無相的人、了悟的人,即創造文化的創造者。所以説,茶道是創造文化創造者的文化。這些創造者創造的文化反過來又創造文化創造者。茶道是這樣一種人的天地,是這樣的一個文化創造的領域。在此意義上來説,茶道是無相自己的形成及無相自己表現的場所。”如上所述,真正意義上的日本茶道的形成,是以珠光為開山,邵鷗為先導,千利休為集大成者而完成的。

  在日本,最純正的茶道被稱之為“草菴茶”。草菴茶的茶道是對高貴、財富、權利的徹底批判,以及對低賤、貧窮的新的價值發現與價值創造。

  至今,茶道已成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文化形式,也是最常舉行的文化活動。喜愛茶道的人比比皆是。為追求茶道而終身不嫁的女子,為追求茶道而辭去公職的男人屢見不鮮。現在,茶道被認為日本文化的結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學術界對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釋主要使用三個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會;(三)獨坐觀念。這些概念與禪的思想是相聯繫的。

  “和敬清寂”被稱為茶道的四諦、四規、四則。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茶道思想的主旨為:主體的“無”,即主體的絕對否定。而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的。作為“無”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無”派生出的四種現象。由這四個抽象的事物又分別產生了日本茶道藝術成千上萬種形式,如茶室建築、點茶、道具、茶點心等。

  “一期一會”一詞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論《茶湯一會集》。井伊説: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

  “獨坐觀念”一語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湯一會集》。面對茶壺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時此日再不會重演,此刻茶人的心裏不禁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為“主體的無”。

  由此可見,茶道是一場靜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不愧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所以,日本茶道思想是茶與禪的融會貫通。茶中有禪理,禪理又在品茶中深刻體會到。

  日本茶道的程序

  進入茶道部,有身穿樸素和服,舉止文雅的女茶師禮貌地迎上前來,簡短地解説:進入茶室前,必須經過一小段自然景觀區。這是為了使茶客在進入茶室前,先靜下心來,除去一切凡塵雜念,使身心完全融入自然。開宗明義的一番話,就能領略到正宗茶道的不凡。

  然後在茶室門外的一個水缸裏用一長柄的水瓢盛水,洗手,然後將水徐徐送入口中漱口,目的是將體內外的凡塵洗淨。然後,把一個乾淨的手絹,放入前胸衣襟內,再取一把小摺扇,插在身後的腰帶上,稍靜下心後,便進入茶室。

  日本的茶室,面積一般以置放四疊半“榻榻米”為度,小巧雅緻,結構緊湊,以便於賓主傾心交談。茶室分為牀間、客、點前、爐踏等專門區域。室內設置壁龕﹑ 地爐和各式木窗,右側布“水屋”,供備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潔用具。牀間掛名人字畫,其旁懸竹製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種和旁邊的飾物,視四季而有不同,但必須和季節時令相配。

  每次茶道舉行時,主人必先在茶室的活動格子門外跪迎賓客,雖然進入茶室後,強調不分尊卑,但頭一位進茶室的必然是來賓中的首席賓客(稱為正客),其他客人則隨後入室。

  來賓入室後,賓主相互鞠躬致禮,主客面對而坐,而正客須坐於主人上手(即左邊)。這時主人即去“水屋”取風爐、茶釜、水注、白炭等器物,而客人可欣賞茶室內的陳設佈置及字畫、鮮花等裝飾。主人取器物回茶室後,跪於榻榻米上生火煮水,並從香盒中取出少許香點燃。在風爐上煮水期間,主人要再次至“水屋”忙碌,眾賓客則可自由在茶室前的花園中散步。待主人備齊所有茶道器具時,水也將要煮沸了,賓客們再重新進入茶室,茶道儀式才正式開始。

  一般在敬茶前,要先品嚐一下甜點心,是為避免空肚喝茶傷胃。敬茶時,主人用左手掌託碗,右手五指持碗邊,跪地後舉起茶碗(須舉案齊眉與自己額頭平),恭送至正客前。待正客飲茶後,餘下賓客才能一一依次傳飲。飲時可每人一口輪流品飲,也可各人飲一碗,飲畢將茶碗遞迴給主人。主人隨後可從裏側門內退出,煮茶,或讓客人自由交談。在正宗日本茶道里,是絕不允許談論金錢、等世俗話題的,更不能用來談生意,多是些有關自然的話題。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內涵

  我們所知道的日本茶道文化,提倡的是和、敬、清、寂四種境界。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內涵,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內涵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為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

  千利休居士曾經説過“和敬清寂”這四個字就是茶道的根本。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當我們進入茶室之中品嚐一碗茶時,無論是客是主,“請先”,“請慢用”以及種種的言詞,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藴含的“和”之意。

  説到敬,則是對於長輩的尊敬,同時也代表了對於友人與同濟間的敬愛。以和而敬,從此開始便展開了茶道的真隨。

  而清,則是清淨,清潔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種種禮儀,做法中十分強調的部分。

  由清而靜,也就是所謂的“靜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擾的寂靜空間裏,內心深深的加以沉澱的感覺。而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靜”的同時,能觀察自己知足的內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讓自己內心沉澱,此乃是禪學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對於人生的最佳解答。

  日本茶道文化有着其獨特的美學屬性,共有七大美:缺陷、簡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靜寂。

  日本的茶道藝術的思想背景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禪。它是以禪的宗教內容為主體,以使人達到大徹大悟為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新型宗教形式。在日本,歷代大茶人都要去禪寺修行數年,從禪寺獲得法名,並終生受禪師的指導,但在他們獲得法名之後並不留在禪寺,而是返回茶室過着茶人生活。茶人的生活近似常人的生活,近似藝術家的生活。所以説,茶人雖通過禪宗學習到了禪,與禪宗持有法嗣關係,但茶道有其性,是存在於禪寺之外的一種“在家禪”。

  日本茶道文化的觀念

  (一)和、敬、清、寂

  在上文中我們已經説到“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奉行的四諦、遵循的四規、堅守的四則。這四個字是對日本茶道所有精神內涵的高度概括。只要一説到茶道人們從內心聯想到的情景意藴其實就是這四個字的抽象意念。在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宗旨是:主體的“元”即主體的絕對否定。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的。作為“無”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無”泊出生的四種現象。隨着時間的發展從上面所説的幾個內容中衍生出了日本茶道的種種優秀的技藝。

  (二)一期一會

  這個詞語中的“一期”所指是“一期一命”“一生”“一輩子”。在日本茶道中,它所營造的是一種訣別的意念空間,指的是這一次的共同飲茶將是這一生中的最後一次,這是日本茶人們在舉行茶事時共同持有的心態。這樣看,有點像是佛教中的無常論。它所要強調的是人們應該珍惜生活中的朋友與親友,珍惜現有的幸福,因為世事難料,變化無常,今天有的不一定每天也有足夠的幸運擁有。當舉行茶事時,要抱有“一生一世只一次”的信念。直到現代,日本茶道的忠實信奉者們仍然堅持這一理念,因此他們珍惜每一次與人一起品茶的機會,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強了生活的厚實感。

  (三)獨坐觀念

  這個詞語出自井伊直弼的《茶湯一會集》。主要意思是,在友人離品茶離開後,要獨自靜卧,進行沉思。面對茶釜一隻,獨坐茶室,對這一次的共同品茶進行回味體會,從中尋找到有價值的東西,因為日後這樣的舉茶共飲再也不會有第二次了。茶人的心裏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湧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作“主體的無”。

有精神才有傳承,茶道的精神是什麼

生活有着生活下去的動力以及生活的精神,無論是在什麼方面都一定有着精神領悟,正是因為有了精神的交匯才會有着現如今的文化傳承。

還想了解》》 茶文化標語大全

  什麼是茶道精神,眾説紛紜。中國的茶道精神一直沒有統一和規範下來,給茶文化,茶道的普及推廣帶來了諸多不便。

  『和、敬、清、寂』四規是日本茶道精神,幾百年來指導了日本人的思想和生活。受日本茶道的啟迪,近幾年來,中韓兩國也都試圖從文化根源中,尋繹出自己的茶藝精神,成果斐然。當代中國茶思想或由於立場不同,或由於訴求對象互異。

  或由於理念差別,故旨趣相差甚遠,茲枚舉四家略作説明:中華茶藝業聯誼會:『靜、美』;中華茶藝協會:『清、敬、怡、真』;陸羽茶藝中心:『美律、健康、養性、明倫』;高雄市茶藝協會:『中庸、儉德、養氣、品味』。

  日本的茶道雖然源於中國,但在大和民族獨特的環境下,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美學自然地融為一體,成為日本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茶道精神可濃縮為四個字“和、敬、清、寂”。這是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吸取了村田珠光等人的茶道精神後提出來的。

  “和”指的是和諧、和悦;“敬”指的是純潔、誠實,主客間互敬互愛;“清”和“寂”則是指茶室內外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氛圍。茶道中的茶又稱為“WABI茶”,WABI的意思是閒寂、恬靜,它已成為日本人欣賞美的意識。

  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其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日本社會動盪,原佔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級走上舞台。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很多貴族隱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菴,過着隱逸的生活。

  追求“WABI”的心態,在郊外或僻靜的地方過上隱居的生活,享受古樸的田園生活樂趣,尋求心靈上的安逸,以“恬靜、閒寂”為美。茶人村田珠光等人把這種美意識引進茶道中來,使“清寂”之美得以廣泛的傳播。

日本茶道的四規是

相傳,日本茶道從唐代開始發展,一直到明代,有了自己的發展特色。這些發展特色就包括“茶道四規”,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的茶道四規有哪些。

日本的茶道四規為四個字:“和、敬、清、寂”,這四個字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

“和、敬、清、寂”被稱之為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通過飲茶做到和睦相處、互相,以調節人際關係;清、寂是指環境氣氛,要以幽雅清靜的環境和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薰陶。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別是禪宗)色彩很濃,並形成嚴密的組織形式。它是通過非常嚴格、複雜甚至到了繁瑣程度的表演程式來實現“茶道四規”的,較為缺乏一個寬鬆、自由的氛圍。

和靜清寂的意思

和靜清寂的意思如下:

1、“和敬清寂”是指無論何種環境,都可以與環境相和諧。無論周圍是怎樣的人羣,都可以保持恰到好處的尊敬。但同時絕對不會影響個人的清寂。它是一個孤獨者的精神。

2、“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精神,是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村田珠光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動了一個字,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宗旨,簡潔而內涵豐富。

茶道文化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

茶道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意思就是:喝茶,飲茶等茶道被廣泛的推行,風靡一時,王公貴族朝臣沒有不喝茶的人。

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由此可見,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陸羽所創的煎茶茶道。呂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

標籤: 茶道 清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hk/zonghezhishi/enw8l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