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分析為主的時期又稱為什麼

分析為主的時期又稱為什麼

分析為主的時期又稱為什麼

分析為主的時期又稱為方法論時期。教育研究的發展歷程包括四個階段,即直覺觀察時期、以分析為主的方法論時期、形成獨立學科時期、教育研究的變革時期。方法論,就是關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它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説,世界觀主要説明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説明怎麼辦的問題。方法論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理論體系或系統,通常涉及對問題階段、任務、工具、方法技巧的論述。

分析為主的時期又稱為方法論時期。教育研究的發展歷程包括四個階段,即直覺觀察時期、以分析為主的方法論時期、形成獨立學科時期、教育研究的變革時期。方法論,就是關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它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説,世界觀主要説明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説明怎麼辦的問題。方法論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理論體系或系統,通常涉及對問題階段、任務、工具、方法技巧的論述。

分析為主的時期又稱為方法論時期。教育研究的發展歷程包括四個階段,即直覺觀察時期、以分析為主的方法論時期、形成獨立學科時期、教育研究的變革時期。方法論,就是關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它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説,世界觀主要説明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説明怎麼辦的問題。方法論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理論體系或系統,通常涉及對問題階段、任務、工具、方法技巧的論述。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分析為主的時期教育研究方法發展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一、教育研究方法發展的歷史階段及基本特徵

(一)直覺觀察時期(從古希臘至 16 世紀)

1、考察教育問題的立足點,即研究的起點,是從當時社會發展的要求和統治

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上則以倫理道德教育為主.

2、採用觀察法以及歸納、演繹和類比的思維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研究並形成

理論.

3、辯證法的初步運用以及樸素的系統觀.

4、各種學派基於不同的哲學觀、自然觀、社會觀和教育觀,而形成不同的教

育研究方法思想觀點.

(二)分析為主的方時期(17 世紀至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

1、從經驗的描述上升到理論的概括,把教育作為一個發展過程來研究,不僅

描述現象的特點,而且着重揭露現象間的聯繫和發展歷程.

2、教育研究方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認識論揉合在一起的,並初步形成了以

不同哲學理論指導的兩種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風格,這就是歸納法和演繹法.

3、心理學思想開始成為教育科學研究方的理論基礎.

4、反對權威專斷,主張教育要適應自然,並從自然科學中移植“實驗方法” .

(三)形成學科時期(20世紀以來)

1、構成教育研究方法體系的大部分方法是從其它學科移植而來的.

2、教育研究方法理論中的兩個基本派別——進步派與傳統派、實證的與思辨

的、實用的與理論的進一步分道揚鑣,各自的發展研究為方的發展開拓了新領域.

3、考察這個時期研究方法的哲學基礎,由於受西方哲學非理性主義、唯科學

主義思潮以及實用主義哲學影響,在研究方法的探討中,明顯地表現出實用主義傾向.

4、在教育研究方法形成為學科的同時,教育科學領域內分科的學科研究

方法也同時取得顯著進步.

5、教育研究方法的發展還受到馬克斯辯證唯物論和心理學及心理學研究方法

兩個因素的影響.

(四)現代教育與現代教育研究方的變革(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

1、科學對自然和社會的研究越來越廣泛、深入,使科學研究中直觀性的程度

減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產生了邏輯思維方法高度發展的必要性.

2、不同學科的相互滲透.

3、現代科學發現了一系列原有科學理論體系不能解釋和説明的新事實,出現

了一些佯謬,破壞了科學體系原有的原則和思維前後一貫的邏輯嚴密性,產生了現

代科學範疇體系的許多根本性的變化,同時也促使邏輯方法向前發展.

4、科學研究課題的複雜性、綜合性在日益加強,隨之而來的科學研究手段日

益複雜、精密,科學研究日益成為集體的、綜合的事業.

二、影響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發展的基本因素

(一)哲學認識論與教育研究

(二)科學技術發展與教育研究

(三)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與教育研究

(四)相關學科的發展與教育研究

(五)社會文化傳統與教育研究

教育科研方法主要將內容分析用法有哪三個方面研究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歷史發展簡介

1.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萌芽時期

教育研究方法是伴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科學文化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教育的需求和教育實踐領域的擴大,教育規模、層次的增加,教育質量的逐步提高和人們對教育的認識逐步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特別是學校教育)它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文化的進步,而不斷革新和日臻完善。原始社會時期,教育在生產勞動中進行,人們一方面以言傳身教的方式把知識經驗傳授給下一代,另一方面對傳授過程的方式方法以及對年輕一代的教育效果,進行自然的觀察和原始的擊了和總結,以便不斷改進。誠然,那時的觀察和總結往往是無計劃的、不自覺的,而且是零散的、低水平的;通過觀察獲得的新發現,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總結也只是停留在思維上,還不可能像今天一樣有文字上的描述和概括。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隨着文字的出現,學校教育的產生髮展,教育實踐日益深入,各方面文化科學知識的積累和豐富,觀察法、經驗總結法等教育研究方法為教育家們自覺運用,

歷史法、文獻法、測量評價法、思辨法等教育研究法也隨之出現。我國古代孔子、朱熹等著名教育家對教育的研究,其方法主要是觀察.研究和經驗總結。古代許多教育家為了對先輩教育思想和實踐進行深入研究,他們常查閲歷史文獻資料或對先輩教育言論進行註疏詮釋,這些做法均屬歷史研究和文獻研究。我國古試,特別是科舉考試,就是對考生進行測量評價。思辨法是依靠尚不充分的觀察事實,用直觀思辨和簡單的邏輯推理,籠統地把握現象的一般性質的一種研究方法。古代的思辨法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如我國的“五行説”、印度的“四元素説”、古希臘托勒密的“地心説”等,對教育家們研究問題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推理三段論法和推理性猜測法貢獻更大,它簡直成為早期科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研究問題的思考模式。古代的教育研究方法曾有效地推動了古代教育研究,但它僅僅停留在定性描述和主觀分析推斷的水平上,還缺乏全面系統的邏輯論證、精確的定量分析、嚴格的科學實驗驗證。因此,當時所採取的各種教育研究方法還沒有達到真正科學研究的水平。例如,那時的觀察法是缺乏系統性的,教育觀察者往往以不完全的經驗或證據為基礎,忽視同時存在的複雜的教育因素在起作用,對直覺現象輕易地作出概括或結論。古代崇信“權威”的理念較為盛行,盲從權威,迷信古人是普遍現象,因此,人們觀察教育現象,總結教育經驗,思考教育問題,探索教育規律,常常以權威的訓諭為準繩。如我國古載的“聖人言”、“遵先王之道”等一類的話,就帶有濃厚的教條主義和權威主義的色彩。在歐洲的中世紀,上帝和神高於一切,宗教思想也嚴重地束縛着人們的科學思維。

2.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興盛時期

(1)實驗方法

歐洲“文藝復興”後,研究方法逐漸重視假設和實驗。實驗方法最早以物理學形式為科學家所應用,首先系統研究實驗方法的是英國的培根(Francis Bacon)。培根在其《新工具》一書中指出,科學應當是實驗科學,要打破中世紀那種宗教式的“思辨枷鎖”,就應當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真正促成經驗和理性兩者的結合,並主張用歸納法來實現經驗的歸納和昇華。16世紀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開創了實驗方法和理性方法、數學方法相結合的研究途徑。17世紀以後,經驗方法和理性方法結合的方法有了更廣泛的運用,數學方法、邏輯方法等各種科學方法也相對發展起來。科學領域各種研究方法的發展,促進了教育研究方法的發展,尤其是自然科學的實驗研究以及定量分析研究,為以後教育研究走向科學化奠定了基礎。從17世紀開始,一批傑出的教育家如誇美紐斯、裴斯泰洛齊、第斯多惠、烏申斯基等人,把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大大地豐富了近代教育研究的理論和實踐。

從19世紀前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教育研究方法發展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教育研究方法出現了以往任何時期不可比擬的嶄新面貌。首先,教育實驗運動迅速開展。19世紀前後,比較著名的教育實驗有:1768年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創辦“新莊”實驗學校所進行的教育實驗;1825年英國歐文創設移民區“新和諧村”所進行的教育實驗;1896年,美國杜威創辦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所進行的教育實驗。從19世紀末開始,在德國、英國和美國等國家,實驗教育運動蓬勃發展。自德國馮特首創心理實驗室(1879年)用實驗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以後,1882年英國的高爾頓又在倫敦成立人類學實驗室研究個別差異問題。20世紀初,心理、教育學家們大力提倡教育實驗,促進教育實驗的開展,如德國梅伊曼和拉伊主張用實驗方法來研究和實現教育,並提出了“實驗教育學”的學説;法國比奈主張用實驗方法研究兒童的智力發展;美國桑代克把動物,心理實驗的方法運用到教育上,還主張教育現象和教育理論必須有嚴格的實驗驗證。隨後測量工具的發展,統計方法的進步,又為教育實驗提供了技術和方法,從此以後,教育實驗作為一種比較嚴格的科學研究方法,在教育上得到廣泛的運用。我國教育實驗運動始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在美國教育實驗運動的影響下,各地紛紛建立教育實驗區,到1935年,各種教育實驗區有193處,遍及全國各地。其中,影響較大的有陶行知創辦的試驗鄉村師範學校和山海工學團,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的定縣實驗區和梁漱溟的“鄉村建設”實驗等。

(2)教育測量

這一時期,教育測量運動也蓬勃興起。1864年,英國的菲雪爾(George Fisher)編成世界上第一個成績量表。爾後,美國的來斯(Rice)積極提倡教育測量,並於1895-1905年間編制了算術、拼字、語言等測驗。與此同時,教育測量運動迅速興起,各種客觀標準化教育測量紛紛出現,著名的有法國比奈(A.Binet)、西蒙(T.Simon)的智力測量(1905年)。1909年,被稱為教育測量鼻祖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Thorndike)運用統計學的“等距原理”,發明了編制量表的單位,編成了《書法量表》、《拼字量表》、《作文量表》等標準測量工具,使教育測量走上科學化的道路。之後,各種學業成績測驗、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診斷測驗、人格測驗等各種客觀標準化教育測量的興起,推動教育測量運動迅速發展。

(3)教育調查

這一時期,教育調查開始被重視,並逐步走向規範化和科學化,19世紀以後,教育研究者開始重視運用調查法,早期著名的教育調查是1897年美國來斯進行的拼寫練習調查。此外,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還有一些影響比較大的教育調查,如19世紀末美國的斯坦和j·霍爾(Stanley Hall)採用問卷法進行教育調查;1910年哈佛大學教授哈諾斯(Paul Hanus)進行的學校調查;1911-1912年紐約市開展的大規模學校調查。所有這些教育調查,在其方法手段的使用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規範化和科學化。以後,隨着教育調查法的廣泛運用,教育調查方法在其複雜程度和量表使用方面也有較大發展。此外,教育統計學及其他教育技術的產生和發展,也為教育研究向科學化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途徑。

從總體上看,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其它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廣泛移植於教育研究領域,使教育研究法向科學化跨進了一大步。同時,教育研究者也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教育研究法,並不斷創立新的教育研究法,從而逐步形成了教育領域獨特的研究方法體系。

3.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趨勢

從20世紀50年代起, 隨着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傳統的教育研究方法進一步完善,現代教育研究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手段不斷出現,豐富了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內容和體系。現代教育研究方法的體系和運用技術又有許多新的突破。從縱向觀察,近50年來教育研究方法發展狀況,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技術上都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專業層次愈加豐滿和完善。按橫向掃描,教育研究從傳統的學校教育科學研究領域已經擴大為校內教育和遠程教育、課堂教學和遠程教學、前期教育和終身教育等更為廣泛的研究領域,以及由於教育學科的分化和組成新學術專門領域,更加大了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外延,或使用領域。其發展趨勢是:

(1)教育調查越來越多 調查研究法是社會科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自5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教育研究者採用此法越來越多。在我國,近年來既有面對數以萬計的個人進行的教育調查,也有很多協作進行或集體組織進行的教育調查,既有本地區教育調查,也有跨縣、跨省市或全國性的教育調查。其中,規模較大的是1986年進行的中國普及義務教育調查,這項調查由全國教科文衞委員會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組成三個調查組,分赴江蘇、湖南、四川三省進行調查研究。目前,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調查研究,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調查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教育關係的調查研究,關於素質教育的調查研究等,也普遍地在一些省市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起來。

(2)以開發智能為中心的多方面教育試驗越來越廣泛 從50年代開始,前蘇聯、美國、前西德以發展學生智能為中心的教學改革實驗很多;例如在課程改革方面,出現了三大典型學派的改革實驗,在教學方法上出現了“發現法”、“探究法”、“解決問題法”等改革實驗。近20年來日本等國又在積極進行“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為核心的教改試驗以及早期智力開發的早期教育實驗。在我國,以發展學生智能為核心的教育實驗也很多,例如,廣州星海音樂學院趙宋光教授設計的“綜合構建教學體系”教學實驗,該項實驗試圖在兒童心理中構建一個“井架”,使兒童智力的潛能如地底的原油噴湧而出。這項實驗從1978年開始,已在一些小學和幼兒園取得可喜的成果。又如,由北京市特級教師呂敬先主持的“小學生語文能力整體發展”實驗,該項實驗以發展學生思維和語言為中心,通過對語文教學結構的整體改革,促進小學生語文能力整體發展,這項實驗從1962年開始,目前全國仍有許多省市的教育工作者在擴大進行此項實驗。

(3)長期追蹤研究法引起人們重視 長期追蹤研究的典型例子是美國自1921-1972年為期51年對超常人創造能力發展和培養的追蹤研究。許多研究資料表明,由於教育的複雜性和教育的週期長,用較短時間很難看出問題的實質性變化,因此,進行長期的追蹤研究或縱貫性研究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近50年來,運用這種方法研究教育問題的人越來越多。例如,美國布盧姆關於早期教育重要性的研究,對近千個兒童,從幼兒園到他們時為止進行長期的追蹤研究。前蘇聯贊科夫的“教學與發展”研究,對實驗班各種教學效果的分析,依據的是長期跟蹤聽課、記錄所取得的數據。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身心發展和德育成長的研究,也進行了幾年乃至一二十年長期的追蹤研究。從國外七八十年代所發表的許多教育研究報告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運用長期追蹤研究或縱貫性研究而取得成果的。根據我國教育家長期教育研究實踐的經驗,以及在國外教育研究影響下,近20年來,我國教育界對長期追蹤研究已開始重視,如上述呂敬先的實驗,曾採用追蹤實驗的做法,由低年級到高年級(1-5年級)的追蹤研究,在北京市的5個區縣的18個班級進行。

(4)現代教育評價的興起 作為教育科學研究重要領域之一的教育評價,其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產生於本世紀40年代前後。50年代以後教育評價迅速興起。1957年以後,美國大規模地開展教育評價工作。評價方法十分注重“終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被稱為“評價之父”的美國教育家泰勒領銜主持的“八年研究”,確立了現代教育評價學的理論和方法。中國在1983年加入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

(5)新的研究方式方法的引入跨文化研究法(Cross-cultural study)…是利用各種不同文化為樣本,以其資料作比較研究,從而探索不同文化背景的變量間的關係。這種方法最初為國外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廣泛應用,以後逐步移植於教育研究。近年來,逐步為我國教育研究者掌握和運用。內容分析法是對於明顯傳播內容,作客觀而有系統的量化,並加以描述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最初用於傳播學的研究,後來廣泛應用於其他社會科學研究,現在已成為教育研究中一種主要的資料分析方法。例如,有人曾對《教育研究》創刊以來所發表的文章進行內容分析,從而發現該雜誌發表文章的某種傾向。因徑分析法(path analysis)是尋找教育現象中諸不同變量間的因果結構的一種方法,它不是用來推論變量間的因果關係,而是用來檢驗一個假想因果模型的準確或可靠程度(它具有回溯的功能)。此法創於1921年,最初用於研究人口遺傳學,60年代後期為社會學家所運用,以後逐步運用於教育研究。目前國外運用此法研究教育問題的研究文獻很多。模糊論方法是建立在模糊集合論基礎上,對教育的複雜的模糊現象進行定量描述和處理,以揭示其規律性的數學方法。它創於本世紀60年代,我國80年代已將其原理運用於教育研究。各種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教育研究領域,為解決各種複雜的教育研究課題提供了新的武器。

(6)注重採用綜合研究法 由於教育問題常涉及到社會的、心理學的、的、經濟的等許多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心理學研究發展對教育的影響擴大,因此,把心理學診斷,多方面地具體分析條件,以及從中提出教學建議這三者結合進行綜合研究教育問題的方法,就受到人們重視。如美國已日益廣泛採用此法,前蘇聯也曾加強研究。譬如探討塑造學生的世界觀問題,他們通過綜合研究實驗,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建立形成信仰的心理診斷學,應當綜合研究社會、學校、家庭等環境及大眾傳播媒介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來解決。

(7)電子計算機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的廣泛運用 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導致了科學研究方法的革新,它介入思維領域,代替了人腦的部分功能。它使以往由於計算過於複雜而無法着手的教育科研課題得以順利進行;它在邏輯判斷、推理證明方面也展示了可喜的前景。目前,計算機已成為從事教育科研的有力助手,為教育科研儲存足夠多的研究信息,開展情報資料檢索,進行模擬實驗,迅速處理宂繁的研究資料,為大規模、大範圍和長週期的教育研究配備了工具。

(8)重視定性研究法與定量研究法相結合 定性研究法是為了確定研究對象是否具有某種性質或確定引起某一現象變化原因、變化過程的研究。常用邏輯分析、性質分析、因果分析、矛盾分析等方法。它要回答的不是數量上的多少問題而是性質上的“是什麼”、“屬於什麼”等問題。在教育研究中有很多現象是不能或不容易用定量描述的,一般只作定性分析,如教育的功能、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教育的特徵等等課題。定性分析的缺點是不精確,有的描述具有伸縮性和模糊性。定量分析是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數量的分析,它一方面作為一種認識工具,反映某種教育現象的特徵、傾向;另一方面也是一種語言,能作為表達的手段,對複雜的教育問題作精確的描述。以往我國教育研究比較重視定性研究,但80年代以來,我國發表的教育論文開始重視定量研究,越來越多地注意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據有關研究,1979年至1986年我國〈教育研究〉發表的文章,定性研究的比定量研究的要多得多(定性的:1380篇;定量的:140篇),但定量文章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定量研究已得到理論工作者和刊物的重視,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已從單純的定性分析走向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9)開放式的教育研究活動和協作研究方式的廣泛開展 近年來,在國內的省與省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在國際上的國與國之間,組織教育研究者互訪考察,開展學術研討活動,十分活躍;跨地區的協作研究方式,也越來越多。綜觀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沿革及其發展趨勢,可以發現,教育研究法的發展與教育事業、教育理論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一方面,教育研究方法自身的沿革總是跟蹤教育事業和教育理論發展的足跡,為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研究者總是在繼承傳統的教育研究法的同時,結合教育發展的實際進行改革和創新;另一方面,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研究者又不斷移植和應用其他科學的研究方法於教育,這就有效地促進了教育研究法從經驗描述階段向科學探索階段過渡。特別是目前,移植運用其他科學方法,已不是停留在簡單的照搬和模仿階段,而是注意結合教育的特點,力圖在繼承和移植的基礎上,創造出一套富有教育特色的教育研究法體系。當然,現在的教育研究法體系還是很不完善的,其理論基礎十分薄弱,人們普遍注重的是單一方法的具體運用,至於各種教育研究方法的認識論基礎的研究,以及各個方法之間的內在關聯的研究,還很不深入,因而對於如何科學地組合某些方法以獲取最優的科研成果,也就缺乏堅實的理論依據。

科學教育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

(一)科學教育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

1.百科全書時期

人類對教育的認識總是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深化的。自然科學課程進入學校的時間比較起語言、邏輯等人文主義課程來要晚得多,將科學知識從其他經驗性課程內容中分離出來還僅僅是16世紀的事情。但也正是由於自然科學課程與人類生活和社會進步的密切關係,各種教育改革的思潮總是強烈地影響着自然科學課程。17世紀,由於以航海、礦山、軍事為主軸的製造工業產業技術的要求,物理學、礦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化學等自然科學獲得了顯著的發展,使自然科學課程得以引入歐洲的學校,並建立了百科全書式的知識體系。由此,科學教育進入了它的第一個發展時期——百科全書時期。

2.要素主義時期

19世紀末,隨着新的產業的到來,自然科學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人們繼而認識到,將羅列式的科學知識教授給學生已經不能滿足生產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因而轉向了以基本事實、概念、原理、符號和計量系統為內容,要素式地傳授科學的階段。這一階段被稱為要素主義時期。在這一時期裏,科學教育的課程被建立在最低限度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上,學校被視為是“保存傳統的價值,使人適應社會的一種機構”,學生則處於“被指導、被鍛鍊、被教授”的地位。基於這一認識,科學教育逐漸演化為“學科中心課程”,強調教人系統地掌握文化遺產,要求學生有條理地學習合乎邏輯地組織起來的教材,教師要有組織地傳授和教導。要素主義時期所形成的上述思想,對科學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以至於成為當時佔統治地位的教育哲學,但是它所帶來的問題隨後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例如,偏重記憶,忽視理解;偏重知識,輕視兒童社會性的發展和身心健康;學生經過形式訓練所掌握的知識,並不能自動地“遷移”到現實問題的解決中去;不能充分按照每個學生的差別進行教學;科學課程難以與其他學科溝通和綜合等等。

3.“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時期

上述問題導致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興起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科學課程在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影響下,大膽地進行了以兒童為中心,以經驗為中心的改革嘗試,廢除了學科的科學體系,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出發,把兒童的生活引入教材,把教材變為個人直接的體驗,讓兒童從“做”中學習科學。這時的科學課程不是學科的知識羅列,而是由學生的活動或生活構成的,教學中強調學生在實驗中並通過實驗自己去發現知識,而不是填塞和吞食“現成”的知識。教學中要求教師尊重兒童的“自發心”和“創議性”,強調兒童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個性興趣才能的自由發展和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杜威明確指出,學科必須有主動的創造性的活動,“我們應當把一個人求學的渴念常常養得活潑潑的,他到了成年的時候,自然願意多學於他有益的東西。”在杜威思想的影響下,科學課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生動局面。

4.“結構主義”教育思潮時期

50年代末期,這項改革受到了激烈的國際競爭的挑戰。人們又開始重新重視起科學課程的學術性。以布魯納為代表的“結構主義”教育思潮,明確主張要讓學生掌握每一門學科知識的基本結構,加強科學課程的理論性和系統性學習。這時的科學課程被稱為“學問中心”課程,以美國的PSSC物理為代表,是通過科學的基本結構(基本概念)和科學方法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應用能力的。“結構主義”教育思潮認為,學生如果理解學科的結構,就能夠理解學科的內容,並在結構化的概念網中把知識保存下來,並會“遷移”到其他的概念和領域。這一時期的科學課程被大大加深了難度,使大量非學術性方向發展的兒童感到不適應,受到了教育學者的批評。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科學課程的改革,在繼承了要素主義教育哲學的基礎上,也吸收了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想,例如提倡學生要像科學家進行探究那樣進行學習,重視科學的研究方法,注意精選典型的教材,反對簡單的記憶和訓練。

5.科學、技術、社會時期

進入20世紀70年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予科學教育以強烈的衝擊,人們開始認識到,“在今天這樣高節奏的社會裏,不能只傳授學生以知識,而必須着重進行方法、技巧的教育。要讓學生懂得,認識知識的來源及獲得知識的手段要比知識的本身重要得多。因為知識本身隨時都有可能變為陳舊。”英國科學家弗雷澤鮮明地提出了“科學為大眾”的口號,提倡面向未來的科學教育,向所有的人普及科學教育以及培養兒童的創新能力。這一時期進行的科學課程改革,開始探索將科學的概念和內容與社會、經濟和技術緊密地聯繫起來,並強調學生應當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從上面的簡單回顧中,我們不難看出,在科學教育近400年的發展歷史中經歷着螺旋式上升的發展階段。從百科全書時期到科學、技術、社會時期,科學知識的呈現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知識呈現方式變化的後面更表明着科學教育觀念和方法的明顯進步。在這場變化中,始終存在着的是以“學科為中心”還是以“兒童為中心”的兩種課程觀念的較量,但是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學教育發展的趨勢,將是這兩種觀念的相互融合。這種融合不是簡單的拼湊,而是在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新人的目標下,對教學內容的重新組合和對教學方式的改造。歷史在前進,科學教育也在隨着人類文明的演化,不斷揭開新的篇章。

碎煩。泰爭酒阿

畢加索白背景下的裸體屬於什麼時期畫作

畢加索白背景下的屬於超現實主義時期畫作。

在畢加索超現實主義創作初期,除了用色彩將畫中輪廓線填滿外,畢加索也嘗試將用線條將形體描繪成鏤空的,畫中只有線條和少量的色彩,背景的顏色從線條中穿透出來,從而形成空間感。在這幅《白色背景前的》中,畢加索只用了簡單的白、灰、黃做了背景,前面用黑色的黑色的線條展示出一個扭曲的形狀,置於背景前。者的臉被展開,可以同時看到他的兩個用眼睛,細格子的嘴巴緊閉牙關,露出詭異的笑容。他的身體也強烈的扭曲,一個胸朝下,一個胸朝上,一隻腳肥大,而另一隻短小,一切都朝不可能的方向扭曲。牆上灰色的線條好像一個梯子的倒影,而者手攀梯子的樣子,似乎正要去閣樓上。畢加索悠遊於數種風格之中,是現代主義創始人,本幅也為其後的抽象主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簡約的線條、淡雅的顏色、怪誕的人物,非常具有後現代主義風格。

畢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對於他的一生,世人的評價可謂眾説紛紜,譭譽褒貶兼而有之。但對於他的作品以及他對藝術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人們還是一致認同的。也正是因此,畢加索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他的藝術生涯幾乎貫穿其一生,作品風格豐富多樣,後人用“畢加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説法形容畢加索多變的藝術形式。史學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為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盛年的“黑人時期”、“分析和綜合立體主義時期”(又稱“立體主義時期”)、後來的“超現實主義時期”等等。

一、藍色時期

1900年畢加索來到巴黎,並在1904年定居在那裏。這期間他的創作被稱為"藍色時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個時期作品背景藍,人物藍, 頭髮、眉毛、眼睛皆藍,藍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簡化(《熨燙衣服的人》),避開光感和深度的感覺,把人物結合成一種簡單的圖樣,其中沉重,強烈而流動的線條,給人以不真實的、虛擬世界的印象(《兩姐妹》)。這種線條具有情感的重量。畫家後來的作品大多具有這種富於表現力的線條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從觀察人的動作和姿勢中得到的。這一時期也是畢加索對現實生活關注的時期,他還沒有脱離普通羣眾太遠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強於藝術性的表現。那時候的藍色,是貧窮和世紀末的象徵,於是作品多表現一些貧困窘迫的下層人物,畫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獨。至於為什麼畢加索會採用藍色作為主調,尚沒有確定的説法。一種説法認為是受法國畫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響,認為這種色調加強了畫面中的詩意成分。另一種説法則認為,畢加索之所以偏愛藍色是因為它代表着憂鬱。也就在那片單色的淺藍、粉藍、深藍、湛藍中,畢加索開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二、粉紅時期

畢加索從後印象派色調的精細中重新發現形體上的大略簡潔筆法,而這就是“玫瑰紅時期”的典型畫法。

1904年春,畢加索在巴黎蒙馬爾特區永久地定居下來,隨着他遷居巴黎、與菲爾南德·奧裏威爾的同居,他的藍色風格時期也宣告結束。柔和的粉紅色調開始滲透到他的畫布上的單一藍色中去(《扇子女人》),很快成為他畫布上主要的顏色(《花籃女人》)。那種暖洋洋的、嬌滴滴的玫瑰紅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鬱的一片藍色。青春和愛情活生生地出現在畫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紅時期"就這樣開始了,畢加索的油畫進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個與流浪藝人和雜技演員接軌的世界,於是也有人稱之為"馬戲團風格"(《馬上的姑娘》)。在這時,畢加索的聲望使他得到了與眾多女人接觸的機會,在這個充滿和希圖的時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統轄着他的女人們(《玫瑰色的們》)。

三、黑人時期

1905年下半年,與奧裏威爾關係破裂後,畢加索進入了他的第一個古典主義時期,表現出他對藝術形式無休無止的探索(《土耳其裝束的夫人》)。他預示着畢加索藝術思想中的一個新的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單純線條,勻稱和永恆的和諧。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樣簡練,沒有偶像的背景和與主題無關的任何細節(《立着的》)。造型人物,開始帶上了某種幾何形的稜角和簡化了的結構,不再用什麼玫瑰色和淡藍色,而是用簡樸的褐;與此同時,又有力圖強調和保持畫面的平衡感。

四、立體主義時期 (1910-1911分析立體主義;1912-1914綜合立體主義)

不久之後,畢加索創立了立體主義。這個時期的觀點是:不要去描繪客觀物體的外表形態,而是把客觀物體引入繪畫,從而將表現具象的物體本身和表現抽象的結構形態綜合起來。

按照傳統的透視法,只有一個固定的感覺,多重透視的畫法是不允許的。畢加索開創的這種立體主義的造型方法,就是要通過畫面同時表現人(有臉有背)的所有部分,而不是象傳統畫法那樣以一個固定視點去表現形象。

畢加索的新古典主義繪畫雖然描繪了三維空間的立體結構,但與傳統的古典主義繪畫相比,其韻味迥異其趣,那巨大的結構和人體造型等無不表現畫家對其中線、面與體積的相互關係,以及其形成的空間的關注;用似乎洪荒偶人的笨拙粗稚(《海灘上奔跑的婦人》、《熟睡的農民》、《坐着的》)大大否定了以往古典派的比例法和印象派的自然法。事實上,畢加索的新古典主義繪畫並非與立體主義相對抗,而是一種對立體主義的純然淨化,是在重新研究其本質構成上進行的旁支探索。

五、超現實主義時期

很快,畢加索步入了他生命中最神祕的“超現實主義 ”探索,當撕裂的造型(《格爾尼卡》)、深邃和兇殘(《女主角》)代替了以往的憂鬱或是怪誕的時候,畢加索的生活也陷入了一個個的旋渦。他開始以放蕩不羈的個人形象展現在公眾面前。女人們在這個狂暴、貪婪的男人身上渴望着分享他的藝術靈感與名氣,但她們得到的卻只是虛無而殘酷的現實;相對感情而言,畢加索更看重她們的身體,為了使她們在使他娛興之餘成為他聽話的創作工具(《哭泣的女人》、《自我陶醉的女人》),他甚至使用了許多令人瞠目的低級手段。

在畢加索一生的道路上,他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和“紅色時期”的畫風有德迦的影子。隨後,在 1909 年,他與法國畫家喬治·希拉格一起創立了立體派,進入了他的“黑色時期”。這種立體派創作方法,對西方美術的現代流派影響很大。被譽為“20世紀美術的一位最偉大的大師”。他於 1907 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吸收了東方藝術和西班牙民間藝術的一些表現形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追求比現實還要真實的“理念中的真實”。

在畢加索的畫中,人們還可以強烈感受到他的愛憎。他反對戰爭,希望和平安寧。 1937 年 4 月,為希特勒轟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爾尼卡,他畫了著名的大型壁畫《格爾尼卡》。為美國入侵朝鮮, 1952 年他又創作了壁畫《戰爭》、《和平》。至於他的《和平鴿》,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畢加索的生活與藝術都離不開女人。畢加索的代表作與女人題材相關甚多。主要有:《三舞女》、《在紅色椅子熟睡的女人》、《玩球的浴女》、《公雞》等。

1973 年 4 月 8 日 ,這位歐洲畫壇的巨匠帶着和平的願望在法國南部的穆丹逝世,長眠在地中海邊的墓地中。

尋求空間概念的立體主義畫派

“立體”一詞首先得自於馬蒂斯和評論家沃塞勒對勃拉克作品的評論。1908年的巴黎沙龍展上,馬蒂斯和沃塞勒都用“立方體”等詞來形容勃拉克的一幅風景畫,立體主義從此得名。

立體主義的產生受到塞尚結構觀念的啟示和非洲雕刻藝術的影響。1907年秋季巴黎舉辦了塞尚回顧展,這位大師用主觀的幾何形體來概括物件結構的思想,使許多藝術家深受啟發。

他們開始尋求新的空間概念,而不再一味去塑造平面的幻覺透視空間。當時大批非洲雕刻也在巴黎展出,這些形式感強烈、造型怪異簡練,非模仿性的雕刻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巴黎的一批青年藝術家,畢卡索便是其中之一。這一切使藝術家更快更徹底地從傳統藝術的桎梏中解脱出來。

當然,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藝術的影響也不容忽視。20世紀初這個新的變革時代,科技和思想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愛因斯坦以相對論推翻了古典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出原子,發明了X光透視;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動搖了人類獨尊的見解;佛洛德深入到人的心靈深處去探究人類本身……對於青年一代藝術家來説,既然過去許多神聖的基本定律和觀念都受到了挑戰並開始動搖,

那麼,就沒有理由不對傳統藝術觀和手法作一番重新審視,既然X光穿透人類的肉體看到其內部情況,那麼繪畫為什麼又不可以突破傳統的從單一視點觀看物件的方法呢?

於是,立體主義開始建立新的空間概念突破傳統的單一視點觀察方式,

以多視點、多角度去觀察和表現物件,當然這樣創作的作品順應潮流很難被持傳統觀點的人所理解了。立體主義還追求形體的幾何化,並把這種追求發展到極端。立體主義更加徹底地拋棄傳統的藝術,甚至突破了畫筆畫布的,採用拼貼加繪畫的綜合手法進行創造。立體主義標誌著現代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它比野獸派離傳統更遠,觀念和手法也更新奇。

立體主義運動通常分為兩個階段,即分析立體主義和綜合立體主義。1912年以前,畢卡索和勃拉克等人的創作稱為分析立體主義時期,即把物件分解為各種幾何形體,然後加以平面組合,或把不同視點觀察到的同一物件的結果,組合在一個畫面上。這時他們用色極簡單,目的是讓觀眾把視點集中在形體結構上。分析立體主義繪畫是平面的,色彩較單一的,近乎於抽象藝術。1912年以後稱為立體主義的綜合立體主義時期,立體主義藝術家用各種不同的材料採用拼貼和繪畫相結合的手法,

去重新創造一個意念,而不是去複製物件。

立體主義追求幾何形體的美,改變傳統的觀察方式,突破畫筆畫布等新手法和新觀念,對20世紀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萌芽時期數學的特點

現代數學絕不是某一個民族、地區、歷史時期的產物,而是多民族、地區世世代代的生產實踐中逐漸發展而成的。既有緩慢的量的積累,也有質的突破,表現出漸進性和階段性。從遠古到現在,數學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重要階段。

數學的萌芽時期

在人類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直至公元前6世紀是數學的萌芽時期,該時期的數學成就主要出現在巴比侖、埃及和中國。

在萌芽期內,由於實際計算的需要,人們逐漸形成了簡單的自然數和分數概念,也都積累了一些計算簡單幾何圖形的面積和體積的幾何知識。由於生產水平很低,商品生產極其有限,人們對數學的要求也不多,所以這個時期的數學知識僅僅限於一些簡單的、與人們切身經驗有直接關係的感性知積,且是零散的而不是系統的,有的公式是近似的,個別的方法還是錯的。

初等數學時期

從公元前6世紀直到17世紀初期,是數學發展的初等數學時期,又被稱為常量數學時期。在初等數學時期內,西方數學中心最先出現在希臘,然後是阿拉伯和印度,最後再轉移到西歐;14世紀以前,中國數學處於領先地位。在數學內容方面,西方在2世紀以前是幾何學優先發展階段,2世紀以後則是代數計算優先發展階段。

古希臘側重於證明,中國更重視計算。在古希臘,由於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使得奴隸主民主派中的出現專門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這些希臘的學者們從長期積累的數學材料中,發現可以運用基本概念、命題作為邏輯推理前提的邏輯證明等。從此數學知識開始逐漸系統化,產生了以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為代表的數學著作。隨着希臘的滅亡,希臘數學逐漸衰落,數學發展的中心逐漸移到阿拉伯。此時,代數開始於幾何,成為數學新的分支,當時的成果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解法,以自然數作指數的二項定理;三角學的出現等等。

如果説古希臘時期是科學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那麼歐洲的文藝復興則是科學的第二個黃金時期。在繼承古希臘和阿拉伯數學成就的基礎上,歐洲取得更多的重要成就。比如:

代數學開始符號化,出現三次和四次方程的公式解法;

“印度一阿拉伯數字”已經定型通用;

產生了十進小數和對數;

中國數學在地發展。成果主要有:

正負數運算法則

多元一次聯立方程組的解法

秦九昭等的剩餘定理和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

賈憲和楊輝等的二項式係數表,李冶和朱世傑的天元術和四元術,朱世傑和沈括等的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等

初等數學時期,除虛數外,初等數學基本上完備。從經驗知識到理論知識,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零散知識到系統知識,是初等時期區別於萌芽時期的最主要特徵。初等數學時期的數學幾乎全部被用於現在的中學教學。

初等時期人們的認識水平不高,只能掌握事物間的固定關係,不能從運動、變化和發展中把握事物,所以主要是以常量、有限和不變圖形的研究為主,雖有極限思想及其初步運用。

近代數學時期

從17世紀到19世紀末,是西方資產階級奪取政權、鞏固政權以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取得發展的時期,也是數學突破不斷的近代數學時期,又稱變量數學或高等數學時期。

17世紀的數學有如下幾個特點:

在古希臘,幾何學是數學的全部內容,代數除了以幾何的面貌出現,也往往依賴幾何方法解決和論證。直到17世紀,笛卡爾解析幾何的建立,才出現了代數化的趨勢,幾何問題又常常依賴於代數方法解決和論證。

解析幾何的建立,標誌着變量開始進入數學。牛頓和萊布尼茨開啟了微積分的時代,變量觀點和方法得到系統運用。

費爾馬、帕斯卡和惠更斯等人的概率論的產生,標誌着數學開始涉獵偶然事件,開始研究非確定性現象。

在18世紀,數學家除了繼續夯實微積分的基礎外,還發展出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以及變分法等學科,概率論也由起初的組合概率進入分析概率時期。

19世紀是歐洲人才輩出的時代。比如在數學的各個領域中都有建樹的高斯、黎曼;敢於創新,作出重大突破的羅巴切夫斯基、伽羅瓦和康托爾;數學各個分支的傑出代表人物,比如分析學家柯西、幾何學家史特納、代數學家凱雷等。19世紀是歐洲繼古希臘、文藝復興之後,數學發展的第三個黃金時期。19世紀是數學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的世紀。

現代數學時期

從19世紀後期,數學開始發展進入“現代數學時期”。在該時期內,科學技術發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物理學上相對論、量子力學的產生,改變了經典物理學中的物質觀、時空觀和運動觀。另外原子能的利用、電子計算機的發明、空間技術的興起、分子生物學的形成、以及激光技術等領域的產生和發展,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20世紀以來,數學在原有的基礎上也有了巨大的發展,其速度之快、規模之大、抽象程度之高以及應用的廣泛和深入等方面都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現代數學也被稱為結構數學或抽象數學,具有如下幾個主要特徵:

純數學更加抽象,分支增多而又互相滲透。 現代大學所開設的數學基礎課主要是:以微積分為中心的“高等數學”,以多項式理論和線性代數為基礎的“高等代數”,和以射影幾何為主體的“高等幾何”,被稱之為“三高”。“三高”內容大致形成於20世紀以前。現代大學數學系除“三高”基礎課外,還有“新三高”:泛函分析、抽象代數和拓撲學。“新三高”始於19世紀,20世紀上半葉發展、定型和成熟。在原來抽象概念的基礎上再次抽象出新溉念並加以研究,是抽象之後再抽象的結果。一方面各自研究的領域相互,另一方面又互相滲透。

現代數學以集合論為基礎,以結構為對象。 19世紀80年代康托爾集合論的產生標誌着現代數學時期的開啟。在20世紀之初集合論得到很大的發展,其思想方法廣泛應用於現代純數學分支領域,因此,沒有集合論的思想,很難對現代數學有一個全面、深刻的理解。

集合中的元素不同,其“結構”也就不同。法國布爾巴基學派就是用代數結構、序結構和拓撲結構將現代純數學統一起來,把現代數學定義為研究結構的學科,猶如古代數學主要研究常量,近代數學主要研究變量一樣。

重視數學基礎和數學哲學向題的研究。 自古以來,哲學家就熱衷於數學基礎和數學哲學向題的研究。由於初期的集合論不完備,所以19世紀末,相繼產生許多悖論,尤其是1902年的“羅素悖論”導致了數學的第三次危機。為解決“數學危機”,出現了推崇不同數學思想和哲學觀點的學派,學派提出了不同的數學觀點和改造數學的方案,並互相爭論,至今尚無統一的定論。

資料分析分為幾大類???各自含義是什麼??

資料分析有三大類,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論分析。各自特點見以上名詞解釋。

三者關係:傳統的資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論分析,直至今天,這兩種分析仍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但當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視的是定量分析。但就社會調查研究本身而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論分析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定性分析的識別屬性、要素分析和歸類等工作為定量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定量分析對調查對象精確的測量、描述和推斷使調查對象的定性更加科學;理論分析則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為必要前提,定性分析區別事物、分析劃類和定量分析準確地説明事物變化的程度和趨勢,為理論分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理論分析承擔着透過調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內在本質和發展規律,證實或者證偽理論假設的任務,對於應用性調查課題,還承擔着在理論説明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實際工作提出對策建議的任務。

人文主義發展的階段特徵

人文主義在西方文化中的發展,可大約分為:西塞羅時代的人文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和十八世紀德國的人文主義。

這三個階段的人文主義——差異:具體內容

共性:然就它們的基本性格而言,皆不能擔當領導西方文化生命的使命。

——因為它們有其不可克服的與不足。

①西塞羅時期的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一概念,成立在西塞羅時期的羅馬,故西塞羅是西方文化史上第一個意識到人文主義內容及其價值的人。

他之所以有這種自覺的意識,牟宗三認為:“是由於羅馬原是一野蠻民族”,故西塞羅的人文主義自覺“正表示野蠻無文的民族開始自覺到自己之野蠻,自己之純為赤裸裸的原始生命之不足,反省到自己之寒傖,而想要過一種有文化的生活。……西塞羅的人文主義,正盡了這個責任。”但因這個責任只落實在“現實生活之重自由、尊理性、富美感,這種廣泛意義的生活情調”之上,因此,這時的人文主義只注意到廣度方面的禮儀規範之上,並沒有由此復向內向深處開發,以彰顯出人文主義得以成立的文化生命的最後根據。

此時的人文主義自覺,正如唐君毅所説,是基於由外在的觀解而來的補漏救弊,並非直接從人之自身而要求自立起來。

這實際上並不是自覺,而是他覺,依他而覺。

這樣一來,此時的人文主義則既有其成就,亦有其。

其成就在:這種人文主義能極成有教養、合規範的社會生活;

其在:這種有教養、合規範的社會生活,只是外在的重秩序、尚和諧,實不能凝聚收攝於人的生命中而得以最後的貞定。

因此,可以説,此時的人文主義所成就只是外在的、形式的、美的人間境觀,而這種美的人間境觀因是外在的、形式的,因而是鬆散的、虛脱的,隨時可以滑墜墮落。

這是因為,人文主義若只落實在現實的生活情調之上,即是鬆散的、無“本”的,而無“本”,則自身並不能挺立得住。

②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

在這個時期人文主義之得到世界的意義。

但這個時期的人文主義,依然承繼了人文主義在西方文化中的發展傳統——對中世紀教神學桎梏的對峙和超脱。

故此時的人文主義還是停留在外在比照之後的補救,而不是人自身的自覺自立。

Renanissance的本來意思是“人的再生”,即把人從神的蟄伏之下解救出來。

所謂“再生”——就是:“對於現實的人生,現實的自我,個性的自我,有一種春天之情的喜悦感,而且有一種現實的人間愛”。

這樣,因重視個性的自我,人的普遍的理性的一面被忽略,而特別重視人的氣質性的一面。

因此,可以説,此時的人文主義因對治神學而標舉的人的再生,實乃對人的才情等氣質之性的肯定。

所以,文藝復興時期有很多在才情上表現其創造力的科學家、藝術家。對人的特殊的氣質之性的肯定,同西塞羅時期的人文主義尚只停留在外在的和諧的社會生活的美的境觀之上,可以説是更進一步地收攝到人自身上來,這是人文主義發展中的一大進步,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的最大成就,因為對於人文主義來説,這是逐漸迴歸到“人”這個“本”上來了。

但必然指出的是:人文主義對生命的反省若只到這種程度,而把人文主義得以成立之“本”建基在人的氣質之性上,則依然有其不可克服的。

這種——主要表現在:此時的人文主義尚不能由個性之我進一步內透反顯出一個與“神”通的普遍的自我。

因此,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總是同教神學對顯而成立,其箇中關鍵是:此時的“人”,即個性自我只是一個渾淪的整全,尚缺乏反省的破裂、超越的分解的內在工夫,而見一個超越的普遍自我,以作為個性自我的領導原則。

這樣一來,“文藝復興時的人文主義雖表示人性的覺醒,個性自我的覺醒,然其所謂人性仍只是對自神本落下來而説,而落下來自其自身而觀之,又只是一個渾淪的泛説,而個性自我亦只是一個渾淪的整全,因此亦只偏於就才情氣而説”。於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彩由此出焉,其流弊亦由此出焉。其精彩處乃在:能盡人之才情的個性創造,而產生出偉大的科學和藝術;而另一方面,正如唐君毅所言,也使得“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蠻性的權利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儘量表現之機會;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種人之神性與其獸性之糾纏”。這便是其流弊之所在。

③十八世紀德國的人文主義:這個時期的人文主義是對啟蒙思想的“抽象的知性”的反抗而成立。

而啟蒙思想則是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的反省而作的凝斂、收縮與沉着。前面説過,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因執着於生命個性的歡欣而成就了偉大的科學和藝術,但這種成就是基於個體生命對大自然的愛好與追逐,它並沒有收縮回來在主體內作一超越的反省與分解。

因此,這個時期的科學成就大多尚處於經驗層面,而科學之所以為科學的知識之學並沒有成立。啟蒙思想就是從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的那種個體生命的愛好中收縮回來,沉着而為知性的精神。所謂知性,就是邏輯數學所規定的“思想主體”(注意,這個“思想主體”並不是主觀的,而是客觀的,因為它——若按康德的哲學來講——實只是一些先天形式,如時空或範疇,如質、量、關係、模態的範疇等,故它是普遍的、客觀的、抽象的。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説的)。

這樣一來,“知性”一出現——“則人之心靈之具體而渾全的活動即被破裂分解而為各方面的形態。知性與直覺分開。

因此,瞭解人的本質亦以‘抽象的理性’視為人之本質”。主體為純知性,客體為純自然,知性為知識得以可能的條件,這種收縮回來的基於主體的超越的反省與分解,使得“學之為學”的知識之學得以成立。這是啟蒙思想的最大貢獻。

但另一方面,使得啟蒙思想脱離了人文主義的母體,而成為“非人文的”。因為,若僅以“抽象的知性”視為人的本質,則勢必將人的豐富而質實的內容拉空,而人文主義必須從整全性、豐富性和質實性來看人。這是十八世紀德國的人文主義者起來反抗啟蒙思想的根本原因。

十八世紀德國的人文主義起初是由一批文學家所發起,被稱為狂飆運動。

他們從一種新的生命感情出發,而反對啟蒙思想的“抽象知性”的僵化、空疏。

儘管狂飆運動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一樣,均是從一種生命之情而進入,但狂飆運動有進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的地方在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與中世紀的神本對立,與宗教不相融;而狂飆運動則通過對生命的深深體驗,則見出了宇宙大生命的無限性與瀰漫性,從而有一種泛神論的傾向。

儘管這與真正的宗教精神尚有很大的距離,但可以見出此時的人文主義與神本並非絕對地不相容了。

但這,正如牟宗三所言,畢竟是基於文學情調的主體主義的浪漫精神,這是一種絕對的主觀主義,然人文主義必須由主觀主義而進到客觀主義,主體的客觀主義。

後來的萊辛、歌德適時地提出“人格”的概念,就是要把人文主義由主觀主義向客觀主義牽引。 他們借用柏拉圖哲學中的Idea(理型)概念,把“人格”作為生命的理型而內在化於生命之中,導入人文主義之中,從而使人文主義克服主觀主義的浪漫精神而走向客觀主義。

這樣,人在其自身之中有其內在的形成法則,各個人都是從內的無限發展達到其整嚴規定的個性。

“有了人格概念,先把自己的生命內在地客觀化,然後始能肯定人間的一切人文活動,見出其能完格的教養作用。這就是移向客觀主義”。

所以,在歌德的基於人格的人文主義看來,人格的發展是個性,同時也是整全性。完全的個性,不能不是“全人”,但不是全知全能,而是人的一切能力都得到充分而健全的發展。

這便克服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因對單純個性的喜悦,而使得人的能力雖得以充分發展,卻又與獸性相糾纏的弊端。

這可以説是這一時期的人文主義的最大貢獻。

然而,歌德等人根據柏拉圖哲學的“理型”而提出“人格”的概念來進入人文主義,其弊端也是極其明顯的。生命誠然要客觀化,從而開出其意義與價值。但歌德等人取途於柏拉圖的“理型”,則是不夠的,因為柏拉圖的“理型”是從對象方面,以一種美學情調的觀解,再佐以邏輯思辯,而把握的“體性學的有”,一種純“形式的有”。

這是一種思辯哲學,由此而進入人文主義並不能盡其全藴,因為人文主義必須依仗生命自身的覺悟而開啟一個質實的居間領域。

也就是説,依據柏拉圖的“理型”而提出的“人格”概念並不能盡人性主體之切義,不能樹立人之為人的“道德主體性”,並以之真正開闢出價值之源與理想之源。

參考資料:《人文主義的完成》

分析化學發展史論文

分析化學發展史

摘 要]分析化學始於一些分析檢驗的實踐活動。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促進了分析檢驗工作。

16世紀,化學反應廣泛地應用於濕法分析。18世紀中葉,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學由單純的定性分析邁

入了定量分析的時代。到了19世紀,定性分析趨於完善,定量分析的各種方法也相繼出現並不斷髮展。

分析化學真正成為一門的學科是在20世紀初,被稱之為經典分析化學。20世紀以來,在經典化學

不斷充實、完善的同時,儀器分析也迅猛發展,並且在分析化學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化學分析;儀器分析

在化學還沒有成為一門學科的中世

紀,甚至古代,人們已開始從事分析檢驗的實踐

活動。這一實踐活動來源於生產和生活的需

要。如為了冶煉各種金屬,需要鑑別有關的礦

石;採取天然礦物做藥物治病,需要識別它們。

這些鑑別是一個由表及裏的過程,古人首先注

意和掌握的當然是它們的外部特徵。如水銀又

名“流珠”,“其狀如水似銀”,硫化汞名為“朱

砂”、“丹砂”等都是抓住它們的外部特徵。人們

初步對不同物質進行概念上的區別,用感官對

各種客觀實體的現象和本質加以鑑別,就是原

始的分析化學。

在製陶、冶煉和製藥、煉丹的實踐活動中,

人們對礦物的認識便逐步深化,於是便能進一

步通過它們的一些其他物理特性和化學變化作

為鑑別的依據。如中國曾利用“丹砂燒之成水

銀”來鑑定硫汞礦石。

隨着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很自然地就

會產生控制、檢驗產品的質量和純度的需求,於

是產生了早期的商品檢驗工作。在古代主要是

用簡單的比重法來確定一些溶液的濃度,可用

比重法衡量酒、醋、牛奶、蜂蜜和食油的質量。

到了6世紀已經有了和我們現在所用的基本相

同的比重計了。

商品交換的發展又促進了貨幣的流通,高

值的貨幣是貴金屬的製品,於是出現了貨幣的

檢驗,也就是金屬的檢驗。古代的金屬檢驗,最

重要的是試金技術。在我國古代,關於金的成

色就有“七青八黃九紫十赤”的諺語。在古羅馬

帝國則利用試金石,根據黃金在其上劃痕顏色

和深度來判斷金的成色。16世紀初,在歐洲又

有檢驗黃金的所謂“金針系列試驗法”,這是簡

易的劃痕試驗法的進一步發展。

16世紀,化學的發展進入所謂的“醫藥化

學時期”。關於各地各類礦泉水藥理性能的研

究是當時醫藥化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這種研究

促進了水溶液分析的興起和發展。1685年,英

國著名物理學家兼化學家R·波義耳(Boyle,

1627-1691)編寫了一本關於礦泉水的專著《礦

泉的博物學考察》,相當全面地概括總結了當時

已知的關於水溶液的各種檢驗方法和檢定反

應。波義耳在定性分析中的一項重要貢獻是用

多種動、植物浸液來檢驗水的酸鹼性。波義耳

還提出了“定性檢出極限”這一重要概念。這一

時期的濕法分析從過去利用物質的一些物理性

質為主,發展到廣泛應用化學反應為主,提高了

分析檢驗法的多樣性、可靠性和靈敏性,併為近

代分析化學的產生做了準備。

18世紀以後,由於冶金、機械工業的巨大

發展,要求提供數量更大、品種更多的礦石,促

進了分析化學的發展。這一時期,分析化學的

研究對象主要以礦物、巖石和金屬為主,而且這

種研究從定性檢驗逐步發展到較高級的定量分

析。其中幹法的吹管分析法曾起過重要作用。

此法是把要化驗的金屬礦樣放在一塊木炭的小

孔中,然後以吹管將火焰吹到它上面,一些金屬

氧化物便熔化並會被還原為金屬單質。但這種

方法能夠還原出的金屬種類並不多。到了18

世紀中葉,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學邁入了定量

分析的時代。當時著名的瑞典化學家和礦物學

家貝格曼(Torbern Bergman,1735-1784)在《實

用化學》一書中指出:“為了測定金屬的含量,並

不需要把這些金屬轉變為它們的單質狀態,只

要把他們以沉澱化合物的形式分離出來,如果

我們事先測定沉澱的組成,就可以進行換算

了。”

到了19世紀,新元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加之礦物組成複雜,濕法檢驗若沒有豐富的經

驗和周密的檢驗方案,想得到確切的檢驗結果

顯然是非常困難的。德國化學家漢立希(Pfaff

Christian Heinrich,1773-1852)在他1821出版的

一書中指出:為了使濕法定性檢驗的問題簡單

化和減少盲目性,應進行初步試驗。1829年,

德國化學家羅塞(Hoinrich Rose ,1795-1864)首

次明確地提出並制定了系統定性分析法。1841

年德國化學家伏累森紐斯(Carl Remegius Frese-

nius,1818-1897)改進了系統定性分析法,較之

羅塞的方案使用的試劑較少。後來又得到美國

化學家諾伊斯(Arthur A.Noyes)的進一步精細

研究和改進,使定性分析趨於完善。

同一期間,定量分析也迅猛發展。由伏累

森紐斯對各種沉澱組成的測定結果和今天的數

據加以對比,可以看出重量分析法到了伏累森

紐斯時期已經非常準確。他當年研究的某些測

定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其精確度也很可靠。他

還對一系列複雜的分離問題如鈣與鎂、銅和汞、

錫和銻等的分離都提出了創造性的見解。他還

將緩衝溶液、金屬置換、絡合掩蔽等手段用於解

決這些問題。

隨着過濾技術的改進,有機沉澱劑的應用,

加熱、淨化、重結晶、高精度分析天平等方面研

究工作的進展,使重量分析的精確度得到更進

一步的提高。但這種方法操作手續繁瑣,耗時

長,這就使得容量分析迅速發展。根據沉澱反

應、酸鹼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及絡合反應的特

點,相應出現了沉澱滴定、酸鹼滴定、氧化-還

原滴定及絡合滴定的容量分析法。法國物理學

家兼化學家蓋呂薩克(Gay-Lussac,1778-

1850)應該算是滴定分析的創始人,他繼承前人

的分析成果對滴定分析進行深入研究,對滴定

法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對提高準確度方面做

出了貢獻,他所提出的銀量法至今仍在應用。

在各種滴定法中,氧化-還原滴定法佔有最重

要的地位。碘量法在該世紀中葉已經具有了今

天我們沿用的各種形式。1853年赫培爾

(Hempel)應用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草酸,這

一方法的建立為以後一些重要的間接法和回滴

法打下了基礎。沉澱滴定法則在蓋呂薩克銀量

法的啟發下,繼續有了較大發展,其中最重要的

是1856年莫爾提出的以鉻酸鉀為指示劑的銀

量法,這便是廣泛應用於測定氯化物的“莫爾

法”。1874年伏爾哈特(T.Volhard)提出了間接

沉澱滴定的方法,使沉澱滴定法的應用範圍得

以擴大。絡合滴定法在該世紀的中葉,藉助於

有機試劑而得以形成,且有較大進展。酸鹼滴

定法由於找不到合適的指示劑進展不大,直到

19世紀70年代,酸鹼滴定的狀況仍沒有重大

改變。只是當人工合成指示劑問世並開始應用

後,由於它們可在一個很寬的pH範圍內變色,

這才使酸鹼滴定的應用範圍顯著地擴大。滴定

分析發展中的另一個方面是儀器的設計和改

進,使分析儀器已基本上具備了現有的各種形

式。因而,這一時期堪稱為滴定分析的極盛時

期。

直到19世紀末,分析化學基本上仍然是許

多定性和定量的檢測物質組成的技術彙集。分

析化學作為一門科學,很多分析家認為是以著

名的德國物理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Wilholn

Ostwald,1853-1932)出版《分析化學的科學基

礎》的1894年為新紀元的。20世紀初,關於沉

澱反應、酸鹼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及絡合物形

成反應的四個平衡理論的建立,使分析化學家

的檢測技術一躍成為分析化學學科,稱之為經

典分析化學。因此,20世紀初這一時期是分析

化學發展史上的第一次。

20世紀以來,原有的各種經典方法不斷充

實、完善。直到目前,分析試樣中的常量元素或

常量組分的測定,基本上仍普遍採用經典的化

學分析方法。20世紀中葉,由於生產和科研的

發展,分析的樣品越來越複雜,要求對試樣中的

微量及痕量組分進行測定,對分析的靈敏度、準

確度、速度的要求不斷提高,一些以化學反應和

物理特性為基礎的儀器分析方法逐步創立和發

展起來。這些新的分析方法都是採用了電學、

電子學和光學等儀器設備,因而稱為“儀器分

析”。儀器分析所牽涉到的學科領域遠較19世

紀時的經典分析化學寬闊得多。光度分析法、

電化學分析法、色層法相繼產生並迅速發展。

這一時期的分析化學的發展要受到物理、數學

等學科的廣泛影響,同時也開始對其它學科作

出顯著貢獻,這是分析化學史上的第二次。

70年代以後,分析化學已不僅僅侷限於測

定樣品的成分及含量,而是着眼於降低測定下

限、提高分析準確度上。並且打破化學與其它

學科的界限,利用化學、物理、生物、數學等其它

學科一切可以利用的理論、方法、技術對待測物

質的組成、組分、狀態、結構、形態、分佈等性質

進行全面的分析。由於這些非化學方法的建立

和發展,有人認為分析化學已不只是化學的一

部分,而是正逐步轉化成為一門邊緣學科———

分析科學,並認為這是分析發展史上的第三次

目前,分析化學處於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

它的發展同現代科學技術的總髮展是分不開

的。一方面,現代科學技術對分析化學的要求

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又不斷地向分析化學輸

送新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使分析化學迅速發

展。特別是近年來電子計算機與各類化學分析

儀器的結合,更使分析化學的發展如虎添翼,不

僅使儀器的自動控制和操作實現了高速、準確、

自動化,而且在數據處理的軟件系統和計算機

終端設備方面也大大前進了一步。作為分析化

學兩大支柱之一的儀器分析發揮着越來越重要

的作用,但對於常量組分的精確分析仍然主要

依靠化學分析,即經典分析。化學分析和儀器

分析兩部分內容互相補充,化學分析仍是分析

化學的一大支柱。美國Analytical Chemistry雜

志1991年和1994年兩次刊登同一作者的長文

“經典分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強調重視經典

分析的重要性。

1] 餘新武,張志鋼,羅玉梅. 化學的發展史與環境的關係[J].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03,(04) .

[2] 張秉孝. 現代分析化學與發展動向[J]. 內蒙古石油化工 , 2001,(04) .

[3] 王睿. 現代科技與分析化學[J]. 安徽化工 , 2004,(04) .

[4] 王翔. 有機化學發展史概述[J]. 黔東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 2003,(06) .

[5] 孫玉彬,耿玉宏. 分析化學的發展與展望[J]. 濱州師專學報 , 2001,(02) .

[6] 金欽漢. 試談分析化學的明天[J]. 大學化學 , 2000,(05) .

[7] 高鴻. 分析化學已發展到分析科學階段[J]. 大學化學 , 1999,(04) .

[8] 周南. 現代分析化學的內涵和新定義[J].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 , 2001,(01) .

[9] 鄧星亮. 化學發展史與自然辯證法[J].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1994,(06) .

[10] 鍾桐生. 分析化學進展[J]. 益陽師專學報 , 2002,(06) .

工作分析_選擇題

一、單選題

1、工作分析的思想來源已久,其系統研究最早產生於(美國 )的工業企業中

2、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於(社會分工 )思想。

3、系統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現於(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

4、被稱為美國科學管理之父—( 泰勒 )。

4、1950 年,賽迪·範提出了“(職能職業分類計劃 )”理論

5、工作分析系統的研究開發始於 20 世紀(40~50 年代)在 20 世紀(70~80 年代 )年代趨於成熟,獲得了廣泛應用。

6、(工作分析 )被譽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基石”。

7、(任務 )是指一系列為了不同的目的所擔負完成的不同的工作活動,即工作活動中達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

8、(職位 ),即崗位,是某一時間內某一主體所負擔的一項或數項相互聯繫的職責集合。

9、(職業 ):是指不同時間、不同組織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職責平行的職位集合。

10、(職系 ):又被成為工作族,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工作組成,是職責繁簡難易、輕重大小 及所需資格條件的不同,但工作性質充分相似的所有職位集合。

11、( 職組)是指若干工作性質相近的所有職系的集合,也叫職羣。

12、( 工作分析的主體)是工作分析能夠得以順利實施的前提,是工作分析的主要策劃者和實施者。

13、( 工作任職者)是工作分析的一個最關鍵的主體,也是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體。

14、工作分析的客體就是( 工作崗位)。(P26)

15、( 工作分析內容的確定)是進行工作分析的一個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它是工作分析人員進行工作分析的依據。(P26)

16、工作信息分析從管理的角度可以歸納為七個問題,即(6W1H )。(P27)

17、工作分析是以(崗位 )為基本出發點的。

18、在對職位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從靜態的角度分析某個職位的特徵和任職資格,還應分析這個職位在組織中的位置,以及同其他職位的工作聯繫,這樣才能從總體上把握這個職位的全部特徵。這體現的是工作分析的(系統原則 )(P30)

19、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資源部門組織實施,但不能把這項工作看成僅僅是人力資源部的事情。 工作分析是一項基礎性的管理工作,它需要各級管理人員以及員工的廣泛參與,工作分析需要高層領導的重視、所有業務部門及員工的大力支持才能成功。這體現的是工作分析的(參與原則 )。

20、在作分析是一項非常費心費力費錢的工作,它涉及企業組織的各個方面。因此,應本着節約、 經濟的原則來選擇工作分析方法就顯得很重要。這體現的是工作分析的(經濟性原則 )。(p31)

21、工作分析的出發點是從崗位出發分析其內容、性質、關係、環境以及任職資格等,及分析完成這個職位工作的從業人員需具備什麼樣的資格與條件,而不是分析在崗的人員如何,否則會產生防禦心理等不利於工作分析結果的問題。這體現的是工作分析的( 崗位原則)。(P31)

22、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工作分析 )是最為基礎的工作。(p32)

23、(訪談法 )既適用於短時間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徵分析,又適用於長時間才能把握的心理特徵的分析。(P40)

24、( 管理職位描述法)是專門針對管理人員而設計的定量化的工作系統,是所有工作分析系統中最有針對性的一種系統,它涉及管理者所關心的問題、所承擔的責任、所受的以及管理者的所有具備的各種特徵。(P82)

25、( 職能工作分析法)是以工作者應發揮的職能為核心,對工作的每項任務進行詳細分析,對工作內容的描述非常全面具體,一般能覆蓋工作全部內容的 95%以上。(p90)

26、適用於比較常見、正規且有一定歷史的工作,一般不能單獨使用,要與其他工作分析方法結合使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資料分析法 )。(p94)

27、用於收集工作內容、工作環境、體力要求等相關信息;適用於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作週期短、 有標準化工序的工作;不適用於以腦力勞動為主的、工作週期長且主觀性強的工作的工作分析法 是( 觀察法)。(P94)

28、適用於確定有關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關係、勞動強度等方面的信息;使用與週期較短、 狀態穩定、繁雜瑣碎的工作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工作日誌法)(P94)

29、

30、適用於對目標職位的功能性要素分析的工作分析方法是(職能工作分析法 )。(p95)

31、(社會文化環境 )是指組織所處的社會的社會結構、社會風俗和習慣、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人口規模與地理分佈等因素。(P104)

32、(技術環境 )是指組織所處環境中的科技要素以及與該要素相關的各種社會現象的結合,它包括國家的科技體質、科技、現有科技水平和科技發展趨勢、發展速度等。(p104)

33、( 價值觀)是組織文化的核心。(P105)

34、( 非正式組織)是正式組織的對稱。(p107)

35、非正式組織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管理學家(梅奧)在“霍桑實驗”中提出的(P107)

36、( 任職資格)是指為了保證工作目標的實現,任職者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能力和個性等方面的最低要求,它常常是對勝任崗位所需的學歷、專業水平、工作經驗、能力以及身體狀況等方面的描述。(p114)

37、( 管理幅度):又稱管理寬度,是指在一個組織結構中,管理人員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屬數 目。(p117)

38、( 活動)是構成業務流程的最基本要素。(P120)

39、( 活動間)的邏輯關係是決定流程的關鍵因素。(P120)

40、按照(輸入輸出對象 )劃分是指根據輸入輸出對象的不同將業務流程分為有形的實物流程和無形的信 息流程。(P121)

41、按照( 跨組織的範圍)劃分,是指根據業務流程的各活動承擔者層級的不同,將業務流程分為個人間流程、部門間流程和組織間流程。(P121)

42、按照( 組織活動性質)劃分是指根據組織活動性質的不同,將業務流程分為營運流程(基本流程)和 管理流程(輔助流程)。(P121)

43、根據( 業務流程實現功能)的不同,可將業務流程劃分為戰略流程、經營流程和保障流程。(P122)

44、( 現場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人員在工作現場運用感官或其他工具,對調查對象的實際工作動作和工作方式進行觀察,並以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從而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P132)

45、( 問卷調查法)即工作分析人員直接約見任職人員,並瞭解其所在崗位的有關情況的方法。

46、( 崗位設置):是指根據組織戰略目標及崗位任職人員需要,配合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的設計, 按照一定的原則將組織內性質相同的工作任務進行分類,合併設為一個崗位,最後通過組織總的崗位數量來進行定員編制的動態過程。(P132)

47、( 崗等)是指崗位的工作性質不同但輕重程度相近的崗位羣。(P133)

48、( 管理崗位)的主要職責就是為實現組織戰略目標,協調組織中各項工作的實施,確保順利完成。

49、( 專業崗位)是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例如工程師、 會計師等。技術崗位的設置要求符合專業技術工作的規律和特點,明確專業崗位的任務。

50、(執行崗位 )是根據工作需要依據工作要求而設置的操作性崗位,具體是指專門從事行政或服務性工作的崗位。由於執行崗位是組織的基礎性崗位,主要根據領導安排執行任務,因此,它的自主性較弱,靈活性較差,帶有較強的程序性和操作性。(p134)

51、(生產崗位 )主要是指直接從事製造、安裝、維護及為製造做輔助工作的崗位。

52、崗位設置應以組織的工作目標和任務為中心。在崗位設置過程中,應將組織目標和任務層層分解為部門、崗位的工作目標和任務明確崗位的職責,使各崗位能有效配合,確保組織目標和任務的順利完成。這體現的是崗位設置的(有效配合原則 )。

53、在崗位設置時應堅持(有效管理幅度原則),即確保上級崗位與下級崗位的數量保持在一個適當的比例。

54、崗位設置應給予正常情況的考慮,不能基於例外情況,這體現的是崗位設置的(一般性原則)C

55、( 定編定員)是在組織發展戰略的指導下,採用一定的科學程序和方法,根據對組織的結構設計及職能的分解,對崗位數量和結構等進行合理設置,從而確定組織編制和配置崗位執行人員的系統過程。(P138)

56、以工作為中心所強調的是( 人與工作的融合)。(P138)

57、( 效率定編定員法)是指組織根據其生產任務和員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出勤率等因素來計算定編定員人數的方法。(P140)

58、(設備定編定員法 )是指根據組織任務確定必須看管的設備數量,再依據設備條件、崗位區域、勞動負荷量及工人看管定額、出勤率等來確定定編定員的方法,是效率定編定員的方法。

59、( 比例定編定員法)主要適用於組織內部各種輔助生產或服務性部門的定編定員。(P140)

60、( 職責分工定編定員法)是指組織根據經營規模、管理方式、各類人員的業務素質等因素,按照組織機構、 職責範圍和業務分工來確定的定編定員方法。(P140)

61、(明確工作分析的目的 )的目的是工作分析的首要問題。(p148)

62、(工作分析內容的確定)是進行工作分析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環節。(P149)

63、( 必備的心裏素質)是指工作執行人員的職業傾向、運動心理能力、氣質取向等。(p151)

64、企業的勞資關係中最重要的是(經營者和員工代表的關係 )的關係。(p154)

65、我國的《職業分類大典》將職業分為大類(8 個)、中類(66 個)、小類(413個)和細類 (1838個)四個層次,依次體現由粗到細的職業類型。

66、( 工作關係分析)是對工作的制約與被制約關係、協作關係、升遷與調換關係等進行分析。

67、( 工作描述)是指用書面形式對組織中崗位的工作名稱、工作目的、工作活動和任務、使用的物品和材料以及工作環境等所做的描述。(p172)

68、(工作標識)是指某一工作區別於其他工作的基本標識。(p173)

69、(工作名稱)是工作標識中最重要的項目,是一組在重要職責上相同的崗位的總稱。(p174)

70、在編寫工作關係時要遵循兩個原則:(經常性和重要性)原則。(P176)

71、( 工作職責)是指任職者所從事的工作在組織中承擔的責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及其要求。

72、( )是工作描述的主體,是在前面工作標識與工作概要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職位的內容加以細化的部分。(p176)C

73、( 工作權限)是指根據該職位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職責,組織賦予該職位的權限範圍、層級和控制力度。

74、SMART 原則(S代表具體(Specific),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A代表可實現(Attainable),R代表相關性(Relevant)T代表有時限(Time-bound))中 S 是(具體 ) 指績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標,不能籠統概括。

75、SMART 原則中 M 是(可量度) 指績效考核指標是數量花或者行為化的,驗證這些績效指標的數 據或信息是可以獲得的。

76、SMART 原則中 A 是( 可實現) 指績效指標在付出努力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避免設立過高或過低 的目標。

77、SMART 原則中 R 是(現實性) 指績效指標是實實在在的,可以證明和觀察。(

78、SMART 原則中 T 是(有時限 ) 指注重完成績效指標的特定期限。(P179)

79、( 崗位名稱)是區分某一崗位與其他崗位的首要因素。(P209)

80、(排序法 )是使用較早同時也是操作最簡單,非定量的崗位分析方法。

81、一股來説,( )是指由評價人員按照自己的判斷,根據一些特定的標準(例加工作複雜程度、對組織貢獻的大小等)進行整體比較,從而將崗位按照相對價值進行排列的一種方法。(p220)C

82、在選擇和確定標杆崗位時,通常可選取總崗位的( 10%~15% )作為標杆崗位。

83、( 分類法)又稱等級描述法,是指建立一個具有不同級別標準的崗位級別體系,然後將每一個崗位與標準進行比較,進而將其納入合適登記的崗位評價方法。(P222)

84、(上山型)崗位的應負責任比知識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要。(P227)

85、( 平路型)崗位中知識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類崗位終於應負責任並重。(P227)

86、( 下山型 )崗位的知識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應付責任重要。(P228)

87、崗位評價的(準備階段 )是整個崗位評估活動的基礎性環節。(P230)

88、崗位評價的( 評價階段)是整個崗位評價工作的關鍵環節。(P232)

89、(工作設計 )又稱崗位設計,是指為了有效的達到組織目標並滿足個人需要而進行的工作內容、 工作職能和工作關係的設計。(P240)

90、工作設計的( 工作專業化)時期是從 19 世紀初到 20 世紀 40 年代。

91、工作設計的工作輪換和( 工作擴大化)時期是從 20 世紀 40 年代到 60 年代 在這一時期的工作設計 表現為為解決個人對工作的不滿而採取的一些臨時性管理措施。

92、工作設計的 (工作豐富化 )及其特徵再設計時期是從 20 世紀 60 年代到 80 年代,這一時期的工作設計主要採取降低工作專業化程度,改變工作內容、工作職能和反饋形式等措施來提高工人工作的滿意感。這個時期採用的主要方法是工作豐富化和工作特徵再設計。(p242)

93、工作設計的 (運用社會技術系統 )方法時期是從 20 世紀 80 年代至今,工作設計主要是在系統理論指導下, 運用工作特徵模型藉助信息技術的支持,對工作進行再設計。(P242)

94、(工作內容的設計 )是工作設計的重點,它確定了工作的一般性質。(p244)

95、( 工作特徵模型理論 )理論,強調對任職者的心理意義以及激勵產生影響的那些工作特徵,同時,把一些態度變量視為工作設計的最重要結果。

96、工作設計原理中,(科學管理原理 )強調功能效果,提高崗位工作效率,效益優先。(P252)

97、工作設計原理中,( 人際關係理論)和( 工作特徵模型理論)強調人本價值,提高工作生活質量和崗位滿意度。

98、工作設計方法中,( 機械型工作設計法)強調按照任務專門化、技能簡單化以及重複性的基本思路來進行工作設計,從而使得工作本身不再具有任何顯著的意義。(P253)

99、工作設計方法中,( 生物學型工作設計法)通過使設施、工具、環境等與人的工作相協調,從而減少個人的 生理壓力和緊張感,提高員工的舒適度。(p253)

100、工作設計方法中,(知識運動型工作設計法 )是在設計工作時,通過採取一定的方法來確保工作的要求控制在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界限之內,從而降低工作對信息加工的要求來改善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者的反應性。

101、(工作專業化)是最傳統的一種工作設計方法,它是指對工作內容和責任層次進行基本改變,向工人提供更具挑戰性的工作。這種工作設計方法在流水線生產上應用最為廣泛。

102、(工作擴大化)是指通過增加工作內容,是工作本身變得更加多樣化,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

103、擴大崗位的工作內容,增加其工作職責、權利、裁量權和自主性的是(縱向工作擴大化 )

104、增加屬幹同階層責任的工作內容,擴展工作範圍和自主性的是(橫向工作 擴大化)

105、試圖避免過度專業化造成的缺乏多樣性,但這種工作設計方法只是簡單地增加員工所從事的同類任務數目,並沒有給員工的活動提供多少挑戰性和意義的是(工作擴大化)

106、(多功能型)工作團隊:一系列的任務被分派給個小組,小組然後決定給每個成員務派什麼具體的任務,並在任務需要時負責在成員之間輪換工作。

107、(自我管理型)工作團隊:具有更強的縱向一體化特徵,擁有更大的自主權。給自我管理工作團隊確定了要完成的目標以後,它就有權自主地決定工作分派、工間休息和質量檢驗方法等。這些團隊甚至常常可以挑選自己的成員,並讓成員相互評價工作成績,其結果是團隊主管的職位變得很不重要,甚至有時被取消。

108、在設計組織系統結構時,(扁平式結構)適合於注重研究與開發、靈活型的組織

109、在設計組織系統結構時,( 錐形結構)適合與傳統行業的組織。錐形結構組織層次較多,管理幅度小。

110、管理層次的設計受到組織規模和管理幅度的影響和,通常情況下,層次與組織規模成(正比),與管理幅度成(反比)。(P262)

111、在工作設計中,最常見的錯誤就是設計的(工作量不足)。

112、工作設計的錯誤中,(缺乏實質性工作內容)在中小型企業中很少出現,但它是大型企業的一種流行病。 (A缺乏實質性工作內容  B 缺乏工作內容 C 設計的工作量不足 D 工作量過大)

113、(內容效度)是衡量某工作説明書所列舉的工作內容和任職資格要項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該工作崗位的程度。

114、工作分析效果評估標準應與工作分析的目的和主客體的特點保持一致,這是我們在確定工作分析效果評估標準時應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則之一,這個原則是(目標一致性原則)。

115、工作分析效果評估標準的明確性是指不同評估主體對工作分析質量的認定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致性, 也就是説評估標準要清楚明瞭,能夠讓評估人員明白其含義,達成一致理解 ,實現不同評估者根據相同評估標準對工作分析質量做出基本一致的認定結果。這體現的是(明確性原則)。

116、工作分析效果評估標準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評估的人員一定要認真調查分析,真實地反映工作分析的客觀效果和工作説明書的質量程度,切記主觀臆斷。這體現的是工作分析效果評估標準裏的(實事求是原則)。

117、(歷史研究法)就是通過查閲企業各種已有相關數據資料來獲取研究所需的信息資料。

118、(觀察法)是通過觀察為工作分析效果評估提供第一手研究資料。

119、(調查法)是研究人員通過使用某種工具從隨機選出的或非隨機認定的對象那裏獲取效果評估所需的資料。

120、(試驗法)是將研究客體置於一種人為控制的情境中,通過測試或瞭解研究客體在特定情境中的有關情況,為效果評估提供所需的信息資料。

關於資本主義發展的資料

一、現代時期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17—1945年),這是戰爭與的階段。這個階段又可分為以下4個時期:(1)1917—1923年,是高漲時期;(2)1924—1929年,是資本主義相對穩定時期;(3)1929—1939年,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危機時期;(4)1939—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第二階段(1945年-20世紀90年代),這是由與戰爭逐漸轉向爭取和平與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是資本主義由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階段。它又可細分為以下4個時期:(1)二次大戰後到50年代初,是資本主義的戰後恢復時期;(2)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增長時期;(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資本主義經濟的“滯脹”時期;(4)80年代中期以後,是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緩慢發展時期,只有美國從1991年3月起出現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局面。

現代史上資本主義發展的第一階段,可以説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災難時期。兩場世界大戰,把資本主義世界打得落花流水。接着是兩次世界性的浪潮,作為資本主義對立物的社會主義制度登上歷史舞台,在一系列國家中出現。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其危機之深,連像美國這樣的最強盛的資本主義經濟幾乎也難以承受,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在許多地區被一掃而空,法西斯勢力在世界各地快速挺進。此時此刻,為了自衞,資本主義與主義暫時攜手,共同抗擊法西斯。這樣,資本主義總算從經濟大危機、法西斯和戰爭這三場災難中死裏逃生。經過這段劫難,資本主義也吸取了歷史的經驗教訓,並從社會主義制度那裏學到了一些東西。二次大戰後的資本主義起死回生,甚至創造了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如上所説,世界現代史的前期(即1945年以前的世界現代史)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災難時期,這時期發生的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深刻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關於這次經濟危機,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現代史新課本用了這樣的形容詞來描繪它的特徵:“來勢特別猛烈,範圍特別廣,持續時間特別長,破壞性特別大。”關於這次經濟危機的原因,新課本指出:“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資本家攫取了高額利潤,廣大勞動人民卻日益相對貧困,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鋭。”

以下對經濟危機及其根源——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作一分析。

1.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什麼?其特徵是什麼?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週期性地爆發的社會經濟大混亂,其基本特徵是生產過剩。1825年,當時資本主義發展最快的英國第一次爆發了經濟危機,以後,大約每隔十年左右資本主義國家要爆發一次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到來時,大量商品找不到銷路,從而引起生產猛烈縮減,大批工廠和商店倒閉,失業工人劇增,各類資本主義企業的股票行情猛烈下跌。資本家為了保持利潤,採取大量銷燬商品的荒唐做法。

2.經濟危機所造成的生產過剩,並不是絕對過剩,而是相對過剩。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都不是絕對過剩,而是相對過剩,即相對於勞動羣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説,是生產得太多了。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所特有的現象。在歷史上,由於戰爭、災荒或瘟疫等原因,曾使社會經濟陷入混亂,但這是一種生產嚴重不足的經濟危機。

3.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在於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為任何一個社會所共有,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個矛盾表現為:一方面把分散的、小的生產資本加以集中和擴大,從而大大地提高了生產力;另一方面,在僱傭勞動制下,工人成了一無所有的、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勞動者。這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一方面是生產的無限擴大,另一方面則是勞動羣眾購買力的相對縮小。

4.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表現形式是生產與消費的矛盾。瑞士經濟學家西斯蒙第認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生產與消費的矛盾。馬克思反駁説:這不對,因為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僅僅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所表現的只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現象,而不是危機的根源;根源是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馬克思分析説: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資本家取得剩餘價值,為此目的,必須做到兩點:(1)剩餘價值的不斷創造,這有賴於無償勞動的佔有和利用,這取決於社會生產力;(2)剩餘價值的不斷實現,這有賴於剩餘產品以不低於生產價格的價格水平出售,這取決於社會的消費力。資本主義生產的根本問題恰恰在於“社會消費力”,“社會消費力”永遠不可能與“社會生產力”相適應,永遠落後於“社會生產力”。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中指出:“社會消費力既不是取決於絕對的生產力,也不是取決於絕對的消費力,而是取決於以對抗性的分配關係為基礎的消費力;這種分配關係,使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消費縮小到只能在相當狹小的範圍以內變動的最低限度。”“生產力越發展,它就越和消費關係的狹隘基礎發生衝突。”(《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72-273頁)

二、二次大戰後資本主義迅速恢復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人類遭受空前的浩劫,也使資本主義遭到沉重的打擊。戰爭的結果,除美國在戰爭中發了橫財外,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損失慘重,都遭到了嚴重的削弱。1945年的秋天,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生產不到戰前水平的1/5。西歐和日本都面臨着恢復經濟的任務。任務雖然艱鉅,但西歐在50年代初,日本在50年代中期,經濟都達到或超過了戰前的水平。這被史學家們稱為世界史上的一個“奇蹟”。出現“奇蹟”的原因,課本指出以下幾點:(1)“西歐國家原有的經濟基礎”,它們都有高水平的科學技術人才和素質良好的勞動力;(2)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援助”;(3)日本在美國侵朝戰爭和侵越戰爭期間,得到美國大量的貸款和軍事訂貨,即獲得了生產發展所需要的鉅額資金和廣闊市場。

三、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增長及其原因

從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資本主義國家迎來了經濟快速增長時期,有人稱之為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在資本主義世界,因基礎好、原來的經濟水平較高,經濟年平均增長率在3%以上就被認為是經濟高速發展時期。這時期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為4.9%,聯邦德國、意大利、法國等國都超過了這個增長率,日本甚至高達9.6%。這一時期,不僅經濟增長率高,就業增加,失業率低,而且通貨膨脹率較低,物價基本穩定。

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是什麼?學者們有各種解釋,新課本指出了以下兩點:

(1)得益於新的科學技術的開展,資本主義各國“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先進成果,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新興產業”。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人類歷史上開始了第三次世界性的技術。這次技術與科學緊密結合,發展十分迅速,影響深遠。有人估計,西方國家在戰後30年裏,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80%是靠採用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取得的(其計算方法為:總的經濟增長率,減去勞動增長的貢獻,再減去資本增長的貢獻,等於技術進步的貢獻)。此時,技術轉化為產品和形成產業的週期大為縮短,因此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十分有力。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和大蕭條,暴露了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病。為了協調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奉行凱恩斯主義,由對經濟進行干預和調節。這在美國表現為羅斯福總統實行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的對經濟進行干預和調節,成了普遍的現象,因此,資本主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般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私人壟斷資本與資產階級國家相結合的資本主義;這時的國家,以其巨大的力量,對社會經濟進行干預和調節。

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特點

首先,我們應對資本主義的發展進行分段,然後,可以清楚地看到國家在資本主義各個發展階段中的作用。

資本主義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4個階段:(1)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即資本主義的重商主義階段(16世紀-18世紀中期);(2)自由競爭階段(18世紀下半期-19世紀70年代);(3)壟斷資本主義階段(19世紀70年代-1945年);(4)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1945年-至今)。

國家在資本主義各發展階段中的作用如下:

1.在第一階段,即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為了替資本主義降臨“催生”,國家採取了駭人聽聞的暴力手段:對外,進行殖民掠奪;對內,實施圈地運動等,以暴力手段剝奪勞動人民的生產資料。

2.在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因為資本主義已經站穩腳跟,國家就退到一邊,如亞當·斯密所比喻的那樣,國家只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即維護資本主義社會的秩序,創造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良好的環境,充分發揮市場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

當時,西方流行的是以亞當·斯密的經濟學説為基礎的傳統經濟學。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該書簡稱《國富論》),奠定了以個量分析為主的微觀經濟學的基礎。亞當·斯密根據單個消費者和商品生產者的行為進行分析,得出資本主義市場能自動調節社會種種矛盾的結論。

亞當·斯密從商品價格的高低分析商品的需求和供給,指出:(1)當一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希望購買更多的這種商品,因此,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即需求數量增多);(2)當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生產者希望增加產量,以得到更多的利潤,因此,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即供給數量增多)。

亞當·斯密進一步作出分析:(1)當商品價格處於A點時,市場經濟中的供給和需求平衡,叫“市場出清”。(2)當商品價格處於B點時,即商品價格過高時,此商品生產得多,人們買得少,結果造成供過於求;此商品賣不出去,積壓在倉庫,價格不得不回落。(3)當商品價格處於C點時,即商品價格過低時,形成需求多,生產得少,供不應求;此商品的價格會自然而然地漲上去。價格回落的商品自動減產,人、財、物等資源從生產該商品的企業自動流出;相反,價格上漲的商品會自動增產,因為人、財、物等資源會流入生產該商品的企業。所以,亞當·斯密認為,市場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會使社會需求和社會生產(供給)趨於均衡,使資源的利用趨於合理。換言之,市場經濟通過價格和競爭,對資源配置起作用:(1)在不同的產業部門,使資源從無利可圖的地方轉到獲利豐厚的地方;(2)在同一產業部門,使資源流向勞動生產力高、成本低的人手中。

根據上述分析,亞當·斯密建議:國家應實行自由放任,不應干預經濟,只扮演“守夜人”的角色,維護社會秩序。

3.在第四階段,即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國家()開始有力地干預經濟。國家干預經濟開始於30年代。那時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使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即由傳統的自由放任向凱恩斯主張的國家干預轉變。

30年代經濟危機的症狀如下:(1)大量商品堆積如山,銷售困難;(2)物價猛跌;(3)通貨緊缺;(4)生產停滯,失業猛增。針對這些問題,凱恩斯於1936年發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影響巨大。西方經濟學界把凱恩斯的《通論》與18世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19世紀馬克思的《資本論》奉為經濟學的三部經典,稱凱恩斯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就是以凱恩斯的學説為依據。

凱恩斯的經濟學,以經濟的總量分析為主,稱為宏觀經濟學。凱恩斯從失業問題入手進行分析。他認為,資本主義最嚴重的經濟病症是失業。失業的原因在於社會的“有效需求不足”。社會的有效需求由兩部分組成:(1)人們對消費物品的需求,即消費需求;(2)企業家對生產物品的需求,即投資需求。

凱恩斯認為,有三條心理規律抑制社會的有效需求,它們是: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消費增長落後於收入增長。社會愈富,人們的收入愈多,收入與消費之間的差距也愈大。錢被儲蓄起來,意味着這部分消費需求消失了。所以,這條規律意味着消費需求的減少。

(2)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投資增長落後於利潤增長。其原因是:①投資的增多使商品的供給增加,從而使商品的價格降低,使新增商品的銷售收入下降;②投資的增多,加大了對生產設備的需求,從而引起這類商品的供應緊張、價格上漲。這就是説,加大了生產成本。所以,這條規律使企業對投資的需求減少。

(3)靈活偏好規律。人們出於需要,總是喜歡以週轉靈活的現金形式保存自己的一部分收入。要鼓勵人們放棄靈活偏好,就必須提高銀行儲蓄利率,但這樣做,必然使投資需求更加不足。

凱恩斯認識到,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場機制自發作用的產物,因此認為,擴大有效需求就不可能由市場機制本身來做到,而必須用的力量對經濟實行干預。怎麼幹預?凱恩斯提供的辦法是:

(1)赤字預算。擴大支出,進行各種投資,刺激社會經濟活動,增加國民收入。如投資大搞基本建設,一方面需要購買大量生產資料,拉動投資需求;另一方面,要僱用大批工人,工人拿到工資後,要買消費資料,從而拉動消費需求。

(2)適度的通貨膨脹。通過銀行增發紙幣,可以造成以下結果:①紙幣增加,造成物價上漲,等於壓低了工人的實際工資,從而壓低了生產成本,加強了投資引誘;②物價上漲,令人感到保持更多的現金在手中是不聰明的,這就使阻礙投資的“靈活偏好”越來越小。

(3)壓低銀行利息率。一方面使企業主的生產成本降低,鼓勵他們投資生產;另一方面,也是鼓勵人們的消費。

(4)福利措施。向富人徵税以救濟窮人,有利於提高整個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促進消費需求。

凱恩斯的辦法就是國家干預經濟的辦法。一位美國經濟學家曾作過如下評論:毫不誇張地説,在30年代,拯救資本主義的功績,應歸之於凱恩斯的充分就業。二次大戰後國家干預經濟的辦法成了資本主義國家普遍的現象,資本主義由一般的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因此可以説,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黃金時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資本主義經濟“滯脹”時期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滯脹”時期,即經濟發展停滯,伴有嚴重的通貨膨脹,兩者並存。這種奇怪的“結合”,並不是短暫的,而是較長期的,約有十來年時間。這種情況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實屬罕見,西方經濟學家稱之為“滯脹”。在此期間,生產停滯,失業劇增,物價上漲,工資下降。

造成經濟“滯脹”的原因有:

(1)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不斷增加財政支出以刺激經濟增長,造成財政赤字不斷增加,通貨膨脹終於抬頭。關於赤字財政與通貨膨脹的關係,總理在全國九屆二次會議所作的工作報告中指出:“在通常情況下,靠擴大財政赤字搞建設,勢必會引發通貨膨脹。”

(2)西方的經濟高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中東廉價石油的基礎上的。1973年10月,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使西方國家商品生產的成本大幅提高,造成物價全面上漲。

(3)前一時期的快速發展,使許多產業部門的產品滯銷,市場接近飽和,造成生產的停滯。

經濟“滯脹”的發生,使凱恩斯的偶像被打碎,西方經濟界一片混亂,各種經濟流派起來,與正統的凱恩斯學派抗衡。

六、經濟調整和緩慢增長時期

在經濟“滯脹”的形勢下,西方國家右翼勢力得勢。在英國,保守黨人撒切爾夫人於1979年上台執政;在美國,共和黨人里根於1981年當選總統。他們拋棄凱恩斯主義,以供應學派和貨幣主義的理論為指導。

供應學派主張以大幅度的減税來刺激供應(供給),從而刺激經濟活動。供應學派否定了凱恩斯的需求管理,認為正是由於人為地、經常地刺激需求,使物價不斷上漲,這樣,一方面造成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削弱了社會購買力,使經濟增長停滯。

供應學派認為,應該刺激的不是需求,而是供應。企業家之所以擴大生產規模,主要的誘因是利潤,是除去納税之後的淨收益。因此,對企業主收入增加部分所課的税率是否合適,很重要。應確定一個合適的税率,使它既能刺激企業主投資,又不減少太多的收入。税率有一個最佳點,當税率超過這一點時,税收的總額反而會下降,因為過高的税率會削弱經濟主體的活動,從而縮減課税的基礎,最終導致税收總額的減少。因此,出路在於削減開支,用大幅度減税的來代替刺激需求的,大力降低税率。

供應學派得到美國前總統里根的支持。在1980年總統競選中,里根以這一派理論為基礎,提出了一套以減少税收、減少開支為主要內容的經濟綱領。里根執政後,執行這一。到1984年底,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連連下降,經濟增長也出現少有的景氣。

貨幣主義學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弗裏德曼。這一學派在貨幣上與凱恩斯主義不同。

凱恩斯主張對貨幣採取“相機抉擇”的所謂“權變”的。當經濟繁榮時,銀行應當收緊銀根;當經濟蕭條時,銀行應當適當放鬆銀根,從而達到平衡貨幣供求,緩解經濟波動的目的。

弗裏德曼則主張用“單一規則”取代“相機抉擇”,理由有兩個:(1)他認為,貨幣供求的變化影響到經濟活動,大約有幾個月到一年的滯後期;(2)這種影響還是短暫的,短暫的時間一過,會產生反彈,反而會引發物價上漲和失業增長。所以弗裏德曼主張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的貨幣。他認為確定貨幣增長比例的依據是:(1)根據物價上漲的需要;(2)要與勞動生產率同比例增長。具體説,他認為美國的貨幣供應的年增長率可定在4%-5%的幅度之內。

由於凱恩斯的“權變”的貨幣解決不了西方經濟的“滯脹”問題從1975年起,聯邦德國、瑞士、日本、撒切爾夫人任首相的英國、里根任總統的美國都推行“單一規則的貨幣”,較好地控制了通貨膨脹。

80年代中期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走出了經濟“滯脹”時期,各國先後控制了通貨膨脹,但生產增長仍然十分緩慢。

七、現代史時期資本主義各國力量對比的變化

大致説來,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世界歷史進入現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以歐洲為中心的局面逐漸變為以美國為中心。

一次大戰後,美國作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的地位進一步加強,西歐各國的經濟實力下降。但在上,西歐仍然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中心。因為當時美國的軍事實力無法與英法等歐洲強國相比。美國本想通過國際聯盟控制世界各國,但因、軍事實力不夠,希望落空,美國國會也因此沒有批准《凡爾賽和約》。美國在二三十年代,孤立主義盛行,實行“中立”。

二次大戰後,美國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軍事、上,都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在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基本上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相反,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兵工廠和後勤物資加工廠,它所有的企業都開足馬力進行生產,因此經濟實力空前增強。戰爭後期,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實力。美國在二戰期間結束了孤立主義的,戰後開始實行稱霸世界的世界主義對外。

二次大戰後的初期,軍事上,美國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近五百個軍事基地,在五十多個國家駐紮軍隊。經濟上,美國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國際貨幣體系,即佈雷頓森林體系。該體系的主要內容是:(1)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鈎,即35美元等於1盎斯(約28克多)黃金的價格;(2)加入該體系的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鈎,確定與美元的比價。佈雷頓森林體系是美國確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權的標誌。它在客觀上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起過一定積極作用,例如,相對穩定的匯率,在一個時期內有利於國際貿易的發展。美國憑藉它戰後初期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推行“遏制主義”的冷戰,甚至發動侵朝戰爭、侵越戰爭。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開始逐步形成美、歐、日三足鼎立的局面。資本主義各國經過戰後初期的恢復和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經濟飛速發展,實力增強。與此同時,美國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加上它經過侵朝戰爭和侵越戰爭的消耗,實力下降。1973年,黃金的黑市價格已上漲到1盎斯黃金換100美元。在這種情況下,資本主義各國紛紛改變與美元掛鈎的固定匯率制,改行浮動匯率制。至此,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80年代,美國的實力進一步削弱。在國際舞台上,歐洲共同體國家和日本也開始擺脱美國的控制,奉行相對的對外。美、歐、日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

八、9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概況

90年代初,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出現了新變化,正像有的經濟學家所形容的:日本和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晴轉多雲”;美國經濟“晴空少雲”。日本經濟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副萎靡不振、止步不前的景象。西歐國家的經濟增長也不快。而美國的經濟,從1991年3月起,止跌回升,已有年時間,至今仍然沒有出現逆轉現象。美國的這次經濟增長,不僅失業率低(這是經濟增長的通常現象),而且與低財政赤字、低通貨膨脹率並存。

90年代美國經濟持續高漲的原因是什麼?有人認為,十年代世界上開始了新一輪科技,即信息科技的。美國抓住了時機,把信息科技作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在90年代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大調整,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大大提高了生產率。

日本長期以來的發展,主要是依靠引進歐美國家的科技成果,加以消化和吸收,但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基礎科學的研究。在當今發展經濟需要高科技創新的情況下,日本似乎缺乏後勁。由此可見科教興國戰略之重要。

90年代,由於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雅爾塔體系的兩極格局崩潰,美蘇爭霸的局面結束,世界正朝着多極化方向發展。但由於美國在90年代經濟的持續高漲,美國有實力維持其超級大國的地位,因此它繼續奉行到處干涉的霸權主義。看來,目前世界的“一超多強”的局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是,總的看來,美國像二次大戰後初期那樣稱霸世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標籤: 又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hk/zonghezhishi/p8504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