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安溪茶葉門

安溪茶葉門

安溪茶葉門

安溪茶葉門是指產自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的一種茶具,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美觀實用的外形而聞名於世。安溪茶葉門的特點是以竹篾等天然材料編制而成,其造型通常為門形,上部為覆蓋着竹綢布的盤子,下部為牛皮製成的底座,可以用來裝茶葉以便於保存和運輸。此外,安溪茶葉門的外觀精美、裝飾豔麗,既是一種實用茶具,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一直備受人們的喜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安溪茶葉生產環節是什麼樣的?

安溪植茶至遲始於唐代安溪產茶歷史悠久,然追溯其茶史,唐代中葉之前無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西晉末年為躲避戰亂,出現了第一次大批中原農民和喪失權勢的士族地主紛紛南遷入閩的移民潮。乾隆《福州府志》卷七五《外紀》引《九國志》記載:“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黃、陳、鄭、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難懷居,無復北向。”

據安溪族譜資料顯示,西晉年間約公元300年前後,邱氏始祖已經遷居晉安郡坑園(今長坑山格)。中原移民帶來了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在新開墾的土地上播撒從中原帶來的各種種子,從而改變了閩越人火耕水耨的半原始粗耕狀態。移民促進了文化的傳播,也促進了茶的傳播。這時,茶種是否已經傳到了安溪,尚未有文獻或遺存佐證,但毋庸置疑的是,此次中原規模南遷是包括安溪在內的閩南地區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事件。第二次較大規模北方漢人人閩,發生在唐末五代戰亂和王潮、王審知率兵據閩時期。這一時期,新移民以及部分居住在泉州、漳州的舊移民,如劉、林、周、廖、詹、王、吳、安等姓氏相繼來到安溪,定居繁衍,其中不乏文人墨客和寺僧道士。此前,紫雲黃氏一世祖黃克綱於垂拱二年(686年)自武榮州(今泉州)遷入安溪定居,陳氏也於天寶年問(742—756年)自漳州遷居安溪。移民不僅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技術,也帶來了中原人的生活習慣,而飲茶便是其中之一。中唐以後,飲茶之風在中原一帶已十分流行,並日漸成為一種風俗。“茶聖”陸羽撰寫的世界首部茶書《茶經》(780年)也在這個時期刊印出版,影響至深。飲茶几近普及,而隨着眾多中原移民的南遷,茶文化直接被移植到了安溪。

安溪茶葉的品種分類

茶人又稱紅心觀音、紅樣觀音;既是茶葉名稱,又是茶樹品種名稱。清雍正年間在安溪西坪堯陽發現並開始推廣。天性嬌弱,抗逆性較差,產量較低,萌芽期在春分前後,停止生長期在霜降前後,一年生長期7個月。有“好喝不好栽”之説。“紅芽歪尾桃”是純種鐵觀音的特徵之一,是製作烏龍茶的特優品種。

鐵觀音產於福建安溪,其條索捲曲狀結沉重,呈青帝綠腹蜻蜓頭狀,有美如觀音重如鐵之美譽。

鐵觀音不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飲,而且養生保健功能在茶葉中也屬佼佼者。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鐵觀音除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鐵觀音於八年自福建安溪引進木柵區試種,分「紅心鐵觀音」及「青心鐵觀音」兩種,主要產區在文山期樹屬橫張型,枝幹粗硬,葉較稀鬆,芽少葉厚,產量不高,但制包種茶品質高,產期較青心烏龍晚五。其樹性稍?,葉呈橢圓形,葉厚肉多,葉片平坦展開,適宜制種鐵觀音茶。

鐵觀音有春茶和秋茶之分,春茶品質比秋茶高,秋茶香氣比春茶高。 內質:湯色橙或清,味清純,略濃厚,香氣類似鐵觀音但較清淡。

葉底:黃綠色,葉尾尖薄,長圓形,葉面有隆起,主脈略細稍浮白。

茶條壯實沉重,梗鮮亮,較細瘦;如“竹子節”尾部稍尖,色澤鮮潤呈香蕉皮色;茶湯橙;葉底黃綠,葉張尖薄,長圓形,葉面有隆起,主脈明顯;味清純略濃厚;香似鐵觀音而較清淡。本山植株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開張,枝條斜生,分枝細密;葉形橢圓,葉薄質脆,葉面稍內卷,葉緣波浪明顯,葉齒大小不勻,芽密且梗細長,花果頗多。一年生長期8個月左右。與鐵觀音“近親”,但長勢與適應性均比鐵觀音強,制烏龍茶品質優良,香高味醇,品質好的與鐵觀音相近似。制紅、綠茶則品質中等。 烏龍茶---毛 蟹

毛蟹,原產於安溪福美大丘化,時亦稱“毛外”。

無性系品種。據1979年福建省茶科所編的《茶樹品種志》載:據萍州村張加協(1957年71歲)雲:'清光緒三十三(1907年)我外出買布,路過福美大丘侖高響家,他説有一種茶,生長極為迅速,栽後二年即可採摘。我遂順便帶回100株,

栽於自己茶園',由於產量高、品質好,於是毛蟹很快就在萍州附近傳開。毛蟹植株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半開展、

分枝稠密;葉形橢圓,尖端突尖,葉片平展;葉色深綠,葉厚質脆,鋸齒鋭利;芽梢肥壯,莖粗節短,葉背白色茸毛多,開

花多,基本不結實。育芽能力強,但持嫩性較差,發芽密而齊,成園較快。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易於栽培,產量較高,適

制烏龍茶,為色種高級茶;制紅、綠茶,毫色顯露,外形美觀,品質俱佳。

毛蟹:香氣清鋭細長,味醇厚,湯色金黃,葉底軟亮勻整。 黃金桂原產於安溪虎邱美莊村,施烏龍茶中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又一極品。黃金桂是以棪(也稱黃旦)品種茶樹嫩梢製成,因其湯色金黃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

黃金桂是以黃旦品種茶樹嫩梢製成的烏龍茶,因其湯色金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在現有烏龍茶品種中是發芽最早的一種,製成的烏龍茶,香氣特別高,所以在產區被稱為“清明茶”,“透天香”,有“一早二奇”之譽。早,是指萌芽得早,採製早,上市早;奇是指成茶的外形“細、勻、黃”,條索細長勻稱,色澤黃綠光亮;內質“香、奇、鮮”,即香高味醇,奇特優雅,因而素有“未嘗清甘味,先聞透天香”之稱。黃旦植株小喬木型,中葉類,早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較密,節間較短;葉片較薄,葉面略卷,葉齒深而較鋭,葉色黃綠具光澤,發芽率高;能開花,結實少。一年生長期8個月。適應性廣,抗病蟲能力較強,單產較高。適制烏龍茶,也適制紅、綠茶。制烏龍茶,香奇味佳,水色金黃,葉底黃亮,獨具一格。

黃金桂傳統的衝飲方法非常講究。茶具要小巧精緻,水最好用山巖泉水。將水燒沸,先把茶壺燙熱,裝上大約佔壺容量十分之三四的茶葉,衝入沸水,用壺蓋颳去浮上來的泡沫,蓋好壺蓋,此時便有一股殊香撲鼻而來。隔10-25秒鐘,再緩緩倒入小茶杯,每人各持一杯,先聞香,再品味,慢慢啜飲,便滿口生香,回味甘美。鐵觀音素有“觀音韻”之稱,其入口微苦,回味甘香,清鬱雋永,韻味無窮。

品質特徵

黃金桂的品質特徵是:條索緊細,色澤潤亮,香氣幽雅鮮爽,帶桂花香型,滋味純細甘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黃綠,邊沿硃紅,柔軟明亮。 梅佔原產於安溪蘆田。無性系品種。其由來有兩種傳説:一種是,清道光元(1821)前後,蘆田有一株茶 樹,樹高葉長,但不知其名。有一天,西坪堯陽王氏前往蘆田拜祖,蘆田人特意考問王氏那株茶叫名?王氏不知,一時答不上來,抬頭偶見門上有“梅佔百花魁”聯句,遂巧取“梅佔”為其茶名。另一種是,清嘉慶十五年(1810)前後,安溪三洋農民楊奕糖在百丈坪田裏幹活,有位挑茶苗的老人路過此地,向楊討飯,楊盡情款待,老人以三株茶苗贈送。楊把它種在“玉樹厝”旁,精心培育,長得十分茂盛。採製成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甘香可口。消息一傳開,大家爭相品評,甚為讚賞,但叫不出茶名來。村裏有個舉人根據該茶開花似臘梅的特徵,將其命名為梅佔。此後三村五里廣植擴種,就逐漸馳名各地。梅佔植株小喬木型,大葉類,中芽種。樹姿直立,主幹明顯,分枝較稀,節間甚長;葉長橢圓形,葉色深綠,葉面平滑內折,葉肉厚而質脆,葉緣平鋸齒疏淺。開花多,結實少。育芽能力強,芽梢生長迅速,但易於硬化。一年生長期7個月左右。適應性強,產量較高,在不同產地能適應制各種茶類。制烏龍茶香味獨特,品質較佳;制紅、綠茶,香高味醇,具蘭花香。

品質特徵

茶條壯實、長大、梗肥、節間長,色澤褐綠稍帶暗紅色,紅點明,湯色塗黃或橙黃,味厚香醇

安溪西坪茶店有幾店門

安溪西坪茶店有五店門。安溪西坪茶店有安溪縣西坪福奮茶店,安溪縣西坪鎮泉七茶葉店,安溪縣西坪福友茶店,安溪縣西坪柏鑫茶店和安溪縣西坪五斗山茶店。

安溪鐵觀音的起源?

安溪鐵觀音茶起源於清雍正年間,當時安溪茶農選育出許多優良茶樹品種,其中以鐵觀音製茶品質為最優。茶樹良種鐵觀音樹勢不大,枝條披張,葉色深綠,葉質柔軟肥厚,芽葉肥壯。採用鐵觀音良種芽葉製成的烏龍茶也稱鐵觀音茶,因此,“鐵觀音”既是茶樹品種名,也是茶名。

鐵觀音問世後,迅速傳播到周邊的虎邱、大坪、龍涓、蘆田、尚卿、長坑等鄉鎮,因其品質優異.香味獨特,各地相互仿製。

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安溪人張乃妙.張乃乾兄弟將鐵觀音傳至台灣木柵區。並先後傳到福建省的永春、南安、華安、平和、福安、崇安、莆田、仙遊等縣和廣東等省。這一時期,安溪烏龍茶生產技術也不斷向海外廣泛傳播,鐵觀音等優質名茶聲譽日增。

擴展資料

安溪鐵觀音的分類:

安溪鐵觀音按照國家標準可分為兩大品類,即清香型和濃香型兩大香型;按市場產品則可以細分為清香型、韻香型、濃香型、陳香型,其中清香型鐵觀音根據製作工藝不同又細分為正味型和酸香型兩種。  

1、正味型(清香型)  

分打青和正炒兩種做法。其成茶色澤烏綠潤,香氣幽雅,滋味醇厚,但帶有微澀。此外,音韻明顯,回甘度好,湯色金黃是正味鐵觀音最突出的特點。  

2、酸香型(清香型)  

根據製作時間點的不一樣,可細分為回青和拔青兩種做法。其成茶色澤墨綠,香氣張揚,較純正有音韻、帶酸甜味、湯色或呈深金。  

3、韻香型  

韻香型鐵觀音是介於清香與濃香之間,於2007年由安溪鐵觀音集團研發成功並推向市場,有清香型之明媚潤澤,又不失濃香型之醇厚悠遠。

4、濃香型  

屬傳統半發醇的安溪鐵觀音茶,因為口感較重,葉子的成色看上去在綠色的茶葉後面還有輕黑和微黃的葉子,也就是成色不是最好,但是口感是最純正的,金的湯水是濃香型茶葉的代表。

5、陳香型  

陳香型鐵觀音是濃香型鐵觀音延伸,其原料均選自歷年來經傳統制作工藝加工而成的優質鐵觀音產品,產品具有濃香型鐵觀音的醇厚濃韻,又有獨特陳香等優點。

參考資料來源:閩南網-福建安溪鐵觀音簡介和鑑別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安溪鐵觀音

安溪:魏蔭茶業向復旦大學捐贈一噸鐵觀音茶

5月16日訊 “上海的疫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希望安溪的茶葉到達復旦大學以後,能為復旦大學的師生們帶去綠色、帶去健康。”5月13日上午9時許,在安溪岐山魏蔭名茶有限公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魏月德,正組織員工將一噸總價值60餘萬元鐵觀音茶葉搬運上車。據瞭解,這輛裝載茶鄉人民心意的運輸車從魏蔭名茶有限公司出發,將直達上海復旦大學。

  “去年,復旦大學教師暑期社會實踐團曾在安溪鄉賢孫燕華的帶領下,到 安溪縣 考察紅色基因、鄉村振興情況,也專門到魏蔭名茶瞭解茶產業及茶文化發展歷程,與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這次我們雖不在上海,卻一直通過新聞及網絡等關注上海疫情動態。”魏月德説,茶葉是安溪的一張名片,且茶葉能提供很多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是一種健康飲品,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了給在疫情期間的復旦大學的師生們送去健康,他特意挑選了鐵觀音陳香型特色鹹茶。

  據介紹,安溪岐山魏蔭名茶有限公司是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已通過綠色食品認證、有機茶認證。現發展為集茶業種植、加工、銷售、科研、茶文化傳播和茶文化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茶企。早在此前,魏蔭名茶便曾多次捐贈鐵觀音助力抗疫。

  “疫情讓很多上海人錯過了春天最美的時光,此次捐贈,希望能向上海送去我們茶企的温暖心意,向團結抗疫的復旦師生致敬,讓復旦大學的師生們一掃疫情的陰霾,也希望能助力共同抗疫,實現早日‘清零’。”魏月德告訴記者。(陳和俐)

安溪有哪些景點比較好玩

安溪就——清水巖···其他的都沒什麼好玩的了?

清水巖?

位於安溪縣城西北的蓬萊山,始建於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內奉中國百仙之一清水祖師,是國家4風景名勝旅遊區,又是享譽海內外的朝聖旅遊地。清水巖是全國惟一主殿建設呈“帝”字形結構的巖寺,景區內樓閣殿宇巍峨宏偉,水色山光秀麗神奇,文物古蹟星羅棋佈。現存文物古蹟中,有宋代29處,元代1處,明代8處,清代5處,近代拓展23處,加上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構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萊仙境”。清水巖的碑刻、摩崖石刻,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現代,其中宋代“巖圖”碑最為珍貴,系省級保護文物。

泉州安溪十里詩廊醉遊人

福建泉州安溪縣城古稱鳳城,緣鳳山似鳳而得名。最近,縣裏在城東監溪下游築一水壩,蓄溪水而成湖。因溪流縱橫交錯似龍,名取大龍湖。沿湖十公里長的兩岸闢為公園,植樹種草,湖光山色,煙波瀲灩,青山疊翠,惠風和暢,頓使鳳城面貌煥然一新。 最值得一提的是湖溪兩岸的護欄,砌的都是花崗巖石材,雕欄畫棟,古色古香。每一堵欄中間的半平方米見方的石材板面,都刻有一首署名詩,從詩經到...

安溪金桂香飄大山外芳亭桂花香了大山

金秋十月,閩南安溪縣虎邱鎮芳亭村的幾百畝桂花競相綻放,遠遠望去,從山頭到山下,象掛着一塊金毯。走近了,只見桂花枝頭掛滿了一簇簇、一團團金黃小花,馨香四溢,沁人心脾。 桂花分為金桂、銀桂和丹桂三種,以金桂為桂花上品,花蕊形態飽滿,花香濃郁。安溪縣是譽滿中外的中國茶都,安溪烏龍茶名聞遐邇,而距離安溪縣城四十多公里的虎邱芳亭村的村民卻喜種桂花樹,...

安溪縣蓬萊鎮:宗教朝聖的旅遊寶庫

每年的正月初七至初九,安溪縣蓬萊鎮都要舉行清水祖師迎春盛典,規模之大,參與人數之多堪稱泉州之最。在長龍逶迤的“進香”隊伍中,不乏從萬里之外回鄉謁祖的華僑、台胞。 清水祖師崇拜由來已久,宋代以來清水祖師就是閩南一帶最受崇拜的民間神祗之一,清水祖師的廟宇及信徒遍及海峽兩岸和東南亞一帶。據清水巖管委會統計,清水祖師分爐在台灣有160多座,縣內外及東...

回味家鄉安溪坑鄉遊達摩巖勝景

久違的家鄉,我回來了,咱們已經相隔三四年了,你還好嗎?這次回鄉,我將在你的陪伴下游遍山水,領略你的獨特風味,不再做那個懵懂的小女孩,對你渾然不知。 達摩巖,一個旅遊勝景,位於安溪坑鄉西北隅的獅峯上,大自然賦予獅峯山獨特的造型,從東望像古鐘坐地,北眺則如飛馬騰空,西看更似醒獅呼嘯,達摩巖就在獅口上。閒暇時,品一杯長坑香茗,登山覽勝,妙不可言。怎麼樣,與我...

安溪縣福田鄉尾洋村有一株恐龍時代植物桫欏

近日,筆者和同事乘車途經安溪縣福田鄉尾洋村,這是個人口稀少的小山村,四周大山和綠色包圍着,山間雲霧繚繞。 車繞過一個小山坳,眼尖的筆者從車窗外發現山坳小溪谷邊有棵小樹長得特別奇特,出於好奇便停下車,和同事商量後,決定走近小樹近距離觀察。在通往小樹的路上,腳下積葉盈尺,踩上去卟卟作響,散發出腐葉味。小樹邊有小溪,潺潺流淌。這棵小樹足有3米高,莖幹直立挺拔,樹...

鳳麓探幽―安溪茶葉大觀園遊記

茶葉大觀園位於安溪縣城北郊的鳳冠山上,1998年初興建,1999年6月竣工,包括茶葉品種園和鳳苑兩部分,與東嶽寺、城隍廟、鳳山碑林等連成一片,構成安溪新的旅遊景點———鳳山風景區。 鳳冠山林深氣爽,泉清石奇,景色幽雅,自古聞名。800年前,宋代理學家朱熹譽之為“鳳麓春蔭”,位列安溪八景之首。朱夫子手植的榕樹,至今依然挺立在東嶽寺後,枝葉繁茂,生機勃勃。 從...

細細品味着茶香,品味着獨特迷人的安溪

安溪地處戴雲山脈東南坡。雄起於閩江南岸的戴雲山奔馳三百公里而來,註定要給安溪留下些什麼。這裏到處是千米以上的山峯,像是一個個石頭的巨人,不約而同地走到一處岔口。它們彷彿看到了東南方向的大海,於是在一剎間停下了南行的腳步。 ...

回味家鄉安溪坑鄉遊達摩巖勝景

久違的家鄉,我回來了,咱們已經相隔三四年了,你還好嗎?這次回鄉,我將在你的陪伴下游遍山水,領略你的獨特風味,不再做那個懵懂的小女孩,對你渾然不知。 達摩巖,一個旅遊勝景,位於安溪坑鄉西北隅的獅峯上,大自然賦予獅峯山獨特的造型,從東望像古鐘坐地,北眺則...

如何推廣安溪茶文化

  茶文化的推廣可以促進茶葉市場的拓展。那麼我們是如何推廣安溪茶文化的?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推廣安溪茶文化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推廣安溪茶文化的方法

  1,加強旅遊茶園觀光建設。旅遊茶園是一種供旅遊者參觀瀏覽、休閒度假的茶園。茶園應該做到有景可觀,有茶可飲,有茶可購,以生態學、經濟學為指導,實現茶葉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從而進一步對茶葉資源進行深層次、多方面的開發,擺脱傳統單一的茶葉生產模式。

  2 ,全力打造茶文化紀念品,吸引遊客。相比一般的紀念品,要更能突顯出其使用價值、收藏價值及其欣賞價值。要讓遊客深深感受到企業的文化氛圍。

  3,興辦茶文化休閒村。茶文化村可以選擇在清淨、優雅的環境,最好是依山傍水的地方,內設茶史館、茶樓、品茗室、茶具室、詩書畫欣賞室及各類茶葉、茶具專賣店等,有條件的還可開設茶葉批發集散地。

  4,加大青少年茶葉知識教育。創建茶葉科教基地讓中小學生乃至大學生學習茶葉技術,認識我國的茶文化等。

  5,公共關係活動。公共關係傳播與其他傳播在目的與技巧方面不同是“傳播溝通,宜傳造勢,塑造形象,創造無形資產”。巧妙的將其特有的職能運用在茶葉策劃上。

  安溪茶文化的歷史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有一千年的茶文化歷史,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於南安縣豐州古鎮的蓮花峯石上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公元376年)。這比陸羽《茶經》記載的要早三百餘年。比《茶經》早300餘年。

  古時豐州是閩南^***、經濟、文化的中心。蓮花峯位於鎮北桃源村的西北處,峯高約120米,遠在西晉即建有蓮花巖寺。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歐陽詹書室。唐末詩人韓偓在此隱居時,曾詠詩“石崖覓芝叟,鄉俗採茶歌”以描寫當年蓮花峯茶的生產情景。

  唐馮贄撰的《記事珠》稱“建人謂鬥茶為茗戰”,説明閩人鬥茶習俗始於唐。時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貢茶和鬥茶活動聞名於世,開創了一代鬥茶比藝的茗飲之風,並風靡全國。可謂龍飛鳳舞傾朝廷,鬥茶比藝創時興。北宋?范仲淹(989-1052)《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宋?宋子安撰(1064前後)《東溪試茶錄》;宋?徽宗趙佶撰(1107)《大觀茶論》;宋?趙汝礪撰(1186)《北苑別錄》等詳盡記載和研究了當時福建的栽茶、製茶、品茶技術及飲茶風習。據報道記載北苑茶的宋代茶書有一半以上,茶詩詞達千首以上。

  宋、元兩朝福建出現了以“龍鳳盛世”“茗戰成風”為特徵的宮廷茶文化與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國皇家茶園——御茶園不僅代表是武夷茶的歷史輝煌,而且象徵閩茶在中國茶葉的特殊地位。當鬥茶之興漸減,明清時期的福建茶進入了創新時期,創制了多種茶類。繼宋代貢茶和鬥茶之後的又一次輝煌。

  明末清初福建創制了烏龍茶,釋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陸廷燦(1734)《續茶經》引的《王草堂茶説》;清?董天工編(1751)《武夷山志》等記載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術。烏龍茶問世後就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出現了適於烏龍茶的獨特品飲方式,俗稱工夫茶。清?彭光鬥(1766) 《閩瑣記》、樑章鉅撰(1845)《歸田瑣記》、施鴻保撰(1857)《閩雜記》、連橫(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記載。此間,烏龍茶也傳入了台灣。

  福建生產工夫紅茶,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試製成功,經廣州運銷歐洲,很受歡迎。此後大批茶商接踵而來,入山求市,開設茶行,周邊茶葉雲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聲也不脛而走。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福建烏龍茶以其獨特的魅力風靡日本飲料市場,可謂是櫻花時節念水仙(指:水仙茶等),烏龍東渡創奇蹟。

  安溪產茶有字可考於唐末,閬苑巖巖宇大門有:“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峯別有天。”開先縣令詹敦仁(914-979年)曾留下許多茶詩。明清崛起,至光緒三十年茶園面積達3.1萬畝,並有規模出口量。如今是烏龍茶出口基地,中國名茶(烏龍茶)之鄉。

  種茶、製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佔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製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是如今安溪茶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蘇淑勉在《大坪,我為你祝福》一文中描述過:只見紅磚粉牆的樓房裏,隨處可見一袋袋焙熟包裝的“秋香”。主人端出的全是青一色白不鏽銅的巨形茶盤,配上古銅紫砂壺茶壺茶盞,別具一格茶鄉特色。他們沿襲“沒有三杯不成禮數”的風習,勸茶款款,言笑晏晏。蘇宇霖的“茶王百克成天價,極品一甌滿座香。”鄭夢集的“似詩似畫安溪縣,如露如泉鐵觀音。”安溪大觀園門聯的“清風陶醉歸來客,溪茶温暖故人心。”(安溪古稱清溪)。無不體現茶鄉人鍾愛自己的鳳山、蘭溪、茶林、茶師、茶都。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數千年的歷史積澱和文明傳承,使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類歷史上,人們視茶為生活的享受,友誼的橋樑,文明的象徵,精神的化身。它的發現與應用,曾給世界以震驚,為世人所矚目。

推廣安溪茶文化的方案

  茶文化的傳播可以促進茶葉市場的拓展。那麼推廣安溪茶文化的方案有什麼?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推廣安溪茶文化的方案,一起來看看。

  推廣安溪茶文化的方案1

  安溪茶文化的推廣方案

  安溪是中國最大的烏龍茶主產區,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產茶歷史可以上溯到唐朝末期。數百年來,隨着安溪茶葉的誕生和發展,安溪逐步形成古老獨特、絢麗多姿的茶文化。集歷史、經濟、宗教、民俗、禮儀、飲食、園藝為一堂,融詩詞、歌舞、戲劇等文學藝術為一體,安溪茶文化已成為安溪文明的象徵。為不斷豐富安溪茶文化,茶鄉人將祖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茶文化融入安溪茶文化之中,從而形成安溪中國茶葉大觀園。大觀園薈萃各種各樣的茶文化,可謂一部茶的百科全書。 而安溪茶文化的推廣已成為重點解決的問題,以下是有關安溪茶文化的推廣方案:

  一、茶藝與茶道的推廣

  安溪茶藝以名茶鐵觀音沏泡技巧為典範,表達鐵觀音令人回味無窮的特殊“神韻”。叮咚作響的古樂聲中,身着典雅華麗服裝的安溪茶藝小姐款款有序出場,她們行雲流水般的動作向你展示沏泡烏龍茶的全過程,懸壺高衝、春風拂面、行雲流水、點水流香……

  談到安溪茶道精神,不能不提到安溪茶藝導師李波韻。他從安溪茶文化中提煉出了他的茶道精神理念:純、雅、禮、和。李波韻認為,茶藝應瞭解茶性,尊重當地民俗,掌握最佳泡飲方法,茶藝流程講究禮貌待人、款款有序,動作細膩優美、富有茶的神韻,使人們在品嚐的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茶作為人類靈魂的飲品,藴含着人的精神文化現象,使人與自然的對話變為現實。現在,安溪茶藝已不再停留在表演的層面上,而是涉及到茶學、美學、禮儀學等方面,包括茶藝環境、茶藝音樂、茶藝人才選拔等。

  二、茶歌的推廣

  安溪是茶的故鄉,也是歌的故鄉,勤勞純樸的安溪人世代傳唱着多情善感的茶歌。早在1988年,安溪就成功地舉辦了安溪烏龍茶“鐵觀音杯”全國徵歌大獎賽,然後將徵集到的歌彙編成《飄香的歌》。茶舞《烏龍茶的傳説》流傳於安溪民間,既充滿神奇色彩又具有現實意義。歷代文人墨客也“志寄茶韻、筆喚鄉情”,留下許多讚美安溪烏龍茶的詩篇。民間則流傳着大量茶葉生產和茶農生活的傳説、歌謠和諺語。

  安溪茶歌的推廣,可以舉辦茶歌大會,邀請明星來參加,把傳統的安溪茶歌向全中國推廣開來,繼而帶動安溪茶文化的發展。

  安溪鐵觀音是品名,並不是商品品牌,要持續健康發展安溪鐵觀音,必須走品牌之路,八馬茶葉無疑是優秀品牌的代表。安溪茶葉品牌化要做到以下幾點:

  1.持之以恆注重產品的質量。“優質、安全、穩定”是“八馬”產品的基本要求。“八馬”品牌的質量宗旨是:寧缺勿濫。鐵觀音產品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原料的質量,鐵觀音原料質量因產地區域不同、製作工藝不同、氣候條件不同呈現出複雜性和多樣性,這就需要茶師有長期的審評經驗和強烈的質量意識,“八馬”企業現有多名資深的評茶師把關質量。

  2. 不斷追求創新、依靠科技進步是八馬茶業永恆的主題。茶葉是競爭性很強的行業,因為進入茶葉行業的門檻很低,所以經營茶葉的企業數量大得驚人。要想在茶葉行業立足並有所發展,只有走創新的道路。“八馬”的創新主要是口味的創新。不同茶葉消費地區對鐵觀音口味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消費羣體對鐵觀音的風味欣賞也是不同的,而鐵觀音品質又是多樣性。

  3.聘請明星當代言人,打造企業和產業的良好形象。

  四、安溪茶文化景觀的旅遊推廣

  走進安溪,茶文化景觀遍佈。鐵觀音發源地西坪的茶園層層疊疊,滿目青翠,到處是茶的海洋、綠的世界,茶葉的芳香沁人心脾。大坪生態觀光茶園是全國最美最好的生態風光茶園,茶山形態秀麗,綠色無邊,還有最原始的茶歌對唱。

  近年來,安溪人正努力把濃厚的茶文化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介紹給世人。他們已規劃推出休閒度假、古蹟覽尋和生態探幽等四條以茶文化為特色的黃金旅遊線路,並新建茶葉公園、茶博覽館和生態茶園等一大批茶文化旅遊景區、景點,形成具有茶鄉特色的茶文化旅遊整體。

  欲知天下茶,請到安溪遊。茶文化之旅定能讓你忘情山水間,陶醉在濃濃茶香和醇厚的茶文化之中。

  推廣安溪茶文化的方案2

  茶文化園推廣策劃方案

  一、 策劃背景:

  蓮緣禪茶文化園簡介

  依託具有1400餘年歷史的日照佛教文化,立足於巨峯綠茶,投資 180萬元打造成佔地 100 餘畝的“蓮緣禪茶文化園”。蓮緣茶廠為原鐵佛山茶廠,始建於1988年,是集名優綠茶的種植、生產、加工、貿易、科研、旅遊觀光、禪茶文化研究於一體的綠茶企業。可發展茶園近千畝,僅茶場的有機茶園的面積就高達400餘畝。現有專業生產禪茶職工58人,年產禪茶5萬斤。是江北唯一一家以生產禪茶和禮品茶為特色的發展型企業,以弘揚和發展禪茶文化及齊魯傳統禮儀文化為己任。

  二、 禪茶文化,

  禪茶是採用嚴格的融於佛法的生產加工工藝,經過特殊的茶藝表演,從而啟迪佛性,昭示佛理的佛門用茶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禪茶文化其目的就是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悟,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一念迷失,禪是禪,茶是茶;清者清,濁者濁;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覺悟,茶即禪,禪即茶;清化濁,濁變清;雅化俗,俗化雅。茶味即是水味,水味即是茶味,茶水交融,密不可分。這種修行理念不僅默契佛陀的本懷和佛法真意,而且特別契合現代人的根基,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法門。禪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禪茶文化的功能是“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將正氣溶入感恩中,溶入包容中,將和氣溶入分享中,將雅氣溶入結緣中;從而弘揚禪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實禪茶文化,發揮禪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優化自身素質、和諧自他關係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蓮緣禪茶文化成本分析:

  禪茶廠:50萬

  禪茶文化館:30萬

  禪茶素食廳:20萬

  禪堂:20萬

  禪茶賓館:50 萬

  l 禪茶銷售廳:5萬

  水電費用:略

  其他費用:5萬

  二、 策劃目標:

  合理規劃蓮緣禪茶文化園蓮緣禪茶文化佈局面

  迅速提升蓮緣禪茶文化知名度

  準確找到蓮緣禪茶文化園盈利點

  吸引魯東民間絕技絕活人士

  推出產品——“蓮緣禪茶”

  三、具體方案

  1、整體佈局:

  (1)門口:

  設置雕塑:安放一個雕刻心經的大茶壺,可以循環流水。作為蓮緣禪茶文化園的標誌性建築。

  (2)樓門: 兩個大紅燈籠標有“禪茶”字樣

  (3)樓門兩側: 以書法體書寫“品蓮緣禪茶參萬法性空”置於兩面,突出禪茶文化園特色。

  (4)入門口:功夫茶台佛像頭、佛像肚、佛像旁邊金元寶;茶客撫摩佛像肚子象徵着尤容乃大;茶客撫摩佛像身邊的金元寶象徵着財源滾滾。設有小型電子顯示器,顯示是第幾位來書院的茶客。

  [建議]在旁邊設置一大的電子顯示屏,能讓茶客看到自己是第幾位到書院的茶客,感受到其獨一無二的號碼,並且凡購買茶葉的遊客,將號碼打印在“蓮緣禪茶”的包裝上面,以示紀念,從而提升“蓮緣禪茶”的高附加值及其銷量。

  (5)禪茶文化館: 高僧及其他居士、名人字畫的展示及售賣。包括蓮緣禪茶文化成長曆程圖片實物展,講述禪茶文化的產生、發展、壯大、成熟以及與海外佛教界的交流等。採用現代設備與先進技術,建成高標準現代禪茶文化展示園;茶史廳以實物、圖表、文字等形式,採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禪茶的起源、發展史等;茶藝廳通過茶藝表演,讓遊客在高雅的環境中品茗的同時,充分感受到中國禪茶文化的豐富內涵。

  l

  (6)禪茶賓館:適合機關單位特別是宗教界培訓、文化交流等大型活動。走系列商務主題路線,主動出擊,啟動商務行銷戰略,策劃系列活動,邀請相關單位參與;根據客户需求,為其提供閒適安逸的商務活動場所;邀請相關媒體在此做專題節目或活動。

  2、整體推廣

  (1)、整體定位:

  佛教文化有特殊的旅遊功能,能滿足遊客求知、求美、求奇的旅遊動機,還能滿足深層次的情感需求。

  日照是座具有休閒的生活與濃郁的文化氣息相結合的旅遊城市,在日照,喝茶是生活的一部分,無論達官貴人還是鄉村農民都喝茶,而日照以其北依青島、西靠臨沂、南接連雲港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碧海、藍天、金沙灘、佛教的城市特色深得廣大遊人的青睞。禪茶文化園建在日照自然會有很多的賣點。

  打造日照佛教文化及禪茶文化的重要基地,將佛教文化與茶葉文化聯姻,走產業化市場化的道路。

  因此我們對禪茶文化園的定位: 禪茶文化根據地

  (2) 獨特銷售賣點提煉:參禪+休閒

  (3) 整體推廣語:遊齊魯聖地 品蓮緣禪茶

  (4) 禪茶文化園的LOGO:

  識別性是企業LOGO重要功能之一。市場經濟下,競爭不斷加劇,公眾面對的信息紛繁複雜,各種logo商標符號更是數不勝數,只有特點鮮明、容易辨認和記憶、含義深刻、造型優美的標誌,才能在同業中突顯出來。它能夠區別於其它企業、產品或服務,使受眾對企業留下深刻印象,從而提升了logo設計的重要性。

  禪茶文化園作為日照佛教文化的重要基地,在LOGO的設計上,要符合佛教禪宗的意境。

  (5)推廣媒介選擇:

  在媒介選擇方面,根據蓮緣禪茶廠目前的現狀,急需提升的禪茶文化園知名度。那麼在媒介的選擇上面,我們建議選擇以下媒體:

  公交車亭燈箱:

  電視專題:

  報紙廣告:

  建立網站:

  其他:

  3、蓮緣禪茶

  (1) 禪茶生長於山青水秀,雲蒸霧繞的山東省日照市山區,日照屬温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温暖濕潤,年平均温度為12.6℃,年平均濕度大於72%。日照東臨黃海,北依青島,南接連雲港,西靠沂蒙山區,隔海與韓國、日本相望。晝夜温差明顯,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屬黃棕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遠離現代城區的污染,山水相映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禪茶色澤翠綠鮮活、氣味清香高雅、湯色清澈融和、滋味醇厚甘甜,形態美觀大方的特點。禪茶不僅有三德:“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而且祛肺痢,保健康。護齒明目、解渴生津,增長善根。因此飲茶便成為禪門修道的最好輔助。

  (2) 目前市場現狀:茶葉的傳統區域性消費習慣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現代的、多元化的茶葉消費趨勢。禪茶應該迎合現代市場新的需求,着力打造區域品牌,以佔據市場一席之地。據瞭解,江浙一帶茶業企業都在品牌上面下功夫。如,“龍冠”西湖龍井的生產廠家杭州龍冠實業公司為了加強自身品牌保護,就在“龍冠”品牌的基礎上,同時推出註明原產地的系列品牌產品,如龍冠西湖龍井、龍冠錢塘江龍井等。

  (3)蓮緣禪茶賣點:

  產地:江北綠茶的第一生產基地日照;

  功效:清心提神之功效,護齒明目;

  (4)蓮緣禪茶廣告語:

  (5)廣告表現:

  (6)推廣方式及媒介選擇:

  4、品牌連鎖運營

  5、各地寺院為中心的銷售

  6、各禪宗道場專供

  7、綜合的銷售

  從旅遊經濟學的角度看,禪茶文化具有深遠的發展內涵。這是因為

  1、佛教文化的知識內涵。佛教文化中包含着的大量的經過佛教教義整合的人類文明,從中可以瞭解到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經濟、科技、文學藝術的發展面貌。同時,佛教經卷所藴含的豐富哲理,也頗具有知識的吸引力。

  2、佛教文化的藝術魅力。這一魅力主要體現在佛教文化的載體上。可供遊人欣賞的佛教文化載體主要有寺廟、佛像、佛事用品、佛教組織、佛教節日、佛事活動等。每一件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精美的藝術珍品,是吸引遊人進一步接受佛教文化薰陶和產生審美感受的旅遊吸引物。佛教文化載體在向遊人傳遞信息的同時調動其審美愉悦,因而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3、佛教文化的獵奇引導。以佛教文化為旅遊產品重要內涵的旅遊區域,是一個充滿着神祕感的世界,這種神祕感對遊人有着極強的吸引力。

  4、佛教文化的情感滿足。對佛教信徒和佛教信仰者來説,佛教情感需求是他們與佛教聯繫的紐帶,這一情感紐帶是吸引他們到佛教文化地旅遊的重要因素。還有很多屬基本意義上游人,他們只追求對佛教意識的超脱,正是這種超脱觸發了他們的旅遊動機,通過動機轉化為實際行動而得到心理補償,獲得心理平衡。從旅遊的意義上説,無論是宗教式情感滿足還是通過追求佛教意識超脱而獲得心理平衡,都是因為佛教文化的支撐。

  推廣安溪茶文化的方案3

  傳媒的策略對象

  個人消費者。

  時尚消費:對象主要是城市青年,他們講究情調和追求生活方式。要抓住未來消費者

  的潛力,就必須吸引年輕的消費者,在時尚消費下功夫。

  習慣消費:主要對象是愛茶一族,這些消費者有自己喜愛的茶葉品種或品牌,消費性

  強。

  功能消費者:主要是為女性或中老年人,為各種減肥茶,美容茶,保健茶等等,因此

  在這種消費形式中,口碑宣傳比較重要。

  家庭消費:指普通家庭的日常消費。家庭消費品的購買者主要是家庭主婦,而城市女

  性大多喜好逛商場。因此商場的促銷活動對其吸引力極大。

  旅遊消費者

  安溪茶文化的推廣離不了旅遊文化的相容相輔,可以藉助旅遊文化向世界各地人士推

  廣安溪茶文化的精髓。

  禮品消費者

  中國傳統的三大禮品是煙酒茶。而茶是老少皆宜,且有益健康。

  專業場所消費者

  隨着經濟不斷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的品質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原來越多的以品茶為主要的茶藝館、茶樓,茶館。這裏也是推廣安溪文化的一大途徑。

  文化展示

  多形態多層次類型的安溪茶文化展示

  傳統城鎮茶文化

  現代都市茶文化

  現代農場茶文化

  現代小鎮茶文化

  傳統集鎮茶文化

  傳統鄉村茶文化

  多層次的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安溪茶文化展示

  專業:開展參與世界性專業論壇,茶王比賽,茶師培訓,茶科學技術研究,茶學術交

  流。

  尊享茶文化:主要是茶客俱樂部,茶產品投資與收藏,茶主題房產等。

  雅士茶文化:主題餐廳,酒吧,主題酒店,主題文化活動。

  大眾休閒型茶文化:安溪鐵觀音茶館,茶市場,茶節慶。

  大眾觀光型茶文化:安溪茶場,茶博物館,茶市。

有關於安溪鐵觀音的典故以及讚美茶的語句 詩句

提觀音名稱由來: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駟馬山東邊聖泉巖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並傳授鄉民,鄉民稱茶為聖樹。元豐6年(1083),安溪大旱,請來普足大師祈雨果驗,鄉親留普足大師於清水巖,他建寺修路恩澤於鄉民,他聽説聖茶的藥效,不遠百里到聖泉巖向鄉民請教種茶和做茶,並移栽聖樹。一天,普足大師(清水祖師)沐浴梵香後前往聖樹準備採茶,發現有美麗的鳳凰正品茗紅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稱小黃鹿)來吃茶葉,他眼見此情景,非常感歎:“天地造物,果真聖樹”。清水祖師回寺做茶,用聖泉泡茶,他思忖:神鳥、神獸、僧人共享聖茶,天聖也。此後,天聖茶成為他為鄉民治病之聖方。

清水祖師也將自己種茶及作茶的方式傳給鄉民,南巖山麓,一位退隱打獵將軍 “烏龍”,因他上山採茶追獵無意發明搖青工藝及發酵工藝,做出的天聖茶香氣更足,味更甘醇。鄉親向他學習,以後,用此工藝做的茶大家都叫烏龍茶。魏蔭愛茶,所做之茶都爭相品茗,王士讓告假回鄉訪親會友,到南巖山麓遊覽得品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讓奉召赴京師拜謁禮部侍郎方苞,攜茶相贈。方苞品後,自感為茶中珍品,遂轉獻乾隆,乾隆召見王士讓詢茶來處,王細説茶之來源,乾隆細觀茶葉形似觀音臉重如鐵,便賜名為“鐵觀音”。

茶詩:

《七碗茶詩》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閲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詠茶十二韻》

齊已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佔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卧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閒思異果平。

鬆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餘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嶽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鬆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台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雲寺茶詩

    【唐】呂巖

玉蕊一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雲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几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裏火煎嘗。

吳僧漫説鴉山好,蜀叟休誇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夏日閒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閒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後天。

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閒無夢夜窗虛。

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郊居即事

    【唐】賈島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

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後逢行鷺,更深聽遠蛙。

自然還往裏,多是愛煙霞。

     即目

    【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麪曲池,白鬚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即事

    【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魏蔭名茶的魏蔭總部

由國內著名鐵觀音企業魏蔭名茶斥巨資,歷時近三年打造的鐵觀音文化園主體工程完工。文化園位居安溪城東工業園,佔地27畝,集茶品種觀賞、茶文化展示、茶產品展銷為一體,設有鐵觀音茶史館、魏蔭名茶產品展示廳、魏蔭茶藝館、園區辦公樓、鐵觀音精製廠五大

功能區,成為中國鐵觀音文化與魏蔭企業文化的有機融合。以一家之力,建三百年鐵觀音文化展示基地,魏蔭名茶此舉,再次彰顯其先做茶文化,再做茶生意的企業理念。魏蔭,這個古老而又時新的名字,超越了鐵觀音的傳説與品牌,被賦予了更深層的內涵。保護鐵觀音的根

任何文化都有根,鐵觀音茶文化亦是如此。弘揚鐵觀音文化,須先弄清它的源頭。建設鐵觀音文化園,就是要保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弘揚發展安溪鐵觀音文化,在數百年茶鄉文化積澱的基礎上,飲茶思源,回報社會。魏蔭名茶董事長魏月德説。

在文化園3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上,幾處形神畢肖的塑像點綴其間,與石雕、水池等景緻相映成趣,巧妙地闡述着鐵觀音的發源故事:魏蔭製茶、觀音託夢、鐵鼎種奇茗。這裏有遍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神農氏;有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茶經》的作者――茶聖陸羽;有烏龍茶始祖蘇龍;有鐵觀音起源魏説始祖魏蔭及其栽植茶樹所用的重達1噸的鐵鼎;更有重達5噸,以純鐵塑成的全國首座名副其實的鐵觀音塑像。

同樣令人稱奇的還有,神農氏雕像後面的鐵觀音母樹發源地微縮景觀。多年來,魏蔭名茶在西坪鐵觀音母樹發源地的保護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由於通往其址的山路崎嶇,交通十分不便。為此,魏月德特地請來能工巧匠,依照西坪鐵觀音發源地――打石坑的原景,按比例建造了這個微縮景觀。從廣場環視全園,數座建築均融唐朝風格和閩南民俗特色於一體,即所謂唐風閩韻,令遊人至此不由眼前一亮。

真正意義上的品茶飲茶,是從唐朝才開始的。而魏月德先祖魏蔭,系唐代名臣魏徵的第26代傳人,所以有此設計。主樓門坊也是仿照唐太宗賜予鄭國公魏徵的門坊式樣而建的。主樓門坊上的茶緣兩字,則更直接地道出魏氏自古與茶結緣的歷史淵源。大門紅柱上的對聯:魏夢觀音何處解,蔭茶藴

韻此方尋,述説着觀音託夢的傳奇發源故事。主樓前寫着1723大字,暗示觀音託夢魏蔭那一年是清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年。

為了紀念中國六大茶類,即綠茶、紅茶、白茶、青茶、黑茶、黃茶。一座六層樓的茶聖閣矗立在廣場右側,其頂樓奉有香進入鐵觀音茶史館,首先看到的是寫有觀音賦的牌匾。走廊上的大理石雕畫講述着魏蔭發現鐵觀音、炒制鐵觀音的故事。據稱有一年,一個湖北茶商來到魏蔭公司考察,無意中與魏月德談起在湖北老家看到過有關魏蔭的連環畫,魏月德聽了以後立馬啟程,經過一番周折,終於得到了這本連環畫,在創建茶史館時,特請工匠將連環畫中有關魏蔭與鐵觀音的內容雕刻在大理石上,來賓們可以根據所刻圖文了解魏蔭鐵觀音的發源。

茶史館主要分三個展區,一是鐵觀音製作技藝展示區,二是鐵觀音文化紀念堂,三是茶農家器物展示區。

在鐵觀音製作技藝展示區,我們可以看到炒制鐵觀音所用器具及其演變。魏月德系國家級烏龍茶(鐵觀音)傳統制作工藝傳承人,藉此,魏月德表明弘揚這一國家非遺的神聖使命。鐵觀音文化紀念堂,中間供奉的是用沉香木雕刻的觀音塑像,還有古人所書閩南第一茶。紀念堂兩旁的展示櫃裏陳列的是民眾的生活器物、茶葉儲存器具、飲茶器具等,這些文物都有一定的年代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牆上所掛的魏蔭畫像。因期間魏家的許多東西流失在外,這是後來魏月德先生在汕頭做茶葉生意時無意中發現並買下的,距今已有相當長的歷史。茶農家器物展示區裏,擺放着一些蓑衣、斗笠、割草刀、碾谷機、糧倉、木桶等,無一不是農家必需器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掛在樑上的籃子,據稱當年就是用這樣的籃子,把鐵觀音挑到泉州府,作為貢品送往京城的。

文化園的實體工程建設,只是文化園建設的一個部分,在魏月德看來,打造意識形態的鐵觀音文化園,才是自己的本質追求。為此,自文化園動工之日起,魏月德就在為文化園的對外傳播功能而奔忙。在他的努力下,文化園現已作為我縣茶文化旅遊的購物定點單位,處於整體推介中。由魏月德擔任主講人的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傳習所,也即將掛牌成立。水要大,須固源;樹要大,須固根。漫步在古韻盎然的文化園中,魏月德若有所思。

打響鐵觀音的牌

如何使企業的經營與文化的弘揚有機結合,這是魏月德多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在他看來,鐵觀音文化園的建設,在保護鐵觀音傳統制作工藝,弘揚鐵觀音文化的同時,還須豐富企業自身的文化建設。既須保護鐵觀音的根,也須打響鐵觀音的牌。為此,魏蔭名茶產品展示廳、魏蔭茶藝館、園區辦公樓、鐵觀音精製廠等功能區,在文化園中也得到精心佈置。

步入主樓,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寬敞的魏蔭名茶產品展示大廳。大廳左邊是陳茶室,陳茶室旁邊是魏蔭名茶形象店,魏蔭名茶的全國連鎖店都將以此為樣板,按照統一的風格裝修。門楣上掛有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所題的鐵觀音世家五個字。進門後,躍入眼簾的是鐵觀音創始人魏蔭的頭像。在大廳裏,前來洽談合作的客商可一邊品嚐鐵觀音,一邊觀賞魏蔭鐵觀音茶藝表演。該表演系魏蔭名茶依託歷史文化背景,結合安溪鐵觀音的文化特點,經過挖掘整理所創,將在優雅的鐵觀音泡飲中,體現安溪鐵觀音的茶道精髓。

二樓左邊是魏蔭名茶的茶葉加工車間,這是一個全隔離的透明加工車間,不斷展示着魏蔭名茶生產規範化的操作。右邊則是魏蔭名茶的茶藝館,分有唐、宋、元、明、清、中華國韻、安溪茶都、西坪探源、鬆巖母樹等展區,每個茶藝館都各具特色。縱覽整個鐵觀音文化園,魏蔭名茶的企業文化恰與安溪鐵觀音文化完整而緊密的交融在一起,不由令人想到其幾年來的品牌文 化建設之路:2000年,魏月德在西坪岐山魏蔭鐵觀音初制廠內設立鐵觀音研究所,成為茶業界專家學者研究鐵觀音的試驗基地;2003年,由魏蔭名茶承辦的安溪鐵觀音茶始祖魏蔭誕辰300週年暨鐵觀音學術研討會,在鬆巖村的茶史館隆重舉行;2002年來,電視連續劇《婀娜公主》、《鐵爺茶館》、《鐵觀音傳奇》等眾多電視連續劇和電視專題片在我縣取景開拍,魏蔭公司均給予大力配合……

不久前,伴隨嶄新的魏蔭鐵觀音文化園主體工程落成,又有幾項重大文化活動在魏蔭名茶組織下,陸續展開。其中,旨在推介安溪茶文化、茶經濟、茶市場、茶品牌等茶產業成果,探析安溪鐵觀音起源與文化,傳播魏蔭名茶天地人·魏蔭茶企業理念的北大茶文化之旅 安溪鐵觀音探源暨魏蔭名茶園開園活動,已吸引了眾多茶人的積極參與。

一首簡單上口的《茉莉花》,不知被國人傳唱了多少年,連茉莉花茶也因此受益。為何行銷國內外的鐵觀音茶,卻沒有一首廣為人知的歌曲?深諳文化傳播軟實力的魏月德,不斷探尋着鐵觀音文化傳播的大眾平台。不久前,他邀請一位音樂人創作的《魏蔭鐵觀音之歌》即將進入全面傳唱階段。

標籤: 安溪 茶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hk/zonghezhishi/q4qm8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