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阿爾卑斯山脈成因

阿爾卑斯山脈成因

阿爾卑斯山脈成因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阿爾卑斯山脈成因

阿爾卑斯山脈成因是板塊碰撞、部分消失的俯衝帶、褶皺和斷層、峯谷侵蝕、巖漿活動等。

1、板塊碰撞:阿爾卑斯山脈的形成與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的碰撞有關。約6500萬年前,非洲板塊與歐亞板塊開始相互靠近,形成了地中海地區的可轉換型邊界。這一碰撞過程導致了地殼的擠壓和抬升,從而推動了阿爾卑斯山脈的形成。

2、部分消失的俯衝帶:在兩個板塊碰撞的過程中,發生了俯衝作用,形成了俯衝帶。然而,隨着板塊的碰撞繼續,俯衝帶逐漸消失,形成了複雜的變形帶和褶皺構造。這種變形過程是阿爾卑斯山脈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3、褶皺和斷層:由於板塊碰撞和擠壓,阿爾卑斯山脈地區的地殼發生了強烈的褶皺和斷層活動。這導致了山脈的抬升和形變,形成了露頭、山峯和山谷等地貌特徵。

4、峯谷侵蝕:在板塊碰撞和抬升的同時,侵蝕作用也在阿爾卑斯地區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冰川侵蝕和水力侵蝕等作用造成山脈的地形逐漸改變,形成了峯谷、U型河谷和湖泊等地貌特徵。

5、巖漿活動:在板塊碰撞過程中,地殼的抬升和局部破裂還會導致巖漿從地幔中向上升起。這些巖漿最終可能會冷卻並形成火山巖體,在阿爾卑斯山脈的某些地區形成巖漿巖和火山地貌。

阿爾卑斯山介紹

1、阿爾卑斯山脈地理位置:位於法國、意大利、瑞士、德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6個國家的部分地區,主要分佈在瑞士和奧地利國境內。西起法國東南部的尼斯附近地中海海岸,呈弧形向北、東延伸,經意大利北部、瑞士南部、列支敦士登、德國西南部,東止奧地利的維也納盆地。

2、阿爾卑斯山脈地質特點介紹:在中生代期間(2,45億~6,640萬年前),河水將被侵蝕的物質沖刷並沉積在被稱為特提斯海的廣闊洋底,並在這裏緩慢變成由石灰巖、黏土、頁巖和沙巖組成的水平巖層。

大約15億年前阿爾卑斯山是地中海的一部分請用板塊結構學説來解釋一下形成原因?

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

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早在1.8億年前,由於板塊運動,北大西洋擴張,南面的非洲板塊向北面 推進,古地中海下面的巖層受到擠壓彎曲,向上拱起,由此造成的非洲和歐洲間相對運動形成的阿爾卑斯山系,其構造既年輕又複雜。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時形成一種褶皺與斷層相結合的大型構造推覆體,使一些巨大巖體被掀起移動數十千米,覆蓋在其他巖體之上,形成了大型水平狀的平卧褶皺。西阿爾卑斯山是這種推覆體構造的典型。

更新世時

阿爾卑斯山脈

是歐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山區為厚達1公里的冰蓋所覆,除少數高峯突出冰面構成島狀山峯外,各種類型冰川地貌都很發育,冰蝕地貌尤其典型,許多山峯巖石嶙峋,角鋒尖鋭,挺拔峻峭,並有許多冰蝕崖、U形谷、冰斗、懸谷、冰蝕湖等以及冰磧地貌廣泛分佈。現代還有1200多條現代冰川,總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其中以中阿爾卑斯山麓瑞士西南的阿萊奇冰川最大,長約22.5公里,面積約130平方公里。

阿爾卑斯山除了主山系外,還有四條 支脈伸向中南歐各地:向西一條伸進伊比利亞半島,稱為比利牛斯山脈;向南一條為亞平寧山脈,它構成了亞平寧半島的主脊;東南一條稱迪納拉山脈,它縱貫整個巴爾幹半島的西側,並伸入地中海,經克里特島和塞浦路斯島直抵小亞細亞半島;東北一條稱喀爾巴阡山脈,它在東歐平原的南側一連拐了兩個大彎然後自保加利亞直臨黑海之濱。

大約1.5億年以前,阿爾卑斯山區還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隨後陸地逐漸隆起,形成了高大的

阿爾卑斯山脈

。整個山區的地殼至今還不穩定,地震頻繁。近百萬年以來,歐洲經歷了幾次大冰期,阿爾卑斯山區形成了很典型的冰川地形,許多山峯巖石嶙峋,角峯尖鋭,山區還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磧湖。直到現在,

阿爾卑斯山脈

中還有1000多條現代冰川,總面積達3600平方公里,比歐洲國家盧森堡還要大。

地質特點

阿爾卑斯山脈

是阿爾卑斯 造山運動期間湧現出來的,阿爾卑斯造山運動約在中生代將近結束的7000萬年前開始的。在中生代期間(2,45億~6,640萬年前),河水將被侵蝕的物質沖刷並沉積在被稱為特提斯海的廣闊洋底,並在這裏緩慢變成由石灰巖、黏土、頁巖和沙巖組成的水平巖層。

在第三紀中期(約4,400萬年前),非洲構造板塊向北移動,與歐亞構造板塊碰撞,那些早先沉入特提斯海的深層巖石被擠壓向結晶體的基巖及其周圍而形成褶皺,這些深層巖石隨同基巖升高至接近今日喜馬拉雅山脈的高度。這些構造運動持續到900萬年前才停止。在整個第四紀期間,侵蝕的力量啃咬着這龐大的新近形成褶皺而被推擠上來的山脈,形成了今日

阿爾卑斯山脈

地形的大概輪廓。

在第四紀期間,地形進一步被阿爾卑斯冰川作用和被填滿山谷並溢向平原而不斷伸展的冰舌塑造成形。如同圓形露天劇場似的凹地,宛如薄刀刨削過的刃嶺,諸如馬特峯(Matterhorn)、大格洛克納山(Grossglockner)之類的巍峨山峯,皆從山頂上聳起形成;山谷被擴闊並加深成為一般的U字形,大瀑布從高出主谷底部數百尺的一些懸谷噴瀉而出;修長而深不可測的湖泊給許多堅冰刨削後的山谷注滿了水;融化的冰川沉積了大量的沙礫。

當冰離開山谷時,無論是對橫向山谷或Z字形山谷都是重新向下切削。迄今所有的河谷皆已被侵蝕成海拔大為低於周圍的高山。在白朗峯附近的阿爾沃河(Arve River)的河谷中,地形凹凸的差異達3,993公尺(13,100尺)以上。

所以冰川作用改變了自然環境:谷地的氣候比周圍的高處温和得多,人類可深入山區建立居民點,交通便利了;由於冰磧沉積,土質也較為肥沃。在現代,仍有嚴重的冰川侵蝕在繼續。在

阿爾卑斯山脈

中,仍有成千平方哩以上的冰川。夏季從這些冰川融解而傾瀉出來的水對於填補用於發電的 水庫是很重要的。

阿爾卑斯山脈

範圍內,各地的高度 和形態大不相同:有主山脈周圍低窪的前阿爾卑斯形成褶皺的沉積物,也有內阿爾卑斯結晶體地塊。從地中海到維也納,

阿爾卑斯山脈

可分為西段、中段和東段,各段都有幾個不同的小山脈。

..............................................................

阿爾卑斯山脈範圍內,各地的高度 和形態大不相同:有

阿爾卑斯山脈形成原因 阿爾卑斯山脈怎麼形成

1、阿爾卑斯山形成的原因是地殼運動的結果。

2、阿爾卑斯山脈(英語Alps)位於歐洲中南部,覆蓋了意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阿爾卑斯山脈自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後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

阿爾卑斯山是由哪兩個板塊形成的

考點: 六大板塊及其示意圖 專題: 分析: 地質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説,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説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塊的名稱是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歐洲的阿爾卑斯山是由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隆起而形成的.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山脈的成因,結合相關地圖解答即可.

標籤: 阿爾卑斯山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hk/zonghezhishi/xmv5q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