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麪點是用什麼做的原料 麪點可以用來做什麼

麪點是用什麼做的原料 麪點可以用來做什麼

麪點可以用來做什麼 麪點是用什麼做的原料

麪點可以用來做什麼%20麪點是用什麼做的原料:答案是米粉或者麪粉。

1、麪點是用米粉或者麪粉做的。

2、麪點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組成部分,素以歷史悠久、製作精緻、品類豐富、風味多樣著稱於世。春秋戰國時,穀物品已有麥、稻、菽、黍、稷、粟、大麻子等,並已有五穀、九穀、百穀之稱。其中麥有大麥、小麥之分,黍、稷、稻也有許多品。

1、麪點是用米粉或者麪粉做的。

2、麪點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組成部分,素以歷史悠久、製作精緻、品類豐富、風味多樣著稱於世。春秋戰國時,穀物品已有麥、稻、菽、黍、稷、粟、大麻子等,並已有五穀、九穀、百穀之稱。其中麥有大麥、小麥之分,黍、稷、稻也有許多品。

1、麪點是用米粉或者麪粉做的。

2、麪點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組成部分,素以歷史悠久、製作精緻、品類豐富、風味多樣著稱於世。春秋戰國時,穀物品已有麥、稻、菽、黍、稷、粟、大麻子等,並已有五穀、九穀、百穀之稱。其中麥有大麥、小麥之分,黍、稷、稻也有許多品。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1、麪點是用米粉或者麪粉做的。

2、麪點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組成部分,素以歷史悠久、製作精緻、品類豐富、風味多樣著稱於世。春秋戰國時,穀物品已有麥、稻、菽、黍、稷、粟、大麻子等,並已有五穀、九穀、百穀之稱。其中麥有大麥、小麥之分,黍、稷、稻也有許多品。

麪點製作所用原材料可分為哪幾類

麪點製作所用原材料可分為:麥類麪粉製品、米類及米粉製品、豆類及豆粉製品、雜糧和澱粉類製品等。

1、麥類麪粉製品:包子、饅頭、餃子、油條、麪包等;

2、米類及米粉製品:八寶飯、湯圓、年糕、鬆糕等;

3、豆類及豆粉製品:綠豆糕、豌豆黃等;

4、雜糧和澱粉類製品:小窩頭、黃米炸糕、玉米煎餅、馬蹄糕等;

5、其他原料製品:荔芋角、薯茸餅、南瓜餅等。

麪點是什麼?

麪點主要是指麪粉加水加配料來製作的點心

從"麪點"二字的字義來看,一般認為是利用粉狀的糧食(主要是麪粉、米粉等)為原料調製而成的用以暫時充飢的食品。在南方習慣稱之為"點心",而在北方則習慣稱之為"麪食",這類食品通常以手工作坊製作,一般不作下餐主食,而以早晨、午後或夜晚食用為多。從其供應的形式看,是特指飲食業供應的方便食品(包括早點、小吃和筵席點心等)。

麪點主要做什麼

麪點主要做的有,刀削麪,煎餅,包子,油條,饅頭等。

1,刀削麪

刀削麪(外文名:Daoxiao Noodles),是山西的特色傳統麪食,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流行於山西及其周邊。

2,煎餅

煎餅(A pancake)是我國北方地區傳統主食之一,相傳發源於山東臨沂。傳統的煎餅是小麥經水充分泡開後,碾磨成糊狀,攤烙在鏊子上成圓形而成,舊時多由粗糧製作,現多用細面和水調成麪糊製作。

3,包子

包子(steamed stuffed bun)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麪食,一般由麪包裹着餡,主要製作材料有面粉和餡,起源於四川。相傳由三國時期蜀漢諸葛亮發明(距今1800多年)。

4,油條

油條,是一種古老的中式麪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鬆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宋史》記載,宋朝時,秦檜岳飛,民間通過炸制一種類似油條的面制食品(油炸檜)來表達憤怒。

5,饅頭

饅頭,別稱“饃”“饃饃”“蒸饃”,中國傳統麪食之一,傳説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所發明,是一種用發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饅頭以小麥麪粉為主要原料,是中國人日常主食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麪點

麪點常用原料包括哪些

1、中式麪點指源於我國的點心,是以各種糧食、畜禽、魚、蝦、蛋、乳、蔬菜、果品等為原料,再配以多種調味品,經過加工而製成的色、香、味、形、質俱佳的各種營養食品。

2、西式麪點簡稱西點,主要指來源於歐美國家的點心。它是以面、糖、油脂、雞蛋和乳品為原料,輔以乾鮮果品和調味料,經過調製成型、裝飾等工藝過程而製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質的營養食品。

麪點的原料

1、麪粉:構成產品的“骨架”或“框架”是保持產品形狀結構的基本原料。

①麪包:應選擇麪包專用粉,即蛋白質含量在11.5-13.5%,濕麪筋≥33%,灰分≤0.6%,粉質曲線穩定時間≥10.0min的高筋粉。

②餅乾、蛋糕、酥餅、麻花:應選擇糕點、蛋糕專用粉,即蛋白質含量在7-9%,濕麪筋≤24%,灰分≤0.55%,粉質曲線穩定時間≤2.0min的低筋粉。

2、酵母:是麪包體積膨大,組織疏鬆柔軟的生物膨鬆劑或發酵劑。

3、水:

①使麪粉蛋白質吸水形成麪筋“骨架”,使澱粉吸水糊化,溶解各種原輔料,形成均質的麪糰。

②麪糰軟硬度。

③麪糰温度。

④延長麪包產品保鮮期。

4、鹽:

①麪糰發酵速度。

②改善產品風味。

③增強麪糰筋力。

④改善麪包內部色澤,提高白度。

5、糖:

①增加營養,提供熱量,也是麪包和發酵類糕點中酵母生長的營養素。

②改善麪包和燒烤類、油炸類糕點的色澤和外觀。

③改善口味,增加產品的甜度。

④是產品的風味劑。

⑤是糕點麪糰降筋劑。

⑥是糕點的定形劑。

6、蛋:

①是蛋糕起泡劑。

②是麪糰增筋劑。

③是產品的保鮮劑。

④改善製品的色澤。

⑤增加製品的香氣。

⑤增加製品的營養價值。

7、奶粉:

①增加製品的營養價值。

②改善製品的色澤。

③是麪糰增筋劑。

④是產品保鮮劑。

⑤是產品質量改善劑。

⑤麪糰發酵速度。

⑦提高麪糰吸水率。

8、乳化劑:

①使各種物料乳化、混合、均質。

②提高麪糰筋力,增大面包體積。

③是產品的保鮮劑。

④是蛋糕的起泡劑。

9、防腐劑與抗氧化劑

①防腐與抗氧化

②抑制細菌或推遲哈喇味的發生

10、甘油與山梨糖醇

①保濕、鎖住水分

②協同調味

③協同增加美拉德反應

④協同防腐。

11、其它:增稠劑、固色劑、甜味劑、酶製劑、改良劑、膨鬆劑、濕性麪筋、谷元粉、澱粉、香精香粉、乳化膏、SP、沙蒿粉、增味劑等;詳見筆者原創《焙烤原料》。

麪點的100種做法

麪點的做法如下:

一、米發糕

原料:米發糕預拌粉300g,315-330g水,50g白砂糖,8g輔料包。

做法:

1、將米發糕預拌粉直接與水混合,攪拌均勻。

2、攪拌好的米漿蓋上蓋子或附上保鮮膜,放到30-40℃環境下發酵12-15小時。

3、發酵結束後,先加入白砂糖攪拌均勻,再加入輔料包攪拌均勻。

4、倒入適合的容器(模具、小瓷碗等都可以)旺火蒸制15分鐘(蒸制時間視模具大小深淺而定)。

二、酵母饅頭

原料:麪粉500克、酵母5克、改良劑1克、泡打粉5克、水300克。

做法:

1、把泡打粉和改良劑放面裏攪拌均勻,扒窩、放酵母、水攪拌均勻和成有筋力的麪糰,醒15分鐘。

2、搓條,下劑8個,揉成饅頭,再醒10分鐘,涼水下鍋蒸18分鐘。泡打粉學名速發粉。小蘇打學名碳酸氫鈉,在潮濕或熱空氣中緩緩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發酵粉,又稱泡打粉、焙粉、發粉,屬於符合膨鬆劑遇冷水即產生二氧化碳。

三、奶香花捲

原料:麪粉500克、酵母5克、泡打粉5克、奶200克、糖50克、水100克。

做法:

1、把泡打粉放入麪粉中攪拌均勻,酵母、糖、奶、水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合成面坯醒10分鐘。

2、搓條,抹油,盤成畫卷坯。

四、吊爐餅

原料:高筋麪粉500克、雞蛋1個、豆油25克、鹽5克、水290克。

做法:

1、蛋、鹽放在盆內攪拌均勻鹽融化,倒入麪粉炒拌成面梭子,用手帶少許涼水紮成有筋力的麪糰醒20分鐘。

2、將麪糰搓成長條,分八個劑子,團成橢圓型稍醒(油案)蓋上塑料膜。

3、油案上抹少許油,將劑子揉成長方形,雙手拿起,輕輕摔兩下,如一張薄紙,抹油,左右提起成自然褶的條狀,右手拿另一端雙手伸長,盤成餅坯,把劑子頭掖在邊緣下,雙手推成厚1.2釐米的圓餅。

4、電餅鐺180-200度寬油烙。特點:外焦裏軟,酥香適口,現烙現吃。

五、發麪糖餅

原料:麪粉500克,泡打粉5克,酵母粉5克,改良劑1克,水300克。

做法:

1、和麪發酸酵麪糰(軟點)不用發太大。

2、拌餡。

3、麪糰取出放案上,直接杆成32毫米厚的長方形大片,刷油,灑粉,從上往下卷,揪成8個劑子,封上合一起,杆圓片包餡,收嚴劑口杆餅,放入方盤裏醒20分鐘,160-180度蓋嚴蓋子烙。

六、五香餅

原料:同發麪糖餅。

輔料:五香粉、鹽、味精、油、芝麻。

做法:同發麪糖餅發麪,杆大片,抹輔料,卷柱,揪劑收口和一起,按扁,可杆長圓形。

七、大鹼饅頭

原料:麪粉500克,老肥150克,水250克,鹼2-5克,小蘇打1-2克。

做法:

1、把老肥用温水抓開,倒入扒窩的麪粉中調勻,揉勻,發酵(不超過12小時),一般晚上發早上製作。

2、將發起的麪糰放案上,雙手攤開,中間放鹼水,揉搓後放水,小蘇打水搓勻,驗鹼稍醒。

3、面搓條,分八個劑子,肉饅頭坯,醒20分鐘,先用中火後在用大火蒸制20分鐘。

八、糖酥餅

原料:麪粉500克,水290克(冬天温水)。

酥料:油100克,麪粉100克,炒熟。

餡料:白糖,熟麪粉,芝麻,豆油。

做法:

1、合成水扎麪糰醒20分鐘。

2、油放鍋裏燒熱,加麪粉炒至棕紅色關火晾涼。

3、把麪糰杆成1釐米厚的長方形薄片,然後把炒好的酥料均勻的鋪在麪皮上,捲成圓柱下劑,兩邊劑口對摺,收口按扁,杆成2釐米厚的圓片,上陷,提褶包法,杆成4釐米厚的餅坯,寬油鍋烙至金即可。

九、六合麪餅

原料:A、麪粉250克,玉米麪100克,小米麪50克,黃豆麪50克。B、泡打原料:粉4克,酵母4克,改良劑1克。C、白糖10克,甜蜜素1克,水500克。

做法:

1、B粉放入乾粉中.

2、C粉放入盆內溶化,再將A料緩緩倒入盆中,攪拌成糊狀,醒發30分鐘。

3、用手勺盛出倒入平鍋,160度烙,蓋上蓋。

4、分鐘底見且定型,翻過來烙成,成品30個,特點軟糯,營養成分全面。

十、無礬油條

原料:A原料:麪粉500克,鹽7克,小蘇打2.5克,雞蛋1個。B原料:麪粉500克,鹽7克,泡打粉10克,糖10克,水300克。

做法:B料可在面案上切劑,扎水二次可炸油條。注:油温識別1成0度,2成30度,3成60度,4成90度,5成120度,6成150度,7成180度,8成210度,9成240度,10成成熟至燃點。1-2成和10成油温沒價值,3-5成為温油,5-7成為熱油,7-9成為旺油。

1、什麼是麪點原料及麪點原料研究的內容有哪些? 2、麪點原料是如何分類的,研究麪點原料有什麼意義?

1、麪點原料是指用於製作麪點的各種食材,包括麪粉、水、食鹽、糖、酵母等等。麪點原料研究的內容包括原料生產、質量檢測、加工工藝、理化性質等方面的研究。

具體來説,麪點原料研究的內容包括:

(1)麪粉的品種和加工工藝對面團性質和麪點質量的影響

(2)澱粉、蛋白質、脂肪以及其他成分對面點質量的影響

(3)不同加工工藝對面點質量的影響,如發酵、烘烤、蒸煮等

(4)麪點原料的理化性質,如粘度、硬度、延展性等

2、麪點原料可以按來源、性質、加工工藝等方面進行分類。按來源可以分為穀類麪粉、豆類麪粉、堅果粉等;按性質可以分為低筋麪粉、中筋麪粉、高筋麪粉等;按加工工藝可以分為精製麪粉、全麥麪粉、半全麥麪粉等。

研究麪點原料有很多意義:

(1)能夠了解不同麪點原料的特性和實際應用,為製作高質量的麪點提供參考。

(2)能夠提高麪點原料加工工藝的效率和經濟效益。

(3)能夠開發新型麪點原料,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和口味偏好,推動行業的發展。

(4)能夠加深人們對食品科學的認識,推廣食品健康知識,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

麪點基本功

麪點製作技術,是烹飪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麪點分為中點和西點,包括的內容極其廣泛。從廣義上講,泛指用各種

糧食(大米、小麥、雜糧等)、豆類、果品、魚蝦及根莖菜類為坯皮原料,

配以多種餡心(有的不配餡心)製作的各種主食、小吃和點心;從狹義上講,

特指利用麪粉、米粉及其它雜糧粉料調成麪糰製作的麪食小吃和正餐筵席的

各式點心。

我國麪點種類繁多,花色複雜,具體的分類方法有:按原料分類,可分

為麥類製品、米類製品、雜糧類和其它製品;按熟制方法分類,可分為蒸、

煮、煎、烙、炸、烤以及綜合熟制方法的製品;按形態分類,可分為飯、粥、

糕、餅、團、粉、條、塊、卷、包、餃以及羹、凍等;按麪糰分類,可分為

水調麪糰、膨鬆麪糰、油酥麪糰、米粉面團和其它麪糰。

原 料

製作麪點的原料,按其作用可分為主要原料、制餡原料、調料和輔助原

料 3 大類。

1.主要原料

製作麪點的主要原料是糧食(包括麪粉、大米、米粉和雜糧)。其主要

作用是調成麪糰製作坯皮,故稱“坯皮原料”。

【麪粉】麪粉是製作麪點的重要原料。其主要成分為蛋白質、糖類、脂

肪、水分、灰分和維生素等。

①蛋白質蛋白質是麪粉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約佔 7.2%~12.2%。麪粉

中蛋白質的種類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麥膠蛋白和麥麩蛋白,它們的含量佔

麪粉中蛋白質總含量的 80%以上,是構成麪筋質(俗稱“麪筋”)的主要成

分。

②糖類麪粉中糖類的含量最多,約佔 70%~80%,包括澱粉、纖維素、

半纖維素和低分子糖分。其中澱粉佔糖類總量的 99%以上。

③脂肪麪粉中脂肪含量約為 1.3%~1.8%。

④水分、灰分、維生素面粉中的水分含量為 12%~14%;灰分系指礦物

質而言,含量約為 0.5%~1.4%;維生素的種類較為豐富,有脂溶性的維生

素 A、維生素 E 和水溶性的 B 族維生素。

【大米】大米分為秈米、粳米和糯米 3 類。它們都可做成乾飯、稀粥,

又可磨成米粉使用。

①秈米其特點是硬度中等,粘性小,脹性大。主要用於製作乾飯、稀粥;

磨成粉後,也可製作小吃和點心。用秈米粉調成的粉團,質硬,能發酵使用。

②粳米其特點是硬度高,粘性低於糯米,脹性大於糯米,出飯率比秈米

低。用純粳米粉調成的粉團,一般不作發酵使用。

③糯米糯米又稱江米。其特點是粘性大,脹性小,硬度低,成

11種家常麪點做法

  麪點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組成部分,素以歷史悠久、製作精緻、品類豐富著稱於世。春秋戰國時,穀物品已有麥、稻、菽、黍、稷、粟、麻子等,並已有五穀、九穀、百穀之稱。

   一、葱油餅

  用料:麪粉兩碗,開水半碗,冷水半碗,鹽少許,葱1根,葷油適量。

  製作方法:1,將麪粉倒入容器,加開水,鹽揉成燙麪團,蓋上温布發20 分鐘。

  2,葱洗淨切成末。

  3,將發好的麪糰揉成長條,切成五小塊,擀開,抹一層薄油,撒上 葱末,捲成長條形,再盤成卷壓扁,擀成餅狀。 4,平底鍋加少許油,放入擀好的餅,烙成兩面呈金即可盛出, 用刀切開食用。

  愛心提示:葱洗淨後最好把水瀝乾,包在面裏才不會太濕,葱末不要切的太大,否則會把麪皮烙破。

   二、牛肉餡餅

  用料:麪粉兩碗,開水半碗,冷水各半碗,鹽少許,牛肉餡6兩,元葱1個,薑末,料酒,醬油,胡椒粉,澱粉少許。

  製作方法:1,麪粉倒入容器裏,加開水,冷水,鹽一起揉成麪糰,發好。

  2,元葱切成末,和肉餡,加薑末,料酒,醬油,鹽,胡椒粉一起調好入味。

  3,發好的面切成小塊,擀成圓片,包入調好的肉餡,壓成餅狀。

  4,平底鍋加油燒至四,五成熱,放入餡餅,蓋上蓋煎10分鐘,中間 翻幾次面,煎熟即可。

  愛心提示:肉餡不要太瘦,否則發柴,除牛肉餡,也可用豬肉做餡。

   三、絲餅

  用料:麪粉2碗,開水半碗,冷水半碗,鹽少許,葷油適量。

  製作方法:1,麪粉加開水,冷水,鹽一起和成麪糰,發20分鐘。

  2,發好的麪糰切成5-6塊,每塊都擀成薄片,抹上葷油,用刀切成 手指寬的`條。

  3,把切好的條抓在一起拉長,盤成團壓扁,擀成薄餅。

  4,平底鍋加油燒熱,將餅放入其中烙成兩面金,盛出即可。

  愛心提示:烙餅時火不要太大,否則外面已經焦糊,裏面還沒熟。

   四、南瓜煎餅

  用料:南瓜,麪粉,泡打粉,葷油,水,鹽

  製作方法:1,南瓜洗淨,去皮切成末,與麪粉,鹽,泡打粉,水和麪糊狀,加 入葷油攪勻。

  2,平底鍋倒入油燒熱,把麪糊倒入鍋中,攤麪餅狀,煎麪兩面金黃 即可。

  愛心提示:麪糊每次倒入不要太多,分幾次煎成小餅,食用方便。愛吃甜食的, 也可以加入白糖,將鹽去掉即可。

  五、牡蠣韭菜餅

  用料:牡蠣肉3兩,韭菜3兩,麪粉兩碗,澱粉1兩,葷油,鹽,泡打粉,水適量。

  製作方法:1,牡蠣肉洗淨,用開水焯一下撈出,韭菜洗淨,切碎。

  2,麪粉,澱粉,泡打粉,鹽混合,加水調成麪糊,再加葷油,韭菜 攪勻。

  3,平底鍋倒油燒熱,注入麪糊,上面放少許牡蠣,煎至金取出 即可,食用時沾番茄醬或甜麪醬均可。

  愛心提示:煎時火不要太旺,並需要不停地晃動鍋,使其受熱均勻。

  六、回族燒賣

  用料:燒賣皮1斤,牛肉餡4兩,葱,姜,料酒,胡椒粉,鹽,雞精適量。

  製作方法:1,糯米泡透洗淨,蒸熟,葱,姜切末。

  2,牛肉餡加葱,薑末,鹽,雞精,胡椒粉,料酒調好入味,和糯米 一下拌勻炒透,製成餡料。

  3,燒賣皮包入餡,輕收口豎起,放在蒸屜上入蒸鍋蒸8分鐘即可。

  愛心提示:炒餡時要用小火慢炒,攪拌均勻。

  七、四川麻圓

  用料:糯米粉1斤,小麥澱粉2 兩,麪粉1兩,白糖,葷油,豆沙餡,芝麻, 酵母適量

  製作方法:1,小麥澱粉用開水調成糊狀,與糯米粉,麪粉,酵母,白糖,葷油 和成麪糰,找好軟硬製成胚料。 2,豆沙揪成劑子搓圓,取一胚料在中間壓一小坑,包入豆沙餡,表 面粘一層水後,滾上芝麻,發酵30分鐘。 3,鍋內放油,燒至三,四成熱時,將制好的麻圓下鍋炸至浮起,漲 大,成金撈出。

  愛心提示:炸麻圓温度要掌握好,否則容易崩裂傷人。

   八、刀切饅頭

  用料:麪粉6兩,水3兩,白糖3錢,酵母少許

  製作方法:1,酵母用水溶開加入白糖,麪粉和成麪糰,用濕布蓋上發酵30分鐘。

  2,麪糰擀成長方形,再由上至下將麪糰捲起,壓實,用刀切成小塊,入在蒸鍋中發30分鐘,再蒸蒸日15分鐘,取出即可。

  愛心提示:麪粉用高筋麪粉和低筋麪粉混合效果最好,饅頭蒸好用油炸成金 ,沾煉乳吃,味道更好。

  九、三鮮包子

  用料:麪粉1斤,酵母2錢,油菜半斤,香菇半斤,肉餡半斤,葱,薑末適量, 胡椒粉少許。

  製作方法:1,麪粉加水,酵母調勻和成麪糰發酵20分鐘。

  2,油菜洗淨用開水焯透,撈出瀝乾切碎,擠出水分,香菇切小丁, 用油,料酒,醬油炒幹入味,與油菜,肉餡,鹽,雞精,胡椒粉調成餡。

  3,麪糰製成小劑子,擀成皮,包入餡,封口,上蒸鍋蒸5分鐘即可。

  愛心提示:包子的褶要捏勻,餡要裝得飽滿,口要封圓。

  十、葱油花捲

  用料:麪粉1斤,酵母2錢,清水半碗,葱,鹽,雞精,胡椒粉各適量,葷油少 許。

  製作方法:1,麪粉加清水,酵母和成麪糰,發酵10分鐘。

  2,葱洗淨,切成末加鹽,雞精,胡椒粉攪拌待用。

  3,將發好的麪糰擀成片刷上油,撒上葱末對摺後再刷油,撒葱末, 用刀切成小條,擰成反勁,再醒30分鐘,上蒸鍋蒸5分鐘即可。

  愛心提示:掌握好酵母的用量,花捲才能暄軟膨鬆,有彈性。

  十一、糖酥麻花

  用料:麪粉1斤,白糖1兩半,色拉油,泡打粉,水蘇達,酵母適量

  製作方法:1,將麪粉,小蘇達,泡打粉一起過篩後,放入豆油,温水調成軟硬 適當的麪糰,略醒一會兒。

  2,將麪糰製成15個大小均勻的小劑,醒30分鐘。

  3,將醒好的劑子用手搓成長條擰成麻花勁,醒20分鐘,下鍋中火炸 成金紅色撈出。

  愛心提示:麻花炸時要不停地滾動,以便受熱均勻,顏色一致。

麪點是做什麼的

一、麪點的分類

麪點主要可分為:餅類(麪食之圓扁者皆謂之餅),餃類(水餃);條類(麪條);糕類;團類(團糕);包類(包子);卷類(蛋卷、煎餅卷、春捲等);凍類(西瓜凍)等。

二、麪點的工藝流程

1.選擇原材料

麪點的原料選擇,即選取優質原料。具體地説,就是選擇適合於製品的製作要求、製作特色的原料品種。

第一步,主要從質地、品種、部位、營養衞生幾方面着眼。

質地:優質優價,損耗微小,與成品要求相符,軟硬、老嫩適宜,滋味純正。

品種:原料鮮活,光澤正常;原料乾製,形態完好,雜質甚少。均無異味,感官良好。

部位:餡料講究部位質量。根據製品要求選擇動植物最適當的部位,蔬菜該葉則葉,該莖則莖。

營養衞生:營養豐富,鮮美適口,無污無毒,利於吸收,利人康健。

第二步,要熟悉和掌握原料的性質、用途、加工、處理方法等。

性質用途:掌握原料的性質、目的是達到物盡其用,發揮原料的最大用途。皮坯料:米、麥及各種雜糧,都含有澱粉、蛋白質和脂肪等。成熟後都有鬆、軟、粘、韌等特點,但其性質又有一定的差別,有的只能單獨使用,有的可以混合使用,如不熟悉這些情況,就很難合理使用;性質不同,製作方法亦隨之而異。輔助料:酵母、油脂、化學膨鬆劑等,主要用以改善麪糰性質,使製品形成酥鬆多孔、柔軟體大的特色。這些原料在麪點製作中有其特殊的性質,加入麪糰中通過理化及生物的反應,而發揮作用。在使用時應熟悉其成分、質量、性質、使用方法。如在麪糰中,酵母的發酵能力,鹽鹼的筋力、糖的脱水性,鹼礬的起發性等。有些輔助料如色素、香精等,使用過量對人體有害,應按國家規定合理使用。

加工處理方法:麪點製品所用的原料,大都在製作前經過加工和處理的過程。由於加工方法不同,在使用上就有所差別,製作的品種也隨之有所不同。所以,不同麪點的製品,就要求原料有不同的加工處理,否則,會影響成品質量。如米粉製品,有的適宜用粗粉製作,也有的適宜於用細粉調製。米粉因磨製的方法和過程不同,又分為幹磨粉、濕磨粉、水磨粉等,雖同屬米粉,但因加工不同,性質則有很大差異。再如“抻面”技術,要想抻出細如髮絲的“龍鬚麪”,就須使用加工精細的精粉,而標準粉就較難抻出。

2.調製麪糰

(1)和麪。和麪是指將粉料與水、油、蛋液等摻和揉成麪糰的過程。它是整個麪點製作中最初的一道工序。亦是製作麪點的一個重要環節。麪糰調和的軟硬,會直接影響麪點製作工藝和成品的質量。

(2)揉麪。揉麪就是在麪粉顆粒吸水發生粘連的基礎上,通過反覆揉搓,使各種粉料調和均勻,充分吸收水分而膨脹粘連形成麪糰的過程。揉麪是調製麪糰的關鍵,它可使麪糰進一步均勻、增勁、柔潤、光滑或酥軟等。

3.成型預加工

(1)搓條:搓條是將揉好的麪糰搓成長條的一種手法。

(2)下劑:下劑,也叫掐劑子,即將搓條後的麪糰分割成為有一定重量的坯子。它要求大小均勻,重量一致。下劑直接關係到製品成型的整齊和規格的大小、核算的標準等。

(3)制皮:制皮就是用手或擀麪杖將面劑按擀成圓形扁片的過程,亦叫擀皮。制皮技術要求高,操作方法較複雜,它的質量好壞,會直接影響包捏和製品的成。

(4)上餡:上餡,有些地區叫包餡、塌餡、打餡等。即在製成的坯皮中間放上已制好的餡心的過程,它是製作有餡品種的一道必需工序。上餡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成品的包捏和質量。

(5)成型:中國畫點品種豐富多彩,形態五光十色,千姿百態。全國各地的麪點品種大都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並各有其風味特色。從造型上講,也是點、線、面、體,應有盡有,並可將其分成許多種類型。按成型的程序來分,可分為三類:第一,先預製成型後烹製成熟的,絕大多數糕點、包餃等都是採用此法,包成餡心後即成形狀。第二,加邊熱邊成型的,這包括小元宵、藕粉圓子、煎餅、刀削麪、撥魚及各式炒麪、湯麪等品種。第三,加熱成熟後再處理成型,多用於涼糕,如涼團、如意涼卷、年糕等。按成型的手法來分,可分為揉、搓、擀、卷、包、捏、夾、剪、抻、切、削、撥、疊、攤、按、印、鉗、滾、嵌等。按製品完成的形態分,可分為簡易型、雕塑型、圖案型、拼擺型;按其體態分,先分為固態造型、液態造型(湯羹),還可以分為平面型、立體型。

標籤: 麪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xiaoqiaomen/2lxn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