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八月十五由來的意義是什麼

八月十五由來的意義是什麼

八月十五由來的意義是什麼

八月十五的來歷

來歷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而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 “仲秋”,而且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的演變稱為“中秋節”。

來歷二: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後裔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然後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捨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後奔月亮去了,至於嫦娥為什麼吃藥,還有幾種説法,這裏不表,後裔對嫦娥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裏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後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説人們聽説嫦娥成仙之後,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

來歷三:由祭祀土地神演變而來,在農耕社會,農作物的收穫對於農民至關重要,所以人們經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動,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獲、冬藏之説,在秋季收穫時,農民會祭祀土地神,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所以可能是由這延續下來的習俗。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説:“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並沒有説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直至唐朝以後,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説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一般認為,中秋節開始盛行於宋朝,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了。

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的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由來的意義是什麼

八月十五中秋賞月由來:中秋賞月是由秋分祭月演化而來。

秋分之日,都是在農曆八月裏,但是具體日期每年都不同,所以不一定能碰巧趕上圓月。而祭月無圓月則大為遺憾。所以,後來人們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而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中秋除了祭月的儀式外,還有遊賞的風俗。據《晉書》記載,早在晉代已經有泛江賞月之俗。並且賞月活動愈演愈烈,而祭月的風俗在民間卻越來越淡化,一向嚴肅的祭祀儀式變成了輕鬆活潑的賞月活動。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繁盛一時,其內容也融入了唐朝開放包容、自由浪漫的時代精神,演繹出更多的傳奇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唐明皇夜遊月宮等神話傳説活靈活現,使中秋文化充滿瑰麗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

中秋賞月象徵着什麼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人們通過在中秋節賞月來寄託思緒,也是人們渴望團圓的美好心情。

中秋節吃月餅的意義

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朝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説:“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説:“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

中秋節送家人的祝福

1、一家人,心相連,用愛圍一個大圈圈,夢就算,再遙遠,心裏有家就會大團圓。

2、中秋月圓、佳節思親、遠隔天涯、舉目有親、心願、祝願、如願、情緣、了願。祝你幸福快樂!

3、一切過去了的都會變成親切的懷念,一切逝去了的方知可貴。祝您中秋快樂!

4、在此中秋佳節來臨之際,願你心情如秋高氣爽!笑臉如鮮花常開!願望個個如願!中秋快樂!

標籤: 十五 八月 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xiaoqiaomen/ogmz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