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元好問的資料簡介

元好問的資料簡介

元好問的資料簡介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家庭背景

相傳他的祖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兒子(一説為秦王拓跋翰,另一説為南安王拓跋餘)。其祖先又隨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遷洛陽,並在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中改姓元。北魏分裂之後,户籍落至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五代時期以後,又由河南移家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縣)。他的高祖元誼,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年)官忻州神武(虎)軍使。曾祖元春(一作椿)任北宋隰州(治今山西省隰縣)團練使,又從平定移家忻州,遂為忻州人。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任柔服(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丞。父親元德明多次科舉不中,以教授鄉學為業,平時詩酒自娛,著有《東巖集》。

遊學四方

金章宗明昌元年七月八日(1190年8月10日),元好問誕生在忻州農村一個世代書香的士大夫家庭裏。由於他的二叔和三叔都沒有兒子,元好問的兄弟有三個,他又是第三。根於中國傳統,他的叔父元格(後元好問稱他為隴城府君)在他生後七個月時,就把他當做過繼兒子,隨即把他帶到掖縣縣令任上。

據記載,元好問天資聰明,七歲就能寫詩,被人譽為“神童”。十一歲時,元格在冀州任職,元好問得到了翰林侍讀學士兼知登聞鼓院路擇的賞識,路擇“愛其俊爽,教之為文”。十四歲時,元好問又師從陵川人郝晉卿,博通經史、淹貫百家。到元好問十七歲時,元格被罷去陵川縣令之職,但為了兒子的學習,他仍繼續住在陵川,直到元好問十九歲完成學業,才帶全家離開陵川。

科場受挫

元好問從十六歲起開始參加科舉考試。由於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識免鄉試”,他直接到幷州參加府試,但榜上無名。此後在泰和八年(1208年)十九歲時,他又到長安參加府試,但這次又未中。

元好問二十一歲時返回故里,在離祠堂幾十裏外的定襄遺山讀書,故而自號“遺山山人”。兩年之後,蒙古大軍突襲秀容,屠城十萬餘眾,其兄元好古喪生。為避兵禍,元好問舉家遷往河南福昌,後轉徙登封。

衞紹王崇慶元年(1212年),元好問又到中都(今北京)第三次參加考試,仍未考中。這年正月,金朝三十萬大軍被蒙古擊敗,蒙古已逼近中都,路途的坎坷、國家的危機,加上考試的失敗,使他的情緒非常低沉憂慮。

貞佑二年(1214年),蒙古兵圍攻、金兵節節敗退,金宣宗倉皇遷都南京,元好問於這年夏天赴汴京,準備將於秋天舉行的考試。雖然考試又一次失敗,但他卻通過應試汴梁,得以與朝中名人、權要如趙秉文、楊雲翼、雷淵、李晏等交接結好,詩歌創作極豐。其中《箕山》、《元魯縣琴台》等篇,深得時任禮部尚書的趙秉文讚賞,其文名震京師,被譽為“元才子”。但不久由於蒙古兵圍攻,元好問不得不由山西逃難河南,並在豫西逐漸定居下來。貞佑五年(1217年),二十八歲的元好問又赴京趕考,仍未成功。

坎坷仕途

興定五年(1221年),三十二歲的元好問進士及第,因科場糾紛,被誣為“元氏黨人”,便憤然不就選任。又過了三年,到他三十五歲時,元好問又得到趙秉文等人的貢舉,以考試優異得中科舉。這次宏詞科登第後,元好問才正式就選,被任為權國史院編修,留官汴京,但生活頗為清苦。

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三十六歲的元好問因不滿冷官生活請長假回到了登封,期間撰寫了一部重要著作《杜詩學》,內容包括杜甫的傳志、年譜和唐朝以來評論杜詩的言論。

正大三年(1226年),元好問任河南鎮平縣令。次年,改官河南內鄉縣令,不久其母張氏身故,其長子出生,元好問丁憂閒居內鄉白鹿原,應鄧州帥移刺瑗之邀,赴任幕僚。不久,蒙古軍攻陷鳳翔,鄧州帥投降,元好問藉機辭去幕府。

正大八年(1231年),元好問調任南陽縣令,他在任上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成績斐然。所以河南志書稱他“知南陽縣,善政尤著”。《南陽縣誌》記載:“南陽大縣,兵民十餘萬,(元好問)帥府令鎮撫,甚存威惠”。

國亡被囚

此後不久,元好問赴京調金中央政府任尚書省令史,移家汴京。此後又升任左司都事,又轉任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官至翰林知制誥。

天興二年(1233年),蒙古軍圍開封,元好問在圍城中。金哀宗逃出京城,兵敗衞州後逃往歸德府。朝中無主,崔立率兵向蒙古請降獻城。崔立投降蒙古後,脅迫朝臣為其立碑歌功頌德,元好問、王若虛、劉祁等都被迫參加撰寫碑文,磨掉宋徽宗所立《甘露碑》字跡,刻上碑文。

天興二年(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問即向當時任蒙古國中書令的耶律楚材推薦了五十四個中原秀士王若虛等,請耶律楚材予以保護和任用。金亡後,元好問隨金朝大批官員被俘,並被押往山東聊城看管兩年,後居住冠氏縣。元好問作為囚徒,與家人輾轉于山東聊城等地,並逐漸與蒙古國的漢軍首領嚴實、趙天錫等接上關係,生活逐漸好轉和行動較為自由。

這期間,他痛心金國的淪亡,奸賊的誤國,併為了以詩存史,勤奮編輯金國已故君臣詩詞總集《中州集》。以“中州”名集,則寓有緬懷故國和以金為正統的深意。

晚年生活

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秋,因其詩文名氣頗大,耶律楚材傾心接納元好問。可五十歲的元好問已無意出仕為官,其年重回老家,隱居故里,並交友遊歷,潛心編纂著述。元憲宗七年九月四日(1257年10月12日),元好問在獲鹿寓舍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唐詩人元結後裔。

高祖元誼,北宋宣和年間官忻州神武軍使,定居秀容。

元好問出生七月,過繼叔父元格。格歷任掖縣、陵川令,衞紹王大安二年(1210)卒於隴城 。好問七歲能詩 ,有神童之目。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

金亡不仕,以著述存史自任;採摭金源君臣遺言往行,至百餘萬言,元人編修《金史》多本其著。纂成《中州集》十卷 ,附《中州樂府》,有金一代詩詞多賴以存。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今屬河北)寓舍,年六十八。

《金史》卷一二六附傳元德明。繆鉞謂:“金自大定 、明昌以還,文風蔚起,遂於末造篤生遺山,卓為一代宗匠。其詩嗣響子美,方軌放翁,古文渾雅,樂府疏快,國亡以文獻自任。

所著《壬辰雜編》雖失傳 ,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其書,故獨稱雅正。詩文史學,萃於一身,非第元明之後無與頡頏,兩漢以來 ,固不數數覯也 。”

著有《遺山文集》四十卷,《遺山樂府》五卷,《續夷堅志》四卷。《全金元詞》收錄其詞三百八十餘首,最為完備。

元好問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其詩奇崛而絕雕琢,巧縟而不綺麗,形成河汾詩派。年致力收集金君臣遺言往事,多為後人纂修金史所本。著有《杜詩學》《東坡詩雅》《錦畿》《詩文自警》《壬辰雜編》《遺山先生文集》四十卷、《續夷堅志》四卷、《遺山先生新樂府》五卷等,傳世有《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現有清光緒讀書山房重刊本《元遺山先生全集》。

他是我國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文壇盟主,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詩作成就最高,“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

著有《元遺山先生全集》,詞集為《遺山樂府》。輯有《中州集》,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學作品。著有其詩剛健、其文弘肆、其詞清雋,缺點是“往往自蹈窠臼”。今存詩1361首,內容豐富。一些詩篇生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動亂和百姓苦難,如《岐陽》《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詩,沉鬱悲涼,追蹤老杜,堪稱一代“詩史”。其寫景詩,表現山川之美,意境清新,膾炙人口。詩體裁多樣,七言是其所長。

元好問之文繼承唐宋大家傳統,清新雄健,長短隨意,眾體悉備,為金代文學批評之鉅子,仿杜甫《戲為六絕句》體例所寫《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影響頗大。

今存詞377首,藝術上以蘇、辛為典範,兼有豪放、婉約諸種風格,當為金代詞壇第一人。今存散曲僅9首,用俗為雅,變故作新,具有開創性。《續夷堅志》為其筆記小説集,為金代現存的優秀短篇小説。

詩歌

元好問是一位才華橫溢、多才多藝的文學家。他對當時所有的文學形式除金院本之類的戲曲作品未見流傳至今的實證或記載傳説之外,其他的幾乎都有,如:詩、詞、歌、曲、賦、小説,傳統的論、記、表、疏、碑、銘、贊、志、碣、序、引、頌、書、説、跋、狀、青詞,以及官府公文詔、制、誥、露布等,均掌握熟練、運用自如。

元好問的作品,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內容實在,感情真摯,語言優美而不尚浮華。他的同時代人和後世都對他的詩文有極高的評價。

他的朋友徐世隆説他:“作為詩文,皆有法度可觀,文體粹然為之一變。大較遺山詩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邁往之氣;文宗韓、歐,正大明達,而無奇纖晦澀之語;樂府則清新頓挫,閒宛瀏亮,體制最備。又能用俗為雅,變故作新,得前輩不傳之妙,東坡、稼軒而下不論也。”他的另一位朋友李冶更譽其為“二李(李白、李邕)後身”。

《四庫全書總目·遺山集》評元好問稱;“好問才雄學贍,金元之際屹然為文章大宗,所撰《中州集》,意在以詩存史,去取尚不盡精。至所自作,則興象深邃,風格遒上,無宋南渡宋江湖諸人之習,亦無江西派生拗粗獷之失,至古文,繩尺嚴密,眾體悉備,而碑版志銘諸作尤為具有法度。”

元好問又是一位高明的文藝理論家,他的《論詩三首》、《論詩三十首》《與張仲傑郎中論文》《校笠澤叢書後記》等等,都很精闢地評論了古代詩人詩派的得失。他也主張作詩為文要“誠”、要寫“情性”,還提出許多寫作時的技巧原則,反對生硬晦澀,亂排典故,做學問要“真積力久”等等,都是他幾十年親身實踐得來的結晶,有着切實可行的指導意義。

詞的創作

1、反映了多方面的社會生活

(1)喪亂詞;(2)寫景詞;(3)愛情詞

(4)其他:詠懷、弔古、送別、詠物、射獵、邊塞詞

2、特色:元好問以蘇、辛為典範,並吸取各家之長,因而兼有婉約、豪放諸種風格。

詩歌理論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詩歌理論主張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主要理論觀點在於提倡“自然”,主張情性之“真”;倡導雄勁豪放的詩風提倡性靈、神韻、格調的兼容;主張李、杜並列;提倡多元繼承的詩風;開郝經詩歌理論之先端。元好問的詩歌理論觀點影響也有元一代的詩歌理論。

文學

元好問的主要文學成就

元好問詩歌的主要成就在於喪亂詩的思想價值和山水詩的審美價值。  元好問的喪亂詩兩個最主要的特點,一是真實地反映了金朝被滅亡,人民遭塗炭的社會現實,他的著名的《岐陽三首》為其中代表作品。真實是元好問喪亂詩最主要的特點。

二是歷史的反思。元好問的喪亂詩,包融了他對喪亂事實的歷史審視,作出了歷史的評價,從而增加了思想的深度。

元好問是金朝最傑出的詞人,存詞三百餘首,無論詞之數量質量,都為金詞之冠;元好問的散文雄深簡樸,獨具一格,元好問有筆記作品《續夷堅志》,為金代筆記上乘之作。

史學

元好問目睹親歷金朝的衰亡和蒙古滅金的全過程,又從政多年,強烈的憂國憂民的社會責任感,使他時刻關注着金國的命運和金國史蹟的保存。

當金如敗亡前夕,他就向當政者建議用女真文小字寫一部金史,但未能如願,他就私下編撰了一部《壬辰雜編》。金滅亡後,他抱着“國亡史興,己所當任”的愛國信念,決心以自己一人之力修一部金史,併為此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和沉重的代價。他拒不應聘作蒙古國的官,以表明自己的遺民身份和對故國的忠忱。但為了寫金史,又不得不與出仕蒙古國的中上層官員相周旋,以便取得他們的協助和必要的資料;也正因如此,而引起許多人對他的不諒解,“百謗百罵,嬉笑姍侮,上累祖彌,下辱子孫”。為了完成自己脩金史的宏願,元好問忍辱負重20多年,直到去世,併為脩金史,在自己家的院子裏建了一座“野史亭”,作為存放有關資料和編輯寫作的地方。多年的奔波,他積累了相當多的金朝君臣遺言往行的資料上百萬字,後稱“金源君臣言行錄”。

他抱着“以詩存史”的目的,編成《中州集》。這是一部金代詩歌總集,裏面不僅收錄他所知道的金期一代已故或未仕於蒙古國的詩人詞客、包括金朝兩位皇帝及諸大臣以至布衣百姓的詩詞2116首(其中詩2001首,詞115首),而且為每位作者共250餘人寫了小傳,填補了中國文學史空白。

《金史·藝文傳》就是以它為藍本寫成的,後來《全金詩》也是在它的基礎上增補而成。同時,《中州集》也為金代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可惜,正當他滿懷信心地説只需破費三數月功夫,查閲抄錄了《金實錄》上的有關內容,即可着手《金史》的著述時,他的一個朋友卻從中作梗,未能得在蒙古萬户、漢軍首領張柔處見到金實錄,以致功虧一簣,使他抱恨以歿。元好問生前雖然未能實現自己修成金史的願望,但他所收集的這些資料,卻為元代修宋、遼、金史,以至明朝修元史,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特別是為脩金史奠定了基礎。元好問尊重史實,不阿時俗,秉筆直書,所以後代學者一致認為,《金史》與元好問關係密切,《四庫全書總目》稱“多本其所著”。元好問這種國亡修史的作法,也為後人所仿效。如明朝遺老萬斯同拒絕應清政府的博學宏詞科的徵召,也堅決不要清朝給的七品俸的纂修官官銜,卻以“布衣”參與修《明史》。民國三年(1914年)創清史館,也有不少清朝遺老為報故主來參與《清史稿》的編撰。

政績

元好問當過中央和地方官,盡心竭誠,兢兢業業,關心國家興亡民生疾苦,以至於政治聲譽非常高。他罷職鎮平縣令,時元宵佳節,百姓對他戀戀不會,敬酒惜別。在內鄉縣令任上時,他“勞撫流亡,邊境寧謐”,所以當他因母親去世,按照傳統禮制為其母親罷官守孝3年“丁內艱”時,“吏民懷之”讚許他:“元好問勞撫流亡,循史也,不當徒以詩人自之”。他任南陽縣令時,為當地人民爭得減3年賦税,發展生產,使人民有休養復甦之望。所以河南志書稱他“知南陽縣,善政尤著”。《南陽縣誌》記載:“南陽大縣,兵民十餘萬,(元好問)帥府令鎮撫,甚存威惠”。

元好問十分重視和努力保護人才,喜歡獎掖後進。金哀宗天興二年(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初,元好問即向當時任蒙古國中書令的耶律楚材推薦了54箇中原秀士王若虛、王鶚、楊奐、張德輝、高鳴、李治、劉祁、杜仁杰、張仲經、商挺等,請來耶律楚材予以保護和任用。而經他教育或指授出來的文壇名手如郝經、王惲、許楫、王思廉、孟琪、徐琰、郝繼先、閻復等多人。尤其是他保護和教育白樸的故事一直傳為文壇佳話。白樸之所以後來能元曲四大家成為之一,為白樸的《天籟集》作序的王博文認為,這與元好問的教導分不開:“遺山之後,樂府名家者何人?殘元曲四大家膏剩馥,化為神奇,亦於太素(白樸字)集中見之矣。然則繼遺山者,不屬太素而奚屬哉!”

標籤: 元好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xuexijiaoyu/851pw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