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關於《目送》讀後感

關於《目送》讀後感

關於《目送》讀後感怎麼寫呢?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關於《目送》讀後感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描寫:1、首先可以描寫《目送》這本書裏一些關於親情、友情的令人感動的故事;2、然後可以描寫我從《目送》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3、最後可以描寫《目送》這本書藴含的道理。

《目送》讀後感一

看着它,撫摸着它,靜靜的思考着,再把這本《目送》放回書架上的某個角落。

龍應台的《目送》講的是兒子華安從懵懵懂懂到一個成人,勉強忍受着父母的深情的過程,目送着兒子遠去的背影和父親在火葬場,目送着他離我們遠去。文中寫到華安上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手來到學校,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而華安十六歲出國時,“我”送“他”到機場,期待着他回頭看我一眼,但並沒實現,“我”知道華安長大了,希望“你”不必追。

記得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就意味着,你和他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我反覆地朗讀着它,我把它告訴媽媽。她沉默了片刻,失神了片刻。媽媽的失神讓我回想到:幼兒園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媽媽不在了。我驚醒來,望着身旁的媽媽,一動不動地望着她,彷彿離開一刻,他就會從我的生命中消失一般。嘴裏不停的嘀咕道:“不會的,媽媽不會死的。”念着念着我想到人總是要生老病死的,媽媽真的不在了該怎麼辦?那時的我極端地想:媽媽不在了,我也不活了!現在的我長大了,懂事了,知道就算媽媽不在我也要堅強地活下去。因為:未來的路要自己走。而現在,我正處於青春期,我也常會嫌父母煩,父母嘮叨,我知道父母是為我們好,但一臉的嚴肅,也會不時讓我們懷念起兒時那久違的微笑。我害怕失去,又不願接受父母的噓寒問暖。有時候,青春期的人們就一直生活在這樣一個可笑的想法中。我曾幻想過接受,但在嘗試中發現其實一個渴望自由的人並不能做到。

或許最好的結局不需要人為的改動,是要靜靜地享受着,吵鬧時的煩惱。或許作者在兒子與他漸漸疏遠時,除了無奈,還有一些欣慰,欣慰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卻又無奈於不需要他了。

關於《目送》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二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這段話是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筆龍應台在《目送》中寫下的。初讀這本書時,我很納悶,這本書寫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長大,不是我們這個年齡所應該閲讀的。但前幾周,幫媽媽吹頭髮時,猛然發現,年輕漂亮的媽媽何時竟也有了白髮?留心觀察,爸爸臉上竟也出現了皺紋。這才明白,我們長大的同時,原來父母真的也在老去,只是我們從未察覺,從未真正地去關心他們。

認真的再讀一遍《目送》後,我覺得龍應台的兒子真不懂事,討厭母親的擁抱、頭也不回地離去、與母親劃分界線。曾經想過:我永遠不會變成這樣,我會永遠是媽媽的小棉襖,不會讓她因我傷心。但一天早上去學校上學時,走出五六米遠,突然發現手中空蕩蕩的,原來是沒拿裝作業的袋子。我轉身回去拿,卻發現媽媽還站在剛剛送我的地方,手裏拿着我的袋子,身子微微向前傾斜,正眺望着我的位置。見我突然轉身,頓時愣了一下,稍後便明白,看着手中的袋子笑了笑。不知為何,當時我腦子裏卻浮現出“目送”二字,起初我不明白為什麼會想到這兩個字,但隨後便領悟了:原來媽媽每天也都目送着我上學,只是我,像龍應台的兒子一樣從未回過頭。接過袋子,走出兩三步,我又一次回頭,對着媽媽燦爛一笑,她也微微一笑。轉回頭,我心裏卻很不是滋味:原來,我也這麼不懂事。

我害怕,害怕將來的某一天我也會不知不覺變得不近人情,也會不知不覺傷父母的心。但現在,我一定會去温暖他們的心。

《目送》讀後感三

“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是《目送》裏的一句話。

這學期,我讀了《目送》這本書,作者是龍應台。書中一共包含七十多篇散文。分別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年邁、兒子的別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了人生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了對親情的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這本書中,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第三章——《冬,一九一八》這篇文章。該文是在父親逝世不久後寫的。作者主要用第一人稱的方式述説了父親的堅強、好學、仁愛處人、忠誠處事的品質。文章最後一句“文字,徹底被你刪掉”,深深表露出了作者對父親的思念、敬愛,而父親人已逝去,就像刪掉的文字一般,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整篇文章富有情感,藴含哲理,令人不禁流連在作者的文字中一遍遍地細細品味。

作者在文章中寫到:“我們記得他如何退回人們藏在禮盒底的紅包,又如何將自己口袋裏最後一疊微薄的錢給了比他更窘迫的朋友。”看到這句話,讓我想起了身邊的一件小事。還記得在六年級的一次美術課上,一名A同學忘記帶畫紙,只好找班上的同學借。很多同學都只帶了一張畫紙,其中有位B同學剛好帶了很多畫紙,於是A同學就去找B同學借,但B同學卻把嘴一撅,搖了搖頭,冷漠地拒絕了。A同學非常着急,怎麼辦?借不到畫紙就不能在下課前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同學們都埋頭在紙上沙沙地畫着,而他只能坐在座位上,手足無措地焦急中。這時,另一名同學從身後傳給他一張畫紙,輕聲説:“我今天剛好多帶了一張畫紙,你先用吧。”A同學萬分感激,連連道謝。在同學的幫助下,A同學順利地完成了美術課的作業。這件事讓我想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連借一張畫紙這樣的舉手這勞都不願意幫助,那又怎麼可能在緊要關頭幫助別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文章中父親仁愛處人的品質再一次深深地打動了我,影響了我。我們要懷有仁愛之心,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這種仁愛之心不僅要體現在緊要關頭,而更多地是要體現在生活中的一些日常小事中。

《目送》讀後感四

今天,我在家裏讀完了《目送》這本書,感覺對我的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台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小學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文字讓我得到了感悟:當大家長大了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學會放手,讓我們自己闖出一片新空間,而不能扼殺在對孩子的溺愛的搖籃裏。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他父親的時候,明擺她和他的緣分也就終止了。

原來,龍應台的“落寞”與兒子、父親有關。兒子逐漸得長大,離“我”愈來愈遠,機場龍應台目送兒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兒子都不願意回頭看“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當龍應台大學教授的那一天,父親開車送“我”,但是父親並沒有把“我”送到大學的大門口,而停在側門的巷邊,因為他認為,這種廉價的小貨車不是送大學教授的的車子。父親生病住院,“我”每個禮拜都去看父親。有一次,龍應台幫父親清理排泄物,結果讓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糞便。父親對“我”對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愧歉都告訴了“我”:不必追。

最讓人感動的是最後一篇文章《魂歸》,它説了龍應台的父親死了,村民們説,根據家鄉的習俗,兒女不能親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和她的母親卻説:“最後一次接觸父親的機會,我們不會以任何理由給任何別人代勞。”這一天清晨,“父親”上山了,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他深深跪下,眼淚決提。讀到這裏時,我不禁發現,全國各地的人們,對自己的長輩都是無比的孝順,因為,沒有了他們,就等於沒有了他們自己。這也是都長輩的一種尊敬。

雖然我可能還沒有真正的讀透這本書,但,它卻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裏,一輩子也不可能忘記。

《目送》讀後感五

今年寒假作業太多,外出活動更多,我終於擠出時間終於看完了龍應台的《目送》這本書,這是作者獻給她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的書,表達了“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相當深奧,讀了這本書,我感到自己對親情的理解有了更深的領悟。

這本書與其説是作者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説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比如作者説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在作者看來,“對於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對作者的這番感歎,我深有同感,不管是否相信,只有送別時的心情更讓人無奈。等到我們長大後,擁有了年輕時想要的一切,才會發現自己的父母已經老去,夥伴也都忙着自己的事。我們應該在年輕時就學會珍惜與父母之間這份難得的親情緣分。

通過讀這本書,我還學會了獨立,父母不應過多照顧孩子,孩子更不能過於依賴父母。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認為,父母不幫忙才是對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書中關於母親目送孩子遠去的描寫,非常讓我感動。作者寫道,“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她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我想,這本書除了我應該看,我的父母也應該看看吧。

願我和作者一樣,珍惜親情,在目送的考驗中成長!

《目送》讀後感六

對於一個剛生完小孩的人來説,看完《目送》感觸很多。

尤其是這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看到這句話,心裏不禁泛起淡淡的憂傷,就是這麼簡單的語言,卻深深地打動了我。説的真好,説的真對。

親子關係是個很奇妙的關係。中國人更多的認為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干涉,甚至是控制。外國人更多的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只是把他帶來了這個世界,成年後就是一個獨立的人,就要搬出家門,和父母就像朋友關係一樣了。我個人認為最好的親子關係是這樣的:孩子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註定一生與你有無法割捨的緣分,你所要做的是在他人生道路中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和關懷,當他長大成年,可以獨立判斷時,給予有用的建議但不干涉他的決定,他雖然已經成年,但有着孝順父母的責任,他的思想是獨立的,他的心靈卻應當與你緊密相連。

有時候偶爾翻看手機上的照片,不覺感歎時間的力量真大,孩子一天一個樣,每天給我們驚喜。作為父母,既希望孩子永遠不要長大,永遠天真無邪,又希望能馬上到幾十年之後看看他會成為什麼樣子,一個人能不能生活的很好。

我不知道我能陪孩子走多久,我只知道,只要他願意,可以隨時離開,也可以隨時回來。只希望我們心中永遠有個牽掛,那是愛的禮物。

《目送》讀後感七

《目送》是我在一個夜晚讀完的,小雨淅淅瀝瀝,我看不見被雨水洗刷的夜色有如何淨,只聽見他一下一下,敲打我的窗檐。

好似雨打在我的心上,讀完《目送》,整個人都陷入了無盡的悲傷與思考,龍應台的文筆細膩而深沉,一時我無法辨清是沉醉在她筆下的世界裏,還是和她的悲愴感到共鳴。整本書的基調並不着重於悲,更多的是引起人們深層思考的文章,或是引起人們共鳴的生活小記,只是親情方面留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不論母親還是父親,只要提到,被深深觸動的感覺便會從翻書的指尖蔓延至心底,不論悲喜。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其中一篇使我深受感動的,就是《關山難越》。這篇統共安插了兩段父親的回憶,一是奶奶給父親自縫的鞋底,以淚離別,自此分別數十載;二是奶奶留給父親的乾飯卻意外被他灑,她抱頭痛哭。

是情節裏的淚水引起我的淚下嗎?

文章中,父親對奶奶思之深,奶奶對父親念之切,母子間卻不得不分離,因為當時是亂世,他要參軍為祖國奉獻,可她,一生到老的養育的心頭肉,成了她為國家的奉獻。哪個母親會乾脆決絕地答應呢?會捨得與自己的珍寶一別數載?文中父親的淚,定不是悔恨當年自己辭鄉參軍,而是沒有再多陪伴母親一點。關山難越的無奈,隔着的文字,我感受到了,更感受到了隔着重重山嶺的愛與思念,於是,我悲。

歷來有不少遊子有如作者父親的鄉愁,而我們這個年齡段,該好好孝順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傾注我們對他們的愛,並讓他們有所感受,不讓遺憾與後悔發生,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心。對我們來説,難越的關山是成長路上的重重阻礙,一旦失意就如“失路”,唯有拼盡全力,憑頑強鬥志,朝着遠方那光奔去,做登上山頂的勝者。

若否,誰悲失路之人?

《目送》讀後感八

龍應台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為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愛情》、《明白》、《胭脂》、《為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別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着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永遠記得兒子在第一次拿到學習成績單時的情景,手拿獎狀,在人羣中急切地尋找我地樣子,那時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學四年,每次打電話時,即便是在腳骨折卧牀時,他的聲音是歡快的語調,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媽媽,我很好!”我很感謝兒子的孝順,但心裏也明白,兒子長大了,能自己擔待所有的傷痛,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那種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無奈,瞬間會填滿我整個胸膛。

《目送》讀後感九

離家時,你是否會回眸?

背影,是離別,是開始,是傷感,是不捨,但是,我們又毫無可能的避免那一次一次的離別,只能徒留他人目送。

《目送》包含了73篇散文,整本書由“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和“滿山遍野茶樹開花”三部分組成,描繪平凡的生活,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是幸福,是牽掛,是精神上的感動與震撼。

龍應台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牽繫着三代人的生活,在文中,作者為人母,為人女,她的每一次目送,都是悲傷的。一次次的目送,失去了孩子對她的依賴,失去了父親對她的關愛。我想,這部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作者希望能通過她的經歷,指點我們繁忙之際抽空陪陪父母,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

“生命裏有多少個漸遠的背影,有多少次不捨的目送。也許我們會低落,會惆悵。但這就是生命,無數的背影與目送串成了我們生命的起止輪迴。”我們的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會目送着自己的孩子蹦跳着離開,但我們很難回頭去張望,只因那份愛一直存在着。《目送》篇中,在兒子赴美學習的機場,“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不禁讓我們想到自己,每次離家,父母是否同樣期待過我們能夠回頭看一眼?讀書時期,按每年假期回家2次,每次30天,再計算和父母真正呆在一起的時間,又剩下多少?或許有人會説,我現在離家遠,以後工作了肯定常常回家,可你是否考慮過工作以後哪裏來的假期?工作後你人又在哪裏?別等了,常回家看看,或者帶父母來你在的城市玩,珍惜相處的每一天。

文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濃,足以讓每一個讀者都熱淚盈眶,淡淡的文字,淡淡的憂傷,卻是深深的情。小時候,我們依戀父母,他們是我們的唯一;長大時,我們不由自主的遠離他們;年老時,即使深愛孩子,卻希望不被顧念。當子女能懂得這份最深的親情時,父母卻在歲月流逝中慢慢老去,正所謂不懂時擁有,懂得時失去,於是,出現感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你不敢去注視。”我們必須學會珍惜這份情。

母親的愛就像空氣,無影無蹤又無處不在,當我們終於長大,離鄉求學,在忙碌的生活裏,總會有一瞬間想起她。愛,就是夜裏突然餓了想起的味道,就是天冷時來自遠方喊你加衣的話語。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如作者所言“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不管我們在哪裏,試着做做撥通電話,定束花,買盒點心,哪怕一個微信紅包,都能讓她知道,我們是關心她的,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都做不了,時光從來不會優待每一個人,別等到來不及才去説我愛你。

《目送》讀後感十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見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龍應台《目送》裏的一段話。或許是已到了而立之年,自己也有了孩子,再讀這段文字已沒了幾年前的漠然,這短短的幾行文字彷彿有了力量,直達自己的內心。年少之時,父母目送着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遠行,成年了我們開始目送自己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遠行。生命就是這一次次目送中延續。只是這一場又一場的目送伴隨着愛與不捨和愁緒。

書中文章,多是作者對父母兄弟朋友的親情和牽掛,幾分落寞,幾分温婉,也有不捨無奈之際,作者決然轉身的背影。《目送》是書名,也是第一篇的篇名,訴説對父親、兒子的眷愛。一邊是父親的遠逝,作者深情凝望,目送曾經是英姿勃發的父親,走完去往天國的最後一程。一邊是兒子,鬆開媽媽的手獨立行走,到長大成人,一次次走向遠方,消失於茫茫人海,“每一次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沒有,一次都沒有。”

作者柔腸百結,終於慢慢地、慢慢地領悟了:“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於是,作者幽婉慨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就這樣,生與死,別與離,作者用文字透露內心那片最不甘的柔情,還有微妙與細膩,無奈與難捨。

書中,龍應台敍述質樸,有款款深情,也有萬丈豪氣,有些冷,也讓你温暖無比。她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對親情延續與生死別離的思考,如花枝春滿,讓人悲喜交集。剛柔之間,漫溢出幽微與深邃,憂傷和美麗。

再犀利的筆也有難以言盡的時候,作者心路的曲折我們無法盡覽,但對親情和人情,作者心底的悽清與渴望,卻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合上書本,《目送》再難讓人忘懷。

標籤: 讀後感 目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xuexijiaoyu/o4e24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