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怎麼區分中文、日文和韓文字符

怎麼區分中文、日文和韓文字符

首先,最明顯的區別,中文和日語及韓語不是一個語系的,中文最難學 第二,中文最為博大精深,需要花一輩子去學。 然後,日語由平假名,平假名構成。句子構成順序為賓語,謂語,主語。個人認為日語念出來挺好聽的。日語如果認真學的話,幾個月基

中文、日文和韓文乍一看似乎很像,其實區別是很大的。但西方讀者區別起來可能會有一點麻煩,因為這三種語言都和他們常用的字符沒有什麼聯繫。以下所説的方法能幫助大家輕鬆區分這三種語言。

怎麼區分中文、日文和韓文字符

韓文和日文都是依據中文創造的,都有漢字詞(繁體字) 日文的平假名來源於中文的草書,筆畫比較圓潤,片假名來源於中文的一部分(偏旁部首)稜角分明一些。 在沒有韓文字之前,韓國人説韓語,寫中文字,由於難懂難學,世宗大王便開創了漢字並逐

第1步:找圈圈。

↑什麼漢語語系。。明明是漢藏語系的。 何況這個是文字,和語言有所區別。 假名是唐朝開始日本人根據中文字製造的(之前日本沒有文字),一直與漢字長期混用。甚至只有假名沒有漢字的日文不是正式文字。 朝鮮以前記述歷史等都用漢字。韓文是後來

韓國語是表音文字,也就是説看到一個字,可以根據它的構成讀出來。韓語由韓語字母表書寫符組成,最大的特點是有很多的圓圈和直線。(比如:?????)如果你正在讀的文字有許多明顯的圈,那它很可能就是韓語了。如果沒有,請看步驟二。

注:中文範圍 4E00-9FBF:CJK 統一表意符號 (CJK Unified Ideographs) 0000-007F:C0控制符及基本拉丁文 (C0 Control and Basic Latin) 0080-00FF:C1控制符及拉丁文補充-1 (C1 Control and Latin 1 Supplement) 0100-017F:拉丁文擴展-A (Latin

怎麼區分中文、日文和韓文字符 第2張

第2步:尋找簡單的字符。

第一:文字的不同 廢話不説了 第二:語調的不同 韓國語句尾簡體時多為。。。yao(腰)的音; 敬語多為。。。。si mi da(絲米噠)的音。如果你聽到這些,那麼99%就是 韓國語拉。 第三:日文簡體句尾較複雜,幾句話説不清;敬語句尾較容易分辨,

日文由三部分組成: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平假名有很多曲線,但又不同於韓文完整的圓圈。(比如:さっか)片假名的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大部分是直線或者幅度較小的曲線。(比如:チェンジ )片假名和平假名同中文、韓文的字符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要注意,日文是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的混合體。所以無論是看到片假名還是平假名都可以證明你看到的是日文。

這個很簡單 我已經日語過2級了 現正在韓國上大學. 有三個方面可以區分 明白後就可以容易區分二者了 第一 聽句子的節奏 日語説話很乾脆(很箱一個字一個字的在崩) 韓國語則比較粘粘乎乎的(給人有點拖泥帶水的感覺) 第二 聽句尾的發音 日語句尾多為

怎麼區分中文、日文和韓文字符 第3張

第3步:如果你看的文字既不像韓文又不像日文,那就可能是中文了。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祖先的智慧結晶。從歷史上來講,日本和朝鮮等國家使用的漢字都是從我們國家傳過去的,也就是説,只要是寫成方塊字的文字都叫做漢字,都是我們的無形財富。 現在狹義上講的漢字,是我們使用的“簡體中文”的字符集裏的字,數

中文字符在中文裏稱為漢字,在日文裏叫kanji,而在韓文裏叫hanja。雖然在日文裏也能看到漢字。但日文還包含平假名和片假名。所以當你看到一小組文字裏只有漢字的時候,你不能排除日文的可能性。但如果一大段文字裏只有漢字,沒有平假名或片假名的話,那基本就可以確定它是中文了。

日語和韓語在很多重要文件和公告等內容都是用漢字寫的 所以在學習這兩國語言的時候 新手都是學最簡單的語法 因為他們自己看不明白的重要文件,中國人很容易看明白 日本人的語言和中國歷史有很大聯繫 日語文字是漢字的變形和簡化 一些名詞的發音

小提示

雖然中文和日文裏都有漢字,但只要出現了平假名或者片假名,它就一定是日文。

第一:文字的不同 廢話不説了 第二:語調的不同 韓國語句尾簡體時多為。。。yao(腰)的音; 敬語多為。。。。si mi da(絲米噠)的音。如果你聽到這些,那麼99%就是 韓國語拉。 第三:日文簡體句尾較複雜,幾句話説不清;敬語句尾較容易分辨,

不是所有的韓語字符都有圓圈,圓圈只是其中的一個“字母”而已。

安卓上有一個輸入法裏包含多語言鍵位的。比如TS大鍵盤,好像是這樣名吧。韓國出的,中文輸入不是太智能。

在一些古老的韓語書裏,可能會看到漢字(他們曾經使用過漢字),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只要你能認出韓語字母表書寫符,就能區別出韓文了。

韓國曾經禁止使用漢字,不過後來又恢復了使用,好像他們還為了漢字的學習舉行過示威。這可以説是中國文化對於韓國有着很深的影響吧。韓文和漢字不像日文中一樣可以組成一個詞,只能分別單獨使用。主要是韓國很多古代典籍都用漢字記錄的,古代的

大部分的漢字都很複雜,特別是繁體字。(比如:語)它也要比平假名和韓語字母表書寫符等這種單純的表音文字更有深意。

最近韓國不段的想奪取中國文化,所以才會在電視劇什麼上面做文章 其實韓文和日文都是以中文為基礎演變過去的. 韓文是後面受了美國的影響,所以語法上面和英語相似.而日文純粹就是在中國唐朝的時候傳過去的,由於中文書寫比較麻煩.所以日文就

平假名通常看起來更圓潤一點,不像片假名那樣乾脆,稜角鮮明。

我的回 語言學方面:韓語和日語共屬於阿爾泰語系。雖然現在還把日語“暫歸”阿爾泰語系,但是學過語言的人都知道,從語法、語言習慣、某些單詞發音上,韓語同日語很多相似,雙方共同的單詞中彼此都有相似的讀音。客觀説,韓語發音比日語難度大

韓語書寫符並不來源於漢字,但是假名卻是由漢字演化而來的。所以日文的假名較韓文字符看起來更像漢字一些。

有淵源 日語的假名從漢字的偏旁部首演化而來,平假名的書寫類似於行書,片假名類似於楷書 日語中的漢字就是直接來自於漢字或是漢字的變形,日本漢字的讀音也多是來源於中國古代的吳音和唐音 隨便看一篇日語文章都看得出它和漢語之間的聯繫,不需

越南語用的是拉丁字母,非常容易區別。

主要表現在: 1、日語發音較少,一般最好學發音.一般都是輔音+元音表示一個音節.漢語的發音相對較難,一般也是輔音+元音的發音結構,只是有了聲調的變化和雙元音和輔音相拼的現象。韓語的發音最為複雜,它的發音完全包括了日語的發音,也幾乎包括了漢

韓文字符的間隔比中文和日文更大。中文看起來更復雜。日文比中文的筆畫更少一些。

親,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和字母V相似的字符,符號是レ し ν。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警告

沒有出現假名並不代表這種文字就一定是中文。只能説它很可能不是日文。但不能排除有例外的情況。

你好: 日語與韓國語完全不同的語種,區別很多了,也不多説了,但我要告訴你的是: 學習日語,笑着進去,哭着出來;指的是開頭好學,越學越難學的意思。 學習韓國語,哭着進去,笑着出來;指的是開頭難學,越學越好學的意思。 請你參考。

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ngul

很容易分的,韓語卷音多,音調起伏大,一般結尾是yo ,ga 等音。日語的話音比較平和一些,句子中sai,zi wa等音比較多。主要是簡單學過一些音標的都能容易分清的,因為韓語中的音和日語的音基本沒一樣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Katakana

呂天歌 韓文:여천가 羅馬音:yeo cheon ga 日文寫法:呂天歌(呂字兩個口字之間加一撇) 平假名:りょてんか(ろてんか) 羅馬音:ryo ten n ka(ro ten n ka) 中國人的呂姓首選 りょ,如呂不韋:りょふい。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ragana

1983年《朝鮮日報》公佈第一批簡體字90個,在《朝鮮日報》上使用,與中國相同的有29個,差不多相同的有4個。 1946年日本內閣公佈《當用漢字表》,收字1850個,其中有131個是簡體字,與中國簡體字相同的有53個,差不多相同的有9個。 朝鮮半島歷史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characters

日文漢字同形不同音是因為日本沒有廢除漢字,有訓讀和音讀之分。訓讀是固有詞,日本固有的發音;音讀是漢字詞,讀法從古漢語傳入,所以“同形不同音”。 韓文已經廢除了漢字,所以也就無所謂訓讀和音讀了。但是漢字詞彙依然存在,也就是音讀的詞彙

擴展閲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怎麼區分韓文和日文啊??~~

第一:文字的不同 廢話不説了

第二:語調的不同 韓國語句尾簡體時多為。。。yao(腰)的音;

敬語多為。。。。si mi da(絲米噠)的音。如果你聽到這些,那麼99%就是

韓國語拉。

第三:日文簡體句尾較複雜,幾句話説不清;敬語句尾較容易分辨,多

為。。。。ma xi da(嗎西大);。。。ma si(馬斯)。。。。dai si(戴斯)

第四:發音不同。韓國語有時捲舌音多,而日文裏不多。

一下子想不起來那麼多了,就這些供你參考吧!

有輸入法是中文,日文,韓文都有的嗎?如果沒有種的,那麼有輸入法是有中文,韓文共有的嗎?

安卓上有一個輸入法裏包含多語言鍵位的。比如TS大鍵盤,好像是這樣名吧。韓國出的,中文輸入不是太智能。

韓文裏面有像中文這樣的字體嗎?就像日文一樣,也有中文字的樣子。

韓國曾經禁止使用漢字,不過後來又恢復了使用,好像他們還為了漢字的學習舉行過示威。這可以説是中國文化對於韓國有着很深的影響吧。韓文和漢字不像日文中一樣可以組成一個詞,只能分別單獨使用。主要是韓國很多古代典籍都用漢字記錄的,古代的中國可是十分先進的國家,自然而然的就影響了鄰國。 繁體字在韓國應該算是比較高深和正式的吧

在韓國使用漢字是身份的象徵。韓國人每個人生下來都有一個漢字名字。在正式場合時才會使用。比如:《我的名字叫金三順》中三順要改名字,添表時就要寫漢字名字。韓國字每個都有對應的多個漢字。所以,我們翻譯韓國明星的名字總是有多種翻譯法。

在古代韓國人受中國文化影響,皇室都使用漢字。但是老百姓都不識字,韓國皇室很希望百姓也識字,所以其中的一個人(我忘了叫什麼了)看着窗户就發明了窗户字(韓國語叫窗户文字)。所以韓國語不是像別國文字是發展而來的,而是發明的。這就是韓國語很多語音多很像漢字的原因。

直到現在,韓國只有在大的場合才會用漢字,比如:《大長今》,因為是歷史劇所以為了表示重視所以片名就用的漢字。在韓國的公司裏只有最大的會長桌子上的名牌才可以使用中文名字,其他的職位都沒有資格使用,都要寫韓文名字,因為他們的身份不夠高。(很自豪吧)

韓國的重要地方的牌子也用漢字,就像古代只有皇宮中才可使用。這些看韓劇都會發現。比較典型的是《大長今》《我的老婆18歲》。中都有很多漢字。

-

朝鮮半島歷史悠久,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卻是一個只有本民族語言卻無民族文字的國家。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後來又採用漢字的音和意來記錄韓語,即“吏讀文”。但由於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的影響。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很難接觸到。而且結合漢字創制的“吏讀文”有些也不適合韓語的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因而有時很難準確地標記韓語言。因此當時人們非常希望能有一種既適合韓語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又容易學會的文字。從統治階級來看,為了便於老百姓貫徹自己的統治政策,也有必要發明一種易於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就這樣在朝鮮王朝*國王世宗的積極倡導下,由鄭麟趾、申叔舟、崔恆、成三問等一批優秀學者,在多年研究韓語的音韻和一些外國文字的基礎上,於1444年創制了由28個字母組成的朝鮮文字。這期間朝鮮學者曾幾十次前來中國明朝進行關於音律學的研究。1446年朝鮮正式公佈了創制的朝鮮文字,稱為“訓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確字音。新文字發明後,世宗國王提倡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並責令用“訓民正音”創作《龍飛御天歌》。他還將“訓民正音”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並在錢幣上刻印了“訓民正音”。“訓民正音”的創制為韓語書面語的發展以及朝鮮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訓民正音”是世界上少有的知道是誰、具體在什麼時間創造的文字之一,因此被韓國指定為國寶第70號,1997年10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訓民正音”是一種表音文字,由17個子音和11個母音組成。17個子音字按口型和舌位發音器官的樣子創造,按發音不同分為牙音、舌音、脣音、齒音等,這同現代語音學分類基本一致。又根據聲音的清濁,把子音分成全清、次清、全濁、不清不濁;11個母音中有3個基本母音,它們是按照古人認為的宇宙“天、地、人”的生成次序創造的,其他母音則根據這3個基本母音創造。這28個字母經過560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有3個子音和1個母音被淘汰了,目前在朝鮮和韓國只使用24個子音和母音。用24個子音和母音,可以組成7萬個朝鮮字,而這些字又可以組成7億多個詞彙,如此浩如煙海的文字是用之不盡的。

朝韓文字改革中的“漢字”

傳統的韓語詞彙包括固有詞和外來詞兩大類。固有詞是指韓語裏原來就有的本國詞;外來詞則是指源於其他語言的詞,這其中有近70%源於中國的漢字詞,這些詞彙在朝鮮文中是可以用漢字書寫的。

1910年日本帝國主義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後,曾大肆*韓語文,到20世紀40年代更是變本加厲,他們大搞所謂“創氏改名”,這個時期出生的朝鮮人不準使用韓語,姓氏也必須改用日本姓氏。

1945年8月15日朝鮮半島光復後,*為半島北方和南方,即今天的朝鮮和韓國。為了規範文字的使用,朝韓雙方在建立政權後分別對文字的使用進行了改革。

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如何對待漢字。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朝鮮半島使用漢字的歷史非常悠久,因此,即使在“訓民正音”發明以後,漢字仍在使用。朝鮮王朝宮廷文書的書寫、歷史典籍的記錄等都有漢字夾在其中(類似於今天的日文)。對此,朝鮮採取了全面廢止漢字的改革措施,即所有文字書寫全部使用朝鮮字母,不再夾雜漢字。在詞彙上,朝鮮也嚴格*漢字詞的使用,儘可能多地用朝鮮固有詞彙創造新詞。

而韓國則沒有那樣徹底。

儘管韓國在1948年頒佈了《韓文專用法案》,禁止公開使用漢字,但漢字的使用卻一直沒有完全停止,無論是學校的語文教育還是國民的文字書寫,夾雜使用漢字是長期存在的。韓國教科書中使用漢字的政策也在不斷變化之中,如1968年的總統令曾要求刪除中小學課本中的漢字,但1972年漢字又被定為初中的必修課編入正規課程。1973年中學教科書規定重新使用漢字,1995年又將其改為選修課程。1999年2月,當時的韓國總統金大中籤署總統令,批准在政府公文和道路牌中使用漢字。這個總統令的頒佈,打破了韓國政府50多年來對使用漢字的禁令。現在韓國教育部頒佈的教育用“新訂通用漢字”為1800個,供日常生活用的“常用漢字”為1300個。

其實,廢除漢字還是使用漢字,應該從是否有利於本民族的文化發展來看。廢除漢字的弊端是使朝鮮人無法對古代歷史典籍原著進行學習,因為朝鮮的絕大多數歷史典籍都是用漢字書寫的。此外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便之處,因為朝鮮詞彙中有很多同形同音異意字,光看這些字型有時很難正確理解它所要表示的意思,容易產生誤解,而在廢除漢字以前,這些文字卻可以用漢字加以表示。廢除漢字當然也有好處,那就是便於朝鮮文字的普及,有利於文化傳播。

中文 日文 韓文之間有什麼聯繫?

最近韓國不段的想奪取中國文化,所以才會在電視劇什麼上面做文章

其實韓文和日文都是以中文為基礎演變過去的.

韓文是後面受了美國的影響,所以語法上面和英語相似.而日文純粹就是在中國唐朝的時候傳過去的,由於中文書寫比較麻煩.所以日文就稍做修改,只取中文的半邊

請問.. 中文.日文.韓文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繫與異同呢?

我的回答:

語言學方面:韓語和日語共屬於阿爾泰語系。雖然現在還把日語“暫歸”阿爾泰語系,但是學過語言的人都知道,從語法、語言習慣、某些單詞發音上,韓語同日語很多相似,雙方共同的單詞中彼此都有相似的讀音。客觀説,韓語發音比日語難度大,日語發音又比漢語難一些,韓日的發音感覺是嘴脣運動的都不活潑。作為語言音位學來説,這就是相似的表現。而漢語的普及和易掌握髮音説明阿爾泰語系的語言和漢語區別很大。

文字方面:韓日文字來源於中國,但是韓文的字型是取自天地人的方式,以及字母的寫法,其實是模仿了人的發音器官的張力,而非在形式上完全來自漢文,日文就不用説了,它離開漢字是不行的,而且完全取自漢字的一些偏旁部首,所以説韓文取自偏旁部首比重不大。

而漢語是漢藏語系的,從語法上還是和前兩種語言完全不一樣。

三種語言:從我對自己母語的感覺,和對日語的感覺來比較,漢語中的詞彙在韓語和日語中有很大部分的漢字詞,而且固有詞與漢字詞的交替使用很多。現在南方很多的漢語發音和韓語都很相似,而日語的輔音結尾不像韓語保留的那麼好,而韓語和南方方言的一些漢字詞的輔音結尾很相似。

最有親緣關係的是韓語和日語,延邊的朝鮮族學日語的都比漢族學生要掌握的更純正,從發音上就能聽出來。而日本人如果學會了韓語,從語調到發音都很純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xuexijiaoyu/v406v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