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養生保健

> 秋季洗澡應少做哪幾件事?

秋季洗澡應少做哪幾件事?

經過一整天奔波,再加上新陳代謝作用,皮膚上會殘留外界灰塵、脱落的皮脂、汗液等。洗澡能去除皮膚上的殘留物,幫助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緩解一整天的疲勞感,有助於睡眠。然而,秋季洗澡要謹慎,錯誤的洗澡方式非但無法達到養生功效,反而會誘發疾病。

秋季洗澡應少做哪幾件事?

1、洗澡時間太長

洗澡水温超過40℃可破壞皮膚表面油脂,促進毛細血管擴張,易造成皮膚乾燥、瘙癢和脱皮等;洗澡水温太高也加重心臟負荷,使得心臟處於缺血缺氧狀態,甚至造成心源性猝死,因此應控制洗澡水温,跟體温差不多就行。

另外,洗澡時間太長同樣也會破壞皮膚表面油脂,加快皮膚水分丟失速度,易造成皮膚乾燥、瘙癢、長皺紋和色斑等;同時也增加疲勞感,易造成心臟缺血和缺氧,促使冠狀動脈痙攣,使得血栓易生成,最終引發致命性心律失常,一般洗澡10分鐘以內就行。

秋季洗澡應少做哪幾件事?

2、洗澡太認真

秋季燥邪可傷害皮膚,使得皮膚乾燥、敏感又脆弱,尤其是用強鹼性的沐浴露或肥皂,可破壞皮膚保護層,降低皮膚鎖水能力,從而引發一系列皮膚問題,應選擇弱酸性、刺激性小的洗浴用品。

另外,不可用力揉搓皮膚,同樣也會破壞皮膚保護屏障,易造成致病菌入侵,從而導致皮膚感染。用沐浴露着重清洗腋窩、腹股溝處和臀部就行;洗完澡後及時塗抹保濕乳液,尤其是洗澡後3分鐘內能更好地鎖住水分。

3、洗澡太勤

洗澡太頻繁會清除油脂,破壞皮膚菌羣平衡,損害角質層,從而造成皮膚瘙癢,降低皮膚抵抗力,增加患皮膚病風險。尤其是過度搓澡可降低皮膚屏障,使得外界微生物入侵,最終導致肌膚感染。秋季出汗不多的情況下,隔天洗一次就行;若天天洗澡,只需用清水沖洗即可。

秋季洗澡應少做哪幾件事? 第2張

4、洗澡時不開窗

隨着氣温下降,大多數人洗澡時關上門窗,害怕冷空氣入侵。若家庭用的是燃氣熱水器,洗澡時門窗緊閉可能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因此洗澡時應開一條縫,保證空氣流通、洗澡結束後立即關上熱水器,及時打開門窗;洗澡時不能反鎖門,以免發生意外而及時搶救。

一般洗澡的時間在睡覺前1~2個小時,隨着體温下降就會產生睏意,從而有助於促眠。洗澡前後應喝杯温開水,能及時補充所流失的水分,以免造成機體脱水。洗澡結束後不能立即喝冷飲,以免造成腹瀉和腹痛;同時洗澡後不能立刻化粧,以免堵塞毛孔,影響皮膚中水分代謝,易造成色斑和痤瘡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yangsheng/9xg6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