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膳發展分為幾個階段

茶膳發展分為幾個階段

茶膳發展分為幾個階段

茶膳發展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古代:古代的茶膳是貴族階層的專利,表現為獨特的宮廷菜餚、精美的烹飪技巧和講究的禮儀。

2. 宋朝:宋朝時期茶膳發展迅速,茶與食品的結合已成為一種日常飲食習慣,並表現為廣泛流行的茶樓和茶館。

3. 明清時期:明清時期的茶膳發展了許多特色菜餚和烹飪技巧,茶與茶食的結合已不僅是宮廷文化,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社交活動。

4. 現代:現代茶膳已經成為一種茶文化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健康飲食,茶與茶食的結合也更加註意健康與營養。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的發展歷史

一、茶的起源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説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

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

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

洲等。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

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

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説法。今人不少人認定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

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載。

其實到底在哪裏現在對我們飲茶者來説並不重要。也許具有文化意義。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學術界的一些説法:

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

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

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

"�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説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飲茶發源的地點考證: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於茶樹的發源地,有這麼幾種説法:

1.西南説:"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説法所指的範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説: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

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説成立,那麼西南説就成立了。四川説要比西南説"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雲南説: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

説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説: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

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説: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

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

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説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麼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

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發明飲茶的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説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

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1.祭品説:這一説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

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説:這一説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

解之"。

3.食物説:"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説:"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這幾種方式

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説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説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

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製。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

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説,茶發

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

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

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着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

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產地

茶樹起源於何時?必是遠遠早於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前。歷史學家無從考證的問題,最後由植物學家解決了。他們按植物分

類學方法來追根溯源,經一系列分析研究,認為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曆史了。

茶樹原產於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後,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

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

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雲南的一株,樹

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雲南省內樹幹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羣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

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佈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

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

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緻深入的分析和

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主要論據,簡單地講,有三個方面:

1.從茶樹的自然分佈來看

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且大部分分佈在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

山茶屬有100多種,雲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佔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

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説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

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2.從地質變遷來看

西南地區羣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

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裏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帶和温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

成了熱帶型和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温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

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3.從茶樹的進化類型來看

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於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

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二、茶的傳播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

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中國茶業,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以致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後被西方引

進。所以,茶的傳播史,分為國內及國外兩條線路。

1.茶在國內的傳播

茶樹是中國南方的一種"嘉木",所以,中國的茶業,最初孕育、發生和發展於南方。

(1)巴蜀是中國茶業的搖籃(先秦兩漢)

顧炎武曾經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即認為中國的飲茶,是秦統一巴蜀之後才慢慢傳播開來,也就是説,中國

和世界的茶葉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為業的。這一説法,已為現在絕大多數學者認同。

巴蜀產茶,據文字記載和考證,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此時巴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區,並以茶為貢品之一。

關於巴蜀茶業在我國早期茶業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漢成帝時王褒的《童約》,才始見諸記載,內有"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

兩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帶,西漢時不僅飲茶成風,而且出現了專門用具;從後一句可以看出,茶葉已經商品化,出現瞭如"武陽"一類

的茶葉市場。

西漢時,成都不但已形成為我國茶葉的一個消費中心,由後來的文獻記載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不僅僅是

在秦之前,秦漢乃至西晉,巴蜀仍是我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重要中心。

(2)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成為茶業中心(三國西晉)

秦漢統一中國後,茶業隨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交流而增強。尤其是茶的加工、種植,首先向東部南部傳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

就很能説明問題。茶陵是西漢時設的一個縣,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鄰近江西、廣東邊界,表明西漢時期茶的生產已經傳到了湘、

粵、贛毗鄰地區。

三國、西晉階段,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於地理上的有利條件,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

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

三國時,孫吳據有現在蘇、皖、贛、鄂、湘、桂一部分和廣東、福建、浙江全部陸地的東南半壁江山,這一地區,也是這時我國

茶業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區域。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範圍有很大的發展,而已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

西晉時長江中游茶業的發展,還可從西晉時期《荊州土記》得到佐證。其載曰"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説明荊漢地區茶業的明

顯發展,巴蜀獨冠全國的優勢,似已不復存在。

(3)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茶業的發展(東晉南朝)

西晉南渡之後,北方豪門過江僑居,建康(南京)成為我國南方的中心。這一時期,由於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

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我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

現今温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僅如此,如《桐君錄》所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晉陵即常州,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

朝時,長江下游宜興一帶的茶業,也著名起來。

三國兩晉之後,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化了。

(4)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中國茶葉生產和技術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產和飲用,已有一定發展,但北方飲者還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後,如《膳夫經手錄》所載"

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都嗜茶成俗,於是南方茶的生產,隨

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

唐代中葉後,長江中下游茶區,不僅茶產量大幅度提高,就是製茶技術,也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這種高水準的結果,就是湖

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茶成為了貢茶。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正式轉移到了長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葉生產,集一時之盛。當時史料記載,安徽祁門周圍,千里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於茶者七八。現在贛東北、浙

西和皖南一帶,在唐代時,其茶業確實有一個特大的發展。同時由於貢茶設置在江南,大大促進了江南製茶技術的提高,也帶動了全

國各茶區的生產和發展。

由《茶經》和唐代其它文獻記載來看,這時期茶葉產區已遍及今之四川、陝西、湖北、雲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

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幾乎達到了與我國近代茶區約略相當的局面。

(5)茶業重心由東向南移(宋代)

從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國氣候由暖轉寒,致使中國南方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發展了起來,並逐漸取代長江中下游茶

區,成為宋朝茶業的重心。主要表現在貢茶從顧渚紫筍改為福建建安茶,唐時還不曾形成氣候的閔南和嶺南一帶的茶業,明顯地活躍

和發展起來。

宋朝茶業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的變化,江南早春茶樹因氣温降低,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貢到京都。福建氣候

較暖,如歐陽修所説"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作為貢茶,建安茶的採製,必然精益求精,名聲也愈來愈大,成為中國團茶、

餅茶製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帶動了閔南和嶺南茶區的崛起和發展。 由此可見,到了宋代,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宋朝的茶區,

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範圍相符。明清以後,只是茶葉製法和各茶類興衰的演變問題了。

2.茶在國外的傳播

由於我國茶葉生產及人們飲茶風尚的發展,還對外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專門設立市舶司管理海

上貿易,包括茶葉貿易,准許外商購買茶葉,運回自己的國土。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從我國研究佛學回國,把帶回的茶種

種在近江(滋賀縣)。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賀縣梵釋寺,寺僧便獻上香噴噴的茶水。天皇飲後非常高興,遂大力推廣飲茶,於

是茶葉在日本得到大面積栽培。在宋代,日本榮西禪師來我國學習佛經,歸國時不僅帶回茶籽播種,並根據我國寺院的飲茶方法,制

訂了自己的飲茶儀式。他晚年著的《吃茶養生記》一書,被稱為日本第一部茶書。書中稱茶是"聖藥"、"萬靈長壽劑",這對推動日本

社會飲茶風尚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間,我國對外貿易的港口增加到處,這時的陶瓷和茶葉已成為我國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採取積極的對

外,曾七次派遣鄭和下西洋,他遊遍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直達非洲東岸,加強了與這些地區的經濟聯繫與貿易,使茶葉輸出量

大量增加。

在此期間,西歐各國的商人先後東來,從這些地區轉運中國茶葉,並在本國上層社會推廣飲茶。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自爪哇來我國澳門販茶轉運歐洲,這是我國茶葉直接銷往歐洲的最早紀錄。以後,茶葉

成為荷蘭人最時髦的飲料。由於荷蘭人的宣傳與影響,飲茶之風迅速波及英、法等國。

1631年,英國一個名叫威忒的船長專程率船隊東行,首次從中國直接運去大量茶葉。

清朝之後,飲茶之風逐漸波及歐洲一些國家,當茶葉最初傳到歐洲時,價格昂貴,荷蘭人和英國人都將其視為"貢品"和奢侈品。

後來,隨着茶葉輸入量的不斷增加,價格逐漸降下來,成為民間的日常飲料。此後,英國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紅碎茶生產和出口最多的國家,其茶種源於中國。

印度雖也有野生茶樹,但是印度人不知種茶和飲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國和荷蘭人才開始從中國輸入茶籽在印度種茶。現今,最

有名的紅碎茶產地阿薩姆。即是1835年由中國引進茶種開始種茶的。中國專家曾前往指導種茶製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種紅茶的生產

技術。後發明了切茶機,紅碎茶才開始出現,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飲料。

到了19世紀,我國茶葉的傳播幾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葉出口量達268萬擔。西方各國語言種"茶"一詞,大多源於當時海上貿

易港口福建廈門及廣東方言中"茶"的讀音。可以説,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茶的栽培加工技術,世界各國的茶葉,直接

或間接,與我國茶葉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總之,我國是茶葉的故鄉,我國勤勞智慧的人民給世界人民創造了茶葉這一香美的飲料,這

是值得我們後人引以自豪的。

三、茶的發展

隨着茶葉的傳播,目前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幾乎遍及全國和世界五大洲的國家和地區。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加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因此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居世界之首。我國地跨六個氣候帶,地理區域東起台灣基

隆,南沿海南瓊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達山東半島,絕大部分地區均可生產茶葉,全國大致可分為四大茶區,包括江南茶區、江

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全國茶葉產區的分佈,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尤以浙江和湖南產量最多,其次為四川和安徽。甘肅、

和山東是新發展的茶區,年產量還不太多。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已達1600多萬畝,年產茶葉40萬噸左右,茶葉出口量達13.5萬

噸左右。與此同時,隨着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全國茶葉科研機構和教育機構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網絡,大

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廣應用,科學種茶、科學制茶和茶業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斷提高,這為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茶葉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併成為三大飲料之一,所以世界茶業的發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個國家種植

茶葉,茶區主要集中在亞洲,茶葉產量約佔世界茶葉產量的80%以上。

茶葉生產和飲用已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出現新的要求。這是因為,在社會發展中,一旦人們對衣、

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滿足,就特別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這種天然保健飲料必將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

與此同時,由於它含有大量的對人體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會吸引大量消費者去飲用它。茶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伴侶。

中國古代重要茶事進程錄:

◆原始社會

神農時代傳説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28世紀的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説,當為茶葉藥用之始。

◆西周

據《華陽國志》載:約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一帶已用所產的茶葉作為"納貢"珍品,是茶作為貢品得最早記述。

◆東周

春秋時期嬰相齊竟公時(公元前547---公園前490年)"食脱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葉已作為菜餚湯料,供人食

用。(據《晏子春秋》)

◆西漢(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這表明四川一帶已有茶葉作為商品出現,是茶葉進行商貿的最早記載。

《僮約》

◆東漢(公元25--220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藥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

◆三國(公園220 265)

史書《三國志》述吳國君主孫皓(孫權的後代)有"密賜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記載。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飲用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見效。於是人們競相採之,並逐漸由藥用演變成社交飲料,

但主要還是在社會的上層。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為飲料擴大普及的時期,並從社會的上層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開始在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制"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納趙贊議,開始徵收茶税。

公元8世紀後陸羽《茶經》問世。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

唐懿宗鹹通15年(公元874年)出現專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開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甌)設宮焙,專造北苑貢茶,從此龍鳳團茶有了很大發展。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元年間(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開》一書,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茶司馬,專門司茶貿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與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發佈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

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並轉運入歐。19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並向俄皇饋贈茶葉。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數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擔,開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聲。

1690年中國茶葉獲得美國波士頓出售特許執照。光緒31年(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考

察茶葉產製,併購得部分製茶機械,宣傳茶葉機械製作技術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機械製茶公司,是中國最早的機械製茶業。

四、飲茶史

中國飲茶歷史最早,陸羽《茶經》雲:"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早在神農時期,茶及其藥用價值已被發現,並由

藥用逐漸演變成日常生活飲料。我國曆來對選茗、取水、備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嚐方法都頗為講究,因而逐漸形成豐富多

採、雅俗共賞的飲茶習俗和品茶技藝。本文旨在簡單敍述飲茶方式和習俗的發展和演變,其大體可分為幾個階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葉作為藥用而受到關注。古代人類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並富有收斂性快感,久而久

之,茶的含嚼成為人們的一種嗜好。該階段,可説是茶之為飲的前奏。

隨着人類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慣轉變為煎服。即鮮葉洗淨後,置陶罐中加水煮熟,連湯帶葉服用。煎煮而成的茶,雖苦

澀,然而滋味濃郁,風味與功效均勝幾籌,日久,自然養成煮煎品飲的習慣,這是茶作為飲料的開端。

然而,茶由藥用發展為日常飲料,經過了食用階段作為中間過渡。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茶葉煮熟後,與飯菜調和一起食用。

此時,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營養,一是作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記載,"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

《爾雅》中,"苦荼"一詞註釋雲"葉可炙作羹飲";《桐君錄》等古籍中,則有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記載。此時,茶葉利用

方法前進了一步,運用了當時的烹煮技術,並已注意到茶湯的調味。

秦漢時期,茶葉的簡單加工已經開始出現。鮮葉用木棒搗成餅狀茶團,再曬乾或烘乾以存放,飲用時,先將茶團搗碎放入壺中,

注入開水並加上葱姜和桔子調味。此時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藥品,且成為待客之食品。另,由於秦統一了巴蜀(我國較早傳播

飲茶的地區),促進了飲茶知識與風俗向東延伸。西漢時,茶已是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王褒《童約》已有"武陽買茶"的

記載。三國時期,崇茶之風進一步發展,開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時出現"以茶當酒"的習俗(見《三國志.吳志》),説明華中地

區當時飲茶已比較普遍。到了兩晉、南北朝,茶葉從原來珍貴的奢侈品逐漸成為普通飲料。

隋唐時,茶葉多加工成餅茶。飲用時,加調味品烹煮湯飲。隨着茶事的興旺,貢茶的出現加速了茶葉栽培和加工技術的發展,湧

現了許多名茶,品飲之法也有較大的改進。尤其到了唐代,飲茶蔚然成風,飲茶方式有較大之進步。此時,為改善茶葉苦澀味,開始

加入薄荷、鹽、紅棗調味。此外,已使用專門烹茶器具,論茶之專著已出現。陸羽《茶經》三篇,備言茶事,更對茶之飲之煮有詳細

的論述。此時,對茶和水的選擇、烹煮方式以及飲茶環境和茶的質量也越來越講究,逐漸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時人視

回答者:全心全意888 - 助理 3-24 22:03

中國茶葉的發展歷史?

1、神農時代:5000年以前,神農時代利用生葉煮着喝,把茶葉拿來當藥用。拿來當藥用。

2、西周、東周:3000以前,開始人工栽培茶樹,當菜食。拿來當藥用。

3、秦代:2300年以前,開始當茗飲,調煮,羹飲。拿來當藥用。

4、漢代:

(西漢)2000年以前,開始商業化,成都成為我國茶葉最早的集散中心。

(東漢)1500年左右,開始製作茶餅,以便運輸。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經濟、文化的影響;陸羽《茶經》的倡導;僧道生活和茶為教事吸收的影響,氣候條件也有得於茶業的發展。拿來當藥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藝的改進;水質的講究;鬥茶獲得。拿來當藥用。

7、元代:700年以前,製作散茶,重炒略蒸。拿來當藥用。

8、明代:據今600多年,黃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藝相繼形成。拿來當藥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國茶風靡世界,獨步世界茶市,當時出口茶葉的只有中國,工藝以烘青和炒青為主,製作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白茶。拿來當藥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國茶葉的興盛時期(茶園面積不斷的擴大,茶葉產量迅速增遞,有力的促進了對外貿易發展)。

(2)1886-1947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衰落時期(、經濟方面、國際茶葉市場競爭失敗)。

(3)1950-1988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恢復發展時期,的支持和重視,大力恢復舊茶園,建立新茶園,改進新品種,推行科學種茶,茶葉經濟走向穩定發展之路。使得茶葉生產量居世界第二位。

擴展資料

飲茶的三個階段:

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葉碾成粉末,燒開水後將調料放入,再將茶粉撒入鍋內。飲用時,趁熱將茶渣和茶湯一起一起喝下去,謂之“吃茶”。

2、宋代點茶法:即用開水沖泡茶粉,並用茶攪拌後飲用,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於此。

3、明代泡茶法:明代改為整葉茶沖泡,為現代泡茶的開端。

茶區分佈

1、世界產茶區

中國、日本、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巴基斯坦、肯亞、馬來西亞、印尼、越南、阿根庭及中南美洲,各國產茶區之茶籽、茶苗及製茶技術皆由中國直接或間接引入。

2、中國四大茶區

中國作為茶葉大國,茶區東起台灣東部海岸,西至貢茶場,南至海南島榆林海港,北到山東榮城市,包含西南、華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區。

(1)西南茶區

西南茶區是中國最古老的茶葉產地,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東南部地區。西南茶區地形複雜,山脈高聳,氣候多變,適合各種大葉種茶樹的生長培育。中國的外銷碎茶和邊茶大多數產自這裏,也是高檔綠茶、普洱茶喝花茶的主要產地。文章來自:cha567 。多元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西南茶區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西南茶區,可以考證到中國茶大部分的演化史。

(2)華南茶區

華南茶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雲南南部等地,這裏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高温多雨,空氣濕度大。而且這些地區多山地丘陵,自然環境優越,對於茶樹的生長得天獨厚。華南茶區的品種資源豐富,優良品種極多,茶樹以喬木型和小喬木大葉種偏多。很多名茶,如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六堡茶、西山茶等均產自這一茶區

(3)江南茶區

江南茶區以長江為界線,從長江抵達南嶺,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江南茶區四季分明,春夏兩季多雨,多丘陵地帶,適宜茶樹的生長。茶樹以灌木型為主,是質優高檔綠茶的集中產區,如西湖龍井、碧螺春等,在中國茶區中佔據着相當重要的地位。

(4)江北茶區

江北茶區從長江向北,直抵信陽,從西部的大巴山延伸到江蘇北部,包括陝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蘇北部等地區,江北茶區年平均氣温較低,冬季漫長,降水量因地區不同各異。該茶區以生產綠茶為主,茶樹均為灌木型中小葉種,生產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陽毛尖、紫陽毛尖等。

茶的歷史

一、茶的起源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説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

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

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

洲等。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

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

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説法。今人不少人認定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

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載。

其實到底在哪裏現在對我們飲茶者來説並不重要。也許具有文化意義。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學術界的一些説法:

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

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

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

"�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説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飲茶發源的地點考證: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於茶樹的發源地,有這麼幾種説法:

1.西南説:"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説法所指的範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説: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

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説成立,那麼西南説就成立了。四川説要比西南説"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雲南説: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

説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説: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

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説: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

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

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説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麼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

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發明飲茶的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説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

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1.祭品説:這一説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

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説:這一説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

解之"。

3.食物説:"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説:"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這幾種方式

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説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説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

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製。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

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説,茶發

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

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

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着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

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產地

茶樹起源於何時?必是遠遠早於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前。歷史學家無從考證的問題,最後由植物學家解決了。他們按植物分

類學方法來追根溯源,經一系列分析研究,認為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曆史了。

茶樹原產於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後,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

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

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雲南的一株,樹

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雲南省內樹幹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羣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

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佈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

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

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緻深入的分析和

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主要論據,簡單地講,有三個方面:

1.從茶樹的自然分佈來看

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且大部分分佈在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

山茶屬有100多種,雲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佔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

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説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

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2.從地質變遷來看

西南地區羣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

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裏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帶和温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

成了熱帶型和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温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

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3.從茶樹的進化類型來看

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於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

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二、茶的傳播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

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中國茶業,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以致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後被西方引

進。所以,茶的傳播史,分為國內及國外兩條線路。

1.茶在國內的傳播

茶樹是中國南方的一種"嘉木",所以,中國的茶業,最初孕育、發生和發展於南方。

(1)巴蜀是中國茶業的搖籃(先秦兩漢)

顧炎武曾經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即認為中國的飲茶,是秦統一巴蜀之後才慢慢傳播開來,也就是説,中國

和世界的茶葉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為業的。這一説法,已為現在絕大多數學者認同。

巴蜀產茶,據文字記載和考證,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此時巴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區,並以茶為貢品之一。

關於巴蜀茶業在我國早期茶業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漢成帝時王褒的《童約》,才始見諸記載,內有"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

兩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帶,西漢時不僅飲茶成風,而且出現了專門用具;從後一句可以看出,茶葉已經商品化,出現瞭如"武陽"一類

的茶葉市場。

西漢時,成都不但已形成為我國茶葉的一個消費中心,由後來的文獻記載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不僅僅是

在秦之前,秦漢乃至西晉,巴蜀仍是我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重要中心。

(2)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成為茶業中心(三國西晉)

秦漢統一中國後,茶業隨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交流而增強。尤其是茶的加工、種植,首先向東部南部傳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

就很能説明問題。茶陵是西漢時設的一個縣,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鄰近江西、廣東邊界,表明西漢時期茶的生產已經傳到了湘、

粵、贛毗鄰地區。

三國、西晉階段,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於地理上的有利條件,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

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

三國時,孫吳據有現在蘇、皖、贛、鄂、湘、桂一部分和廣東、福建、浙江全部陸地的東南半壁江山,這一地區,也是這時我國

茶業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區域。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範圍有很大的發展,而已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

西晉時長江中游茶業的發展,還可從西晉時期《荊州土記》得到佐證。其載曰"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説明荊漢地區茶業的明

顯發展,巴蜀獨冠全國的優勢,似已不復存在。

(3)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茶業的發展(東晉南朝)

西晉南渡之後,北方豪門過江僑居,建康(南京)成為我國南方的中心。這一時期,由於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

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我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

現今温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僅如此,如《桐君錄》所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晉陵即常州,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

朝時,長江下游宜興一帶的茶業,也著名起來。

三國兩晉之後,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化了。

(4)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中國茶葉生產和技術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產和飲用,已有一定發展,但北方飲者還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後,如《膳夫經手錄》所載"

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都嗜茶成俗,於是南方茶的生產,隨

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

唐代中葉後,長江中下游茶區,不僅茶產量大幅度提高,就是製茶技術,也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這種高水準的結果,就是湖

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茶成為了貢茶。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正式轉移到了長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葉生產,集一時之盛。當時史料記載,安徽祁門周圍,千里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於茶者七八。現在贛東北、浙

西和皖南一帶,在唐代時,其茶業確實有一個特大的發展。同時由於貢茶設置在江南,大大促進了江南製茶技術的提高,也帶動了全

國各茶區的生產和發展。

由《茶經》和唐代其它文獻記載來看,這時期茶葉產區已遍及今之四川、陝西、湖北、雲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

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幾乎達到了與我國近代茶區約略相當的局面。

(5)茶業重心由東向南移(宋代)

從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國氣候由暖轉寒,致使中國南方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發展了起來,並逐漸取代長江中下游茶

區,成為宋朝茶業的重心。主要表現在貢茶從顧渚紫筍改為福建建安茶,唐時還不曾形成氣候的閔南和嶺南一帶的茶業,明顯地活躍

和發展起來。

宋朝茶業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的變化,江南早春茶樹因氣温降低,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貢到京都。福建氣候

較暖,如歐陽修所説"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作為貢茶,建安茶的採製,必然精益求精,名聲也愈來愈大,成為中國團茶、

餅茶製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帶動了閔南和嶺南茶區的崛起和發展。 由此可見,到了宋代,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宋朝的茶區,

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範圍相符。明清以後,只是茶葉製法和各茶類興衰的演變問題了。

2.茶在國外的傳播

由於我國茶葉生產及人們飲茶風尚的發展,還對外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專門設立市舶司管理海

上貿易,包括茶葉貿易,准許外商購買茶葉,運回自己的國土。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從我國研究佛學回國,把帶回的茶種

種在近江(滋賀縣)。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賀縣梵釋寺,寺僧便獻上香噴噴的茶水。天皇飲後非常高興,遂大力推廣飲茶,於

是茶葉在日本得到大面積栽培。在宋代,日本榮西禪師來我國學習佛經,歸國時不僅帶回茶籽播種,並根據我國寺院的飲茶方法,制

訂了自己的飲茶儀式。他晚年著的《吃茶養生記》一書,被稱為日本第一部茶書。書中稱茶是"聖藥"、"萬靈長壽劑",這對推動日本

社會飲茶風尚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間,我國對外貿易的港口增加到處,這時的陶瓷和茶葉已成為我國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採取積極的對

外,曾七次派遣鄭和下西洋,他遊遍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直達非洲東岸,加強了與這些地區的經濟聯繫與貿易,使茶葉輸出量

大量增加。

在此期間,西歐各國的商人先後東來,從這些地區轉運中國茶葉,並在本國上層社會推廣飲茶。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自爪哇來我國澳門販茶轉運歐洲,這是我國茶葉直接銷往歐洲的最早紀錄。以後,茶葉

成為荷蘭人最時髦的飲料。由於荷蘭人的宣傳與影響,飲茶之風迅速波及英、法等國。

1631年,英國一個名叫威忒的船長專程率船隊東行,首次從中國直接運去大量茶葉。

清朝之後,飲茶之風逐漸波及歐洲一些國家,當茶葉最初傳到歐洲時,價格昂貴,荷蘭人和英國人都將其視為"貢品"和奢侈品。

後來,隨着茶葉輸入量的不斷增加,價格逐漸降下來,成為民間的日常飲料。此後,英國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紅碎茶生產和出口最多的國家,其茶種源於中國。

印度雖也有野生茶樹,但是印度人不知種茶和飲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國和荷蘭人才開始從中國輸入茶籽在印度種茶。現今,最

有名的紅碎茶產地阿薩姆。即是1835年由中國引進茶種開始種茶的。中國專家曾前往指導種茶製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種紅茶的生產

技術。後發明了切茶機,紅碎茶才開始出現,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飲料。

到了19世紀,我國茶葉的傳播幾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葉出口量達268萬擔。西方各國語言種"茶"一詞,大多源於當時海上貿

易港口福建廈門及廣東方言中"茶"的讀音。可以説,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茶的栽培加工技術,世界各國的茶葉,直接

或間接,與我國茶葉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總之,我國是茶葉的故鄉,我國勤勞智慧的人民給世界人民創造了茶葉這一香美的飲料,這

是值得我們後人引以自豪的。

三、茶的發展

隨着茶葉的傳播,目前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幾乎遍及全國和世界五大洲的國家和地區。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加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因此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居世界之首。我國地跨六個氣候帶,地理區域東起台灣基

隆,南沿海南瓊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達山東半島,絕大部分地區均可生產茶葉,全國大致可分為四大茶區,包括江南茶區、江

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全國茶葉產區的分佈,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尤以浙江和湖南產量最多,其次為四川和安徽。甘肅、

和山東是新發展的茶區,年產量還不太多。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已達1600多萬畝,年產茶葉40萬噸左右,茶葉出口量達13.5萬

噸左右。與此同時,隨着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全國茶葉科研機構和教育機構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網絡,大

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廣應用,科學種茶、科學制茶和茶業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斷提高,這為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茶葉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併成為三大飲料之一,所以世界茶業的發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個國家種植

茶葉,茶區主要集中在亞洲,茶葉產量約佔世界茶葉產量的80%以上。

茶葉生產和飲用已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出現新的要求。這是因為,在社會發展中,一旦人們對衣、

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滿足,就特別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這種天然保健飲料必將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

與此同時,由於它含有大量的對人體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會吸引大量消費者去飲用它。茶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伴侶。

中國古代重要茶事進程錄:

◆原始社會

神農時代傳説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28世紀的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説,當為茶葉藥用之始。

◆西周

據《華陽國志》載:約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一帶已用所產的茶葉作為"納貢"珍品,是茶作為貢品得最早記述。

◆東周

春秋時期嬰相齊竟公時(公元前547---公園前490年)"食脱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葉已作為菜餚湯料,供人食

用。(據《晏子春秋》)

◆西漢(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這表明四川一帶已有茶葉作為商品出現,是茶葉進行商貿的最早記載。

《僮約》

◆東漢(公元25--220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藥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

◆三國(公園220 265)

史書《三國志》述吳國君主孫皓(孫權的後代)有"密賜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記載。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飲用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見效。於是人們競相採之,並逐漸由藥用演變成社交飲料,

但主要還是在社會的上層。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為飲料擴大普及的時期,並從社會的上層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開始在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制"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納趙贊議,開始徵收茶税。

公元8世紀後陸羽《茶經》問世。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

唐懿宗鹹通15年(公元874年)出現專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開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甌)設宮焙,專造北苑貢茶,從此龍鳳團茶有了很大發展。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元年間(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開》一書,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茶司馬,專門司茶貿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與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發佈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

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並轉運入歐。19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並向俄皇饋贈茶葉。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數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擔,開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聲。

1690年中國茶葉獲得美國波士頓出售特許執照。光緒31年(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考

察茶葉產製,併購得部分製茶機械,宣傳茶葉機械製作技術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機械製茶公司,是中國最早的機械製茶業。

四、飲茶史

中國飲茶歷史最早,陸羽《茶經》雲:"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早在神農時期,茶及其藥用價值已被發現,並由

藥用逐漸演變成日常生活飲料。我國曆來對選茗、取水、備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嚐方法都頗為講究,因而逐漸形成豐富多

採、雅俗共賞的飲茶習俗和品茶技藝。本文旨在簡單敍述飲茶方式和習俗的發展和演變,其大體可分為幾個階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葉作為藥用而受到關注。古代人類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並富有收斂性快感,久而久

之,茶的含嚼成為人們的一種嗜好。該階段,可説是茶之為飲的前奏。

隨着人類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慣轉變為煎服。即鮮葉洗淨後,置陶罐中加水煮熟,連湯帶葉服用。煎煮而成的茶,雖苦

澀,然而滋味濃郁,風味與功效均勝幾籌,日久,自然養成煮煎品飲的習慣,這是茶作為飲料的開端。

然而,茶由藥用發展為日常飲料,經過了食用階段作為中間過渡。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茶葉煮熟後,與飯菜調和一起食用。

此時,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營養,一是作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記載,"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

《爾雅》中,"苦荼"一詞註釋雲"葉可炙作羹飲";《桐君錄》等古籍中,則有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記載。此時,茶葉利用

方法前進了一步,運用了當時的烹煮技術,並已注意到茶湯的調味。

秦漢時期,茶葉的簡單加工已經開始出現。鮮葉用木棒搗成餅狀茶團,再曬乾或烘乾以存放,飲用時,先將茶團搗碎放入壺中,

注入開水並加上葱姜和桔子調味。此時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藥品,且成為待客之食品。另,由於秦統一了巴蜀(我國較早傳播

飲茶的地區),促進了飲茶知識與風俗向東延伸。西漢時,茶已是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王褒《童約》已有"武陽買茶"的

記載。三國時期,崇茶之風進一步發展,開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時出現"以茶當酒"的習俗(見《三國志.吳志》),説明華中地

區當時飲茶已比較普遍。到了兩晉、南北朝,茶葉從原來珍貴的奢侈品逐漸成為普通飲料。

隋唐時,茶葉多加工成餅茶。飲用時,加調味品烹煮湯飲。隨着茶事的興旺,貢茶的出現加速了茶葉栽培和加工技術的發展,湧

現了許多名茶,品飲之法也有較大的改進。尤其到了唐代,飲茶蔚然成風,飲茶方式有較大之進步。此時,為改善茶葉苦澀味,開始

加入薄荷、鹽、紅棗調味。此外,已使用專門烹茶器具,論茶之專著已出現。陸羽《茶經》三篇,備言茶事,更對茶之飲之煮有詳細

的論述。此時,對茶和水的選擇、烹煮方式以及飲茶環境和茶的質量也越來越講究,逐漸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時人視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茶是如何傳向世界各國的?

一、早期朝鮮半島、日本僧侶在到中國學佛的同時,傳去了茶葉、茶文化;

中國茶葉和茶文化,最早通過陸路和海路東傳朝鮮半島和日本,通過僧侶傳播進行禪茶一味的文化交流。由於朝鮮和中國接壤兼有陸路和海路的緣故,專家認為茶入朝鮮半島要早於日本。

茶入朝鮮半島約在六世紀和七世紀,新羅時代(668-935)就有大批僧人到中國學佛求法,載入中國宋代,《高僧傳》的就有近30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在中國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專心修學後回國傳教。

他們在中國時,就接觸到飲茶,並在回國時將茶和茶籽帶回新羅。韓國古籍《三國史記》載:“前於新羅第27代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時,已有茶。”善德女王屬三國時代(公元18-935)末期人,故韓國飲茶不會晚於七世紀中葉。

二、朝廷、官府作為高級禮品賞賜或饋贈給來訪的外國使節、嘉賓;

日本關於飲茶的最早記載見《古事記》及《奧儀抄》兩書:日本聖武天皇曾於天平元年(729年)四月,召集僧侶進禁廷講經,事畢,各賜以粉茶,人人感到榮幸。又記載當時有高僧行基(658-749),到中國學佛求法的高僧最澄,回國時帶去浙東茶籽在日本播種。

三、通過貿易,輸往世界各地。

作為一種經濟作物,中國茶傳播到世界各地:如始於西漢,從甘肅、新疆經中亞、西亞,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絲綢之路”;始於唐代、盛於明清,經中國西南入藏傳到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地區的“茶馬古道”;明清時代,中國開始與歐、美各國進行海上茶葉貿易,清朝初期,開創的武夷山等中國東南茶區至俄羅斯恰克圖的“萬里茶路”,由此可見,這些著名的茶路、茶事,都是以貿易為主的商業行為。

擴展資料: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功夫茶文化則起源於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説始於神農時代,少説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現在,中華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中國各地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潮州鳳凰單叢茶、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喜愛品茶,各國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茶文化

中國茶道的歷史和怎樣傳承做法?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當時社會上茶宴是一種很流行的社交活動。唐呂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吳覺農先生認為: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莊晚芳先生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莊晚芳先生還歸納出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為:“廉、美、和、敬”他解釋説:“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

陳香白先生認為: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説、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論可簡稱為:“七藝一心”。

周作人先生則説得比較隨意,他對茶道的理解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説,可以稱作為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認為“和、靜、怡、真”應作為中國茶道的四諦。因為,“和”是中國這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方法。“怡”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

台灣學者劉漢介先生提出:“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學》一書中,將茶道定義為:以身體動作作為媒介而演出的藝術。它包含了藝術的因素、社交因素、禮儀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個因素。

久鬆真一先生則認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為契機的綜合文化體系,它具有綜合性、統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藝術、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其內核是禪。

熊倉功夫先生從歷史學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種室內藝能。藝能使人本文化獨有的一個藝術羣,它通過人體的達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湯文化研究會倉澤行洋先生則主張:茶道十一深遠的哲理為思想背景,綜合生活文化,是東方文化之精華。他還認為,“道是通向徹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國的茶道可以説是重精神而輕形式,在各歷史階段也有不同的表現,各種茶也不盡相同,百花齊放,但都體現了“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

5、茶道的發展

唐代: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

民間和宮廷的共同參與,使唐代茶文化掀起了一個高峯。

陸羽《茶經》中説“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盛於國朝,兩都並荊渝間,以為比屋之飲”。“比屋之飲”,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飲茶的意思,可以照見唐代國都長安等地飲茶的普遍程度。除了“兩都並荊渝”之間以外,飲茶之風也是同樣盛行,這種情況以《封氏聞見錄》中記載的最為典型,“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可見,茶飲已經深入民間,成為生活之必需。

茶葉文化的通俗和高雅,代均具備十分豐富的內涵。在大眾茶飲和宮廷茶飲之外,還有一個僧侶圈。這些人中有不少是陸羽的師友,如智積,懷海和尚,靈一和尚,及皎然、齊己等。是陸羽的茶藝老師,由於陸羽的烹茶技術提快,烹出的茶湯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積和尚到了非陸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這也説陸羽從智積和尚的高超烹茶藝術中得到了精髓並有了新的發展。

茶與佛教的緣份很深,到了唐代這種緣份聯繫得更加緊密了。近年來陝西法門寺出土的唐僖宗時期的金銀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飲之間的特殊關係。

在唐代茶文化的發展中,文人的熱情參與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典型的是詩歌中的茶詩創作。

唐代詩歌,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光輝篇章。在唐詩中,有關茶葉的作品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齊已的《謝湖茶》、皎然的《訪陸處士羽》等。這些茶詩的形式有古詩、律詩、絕句等,內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飲茶、茶具、採茶、製茶等各個方面。

唐代文人們以茶會友,以茶傳道,以茶興藝。使茶飲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飲的文化內涵更加深厚。同時,這些文化藝術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國茶葉歷史的寶貴資料。

眾所周知,公元780年前後陸羽撰寫的《茶經》三卷,是中國第一部茶葉專著,它標誌着茶學系統的確立,在推動茶飲繼續擴大的同時,也開創了茶葉專著撰寫的先河。

自《茶經》後,不少有識之士,對茶葉及其相關內容進行了及時的總結,自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出現了不少茶葉專著。如皎然《茶訣》三卷,張又新《煎茶水記》一卷,温庭筠《採茶錄》一卷,佚名《茶苑雜錄》一卷,裴汶《茶述》、温從雲等的《補茶事》和毛文錫的《茶譜》等。

陸羽著《茶經》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陸羽是中國的“茶聖”。《茶經》是中國茶葉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葉科學和文化的系統總結。《茶經》建立了茶學的基本框架結構,直接促進了茶葉生產和飲用的快速發展。

飲茶習俗,走過了數千年的曲折路程,終於在唐代由混沌走向了文明,唐代的茶書編撰,從草創走向哲理,奏響了茶文化歷史上優美的序曲。

宋代: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出現,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鬥茶之風的興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為點茶法,並講究色香味的統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現泡茶法,為飲茶的普及、簡易化開闢了道路。宋代飲茶技藝是相當精緻的,但很難溶進思想感情。由於宋代著名茶多數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與相關藝術融為一體的過程。像徐鉉、王禹、林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梅堯臣等文學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詩人有茶詩,書法家有茶帖,畫家有茶畫。這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成為文學、藝術等純精神文化直接關連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飲茶作為增進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進新居,左右鄰居要彼此“獻茶”;鄰居間請喝茶叫“支茶”。這時,茶已成為民間禮節。

宋代茶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宮廷皇室的影響。無論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一種貴族色彩。於此同時,茶文化在高雅的範疇內,得到了更為豐滿的發展。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封建禮制對貢茶的精益求精,進而引發出各種飲茶用茶方式。宋代貢茶自蔡襄任福建轉運使後,通過精工改制後,在形式和品質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號稱"小龍團餅茶"。歐陽修稱這種茶"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薦這種小龍團,珍惜備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禮祭天地時,中樞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團,而這些大臣往往自己捨不得品飲,專門用來孝敬父母或轉贈好友。這種茶在賜贈大臣前,先由宮女用金箔剪成龍鳳、花草圖案貼在上面,稱“繡茶”。

宋代是歷史上茶飲活動最活躍的時代。在以貢茶一路衍生出來的有“繡茶”、“鬥茶”;作為文人自娛自樂的有“分茶”;作為民間的茶樓、飯館中的飲茶方式更是豐富多彩。

宋代民間飲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時期的臨安(今杭州)。南宋建都臨安之時,由於南北飲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為中心的茶館文化嶄露頭角。現在的茶館在南宋時被稱為茶肆。據吳自牧《夢粱錄》卷16中記載,臨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調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佈置,茶肆張掛名人書畫、陳列花架、插上四季鮮花。一年四季賣奇茶異湯,冬月賣七寶擂茶、饊子、葱茶......,到晚上,還推出流動的車鋪,作應遊客的點茶之需。當時的臨安城,茶飲買賣晝夜不絕,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後也還有人來提瓶賣茶。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層次,以適應不同的消費者,一般作為飲茶之所的茶樓茶店,顧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習學樂器,上教曲賺之類”。當時稱此為“掛牌兒”。有的茶肆,“本非以茶點茶湯為業,但將此為由,多覓茶金耳”。時稱“人情茶肆”,有的“專是五好打聚處,亦有諸行借工賣會人會聚行老”,時稱“市買”。再有一些茶肆,專門是士大夫期朋會友的約會場所,著名的“蹴球茶坊”、“蔣檢閲茶肆”等。還有一種稱為“花茶坊”的茶樓,樓上專門安置妓女誘客,這些茶肆名為茶坊,實為場所。

"繡茶"的藝術是宮廷內的祕玩。據南宋周密的《乾淳風時記》中記載,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貢的第一綱茶就列到了宮中,這種茶的包裝很精美,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據説一隻可沖泡幾盞。大概是太珍貴的緣故,一般捨不得飲用,於是一種只供觀賞的玩茶藝術就產生了。這種繡茶方法,據周密記載為:“禁中大慶會,則用大鍍金,以五色韻果簇龍鳳,謂之繡茶,不過悦目。亦有專其工者,外人罕見”。

另一種稱為“漏影春”的玩茶藝術,是先觀賞,後品嚐。“漏影春”的玩法大約出現於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時,已作為一種較為時髦的茶飲方式。宋代陶谷《清異錄》中,比較詳細地記錄了這種做法:“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鬆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湯點攪”。“繡茶”和“漏影春”是以幹茶為主的造型藝術,相對於此,“鬥茶”和“分茶”則是一種茶葉沖泡藝術。

“鬥茶”是一種茶葉品質的相互比較方法,有着極強的功利性,它最早是應用於貢茶的選送和市場價格品位的競爭。一個“鬥”字,已經概括了這種活動的激烈程度,因而“鬥茶”也被稱為“茗戰”。

如果説“鬥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的話,那麼“分茶”就有一種淡雅的文人氣息。“分茶”亦稱“茶百戲”、“湯戲”。善於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脈,創造許多善於變化的書畫來,從這些碗中圖案裏,觀賞者和創作者能得到許多美的享受。

宋代茶學由於比較專注於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統性上與唐代相比都有新的發展。宋代茶葉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深化,並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與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構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燦爛篇章。

元朝:元朝時,北方民族雖嗜茶,但對宋人繁瑣的茶藝不耐煩。文人也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清高氣節,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這兩種思潮卻暗暗契合,茶藝漸漸返樸歸真。

南宋時期,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繼續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的北方金人統治區域中,卻相對冷落。

元代統治者雖非漢族,在統一過程中也有不少傷農行為,但於此同時也推行過一些有利於農業生產的措施。如由元代官府編印《農桑輯要》等等。在元朝出版的別二部書《農書》和《農桑撮要》中,把茶樹栽培和茶葉製造作為重要內容來介紹。這表明元朝統治者對茶業還是支持和倡導的。

元代茶飲中,除了民間的散茶繼續發展,貢茶仍然延用團餅之外,在烹煮和調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產生,這是蒙古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漢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在茶葉飲用時,特別是在朝廷的日常飲用中,茶葉添加輔料,似乎已經相當的普遍。元代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集中地記述了當時的各種茶飲。

與加料茶飲相比,漢族文人們的清飲仍然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在飲茶方式上他們也與蒙古人有很大的差別,他們仍然鍾情於茶的本色本味,鍾情於古鼎清泉,鍾情於幽雅的環境。

如趙孟頫雖仕官元朝,但他畫的《鬥茶圖》中仍然是一派宋朝時的景象。他的許多詩句也毫無“酪味”,依然一派清新:

“夜深萬籟寂無聞,曉看平階展素菌。茗碗縱寒終有韻,梅花雖冷自知春......”

元代的文人們,特別是由宋入元的漢族文人,在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貢獻。追求清飲,不僅是漢族文人的特色,而且不少蒙族文人也相當熱衷於此道,特別是耶律楚材,他有詩一首,十分明白地唱出了自己的飲茶審美觀:“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盧仝七碗詩難得,諗老三甌夢亦賒。敢乞君侯分數餅,暫教清興繞煙霞”。

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有兩個特點,一是茶藝簡約化;二是茶文化精神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

明朝:由於茶類和新的生產技術的發展,明代茶葉生產方式和茶葉飲用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飲茶對人們的生活觀念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

明代興起的飲茶沖泡法,是基於散茶的興起,散茶容易沖泡,衝飲方便,而且芽葉完整,大大增強了飲茶時的觀賞效果。明代人在飲茶中,已經有意識地追求一種自然美和環境美。明人飲茶藝術性,還表現在追求飲茶環境美,這種環境包括飲茶者的人數和自然環境。當時對飲茶的人數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説,對於自然環境,則最好在清靜的山林、儉樸的柴房、清溪、松濤,無喧鬧嘈雜之聲。

明代散茶的興起,引起沖泡法的改變,原來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適用了。茶壺被更廣泛地應用於百姓茶飲生活中,茶盞也由黑釉瓷變成了白瓷和青花瓷,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襯托茶的色彩。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為突出的茶具是宜興的紫砂壺。紫砂茶具不僅因為淪飲法而興盛,其形制和材質,更迎合了當時社會所追求的平淡、端莊、質樸、自然、温厚、閒雅等的精神需要。紫砂壺的製造出現了許多名家,如時大彬、陳遠鳴等,並形成了一定的流派,最終形成了一門的藝術。因而説,紫砂藝術的興起,也是明代茶葉文化的一個豐碩果實。 清代:隨着封建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商品經濟也較明代有顯著提高,茶葉產量和茶葉貿易相當發達,飲茶之風進一步從文人雅士、人墨客所創造的小圈子裏走出來了,真正踏進尋常巷陌,走入了千家萬户。

清代以來,茶書的編撰並沒有隨着茶業的發展而進一步創新,而品飲技術和茶館文化卻深入民間。

在我國南方的廣東、福建等地盛行工夫茶,工夫茶的興盛也帶動了專門的飲茶器具。如銚,是煎水用的水壺,以粵東白泥銚為主,小口甕腹;茶爐,由細白泥製成,截筒形,高一尺二、三寸;茶壺,以紫砂陶為佳,其形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以受水半斤,茶盞、茶盤多為青花瓷或白瓷,茶盞小如核桃,薄如蛋殼,甚為精美。

清代是我國茶館的鼎盛時期。茶館作為一種平民式的飲茶場所,如雨後春筍,發展很迅速,據記載,就北京有名的茶館已達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達到66家。在鄉鎮茶館的發達也不亞於大城市,如江蘇、浙江一帶,有的全鎮居民只有數千家,而茶館可以達到百餘家之多。

茶館是中國茶文化中的一個很引人注目的內容,清代茶館的經營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幾種:

飲茶場所,點心飲食兼飲茶,

聽書場所。

除了上面幾種情況外,茶館有時還兼場所,尤其是江南集鎮上,這種現象很多。

再者,茶館有時也充“糾紛裁判場所”。“吃講茶”,鄰里鄉間發生了各種糾紛後,雙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長者或中間人,至茶館去評理以求解決。如調解不成,也會有碗盞橫飛,大打出手的時候,茶館也會因此而面目全非。

現代: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着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台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份份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飲茶習俗

一、茶的起源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説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

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

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

洲等。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

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

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説法。今人不少人認定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

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載。

其實到底在哪裏現在對我們飲茶者來説並不重要。也許具有文化意義。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學術界的一些説法:

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

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

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

"�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説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飲茶發源的地點考證: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於茶樹的發源地,有這麼幾種説法:

1.西南説:"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説法所指的範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説: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

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説成立,那麼西南説就成立了。四川説要比西南説"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雲南説: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

説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説: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

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説: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

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

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説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麼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

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發明飲茶的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説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

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1.祭品説:這一説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

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説:這一説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

解之"。

3.食物説:"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説:"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這幾種方式

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説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説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

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製。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

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説,茶發

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

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

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着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

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產地

茶樹起源於何時?必是遠遠早於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前。歷史學家無從考證的問題,最後由植物學家解決了。他們按植物分

類學方法來追根溯源,經一系列分析研究,認為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曆史了。

茶樹原產於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後,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

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

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雲南的一株,樹

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雲南省內樹幹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羣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

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佈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

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

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緻深入的分析和

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主要論據,簡單地講,有三個方面:

1.從茶樹的自然分佈來看

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且大部分分佈在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

山茶屬有100多種,雲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佔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

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説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

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2.從地質變遷來看

西南地區羣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

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裏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帶和温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

成了熱帶型和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温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

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3.從茶樹的進化類型來看

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於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

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二、茶的傳播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

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中國茶業,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以致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後被西方引

進。所以,茶的傳播史,分為國內及國外兩條線路。

1.茶在國內的傳播

茶樹是中國南方的一種"嘉木",所以,中國的茶業,最初孕育、發生和發展於南方。

(1)巴蜀是中國茶業的搖籃(先秦兩漢)

顧炎武曾經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即認為中國的飲茶,是秦統一巴蜀之後才慢慢傳播開來,也就是説,中國

和世界的茶葉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為業的。這一説法,已為現在絕大多數學者認同。

巴蜀產茶,據文字記載和考證,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此時巴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區,並以茶為貢品之一。

關於巴蜀茶業在我國早期茶業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漢成帝時王褒的《童約》,才始見諸記載,內有"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

兩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帶,西漢時不僅飲茶成風,而且出現了專門用具;從後一句可以看出,茶葉已經商品化,出現瞭如"武陽"一類

的茶葉市場。

西漢時,成都不但已形成為我國茶葉的一個消費中心,由後來的文獻記載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不僅僅是

在秦之前,秦漢乃至西晉,巴蜀仍是我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重要中心。

(2)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成為茶業中心(三國西晉)

秦漢統一中國後,茶業隨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交流而增強。尤其是茶的加工、種植,首先向東部南部傳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

就很能説明問題。茶陵是西漢時設的一個縣,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鄰近江西、廣東邊界,表明西漢時期茶的生產已經傳到了湘、

粵、贛毗鄰地區。

三國、西晉階段,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於地理上的有利條件,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

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

三國時,孫吳據有現在蘇、皖、贛、鄂、湘、桂一部分和廣東、福建、浙江全部陸地的東南半壁江山,這一地區,也是這時我國

茶業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區域。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範圍有很大的發展,而已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

西晉時長江中游茶業的發展,還可從西晉時期《荊州土記》得到佐證。其載曰"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説明荊漢地區茶業的明

顯發展,巴蜀獨冠全國的優勢,似已不復存在。

(3)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茶業的發展(東晉南朝)

西晉南渡之後,北方豪門過江僑居,建康(南京)成為我國南方的中心。這一時期,由於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

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我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

現今温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僅如此,如《桐君錄》所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晉陵即常州,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

朝時,長江下游宜興一帶的茶業,也著名起來。

三國兩晉之後,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化了。

(4)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中國茶葉生產和技術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產和飲用,已有一定發展,但北方飲者還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後,如《膳夫經手錄》所載"

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都嗜茶成俗,於是南方茶的生產,隨

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

唐代中葉後,長江中下游茶區,不僅茶產量大幅度提高,就是製茶技術,也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這種高水準的結果,就是湖

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茶成為了貢茶。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正式轉移到了長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葉生產,集一時之盛。當時史料記載,安徽祁門周圍,千里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於茶者七八。現在贛東北、浙

西和皖南一帶,在唐代時,其茶業確實有一個特大的發展。同時由於貢茶設置在江南,大大促進了江南製茶技術的提高,也帶動了全

國各茶區的生產和發展。

由《茶經》和唐代其它文獻記載來看,這時期茶葉產區已遍及今之四川、陝西、湖北、雲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

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幾乎達到了與我國近代茶區約略相當的局面。

(5)茶業重心由東向南移(宋代)

從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國氣候由暖轉寒,致使中國南方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發展了起來,並逐漸取代長江中下游茶

區,成為宋朝茶業的重心。主要表現在貢茶從顧渚紫筍改為福建建安茶,唐時還不曾形成氣候的閔南和嶺南一帶的茶業,明顯地活躍

和發展起來。

宋朝茶業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的變化,江南早春茶樹因氣温降低,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貢到京都。福建氣候

較暖,如歐陽修所説"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作為貢茶,建安茶的採製,必然精益求精,名聲也愈來愈大,成為中國團茶、

餅茶製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帶動了閔南和嶺南茶區的崛起和發展。 由此可見,到了宋代,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宋朝的茶區,

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範圍相符。明清以後,只是茶葉製法和各茶類興衰的演變問題了。

2.茶在國外的傳播

由於我國茶葉生產及人們飲茶風尚的發展,還對外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專門設立市舶司管理海

上貿易,包括茶葉貿易,准許外商購買茶葉,運回自己的國土。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從我國研究佛學回國,把帶回的茶種

種在近江(滋賀縣)。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賀縣梵釋寺,寺僧便獻上香噴噴的茶水。天皇飲後非常高興,遂大力推廣飲茶,於

是茶葉在日本得到大面積栽培。在宋代,日本榮西禪師來我國學習佛經,歸國時不僅帶回茶籽播種,並根據我國寺院的飲茶方法,制

訂了自己的飲茶儀式。他晚年著的《吃茶養生記》一書,被稱為日本第一部茶書。書中稱茶是"聖藥"、"萬靈長壽劑",這對推動日本

社會飲茶風尚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間,我國對外貿易的港口增加到處,這時的陶瓷和茶葉已成為我國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採取積極的對

外,曾七次派遣鄭和下西洋,他遊遍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直達非洲東岸,加強了與這些地區的經濟聯繫與貿易,使茶葉輸出量

大量增加。

在此期間,西歐各國的商人先後東來,從這些地區轉運中國茶葉,並在本國上層社會推廣飲茶。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自爪哇來我國澳門販茶轉運歐洲,這是我國茶葉直接銷往歐洲的最早紀錄。以後,茶葉

成為荷蘭人最時髦的飲料。由於荷蘭人的宣傳與影響,飲茶之風迅速波及英、法等國。

1631年,英國一個名叫威忒的船長專程率船隊東行,首次從中國直接運去大量茶葉。

清朝之後,飲茶之風逐漸波及歐洲一些國家,當茶葉最初傳到歐洲時,價格昂貴,荷蘭人和英國人都將其視為"貢品"和奢侈品。

後來,隨着茶葉輸入量的不斷增加,價格逐漸降下來,成為民間的日常飲料。此後,英國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紅碎茶生產和出口最多的國家,其茶種源於中國。

印度雖也有野生茶樹,但是印度人不知種茶和飲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國和荷蘭人才開始從中國輸入茶籽在印度種茶。現今,最

有名的紅碎茶產地阿薩姆。即是1835年由中國引進茶種開始種茶的。中國專家曾前往指導種茶製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種紅茶的生產

技術。後發明了切茶機,紅碎茶才開始出現,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飲料。

到了19世紀,我國茶葉的傳播幾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葉出口量達268萬擔。西方各國語言種"茶"一詞,大多源於當時海上貿

易港口福建廈門及廣東方言中"茶"的讀音。可以説,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茶的栽培加工技術,世界各國的茶葉,直接

或間接,與我國茶葉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總之,我國是茶葉的故鄉,我國勤勞智慧的人民給世界人民創造了茶葉這一香美的飲料,這

是值得我們後人引以自豪的。

三、茶的發展

隨着茶葉的傳播,目前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幾乎遍及全國和世界五大洲的國家和地區。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加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因此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居世界之首。我國地跨六個氣候帶,地理區域東起台灣基

隆,南沿海南瓊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達山東半島,絕大部分地區均可生產茶葉,全國大致可分為四大茶區,包括江南茶區、江

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全國茶葉產區的分佈,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尤以浙江和湖南產量最多,其次為四川和安徽。甘肅、

和山東是新發展的茶區,年產量還不太多。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已達1600多萬畝,年產茶葉40萬噸左右,茶葉出口量達13.5萬

噸左右。與此同時,隨着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全國茶葉科研機構和教育機構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網絡,大

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廣應用,科學種茶、科學制茶和茶業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斷提高,這為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茶葉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併成為三大飲料之一,所以世界茶業的發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個國家種植

茶葉,茶區主要集中在亞洲,茶葉產量約佔世界茶葉產量的80%以上。

茶葉生產和飲用已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出現新的要求。這是因為,在社會發展中,一旦人們對衣、

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滿足,就特別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這種天然保健飲料必將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

與此同時,由於它含有大量的對人體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會吸引大量消費者去飲用它。茶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伴侶。

中國古代重要茶事進程錄:

◆原始社會

神農時代傳説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28世紀的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説,當為茶葉藥用之始。

◆西周

據《華陽國志》載:約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一帶已用所產的茶葉作為"納貢"珍品,是茶作為貢品得最早記述。

◆東周

春秋時期嬰相齊竟公時(公元前547---公園前490年)"食脱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葉已作為菜餚湯料,供人食

用。(據《晏子春秋》)

◆西漢(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這表明四川一帶已有茶葉作為商品出現,是茶葉進行商貿的最早記載。

《僮約》

◆東漢(公元25--220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藥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

◆三國(公園220 265)

史書《三國志》述吳國君主孫皓(孫權的後代)有"密賜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記載。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飲用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見效。於是人們競相採之,並逐漸由藥用演變成社交飲料,

但主要還是在社會的上層。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為飲料擴大普及的時期,並從社會的上層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開始在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制"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納趙贊議,開始徵收茶税。

公元8世紀後陸羽《茶經》問世。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

唐懿宗鹹通15年(公元874年)出現專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開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甌)設宮焙,專造北苑貢茶,從此龍鳳團茶有了很大發展。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元年間(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開》一書,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茶司馬,專門司茶貿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與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發佈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

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並轉運入歐。19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並向俄皇饋贈茶葉。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數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擔,開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聲。

1690年中國茶葉獲得美國波士頓出售特許執照。光緒31年(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考

察茶葉產製,併購得部分製茶機械,宣傳茶葉機械製作技術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機械製茶公司,是中國最早的機械製茶業。

四、飲茶史

中國飲茶歷史最早,陸羽《茶經》雲:"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早在神農時期,茶及其藥用價值已被發現,並由

藥用逐漸演變成日常生活飲料。我國曆來對選茗、取水、備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嚐方法都頗為講究,因而逐漸形成豐富多

採、雅俗共賞的飲茶習俗和品茶技藝。本文旨在簡單敍述飲茶方式和習俗的發展和演變,其大體可分為幾個階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葉作為藥用而受到關注。古代人類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並富有收斂性快感,久而久

之,茶的含嚼成為人們的一種嗜好。該階段,可説是茶之為飲的前奏。

隨着人類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慣轉變為煎服。即鮮葉洗淨後,置陶罐中加水煮熟,連湯帶葉服用。煎煮而成的茶,雖苦

澀,然而滋味濃郁,風味與功效均勝幾籌,日久,自然養成煮煎品飲的習慣,這是茶作為飲料的開端。

然而,茶由藥用發展為日常飲料,經過了食用階段作為中間過渡。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茶葉煮熟後,與飯菜調和一起食用。

此時,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營養,一是作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記載,"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

《爾雅》中,"苦荼"一詞註釋雲"葉可炙作羹飲";《桐君錄》等古籍中,則有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記載。此時,茶葉利用

方法前進了一步,運用了當時的烹煮技術,並已注意到茶湯的調味。

秦漢時期,茶葉的簡單加工已經開始出現。鮮葉用木棒搗成餅狀茶團,再曬乾或烘乾以存放,飲用時,先將茶團搗碎放入壺中,

注入開水並加上葱姜和桔子調味。此時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藥品,且成為待客之食品。另,由於秦統一了巴蜀(我國較早傳播

飲茶的地區),促進了飲茶知識與風俗向東延伸。西漢時,茶已是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王褒《童約》已有"武陽買茶"的

記載。三國時期,崇茶之風進一步發展,開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時出現"以茶當酒"的習俗(見《三國志.吳志》),説明華中地

區當時飲茶已比較普遍。到了兩晉、南北朝,茶葉從原來珍貴的奢侈品逐漸成為普通飲料。

隋唐時,茶葉多加工成餅茶。飲用時,加調味品烹煮湯飲。隨着茶事的興旺,貢茶的出現加速了茶葉栽培和加工技術的發展,湧

現了許多名茶,品飲之法也有較大的改進。尤其到了唐代,飲茶蔚然成風,飲茶方式有較大之進步。此時,為改善茶葉苦澀味,開始

加入薄荷、鹽、紅棗調味。此外,已使用專門烹茶器具,論茶之專著已出現。陸羽《茶經》三篇,備言茶事,更對茶之飲之煮有詳細

的論述。此時,對茶和水的選擇、烹煮方式以及飲茶環境和茶的質量也越來越講究,逐漸形成了茶道。

中國烹飪發展史的第一,第二,第三高潮期,分別在哪個歷史時期?

中國烹飪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先秦,漢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個時期。

先秦時期 (一)新石器時代的烹飪 新石器時代由於沒有文字,烹飪演變的概況,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話傳説以及後世史籍的追記進行推斷。這個時代的烹飪好似初出孃胎的嬰兒,既虛弱、幼稚,又充滿生命活力,為夏商周三代飲食文明的興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二)夏商周三代的烹飪 1、 烹調原料顯著增加,習慣於以"五"命名。如"五穀"(稷、黍、麥、菽、麻籽), "五菜"(葵、藿、 頭、葱、韭), "五畜"(牛、羊、豬、犬、雞),"五果"(棗、李、慄、杏、桃),"五味"(米醋、米酒、飴糖、姜、鹽)之類。"五穀"有時又寫成"六穀"、"百穀"、總之,原料能夠以"五"命名,説明了當時食物資源已比較豐富,人工栽培的原料成了主體,這些原料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及選料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 2、 炊飲器皿革新,輕薄精巧的青銅食具登上了烹飪舞台。我國現已出土的商周青銅器物有4000餘件,其中多為炊餐具。青銅食器的問世,不僅抻於傳熱,提高了烹飪工效和菜品質量,還顯示禮儀,裝飾筵席,展現出奴隸主貴族飲食文化的特殊氣質。 3、菜品質量飛速提高,推出著名的"周代八珍"。由於原料充實和炊具改進,這時的烹調技術有了長足進步。一方面,飯、粥、糕、點等飯食品種初風雛型,肉醬製品和羹湯菜品多達百種,花色品種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可以較好運用烘、煨、烤、燒、煮、蒸、漬糟等10多種方法,烹出熊掌、乳豬、大龜、天鵝之類高檔菜式,產生影響深遠的"周代八珍"。"周代八珍"又叫"珍用八物",是專為周天子準備的宴飲美食。它由2飯6菜組成,具體名稱是:"淳熬"(肉醬油澆大米飯)、"淳母"(肉醬油澆黍米飯)、""炮豚"(煨烤炸燉乳豬)、"炮牂"(煨烤炸燉母羊羔)、"搗珍"(合燒牛、羊、鹿的裏脊肉)、"漬 "(酒糟牛羊肉)、"熬"(類似五香牛肉乾)、"肝 "(燒烤肉油包狗肝)。"周代八珍"推出後,歷代爭相仿效。元代的"迤北(即塞北)八珍"和"天廚八珍",明清的"參翅八珍"和"燒烤八珍",還有"山八珍"、"水八珍"、"禽八珍"、"草八珍"(主要是指名貴的食用菌)、"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素八珍"、"清真八真"、"瓊林八珍"(科舉考試中的美宴)、"如意八珍"等等,都由此而來。 4、 在飲食制度等方面也有新的建樹。如從夏朝起,宮中首設食官,配置御廚,邁出食醫結合的第一步,重視帝后的飲食保健,這一制度一直沿續到清末。再如筵宴,也按尊箅分級劃類。 此外,在民間,屠宰、釀造、炊制相結合的早期飲食業也應運而生,大粱、燕城、邯鄣、咸陽、臨淄、郢都等都邑的酒肆興盛。所以,夏商周三代在中國烹飪史上開了一個好頭,後人有"百世相傳三代藝,烹壇奠基開新篇"的評語。 (三)春秋戰國的烹飪 春秋戰國是我國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動盪時期。連年征戰,羣雄並立。戰爭造口頻繁遷徒,刺激農業生產技術迅速發展,學術思想異常活躍。此時烹飪中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因素,為後世所矚目。 秦漢魏六朝時期 秦漢魏晉南北朝起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併六國,上止於公元589年隋文帝統一南北,共810年。這一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早期,農業、手工業、商業和城鎮都有較大的發展。民族之間的溝通與對外交往也日益頻繁。在主義集權的封建國家裏,烹飪文化不斷出現新的特色。這一時期的後半段,戰爭頻繁,諸候割據,改朝換代快,統治階級醉生夢死,奢侈腐化,在飲食中尋求新奇的刺激。由此,烹飪就在這種社會大變革中演化,博採各地區各民族飲饌的精華,蓄勢待變,煥發出新的生機。 隋唐宋元時期 這一時期屬於中國封建社會的中期,先後經歷過隋、唐、五代十國、北宋、遼、西夏、南宋、金、元等20多個朝代,統一局面長,時間短,政局較穩定,經濟發展快,飲食文化成就斐然,是中國烹飪發展史上的第二個。 明清時期 清朝後期社會統治日見衰朽,由於帝國主義的侵擾,中國被套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枷鎖。統治階級驕奢淫侈,貪求無厭,烹飪迅猛發展,宮廷菜和官府菜大盛。以"滿漢全席"為標誌的超級大宴活躍在南北,中國飲膳結出碩大的花蕾,達到了古代社會的最高水平,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滿漢全席作為中國清朝的大型宴席流傳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真正見識過滿漢全席的人並不多,可以説,人們對滿漢全席是"只聞其名,未見其面。" 滿漢全席是中國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典宴席,主要由滿族燒烤、茶點和漢族經典菜餚組成,菜品達100道以上,如果按照每天3餐進餐,通常要3天9餐才能吃一遍;再加上奢華的製作原料、精湛的烹飪技藝、開席時宏大的場面及隆重的禮儀,使滿漢全席成為中國古典宴席之冠。 滿漢全席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其鮮明的文化特徵,不僅賦予滿漢全席一種獨特的魅力,更使滿漢全席成為中華飲食文化的瑰寶。 中華時期—引進新食料和西餐 20世紀以來,帝國主義列強大量向中國傾銷商品,牟取暴利。其中就有機械加工生產的新食料,如味精、果醬、魚露、蛇油、咖哩、芥末、可可、咖啡、啤酒、奶油、蘇打粉、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等。這些食料引進後,逐步在食品工業和餐飲業中得到應用,使一些食品風味有所變化,質量有所提高,這在沿海大中城市更為明顯。新食料的引進,對傳統烹調工藝產生了"撞擊"(如味精逐步取代高湯用雞、鴨、肉、骨等料精心濾熬的鮮美原湯),有些制菜規程相應也有改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新中國成立後,烹任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大體上可以分作三個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第一階段是1949年至1956年,屬於復甦時期。由於政局穩定,經濟回升,烹飪逐步恢復了歷史上一些好的傳統,這一階段走的是上坡路,各方面初見成效,奠定了大發展的基礎。第二階段是1957年至1976年,屬於動盪時期。由於運動頻繁和自然災害不斷,經濟停滯,烹飪發展受到挫折,在20年間又跌入低谷,元氣大傷。第三階段是1977年至今,屬於躍升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隨着改革開放,經濟迅猛增長,"舊貌換新顏",中國烹飪迎來了黃金之春,20年的巨大成就超過了歷史上的100年。從目前趨勢看,它仍處於加速運轉的良好狀態中,會育出更加肥碩的花蕾。

早在公元前3世紀或4世紀,茶道在哪國流行起來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道被譽為是道家的化身。

茶道源於中國,之後又傳入西方。

茶道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中國茶道 (11張)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由此可見,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陸羽所創的煎茶茶道。呂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

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徑山寺取經,交流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

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中國的茶道出現很早,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中國的茶道可以説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為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説是較為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説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只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於複雜或是過於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複雜。

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2]

唐代的飲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湯與我們今天的概念完全不同。唐代飲茶,是將茶餅切碎碾成粉末,過“羅” (“羅”,就是篩子。“茶羅”是一種專門用來篩茶粉的茶具)後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狀,同時還要往裏加鹽、葱、姜、桔皮、薄荷等,類似於一種可怕的“胡辣湯”。也難怪這種徹底怪味、想象起來都讓人覺得不堪下嚥的“茶湯”能提神,能讓人喝了不打瞌睡。[3]

唐代的茶道向後世流傳,在經歷了元朝統治的一百年後徹底在中國的土地上湮滅。反倒是日本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內容。元代興起的茶葉泡水一直傳到了今天,但這裏已經沒有了“道”的成分。今日盛行於中國的所謂“茶道”、“茶文化”,所謂“‘勤和簡靜’的茶道思想”,以及諸多扭捏姿態,全是近三十年來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虛的胡扯。所謂“茶文化的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還有更荒誕的所謂漚了若干年的一個普洱茶餅子價渝百萬的宣傳,則簡直形同欺詐。這正是所謂器之不存,道亦不復。[3]

所以,儘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詞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文學家王心鑑《詠茶葉》 詩中説:千挑萬選白雲間,銅鍋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聃悟道養雅志,元亮清談祛俗喧。不經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

茶道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行為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繼承唐宋遺風。

深入挖掘中國文化內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國文化的復興。茶文化既屬中國文化範疇,即為以禮規範在品茶的各個細節,講究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和飲者的修養、情緒等共同形成的一種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漢文化而論之。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説是一種禮節現象。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樹原產地並不是只有中國一個,在世界上的其它國家也發現原生的自然茶樹。但是,世界公認,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有着卓越的貢獻,這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把它發展形成為中國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並且逐步地傳播到中國的周邊國家乃至整個世界。

秦漢以前 [4] 巴蜀是中國茶業的搖籃

顧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認為飲茶是秦統一巴蜀之後才開始傳播開來,肯定了中國和世界的茶葉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起來的。這一説法,現已被絕大多數學者認同。

巴蜀產茶,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區,並以茶為貢品。

關於巴蜀茶業在中國早期茶業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漢成帝時王褒的《童約》,才始見諸記載,內有“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兩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帶,西漢時不僅飲茶成風,而且出現了專門用具﹔從後一句可以看出,茶葉已經商品化,出現瞭如“武陽”一類的茶葉市場。西漢時,成都不但已形成為中國茶葉的一個消費中心,由後來的文獻記載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不僅僅是在秦之前,秦漢乃至西晉,巴蜀仍是中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重要中心。

三國兩晉  長江中游成為茶業發展壯大

秦漢時期,茶業隨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而傳播。首先向東部、南部傳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個佐證。茶陵是西漢時設的一個縣,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鄰近江西、廣東邊界,表明西漢時期茶的生產已經傳到了湘、粵、贛毗鄰地區。三國、西晉階段,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於地理上的有利條件和較好的經濟文化水平,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

三國時,孫吳據有東南半壁江山,這一地區,也是這時中國茶業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區域。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範圍有很大的發展,而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西晉時長江中游茶業的發展,還可從西晉時期《荊州土記》得到佐證。其載曰“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説明荊漢地區茶業的明顯發展,巴蜀獨冠全國的優勢,似已不復存在。

南渡西晉之後,北方豪門過江僑居,建康(南京)成為中國南方的中心。這一時期,由於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中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現今温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僅如此,如《桐君錄》所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晉陵即常州,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朝時,長江下游宜興一帶的茶業,也著名起來。三國兩晉之後,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化了。

唐代  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茶葉生產和技術中心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產和飲用,已有一定發展,但北方飲者還不多。及至唐朝中後期,如《膳夫經手錄》所載「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都嗜茶成俗,於是南方茶的生產,隨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唐代中葉後,長江中下游茶區,不僅茶產量大幅度提高,就是製茶技術,也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湖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茶成為了貢茶就是集中體現。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長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葉生產,集一時之盛。當時史料記載,安徽祁門周圍,千里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於茶者十之七八。同時由於貢茶設置在江南,大大促進了江南製茶技術的提高,也帶動了全國各茶區的生產和發展。由《茶經》和唐代其它文獻記載來看,這時期茶葉產區已遍及今之四川、陝西、湖北、雲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幾乎達到了與中國近代茶區約略相當的局面。

宋代  茶業重心由東向南移

從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國氣候由暖轉寒,致使中國南方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發展了起來,並逐漸取代長江中下游茶區,成為茶業的重心。主要表現在貢茶從顧渚紫筍改為福建建安茶,唐時還不曾形成氣候的閔南和嶺南一帶的茶業,明顯地活躍和發展起來。

宋朝茶業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的變化,長江一帶早春氣温較低,茶樹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貢到京都。福建氣候較暖,如歐陽修所説「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作為貢茶,建安茶的採製,必然精益求精,名聲也愈來愈大,成為中國團茶、餅茶製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帶動了閔南、嶺南茶區的崛起和發展。由此可見,到了宋代,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宋朝的茶區,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範圍相符,明清以後,茶區基本穩定,

日本茶道文化的發展

日本茶道受到中國茶道的影響,日本茶道的歷史 文化 發展狀況瞭解嗎?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日本茶道文化的發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日本的茶道精神

  學術界對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釋主要使用三個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會;(三)獨坐觀念。這些概念與禪的思想是相聯繫的。

  在日本茶道中, 飲茶 被視為是參究佛法、修行得道的藝術活動。日本茶號稱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和結晶。茶道四諦——“和、敬、清、寂”是茶道的規範和法則,是日本茶道精神最主要的思想理念。

  “一期一會”一詞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論《茶湯一會集》。井伊説: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

  “獨坐觀念”一語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湯一會集》。面對茶壺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時此日再不會重演,此刻茶人的心裏不禁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為“主體的無”。

  日本茶道流派較多,各個流派的做法又有所不同,儘管如此,他們的基本精神仍是一致的,也就是“一期一會”的精神。一期一會為日本茶道用語,一期即人的一生,一會即僅有一次。一期一會強調要將一碗茶當做一生的唯一、最後一碗茶,要懷着感激的心態品味香茶,故在整個日本茶道禮儀中,鞠躬禮貫穿始終。

  日本茶道歷史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早在唐代時便有“茶道”這個詞。隨着中國茶的對外傳播,茶道隨之傳到國外,與當地的風土人情相融合,開出了茶道中的朵朵奇葩。

  9世紀時,日本僧人前往中國求學取經,將佛教傳入日本,同時也使飲茶在日本普及開來。15世紀中後期,日本茶道的開山之祖田珠光開創了禪與茶相結合的、力求簡潔的草菴茶風。後來他又將使日本茶事活動從娛樂互動的領域拓展到了藝術、哲學、宗教的領域,獲得 “道”的地位,正式開創了日本茶道。

  1586年,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被任命為茶道高僧,他還原了茶道淡泊尋常的本來面目,使茶道從物質因素的束縛中掙脱了出來。明治維新之後,茶道有所衰落,直至二戰之後,隨着日本經濟的復甦和發展,茶道才開始興盛和流傳。

  日本茶道與中國茶道大小異

  茶道由品茶演繹而來,品茶有如品味人生的過程,品位不同的茶有如品位不同的人生。她帶給你幸福、高貴、陶醉,讓你感受苦澀、卑微、風雨。令你沉思、明白責任、懂得包容。

  人作為一種社會性的動物,雖然可能是無限的,但實際需求仍然是有限度的。日本元祿時代的茶書《南方錄》中,立花實山闡述千利休所追求的日本茶道的理想形式時説:“小草菴的茶之湯,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為根本。追求豪華房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舉。屋,能遮雨;食,能解飢,足矣,此乃佛之教誨,茶之湯之本意也。

  汲水、取柴、燒水、點茶,供佛,施人,亦自飲;立花,焚香,此等行為皆為踐行佛祖之舉止也。”

  《南方錄》開篇這段對日本茶道真諦的闡釋文字,非常精當地概括出了日本茶道的最大特色,即它是基於對人的、對作為人的最低需求進行深刻反省的基礎上構建起來的文化,它不僅恰到好處地滿足了修習者的生物性需求,同時還得體地滿足了修習者的社會性需求,並且亦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修習者的情感需求。日本茶道的這一特色,就集中體現在其主要的修行內容--“茶事”上面。

  “茶事”概説

  學習日本茶道,其基本程序是先學習行禮、寒暄的 方法 ,接下來是學習每一個茶道具的操作方法及其相關知識,然後是由淺入深地學習各種點炭、點茶的方法及其相關知識。這些分步修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完成一次理想的“茶事”。那麼,什麼樣的“茶事”,才是茶人理想中的“茶事”呢?

  在具體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對“茶事”一詞的含意,進行簡單地整理和界定。由於日語的表記本身受中國漢字的影響很大,所以日語中使用的許多漢字與我們中國的現行漢字不但字形一樣,而且在字意上也一樣或者很相近。但是,我們切不可因此就望文生義,想當然地把日語中的漢字詞等同於漢語來理解,如對待“茶事”和“茶會”這兩個詞就要格外注意這一點。

  在漢語中,自古以來,“茶事”一詞很少用來表達“吃茶”的含義,它大多是用來表示茶的 種植 、採摘、製作、銷售等茶業方面的事情;只有“茶會”這個詞才是專門用來表達吃茶含義的詞,但需特別注意的是,漢語的“茶會”也只有吃茶的含義,並沒有特意將吃茶禮儀與 飲食禮儀 合併而行之意。

  與之相對,日語中的“茶事”與“茶會”則不同,它們都有吃茶之意。而且,在16世紀之前,“茶事”與“茶會”的含義區分不是很明確。例如,在《看聞御記》中,到處可見“茶事”與“茶會”的記錄,細考其含義,基本都是指“鬥茶”遊戲之會而言的。對於《看聞御記》的記錄者--後崇光院貞成親王而言,鬥茶遊戲可謂是他及其周邊的王公貴族們最為喜歡的遊戲方法之一。這些王公貴族及其屬下們每次舉行這樣的鬥茶遊戲時,都要預先決定一個“御頭”(即負責人)並且大家輪流坐莊。一般情況下,“御頭”要負責準備賭品,有時也會由參會者“賭品各持參”(《看聞御記》嘉吉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條等)。賭品的內容也是各色各樣,“有茶會,賭品為三色綿、圓鏡一面、扇子一把、厚紙一束”(《經覺私要鈔》寬正三年正月四日條等)。而且,“茶前一獻”,即每次舉行鬥茶遊戲前還要先喝上一杯酒,然後才開始鬥茶。勝者各取所贏之物,賭品如有剩餘,則用擲色子的方式來進行分配。“茶了酒宴催興”,鬥茶結束後往往還會盡情地大吃大喝一頓,大有一種小賭怡情的感覺。不過,有時這種鬥茶遊戲會連日進行,甚至會“朝行藏庵順茶事……晚又茶事”夜以繼日地鬥茶(《看聞御記》永享七年七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條等),這就有點兒難以用“小賭”名之,大概該稱之為“豪賭”了吧。

  但是,大體上自16世紀中後期開始,隨着日本茶道的形成和發展,文獻中逐漸趨向於用“茶會”來稱呼一般意義的飲茶,而將“茶事”限定為日本茶道的專用語。那麼,二者的區別何在呢?“所謂茶事,即通過點一碗濃茶,總括主客交流的所有要素,綜合所有的文化,創造出新的美,時而作為一種社交活動來進行,時而作為一種莊嚴的儀禮來舉辦,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千宗室:《正午之茶事》“序言”,淡交社1985年)。簡言之,“茶事”,就是食禮與茶禮的精美結合,即“茶事”不單包含飲茶,還伴有懷石料理的應酬,茶事的參加人數最多在5人左右,其更加重視和追求精神層面的內容;而“茶會”則多指單純的飲茶,不伴有懷石料理的應酬,參加人數少可幾十、數百,多可達幾千,其重視的更多的是飲茶的社交性。在現代日本,有時舉辦茶會時,也會採取與“茶事”極為近似的形式,即分設“茶席”和“點心”席,在“茶席”專門喝茶,在“點心”席主人為客人提供一點兒簡單的飯菜,簡單得有時甚至就是一份盒飯或者一小碗蕎麪條,根本談不上禮儀上的應酬。所以,我們在談到日本茶道時,將其主要的修行內容“茶事”翻譯成“茶會”是不夠準確的,中文文獻中對日本茶道的專業用語“茶事”的處理,直取其形意而不做翻譯的做法,源自清人黃遵憲,筆者亦贊同其做法。

  日本茶道舉辦的茶事,種類很多,根據舉辦茶事的主題來進行分類的話,則既有以賞雪、月、花為主題的季節性茶事,也有慶祝某人新婚或逝世幾週年之類的茶事等;若根據茶事具體舉辦的時間來分,則又可分為“拂曉茶事、早晨茶事、正午茶事、晚間茶事、臨時茶事”這樣五種。

  舉辦茶事時,主人在決定了茶事的主題、時間、地點以後,一般要充分考慮到客人回覆的時間,大約在舉辦茶事的一到兩個星期以前,正式向客人發出請帖,請帖裏要註明茶事的時間、地點以及所邀請的客人。在現代社會,由於通訊手段愈來愈發達,親密朋友間往往也會通過傳真、電話來發出邀請,但在一般情況下,如舉辦正午茶事,主人都會用毛筆親自書寫請帖,函寄相邀。客人收到請帖以後,如果決定參加茶事,就要在舉辦茶事的兩三天前給主人答覆,並且要在正式舉辦茶事的前一天,去向主人當面致謝,這被稱為“前禮”,而且在茶事結束的第二天,客人還要再一次到主人家,向舉辦茶事的主人表示感謝,這被稱為“後禮”。

  茶事是“用餐儀禮”與“飲茶儀禮”的一種組合。一次正規的茶事,一般是由“前席(初座)”、“席間休息(日語稱之為‘中立’)”、“後席(後座)”這樣三部分構成。客人按約定的時間由茶庭進入茶室,先是主客的禮儀性寒暄,隨後是點炭(初炭)、為客人獻上懷石料理、茶點心。客人用完懷石料理、點心後退席至茶庭中小憩,此即所謂的“中立”。客人席間休息時,主人則要迅速重新整理和裝飾茶室,一切準備停當後,按着約定好的擊打方法敲銅鑼以通知客人再次入席。這席間休息後的茶席即所謂的“後席”。“後席”的主要內容是點濃茶、點炭(後炭)、上茶點心、點薄茶、主客互致感謝辭別之禮。

  “一汁三菜”的懷石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因為人是動物,所以人也自然有着與動物一樣的維持個體延續之需求,即“生物性需求”或“生理要求”。“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飲食”則是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求。日本茶道的特色之一就在於,“茶事”將飲茶禮儀與用餐禮儀合而為一,首先滿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求。

  前席進餐→席間休息→後席吃茶,這種茶事的形式,大約是在日本天文年間(1532-1555)形成的(筒井hóng一:《懷石之研究》,淡交社2002年版,第56-57頁)。日本茶道成立初期的茶事料理,是對本膳料理的一種簡化。日本室町時代的正式料理--本膳料理,也被稱作是七五三料理,一般是在擺放一個食案(一之膳),在其兩側擺兩個食案(二之膳、三之膳),再多的時候還會在對面擺出四之膳至七之膳,而且一般在每個膳裏各要擺放上七種、五種、三種點心。“紹鷗的時候,直到十年前,大家還會不吝金銀準備二之膳、三之膳”(《山上宗二記》)。由此可見,茶事的料理雖然沒有本膳料理那麼正式,但在茶事成立初期也是相當講究的。而且,由於過度追求滿足客人的口福,如元龜3年(1572)的《烏鼠集四卷書》所述:“準備料理時的要點是,給山區的客人準備海河之物,給海濱之人準備山野之物。依此類推,給居住北方的人準備南國食物”,結果導致茶人將能否給客人獻上珍奇物品看得很重要,茶事料理中的獵奇想法非常嚴重。

  但是,隨着茶人對茶事的精神層面追求的加強,促動了茶人對作為日本茶道的料理的反省和深思,因而使帶有二之膳、三之膳的茶事料理逐漸遭受到了被排斥的命運,於是才有了“懷石”料理的問世。《南方錄》“墨引”卷中的“應在適當時候添炭,然後奉上懷石”,這大概是茶書中把茶事料理稱作“懷石”的首次記錄。

  那麼,為什麼要使用“懷石”一詞呢?“懷石在禪林亦稱作藥石,僧人將温暖的石頭抱在懷中抵擋飢餓感,因此有了‘懷石’的名稱。禪林所謂的小食、夜食等,與藥石和點心意同,吃得都十分簡單清淡。‘懷石’是非常適合稱呼草菴茶料理的文字,頗具有chà意並且非常有意趣”(《吃茶南方錄坤》)。也就是説,茶人將日本茶道的茶事料理命名“懷石”,是受了佛教禪宗的影響,是茶人為了追求“chà”的意境和體現“chà”的精神而特意選定的名稱。“小草菴的茶之湯,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為根本。追求豪華房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舉。屋,能遮雨;食,能解飢,足矣,此乃佛之教誨,茶之湯之本意也。”(《南方錄》)“懷石”之意,可以説恰好順合了日本茶道之本意。“懷石”這一重視日本茶道精神意義的表記,是在天明7年(1787)以後才得到了統一,並固定下來(筒井hóng一:《懷石之研究》,第92-95頁)。

  理想的懷石料理,一般由“一汁三菜”構成。所謂一汁三菜,就是一種醬湯和一小碟生魚絲、燉煮菜蔬、燒烤菜蔬。“草菴的料理,汁一,菜二或三,酒也要少些。過分費心思預備豐盛的料理是不適合chà茶室的(《南方錄》)。”以《南方錄》為首的茶書,都一致認為是千利休改革了以往的茶事料理,並吸收了禪院精進料理做法,才創立了一汁三菜的懷石。“利休在舉辦茶會時,料理超過三菜的極為稀少。”(《給宗甫公古織的疑問書》);“從前招待貴人是二汁三菜,但自利休改正後,即使是貴人也是僅用一汁三菜或一汁兩菜,chà者一汁一菜。”(《茶道古典全集》第3卷,第438頁)在chà茶形成的過程中,也唯有千利休是徹底遵照其師武野紹鷗“無論是何等珍奇客人也不可超過一汁三菜”的要求來做的。即使是對現世最大的當權者,只要是草菴的茶事,茶席裏的料理也必須符合chà茶的精神趣向。(筒井hóng一:“會席料理”,載《京料理的歷史》,柴田書店1979年)

  在對日本茶道的禮儀做法尚沒有家元制度下這麼容易統一的時代,關於“懷石”的形成,將其歸功於某個個人是否妥當,或許還有值得商榷之處,歷史如何,也還有待於歷史學家們今後的努力。總之,從一味追求飽口福的“會席”、“會膳”,到“食,能解飢,足矣”這一契合日本茶道之本意的“懷石”的誕生,可以説實現了茶人從生物性需求向社會性需求、情感性需求的飛躍,也將日本茶道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精神層面。“懷石”不僅滿足了茶人要“吃飯”這一生物性需求,而且因其是為宴請招待客人而製作的飯菜,自然也免不了要發揮其應有的社會性作用。按照日本茶道的禮法,在進食“懷石”的前席,一般壁龕上都會掛着一幅昭示着茶事主題的禪僧墨寶,主客間基於此進行“懷石”的應酬,雖不像在禪堂進餐那樣要很莊重地合掌唱誦“食事五觀文”,但彼此在同一主題下,共享一期一會的時空,可以説,這不僅滿足了彼此交往的社會性需求,同時也實現了彼此間情感的互動,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彼此的情感需求。

請問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中國的唐代是近五千年中氣温最為温暖的一個時期,所以,茶樹的栽培北限可以擴展到海州(今江蘇連雲港)一帶。但是,到了宋代,氣温要比唐代低2-3℃,因此,南方的茶葉生產優勢就更加突出了。宋朝茶業的發展着重反映在福建茶業的崛起,茶類生產的演變。宋元茶葉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與茶葉生產的關係非常密切,而且,更具有自己的時代特色。

1、宋代茶業的發展

⑴茶業重心南移

宋代貢焙從顧渚改為建安,主要是為保證清明前能送到京城,以趕上皇室的清明郊祭並賜享國戚近臣,而宜興、長興的茶樹因氣温較低而發芽推遲,很難保證在清明前貢到汴京。歐陽修有詩句説"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正説明建茶萌發時間很早。

建茶作為貢物,最早是從五代閩和南唐時開始的,而且很有地方特色。根據吳任臣《十國春秋.閩康宗本紀》中記載: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國人貢建州茶膏,制以異味,膠以金縷,名曰耐重兒,凡八枚。""命建州制的乳茶,號曰京挺臘茶之貢。……始罷陽羨茶。"因而可以説,貢焙南遷,宋朝罷顧渚紫筍改貢建安、臘麪茶,是宋朝沿承南唐的舊制,是一個歷史過程。

隨着貢焙的南遷,閩南和嶺南一帶的茶葉生產明顯發展了起來。《太平寰宇記》中對南方產茶的記載要比唐朝詳細和豐富。其"江南東道"一節中記載:"福州土產茶,南劍州土產茶,有六般白乳、金字、蠟面、骨子、山挺、銀字;建州土產茶,……出茶"。

這些記載,比陸羽《茶經》中有關南國產茶的資料要詳細得多。這正反映了由於氣候轉寒,促使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地發展了起來。

⑵茶類的演變

宋元茶葉生產發展中的一個特點,是由團餅為主趨向於以片茶、散茶的為主。北宋前期,茶葉生產主要是以團茶、餅茶為主,這是屬於緊壓茶類,特別是在北苑貢茶中,這類團餅茶的製作技術和技巧,日趨精湛,不斷創新,無論是在外形和內質上,都達到了團餅茶 的最高峯。

由於宮廷用茶要求,煮茶方式和品飲方式與民間鄉飲有很大的不同之處,所以團餅茶在作為宮廷之用時,有其獨特的價值。但是,團餅茶的製作工藝和煮飲方式都比較繁瑣,對於一般的普通飲用者來説,則多有不適合的地方。他們總是希望價值低廉且煮飲方便。於是,在過去團餅茶工藝的基礎上,就出現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折的蒸青和蒸青末茶。

宋朝時,對那些團狀、餅狀的緊壓茶常稱之為"片茶",而對那些散狀的茶葉,當時又稱為"草茶",或"散茶"。

到元代,散茶明顯超過團餅茶,成為主要的生產茶類,元代中期的《王禎農書》中,記載當時的茶葉有"茗茶"、"末茶"和"臘茶"三種。"茗茶"就是有的史籍中所説的芽茶或葉茶;"末茶"是把散茶碾成碎末的產品,而"臘茶"則是臘麪茶的簡稱,就是團餅茶。"臘茶"在元代"惟充貢茶,民間罕之"。所以説,在元朝,至少在元朝中期以前,由《王禎農書》記述的實際情況來看,除貢茶仍採用緊壓茶之外,我國大多數地區和大多數民族中,一般只採制和飲用葉茶或末茶。

到了元末明初,"民間止用江西末茶,各處葉茶"(葉子奇《草木子》。宋元時期的茶類中,團餅代表着一種傳統工藝的產品,而散茶則是一種新興的產品。散茶的技術在民間也發展得很快,它與團餅茶的工藝技術,其實是並行而存在,並行而發展的。在北宋團餅茶生產佔統治地位時,散茶的生產和技術仍然取得了明顯的發展。

宋元茶類的改制,是順應多數茶葉消費者,為簡化製茶,減少烹飲過程需要的一種自然的發展結果。宋元時期的茶類轉型,為後來轉入明清的散茶大生產,進而走向近代發展之路,奠定了技術基礎。

2、宋代茶文化的發展

宋代茶葉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深化,並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與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構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燦爛篇章。

⑴茶學的深入

宋代茶學與唐代茶學相比,在深度上多有建樹。由於茶業的南移,貢茶以建安北苑為最,所以不少的茶學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傾向於建茶,特別是對北苑貢茶的研究,既深且精,在學術專題上形成了強烈的時代和地域色彩。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傳下來後,為當今宋代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在宋代茶葉著作中,比較著名的有葉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沈括的《本朝茶法》、趙佶的《大觀茶論》等。

在宋代茶學作者中,有作為一國之主的宋徽宗趙佶,有朝廷大臣和文學家丁謂、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沈括,更有鄉儒、進士,乃至至今都不知其真實姓名的隱士"審安老人"。從這些作者的身份來看,宋代茶學研究的人才和研究層次都很豐富。在研究內容上包括茶葉產地的比較、烹茶技藝、茶葉型制、原料與成茶的關係、飲茶器具、鬥茶過程及欣賞、茶葉質量檢評、北苑貢茶名實等等。

宋代茶學由於比較專注於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統性上與唐代相比都有新的發展。

⑵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

宋代茶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宮廷皇室的影響。無論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一種貴族色彩。於此同時,茶文化在高雅的範疇內,得到了更為豐滿的發展。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封建禮制對貢茶的精益求精,進而引發出各種飲茶用茶方式。宋代貢茶自蔡襄任福建轉運使後,通過精工改制後,在形式和品質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號稱"小龍團餅茶"。歐陽修稱這種茶"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薦這種小龍團,珍惜備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禮祭天地時,中樞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團,而這些大臣往往自己捨不得品飲,專門用來孝敬父母或轉贈好友。這種茶在賜贈大臣前,先由宮女用金箔剪成龍鳳、花草圖案貼在上面,稱為"繡茶"。

⑶各種茶飲方式活動的興盛

宋代是歷史上茶飲活動最活躍的時代。在以貢茶一路衍生出來的有"繡茶"、"鬥茶";作為文人自娛自樂的有"分茶";作為民間的茶樓、飯館中的飲茶方式更是豐富多彩。

宋代民間飲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時期的臨安(今杭州)。南宋建都臨安之時,由於南北飲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為中心的茶館文化嶄露頭角。現在的茶館在南宋時被稱為茶肆。據吳自牧《夢粱錄》卷16中記載,臨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調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佈置,茶肆張掛名人書畫、陳列花架、插上四季鮮花。一年四季"賣奇茶異湯,冬月賣七寶擂茶、饊子、葱茶……",到晚上,還推出流動的車鋪,作應遊客的點茶之需。當時的臨安城,茶飲買賣晝夜不絕,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後也還有人來提瓶賣茶。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層次,以適應不同的消費者,一般作為飲茶之所的茶樓茶店,顧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習學樂器,上教曲賺之類"。當時稱此為"掛牌兒"。有的茶肆,"本非以茶點茶湯為業,但將此為由,多覓茶金耳"。時稱"人情茶肆",有的"專是五好打聚處,亦有諸行借工賣會人會聚行老",時稱"市買"。再有一些茶肆,專門是士大夫期朋會友的約會場所,著名的如"蹴球茶坊"、"蔣檢閲茶肆"等。還有一種稱為"花茶坊"的茶樓,樓上專門安置妓女誘客,這些茶肆名為茶坊,實為場所。

"繡茶"的藝術是宮廷內的祕玩。據南宋周密的《乾淳風時記》中記載,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貢的第一綱茶就列到了宮中,這種茶的包裝很精美,共有百誇,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據説一隻可沖泡幾盞。大概是太珍貴的緣故,一般捨不得飲用,於是一種只供觀賞的玩茶藝術就產生了。這種繡茶方法,據周密記載為:"禁中大慶會,則用大鍍金,以五色韻果簇�龍鳳,謂之繡茶,不過悦目。亦有專其工者,外人罕見"。

另一種稱為"漏影春"的玩茶藝術,是先觀賞,後品嚐。"漏影春"的玩法大約出現於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時,已作為一種較為時髦的茶飲方式。宋代陶谷《清異錄》中,比較詳細地記錄了這種做法:"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鬆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湯點攪"。繡茶"和"漏影春"是以幹茶為主的造型藝術,相對於此,"鬥茶"和"分茶"則是一種茶葉沖泡藝術。

"鬥茶"是一種茶葉品質的相互比較方法,有着極強的功利性,它最早是應用於貢茶的選送和市場價格品位的競爭。一個"鬥"字,已經概括了這種活動的激烈程度,因而"鬥茶"也被稱為"茗戰"。

如果説"鬥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的話,那麼"分茶"就有一種淡雅的文人氣息。"分茶"亦稱"茶百戲"、"湯戲"。善於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脈,創造許多善於變化的書畫來,從這些碗中圖案裏,觀賞者和創作者能得到許多美的享受。

3、元代的茶飲和茶文化

南宋時期,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繼續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的北方金人統治區域中,卻相對冷落。

元代統治者雖非漢族,在統一過程中也有不少傷農行為,但於此同時也推行過一些有利於農業生產的措施。如由元代官府編印《農桑輯要》等等。在元朝出版的別二部書《農書》和《農桑撮要》中,把茶樹栽培和茶葉製造作為重要內容來介紹。這表明元朝統治者對茶業還是支持和倡導的。

元代茶飲中,除了民間的散茶繼續發展,貢茶仍然延用團餅之外,在烹煮和調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產生,這是蒙古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漢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在茶葉飲用時,特別是在朝廷的日常飲用中,茶葉添加輔料,似乎已經相當的普遍。元代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集中地記述了當時的各種茶飲。

與加料茶飲相比,漢族文人們的清飲仍然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在飲茶方式上他們也與蒙古人有很大的差別,他們仍然鍾情於茶的本色本味,鍾情於古鼎清泉,鍾情於幽雅的環境。

如趙孟頫雖仕官元朝,但他畫的《鬥茶圖》中仍然是一派宋朝時的景象。他的許多詩句也毫無"酪味",依然一派清新:

"夜深萬籟寂無聞,曉看平階展素菌。茗碗縱寒終有韻,梅花雖冷自知春……"

元代的文人們,特別是由宋入元的漢族文人,在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貢獻。追求清飲,不僅是漢族文人的特色,而且不少蒙族文人也相當熱衷於此道,特別是耶律楚材,他有詩一首,十分明白地唱出了自己的飲茶審美觀:"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盧仝七碗詩難得,諗老三甌夢亦賒。敢乞君侯分數餅,暫教清興繞煙霞。

標籤: 茶膳 階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zonghezhishi/2lz5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