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不要招 不及時回消息的員工

不要招 不及時回消息的員工

作者:張良計

不及時回消息的員工,不要招

01:

大家一定會在工作中經常收到老闆的消息。

郵件也好,微信也罷,還有電話,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回過去就完了,沒有想過回老闆消息這件事,有什麼講究。

直到有一次和朋友聊天,他自己當老闆,給我講了他下屬的故事,才讓我重新思考起這個問題來。

這個下屬叫S,是我朋友新招進來的一個部門經理。這個S工作能力不錯,名牌大學畢業,之前呆的公司也都不小,從簡歷上看幾乎無可挑剔。

雖然S的工作能力沒有問題,但工作態度問題很大。

其中最讓我朋友受不了的,就是他回老闆的消息總是特別慢。

比如,老闆上午11點發微信問S,上週客户的項目進展到哪裏了。

起碼過2個小時,他才會收到S的回覆,而且一共就4個字:

“還在跟進。”

我朋友很抓狂,心想這4個字居然要打2個小時?

再比如,公司每到月底都會做下個月的工作預估,然後開會商量討論下個月的工作安排,提前做好全盤的計劃部署。

而S的工作預估,往往都是最晚交上來的。

每次都是我朋友微信追着他問,S才會想起來下個月的工作計劃還沒有做,然後匆匆忙忙交上一稿。就因為他晚了這麼一兩天,其他人的工作安排都要重新同步。

很多時候搞得我朋友以為自己是下屬,S才是老闆。

類似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面對這樣的員工,老闆會很無奈。

要説工作能力,S是真不錯,方案寫得漂亮,專業理解也到位。可一旦涉及到平行部門之間的合作,或者參與到一些大項目需要打配合的時候,就開始掉鏈子。

這樣的員工,給人一種能夠使出力氣,但總使不出大力氣的感覺。

我朋友本來一開始想好好培養一下S,讓他成長為部門的頂樑柱。可三個多月下來,頂樑柱是做不成了,能不能繼續用下去還要好好考慮。

也許有人覺得,不就是一個回覆消息快慢的問題,有那麼嚴重嗎?

但如果做過管理就會知道,回覆消息的快慢,影響的不止是當下的這一件事,而是公司整個生產鏈條。

我以前説過一個開會的例子。

10個人的會,只要一個人遲到了,哪怕只是遲到了10分鐘,這個會很可能就會晚半個小時才開得起來。因為其他人在等的時候,也會出狀況。

這叫職場上的“消極倍數效應”。

當一個團隊裏面,有一個消極負面的行為或情緒出現,就會馬上感染到更多人,最終被成倍放大。

回老闆消息,也是一樣的道理。

老闆在等你消息的時候,同時也在做其他事情。而其他3件事情,可能都和你要回的這個消息有關,那麼回慢了1分鐘,相當於整個工作進度被拖慢了3分鐘。

作為普通員工,很難意識到這一點。因為只用盯着自己手上的事情,不會太關注別人在幹什麼。

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管好,做好分內事就夠了。

可一旦往上走,坐上了經理、總監甚至老闆的位子,你看的就是全盤。

這個全盤,是不同部門間互相咬合成的任務鏈條,也是一條完整的工作流水線。只要其中一個環節掉了鏈子,就是整個部門全掉鏈子。

越是大型的公司,大型的項目,大型的任務,這個現象越明顯。

及時回覆消息,本質上是不給別人添麻煩,不給別人的工作造成困擾,是出了問題馬上有辦法應對,而不是一問三不知,做事只有開口沒有閉環。

事事有着落,回回有反饋,件件有結果。

這就叫專業。

02:

拋開影響工作不説,如果回覆老闆消息不及時,還會發生什麼情況?

答案是,猜疑。

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闆,下屬3個小時後才回你的消息,而且每次都這樣,你會怎麼想?

“他是不是出什麼事了?他是不是對我有意見?他是不是對這個工作不滿意?他是不是心裏有怨言?他到底在幹嘛?......”

想了這麼多,最後一定會落到終極問題:

“不然,他為什麼這麼久才回我?”

這一點,像極了談戀愛時候的某些人,只要對象消息回得慢了,TA就能腦補出20集的狗血劇情。

職場裏也是一樣。大家不要覺得誇張,很多老闆真的會這麼想。

他們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太多,要盯的項目太龐雜,所以神經時刻處於緊繃狀態,恨不得每條消息發出去都能立刻有迴應,不然就會沒有安全感。

和這種情緒化的老闆相處,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引起他的猜疑。

我以前就遇到過這樣的老闆,只要20分鐘內不回消息,他就會奪命連環Call打過來。不管我是在吃飯,約會,洗澡還是睡覺。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你不打算立馬辭職找好下家,最好能去適應這種管理風格。

在這樣的老闆下面做事,有好有壞。

壞處,是你的工作和生活會被他牽着鼻子走。他週末不休息,你也不能休息。他夜裏兩點鐘微信滴滴你,你也得在兩點半之前回好消息。

但好處也是有的。

根據我的觀察,但凡是懶得回老闆消息的人,無一例外在老闆心裏都會被打上消極工作的標籤。

反而那些積極回老闆消息的人,先不管他的工作能力如何,這個工作態度就很招老闆喜歡。

以後的升遷加薪機會,也會多向他們傾斜一些。

這很現實,你可以批判可以抱怨,但不得不接受。

03:

講了這麼多,那麼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如何回老闆的消息呢?

記住3句話:

重要的消息,及時回。複雜的消息,分段回。場面的消息,認真回。

重要的消息,指能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情,或者與其他部門息息相關的工作。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尤其是老闆親自盯的重點項目,哪怕其他消息都回的慢了,但這種重中之重的事情,一定要緊跟。這叫有眼力見。

這麼做既能表明自己的態度,也可以顯示自己的專業。並且在每次回覆消息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完整,不要掐頭去尾。

因為老闆每天管的事情太多了,對於你在做的東西很可能並不瞭解全貌,所以一定要用簡短精煉的語言,把來龍去脈講清楚。

這裏推薦大家一個簡單的辦法,按照過去-現在-將來的模板,來組織自己的信息。

比如當老闆來問你項目進度的時候,就可以這麼回:

“這個項目上週跟進下來的結果是方案在A、B、C三個部分需要修改,這兩天我們已經在努力調整中,預計後天能有一個初版的修改方案交出來。”

我們來拆解一下。

方案需要在A、B、C三個部分進行修改,這是過去;這兩天在努力調整中,這是現在;後天能有初版方案發出來,這是將來;

以上這段話,在手機上打出來一分鐘都不要,但就是能讓老闆安心。很多時候及時回覆一個消息,真的能解決很多問題。

那麼如果遇到很複雜的消息又該怎麼辦呢?

分段回。

比如下面這段話:

“老闆,這件事有點複雜,現在這個產品可能要延期1一個月才能交付。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開發團隊那邊引入了新的底層架構技術,所以目前的產品需要全部更新。更新好之後的功能更強大,但需要額外的測試時間。

第二個原因是...第三個原因是...(後面依次列舉)

因此,我認為在保證項目整體時間表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這麼做(列舉行動方案)。”

這段話字數其實非常多,基本上可以當做一篇小作文了。但如果分段來看的話,就會發現每一段文字都有它的目的。

第一段,“老闆,這件事有點複雜”,這是講現象。

開篇就點明主題,控制對方的預期,讓老闆知道,接下來的信息密度會有點大,請做好心理準備。

第二段,從“最主要的原因”一直到“第三個原因”,這是做解釋。

按照重要程度優先級來依次講明情況,緩解老闆一開頭聽到的噩耗,讓對方慢慢理解和接受現狀,不至於一下子情緒激動。

第三段,“我認為可以這麼做”,這是想辦法。

針對目前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讓老闆來拍板,同時也緩解他的焦慮。做事有頭有尾,提出問題的同時也要解決問題,這是閉環思維的直接體現。

大家在回信息的時候,按照這3大段落(現象-原因-辦法)來組織自己的文字,字數再多老闆也不會覺得麻煩。

這就是分段回消息的好處,邏輯清晰,有理有據。

04:

最後,場面的消息,認真回。

並不是老闆的每一條消息都有實際意義,很多時候他在説場面話。

比如老闆佈置完任務後,在微信羣裏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這個項目大家一起加油,再接再厲,再創新高!”

按道理説,這種消息可回可不回。因為它並不能對接下來的工作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口號而已。

但我建議你還是要回,並且要認真回,不是隻發個表情包就結束了。

例如可以這麼回:

“好的老闆!下週一我會組織內部團隊商量一個計劃表出來,然後週一下班前給您過目一下。同時我也會聯繫其他相關部門的Leader,把相應的配套資源都落實到位。“

表示信息已接收到,並陳述自己接下來的行動,讓老闆放心。

這是基本的職場禮儀。

雖然老闆和你説的是場面話,但你不能也回場面話。對方可以敷衍,但你如果認真應對,反而會讓對方覺得你把他的話放在心上了。

這裏有個1:3的原則,就是老闆給你發了一句話,你起碼要回三句話。老闆説了一句無關痛癢的場面話,你最好能給他三句讓他放心的實質性的話。

很多時候,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雖然回老闆消息是個小事情,但我們以小見大,也能學到不少職場技巧。往大了説,這就是情商。

專心做事很重要,但除此之外也要抬頭看看周圍,思考怎麼能更好地融入到團隊中去。

因為職場走到最後,比的都是做人。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共勉 =)

MBA智庫學習禮盒來啦

原價¥399

雙十一特惠¥198

學習禮盒內含:

管理手賬本1套

(42w+條目庫,精選出116個熱門經濟管理模型工具)

15週年特製陶瓷過濾茶杯1套

管理大師德魯克黃銅箴言書籤1枚

高逼格的送禮佳品

送自己、送同事、送朋友圖片

一起學習成長

點擊鏈接購買:https://www.mbalib.com/web/goods/viewDetail?id=16&from_source=zx

立即擁有MBA智庫學習禮盒,期待一起成長。

標籤: 員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zonghezhishi/6yex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