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寡人之於國也是什麼劇

寡人之於國也是什麼劇

寡人之於國也是什麼劇

寡人之於國也不是劇,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瞭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寡人之於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據《史記魏世家》記載,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禮厚幣以招賢者,於是賢者數人其中就有孟子不遠千里來到魏都大梁。二人一見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國的良策,孟子則以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為對,指出專言求利的嚴重危害性和躬行仁義的重要意義。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寡人之於國也的典故是哪一句

寡人之於國也的典故原文為: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譯文為:戰鼓咚咚敲響,交戰愈發激烈,戰敗的士兵丟盔棄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腳。

《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表現出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瞭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

寡人之於國也主要講的什麼內容

文章講的是窮人們沒有吃的的時候,富人有吃的,並且富人們用吃的喂狗餵豬。要是所有的人都沒吃的,他們的豬狗當然不會有吃的。也就是統治者養的豬狗都吃的是好東西,而不知道賑濟饑民,讓老百姓卻活活的餓死。

出處:《孟子》之《寡人之於國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句意:現在,豬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設法制止,路上出現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賑濟饑民,人死了反而説‘與我無關,是年成不好的緣故’這和把人殺了反而説‘與我無干,是武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夠不歸罪於荒年,這樣,普天下的百姓便會湧向您這兒來了。”

執政者要阻止,如果是不管,差距越來越大,最後會導致的結果:窮人起義 。朝中另一股勢力藉此推翻現在的執政者。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列國爭雄,頻繁的戰爭導致人口大批遷徙傷亡。而當時既無國籍制度,也無移民,百姓可以隨意地去尋找自己心目中的樂土。哪一個國家比較安定、富強、和樂就遷到那個國家為臣民。而一個國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個國家足穩定繁榮昌盛的標誌之一。

因此,各個諸供為稱雄,都希望自己的國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寡人之於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據《史記·魏世家》記載,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禮厚幣以招賢者”,於是賢者數人其中就有孟子不遠千里來到魏都大梁。

二人一見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國”的良策,孟子則以“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為對,指出專言求利的嚴重危害性和躬行仁義的重要意義。二人另一次會面是在禽獸嬉遊的池沼邊上。

梁惠王得意地問孟子:“賢者亦樂此乎?”孟子以“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為對,並通過歷史事實的對比,證明了賢者“偕樂”與不賢者“獨樂”的不同結果:文王關愛百姓,百姓愛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樂;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樂。

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瞭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篇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

寡人之於國也講的是什麼

《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瞭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為文章點睛之筆,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這種“保民而王”的主張,實際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

寡人之於國也

作者:《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於國也 大概內容講的什麼?的什麼?

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瞭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為文章點睛之筆,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這種“保民而王”的主張,實際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

寫作背景

戰國時期,列國爭雄,頻繁的戰爭導致人口大批遷徙傷亡。而當時既無國籍制度,也無移民,百姓可以隨意地去尋找自己心目中的樂土。哪一個國家比較安定、富強、和樂就遷到那個國家為臣民。而一個國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個國家足穩定繁榮昌盛的標誌之一。因此,各個諸侯為稱雄,都希望自己的國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

 《寡人之於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據《史記·魏世家》記載,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禮厚幣以招賢者”,於是賢者數人其中就有孟子不遠千里來到魏都大梁。二人一見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國”的良策,孟子則以“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為對,指出專言求利的嚴重危害性和躬行仁義的重要意義。

二人另一次會面是在禽獸嬉遊的池沼邊上。梁惠王得意地問孟子:“賢者亦樂此乎?”孟子以“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為對,並通過歷史事實的對比,證明了賢者“偕樂”與不賢者“獨樂”的不同結果:文王關愛百姓,百姓愛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樂;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樂。

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瞭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篇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

《寡人之於國也》的原文以及譯文

一、《寡人之於國也》的原文如下: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寡人之於國也》的譯文如下:

梁惠王説:“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裏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做。瞭解一下鄰國的,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説:“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鼓,兩軍開始交戰,戰敗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麼樣呢?”梁惠王説:“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説:“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裏,魚鼈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了。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

“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

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耕作時節,數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飢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揹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做到了這些而不能統一天下稱王的還從未有過。“

“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死了,就説:‘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歲不好。’這種説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後,説‘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大王不要歸罪於年成,那麼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註釋如下:

1、梁惠王: 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君,姓魏,名罃。魏國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稱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詞,重疊使用,加重語氣。

4. 河內:今河南境內黃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區為中心,所以黃河以北稱河內,黃河以南稱河外。

5. 兇: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6. 河東:黃河以東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黃河流經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稱山西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為河東。

7. 粟:穀子,脱殼後稱為小米,也泛指穀類。

8. 亦然:也是這樣。

9. 無如:沒有像……。

10. 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詞,更、再。

11. 好戰:喜歡打仗。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熱衷於互相攻打和兼併。

12. 請以戰喻:讓我用打仗來做比喻。請,有“請允許我”的意思。

擴展資料:

文章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國家已經是“盡心焉耳”,盡心的論據是自己賑災救民,且鄰國之政,無如寡人用心,結果是“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採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甕”的論辯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所謂“引君入甕”,就是論辯中常用比喻説理,且比喻之後連帶反詰句而向對方發難,其回答,對方不回答則已,答則中其圈套,陷入被動尷尬的境地的一種論辯方法。

第三部分;論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徑——實行仁政。這部分分三個層次論述了推行王道實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徑、根本途徑及應持的正確態度。

基本途徑:不違農時、發展生產、解決百姓吃穿問題。在這個層次裏,孟子運用了“連鎖推理”形式。就是用前邊推出來的結論作前提,推出新的結論。又用這個新的結論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結論,如是往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什麼意思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的意思是: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

【出處節選】《寡人之於國也》——先秦·孟子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白話譯文】 梁惠王説:“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裏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做。瞭解一下鄰國的,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擴展資料

1、《寡人之於國也》創作背景

寡人之於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瞭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篇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

2、《寡人之於國也》鑑賞

這篇文章寫孟子同梁惠王的談話。當時各國為了要增產糧食和擴充兵員,都苦於勞動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鄰國爭奪百姓,採取了自以為“盡心”的措施,可是目的並沒有達到。孟子抓住了這個矛盾,指出梁惠王的“盡心”並不能使百姓歸順,同時提出自己的主張,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國的根本辦法。

梁惠王承認自己“盡心於國”之舉,只是臨時應付,不是真正愛民;還運用“連鎖推理”形式,強調了實行道要從不違農時、發展生產、解決百姓最基本的吃穿問題入手;還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進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義”,以解決精神文明問題,才能使民心歸附,國家興盛。

文章在寫作上結構嚴謹。孟子的文章段落分明,層次井然,而且環環相扣,不可分割。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繫,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寡人之於國也》主要寫什麼故事呢?

本文記錄了梁惠王和孟子的對話,圍繞“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問題展開論述,表現了孟子的王道思想——推行仁政,發展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狗彘食人食而不之檢,塗有餓稃而不知發”揭示了當時社會不均,階級對立,控訴了統治者不顧百姓死活的罪惡。全文的中心論點是“王無歲也,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於國也出自哪一篇?

《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論述瞭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為文章點睛之筆,突出了本文主旨.

因為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

得民心,才能得天下.這種“保民而王”得思想,實際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

孟子的"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養,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是什麼意思?

釋義:認真的興辦學校教育,反覆用孝悌的道理教化百姓,頭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揹着或頭頂着東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出處:先秦·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原文(節選):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翻譯:在五畝大的住宅田旁,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着絲綢了;雞鴨豬狗不失時節地繁殖飼養,不失時節地繁殖飼養,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種百畝的田地,不誤農時得到耕種,數口之家就不會鬧災荒了。

注重鄉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鬚髮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頭頂,年滿七十歲的人能穿上絲綢、吃上魚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於天下的是決不會有的。

擴展資料

《寡人之於國也》創作背景

《寡人之於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孟子所處的戰國中期,各國諸侯爭城奪池,角逐武力,蠶食鯨吞,征戰不斷;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熱,朝不保夕;社會混亂,禮制崩壞,世風傾頹,劇烈動盪。權勢與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視為天道,攻伐凌侵被視作合理,由大國以“力”統一天下的態勢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後,魏又稱樑,魏惠王又稱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於魏國在幾次重大戰役中慘遭失敗,失去了昔日的強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詞厚幣以招賢者”,為振興魏國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賢”應邀來到魏國。

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瞭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篇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改寫為課本劇。

梁惠王説:“我治理樑國,真是費盡心力了。河內地方遭了饑荒,我便把那裏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饑荒,也這樣辦。我曾經考察過鄰國的政事,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盡心的。可是,鄰國的百姓並不因此減少,我的百姓並不因此加多,這是什麼緣故呢?”

孟子回答説:“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請讓我用戰爭打個比喻吧。戰鼓鼕鼕敲響,尖刀鋒剛一接觸,有些士兵就拋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後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腳。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恥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嗎?”惠王説:“不可以。只不過他們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但這也是逃跑呀。”孟子説:“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鄰國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便會吃不完;如果細密的魚網不到深的池沼裏去捕魚,魚鼈就會吃不光;如果按季節拿着斧頭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鼈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那麼百姓便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遺憾。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端了。分給百姓五畝大的宅園,種植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穿絲綢了。雞狗和豬等家畜,百姓能夠適時飼養,那麼,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畝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礙他們的生產季節,那麼,幾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捱餓了。認真地辦好學校,反覆地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大道理教導老百姓,那麼,鬚髮花白的老人也就不會自己揹負或頂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以上的人有絲綢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餓不着、凍不着,這樣還不能實行王道,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現在的樑國呢,富貴人家的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約束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打開糧倉賑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説:‘這不是我的罪過,而是由於年成不好。’這種説法和拿着刀子殺死了人,卻説‘這不是我殺的而是兵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大王如果不歸罪到年成,那麼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投奔到樑國來了。”

這個是譯文,你在自己加一些表情之類的東東就成了。

標籤: 寡人 之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zonghezhishi/mqp4n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