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一般指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元代青花瓷器,主體紋飾為“鬼谷子下山圖”,描述了孫臏的師傅鬼谷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

該器物於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得舉行的“中國陶瓷、工藝精品及外銷工藝品”拍賣會上,以1400萬英鎊拍出,加佣金後為1568.8萬英鎊,摺合人民幣約2.3億,創下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是一句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一個人文思泉湧、學識淵博、能力非凡,像鬼谷子下山一樣,走向世間,為天下人服務。

元青花指的是具有元代青花色調的陶器。

鬼谷子則是古代著名的道家思想家、戰略家、政治家。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金聖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香菸多少錢一條?

金聖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香菸型別:烤煙型。品牌:金聖。煙支形式:普通煙支,爆珠。

焦油量,10mg,煙氣菸鹼量:0.8mg,煙氣一氧化碳量:8mg。煙長:84mm,過濾嘴長:不詳。

包裝形式:條盒硬盒,單盒(包)支數:20,包裝主色調:黃,包裝副色調:白。銷售形式:國內內銷,產品狀態:已上市,單盒參考價: 100 元條盒參考價: 1000 元。

捲菸條碼:6901028136341,條盒條碼:6901028136358。

“鬼谷下山”的故事出自《戰國策》。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燕國和齊國交戰,為齊國效命的孫臏為敵方所擒,他的師傅鬼谷子前往營救。

擴充套件資料:

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描繪的便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鬼谷子坐在由獅虎共拉的兩輪車上,身體微微前傾,神態自若,超凡如仙,表現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神態。

車前兩個步卒手持長矛開道,一位青年將軍英姿勃發,縱馬而行,手擎戰旗,上書“鬼谷”二字,蘇代騎馬殿後。

一行人與山色樹石構成了一幅壯觀而又優美的山水人物畫卷。整個青花紋飾呈色濃豔,畫面飽滿,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渾然一體。

人物刻畫流暢自然,神韻十足,山石皴染酣暢淋漓,筆筆精到,十分完美,正如孫瀛洲先生所說的:“元代瓷器‘精者頗精’”。

青花瓷裡的故事(1)——鬼谷子下山

幾年前,因為工作關係有緣認識一位日本設計師,他得知上海在舉辦青花瓷展,特意拜託我幫他代買一本關於青花瓷的書《幽藍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以便他用來做設計紋飾的參考。

為了完成任務,我專門在休息日去了趟博物館,機會難得,有幸參觀了元代青花瓷器展。據介紹,為籌備此次特展,上海博物館醞釀了十年之久。元青花瓷器存世極少,收藏於世界各地,國外的藏品基本上是首次回中國亮相,國內一些展品也是第一次公開露面。

展品中有三件人物故事瓷,因為山水人物畫的畫風和人物神韻難以仿製,所以全球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就顯得尤為珍貴,都是無價之寶。其中就有2005年拍出天價2.3億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

展出的“鬼谷子下山”大罐共有四層紋飾,頸部、肩部和下部都是元青花的傳統紋飾,第三層腹部為主體紋飾,也就是大罐的主題故事“鬼谷子下山”,畫面描繪的是戰國時期孫臏的老師鬼谷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請求下,下山搭救被燕國圍困的齊國名將孫臏的故事。

這幅山水人物畫中一共有五位人物,車前是兩個手持長矛開道的步卒,還有一位手持“鬼谷”戰旗的護衛將軍。故事的主人公鬼谷子居中,神態自若地端坐於一虎一豹拉的車中。騎馬殿後的是前來請鬼谷子下山的齊國使節蘇代。

畫面中的一行人,我們似乎都不熟悉。其中之一,這殿後的蘇代是何許人也?不妨先讓我們來玩一個成語接龍,請聽題:“鷸蚌相爭”,你是不是會脫口而出:“漁翁得利”?完全正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則寓言故事正是畫面中騎馬殿後的蘇代用來遊說趙惠王時所講的故事。戰國時期,七雄爭霸,當時趙國正打算攻打燕國,面對雄心勃勃意欲伐燕的趙惠王,蘇代巧妙地用淺顯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國和燕國的爭戰,不過是“鷸蚌相爭”,而秦國才是真正得利的“漁翁”。這則故事成功地阻止了趙惠王出兵攻打燕國的行動,從而化解了燕國的危機。這就是當時活躍在舞臺上的縱橫家的所為。蘇代與其兄蘇秦皆從事“合縱”遊說,也是一代縱橫大家。

另一個重要人物是故事的主人公神祕莫測的鬼谷子,從畫面上其駕馭的一虎一豹的車子可以看出鬼谷子非等閒之輩,是人?是神?可馭虎豹,亦通曉馭人之術,這種高人如果下山哪個朝代能安生呢?據說,鬼谷子一生就下過一次山,難怪世人從正史上難覓其蹤影。是否真有其人呢?應該是確有其人的,那些歷史上響噹噹的高徒不可能個個都如孫悟空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不過《史記》並沒有鬼谷子先生的傳記,而是在為他的幾個徒弟立傳的時候順帶提到了他。

說起鬼谷子的徒弟,倒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縱橫家代表蘇秦和張儀,兵家代表孫臏和龐涓,還有法家代表人物李斯,商鞅,以及那個典故“毛遂自薦”的毛遂。

有人說,整個戰國時代是鬼谷子布的局。為什麼有此一說呢?鬼谷子一生只下過一次山,是為了營救他的愛徒孫臏。鬼谷子的四位高徒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是他完成整個佈局不可缺少的人物。鬼谷子借這四人用其傳授的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來左右戰國的政局。其高徒蘇秦致力於“合縱”之策,遊說列國促成六國聯盟,佩戴六國相印,合力對抗秦國,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而其另一位高徒張儀兩為秦相,憑三寸之舌把天下諸侯玩於股掌,以“橫”破“縱”,分化六國,使諸侯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從此六國合縱徹底被瓦解,揭開了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序幕。

作為兵家代表人物的孫臏和龐涓,先是龐涓下山,官拜魏國大將軍,幫助魏國傲視群雄。不久,孫臏出任齊師,輔助田忌擊敗了龐涓,奠定了齊國霸主的地位。龐涓輸給了自己的同門師弟孫臏,最後在馬陵之戰兵敗後自刎而死。

蘇秦和張儀,孫臏和龐涓,鬼谷子的這四位高徒,一個是矛,一個是盾,因為有矛和盾的存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的軍事局勢才會發展成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結局,也就是鬼谷子心中的理想:結束諸侯混戰,天下一統,百姓安居樂業……

隔著厚厚的保護玻璃,仔細端詳“鬼谷子下山”這個青花大罐,畫面上,鬼谷子率領著一眾人馬駕馭著一虎一豹拉的戰車乘勢下山,恍惚間一卷群雄逐鹿的戰國風雲錄呼之欲出……

元青花鬼谷下山資料

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鬼谷下山 鬼谷下山

“鬼谷下山”的故事出自《戰國策》。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燕國和齊國交戰,為齊國效命的孫臏為敵方所擒,他的師傅鬼谷子前往營救,率領眾人一行下山。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描繪的便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鬼谷子坐在由獅虎共拉的兩輪車上,後面跟著兩個騎馬的人,其中一個穿著武官衣服打了一面旗寫有“鬼谷”兩字。

鬼谷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謀略家,最後他教出了孫臏、龐涓、蘇秦及張儀等高徒。鬼谷子特別鍾愛為人誠懇真摯的孫臏,將自己畢生絕學傾囊相授給孫臏。

龐涓也是鬼谷子的學生,學的也是兵法。有一次龐涓聽說魏國花高價錢納賢,他動了心要去魏國做官。鬼谷子有宿命通功能,早已知道,就對龐涓說,你出去摘一朵花來給我,龐涓就摘一朵小花拿過去,鬼谷子一看這朵花叫“馬兜鈴”,這種花一開十二朵,他告誡龐涓,這暗預你享受十二年富貴,這花是採於鬼谷,見日而萎,就是看到日光就枯萎了,鬼旁加一個委字正好是一個“魏”,魏國的魏,他說你一定和魏國有緣。鬼谷子又告誡龐涓不能夠欺騙別人,如果你要騙別人的話,那以後你要上別人的大當,最後他就送給龐涓八個字:“遇羊而榮,遇馬而卒。”後來龐涓不聽鬼谷子的話,出於妒嫉,他不但欺騙孫臏,還殘酷他。結果最後自己上了孫臏的當,在馬陵道被萬箭穿身而死,遭到了惡報。

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罐

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罐》以1568.8萬英鎊(約合2.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出。這一價格不僅僅創造了中國瓷器的最高成交紀錄,同時也創下了中國藝術品的最高價格。

最後一句隱語,遇羊而榮遇馬而卒。龐涓下山後來到魏國,正遇魏王進蒸羊,魏王見其表不俗,且有軍事才能,就重用了他。魏王同時也瞭解龐涓還有一個同學,讓他舉薦,他不得已寫了信給孫臏,但後來卻嫉妒他,怕他得勢,設計害他,把孫臏處以臏刑!孫臏後來逃到齊國,最後把龐涓設計殺死於馬陵。正是遇羊而榮遇馬而卒。7月12日,英國倫敦佳士得拍賣行。

經過最後6位買家令人窒息的競爭後,一隻名為“鬼谷下山”的14世紀元代青花瓷罐以1568.8萬英鎊,合人民幣2.3億元的價格成交。最終得主據說是一名神祕的美國收藏家,來自中國的買家叫價1000萬英鎊,依舊敗北。

這隻天價元青花創下了亞洲藝術品拍賣成交價最高紀錄,同時重新整理中國瓷器和中國工藝品拍賣成交價格紀錄,它還是今年佳士得成交價格最高的一件藝術類拍賣品。

訊息第二天出現在全球所有主要媒體上,西方記者不僅注意到這場被稱為“瘋狂出價”的金錢大比拼,更注意到比拼中出現的中國勢力,他們提出了三個問題:

這隻元青花罐是否因為中國買家的湧入而價格陡增?

中國買家的湧入究竟是為了商業利潤還是愛國情懷?

中國藝術品價格是否會隨著這隻元青花罐大幅升值?

“絕頂稀有”青花瓷器,當今世上僅存8件

按照佳士得拍賣行各位專家的說法,這隻元青花罐是當之無愧的一件寶物,配TJ上“絕頂稀有”四個字。

倫敦佳士得中國陶瓷和工藝品主管德斯蒙德·希利在拍賣會結束後的評價是:“買家認為這瓷罐可能有些價值,但我的確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這個價格令人驚愕……我們對拍賣成績感到十分滿意,瓷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收藏之後仍舊儲存完好,在市場上實在罕見無比。”

如果說拿佣金的拍賣行有時會誇大其詞的話,眼睛很“毒”的老古董商和收藏家的話你不得不信。

代表美國買家拿下這件拍品的是吉塞皮·埃斯科納茲——當今世界最主要的經營中國早期藝術品的古董商。在拍賣會第二天發表的一份正式宣告中,埃斯科納茲寫道:“在我45年的職業生涯中,這是我所得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中國瓷器,當然,它也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瓷器之一。”

事實上,且不論“鬼谷下山”的特質,單憑其元青花瓷完整器本身,就已屬於世上少有的瓷器精品。

由於元青花瓷件數少,一度曾被世人遺忘。西方收藏家一直到1968年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舉辦蒙古統治下的中國藝術展覽後,才開始青睞元代瓷器。

倫敦佳士得拍賣行中國部專家連懷恩介紹說,元青花瓷器上的畫多為花鳥草蟲,人物形象非常少,但就是這些極少量有人物故事的瓷罐多為中國本土定造、燒製,燒造花色漂亮,畫工精湛,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鬼谷下山”就屬此類,據說同類瓷器,當今世上僅存8件。

在物品本身品質之外,古董品源是決定其價值的另一重要因素。通俗地說,如今仿冒技術一日千里,行家都有看走眼的時候,沒有明確出處,買家自然要打個折扣。在這方面,這隻“鬼谷下山”更有獨特地方。

據佳士得瓷器部負責人曾志芬透露,這隻元青花罐是20世紀初荷蘭人範·赫莫特男爵在中國購得。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赫莫特於1913年至1923年期間在荷蘭海軍服役,被派駐北京擔任荷蘭使節護衛軍司令,並且負責德國及奧匈帝國等使節和領地的安全。

赫莫特愛好藝術,收藏廣泛,對中國瓷器情有獨鍾,從他當年在北京舊宅的照片中,可以發現,他收藏了大量中國瓷器。但是,赫莫特買這隻大罐的時候,學術界認為元代不可能生產出如此精品瓷器,所以他從一開始就以為這隻瓷罐是明代的。

赫莫特的後人更不知道祖上傳下的這隻瓷罐有這麼珍貴,多年來並未多加關照。20世紀70年代,赫莫特的後人曾請佳士得為這個家族做過古董價值的評估,當時也還認為這隻大罐屬明代,價值2000美元。近幾年來,赫莫特第三代傳人一直用這隻大罐盛放DVD光碟。去年,佳士得專家再次拜訪這個家族,這才發現了這隻大罐的價值。

一群強有力的中國買家結成了同盟,使價格競爭白熱化。

連懷恩說,歷來古董商都異常看重品源。這個元代青花大罐來源明確,自1913年至今一直在一個家族收藏,且從前並未被世人所識,是市場上少有的“新鮮貨”,所以,一旦露面,買家自然興趣很高。

從今年3月開始,瓷罐先後在紐約、日本、香港、上海、北京、臺北等地巡展。拍賣前,專家估價為100萬英鎊,也有人認為拍出500萬英鎊應問題不大,而連懷恩自己的估計是600萬到800萬英鎊。誰知,拍賣過程中,各路人馬異軍突起,價格一路飆升。

連懷恩說,拍賣當天,先後參與競標的至少有七八人。其中不乏有中國背景的收藏家,包括來自臺灣的寒舍總經理王定乾、香港收藏界翹楚張宗憲和從事明清瓷器鑑定30餘年的香港藝術品上任祕書長翟建民,有中國血統的英國收藏家喬治·李也出現在現場。此外,還有收藏家通過電話競拍。當競價超過1000萬英鎊的時候,仍有六七人舉牌。

埃斯科納茲是在標價達到1350萬英鎊時才加入的。他代表一名海外私人收藏者出場,最後雖攬得寶物,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埃斯科納茲被現場氣氛耗盡氣力,“我已經到了我的極限,我當時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支撐多久。”

國際工藝品拍賣的專業人士事後普遍認為,這隻元青花罐競爭之所以達到如此白熱化的程度,中國背景買家的介入是重要原因,甚至有人認為,一群強有力的中國買家結成了同盟。

對此,參與競標的臺灣寒舍總經理王定乾的說法是,這隻元青花罐拍賣訊息一經傳出,就受到臺灣收藏界的矚目。臺灣聯電負責人曹興誠、喜來登飯店負責人蔡振洋、仙尼蕾德公司董事長陳得福等著名收藏家,皆有意收藏這隻大罐。曹興誠還提議,由大家共同出資收購,但由於涉及保管和保險等問題,最後沒有達成一致。

後來,幾位收藏家協商之下,決定將競拍這隻元青花大罐的機會“禮讓”給在美國加州設有陳氏博物館的陳得福,並確定由王定乾代表陳得福前往倫敦競標。

王定乾說,他原本預計出價500萬至600萬英鎊就能拿下這隻元青花大罐,但是當天拍賣太過激烈,數批買家均志在必得。他臨時徵得陳得福同意,追價到1000萬英鎊,此時,場內的舉牌者,僅有王定乾一位華人,其餘的均是歐美博物館的代表和私人收藏家,可惜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對於中國背景買家的敗北,連懷恩強調,在拍賣中,競拍者預測能力非常重要。最熱門的東西價格常常會出人意料,競買者一般會準備額外金錢作後盾。中國收藏家沒有成功,並不意味著這些買家沒有能力,問題大概出在拍賣前計算有誤,面對意外高價時缺乏心理準備。

他認為,從近年中國藝術品拍賣情況看,中國收藏家實力很強,如果計算得好,這次完全有能力拿下這隻元青花罐。

德國納高拍賣公司掌門人羅賓說,據統計,中國古代藝術品的買家隊伍中竟有五成是中國人。他們的購買力佔拍賣總額的近三成。在一次中國文物研究家收藏家王世襄藏品拍賣會上,一個竹雕竟拍出100萬美元的高價——紐約收藏館的一位中國藝術品負責人估計,5年前,這個竹雕最多拍出10萬美元。

佳士得2004年3月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春季拍賣會上拍掉了超過1000萬美元的中國藝術品,而全場最具的競拍者便來自中國。在拍賣一個商代青銅酒壺時,原估價為4萬到6萬美元,最後被一箇中國買家以14萬美元收入囊中,而在拍賣一尊估價10萬美元的唐代佛像時,美國一名競拍者把價錢抬到31萬美元,最後的買主依然是一位通過電話競拍的中國人。

類似的場景也被拷貝到了德國。2004年11月26日,德國科隆市列姆佩茨拍賣行,一次規模不大的拍賣會。參加此次拍賣會的100多人,其中約一半是中國商人。

在中國買家身後,隱藏的既有商業利益,也有對歷史的重新認識,可以說是一種民族主義

舊金山的一名文物交易商說,在許多藝術品拍賣中,中國富豪報價甚至比美國人高30%,有些中國購買者看來完全“不惜血本”。

美國《紐約時報》和《國際先驅論壇報》在7月佳士得拍賣會後分析中國買家進入拍賣市場且“不惜血本”的原因。文章認為,中國買家和20世紀70年代日本買家瘋狂搶購藝術品的情況不同,中國買家似乎只對某種型別的中國古代藝術品感興趣。西方人如果簡單地將中國買家看成“人傻錢多沒品味”的暴發戶,那就錯了——在他們身後,隱藏的既有商業利益,也有對歷史的重新認識,從某個角度看,也可以說是一種民族主義。

就這隻天價元青花瓷罐來說,《國際先驅論壇報》的記者索倫·梅利基恩認為,拍出高價的首要原因還是拍品品質非凡,具有相當高的升值和保值能力,否則中國以外的買家爭奪不會如此激烈。但它的確有格外吸引中國買家的地方,首先一條:中國國內沒有。

連懷恩認為,中國人蔘加元青花罐競拍的確存在讓這一珍品迴歸故土的因素,為國人掙“面子”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不論在還是臺灣,這隻絕本元青花圖罐都對學術研究有重大幫助,中國專家不必再歷經波折去別的國家研究自己老祖宗的東西——當初,為了一睹土耳其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珍品,中國專家們足足申請了將近20年。

同時,這隻瓷罐的輾轉歷史也被認為是吸引中國買家的因素。《紐約時報》特意向那些不太瞭解的中國近代歷史的讀者介紹說,這隻瓷罐為赫莫特得到的年代,恰好是中國近代國力最孱弱的時期,“對中國人來說,一想到那個時代,就會想起西方軍隊在中國國土上橫行的歲月,所以在歐洲的拍賣行裡再奪回這隻瓷罐感覺上就像扳回了1分”。

《國際先驅論壇報》 也指出,現在中國買家似乎最喜歡從西方收藏家手中“奪寶”,因為“此舉能讓他們產生恢復昔日榮耀的快感,這種榮耀在中國和經濟衰弱的時期遭到了剝奪”。

西方媒體還注意到一個特點,中國買家喜歡購買瓷器、書畫和玉器,尤其對御用的物件感興趣。在7月12日的拍賣會上,中國買家雖然沒有得手“鬼谷下山”,但是還拍得兩件珍品,一是清乾隆“乾隆平定臺灣戰圖”剔紅漆板,二是清乾隆“青瓷戲珠龍紋瓶”。前者預估價5萬至10萬英鎊,後者預估10萬至15萬英鎊,結果最後分別以43.36萬英鎊和62.4萬英鎊成交。

《國際先驅論壇報》分析說,“乾隆平定臺灣戰圖”剔紅漆板之所以能創同類拍品紀錄,一是漆板描繪內容;二是其上有紀年1780年至1890的御題,框於一嵌百寶紫檀座內,證明此物“天子所有”——“這樣沒一箇中國收藏家能拒絕它”。

此前,西方收藏界有一種看法,認為中國買家喜歡有皇家印章的古董是一種“暴發戶心態”的表現。對此,《國際先驅論壇報》說,這是西方人不瞭解中國人和中國歷史的一種偏見,“皇家印章不過是他們與古代中國重新建立關聯並且夢迴盛世的較直接方式”。

當然,還有一種更平靜的解釋是,中國買家大多對古董不那麼懂行,所以買本國藝術品,特別是有皇帝鑑定印記的比較保險。

中國已經從單純的文物來源國,變成部分藝術品購買國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為何如此有價值?

是因為元青花大罐是非常難以製作成功的,並且是一個大師製作的,這個大師製作了三罐就去世了,所以很有價值。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是怎麼製作的?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是怎麼製作的介紹如下:

此罐素底圈足,直口短頸,脣口稍厚,溜肩圓腹,肩以下漸廣,至腹部下漸收,至底微撇;器型整體為青花紋飾。

1、材料:由瓷土加高嶺土“二元配方”合成,胎骨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緻密堅硬。

2、造型:直口短頸,溜肩圓腹,腹部下漸收,至底微撇,此採用分段制胎,然後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處器表突起,給人以不平之感,外壁接痕經打磨,但內壁接痕仍清晰可見,器物頸部內側略加切削,內壁均不修削,器內的底、腹、口等處接痕明顯。

3、裝飾:青花紋飾,分四層,一層頸部飾水波紋,二層肩部飾纏枝牡丹,三層腹部為“鬼谷子下山”主題紋飾,四層下部為變形蓮瓣紋內繪琛寶,俗稱“八大碼”。

主題畫面描述了孫臏的師傅鬼谷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再三請求下,下山搭救被燕國圍困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整個青花紋飾呈色濃豔,畫面飽滿,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渾然一體。人物刻畫流暢自然,神韻十足。

4、青花釉料:元青花的成功,離不開當時從西亞波斯國家進口的鈷料。這種進口鈷料,即蘇麻離青,成分是低錳、高鐵,含硫和砷,無銅和鎳,所繪青花紋飾呈色濃豔深沉,與明清青花不同,與當時國產料也有巨大差別,呈色有如下特徵(1)、呈鮮麗的靛青色,略含程度不同的紫色,有些呈非常幽雅的紫羅蘭色;

(2)、有濃淡色階,勾勒線條較深,填色青料較淺。青料積聚處有藍黑色或藍褐色斑點,釉面下凹並啞光;(3)、青料都較細勻,線條邊緣稍有暈化。有些呈色濃重,有放射狀流散,見藍黑色結晶或結晶線。

5、採用墊砂支燒方法,燒成後即形成所謂的砂底。砂底的邊緣常出現粘砂或鐵質斑點,少量器物由於胎土內含有鐵質,在器物露胎部位經燒結呈氧化鐵紅色,俗稱“火石紅”。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是明代仿的贗品,有價值嗎。

2005年倫敦佳士德拍賣會上,一件鬼谷子下山瓷罐橫空出世,以2.3億元人民幣的成交價驚動了世界。隨後,一股青花瓷熱橫掃中國,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青花元素、周杰倫的《青花瓷》小調,到國人心中的青花情結,那高貴的白瓷青花一時風光無限。時至今日,國內大多數元青花的收藏家卻笑不起來,因為他們的藏品根本不被文博專家認可。就此,筆者走訪了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古玩業商會元青花研究會會長張洪啟、副會長韓建成和古陶瓷鑑賞家蘇玉銘。 某藏家曾跟一位資深陶瓷鑑定專家開了一個小玩笑。知此專家定期前往報國寺淘寶,藏家狠心將一塊帶有完整圖案的元青花瓷片摔作甲乙丙三片,拿出甲片置於報國寺古玩店中,等待專家來尋。果然,此專家如獲至寶,高高興興買回家。次日,藏家上門求訪,拿出丙瓷片請專家鑑定,專家搖頭晃腦,連呼民間不會有真正元青花。待藏家拿出乙瓷片,甲乙丙三片珠聯璧合,不差毫釐,專家啞然。 另一則藏家與專家鬥智的趣事更讓人瞠目。一次文物鑑定會上,某博物館文物鑑定專家面對一瓷器連連稱讚,此時聽聞物主未繳鑑定費,立即改口稱贗品。後來,藏家不服,尋得該專家門下,小心拿出一張在故宮(微博)拍的元青花瓷瓶照片請專家掌眼,專家認定民間不會有元青花,稱此物為期間之仿製品,藏家大笑而去。 並非藏家有意跟專家過不去,面對自己拿血汗錢保護起來的國寶,某些文博專家信口開河,實在令人惱火。目前,文博專家公認的元青花存世僅三百件,散落在各國博物館中。專家們認為,除此之外,都是仿品,因此對民間藏品,一律否認。然而藏家們拿實物證明,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元青花遠遠超出這個數量。張洪啟和蘇玉銘先生幾十年來在全國各地尋寶,據他們所說,親眼目睹的元青花真品不下萬件,有的藏家,一人便擁有上千件。 這些瓷器並非憑空而來。近二三十年間,與城市建設相伴的掘地運動,使大量深埋地下的元青花重見天日,隨即散落在民間。此時,國人還未真正認識到元青花的價值。直到2005年那一次舉世矚目的拍賣,國內的元青花開始大量浮出水面。然而,面對這些無歷史記載、無傳承記錄的古瓷,專家的不認可,讓看似熱鬧的元青花收藏陷入尷尬。 緣何不認可?其一,目前國內沒有一家官方的瓷器鑑定機構,也沒有權威的瓷器評估標準。瓷器鑑定靠的是眼力和經驗。同樣憑眼力,不同專家採取的角度也有區別,比如,有的看瓷胎,有的看釉色,有的看紋飾,得出的結論自然難以達成共識。另外,由於每個專家所見的實物有限,靠經驗來做判斷的方法也有侷限性。從這些方面來說,專家可能不如行家。因為行家拿自己的錢買教訓,自然格外用心。他們身經百戰,靠實踐練就了火眼金睛。其二,儀器鑑定也只能作為參考。雖然儀器分析,可以大致判斷出年代,但是瓷器畢竟是藝術品,其價值要從工藝水平和藝術鑑賞的角度考慮。其三,專家的不認可,造成了藏家對元青花的不信任。面對一件不知來歷的元青花,人們第一反應肯定會懷疑有假。事實上,大量仿製元青花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且受仿製技術所限,真正高水平的仿品非常少見。 元青花的大量湧現,也使一部分人開始質疑當年鬼谷子下山瓷罐的天價是否人為炒作?蘇玉銘先生認為,按照當時的情況,2.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與其實際價值基本相符。在他的朋友圈中,那次拍賣會之前準備出價上億元的就有四五人。在中國瓷器史上,元青花是最為成熟的瓷器產品。鬼谷子下山瓷罐確實是元青花中的精品。令蘇先生憤憤不平的是,若目前民間出現同樣一件元青花瓷罐,其拍賣價格卻遠不能及。按照拍賣遊戲的規則,一件藏品講究傳承有序,佳士德那件鬼谷子下山瓷罐有清楚的傳承記錄,而民間的鬼谷子們,被挖掘前多為窖藏,這些沒有戶口的元青花,在拍賣遊戲中自然要被減分。由於專家的不認可,其真假也成了問題,更影響到流傳。事實上,目前民間收藏的大量元青花中,精品並不多,但是價值與鬼谷子下山瓷罐相當的,也絕非僅有。蘇先生見過一套儲存完整的《三國演義》故事原型系列瓷器,《三國演義》一百二十章,這套元青花共二百四十件,使用連環畫的形式展現了小說情節,每兩件表現一個章節內容。如此看來,《三國演義》的故事在元代已經基本定型,元青花的歷史價值更不容忽視。 不被認可的尷尬處境,致使大量元青花流失海外,甚至被損壞。目前,國內很多被行家認可的元青花瓷器正在源源不斷作為現代工藝品銷往國外,甚至是以集裝箱為單位賤賣出去。民間藏家痛心疾首,怎能坐視祖先的珍寶這樣流失?無奈的是,即使藏家傾家蕩產,也無法阻止。對於一般藏家來說,青花瓷不被認可造成了有價無市,手裡的藏品積壓,無法兌現,也就不利於以藏養藏。更讓人痛心的是,有的專家不負責任地誤斷真假,不利於文物的儲存,甚至遭遇被丟棄或砸毀的噩運。

著名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居然賣出了2.3億真的是奇蹟

古董的價值在於人文的結合,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歷史進步的標誌,具有明顯的雙重特性,即有形價值和無形價值。

元代青花瓷器,主體紋飾為“鬼谷子下山圖”,描述了孫臏的師傅鬼谷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該器物於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得舉行的“中國陶瓷、工藝精品及外銷工藝品”拍賣會上,以1400萬英鎊拍出,加佣金後為1568.8萬英鎊,摺合人民幣約2.3億,創下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

鬼谷子下山圖罐

鬼谷子下山圖罐外型特徵:罐高27.5cm,口徑21cm,腹徑33cm,足徑20cm。素底寬圈足,直口短頸,脣口稍厚,溜肩圓腹,肩以下漸廣,至腹部下漸收,至底微撇。使用進口鈷料繪出青花紋飾,共分四層,一層頸部飾水波紋,二層肩部飾纏枝牡丹,三層腹部為“鬼谷子下山”主題紋飾,四層下部為變形蓮瓣紋內繪琛寶,俗稱“八大碼”。

這隻元代青花大罐在拍賣前曾到北京和上海展出,引起收藏界的高度關注。當時人們估計其有可能創造中國瓷器拍賣世界紀錄,佳士得公司人士估計,其身價將達到1000萬美元,而事實大大超出人們預計。

這隻大罐上的“鬼谷下山”圖案為傳世元青花瓷器中的絕品。圖案是鬼谷子坐在一虎一豹所拉的車上下山。故事來自於元代版畫《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後集》,它表現了戰國時代齊、燕交戰中,孫臏被燕國囚禁,他的師傅鬼谷子下山營救徒弟的故事。罐上圖案栩栩如生,畫工細膩,出自畫家而非工匠之手,這使得瓷罐非普通的青花瓷可比。

同樣的一件元青花“錦香亭圖”罐,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也拍出了4900萬人民幣的高價。該罐上所繪場景出自元代著名劇作家王仲文雜劇《孟月梅寫恨錦香亭》,表現了唐玄宗時期才子佳人陳圭與孟月梅曲折的愛情故事,此兩罐是稀世珍品——元朝人物故事青花罐八件中的兩件。兩罐繪畫中的主題人物故事雖不一樣,但器物的高度、直徑等卻大致相同。頸部、肩部也都分別繪上了相似紋飾。只可惜“錦香亭圖”罐的罐口有了修補,其價值便大大低於“鬼谷子下山圖”。

元青花“錦香亭圖”罐

元青花瓷器的裝飾紋飾大多為牡丹、竹梅,龍紋、蓮紋、花鳥等,因此,青花瓷器上歷史人物故事的出現,就顯得更為珍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的前收藏者是一位荷蘭人,其曾祖父在北京任荷蘭使節護衛軍司令時,購下此罐。這隻青花罐在這個家族中已經流傳了4代。近幾年來,那戶人家用這隻大罐盛放DVD光碟。佳士得公司幾年前曾去他家中看到,當時僅認為價值2000美元左右。直到佳士得專家再次拜訪,才發現這件瓷器珍稀無比。

據悉,和此罐一樣繪以人物故事的同類青花古董傳世者僅有八件。罐頸上畫的波浪紋可以在其他六件上看到,都被大衛得基金會收藏。八件珍寶中有三件肩上畫有纏枝蓮紋,包括此件。波士頓博物館所藏罐肩上及足部均未加紋帶。此罐是八件古董中唯一一件足部蓮瓣內繪有吉祥紋的,和大衛得基金會收藏的青花瓶很相似,其餘六件蓮瓣內均含下垂如意紋。值得一提的是,該罐上的牡丹紋與大衛得所藏的瓶上畫的也非常相近。由波浪紋、牡丹紋與吉祥紋這三道和大衛得基金會所藏瓷瓶十分相近的紋帶推測,罐的製作時期極可能在1351年左右。

倫敦佳士得拍賣行中國部專家連懷恩說,通常有人物故事的瓷罐多為中國本土定造、燒製,其他品種才外銷中東等地區。本土訂造的數量很少,且燒造的青花花色漂亮,畫工精湛,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很多都在博物館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佳士得收到瓷罐兩、三個月後,連懷恩在圖書館研究調查時,非常湊巧地找到了1321-1323年間印製的版畫,而罐上的裝飾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版畫影響,而且還沒有任何其他瓷器上繪有同樣的場景。這樣,瓷罐具備了藏家看中的“所有品質”,也正因為此,倫敦的拍賣顯得尤其珍貴。

稀有歸稀有,但此罐並沒有很多珍稀藝術品所有的那種曲折來歷。瓷罐是20世紀初荷蘭人範·赫默特男爵(Haron van Hemert tot Dingshof)在中國購得。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在1913-1923期間在荷蘭海軍服役,被派駐北京擔任荷蘭使節護衛軍司令,且負責德國及奧匈帝國等使節及領地的安全。赫默特愛好藝術,收藏廣泛,對中國瓷器的喜愛可從他當年北京舊宅的相片上窺見一斑。有趣的是,他購買這個罐時,元代還未被認定能做出如此精品瓷器,因此他一直以為此罐是明代作品。

蒙古統治時期,青花瓷件數少,易被人遺忘。西方收藏家一直到1968年克里夫蘭美術館舉辦 蒙古統治下的中國藝術(Chinese Art Under the Mongols) 展覽後,才開始青睞元代瓷器。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元代青花漸漸受到重視,但沒有發現多少堪稱傳世之作的元代青花。赫默特的後代和他一樣並不知道瓷罐如此之貴重,因而多年來並沒有對它有什麼特別關照。60年代時瓷罐曾被赫默特的第一代後人拿去估價,但專家也誤以為是明代青花瓷。傳至第三代時他的家族又讓佳士得拍賣行估價,瓷罐的珍貴价值才被發現。有趣的是,該罐在大將軍家裡,一直未受到重視,多年被放在牆角處當作容器,用來盛放雜物等。

連懷恩介紹說,歷來古董商非常看中物品來源。此罐來源明確,自1913年至今一直在一個家族收藏,並且以前未被世人所識,是行家眼中的“新鮮貨”,因此一旦披露,市場興趣很高,深受藏家重視。加之今年三月開始,瓷罐相繼在紐約、日本、香港、上海、北京、臺灣、荷蘭、法國等地巡迴展覽,使得人們對藏品的感性認識不斷增加,估價自然也水漲船高。

拍賣前,專家對瓷罐的估價為100萬英鎊,也有人說拍出500多萬英鎊沒有問題。連懷恩自己的估計是600萬-800萬英鎊之間。

雖然瓷罐最終由倫敦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凱納齊競得,但競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特別是中國競拍者的加入更令競拍險象環生,也使得價格一升再升。

最終拍得者埃斯凱納齊是世界上經營中國早期藝術品的主要古董商。此次,他替一位海外私人收藏者競拍。他在標價達到1350萬英鎊時才加入。他和一位電話競拍者經過持久角逐才將寶物收入囊中。拍完後,埃斯凱納齊說,他被現場的緊張氣氛耗盡氣力,並承認:“我已經到了我的極限,不知道我還能堅持多久。”

元青花瓷罐的天價拍賣表明,近年來,中國藏品在國際市場的需求在不斷增加。此前中國藝術品最高拍賣價格紀錄保持者是2001年3月由紐約佳士得以530萬英鎊(當時合930萬美元)拍賣成交的公元前十世紀西周時期的青銅方攬。

元青花《昭君出塞》

連懷恩介紹說,過去,藏家多喜愛中國彩瓷,因其色彩豐富,裝飾規律。但隨著時間轉移,人們逐漸發現彩瓷重色,但不太能耐得細細品味。而青花雖只有藍白兩色,卻十分典雅,況且青花瓷普遍重畫工,能夠表現自然的品性。這幾年青花瓷拍賣結果都很好。2003年,紐約一家小拍賣公司--朵爾拍賣公司拍出的元代青花朝聖龍紋扁壺拍出了中國瓷器最高價--583萬多美元,成為當時的世界記錄。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來自中國本土的藏家對中國藏品的需求也在增加,畢竟此類藏品有中國歷史背景,加深了藏家對中國文化的興趣。這種需求也拉高了整個市場的價格。不僅如此,中國藏品的收藏門類也在更新。過去不受外國人重視的竹雕、犀角雕、文房四寶如今價格也在上揚,原先侷限於亞洲收藏家的山水等書畫類也受到國外藏家關注。過去,香港是中國藝術品最重要的拍賣地點,如今這個情況正在改變。此次拍品因收自歐洲,賣家家族希望可以在歐洲親自參加拍賣,佳士得倫敦拍賣行也希望能借此帶動歐洲市場的中國藏品拍賣。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關於元青花,不僅普通民眾,甚至於一輩子與瓷器打交道的瓷器專家對它也知之甚少。江西景德鎮雖然成功燒製出元青花,但由於史籍缺載,又缺乏有明確紀年的實物佐證,600多年間,世人對元青花的認識與瞭解一片空白。中國到底有沒有元青花?它的藝術特徵是什麼?元代為什麼會出現器型高達70釐米的葫蘆瓶、口徑達50釐米的大盤?為什麼元青花裝飾多達9層?中國古代外銷貿易瓷裡中低檔日用瓷佔主流,那些被譽為"世界上最精美的元青花",何以跋山涉水、紛紛在異國王宮安家落戶……所有這些歷史之謎使得元青花倍受收藏界的矚目。

1929年,英國人霍布遜在《東方陶瓷》上率先披露了一對帶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銘的青花雲龍紋象耳瓶。瓶頸上用青花書寫了長達62字的題記。至正十一年為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的年號之一。在元代以前,中國瓷器還沒有形成書寫紀年款識的慣例,這件青花瓷第一次向世人宣稱,中國元代景德鎮燒造過青花瓷器。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20世紀50年代,美國一位博物館館長波普博士以這對帶款青花瓷為標準器進行對照研究,得出一個令世界文博界震驚的訊息:伊朗阿特別爾寺與土耳其伊斯坦布林舊皇宮託普卡比博物館祕藏著上百件令世人歎為觀止的中國元代青花瓷精品,正名曰"至正型"器。波普這本32開的黑白圖集,一舉改寫了世界陶瓷史。到了上世紀80年代,英國、日本也先後出版了土耳其所藏中國瓷器著作。

2001年3月底,在土耳其總理特批下,託普卡比博物館迎來了費伯良、李輝柄、汪慶正、劉新園、許明等7位陶瓷專家。據說一連三天,大展廳旁的臨時庫房中,荷實彈的土耳其軍警站立一旁,大批元青花國寶被一件件小心翼翼地開啟。

這些藏品中元青花達40件,而且器形碩大,花紋清麗典雅,堪稱世界之最,為國內出土器罕見。中國專家們紛紛忘了不能上手的約定。追尋元青花大半輩子的老收藏家費伯良不勝感慨:"初看再看咽聲細,一撫再撫贊不停。"

元青花雲龍紋梅瓶

"元青花是元朝思想、宗教信仰、治國方略,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的產物。"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雷從雲說。

"元代有數字崇拜,成吉思汗起兵時樹9面旗,任命9名大將,他警告下屬們:'將來不要犯9種錯誤'。"中國陶瓷學會副會長、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知宴推斷元青花裝飾多達9層的謎團。

元朝統治得到鞏固之後,民族關係十分的複雜,元實行民族等級,蒙古族原是遊牧民族,本族風尚很難被漢族士大夫接受。一部分士大夫苦悶地走向山林,做起隱士。社會科學報社長兼總編輯、美學博士許明認為:"不少文人為生活所迫,完全有可能流落到景德鎮去畫瓷瓶,因而元青花之畫與其他朝代那些匠人之作有天壤之別。也正是因為元代為外族統治,明人不僅鄙視元人文化,更不承認它的藝術成就,導致史書上沒有記載。直到時期,古玩家還普遍認為元代不重視古陶瓷生產,更不會欣賞青花。"

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裡面適合放什麼

茶葉。

因為陶瓷罐的密封性好,不透氣,而茶葉最怕受潮,受潮後茶的味道發生改變,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是陶瓷罐,所以適合用來放茶葉。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為元代青花瓷器,主體紋飾描述了孫臏師傅鬼谷子在齊國使節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

鬼谷子下山的介紹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是全球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之一,國家一級文物。瓷罐高27.5cm,口徑21.5cm,腹徑34.5cm,足徑20.6cm,素底寬圈足,直口短頸,脣口稍厚,溜肩圓腹,肩以下漸廣,至腹部下漸收,至底微撇。繪有“鬼谷下山”圖,傳神生動,畫工細膩,堪稱元青花絕世珍品。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梅瓶賞析

   “青花一片西域來,灑落卵白姿百態”。元青花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被稱為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元青花瓷器的胎骨,是二元配方。採用麻倉御土20%和瓷石80%配比而成。麻倉土是高嶺土的一種,早在明代萬曆時期就開採枯竭了。後來最好的高嶺土為臨川土,也在20世紀70年代開採枯竭,7501瓷器採用的就是最後庫存的2噸臨川土。而高嶺土的品質決定了瓷器的品質

    元代沒有球磨機,是用傳統的水力舂成不子。麻倉土舂得不夠精細,摻在瓷石之中,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瓷土裡面有明顯的縫隙。也就是說,瓷石成粉後,摻入的麻倉土不夠細膩,所以一方面瓷胎耐高溫,可以燒到1280度不倒(原有的一元配方,由於胎中含氧化鋁低,耐火效能不好,超過1200度就容易變形,軟化),從而可以燒出青花瓷美麗的寶石藍色(蘇麻離青料必須在1250度以上高溫才能發出美麗的藍色);另一方面瓷胎本身瑕疵明顯,縫隙大,含水率高,同時也是氣泡明顯的原因之一。

    而現代瓷器,由於採用的是球磨機粉碎高嶺土再加瓷石,胚胎非常細膩,胎體中本來含水分就少,再加上電窯,氣窯溫度極高,基本都在1300度以上燒成,而且溫度恆溫,基本上氣泡已經非常小,甚至看不到了,而且氣泡也很均勻,沒有元瓷或者明瓷那種小氣泡密集,間有大氣泡的跡象。

    元青花瓷器,由於麻倉土摻進瓷石中,因此造成胎體中多有縫隙,並且存有更多的水分。因此,加上柴窯燒製溫度很難上升到出青的1250度以上,稍微一把火力不夠,整個窯的青色就難保證了。所以,釉裡小氣泡明顯,而大氣泡是從胚體乃至於青料裡所含水分造成的,由於窯溫無法長時間保持1250以上溫度,讓氣泡完全熔融,所以就造成了釉裡小氣泡密集同時大氣泡突出的元青花氣泡特點。

    而蘇麻離青料,在1250度左右10度髮色為寶石藍,溫度再高之後,髮色會偏黑,隨著燒製溫度的提高,釉面熔融程度也就是玻化程度變得更高。玻化程度越高,釉面光澤越強,髮色越偏藍黑,釉裡小氣泡不再那麼密集,部分地方看不到氣泡,已經完全燒飛了。但是釉面的光澤程度明顯提升了。這就是魚藻紋大罐髮色偏藍黑,釉面玻璃質感強,氣泡比較通透的原因,此時的元青花達到了古代青花瓷的頂峰。燒成溫度在1280度以上,玻化程度高,髮色純藍偏黑,鐵鏽斑不再那麼明顯。

     在半個世紀前,無論是中國的考古文博界,還是民間收藏圈,都還不認識元青花。在2005年佳士得拍賣出天價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元青花才一躍成為人人青睞的珍品瓷器。也就是在這時候,那些思想僵化守舊、缺乏求索精神的“專家學者”們才來了精神,大發高談闊論,甚至僅僅依據他從國內外館藏元青花數量便主觀臆斷“元青花在全世界只有300件”,真是井底之蛙,誤國誤民。他們無非就從那幾個博物館裡看到的實物或者是資料,他們就沒有想過在國內國外民間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瓷器有多少?

    更有甚者,有的專家只看到和上手過出土的元青花瓷片,根本就沒有機會上手過元青花整器,也不太懂的出土和窖藏的區別,(因為它們根本就沒有看到過窖藏的元青花)但這些人同樣能指手畫腳,對元青花進行鑑定,真實可笑之極!

    梅瓶主體紋飾為"鬼谷子下山圖"——描述了孫臏的師傅鬼谷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徒弟齊國名將孫臏的故事。

    此梅瓶其具備了元青花典型的工藝風格和韻味。小口短頸,溜肩,下漸斂腹,淺圈足,粗砂底。瓶外施青白釉,青花飾物共分五層。口沿青白,肩部飾有卷草紋圖飾,溜肩處為纏枝蓮花,腹部通景繪有鬼谷子下山圖,捲雲紋下的近足處為仰蓮瓣紋。每層紋飾間均用兩條弦紋分割,繁而不縟,紛而不亂,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這件青花梅瓶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澤純正,釉色白中泛青,是元代青花瓷器的精品之作。

    此梅瓶紋飾為進口蘇麻麗青料裝飾,五層圖案,卷草紋圍頸,纏枝牡丹披肩,腹部主題紋下卷草紋為託,門蓮紋飾足,門內倒畫如意紋。主題紋繪畫戰國時應蘇代的懇求鬼谷子下山營救徒弟孫臏的故事場景。

    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車中,身體微微前傾,神態自若,超凡如仙,表現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神態,車前兩個步卒手持長矛開道,一位青年將軍英姿勃發,縱馬而行,手擎戰旗,上書“鬼谷”二字,蘇代騎馬殿後。一行人與山色樹石構成了一幅壯觀而又優美的山水人物畫卷。整個青花紋飾呈色濃豔,畫面飽滿,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渾然一體。人物刻畫流暢自然,神韻十足,山石皴染酣暢淋漓,筆筆精到,十分完美。

此梅瓶高 44,5cm ,口徑 6,5cm ,足徑 14,5cm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0lzw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