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錦沈會戰誰贏了

錦沈會戰誰贏了

錦沈會戰誰贏了

錦沈會戰發生在1931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前夕一次重要的戰役。在這次會戰中,中國的東北軍與日本關東軍對戰。最終結果是,東北軍遭到重創,失去了錦州和瀋陽兩個重要城市,而日本關東軍則獲得了勝利。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為什麼叫遼瀋戰役

遼瀋戰役是中國近代史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之一,中國黨稱之為遼瀋戰役,中國稱之為遼西會戰,又作”遼瀋會戰“。下面是我分享的為什麼叫遼瀋戰役,一起來看看吧。

  遼瀋戰役歷時多久

  九十世紀初期,中國的局面全面進入了戰爭階段,不僅僅是內戰還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人民陷入了與生命土地作鬥爭的時期,而這主要是分為了兩黨——以及黨,這兩黨的戰爭一直持續到了一九四八年,其中最為具有 歷史 意義的戰爭就有三個,首先的一個就是遼瀋戰役,那麼遼瀋戰役歷時多少天呢?

  而在遼瀋戰役中實際上只用了五十二天的時間黨就將的大部分部隊剿滅,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者。在這區區的五十二天內,黨就剿滅的五十多萬的兵力,而自己只犧牲了幾萬人,這對後來的戰爭中無疑是很有影響力的,雖然在開始的時候預計的是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夠將剿滅。經過了遼瀋戰役大大提前了一舉收復中國的時間,這也和當時的情況有了很大的聯絡,因為當時的東北戰隊人數也是非常的多,佔了絕大的優勢,加上在東北地區黨的地方部隊佔了一大部分,這對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只用了兩個月,黨 成功 的將趕出了遼瀋地區,在戰役結束之後,黨解放了瀋陽地區。

  自四八年九月十二號開始,黨釋出了攻打遼寧地區的,同年十一月的二號宣佈了戰爭的勝利,因此關於遼瀋戰役歷時多少天的答案是遼瀋戰役歷時五十多天。不過雖然時間短,遼瀋戰役取得的成就卻非常的顯著。

  為什麼叫遼瀋戰役

  三大戰役的名字基本上都是從戰場地點上來選的,其實為什麼叫遼瀋戰役是因為這場戰役的地點是在遼寧和瀋陽,所以被定位了遼瀋戰役。

  但是有人也會說為什麼要去遼寧和瀋陽這兩個地方的,戰爭是發生在東北地區的,怎麼只取了兩個地方的名稱。因為這兩個地方是這場戰爭的關鍵地方。也有人說叫遼錦戰役,因為最先攻打的是錦州,其實不然,東北野戰軍在攻打錦州時候,並沒有費很大的勁兒,而且之後又在塔山還有其他的地方都發生了戰爭,遼錦顯得太片面了。遼瀋戰役也更能說明這次戰役的勝利是來之不易的。不管是錦州還是塔山,或者是瀋陽都只是一個小地方,用來當做戰爭的名字的話並沒有體現出這場戰爭的重要性。第一場打的遼瀋戰役是有意義的也是很重要的,為以後的戰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在名稱的選擇上一定要慎重。

  遼瀋戰役是跨越了遼寧整個省區的,瀋陽又是一個省會城市,用來當做這個戰役的名稱是再合適不過的,可以讓人們去記住這個重要的戰役。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叫遼瀋戰役的原因。這次戰役解放了東北的全境,為之後的戰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是一場很重要的戰役,所以名字上取得也很慎重。而且用戰場的所在城市名稱來紀念這場戰役是再合適不過的,這個城市在當時受到了重創,但同時也見證了這場戰役的勝利,軍人們的流血犧牲都是在這發生的,所以用城市的名字來命名是最合適不過的。

  遼瀋戰役參戰部隊

  遼瀋戰役是中國在 抗日戰爭 結束後,與軍隊進行的一場戰鬥。在遼瀋戰役中參戰的雙方分別是黨指揮軍與指揮軍。

  遼瀋戰役參戰部隊有軍隊和黨軍隊。黨軍隊的代表是東北野戰軍,而軍隊一共有14個軍,44個師參加此次戰鬥,而且把主力軍都用在此次重大戰役中。第一軍團在司令員鄭洞國的帶領下把守在長春目的就是牽制黨的東北野戰軍。第六兵團是由指揮所帶領把守在秦皇島附近,負責牽制錦州的黨力量。其餘軍隊第八軍團以及第九軍團都駐紮在瀋陽周邊來應對其他變化。在解放戰爭結束後,軍隊以失敗而告終。

  遼瀋戰役參戰部隊中黨軍隊的主峰參戰部隊是東北野戰軍,這隻部隊是由東北地區的八路軍以及抗日聯軍組成的。這隻部隊中有著一批卓越的指揮官,像林彪和羅榮桓都是著名的司令員。在中國的抗日戰爭結束後,又開始了和之間的較量。在解放戰爭期間,東北野戰軍作為戰爭的主導力量,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東北野戰軍之所以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在作戰計劃中有著很詳細的部署。其中包括“一點兩面”以及“四快一慢”的作戰計劃。

  在解放戰爭結束後,於1955年東北野戰軍的番號撤銷了,改為廣州軍區,部隊駐紮在廣州由廣州軍區來指揮。

猜你感 興趣 :

1. 遼瀋戰役簡介

2. 遼瀋戰役觀後感

3. 劉玉章為什麼被叫做光頭

4. 世界最大的戰役

5. 揭開《一代宗師》的十二個祕密

1948年東北電公司遷回長春與哪場戰役的勝利有關有哪兩位人物領導

1948年東北電公司遷回長春與遼瀋戰役有關,和,林彪兩位人物領導有關

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東北進行武力侵佔的同時,也開始對東北人民進行思想文化的奴役。為此,20 世紀三十年代日本人建立了“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簡稱“滿映”)。它就是今天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1945 年10 月1 日,“滿映”被改建為東北電影公司,它的成立標誌著“滿映”的性質已經發生了徹底的變化。1946 年進攻長春,公司遷移,1948年長春解放,該廠遷回長春。1955年改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從1998年開始,該廠進行了、產權、產業結構的調整,成立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遼瀋戰役是中國近代史中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三大戰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開始,同年11月2日結束,共歷時52天。中國黨稱之為遼瀋戰役,中國稱之為遼西會戰,又作"遼瀋會戰"。

戰役結束後,中國人民首次在兵力數量方面超越軍。

1948年,中國黨和決定先摧毀東北反動軍隊。好處是,第一,東北野戰軍兵力大大優於敵人,打殲滅戰比較容易成功。第二,東北野戰軍若拿下東北,可以以東北工業支援其餘解放區部隊。第三,遼瀋戰役一旦勝利,東北野戰軍即可揮師入關,協助華北人民一同對抗華北部隊,組織平津戰役。於是,1948年9月,軍事委員會命令東北野戰軍發起遼瀋戰役。由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組成總前委,林彪為,統一指揮遼瀋戰役。

東北野戰軍

根據的指示,林彪決定留下部分兵力繼續圍困長春,主力南下,兵鋒指向錦州。具體部署為:

以6個縱隊、3個師、1個騎兵師和炮兵縱隊的主力,夜行曉宿,長途奔襲,包圍錦州及北寧線上各點,

以4個縱隊及1個騎兵師位於錦州以北的新民縣西北,監視瀋陽之敵;

以1個縱隊在開原地區準備阻擊長春之敵突圍;

以1個縱隊、6個師和炮縱一部繼續圍困長春。另以少數部隊向長春方向佯動,公開提出“練好兵,打長春”的口號,以迷惑敵人。

為實現殲滅衛立煌集團的戰略目的,早在1948年2月7日,就致電東北野戰軍(後第四野戰軍),提出“對我軍戰略利益來說,是以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為有利”的設想。並要求東北野戰軍下一步考慮南下北寧線作戰,截斷敵軍由陸上撤向關內的通路。的主張,顯然是先打錦州。但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考慮到部隊只帶了從後方南下的單程汽油,後方運輸線又過長,並擔心華北傅作義集團由關內北上。於是,他決定先打離後勤基地最近的長春,並得到的批准。5月下旬,林彪以2個縱隊試攻長春,卻發現攻佔長春並非像想象的那樣容易,遂改用長困久圍的方針。7月,林彪與東北局其他要員磋商後,最終下定南下作戰的決心,並電告。覆電同意,並明確指出:“應當首先考慮對錦州、唐山作戰。”9月7日又電示:“置長、沈兩敵於不顧,專顧錦、榆、唐一頭”

誰有3大戰役的地圖和講解資料

遼瀋戰役

1948年(三十七年)9月至11月,在第三次國內戰爭中,人民東北野戰軍同軍在遼寧省西部和瀋陽、長春地區進行的戰略性戰役,與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並稱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

全國解放戰爭進入1948年秋,中國的軍事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經過一年的內線和外線作戰,殲滅了大批軍,把主要戰場由解放區推進到統治區,並直接威脅其經濟中心南京和上海。軍總兵力由戰爭初期的430萬人減少為365萬人,其中正規軍198萬人,能用於第一線作戰的174萬人被分別鉗制在東北、華北、西北、中原、華東5個戰場上,實行重點防禦,在戰略上已陷入被動。總兵力則由原來的127萬人發展到280萬人,其中野戰軍149萬人,武器裝備日益改善,作戰經驗更加豐富,已具有進行大規模運動戰、陣地戰,特別是城市攻堅戰的能力。各解放區已聯成一片,在戰略上可以直接互相支援。

此時,在東北戰場,人民經過1947年夏、秋、冬季三次大規模攻勢作戰,共殲軍38.8萬餘人,擴大解放區30.7萬平方公里(參見東北夏季攻勢、東北秋季攻勢、東北冬季攻勢)。冬季攻勢後,部隊進行了擴充與休整。到1948年8月,總兵力已達103萬人,其中野戰軍有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15個師、3個騎兵師,共54個師70萬人,另有地方部隊(包括二線補充兵團)33萬人。各部隊開展了大練兵和新式整軍運動,軍事和素質大為提高。此時,東北地區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已獲得解放,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解放區得到進一步鞏固,工農業生產尤其是軍工生產有了較快發展,人力物力比較充足,東北戰場的形勢更有利於。

軍東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衛立煌所部遭到人民連續打擊後,非常處境困難。其總兵力雖然尚有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旅),加上地方保安團隊共約55萬人,但被分割、壓縮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個互不相連的孤立地區內,欲守無力,欲撤難捨。由於北寧鐵路(今北京-瀋陽)若干段及營口為人民所控制,長春、瀋陽通向山海關內的陸上交通已被切斷,補給全靠空運,物資供應匱乏。對此,其統帥部深感憂慮。為儲存實力,曾考慮放棄長春、瀋陽,打通北寧鐵路,將主力撤往錦州,以便伺機轉用於華北、華中戰場。但又顧慮將會在上、軍事上造成嚴重後果,因而未敢貿然決策,於是軍統帥部和衛立煌決定採取集中兵力,重點守備的方針,企圖保住現有佔領區,以支撐全國戰局,一旦形勢不利,再經北寧線(北平至瀋陽)從陸上或營口海上撤退。

整個形勢表明,東北戰場作戰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人民的軍力和經濟力均已超過軍,軍隊在數量上特別是質量上都佔優勢。有利於人民的決戰條件已經成熟。據此,中國黨軍事委員會根據全事形勢,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決定在東北戰場上同衛立煌集團首先展開決戰,併為東北野戰軍制定了南下北寧線,將衛立煌全軍封閉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的方針。但東北軍區司令員兼委員林彪對此頗為卻顧慮,徘徊於打長春或南下作戰之間,到7月20日才初步確立南下北寧鐵路作戰的決心。但到8月份,仍以北寧路附近敵情嚴重、供應困難等原因而未作出南下作戰的部署。經批評後,9月3日林彪才上報南下作戰的大體部署。9月7日,就東北的作戰方針發出指示,強調必須確立攻克錦(州)、榆(山海關)、唐(山)三點並全部控制該線的決心,而置長春、瀋陽兩敵於不顧;必須確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在衛立煌集團來援時敢於同其作戰;必須有“攻錦打援”的通盤部署,既攻克錦州,又殲滅瀋陽援軍;必須據此重新考慮作戰計劃,並籌辦軍需和處理俘虜事宜。

軍統帥部判斷東北人民主力可能入關作戰,故決定對東北採取"暫取守勢","北寧路暫不打通",集中兵力確保遼東、熱河(今分屬內蒙古和遼寧、河北),牽制東北人民不能迅速入關,以利鞏固華北,支撐全國戰局的方針。據此,衛立煌決心採取"集中兵力,重點守備,確保瀋陽、錦州、長春,相機打通北寧路"的方針。其部署是:以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第1兵團司令官鄭洞國率新編第7軍、第60軍計6個師及非正規軍共10萬人固守長春,牽制東北野戰軍部分主力不能向南機動;以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範漢傑指揮第6兵團(司令官盧浚泉,轄第93軍)和新編第5、第8軍及第54軍計14個師,連同非正規軍共15萬人防守山海關、綏中、興城、錦西、錦州、義縣等北寧鐵路沿線城鎮及秦皇島、葫蘆島兩海港,主力防守錦州、錦西地區,維護東北與關內陸上及海上聯絡;衛立煌直接指揮第8兵團(司令官周福成,轄第53軍)、第9兵團(司令官廖耀湘,轄新編第3、第6軍)、新編第1軍和第49、第52、第71軍及青年軍第207師(相當於軍)等共24個師(旅)30萬人防守瀋陽及鐵嶺、撫順、本溪、遼陽、遼中、新民等外圍據點,作為東北地區的防禦中樞,以確保瀋陽,並支援錦州,策應長春。另有駐瀋陽的空軍第1軍區2個大隊飛機45架參加作戰。此外,華北"剿總"所屬第13軍2個師防守承德地區,第62軍等4個師位於唐山至昌黎一線,與錦州地區範漢傑部銜接,相互支援。駐北平的空軍第2軍區也有支援東北作戰的任務。

9月10日,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委員羅榮桓根據、制定的作戰方針和東北軍的態勢,擬定如下作戰計劃:第一步以奔襲動作殲滅北寧鐵路除山海關、錦州、錦西以外各點之敵,切斷關內外軍的聯絡;第二步集中兵力攻取錦州和打增援之敵。其部署是:以第3、第4、第7、第8、第9、第11縱隊及炮兵縱隊主力、第2縱隊第5師、冀察熱遼軍區第4、第6、第8師及騎兵師出擊北寧鐵路錦州至唐山段,攻佔錦州,切斷東北軍與關內的聯絡;以第12縱隊和第5、第7、第8、第9、第10、第11師及炮兵縱隊1個團、內蒙古軍區騎兵第2師繼續圍困長春,使守軍不能撤逃瀋陽;以第1、第5、第10、第6縱隊和第2師、內蒙古軍區騎兵第1師分別集結在瀋陽、長春之間和彰武、新立屯地區,準備截擊由長春突圍或由瀋陽出援的軍。

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委員羅榮桓根據指示,集中優勢兵力,在東北解放區地方組織的160萬民工的支援下,於9月12日發起了規模巨大的遼瀋戰役。9月12日,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委員黃克誠指揮第11縱隊、冀察熱遼軍區3個師、騎兵師由建昌營等地向北寧鐵路灤縣至興城段出擊,至17日攻克昌黎、北戴河,28日攻克綏中,包圍興城,吸引了錦西軍第54軍向南增援。第4、第9縱隊分別從檯安、北鎮出發,於16日包圍義縣。第3縱隊和第2縱隊第5師以及炮兵縱隊一部由西安(今遼源)、四平等地經鐵路輸送於20日前後到達義縣附近,接替第4、第9縱隊對義縣的包圍任務。25日,第9縱隊配合自四平以西南下的第8縱隊攻佔了錦州以北的葛文碑、帽兒山等要地,殲第93軍暫編第22師2個團大部。27日,自四平地區南下的第7縱隊,在第9縱隊一部配合下,攻佔了錦州以南高橋和西海口,第4縱隊第12師進佔塔山,將錦州與錦西守軍割裂。28日,炮兵縱隊以炮火封鎖了錦州飛機場,切斷了軍的空運。29日,第4縱隊繞過錦州攻克興城。10月1日,第3縱隊、第2縱隊第5師在炮兵縱隊主力協同下攻克義縣,全殲第93軍暫編第20師。在義縣戰鬥中,東北野戰軍炮兵縱隊司令員朱瑞犧牲。至此,軍東北、華北兩大戰略集團的陸上聯絡被切斷,戰略要地錦州成為一座孤城。與此同時,監視瀋陽、長春守軍的東北野戰軍第1、第5、第6、第10縱隊和第2縱隊主力,分別自九臺、四平、清原、開原等地隱蔽南下,於9月中旬相繼進至新民西北、錦州以北地區待機。第12縱隊和6個師及內蒙古軍區騎兵第2師由第1兵團司令員肖勁光、委員肖華指揮,繼續包圍長春(參見長春戰役)。

此時,蔣介石及衛立煌始判明東北野戰軍有在北寧線發動攻勢並強攻錦州可能,深感形勢嚴重。為解錦州之危,蔣介石於10月2日到瀋陽,作如下部署:從關內急調第17兵團指揮第62軍、第39軍2個師、第92軍1個師及第95師海運葫蘆島,連同原在錦西地區的4個師共11個師組成"東進兵團",由第17兵團司令官侯鏡如指揮,增援錦州;以瀋陽地區新編第1、第3、第6軍和第71、第49軍主力共11個師另3個騎兵旅組成"西進兵團",由第9兵團司令官廖耀湘指揮,先向彰武及以南新立屯攻擊,截斷東北野戰軍的後方補給線,然後經阜新趨義縣,協同"東進兵團"對進攻錦州的東北野戰軍主力進行夾擊;範漢傑集團繼續固守錦州,長春鄭洞國集團伺機向瀋陽突圍。10月2日,林彪曾一度考慮以主力回攻長春。3日,林彪、羅榮桓致電,表示決心"仍攻錦州",並調整部署,準備集中16個師和炮兵縱隊主力共25萬人攻殲錦州之敵。4日,覆電指出,這個部署"是完全正確的",要求按照既定部署"大膽放手和堅持地實施,爭取首先攻克錦州"。10日,強調指出,戰局很可能發展成為極有利的形勢,關鍵是爭取在一星期內外攻克錦州;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達到,只要攻克了錦州,就有了主動權,就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錦州是山海關內外陸上交通的咽喉。市區周圍環山,南傍小淩河、女兒河,地勢險要。軍憑藉市郊高地,以鋼筋混凝土工事為骨幹,構成若干支撐點式的堅守據點,作為外圍陣地;依託小淩河、女兒河和城垣構成主陣地;以城內建築物構成核心據點。其防禦部署是:第6兵團部及所轄特種部隊位於錦州城內;第93軍暫編第22師防守城垣以西小淩河北岸地區,暫編第18師防守錦州以北地區;新編第8軍第88師防守西郊飛機場一帶,暫編第55師防守錦州城西南,暫編第54師配置於城東南;第184師防守東關及紫荊山;由瀋陽空運錦州的第49軍第79師(2個團)接替市郊部分高地的防守任務。10月4日晚,東北野戰軍攻錦部隊編成3個突擊集團:以第2、第3縱隊和第6縱隊第17師、炮兵縱隊主力附坦克15輛為北突擊集團,從城北和西北向南實施主要突擊;以第7、第9縱隊和炮兵縱隊一部為南突擊集團,第8縱隊附第1縱隊炮兵為東突擊集團,分別由南向北和由東向西實施輔助突擊。另外,第2兵團指揮第4、第11縱隊和冀察熱遼軍區2個師扼守塔山一帶陣地,控制錦州至錦西的瀕海走廊,阻擊"東進兵團"(參見塔山戰役);第1縱隊主力進至高橋地區為戰役總預備隊;第5縱隊和第6縱隊主力、第1縱隊第3師、第2師、內蒙古軍區騎兵第1師位於彰武東南地區,誘"西進兵團"北進(參見黑山戰役),並配合第10縱隊在新立屯以東地區阻擊"西進兵團",使其不能直接救援錦州;將長春方向的第12縱隊南調開原以西通江口,視機轉用於南線;增調5個師到長春方向,連同原圍城的6個師及內蒙古軍區騎兵第2師共12個師,由第1兵團指揮,繼續圍困長春。

10月8日,軍"西進兵團"開始由新民和遼中分路西進。東北野戰軍以第5縱隊和第6縱隊主力在彰武東南地區採取運動防禦,將其誘向西北方向;以第10縱隊和第1縱隊第3師在新立屯以東地區,堅決阻擊其向錦州增援。至13日,"西進兵團"進佔彰武和新立屯以東地區,炸燬了彰武鐵橋,切斷了東北野戰軍的後方補給線,企圖引誘攻錦部隊回援。"東進兵團"於10日開始以3至5個師的兵力,在海、空軍火力掩護下,向塔山實施連續猛攻,企圖打通增援錦州的通道。第4縱隊在第11縱隊和第4、第6師的密切配合下,依託野戰陣地,以堅守和陣前反擊相結合,激戰六晝夜,擊退"東進兵團"數十次衝擊,殲其6000餘人,守住了塔山陣地,保障了攻錦部隊的側後安全,為攻克錦州贏得了時間。此即著名的塔山阻擊戰。10月9日,東北野戰軍攻錦部隊在東西兩翼阻援部隊的保障下發起錦州之戰,首先進行外圍戰鬥,至13日,控制了錦州外圍有利地形。14日10時,各突擊集團向錦州城發起總攻,先以猛烈炮火集中摧毀城牆及附近的守軍工事,打開了缺口。11時左右,南北兩個突擊集團在炮火的掩護和坦克的支援下,發起猛烈衝擊,迅速突入城內,展開激烈的巷戰,打退守軍步兵、坦克的多次聯合反撲。接著,後續部隊源源跟進,向守軍縱深發展進攻。隨後,東突擊集團也突破了城垣。各部隊採取穿插分割、迂迴包圍等戰術手段,將守軍插亂、割裂,然後在炮火、坦克的掩護下,以火力、爆破、突擊相結合,對固守據點的守軍實施攻擊。15日拂曉前,各路攻城部隊在錦州城內會師,殲滅了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和第6兵團部,守軍僅剩約1萬人固守錦州老城。當日中午,第7縱隊和第2縱隊一部向老城攻擊,至18時全殲守軍。錦州之戰共殲滅守軍10萬餘人,內俘範漢傑以下近10萬人,完全封閉了東北軍從陸上撤向關內的道路。在錦州作戰中,東北軍共出動飛機1069架次,擔負空運和空中支援任務。攻錦部隊擊落飛機15架(參見錦州戰役)。19日,致電東北野戰軍領導人,指出:錦州之戰"部隊精神好,戰術好,你們指揮得當,極為欣慰,望傳令嘉獎"。

蔣介石在錦州城破之日再次飛抵瀋陽,嚴令長春守軍立即突圍向瀋陽撤退。但由於圍城部隊的軍事壓力和爭取,在錦州失守後,長春守軍第60軍軍長曾澤生於17日率部起義,圍城部隊接管了長春東半城。19日,新編第7軍軍長李鴻率部投誠,長春和平解放。21日,鄭洞國亦率其兵團部放下武器。

錦州城破、長春第60軍起義後,蔣介石於10月18日第三次飛抵瀋陽,部署總退卻。他判斷東北野戰軍攻錦作戰傷亡很大,需經一個月以上休整補充才能再戰,遂令"西進兵團"由彰武等地經黑山、大虎山向南,在"東進兵團"策應下奪回錦州,然後掩護瀋陽守軍經北寧鐵路撤入關內;並將第207師第3旅及在瀋陽的重炮、裝甲部隊均調給"西進兵團",以增強其進攻實力;第8兵團繼續防守瀋陽。另以第52軍(轄第2、第25師)由遼陽南下,搶佔營口,以備"西進兵團"前進受阻時改經營口會同瀋陽守軍從海上撤退。蔣介石唯恐衛立煌不執行命令,令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任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冀熱遼邊區司令官,指揮撤退行動。

10月18日,林彪、羅榮桓獲悉"西進兵團"一部已佔新立屯並繼續南進,判斷瀋陽之敵有可能經錦州實行總退卻,遂致電,建議採取誘敵深入方針,在遼西新立屯、黑山、溝幫子(錦州東北)地區打大殲滅戰,各個殲滅總退卻的軍。19日批准了這一建議,並指出,必須以一部兵力控制營口,堵塞瀋陽之敵向營口的退路。20日,林彪、羅榮桓作出了舉行遼西會戰,以攔住先頭、拖住後尾、夾擊中間、分割包圍的戰法殲滅"西進兵團"的部署:以錦州地區的第2、第3、第7、第8、第9縱隊和第1縱隊主力、第6縱隊第17師及炮兵縱隊立即隱蔽地向新立屯、大虎山、黑山方向急進,從兩側迂迴包圍"西進兵團";第5縱隊由彰武西南移至阜新東北地區,第6縱隊主力仍位於彰武東北地區;第10縱隊和第1縱隊第3師、內蒙古軍區騎兵第1師由新立屯東北後撤至黑山、大虎山一線,組織堅守防禦,阻止"西進兵團"向西南前進,以爭取時間待主力趕到予以圍殲;第4、第11縱隊等部繼續在塔山地區阻擊"東進兵團";第11縱隊一部和第4、第6師向山海關方向佯動,製造野戰軍主力入關的聲勢;第1兵團指揮第12縱隊和5個師及內蒙古軍區騎兵第2師,由長春南下鐵嶺、通江口地區,牽制瀋陽守軍;第2師由遼陽趕到營口,切斷軍海上退路。當日,林彪、羅榮桓還下達了全殲東北軍的動員令,號召全體指戰員乘敵在總撤退中的恐慌混亂,克服連續作戰中的種種困難,與敵決戰,全殲該敵。

10月21日,軍"西進兵團"在空軍掩護下由新立屯向南攻擊前進,23日到達黑山、大虎山地區,遭到阻擊。24日,廖耀湘指揮第71軍2個師和新編第1、第6軍各1個師及第207師第3旅,在200多門重炮和200多架次飛機支援下猛攻黑山、大虎山陣地,企圖奪取南逃通道。其主攻方向為黑山以東高家屯、石頭山一線第10縱隊第28師防守的陣地。第10縱隊等部進行黑山阻擊戰,頑強抗擊,打退軍整營、整團的多次猛烈衝擊。經三晝夜激戰,終於守住了陣地,阻止了"西進兵團"前進,為野戰軍主力從錦州東移爭取了時間。此時,第1、第2、第3、第8縱隊已進至北鎮地區,威脅"西進兵團"右翼,加之"西進兵團"對黑山、大虎山久攻不下,廖耀湘改變向錦州前進的決心,準備經檯安渡過遼河向營口撤退。東北野戰軍立即以第7、第8縱隊迂迴其右側後,與第5、第6縱隊對其實施鉗形突擊;以第1、第2、第3、第10縱隊從正面突擊,採取邊合圍、邊分割的手段,求殲"西進兵團";以第2師由營口以北向檯安地區急進,斷其退路。25日,當"西進兵團"先頭部隊第49軍一部到達檯安西北時,遭快速北上的第2師截擊。同時第7、第8縱隊也先後插入大虎山、檯安之間,堵住了"西進兵團"南逃的通路。廖耀湘見向營口撤退無望,又急令各軍向瀋陽撤退,但為時已晚。第6、第5縱隊從彰武、阜新地區南下,於25、26日分別插到新民、瀋陽以西,切斷了"西進兵團"向新民、瀋陽的退路;其餘各縱隊由黑山、大虎山地區多路向東急進,終將"西進兵團"主力9個師13.4萬人合圍於黑山以東沿公路兩側地區,將另3個師合圍於大虎山以東地區。廖耀湘嚴令部隊突圍未果。26日,東北野戰軍在黑山、大虎山以東,饒陽河以西約120平方公里地域內,對"西進兵團"展開向心突擊,進行大規模圍殲戰。當晚,第3縱隊第7師殲滅"西進兵團"指揮部,各縱隊乘機向敵縱深猛烈穿插,分割圍殲。激戰至28日晨,全殲其兵團部及5個軍部、12個師(旅)共10萬餘人,其中包括號稱軍"五大主力"中的新編第1軍主力和新編第6軍全部,俘新編第6軍及第49、第71軍軍長。廖耀湘化裝潛逃到北鎮,終被抓獲。全殲軍"西進兵團",標誌遼瀋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參見遼西戰役)。

衛立煌在"西進兵團"被殲後,感到大勢已去,遂將據守瀋陽外圍據點的新編第1軍之整編第53師和青年軍第207師第1、第2旅調進瀋陽,加強城防。隨後他本人於10月30日匆忙乘飛機逃走。第8兵團司令官周福成統一指揮第53軍2個師、第207師2個旅、新編第1軍1個師及4個守備總隊(相當於師)、3個騎兵旅殘部和地方保安部隊約14萬人,企圖繼續頑抗,或伺機經營口從海上撤逃。為全殲衛立煌集團餘部,於10月27日電示東北野戰軍:以有力兵團(不少於3個縱隊)星夜兼程東進,渡遼河,殲滅營口、海城一帶之敵,阻塞敵人向海上的逃路。林彪、羅榮桓遂令剛到鐵嶺附近的第12縱隊,在殲滅鐵嶺第53軍第116師後,繞至瀋陽西南攻佔甦家屯;在開原地區的5個師、內蒙古軍區騎兵第2師向瀋陽東郊、北郊進;第14師攻克本溪後,向瀋陽南郊挺進;第1、第2縱隊經新民、遼中東進瀋陽西郊。至31日,各部隊對瀋陽構成了四面包圍。第9縱隊經海城以西直插營口;第7、第8縱隊和第2師經遼中攻佔遼陽、鞍山,切斷瀋陽到營口的通路,爾後向營口挺進。

11月1日凌晨,東北野戰軍向瀋陽市區軍發起總攻。第1、第2縱隊從正西和西北方向攻擊;第12縱隊從南向北攻擊;第1兵團指揮各師從正東和東北方向攻擊。拂曉,各部隊突破守軍第一道陣地。守軍除第207師有所抵抗外,其餘部隊在軍事壓力和爭取下紛紛放下武器投誠。2日,東北野戰軍佔領東北最大工業城市瀋陽市,殲滅軍東北"剿總"及1個兵團部、2個軍部、6個師、3個騎兵旅、4個守備總隊等共13.4萬人,俘周福成(參見瀋陽戰役)。

在解放瀋陽的同時,第9縱隊和第2師東渡遼河,日夜兼程向營口疾進。10月31日進抵營口外圍,對營口構成半圓形包圍。11月1日,軍第52軍一部為掩護其主力從海上撤走,對第9縱隊七次反撲,有2個團一度突入第9縱隊陣地,均被擊退。第7、第8縱隊於10月31日進佔遼陽、鞍山、海城後,也直營口。2日晨,第9縱隊在第2師協同下發起攻擊,經3小時激戰,攻佔營口,殲守軍1.4萬餘人,摧毀運輸艦1艘、軍用商船22只。第52軍軍部及第25師共1萬餘人乘船撤走。錦西、葫蘆島地區的軍,在"西進兵團"被圍殲時,未敢北援,瀋陽失守後,也於9日從海上撤走。東北野戰軍於10日佔領錦西、葫蘆島。12日收復承德。至此,東北全境解放。

點評:遼瀋戰役歷時52天,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中的第一個戰役。人民將大規模的運動戰與大規模的城市攻堅戰、陣地阻擊戰相結合,先集中兩倍半於敵的兵力,迅速攻克了戰略樞紐錦州;攻錦州後迅速回師合圍了廖耀湘兵團;在合圍的同時,乘敵慌亂,猛烈進行穿插分割;同時把軍事打擊與爭取密切結合起來,爭取了一部分敵軍起義,加速了戰役勝利程序,實現了提出的封閉軍一個戰略集團在東北境內予以各個殲滅的決策,取得了打大規模殲滅戰的經驗。此戰,人民以6.9萬人的傷亡代價,共殲軍1個“剿匪”總司令部、1個指揮所、4個兵團部、11個軍部、33個師,連同各種特種兵部隊和地方保安團隊,合計47.2萬餘人,其中俘敵306200人,斃傷56800人,起義26000人,投誠83000人,這其中還包括號稱“五大主力”的新編第1軍和第6軍。第四縱隊第十二師第三十四團因在塔山阻擊戰中勝利完成阻擊任務,被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領導機關授予該團“塔山英雄團”稱號,此外,還湧現出董來扶等著名戰鬥英雄。遼瀋戰役期間,東北人民在東北局領導下,掀起支前熱潮。支前民工達183萬餘人,出動擔架13.7萬副、大車12.9萬餘輛,籌集和運送糧食1.1億斤(5500萬千克),為戰役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遼瀋戰役的勝利,解放了東北全境,使東北野戰軍得以成為人民的一支強大的戰略機動力量,也使東北地區成為人民奪取解放戰爭勝利的鞏固和可靠的戰略後方,對加速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資料:http://bbs.cqzg.cn/archiver/?tid-219260.html

洪承疇如果使用穩紮穩打的策略就能避免鬆錦會戰的失敗嗎?

如果說洪承疇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也難以取得鬆錦會戰的勝利,只是失敗的不會那麼徹底罷了。

崇禎十四年,明統治集團接到洪承疇錦州告急的報告後,認為若錦州不保、遼西走廊及山海關失守,則首都北京將難以保住。因而決定由西線調宜府、大同諸鎮兵馬增援遼西。

崇禎十四年三、四月間,明軍已在寧遠地區集結大軍十萬,號十三萬。在作戰指導上,洪承疇採用了且戰且守,穩紮穩打的戰役方針,即避免過早地與清軍主力進行野戰決戰,而是在加強各要點防守力量的同時,以寧遠為基地,以鬆、杏等城為依託,在不脫離依託的條件下,與錦州守軍協同,不斷向圍城清軍進行反擊,以消耗、疲意敵人,爾後再相機尋求決戰,解錦州之圍。

在這一方針指導下,從四月到七月,明軍曾多次依託松山據點進擊錦州外圍的清軍,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戰場主動權,獲得了一些小的戰鬥勝利。如五月九年級,洪承疇親率部分兵力進至松山北崗,濟爾哈朗與明軍作戰失利,“兩紅旗、鑲藍旗三旗駐營之地,為敵(明軍)所奪”。清軍傷亡甚眾。但並沒有、也不可能達到解錦州之圍的戰役目的。

如果繼續和滿清消耗下去,很可能會使得滿清崩潰。因為從整體國力來說,明朝還是遠遠超過滿清的。但是,實際上,明朝由於有農民起義軍的內患,這個策略是無法長期實行下去的。

於是,崇禎指示洪承疇立刻進軍。洪承疇根據雙方力量對比,採取了集中兵力北上,俟集結於松山地域後,以部分兵力在兩翼助攻牽制敵人,而以主力由正面實施中間突破的策略。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將輜重後勤分置於寧遠、杏山及筆架山等處,自率吳三桂、王樸等八總兵所部步、騎十萬,分兩個梯隊北進。

二十八日進至松山及其以北的乳峰山一帶。多爾袞等倉促迎戰,“直衝漢陣,不利而退,清人兵馬死傷甚多。”雙方交戰數次,雖然未能解錦州之圍,但此次“援錦大軍用兵異於前,錦州城之兵勢不能擋”。錦州城內明軍,也乘機反擊,收復了外城。戰局逐漸向有利於明軍的方向發展。此時馬紹愉曾建議乘皇太極援軍未到之前,迅速“乘銳出奇擊之”,但洪承疇沒有采納。

皇太極得知“錦之圍兵,屢戰敗衄,勢將退北”的情況和得到多爾袞等“急報請救”的報告後,立即於八月初七日派出第一批援軍,同時“傳集各路兵馬,星集京師”,並“悉索沈中人丁(十五歲以上滿、蒙壯丁全部從軍),西赴錦州”。決定親率全部兵力與明軍進行決戰。八月十九日到松山附近的戚家堡。

皇太極親自偵察敵情,他發現明軍“大眾集前,後隊頗弱”,認為“此陣有前權而無後守,可破也。”於是集中主力於松山、杏山之間,對明軍形成包圍。並於二十日襲破筆架山,奪獲明軍糧草。

洪承疇和部下商議,最後決定突圍。結果突圍時各自逃命,全軍崩潰。此戰,滿清獲得全勝。

這一戰,如果剛開始按照洪承疇的穩紮穩打的策略,採取消耗的戰略,有可能將滿清拖垮。但是,由於內部艱難,他的穩紮穩打的策略實際上是無法實現的。

到洪承疇出擊之後,他依然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那就更加大錯特錯了。在當時,洪承疇在錦州前線的兵力大大超過滿清,而且士氣旺盛,初戰告捷。在這個情況下,洪承疇應該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擊破當面之敵,速解錦州之圍。

但是,洪承疇卻拒絕了他人的正確建議,依然慢條斯理的穩紮穩打,結果給了皇太極半個月(七月二十八日到八月十九日)的時間,用來集中主力,快速赴援。

如果洪承疇能夠在皇太極援軍到來前迅速破敵,很可能會解錦州之圍,取得鬆錦之戰的勝利。

由此可見,洪承疇的穩紮穩打戰略一是國家沒有條件支援,二是影響了戰爭的程序,只能走向失敗。

第三次長沙會戰,殲敵多少,損失多少

戰報:斃傷日軍56944人(1942年1月22日薛嶽致蔣介石密電稱敵負重傷23003人,陣亡33941人,合計傷亡遺屍56944人。1月24日薛嶽致蔣介石密電稱俘敵139人)。

日軍戰報:日軍戰死1591人(內軍官108人),戰傷4412人(內軍官241人)。

“珍珠港事件”後盟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日軍慘敗,第3師團險遭全殲,攻克長沙的企圖第三次被挫敗.薛嶽由此聲名大震,日人謂之曰:“長沙之虎”.

我覺得的戰報真的有點誇張。

徐蚌會戰和錦沈會戰哪個對國軍來說更最致命

不太可能保得住黃百韜,不是兵力和戰鬥力的差別,是軍隊本身的問題,因為內部太多的派系了,再加上蔣介石本身對部隊就有嫡系和雜牌的區別,黃百韜的部隊屬於雜牌部隊,不是說戰鬥力,而是部隊本身不是的嫡系,不會全力去救,再說了,哪怕是整編七十四師這樣的嫡系王牌部隊,不也是讓友軍坑死了,炮彈都能打到孟良崮了,照樣不肯折損兵力去營救。所以你說的20個新六軍一樣的預備隊,在不肯全力去救的情況下,再多兵力也無用

杜聿明都打過哪次戰役

鎮南關 打鬼子

淮海戰役 對抗

中條山戰役中國指揮官名單

一 抗戰犧牲的將軍(包括追晉)

1.張自忠 陸軍二級上將,5戰區右翼兵團指揮兼33集團軍司令。行伍出身。

山東臨清唐園村人 ,1891年生,字藎忱。

1940.5.16 棗宜會戰中犧牲於湖北南瓜店。

2.李家鈺 陸軍二級上將,36集團軍司令。南京軍官預備學校,四川陸軍軍官學堂3期

四川蒲江人,1890年生,字其相。

1944.5.21 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陝西陝縣秦家坡。

3.郝夢齡 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9軍軍長。保定6期

山東無棣人 ,1898年生。

1937.10.16 忻口戰役中犧牲于山西忻口南懷化。

4.陳安寶 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29軍軍長。湖北陸軍預備學堂,保定3期

浙江黃岩橫街鄉馬院村人,1891年生,字善夫。

1939.5.6南昌會戰犧牲於江西南昌去龍裡張豐路。

5.唐惟源 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3軍軍長。雲南講武堂 [cchere.net 西西河 02320584]

雲南江川人,1884年生,字佛川。

1941.5.12中條山會戰自戕于山西縣山山頂。

6.吳克仁 陸軍中將,67軍軍長。保定軍校.

1894年生,字靜山

1937.11.8淞滬會戰犧牲於上海松江。

7.馮安邦 陸軍中將,42軍軍長。行伍出身。

山東無棣人,字化民,1884年生.

1938.11.3犧牲於湖北襄陽(按二級上將陣亡撫卹)。

8.武士敏 陸軍中將,98軍軍長。行伍出身。軍校高教班,韶關講武堂.

河北柴安懷溝堡人,1892年生,字勉之。

1941.9.29犧牲于山西沁水馬頭山。

9.王甲本 陸軍中將,79軍軍長。雲南講武堂14(15?)期。

雲南富源人,1901年生,字立基。

1944.9.9豫桂湘會戰中犧牲於湖南山口鋪。

10.王銘章 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41軍副軍長兼122師師長。四川陸軍軍官學校3期

四川新都縣泰興場人,1893年生,字之鐘。 [cchere.com 西西河 02320584]

1938.3.17魯南會戰中犧牲于山東滕縣西門。

11.鄭作民 陸軍中將,2軍副軍長兼9師師長。黃埔1期。

湖南新陽人,1902年生。

1940.2.3崑崙關會戰中犧牲於廣西崑崙關。

12.佟麟閣 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29軍副軍長。行伍出身。陸軍巡閱使高階教導團.

河北高陽邊家塢村人,1892年生,原名凌閣,字捷三。

1937.7.28南苑之戰中犧牲於北平南苑大紅門

13.饒國華 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21軍145師師長。行伍出身。合川軍官傳習所

四川資陽東鄉張家壩人,1894年生,字弼臣。

1937.11.30廣德之戰中自戕於安徽廣德十字鋪。

14.趙登禹 陸軍中將追晉二級上將,29軍132師師長。行伍出身。

山東荷澤趙樓村人,1898年生,字舜誠。

1937.7.28南苑之戰中犧牲於北平南苑。

15.方叔洪 陸軍中將,51軍114師師長。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cchere.com 西西河 02320584]

山東歷城人,1906年生。

1938.6犧牲于山東馮家場

16.鍾毅 陸軍中將,84軍173師師長。韶關講武堂,陸大特2期。

廣西扶南沙村人,1901年生,字天任。

1940.5.9棗宜會戰中自戕於河南蒼臺。

17.戴安瀾 陸軍中將,5軍200師師長。黃埔3期。

安徽無為縣仁皋鄉風和村人,1904年生,幼名衍功,學名炳陽,號海鷗。

1942.5.26緬甸之戰中犧牲於緬甸朗科密林。

18.劉家騏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9軍54師師長。陸軍第二預備學校,保定軍校。

湖北武昌人,1894年生,字錚磊,又字錫侯。

1937.10.16忻口之戰中犧牲于山西忻口南懷化。

19.李必蕃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2軍23師師長。保定1期。

湖南嘉禾人,字子琪。

1938.5.14徐州會戰中犧牲于山東菏澤城南王莊。

20.王竣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80軍新27師師長。黃埔3期。 [cchere.net 西西河 02320584]

陝西蒲城縣東鄉繞堡人,1898(1902?)年生,原名王俊,字傑三。

1941.5.9(7?)中條山會戰中犧牲于山西中條山臺巖。

21.寸性奇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3軍12師師長。雲南講武堂。

雲南騰衝人,1895年生,字念潔。

1941.5.13中條山會戰自戕于山西縣山以北毛家溝。

22.石作衡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9軍70師師長。北方軍校

山西渾源縣泉頭村人,1905年生,別號子玉。

1941.9 犧牲于山西絳縣溝東凹。

23.朱世勤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山東11行政區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暫30師師長。

山東單縣人,1904年生,字儉堂。

1942.5.4犧牲于山東單縣王寨。

24.彭士量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73軍暫5師師長。黃埔4期,陸大11期。

湖南瀏陽人,1905年生,號秋湖。

1943.11.15常德會戰中犧牲於湖南石門新關以南巖門口。

25.許國璋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44軍150師師長。行伍出身。 [cchere.com 西西河 02320584]

四川成都人,1897年生,字憲廷。

1943.11.22常德會戰中自戕於湖南桃源縣陬市沅江南岸。

26.孫明瑾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0軍預10師師長。黃埔6期,陸大14期。

江蘇宿遷人,1905年生,號玉軒。

1943.12.1常德會戰中犧牲於湖南常德太平橋。

27.闞維雍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31軍131師師長。廣西陸軍講武堂。

廣西柳州人,1900年生,號伯涵。

1944.10.9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廣西桂林。

28.朱耀華 陸軍少將,8軍18師師長。

1937.10.26淞滬會戰中自戕於大常

29.王鳳山 陸軍少將,34軍暫45師師長。山西太原軍官學校1期。

山西五臺人,1904年生,字鳴歧。

1939.5.18(1942.6.28?)犧牲于山西萬泉縣張翁村。

30.呂公良 陸軍少將,暫15軍新29師師長。

1944.5.1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河南許昌。

31.洪行 陸軍少將,6軍新39師師長。 [cchere.com 西西河 02320584]

1944.6.10滇西中出車禍犧牲於雲南龍陵。

32.劉桂五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騎6師師長。行伍出身。

遼寧凌南縣八家子村人,1903年生。

1938.3.27犧牲於綏遠黃油乾子。

33.盧廣偉 陸軍少將,騎8師副師長兼部主任。東北講武堂5期。

遼寧鳳城縣人,1903年生,字濟吾。

1944犧牲於安徽潁上。

34.夏國璋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48軍174師副師長。清河陸軍軍官預備學校,保定9期。

廣西容縣沙田村人,1894年生,字超然。

1937.11.21淞滬會戰中犧牲於江蘇吳興。

35.賴傳湘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0軍190師副師長。黃埔4期,高教班4期.

江西南康人,1903年生。字鎮之.

1941.9.24第2次長沙會戰中犧牲於湖南樑家?F。

36.齊學啟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6軍新38師副師長。美國西點軍校。

湖南寧鄉縣楊林鄉鏈羅村人,1900年生,字敦鏞,別號夢賚。 [cchere.net 西西河 02320584]

1945.3.7(5.9?)被日軍殺害於緬甸。

37.羅策群 陸軍少將,66軍159師副師長

1937.12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於南京紫金山

38.周元 陸軍少將,48軍171(173?)師副師長。軍校南寧分校高教班畢業。

雲南人(廣西明江人?)。字凱之

1938.5.23(9?)徐州會戰中犧牲於安徽蒙城。

39.林英燦 陸軍少將,152師副師長。保定6期。

湖北武岡人,1898年生,字子文。

1939.1犧牲於廣東清遠龍山市。

40.樑希賢 陸軍少將,80軍新27師副師長。黃埔5期。

陝西同官縣人,1898年生,字哲生。

1941.6中條山會戰中投黃河。

41.郭子斌 陸軍少將,暫30師副師長。

1942.5.4犧牲於單縣王寨。

42.胡義賓 陸軍少將,5軍96師副師長。黃埔3期。

江西興國縣人,1906年生,字履冰。

1942緬甸之戰中犧牲於緬甸埋通。 [cchere.com 西西河 02320584]

43.王劍嶽 陸軍少將,57軍8師副師長。黃埔5期。

湖南澧縣人,原名王師。

1944.6.10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河南虢靈畢家寨。

44.餘子偉 陸軍少將,62軍151師副師長。

1944.8.3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湖南衡陽雨母山。

45.胡厚基 陸軍少將,7軍170師副師長。

1944.11.13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廣西桂林兩路口猴兒隘。

46.李翰卿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74軍57師步兵指揮官,福建隨營軍校。

河南範縣人,1895年生,字墨林。

1941.9.25第2次長沙會戰中犧牲於湖南瀏陽春華山。

47.陳紹堂 陸軍少將,36集團軍104師步兵指揮官。

1944.5.21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陝西陝縣秦家坡。

48.姜玉貞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9軍196旅旅長。

山西陸軍第一混成旅幹部學校,軍校高教班。

山東荷澤人,1894年生,字連璧。 [cchere.com 西西河 02320584]

1937.10.10忻口戰役中犧牲于山西原平縣西南。

49.鄭廷珍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5旅旅長。行伍出身。

河南柘城縣北鄭樓村人,1893年生。

1937.10.16忻口戰役中犧牲于山西忻口南懷化。

50.秦霖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48軍171師511旅旅長。

廣西講武堂畢業、黃埔軍校6分校高教班畢業。

廣西桂林丁字村人,1899年生,字松濤,原名同觀。

1937.10.25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灣宅。

51.龐漢禎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7軍170師510旅旅長。

廣西陸軍講武堂(南寧講武堂2期??),軍校南寧分校高階班。

廣西靖西縣果樂鄉人,1899年生,字胤宗。

1937.10.23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陳家行。

52.高致嵩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72軍88師264旅旅長。黃埔3期。

廣西嶺(岑?)溪縣謝鄉謝村人,1899年生,別號子晉。

1937.12.12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於南京中華門。 [cchere.net 西西河 02320584]

53.趙錫章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9軍70師215旅旅長。清河陸軍預備學校,保定9期。

河北河間三十里堡人,1901年生,字榮三。

1938.2.21犧牲于山西隰縣川口鎮楊村堡。

54.黃梅興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88師264旅旅長。黃埔1期。

廣東平遠(梅縣?)人,1903(4?)年生。

1937.8.13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虹口錢塘。

55.蔡炳炎 陸軍少將追晉中將,18軍67師110旅旅長。黃埔1(4?)期,陸大特別班。

安徽合肥人,1900年生,字摯(潔?)宜。

1937.8.26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陸家莊。

56樑鏡齋 陸軍少將,34軍69師203旅旅長。清河陸軍預備學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5(13?)期。

河北蠡縣人,1897年生,字鑑堂。

1937.9.28(29?)大同會戰中犧牲于山西雁門關茹越口。

57.宮惠民 陸軍少將,4軍90師207旅旅長。黃埔4期,陸大。

廣東曲江縣馬壩圩人,1906年生,字劍豪。 [cchere.com 西西河 02320584]

1937.10.28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嘉定清水顯。

58.劉啟文 陸軍少將,67軍108師?旅旅長。

1937.11.8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石湖蕩。

59.吳繼光 陸軍少將,74軍58師174旅旅長。黃埔2期。

江蘇盱眙人,1903年生。

1937.11.9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白鶴港。

60.易安華 陸軍少將,71軍87師259旅旅長。黃埔3期,南京軍官學校。

江西宜春西鄉澤溪人,1899年生,字福如,號濟沈。

1937.12.10南京保衛戰犧牲於南京中華門。

61.朱赤 陸軍少將,72軍88師262旅旅長。黃埔3期。

江西修水縣人,1904年生,號新民。

1937.12.12南京保衛戰犧牲於南京雨花臺。

62.徐積璋 陸軍少將,19軍70師205旅旅長。西北軍官學校(北方陸軍軍校?),陸大。

山西襄陵(汾?)縣人,1905年生。字耀堂

1938.2(12.4?)犧牲于山西聞喜縣將門臺。 [cchere.com 西西河 02320584]

63.扈先梅 陸軍少將,51軍114師341旅旅長。東北講武堂。

河南安陽人,1896年生,字仲卿。

1938.4臺兒莊會戰中犧牲于山東臺兒莊。

64.馬威龍 陸軍少將,27軍46師?旅旅長。

1938.5豫東會戰中犧牲於河南蘭封。

65.陳德馨 陸軍少將,55軍?旅旅長。

1938.8武漢會戰中犧牲於湖北東界嶺。

66.馬秉忠 陸軍少將,騎兵?旅旅長。

青海人。

1939.8.9犧牲於河南淮陽。

67.楊傑 陸軍少將,1軍1師1旅副旅長。黃埔4期。

河北容城人,1895年生,字子英。

1937.10.11淞滬會戰中犧牲於上海西塘橋。

68.尉遲鳳崗 陸軍少將,3軍7師21旅副旅長兼41團團長。步兵專門學校。

山西朔縣人,1903年生,字敏鳴。

1937.11平漢路作戰中犧牲於河北保定董村。

69.李蘭池 陸軍少將,57軍112師?旅副旅長。東北講武堂7期。 [cchere.com 西西河 02320584]

遼寧錦西縣人,1898年生,字錦卿。

1937.12.12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於南京太平門。

70.呂旃蒙 陸軍少將,31軍參謀長。黃埔5期,陸大13期。

湖南人。

1944.11.13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廣西桂林兩路口猴兒隘。

71.陳濟垣 陸軍中將,桂林城防參謀長。南京軍校南寧分校高階班。

廣西岑溪人,1890(3?)年生。號崑山

1944.11.13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廣西桂林兩路口猴兒隘。(自戕?)

72.司徒非 陸軍少將,66軍160師參謀長。保定軍校。

廣東平遠縣人。

1937.12.12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於江蘇句容。

73.姚中英 陸軍少將,83軍156師參謀長。黃埔2期,陸大8期。

廣西平遠縣人,1896年生,字若珠。

1937.12南京保衛戰中犧牲於南京太平門。

74.鄒慕陶 陸軍少將,41軍122師參謀長。

1938.3.17魯南會戰中犧牲于山東滕縣西門。 [cchere.net 西西河 02320584]

75.趙渭濱 陸軍少將,41軍124師參謀長。

1938.3.17魯南會戰中犧牲于山東滕縣西門。

76.黃啟東 陸軍少將,12軍23師參謀長。保定軍校1期

湖南平江人,1891年生,字霞鶴。

1938.5.14徐州會戰中自戕于山東荷澤。

77.陳文杞 陸軍少將,80軍新27師參謀長。黃埔5期。

福建莆田縣人,1904年生。

1941.5.7中條山會戰中犧牲于山西巖砦。

78.張少舫 陸軍少將,51軍113師參謀長。

1943.2.21犧牲于山東張家溜西南城頂山。

79.江春炎 陸軍少將,51軍114師參謀長。

1943.7.4犧牲于山東鄒縣。

80.王禹九 陸軍少將,79軍參謀。浙江干部學校,軍校高教班。

浙江黃岩縣人。

1939.3.27南昌會戰中犧牲於江西虯嶺。

81.張慶澎 陸軍少將,蘇魯戰區高參。

1942.8犧牲在山東唐王山。

[cchere.com 西西河 02320584]

82.陳範 陸軍少將,遠征軍司令部。

1944.1.31犧牲。

83.張劍虹 陸軍少將,5軍軍部。

1944.1.31犧牲。

84.周鼎銘 陸軍少將,36集團軍副官。

1944.5.21 豫湘桂會戰中犧牲於陝西陝縣秦家坡

85.柴意新 陸軍少將,74軍57師169團團長。

1943.12.4常德會戰中犧牲於湖南常德府坪街春申墓。

86.王潤波 陸軍上校追晉少將,25師75旅149團團長。黃埔3期。

四川開縣人,1905年生,字啟大。

1933.3.9長城抗戰中犧牲於河北古北口。

87.張樹楨 陸軍上校追晉少將,72師208旅416團團長。行伍出身。

河北人,1898年生。

1937.8.22平綏路之戰中犧牲於河北懷來鎮邊城850高地。

88.劉眉生 陸軍上校追晉少將,14軍85師253旅510團團長。黃埔5期,步兵專門學校校官研究班。

貴州遵義人,1904年生,字天嘏。 [cchere.com 西西河 02320584]

1937.10.8忻口戰役中犧牲于山西洪山。

89.毛岱鈞 陸軍上校追晉少將,70軍預備9師35團團長。軍校長沙分校,軍校高階班5期。

湖南湘潭人,1902年生,號重威。

1938.8武漢會戰中犧牲於江西廬山。

90.楊家騮 陸軍上校追晉少將,18軍60師360團團長。黃埔5期。

貴州荔波縣人,1905年生,字季良。

1938.10武漢會戰中中毒氣犧牲於江西麒麟峰。

(不知道對不對)

有哪些小說推薦?

當然,以下是一些我認為很不錯的小說推薦:

1. 《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這是一部經典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講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故事。這部小說以其豐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思想和富有詩意的語言風格而著名。

2. 《追風箏的人》(卡勒德·胡賽尼):這是一部關於友誼、家庭、信任和背叛的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阿富汗男孩阿米爾和他的朋友哈桑之間的故事。

3. 《人間失格》(太宰治):這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日本小說,講述了一個受到自我認同危機困擾的年輕男子的心理歷程。小說以其深刻的思考和詩意的語言風格而著稱。

4. 《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這是一部充滿幽默感和機智的小說,講述了伊麗莎白·班內特和達西先生之間的愛情故事。這部小說以其嚴密的結構、細緻入微的刻畫和深刻的社會洞察力而著稱。

5. 《1984》(喬治·奧威爾):這是一部經典的反烏托邦小說,講述了一個被極權主義統治的世界。小說以其深刻的思考和強烈的批判精神而著名。

以上是一些我個人認為很不錯的小說推薦,希望你會喜歡。

重案六組裡的沈耀東還演過誰

沈耀東的扮演者是許毛毛

電影作品

2009年《錦衣衛》 飾 旗手 (導演:李仁港)合作演員:甄子丹,趙薇,午馬

2005年《太行山上》飾陳賡 (導演:韋聯)合作演員:李幼斌,盧奇,宗利群

1996年《浴血太行》飾陳賡(導演:秦燕) 合作演員:車曉彤,宗利群

1994年《金沙水拍》飾劉伯承(導演:翟俊傑)

電視作品‍

早期:

1988年《忻口戰役》 飾左權(導演:白夫今)合作演員:丁笑宜,鬥兵

1989年《南陽大會戰》 飾張任吾 (導演:)合作演員:古月,孫飛虎,盧奇

1990年《折磨》 飾賈明 (導演:都曉)合作演員楊曉文

1991年《風雷擎南天》 飾李敬 合作演員康健民

1992年《黃埔虎將》 飾潘大龍 合作演員沈保平陸宇

1993年《緊急追捕》 飾張文明(導演:何群) 合作演員陳寶國,張國立,孫淳,趙小瑞

1995年《大緝毒》 飾黃超(導演:楊建新)

1996年《中國特案A組》 飾楊少晨 (導演:都曉)合作演員:史戈

1996年《大渡橋橫鐵索寒》 飾聶榮臻(導演:舒崇福)合作演員:吳藍輝,王五福;

1996年《隋唐演義》飾樊虎

1997年《中國命運的決戰》 飾陳家康(導演:王進)合作演員:古月,許道林

1998年《太平天國》飾僧格林沁(導演:陳家林)合作演員:高蘭村,王詩槐,孫飛虎等;1998年《風雲》 飾鄧少東(導演:翟俊傑) 合作演員:陳劍飛巴根

1999年《開國領袖》 飾聶榮臻(導演:楊光遠)合作演員:唐國強,劉勁,孫飛虎

2000年《紅蜘蛛》 飾隊長 (導演:都曉);2000年《長征》 飾陳賡(導演:金韜、唐國強)合作演員:唐國強,劉勁,王伍福,陳道明

2002年《寡婦堤》 飾孟維康 合作演員:殷桃;2002年《渭華起義》 飾許權中(導演:萬勝華)

2003年《延安頌》 飾聶榮臻(導演:宋業明,董亞春)合作演員:唐國強,劉勁

2005年《無限生機》飾一 (導演:徐慶東)合作演員:王茜劉鈞王挺

2006年《甜蜜蜜》 飾許大馬棒 (導演:高希希)合作演員:鄧超,孫儷

2007年《夜奔》 飾鄺鍾 (導演:趙浚凱) 合作演員:葉靜杜志國甘婷婷;2007年《終極諜匪》 飾鍾詩云 (導演:趙文忻) 合作演員:吳越,章傑;2007年《盼歸來》 飾陳伯武 (導演:張華勳)

2008年《天地民心 飾林則徐(導演:楊陽);2008年《新三國》 飾許攸(導演:高希希) 合作演員:陳建斌於榮光陸毅

2009年《解放》 飾萬毅/馬力武 (導演:唐國強);

2009年《愛在蒼茫大地間》 飾老所長 (導演:齊星)合作演員:李幼斌,史蘭芽;

2009年《烈火紅巖》 飾許建業(導演:趙浚凱)合作演員:邢佳棟,許曉棟,杜志國,王奎榮;2009年《東方》飾 陳賡 (導演:唐國強)合作演員:唐國強,盧奇等

2010年《天陣》飾 方子明(導演:趙浚凱)合作演員:連奕名,童蕾,趙會南,李雨澤,杜志國等;

2010年《重案六組第四部》飾 沈耀東(導演:徐慶東)合作演員:王茜,郭昊倫等;

2010年《刀尖上的行走》飾 中村(導演:高希希)合作演員:王志飛,梅婷,霍青等;

2010年《斷刺》飾 饒際可(導演:趙浚凱)合作演員:柳雲龍童蕾谷智鑫郭昊倫等。;

2010年《獨家披露》飾 莫常山(導演:高希希)合作演員:週一圍,林心如,李依曉等;2010年《汶川兒女》飾 男一號 曲大川(導演:牛超強)合作演員:張恆,廖學秋,吳健等

2011年《血戰長空》飾 長谷青川 (導演:高希希) 合作演員:楊樹泉,肖雄,李依曉,霍青等;

2011年《天下人家》飾 唐茂盛 (導演:高希希)合作演員:於和偉,霍青,于斌等;

2011年《國家命運》飾 陳賡 (導演:延藝)合作演員:謝鋼,劉勁,宗利群,霍青等;

2011年《戰雷神》飾 薛司令 (導演:趙俊凱)合作演員:王挺,鮑昆等;

2011年《楚漢傳奇》飾 項伯 (導演:高希希)合作演員:陳道明,何潤東,秦嵐,祝延平,霍青,康凱等、

2012年《趙匡胤》飾 高懷德 (導演:高希希)合作演員:陳建斌,殷桃等

2013年《武工隊傳奇》飾 陳正清、

2013年《白雲飄飄》飾 陳開明 (導演:高希希)合作演員:王超,殷桃,牛莉,楊樹泉

2014年《烈火紅巖》第二部飾演:許建業、許雲峰、(導演:趙浚凱、孫小光)合作演員:刑佳棟、王奎榮、陳亦然、嶽躍利、杜志國、王茜、肖聰、許文廣、趙有亮等

望採納

標籤: 會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1lzr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