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中國漢字數字怎麼寫

中國漢字數字怎麼寫

1.中國的數字怎麼寫

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 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後經朱元璋改進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中國漢字數字怎麼寫

中國大寫數字是:零(〇)、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 。生活中,許多地方都有大寫數字。

擴充套件資料

數字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說起源於我國,史書上說中天皇君兄弟十三人,號曰天靈,其中一人發明了數字,繼而又發明了天干、地支。

亦有另一種說法,數字是發源於古印度,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數字後來被阿拉伯人用於經商而掌握,經改進,並傳到了西方。

西方人由於首先接觸到阿拉伯人使用過這些資料,便誤以為是他們發明的,所以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造成了這一歷史的誤會。

後來,隨著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傳播,大家都都認同了“阿拉伯數字”這個說法,使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數字,實際上是阿拉伯人最早開始廣泛使用數字。傳到歐洲後,歐洲人非常喜愛這套方便適用的記數符號,儘管後來人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由於習慣了,就一直沒有改正過來。

2.1到10的數字用漢字怎麼寫

漢字中有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相對應的大寫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

“壹、叄、伍”是最早用作大寫數字的文字。

“壹”是本是會意字,最初通作“一”,表示專一的意思,到了春秋時代,“壹”才被子用作數字的。如《管子》“六月而且壹見。”

“叄”是會意字,本是“參”字的俗體字,很早時就通用作“三”,表示“三”這個數目。《左傳》就有“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後來不知何時,這個數目字“參”就寫作“叄”了。

“伍”也是會意字,本義指軍隊的編制,五人為一伍。不知何時“伍”就通用為“五”,表示“五”這個數目字。如《易經》:“參伍以變。”這裡的“參”和“伍”都是陰陽爻相的位置數字。

“陸”和“柒”是何時被借作數字的,查閱了許多書籍,沒有看到更具體詳細的說法。但在《說文解字》裡,“陸”是形聲字,本義指陸地“柒”是“漆”的俗體字,也是形聲字,本義是指一種木名。後來何時被用來表示數目字,不得而知了。

“貳、肆、捌、玖、拾”這五個數目字,則是在唐朝武則天時期被確定為數字大寫的。這幾個字都是形聲字。“貳”本認是副職。“肆”從長、聿聲,本義指陳列,後引伸為放肆。“捌”從手、別聲,本義是指一種農具。

“玖”從玉、久聲,本義是指比玉稍次的黑色美石。“拾”從手、別聲,本義是拾起、檢起。

3.中國數字1到10怎麼寫

1到10的數字漢字寫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1到10的數字大寫寫法: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10之後的十進位制數字寫法:漢字小寫: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

漢字大寫:佰、仟、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擴充套件資料:大寫數字的起源: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戶部侍郎郭桓特大貪汙案東窗事生,震驚全國。

郭桓勾結刑、禮、兵、工等六部小官員及各省官僚、地主,貪汙稅糧及魚鹽等,折米二千四百餘萬石。這差不多和全國秋糧實徵的總數持平!除此之外,還侵吞大量寶鈔金銀。

貪官們就是利用空白賬冊做的文章,各部串通一氣,大做假賬。以此欺騙皇帝,魚肉百姓。

朱元璋龍顏大怒,下令把郭桓等六部的十二名高官及左右侍郎以下同案犯數萬人,皆處死。繫獄、充邊、擬罪者不計其數。

為反貪枝廉,朱元璋還定了懲治經濟犯罪的嚴格法令;並在財務管理上進行技術防範,實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記載錢糧數字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大寫,用“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陌)、仟(阡)”。

4.所有數字的漢字寫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

分別對應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

萬元角分寫法沒有特殊的。

例如:10879.5元,寫為壹萬零捌佰柒拾玖元伍角整;10879.52元,寫為壹萬零捌佰柒拾玖元伍角貳分。

擴充套件資料:

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 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後經朱元璋改進完善。

大寫數字的使用始於明朝。朱元璋因為當時的一件重大貪汙案“郭桓案”而釋出法令,其中明確要求記賬的數字必須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複雜的漢字,用以增加塗改帳冊的難度。後來“陌”和“阡”被改寫成“佰、仟”,並一直使用至今。

大明政權建立之初規定:每年全國各布政使司、府、州、縣,都要派計吏到戶部呈報地方財政的收支賬目及錢糧數。各級政府之間及與戶部之間的數字,必須完全相符。稍有差錯,即被退回重報。由於地方與京城相距遙遠,為節省時間,免去路途奔波之苦,各地便帶上了蓋有官印的空白賬冊。如被退回,則隨時填寫更正。又因為空白賬冊上蓋有騎縫印,不能做別的用途,戶部也就沒有干預。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戶部侍郎郭桓特大貪汙案東窗事生,震驚全國。郭桓勾結刑、禮、兵、工等六部小官員及各省官僚、地主,貪汙稅糧及魚鹽等,折米二千四百餘萬石。這差不多和全國秋糧實徵的總數持平!除此之外,還侵吞大量寶鈔金銀。

貪官們就是利用空白賬冊做的文章,各部串通一氣,大做假賬。以此欺騙皇帝,魚肉百姓。朱元璋龍顏大怒,下令把郭桓等六部的十二名高官及左右侍郎以下同案犯數萬人,皆處死。繫獄、充邊、擬罪者不計其數。

為反貪枝廉,朱元璋還制定了懲治經濟犯罪的嚴格法令;並在財務管理上進行技術防範,實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記載錢糧數字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大寫,用“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陌)、仟(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條。

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 大寫數字

5.中國數字老式寫法比如二十寫作廿,求三十,四十,

一百在中文裡沒有單字寫法,二十到九十的單字寫法和讀音如下:

1、二十:廿,讀niàn。

2、三十:卅,讀sà。

3、四十:卌,讀xì。

4、五十:圩,讀xū

5、六十:圓,讀yuán

6、七十:進,讀jìn。

7、八十:枯,讀kū。

8、九十:枠,讀huà。

擴充套件資料:

不管是阿拉伯數字(1、2、3……),還是漢字小寫數碼(一、二、三……),由於筆畫簡單,容易被塗改偽篡。所以一般文書和商業財務票據上的數字都要採用漢字數碼大寫::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本身筆畫已經比較複雜,使用機會也少,沒有必要再用別的字代替)。數字的這種繁化寫法,早在唐代就已經全面地使用了,後來逐步地規範化成一套“大寫數碼”。

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因為當時的一件重大貪汙案“郭桓案”而釋出法令,其中明確要求記賬的數字必須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陌、阡”等複雜的漢字,用以增加塗改帳冊的難度。後來“陌”和“阡”被改寫成“佰、仟”,並一直延用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文數字

標籤: 漢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20wnr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