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隨喜的功德是什麼功德 隨喜功德怎麼寫

隨喜的功德是什麼功德 隨喜功德怎麼寫

1.隨喜的功德是什麼功德

隨喜的功德是他人累積功德,如同自己積德般歡喜!如對佛陀之從初發心、不惜身命、舍頭目髓腦、修諸苦行,以至成道、滅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趣四生、聲聞辟支佛、一切菩薩等諸善功德,我皆隨歡喜。

隨喜功德怎麼寫 隨喜的功德是什麼功德

指隨喜他人功德,自己亦得莫大功德。'法華經'隨喜功德品: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只,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別人為善不可嫉妒 甚至毀謗 雖然事情不是自己的做的 但是也能歡喜稱讚 所得功德與真正做這件事情的人是一樣的。隨喜的功德是道家奉勸世人都應該效仿的功德,是世人為自己和信眾建功行善的機緣。此類積德行善之舉。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一切眾生本體中具有如來的智慧德相,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雖本有性德,但以纏縛在妄想執著之中,性德無法顯現,故須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來掃蕩一切塵勞妄想。修持的功德稱為修德,譬如明鏡,鏡面上蓋滿了種種汙垢,鏡光不能顯現。鏡子竟同廢物。但當我們努力去擦除塵垢,一旦功效圓滿,塵垢全消,"鏡淨心明,本來是佛。"所以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行人應抓緊修德,才不辜負本有的性德。

2.隨喜功德是什麼意思

見人功德,不生惡念,而生歡喜1.隨喜是看到別人行善積德,從內心中感到歡喜,跟“隨”著歡“喜”,體現一種物我無間的情懷。

隨喜最能對治嫉妒心。開始隨喜可能只是口頭上的,內心不以為然,慢慢就會真的產生一種歡喜。

2.方法應該不是絕對的 以下可以參考:我們作完佛事之後,常會念道:「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但若我們在誦唸類似的迴向偈時,只是參照儀軌法本口頭上念念罷了,這樣迴向的功德力是不圓滿的。

也就是說,當您拜佛、誦大乘經典、持咒密行後的功德迴向,必須發自您的內心。因為當您焚香拜佛、作佛事的開始時,您的無形業障也會來到佛前,觀察 如何用功修法,直到最後的迴向。

而圓滿真心發露的迴向給特定物件,他們才會得到利益。「迴向」的精神也是源自大乘佛法的,密宗白教剛波巴大師這樣說道:「無論修持任何法門,在結尾一定要作迴向,迴向的真諦意義是無論我們積聚了什麼功德或善業,都不貪執或只想自己擁有,而願以此功與一切眾生分享。

」對啦!當我們要回向前,就抱持著「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的心,這即是大乘思想的特質。很多人因為自以為不去執著功德利益,而凡有放生皆不去好好迴向。

孰知因果成熟,是必然之勢。不重視迴向,會導致大量功德轉化為人天福報,為將來往生乃至成佛,形成阻礙。

所以每個修行的人,一定要使功德轉向出世間的種種成佛利益。而且放生行為,因其是有為法中最為殊勝的功德之故,功德成熟非常迅猛。

若放生勤墾,甚至即生福德利益現報,所以放生者切要善於迴向。免大量功德流於人天無意義消耗的福報也。

該如何迴向和發願呢?在每一次打坐、放生等善事結束之際,就應當將這些善業進行迴向。普通的迴向方法以前也講過,即“諸佛菩薩如何迴向,我亦如何迴向”。

如果要往生極樂世界,就需要在此基礎上再加入“願以此善根,往生極樂剎”的心願,這是迴向的方法。其次,每次發願的時候,也要加入“願我能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願。

發願與迴向的差別是:發願時有無善業可以依託。比如說,在做完善事之後發心:“以作此事的善根,我想怎樣……怎樣……”,這叫作迴向。

其特點是,發願之前作了善業,可以說依靠我們的善根而發願,即是迴向;那麼什麼是發願呢?無論有沒有行善,心裡所發的一切願望,都叫作發願。其特點是,發願之前不一定有善行。

如果我們能時常發願:“祝願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那麼死亡之後,就能立即往生,所以平時最好能常常這樣發願。今後,我們無論是迴向或是發願時,一定要在普通的發願和迴向的基礎上,加入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願望,每次都要加,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三個要點,第一點,是為了自他一切眾生而往生極樂世界,哪怕念一句瑪尼,也要為此迴向。往生還要具備發菩提心等其他因素,但這些要素在這個發願迴向當中已經包含了;第二點,是儘量受持自己所能守護的戒律,如果不能做到太多,也要受持不殺生這一條戒;第三點,是隨時隨地地發善心,善心既可以解釋為信心和慈悲心,也可以解釋為世人所說的好心。

即使在平時,也要努力地行善。********************************************** 放生儀軌 洗於佛前置楊枝、水盂,捻香、燃燈,種種供養。

然後以慈悲心,視所放眾生,念其沉淪,深生哀憫。復念三寶有大威力,能救拔之。

作是觀已,默唸想雲:一心奉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降臨道場,加持此水,其大功勳,沾灑所放眾生,令彼身心清淨,堪聞妙法。◎一、香贊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

滅罪除愆、火焰化紅蓮。(唱、念皆可)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 三稱、三拜 ◎二、持咒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三稱 大悲咒 一。

三遍 心經 一遍 自始至此、大眾同念。此下至念彌陀聖號之前、皆為主法一人白念。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由於字數限制,此處省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由於字數限制,此處省略) 三、啟請 香花迎 香花請(先捻香三炷、然後手持香花供碟迎請) 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三請、更執手爐仰白。

無手爐則合掌) 十方三寶、釋迦本師、彌陀慈父、寶勝如來、觀音菩薩、流水長者子、天台、永明、蓮池諸大士等。惟願慈悲證知護念、今有水中 陸上空飛諸眾生等、為他網捕、將入死門、弟子○○等、發慈悲心、修菩薩行、贖其身命、行放生業、併為稱揚寶勝如來十種通號、解說十二因緣法相、懺悔宿業。

(僧用)授與三皈 (俗用)代受三皈、發四弘誓願、念彌陀聖號、仰乞三寶、威德冥加、哀憐攝受 四、稱名 南無寶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說法 諸佛子、我今為說十二因緣生相滅相、令汝了知生滅之法、悟不生滅、同於諸佛、證大涅盤。

甲、生相 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乙、滅相 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

3.隨喜功德的隨喜功德釋義

(一)為普賢菩薩所發十大願之一。即見他人累積功德,如同自己積德般歡喜。如對佛陀之從初發心、不惜身命、舍頭目髓腦、修諸苦行,以至成道、滅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趣四生、聲聞辟支佛、一切菩薩等之諸善功德,我皆隨順歡喜。[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

(二)指隨喜他人之功德,自己亦得莫大功德。法華經隨喜功德品(大九·四六下):‘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

(三)為法華經卷六第十八品之名稱。內容闡揚佛陀滅度後,聞法華經而隨喜者,其功德廣大。略稱隨喜品。

4.隨喜功德是什麼意思

隨喜功德有三個釋義:

1、為普賢菩薩所發十大願之一。即見他人累積功德,如同自己積德般歡喜。如對佛陀之從初發心、不惜身命、舍頭目髓腦、修諸苦行,以至成道、滅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趣四生、聲聞辟支佛、一切菩薩等之諸善功德,我皆隨順歡喜。[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

2、指隨喜他人之功德,自己亦得莫大功德。法華經隨喜功德品(大九·四六下):‘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

3、為法華經卷六第十八品之名稱。內容闡揚佛陀滅度後,聞法華經而隨喜者,其功德廣大。略稱隨喜品。

擴充套件資料:

隨喜的功德是佛家奉勸世人都應該效仿的功德,是世人為自己和信眾建功行善的機緣。此類積德行善之舉。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一切眾生本體中具有如來的智慧德相,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雖本有性德,但以纏縛在妄想執著之中,性德無法顯現,故須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來掃蕩一切塵勞妄想。

修持的功德稱為修德,譬如明鏡,鏡面上蓋滿了種種汙垢,鏡光不能顯現。鏡子竟同廢物。但當我們努力去擦除塵垢,一旦功效圓滿,塵垢全消,“鏡淨心明,本來是佛。”所以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行人應抓緊修德,才不辜負本有的性德。

參考資料:隨喜功德-百度百科

5.舉例說明什麼叫“隨喜功德”

打個比方,比喻得不好不要見怪。

有人發善心,捐資起了一所國小,我雖然沒有這個福報(財力),但是心裡面非常高興,有人做了這樣的善事,打心裡面讚歎這個善人的這個善行。

應該就是隨喜功德。

因為不排除有人看到有人捐資起國小,會嫉妒的,會說,怎麼這人這麼多錢,都不知道從哪裡賺的,又或者喜歡說人不好的地方,說這個國小怎麼起得這麼簡陋,什麼東西不足,哪裡不夠等等。

前者隨喜功德,看(隨喜者)的心裡面的誠意,誠意也有深淺廣窄不同,如果誠意是100%,那他和(被隨喜者)的功德(福德),兩人功德(福德)100%一樣。

而後者的反應就折損自己的福報了。

6.隨喜功德

「隨」為順從之義;「喜」為欣悅。隨喜者,即為見他人行善,身心順從,隨之心生欣悅;亦即隨他修善,喜他得成。

四十二章經》雲:「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經雲:「以見他為福,隨喜佐助故,手得羅網相。」故知,見人行善,若能盡己之力隨喜助之,功德殊勝不可思議。

《華嚴經》載,菩薩不僅隨喜於如來難行能行之因地善行,乃至於成佛之一切果德,亦深心讚歎;不僅隨喜於十方世界六趣四生之所有功德,乃至小如微塵之善,悉皆隨喜。

日用之間,舉凡身、口、意三業,皆可修隨喜功德,如見聞他人行一切善法,則以身效法,或佈施掌聲鼓勵;口說愛語予以讚歎;心生歡喜,無有嫉妒。

時時以身、口、意三業廣修隨喜功德,不僅去除慳貪、吝嗇、嫉妒之心,獲得勝善功德,更能使心量廣大,無我相、無人相,進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隨」是隨順、不違背;「喜」是歡喜、無瞋。「隨喜功德」,就是隨著所見所聞,凡是有人做了善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歡喜的心隨順應和、稱揚讚歎。譬如有人敬順師長、慈化弟幼、待人和善、處事認真,乃至於讀誦經典、宣說正法、佈施供養、持戒嚴謹、精進用功等,便點頭讚許、合掌恭敬、歡喜讚歎,進而向他學習,這些都是「隨喜功德」。

隨喜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法華經「隨喜功德品」說:如來滅後,若有人因聽經而發菩提心,隨緣、隨處、隨力為人演說。聽聞者,又輾轉為人演說,此人所得功德,大過於以一切資具佈施四百萬億阿僧只世界的六道眾生,又使他們修道證果的功德。

為什麼隨喜功德有這麼大呢?因為,一個人聞法而發歡喜心,是一個人的功德。由於他的發心,隨緣、隨處、隨喜地為人演說;這些聽聞者,又繼續輾轉不斷地對與他們有緣的人演說,令聞者皆發菩提心,信樂佛道。因為眾生無盡,隨喜發心的願行亦無窮盡,所以這分隨喜的功德就如一燈傳千燈,燈燈相傳,光光相照,永遠不會斷絕。

古代流通佛法的方式,大部分是抄經、到中古時代印刷發達,印經的意義就如同佛經講的抄經流通是一樣的。到了目前的網路時代,在網路上介紹佛法,轉貼流通佛法資訊,就如同印經抄經的功德一般。

標籤: 功德 隨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3yeqv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