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怎麼學寫古詩

怎麼學寫古詩

1. 如何學習寫古詩

怎樣寫古詩詞 怎樣作古詩詞,是一個既簡單又不太簡單的問題,筆者在本文中只針對古詩詞的結構進行解說,希望廣大愛好古典詩歌的朋友能從中獲益。

怎麼學寫古詩

一、詩體 關於詩歌的種類,問題是相當複雜的,這裡只是根據王力先生〈詩詞格律〉書中說法簡要講講。 古代詩歌按格律分,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體詩又稱古風或古詩;近體詩又稱今體詩,近體詩以外的古典詩歌通稱古體詩。律詩只能押平韻,古詩則還可以押仄韻。

古代詩歌以字數分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都分為五言詩,七言詩。

這是古典詩歌的基本結構,為什麼要這樣分,因為這和古詩的“節奏”有關,至於古詩節奏是什麼,會在以後的章節中講到。古風按字數分為五古、七古。

律詩也可分為五律和七律。律詩中也有長篇,稱為排律。

除了五言、七言之外,古詩還有雜言體。雜言指長短句雜在一起,比如李白的〈蜀道難〉就是雜言。

雜言詩歌一般不另立一類,而只歸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沒有七字句,只要是長短句,也就歸入七古。

這是習慣上的分法,沒有什麼理論根據。 古代詩歌還有一種絕句,過去把絕句算為律詩,但根據北師大的王力教授和楮斌傑教授的說法,作為五言四句體的絕句,應該比律詩的起源更早,所以絕句單獨算一類,既包括古絕也包括律絕。

為什麼叫絕句,明吳吶〈文章辯體〉引〈詩法源流〉說:“絕句者,截句也。”也就是說絕句是把詩歌的開頭、結尾或者中間部分擷取後的詩。

但是,絕句的本質是一種五言或七言四句詩體。 二、律詩 而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產生與初唐,一般認為他們的開創者是初唐人沈詮期和宋之問。

為什麼律詩比較難做卻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呢?這是因為此前古代中國的詩歌,從〈詩經〉到樂府詩歌都是合樂的,有音樂伴奏。但後來詩歌逐漸脫離音樂,這樣它只能依靠自身解決音樂中的節奏和抑揚頓挫之美,這也就只能靠漢語本身的聲調變化來解決了,這是律詩出現最根本的原因。

律詩的發展有兩源,一是對仗的盛行,二是聲調的發展。正常情況下,做好律詩肯定就可以做好古詩,所以,寫古典詩歌都先叢律詩開始。

由於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很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

律詩的特點,按照前人分析,有六大要素: 1、整:每句字數整齊,或五言,或七言。2、儷:要求在詩歌中使用駢儷,即使用對仗。

2、葉:指奇偶兩句的平、仄是依次相對的。4、韻:指古詩只能押平聲韻。

5、諧:是指全篇的平仄有較嚴格的規定。6、度:指全篇文字是一定的。

實際上,律詩最重要的,按照王力先生和啟功先生的說法,只有四個關鍵: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律詩每兩句稱為一聯,其開頭兩句稱為首聯,中間兩句稱為頷聯,下面兩句稱為頸聯,最後一句又稱尾聯。

2、只能押平聲韻。 3、每句的平仄,包括句與句的平仄,都有嚴格的規定。

4、每篇必須有對仗,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必須對仗。 如何學寫古詩 格律常識 【近體、古體】 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被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古人這麼叫,我們現在也跟著這麼叫,雖然它其實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齊樑時期就已發端,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的詩,除了所謂“齊梁體”,就被稱為古體。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

古體和近體在句法、用韻、平仄上都有區別: 句法:古體每句字數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雜言(句子參差不齊)都有,每首的句數也不定,少則兩句,多則幾十、幾百句。近體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律詩規定為八句,絕句規定為四句,多於八句的為排律,也叫長律。

用韻:古體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允許換韻;近體每首隻能用一個韻,即使是長達數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換韻。古體可以在偶數句押韻,也可以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

近體只在偶數句押韻,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聲收尾則押韻,以仄聲收尾則不押韻。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餘的奇數句都不能押韻;古體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近體一般只用平聲韻。

平仄:古、近體最大的區別,是古體不講平仄,而近體講究平仄。唐以後,古體也有講究平仄,不過未成規律,可以不管。

古體詩基本上無格律,所以我只給大家介紹近體詩。 【用韻】 唐人所用的韻書為隋陸法言所寫的《切韻》,這也是以後一切韻書的鼻祖。

宋人增廣《切韻》,編成《廣韻》,共有二百餘韻。實際上唐宋詩人用韻並不完全按這兩部韻書,比較能夠反映唐宋詩人用韻的是金人王文鬱編的《平水韻》,以後的詩人用韻也大抵根據《平水韻》。

《平水韻》共有一百零六韻,其中平聲有三十韻,編為上、下兩半,稱為上平聲和下平聲,這只是編排上的方便,二者並不存在聲調上的差別。近體詩只押平聲韻,我們就只來看看這些平聲韻各部的韻目(每韻的第一個字): 上平聲: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下平聲:一先、二蕭、三餚、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

2. 怎麼學寫古詩

首先,你要發現身邊美好的事物,你說“大傢伙都住在水泥森林裡,她怎麼就能寫那麼花花草草,風風雨雨的,還寫的那麼煽情,好像穿越了一般”其實,有時候,一顆露珠、一片落葉、一聲嘆息……其實都是有東西可以寫的,只不過那要看你有沒有這雙慧眼喲。

然後,至於平仄,我想不必太在意,但是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在寫完後修改一下喔。最後,至於學詩,我覺得唐詩三百首是值得看的,但是呢,不是所有的都必須看,你想寫些什麼,你就可以看什麼型別的詩,找一下感覺,看看別人是怎樣寫出那件事物的。

寫完後,一定要看看那些字用的不夠準確,在加以修改。呵呵,,其實,寫詩不難喔!期待你能寫出好詩佳作。

3. 怎樣學寫詩詞怎樣才能入門

一個詩人或詞人最基本的素質,就是“能感之”,“能寫之”.首先,你需要有豐富、細膩,且真誠的感情.“修辭立其誠”,沒有真誠的文學永遠不會成為好的文學.具體到詩人詞人,那就是一顆純潔的赤子之心.鍾嶸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倘若沒有一顆善感的心靈,就不會受到任何感動,自然也就不會有寫詩的動機.詩詞是讓人的心靈不死的,因此一定要”能感之“.永遠不能為了寫詩而寫詩,真的有所感才能寫出好詩.其次,你需要熟悉古人的作品,只有多讀多背,讓詩詞化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中,才能寫得好.因此,所有的詩人詞人都是先背,然後才能自己創作.詩詞中特殊的句法與詞語都是需要學的,生硬的背不會起什麼作用,因此多讀多背是最好的方法.熟悉了古人作詩的方法,自己也就能寫好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詩讀詞一定要有抑揚頓挫的讀誦,務必將自己的感情投入進去,否則對詩詞聲調之美是無法真正體會的.倘若對聲調的美沒有體會,寫出來的詩詞不是生硬就是彆扭.詩詞的生命與感發之力量有一大半是來自聲調的,嚴滄浪說盛唐詩“興象高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聲調抑揚頓挫,讀起來朗朗上口,能夠從聲音上直接打動人.詩詞當然有格律,但是真正寫好詩詞不是來自拼湊,而是來自自然的流露.詩的格律有平起與仄起兩種,五言平起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就往上再加兩個平仄相反的字: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這就變成仄起了.五言的仄起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前面加兩個字成為七言,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就是平起.雖然理論上一三五不論,但是三平與三仄在格律詩中都是不允許的,因此第五個字一定要論.要是五言的話,只有第一個字才能論.五言的平起格式與七言的仄起格式有一種特殊的句法叫“拗句”,即平仄仄變成仄平仄.至於詞律,每一種詞牌都有自己的格律,因此要參考像《白香詞譜》之類的詞譜.格律詩只能押平聲韻,古詩可以押仄聲和入聲,且可以換韻.詞有平聲韻、仄聲韻、亦可換韻.但是無論詩與詞,都一律不可四聲通押.入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倘若不能讀準確入聲字,詩詞的聲調之美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說普通話的人都不知道入聲,因為從元朝開始入聲就被分入其他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南方很多方言儲存著入聲.要是你不知道準確的讀法,那就把入聲字讀成短促的去聲.入聲是很短促的字,且有p,t,k 的收尾.古人作詩填詞都有入聲的,比如“黃河遠上白雲間”的“白”就是入聲,要是不讀成入聲這句就犯了三平了.要是一首詩或詞押的韻四聲都有,而且聽起來好像不太押韻的時候,那很有可能押的就是入聲韻.比如柳永的《江雪》:“絕”、“滅”、“雪”.普通話的讀音一個是陽平,一個是去聲,一個是上聲,但是這些字都是入聲,因此要讀成短促的去聲.入聲在平水韻有專門的分類,一共有十七個韻部.一個一個的背當然是最保險也最笨的方法,要是對詩詞的格律熟悉了,入聲辨別也就不難了.比如,王維的“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此二句的格律應當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歇”自然是入聲,否則按照普通話的讀音這句格律就完全不對了.至於押韻的問題,相對來說不是很大,理論上說應該按照平水三十韻,但是有些韻部(比如一東二冬)是可以合併的.詞韻更為廣泛,《白香詞譜》的附錄應該有詞韻.前面所說的格律、入聲等方面,只不過是詩詞的準則,真正要寫好詩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詩外的功夫,那就是你的感情,你的品格,你是否有一個願意為之“九死不悔”的理想或理念,你對社會是否有關懷、有責任.一個詩人寫出什麼樣的詩要取決於他的學識、經歷、性格、最重要的是人格.杜甫之所以偉大,不還是因為他的忠愛纏綿是完全出於真摯的感情而不是理性的死板的教條嗎?每一位詩人的風格不同,也是由於性格、經歷等方面的不同,和詩本身沒有太大的關係.古人云“詩言志”,詩詞與人格是不可分開的,我相信秦檜之流的人物絕對寫不出好詩.剛開始寫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能夠寫出來、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可以不合格律,但是寫完之後要改好.最好的情況就是格律諳熟於心,寫出來的詩詞就自然合乎格律了.即使如此,寫完之後有必要的話還是要改的,比如不通順的句子或者生硬的詞語.古人從小背詩,他們的語言也有入聲字,因此這些問題都不是他們擔心的.我們的時代雖然離古人很遠,但是古人創作的詩詞卻歷久常新,給予我們心靈的感動與提升是任何其他學問都無法代替的.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中,讓我們守住心靈的淨土,延續這優良的傳統吧。

4. 【想學寫詩詞應該看什麼書

首先多讀詩詞找語感這個是第一步必須的,其次要懂一點詩詞的不同體裁格式的知識.比如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寫出來分別有什麼要求.瞭解這個的話,可以去看一下施蟄存寫的《唐詩百話》.再進一步就要具體瞭解詩詞的格式、音律要求,可以看一下王力寫的《詩詞格律》.最後,最好還要有一點音韻學的知識做基礎,可以隨便涉獵一下古人寫的音韻學的書,廣韻之類的東西,因為這樣寫出來的詩詞會比較有古典韻味(因為現代普通話很多語音跟古漢語有較大區別了,唐音算中古漢語),當然最後這一點不顧及也罷,算是比較高的要求了.。

標籤: 古詩 學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4ywp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