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朱可心紫砂壺鑑別

朱可心紫砂壺鑑別

朱可心紫砂壺鑑別

朱可心紫砂壺的鑑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壺身:朱可心紫砂壺的壺身一般較厚,手感細膩,顏色深淺均勻,沒有瑕疵和氣孔。而假貨壺身較薄,手感粗糙,顏色不均勻,可能存在氣孔和瑕疵。

2. 刻印:朱可心紫砂壺一般會在底部或內底部刻有製作年代、作者名字等資訊,而假貨通常會刻有虛假的製作年代和作者名字,字跡不清晰。

3. 段落:朱可心紫砂壺的段落飽滿,曲線流暢,線條優美。而假貨的段落不夠流暢,線條粗暴,沒有優美的曲線感。

4. 搭配飾品:真正的朱可心紫砂壺配有高質量的金屬飾品,如銅或不鏽鋼等。而假貨使用的飾品可能外觀粗糙,質量不高。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判斷並不能完全保證壺的真實性,只能作為鑑別的一些參考點。最好選擇可靠的商家或專業鑑定機構購買。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朱可心紫砂壺有沒有內壁章

1 朱可心紫砂壺有內壁章。

2 內壁章是指壺內壁上的一種紋飾,朱可心紫砂壺通常會在內壁上刻畫一些圖案或文字,這些圖案或文字就是內壁章。

3 內壁章的存在可以增加壺的觀賞性和收藏價值,也是紫砂壺製作中的一種技藝。

注:朱可心是中國紫砂壺名家之一,其製作的紫砂壺在市場上備受追捧。

紫砂收藏需注意什麼 紫砂壺該如何鑑定

一是學點紫砂壺的知識。要懂得在製作技術上,除了線、點、面交代清楚,區域性與整體的比例協調外,還應從“泥、形、款、功”四個方面去看。泥,指制壺用泥的品質;形,指壺的造型形象;款,制壺的款識,指制壺的作者和鐫刻詩詞書畫的作者印章;功,指壺藝的功能美,即有別於實用性的神韻和境界,一把好的紫砂壺,不僅要講究形式的完美和製作技巧的精湛,還要集形、神、氣、態為一體,才能氣韻生動,顯示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要量力而行。紫砂壺的價值取決於作者的創意設計,製作技巧和存世數量,如朱可心、顧景舟、蔣蓉等大師們的經典之作,不僅構思巧妙,製作精良,而且數量稀少,投資價值相當高,不是普通收藏者能承受的。但是,當今紫砂壺製作者中有不少助理工藝師和工藝師的作品,無論從題材創意,還是從設計製作上來看,也已具備了投資收藏價值,而且投資也相對小多了。工薪階層目前還是以助理工藝師和工藝師的優秀作品為最佳選擇,若干年後,說不定會給你帶來驚喜的回報。

把握基本的關於紫砂壺的知識和鑑定方法並不難題。與瓷器等實用性器皿不同,紫砂壺的特點是表面不施釉,通體由紫砂土製成,內外皆同,表裡如一。這就為初識紫砂的珍藏興趣者們降低了辨別原料的難度。泛博珍藏家可以通過書報、網路等途徑,自學關於紫砂土的基本特點以及一些紫砂壺巨匠通常的作品特徵等。在此基礎上,藏家還可以花些心思去市場上接觸一下那些真壺、好壺,通過實際觀察和仔細觸控,基本上可以對紫砂壺的材質有一個準確而直觀的熟悉,而這種熟悉,都是日後藏家鑑定紫砂壺的基礎。

老家蓋房收拾出一把紫砂壺,麻煩哪位老師幫我看看誰的作品?這把壺怎麼樣?

這壺的器型還比較漂亮。底款是方形篆字方章,從右向左看,應該是:朱可心。此人是著名的紫砂壺大師,其精品紫砂壺拍賣成交價格在百萬以上的很多。如果這是真品,價值不菲。但是看照片難辨真偽。建議你找專家當面看實物鑑定。

朱可心:(1904~1986)出生於宜興市丁蜀鎮。原名開張,學名凱長,後改名"可心",寓意"虛心者,可師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宜興紫砂名藝人,花貨巨匠,一代宗師,紫砂壺製作大師、著名陶瓷藝人、畢業於美術學院。

14歲時拜汪生義為師,與吳根雲結為師友。1931年受聘於江蘇省立宜興陶瓷職業學校窯業科技工,此間創作紫砂咖啡具。次年,精心製作雲龍鼎和竹節鼎參加美國芝加哥博覽會,並榮獲“特級優獎”,1953年12月“全國民間藝人觀摩大會”攜作品雲龍壺、圓松竹梅壺參展。1954年受命組建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為宜興紫砂工藝廠創始人之一,1956年被江蘇省任命為技術輔導,先後授藝帶徒數十人,名藝人有李芹仙、汪寅仙、李碧芳、潘春芳、許成權、範洪泉、謝曼倫、曹婉芬、王小龍、高麗君、倪順生等,1957年參加全國民間藝人代表大會,1959年他費時4個多月精心仿製南京博物院珍藏聖思創作旺盛期,設計製作瞭如意壺、雲玉壺、高峰咖啡具,迎賓酒具、萬壽壺、碗梅壺,可心梨式壺等,許多式樣成為紫砂工藝陶暢銷產品;同年年他以合作社代表的身份參加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世界陶瓷展覽。其作品松鼠葡萄壺、松竹梅三友壺被選入“中國工藝美術巡迴展”出國展出,並獲一等獎。1964年他精心仿製陳鳴遠包袱壺,達到紫砂技藝爐火純青的地步。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會員,江蘇陶瓷協會理事。

怎樣鑑別紫砂壺的好壞

問題一:怎麼判斷紫砂壺的好壞 1、色澤:好的紫砂壺因其製作原料含石英,在燈光下可看到光澤;2、均衡度:把紫砂壺放在桌面上,壺嘴、壺口和壺柄在一條直線上;3、密封性:一是壺蓋和壺口吻合性好,蓋好後晃動無聲音;二是放二分之一的水在壺內,蓋好壺蓋,按住氣孔倒水,流不出水的為密封性好。4、放滿水後倒水(不按氣孔)看水流的均衡性。5、放二分之一的水,再將壺放入有水的盆內,看平衡度,能平穩的屬於好壺。 紫砂壺的價格差異很大,家庭用的一般在150--300元左右的即可。6、好的壺能將水全部倒出,滴水不漏。

問題二:怎麼鑑別正宗紫砂壺的優劣? 一些不法壺商在製作過程中採用了劣質砂泥,為了掩蓋劣質砂泥色澤的不均勻,就在劣質砂泥中新增各種化學新增劑,但是,在加入熱水後,這些劣質紫砂壺就會發出化學品味道。 什麼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效能、化學成份,分子結構,吸水率,透氣性、紫砂壺泡、注茗的功能、壺的造型、色的色澤、工藝技巧、以及裝飾手段、藝術風格、名人名作、歷史沿革,欣賞紫砂、亦淺、亦深、亦玄、亦神,關健在於你如何進入賞壺之門,來加於體會。紫砂壺歷來多分成四個檔次:日用品壺(即大路貨)、工藝品壺(即細貨)、特藝品(即名人名家的作品)、藝術品(富於藝術生命的作品)。用五字法來概括:即,“泥、形、工、款、功”。前四個字屬於藝術標準,後一個字為功標準。 一是“泥”,紫砂壺得名於世,固然與它的製作技法分不開,但根本的原因是紫砂泥的特殊優越效能更重要,許多陶瓷專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時,均說含有氧化鐵的成份,其實含有氧化鐵的泥,全國各地多有,但別處就產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這說明的關健不在於氧化鐵,而在於紫砂的“砂”字。根據現代科學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確有與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樣的紫砂泥其結構也不盡相同,由於原材料油,帶來的功能效用給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盡相同,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先應該是紫砂泥質的優劣。 二是“形”。紫砂壺之形,是存世的各器皿中最豐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樣之讚譽。如何評價這些造形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藝術的社會功能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種各樣的人,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即大度的愛大度,清秀的愛清秀,古拙的愛古拙,喜玩的愛趣味,人各有愛,不能強求,筆者認為古最佳,因為紫砂壺屬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應該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茶道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平和”“超世脫俗”。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為融洽,所以古拙為最佳。紫砂壺的造形全憑感覺,制壺的講等樣,等勢,按造形學講就是“均衡”。講許多高深的理論很可能越講越講不清。不是有名俗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藝術上的感覺全靠心聲的共鳴,心靈的理解,即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三是“工”。藝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國畫的大寫意,是屬於豪放之列,而紫砂壺的造形技法與國畫之工筆技法,有著同工異曲之妙,也是十分嚴謹的,如點、線、面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原素,在此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清清楚楚,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楊頓挫都必須交待清楚。面須光則光,鬚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都不能有半點念糊。否則就不能算是一把合格紫砂壺。按照紫砂壺的成型工藝特殊要求,壺嘴與扳要絕對在一直線上,並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以上這些都屬於手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是壺的款識。鑑賞紫砂壺款有二層意思,一層意思是鑑別壺的優劣,壺的製作者、題詞、鐫銘的作者是誰,另一層意思是欣賞紫砂壺面上題詞內容,鐫刻的書畫內涵和印款。紫的裝飾藝術也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後部分,它具有傳統的“詩、書、畫、印”四化位一體的顯著特點,所以欣賞一把紫砂壺除了看神經質泥色、造形、製作的功夫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等等方面。所以一把紫砂壺的欣賞能帶給人們更多更美的享受。 五是“功”。所謂功是指壺的功能美。近年來。紫砂壺的新品層出不窮、但是有些製作藝人只講究造形美而往往忽視功能閏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公平直接影響此砂壺功能的發揮,的的紫砂壺甚至會出現“中看不中用”的情況。其實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應於紫砂壺具有很強實用性。它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義。“藝”亦不復存在了,所以千......>>

問題三:請問,如何鑑別一把紫砂壺的好壞? 一、嘴不流涎。

倒茶時茶水一丁點都不允許有順著壺嘴往下流。流涎嚴重是不能允許的,但是過於偏激就有點鑽牛角尖了,很多壺因為整把壺的造型而決定了壺嘴不可能做到毫不流涎,要綜合而論,不要因為一丁點的流涎而斃掉,那樣的話做紫砂壺師傅都得改行。

鮑敏霞:《一鳴驚人》

二、口不流涎。

是指倒茶時茶湯不能從壺口流出,實際上很多紫砂壺都做不到這點;符合這個標準的不等於就是一把好壺;稍有流涎的也不等於是劣壺;這裡除了跟個人使用習慣有關外,還與壺型不同有相當關係。

三、滴水不漏。

通過按壓透氣孔來控制茶湯的流出與停止,能做到收放自如是很多壺友所追求的,實際使用當中卻很少有人以按壓透氣孔來控制茶湯的收放,使用起來是相當的不自如,而有相當的壺是按壓不到氣孔的,比如石瓢。

四、淋水上壺,幹得快的就是好料。

購買紫砂壺時可以做一下實驗,一般把水淋到紫砂壺上,乾的快的會比價好。

五、全手工紫砂壺比半手工壺好。

全手工製作是傳統工藝,非常考驗作者功力,而半手工成型的紫砂壺也精品不斷;不能以片言隻語而論。

六、三點一水平。

紫砂壺蓋取下,倒扣桌面上,壺嘴、壺口、壺把三點是在同一水平上就是好壺,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專家”如是傳授經驗。按這個標準來選紫砂壺,大師都該下崗。

七、三點一直線。

這個問題原來專門寫過一篇博來論述。有些朋友以此為標準嚴格要求,有過而無不及,做紫砂壺的師傅都要氣得吐血。

八、蓋密無縫。

有些朋友相當在意子口與紫砂壺口的間隙,選紫砂壺的時候總要左右晃一下壺蓋,要是能晃動的距離大一丁點馬上否定這把壺的價值,總希望壺蓋蓋上是紋絲不動的。子口與壺口要是一點間隙都沒有,想想看會不會好用?只要有一丁點的茶葉擋在壺口,壺蓋就合不上了,要取下蓋子也是惱人的事情。

問題四:紫砂壺怎麼看好壞 怎麼看紫沙壺的好壞? 如何挑選一把好的紫砂壺應具備什麼條件?除了依個人主觀的偏好(有人愛花貨,有人愛方壺)為出發點外,可以以下幾個標準來判斷: 壺的造型結構:一把壺的完成需由多部分相組合才行。其組合是否合乎理想,合乎物理性質,是評斷這把壺的基本要件。以下就茶壺三要素壺嘴,壺把,壺身三個部分的組合加以敘述。

三點成一直線,:壺的嘴(出水口),壺把,鈕必須成一直線,換名話說,就是三點要對直(少數特殊造型除外)。

比例要勻稱:各部分組合比例,應力求勻稱,同時要展現出落落大方的空間感。

出水順,握感輕:壺嘴的出水務必順暢,手握壺把時,握感應力求輕盈,不費力。

一體成型感:壺嘴與壺身,壺把與壺身的連線部位,要處理得很自然,沒有任何破綻,宛如一體成型般。

茶壺的外觀:

茶壺的外觀可從多方面加以考慮。

美觀:近年來,市面上推出的茶壺形式琳琅滿目,或高或矮或圓或扁,或幾何形狀或瓜果形狀。然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審美觀點,因此,所謂的美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可言,只要合乎您的心意即可。

重心要穩:用手提起茶壺是否感覺順手?重心是否恰到好處?端看該壺壺身與壺把的設計是否精準。購買新壺時,不妨要求賣主在壺中裝入約壺容量3/4的水。用手平平提起茶壺,緩緩倒水,如果感覺很順手,即表示該壺重心適中,穩定,是一把好壺。如果提壺需用國緊握壺把才得以平穩的話,即表示此壺的重主位置不對。除了重心要穩之外,左右也需勻稱。抓起壺蓋時,壺口要平,要圓。

出水需急,長,圓:出水首先要剛直有勁,水束又長又圓,同時,傾倒壺水時,若能使壺中滴水不剩,即表示是一把好壺。

壺蓋,壺身緊密吻合:壺蓋與壺身的緊密度愈高,愈不會使茶香流失,壺蓋與壺身緊密吻合的茶壺才是一把好壺。壺蓋與壺身緊密度的測試方法是,茶壺裝水約1/2-3/4,用食指緊壓蓋上氣孔,傾倒壺水看看,若滴水不流即表示兩者緊密度極高;另外,用食指緊壓茶壺壺嘴,顛倒壺身,若緊密度夠,則壺蓋不會掉落。

其次,壺底壺面平滑工整,落款也工工整。通常一把壺至少會有二個以上的印章,大抵是在壺底,壺蓋,或把手上。

茶壺的品質:

茶壺的製作方法有手手拉,挖塑及灌漿三種,每一種的價值多少有些差異。外行人很難從外觀判斷是屬於何種。此時,不妨抓起壺蓋,仔細端詳壺身內部情形即可明白。一般而言,手拉壞較為粗糙,挖塑壺會留下刀刻的痕跡,灌漿壺則會有模痕。至於要判定其好壞,可從兩方面著手,即看色澤與聽聲音。

看色澤:據行家的說法,茶壺的色澤以滑潤為佳,一把好茶壺,其土胎色澤所呈現之滑潤感,的確很迷人。

聽聲音:茶壺因燒成火候的不同,硬度多少會有差異,因而聲音也就有清脆鏗鏘或混濁遲鈍之分。究竟清脆較好或是混濁聲較佳,並無一定標準。不過,根據多數行家認為,聲音較清脆鏗鏘的壺,較適合泡發酵,香氣高的茶;聲音較混濁遲鈍的壺則適合泡重發酵,韻味低沉的茶。

辨別壺身的方法是,將壺平放左手手掌上,以右手食指輕彈壺身。

在此必須特別強調的一點是,宜興陶土因含有石英成份,故製成茶壺後,放在燈光照照看,可看出點點點金光,這是其他地方陶土所沒有的特點。

問題五:如何鑑別宜興紫砂壺的好壞 那麼如何鑑別紫砂壺的好壞成為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藝宴商城為大家提供看壺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對藏友有所幫助。1、顏色特別鮮亮、鮮豔的壺不看!(基本化料的,自然界色彩斑斕鮮豔的色是警示色】 2、拿在手裡沒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壺體重。(假料,當然一些薄胎壺比較輕的,但我一般寧願錯殺!主要是覺得薄胎壺使用要非常小心,易碰壞) 3、顏色怪異的壺不看!(綠色、銅綠、非常紅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壺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養過的壺,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這種壺儘量不要!一種情況是泥細,漿泥。壺表面漿厚,看壺的顆粒都被表面一層漿裹著,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顆粒,這樣的“泥壺”不要,因為透氣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壺應注重“砂”感。二種情況是泥料裡含有化料,煉泥的時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壺水色好看,壺顏色均勻。 5、看壺的原礦顆粒要清晰。有些加化料的壺,化料將顆粒包裹著的,顆粒看著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鏡看)。 6、原礦壺是有雜質的,而且雜質還不少呢,這些雜質不光是鐵質。這些雜質通常表現為黑色顆粒,在壺表分佈不均勻,所以很多真正原礦壺出窯時是比較難看的,看上去過分乾淨和均勻的壺需要小心。 7、紫砂壺就要有顆粒感,原礦壺顆粒是比較清晰、乾淨的。原礦顆粒看上去分佈是不均勻的,比較自然,和調砂不同的。調砂顆粒一般是“浮”在壺表面的,或者這些砂內外滲透,但顆粒特點是分佈比較均勻,有人為操縱的感覺。原礦顆粒在泥料裡比較“和諧”,調砂顆粒就顯得比較“生硬“一些。 8、敲擊壺聽聲音,紫砂壺的聲音應該是比較“悶”的那種陶罐聲,如果敲擊聽到的是“叮叮”的瓷器聲,這樣的壺不碰。聽聲是為了辨別一下壺的燒製溫度,“叮叮”的聲音是壺瓷化的聲音,一般是漿壺或者是假壺(化料)。 9、透氣性不能做為檢驗原礦紫砂壺的充分條件,一些化料壺也是有透氣性的。市場上一把真正的紫砂壺價格在二三百到幾十萬都有的。當代的紫砂壺泰斗級的顧景舟壺價最貴,朱可心、何道洪、譚泉海、蔣蓉、汪寅仙、徐秀棠、 鮑志強、周桂珍、李昌鴻 、顧紹培等等的壺也都是很有價值的。推薦藏品:顧濤隨緣 散發著淡淡的幽香,祛除夏意,讓人心曠神怡。顧濤西施 楊柳依依,與滿地的青草吐露著春的訊息惠海勤瑞獅歡舞壺 瑞獅歡舞壺為難得的藝術收藏品

問題六:怎樣分辨紫砂壺的好壞?怎樣保養它? 一看泥色。紫砂的泥主要有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由於泥料的配比不同,還可以得到硃砂紫、栗色、海棠紅等,故而紫砂泥也稱“五色土”。哪幾種泥色最佳並無定法,但必須注意,有的泥中摻入了不少礦物燃料,使用中可能有有害物質滲出。

二看肌理效果。由於紫砂壺一般不施釉,全靠素面素心溝通茶人,那麼肌理效果就成了選的外觀標準之一。有的細膩得猶如嬰兒的面板,撫之頓生憐愛之情;有的則在生料中拌進熟料,燒成後在壺的表面出現橘皮的效果,稚出可愛。最忌的是那些表面打上人工包漿蠟質顏料的壺。壺內塗了墨汁充茶垢。

三看造型藝術。紫砂壺主要有兩大類:一為花貨是以支付物為描摹物件,加以變形誇張等方法制作而成。二是光貨,即以不同的幾何形體為造型依據。

1、口蓋的平滑和密實度。

在拿到一件紫砂壺後,輕輕旋動壺蓋,如果在旋動壺蓋的過程中沒有阻塞,說明第一關便是過了。

由於紫砂的本身特性,口蓋之間會留有一些空隙,但是這些必須要在正常範圍之內。我們所說的口蓋密實程度是以倒水的時候是否溢位茶水為標準,稍微溢位一點水很正常,如果隨著倒水的動作,茶水從口蓋中大量溢位,這是嚴重不標準的。

2、出水的流暢度和斷水的果斷度

由於壺型的不同,出水的圓潤度可能不一定相同,但是流暢度卻不會因為壺型而改變。斷水也不會因為壺型的不同而不果斷,但做完斷水的動作後,可能會有微量的水順著衝力衝出壺嘴,這可以接受,當然,最好是涓滴不出。

3、壺的通氣度

用嘴對著壺嘴吹,把手指放在壺孔上,如果有氣息從壺孔湧出,那麼說明這隻壺的通氣度是很不錯的。通氣度、出水的流暢度和斷水的果斷度是相通的,如果您是在現場就拿到壺,您可以簡單的對著壺嘴吹氣辨別。

4、紫砂泥的辨認

中醫裡有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辨認紫砂泥則可用望、聞、聽、切四種方法。

1)望:真正的紫砂泥雖然五彩繽紛,但並不鮮豔,有黯黯的光芒,並不明亮,我們可以“望”出紫砂泥的色彩是否過於豔麗,是否油亮光澤。

2)聞:新壺一般只有塵俗火氣,而無其他味道。而略微泡養過後的紫砂壺便會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3)聽:一般用壺蓋在壺口上輕輕劃過,如果是真正的紫砂壺,聲音應如玉石般鏗鏘、清脆。

4)切:用手紫砂壺,剛剛出窯的可能有一點乾澀,這是正常的,養過後就會變得玉潤。我們所說的“切”,實際也跟“望”結合,真正的紫砂壺表面看起來有顆粒感,顯得凹凸不平,但摸起來則是光潤的。

四種方法結合,就能辨出是正宗的紫砂泥,還是拌有化工泥或者是化妝過後的泥料。

4、壺的做工

1)壺身比例的和諧度。紫砂壺相當講究各部分的比例和諧,只有在比例和諧的基礎上,才能實現1、2、3三點。首先,看壺嘴、壺的、壺把是否三點一線。其次平視紫砂壺正面,壺嘴和壺把胥出的角度是否相近,壺身是否圓潤有致或方中帶正。

2)光貨的好壞辨別。光貨是最容易辨別出好壞的器型,因為光貨全身上下毫無遮掩,稍有瑕疵便可看出來。

圓器的光貨,講究的是“圓、穩、勻、正”,並要求“柔中寓剛”,在珠圓玉潤之中要有變化,壺體本身以及附件的大小、曲直要勻稱,比例要恰當,整個造型要端正挺括。

方器光貨,講究“方中寓圓”,要求壺品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

3)花貨的好壞辨別。花貨,要表現自然形體最美的部分,並要符合功能合理、視覺美觀和實用的原則。也就是說,無論是用象形還是意象化的手段表現出來的植物、動物都應具有美感,並要......>>

問題七:如何辨別紫砂壺的好壞 紫儲壺的顏色五顏六色,無所謂好壞,關鍵看個人喜好。但是如果反光度較高的,一般雜質較多,不是用的好泥,好泥做的壺光澤應該內斂。

另外,紫砂壺以內外全泥為最好,因為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透氣性好,剩茶隔夜不餿。如果摻雜其他材料,則不能稱為上乘之作。

問題八:如何鑑別紫砂壺泥料的好壞 泥料的好壞,需要很豐富的經驗來鑑別。一般來說,好的泥料看上去“柔”、養出來“潤”。養壺時出漿速度快,包漿“珠圓玉潤”。這些抽象的詞句都需要壺友多看多學才能領悟和理解。

問題九:如何鑑別紫砂杯的好壞 喝茶當然要有好杯或好壺,也許在單位用壺不太合適,選擇一個紫砂杯是個不錯的主意。紫砂是陶土的一種,世界上產陶土的地方數不勝數,但是紫砂就中國宜興有。紫砂區別於其它陶土的是無論什麼泥,使用中都會隱約有些紫光。而且由於紫砂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附性,是泡茶最好的選擇。但是現在有不少用化工泥,手拉坯等等冒充紫砂,這些東西做成的杯或壺,不僅不能更好的泡出茶香,而且還對身體有害。

三大“劣跡”顯露“垃圾壺”面目

1、壺體顏色偏紅、異常鮮亮。

2、壺蓋與壺身敲擊時發出的聲音特別清脆響亮。

3、壺身手感特別光滑細膩,而且泛亮光。

收藏專家張學明向記者介紹說,觀察一把紫砂壺,首先從色澤上來看,這三把壺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顏色偏紅且十分鮮亮。這是因為不法壺商在製作過程中採用了劣質砂泥,而劣質砂泥在煉製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色澤不均,為了掩蓋這種不均勻,他們就在劣質砂泥中新增各種化學新增劑,這樣,壺在最終做出來後就顯得顏色特別光豔漂亮。

其次是聽聲音,有的商販在兜售紫砂壺時往往會用壺蓋敲擊壺身,發出清脆的聲響,以證明紫砂壺的質量,這種聽聲鑑別的方法完全是無稽之談,越是敲打時發出清脆響亮聲音,紫砂壺是“垃圾壺”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次就是用手壺身時會發現,“垃圾壺”的手感非常細膩光滑,而且有時還會發出一種亮亮的光,這是因為這類壺往往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了機械拋光,甚至有的奸商還會在壺身上塗抹食用油或皮鞋油,來矇騙消費者。

正宗宜興紫砂壺五大特徵

■紫砂器使用的時間越長,器身就越光亮,這是因為茶水本身在沖泡過程中也可以養壺。

■紫砂器的冷熱急變性好,既可以放到火上燒,也可以在微波爐中使用而不會爆裂。

■傳熱慢,而且保溫,在使用時無燙手之感。

■坯體能吸收茶的香氣,用常沏過茶的紫砂壺偶爾不放茶葉,其水也有茶香味。

■紫砂壺的泥色與經常沖泡的茶葉有關,泡紅茶時茶壺會由紅棕色變成紅褐色,經常泡綠茶時,砂壺會由紅棕色變成棕褐色。

專家披露“垃圾壺”三大特徵

用紫砂壺沏一壺香茗,在春日的陽光中看書品茗或是和三五好友聊敘,這應該是很愜意的事。但是如果手中的紫砂有“瑕疵”,那麼這愜意恐怕就要打點兒折扣了。

隨著天氣漸暖,飲茶旺季也隨之到來,一些茶具開始擺上了商場的貨架。這一陣,從街頭地攤到高檔商廈,“宜興紫砂壺”的招牌幾乎隨處可見,雖然自古就有“紫砂壺飲茶有益身心”的說法,但紫砂壺行業內部的混亂無序以及從二三十元到數十萬元以上價格的神祕莫測,令很多消費者都對紫砂壺“想說愛你不容易”。

消費者王女士不久前在一家茶葉店購買了一把100元左右的“宜興紫砂壺”,後來有懂行的朋友指出此“紫砂壺”有假,王女士於是拿著此壺找專家做了鑑定,結果發現該壺是用南泥做的。

中國茶友俱樂部的顧問專家、中國古陶瓷收藏家張學明指出,現在市面上包括各類茶葉城、古玩城、花鳥工藝品市場中所出售的“宜興紫砂壺”絕大多數都是造型低俗、用料低劣的“垃圾壺”,其中不少價格低廉的垃圾壺以爛砂新增各類化學試劑煉製而成,會對飲茶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各種不良影響。專家指出:只有形美、質佳的紫砂壺,才具有收藏價值。“目前北京標價在80多元以下的宜興紫砂壺,幾乎沒有正品。”

鑑別小竅門

可以將水澆在壺身上仔細觀察,優質砂料製成的紫砂壺,因為具有良好的透氣透水性,壺身上的水會慢慢揮發直至被壺自身吸收;而偽劣壺一經澆水,水會以珠狀滾下,迅速蕩然無存。乾透的優質紫砂壺,一經注入開水,還會發出“淅淅”的響聲。

專家......>>

怎樣辨別紫砂壺的好壞

問題一:怎樣辨別紫砂壺質量。和好壞? 首先,看顏色。顏色特別鮮亮、鮮豔的壺不買!(基本化料的,自然界色彩斑斕鮮豔的色是警示色);綠色的、蘭色的顏色怪異的壺不看! (綠色、銅綠、非常紅的通常都是加過化工料) 第二,看手感。紫砂壺就要有顆粒感,原礦壺顆粒是比較清晰、乾淨的。原礦顆粒看上去分佈是不均勻的,比較自然。另外原礦紫砂壺是有雜質的,而且雜質還不少,這些雜質不光是鐵質。這些雜質通常表現為黑色顆粒,在壺表分佈不均勻,所以很多真正原礦壺出窯時是比較難看的,看上去過分乾淨和均勻的壺需要小心。還有一點,紫砂壺的分量感也很重要,拿在手裡沒有分量感的紫砂壺不看!真正紫砂壺體重(薄胎壺比較輕的除外)。 第三,就是要聽。敲擊壺聽聲音,紫砂壺的聲音應該是比較“悶”的那種陶罐聲,如果敲擊聽到的是“叮叮”的瓷器聲,這樣的壺不碰。聽聲是為了辨別一下壺的燒製溫度,“叮叮”的聲音是壺瓷化的聲音,一般是漿壺或者是假壺(化料)。朱泥壺也有叮叮的聲音,壺友要自己判斷是否朱泥或加料的朱泥。 最後一點很關鍵,看壺表面水色。壺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養過的壺,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這種壺儘量不要!出現這種情況,一是泥細,漿泥。壺表面漿厚,看壺的顆粒都被表面一層漿裹著,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顆粒,因為透氣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壺應注重“砂”感;二是泥料裡含有化料,煉泥的時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壺水色好看,壺顏色均勻。

問題二:怎麼判斷紫砂壺的好壞 1、色澤:好的紫砂壺因其製作原料含石英,在燈光下可看到光澤;2、均衡度:把紫砂壺放在桌面上,壺嘴、壺口和壺柄在一條直線上;3、密封性:一是壺蓋和壺口吻合性好,蓋好後晃動無聲音;二是放二分之一的水在壺內,蓋好壺蓋,按住氣孔倒水,流不出水的為密封性好。4、放滿水後倒水(不按氣孔)看水流的均衡性。5、放二分之一的水,再將壺放入有水的盆內,看平衡度,能平穩的屬於好壺。 紫砂壺的價格差異很大,家庭用的一般在150--300元左右的即可。6、好的壺能將水全部倒出,滴水不漏。

問題三:紫砂壺怎麼看好壞 怎麼看紫沙壺的好壞? 如何挑選一把好的紫砂壺應具備什麼條件?除了依個人主觀的偏好(有人愛花貨,有人愛方壺)為出發點外,可以以下幾個標準來判斷: 壺的造型結構:一把壺的完成需由多部分相組合才行。其組合是否合乎理想,合乎物理性質,是評斷這把壺的基本要件。以下就茶壺三要素壺嘴,壺把,壺身三個部分的組合加以敘述。

三點成一直線,:壺的嘴(出水口),壺把,鈕必須成一直線,換名話說,就是三點要對直(少數特殊造型除外)。

比例要勻稱:各部分組合比例,應力求勻稱,同時要展現出落落大方的空間感。

出水順,握感輕:壺嘴的出水務必順暢,手握壺把時,握感應力求輕盈,不費力。

一體成型感:壺嘴與壺身,壺把與壺身的連線部位,要處理得很自然,沒有任何破綻,宛如一體成型般。

茶壺的外觀:

茶壺的外觀可從多方面加以考慮。

美觀:近年來,市面上推出的茶壺形式琳琅滿目,或高或矮或圓或扁,或幾何形狀或瓜果形狀。然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審美觀點,因此,所謂的美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可言,只要合乎您的心意即可。

重心要穩:用手提起茶壺是否感覺順手?重心是否恰到好處?端看該壺壺身與壺把的設計是否精準。購買新壺時,不妨要求賣主在壺中裝入約壺容量3/4的水。用手平平提起茶壺,緩緩倒水,如果感覺很順手,即表示該壺重心適中,穩定,是一把好壺。如果提壺需用國緊握壺把才得以平穩的話,即表示此壺的重主位置不對。除了重心要穩之外,左右也需勻稱。抓起壺蓋時,壺口要平,要圓。

出水需急,長,圓:出水首先要剛直有勁,水束又長又圓,同時,傾倒壺水時,若能使壺中滴水不剩,即表示是一把好壺。

壺蓋,壺身緊密吻合:壺蓋與壺身的緊密度愈高,愈不會使茶香流失,壺蓋與壺身緊密吻合的茶壺才是一把好壺。壺蓋與壺身緊密度的測試方法是,茶壺裝水約1/2-3/4,用食指緊壓蓋上氣孔,傾倒壺水看看,若滴水不流即表示兩者緊密度極高;另外,用食指緊壓茶壺壺嘴,顛倒壺身,若緊密度夠,則壺蓋不會掉落。

其次,壺底壺面平滑工整,落款也工工整。通常一把壺至少會有二個以上的印章,大抵是在壺底,壺蓋,或把手上。

茶壺的品質:

茶壺的製作方法有手手拉,挖塑及灌漿三種,每一種的價值多少有些差異。外行人很難從外觀判斷是屬於何種。此時,不妨抓起壺蓋,仔細端詳壺身內部情形即可明白。一般而言,手拉壞較為粗糙,挖塑壺會留下刀刻的痕跡,灌漿壺則會有模痕。至於要判定其好壞,可從兩方面著手,即看色澤與聽聲音。

看色澤:據行家的說法,茶壺的色澤以滑潤為佳,一把好茶壺,其土胎色澤所呈現之滑潤感,的確很迷人。

聽聲音:茶壺因燒成火候的不同,硬度多少會有差異,因而聲音也就有清脆鏗鏘或混濁遲鈍之分。究竟清脆較好或是混濁聲較佳,並無一定標準。不過,根據多數行家認為,聲音較清脆鏗鏘的壺,較適合泡發酵,香氣高的茶;聲音較混濁遲鈍的壺則適合泡重發酵,韻味低沉的茶。

辨別壺身的方法是,將壺平放左手手掌上,以右手食指輕彈壺身。

在此必須特別強調的一點是,宜興陶土因含有石英成份,故製成茶壺後,放在燈光照照看,可看出點點點金光,這是其他地方陶土所沒有的特點。

問題四:請問,如何鑑別一把紫砂壺的好壞? 一、嘴不流涎。

倒茶時茶水一丁點都不允許有順著壺嘴往下流。流涎嚴重是不能允許的,但是過於偏激就有點鑽牛角尖了,很多壺因為整把壺的造型而決定了壺嘴不可能做到毫不流涎,要綜合而論,不要因為一丁點的流涎而斃掉,那樣的話做紫砂壺師傅都得改行。

鮑敏霞:《一鳴驚人》

二、口不流涎。

是指倒茶時茶湯不能從壺口流出,實際上很多紫砂壺都做不到這點;符合這個標準的不等於就是一把好壺;稍有流涎的也不等於是劣壺;這裡除了跟個人使用習慣有關外,還與壺型不同有相當關係。

三、滴水不漏。

通過按壓透氣孔來控制茶湯的流出與停止,能做到收放自如是很多壺友所追求的,實際使用當中卻很少有人以按壓透氣孔來控制茶湯的收放,使用起來是相當的不自如,而有相當的壺是按壓不到氣孔的,比如石瓢。

四、淋水上壺,幹得快的就是好料。

購買紫砂壺時可以做一下實驗,一般把水淋到紫砂壺上,乾的快的會比價好。

五、全手工紫砂壺比半手工壺好。

全手工製作是傳統工藝,非常考驗作者功力,而半手工成型的紫砂壺也精品不斷;不能以片言隻語而論。

六、三點一水平。

紫砂壺蓋取下,倒扣桌面上,壺嘴、壺口、壺把三點是在同一水平上就是好壺,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專家”如是傳授經驗。按這個標準來選紫砂壺,大師都該下崗。

七、三點一直線。

這個問題原來專門寫過一篇博來論述。有些朋友以此為標準嚴格要求,有過而無不及,做紫砂壺的師傅都要氣得吐血。

八、蓋密無縫。

有些朋友相當在意子口與紫砂壺口的間隙,選紫砂壺的時候總要左右晃一下壺蓋,要是能晃動的距離大一丁點馬上否定這把壺的價值,總希望壺蓋蓋上是紋絲不動的。子口與壺口要是一點間隙都沒有,想想看會不會好用?只要有一丁點的茶葉擋在壺口,壺蓋就合不上了,要取下蓋子也是惱人的事情。

問題五:怎樣分辨紫砂壺的好壞?怎樣保養它? 一看泥色。紫砂的泥主要有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由於泥料的配比不同,還可以得到硃砂紫、栗色、海棠紅等,故而紫砂泥也稱“五色土”。哪幾種泥色最佳並無定法,但必須注意,有的泥中摻入了不少礦物燃料,使用中可能有有害物質滲出。

二看肌理效果。由於紫砂壺一般不施釉,全靠素面素心溝通茶人,那麼肌理效果就成了選的外觀標準之一。有的細膩得猶如嬰兒的面板,撫之頓生憐愛之情;有的則在生料中拌進熟料,燒成後在壺的表面出現橘皮的效果,稚出可愛。最忌的是那些表面打上人工包漿蠟質顏料的壺。壺內塗了墨汁充茶垢。

三看造型藝術。紫砂壺主要有兩大類:一為花貨是以支付物為描摹物件,加以變形誇張等方法制作而成。二是光貨,即以不同的幾何形體為造型依據。

1、口蓋的平滑和密實度。

在拿到一件紫砂壺後,輕輕旋動壺蓋,如果在旋動壺蓋的過程中沒有阻塞,說明第一關便是過了。

由於紫砂的本身特性,口蓋之間會留有一些空隙,但是這些必須要在正常範圍之內。我們所說的口蓋密實程度是以倒水的時候是否溢位茶水為標準,稍微溢位一點水很正常,如果隨著倒水的動作,茶水從口蓋中大量溢位,這是嚴重不標準的。

2、出水的流暢度和斷水的果斷度

由於壺型的不同,出水的圓潤度可能不一定相同,但是流暢度卻不會因為壺型而改變。斷水也不會因為壺型的不同而不果斷,但做完斷水的動作後,可能會有微量的水順著衝力衝出壺嘴,這可以接受,當然,最好是涓滴不出。

3、壺的通氣度

用嘴對著壺嘴吹,把手指放在壺孔上,如果有氣息從壺孔湧出,那麼說明這隻壺的通氣度是很不錯的。通氣度、出水的流暢度和斷水的果斷度是相通的,如果您是在現場就拿到壺,您可以簡單的對著壺嘴吹氣辨別。

4、紫砂泥的辨認

中醫裡有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辨認紫砂泥則可用望、聞、聽、切四種方法。

1)望:真正的紫砂泥雖然五彩繽紛,但並不鮮豔,有黯黯的光芒,並不明亮,我們可以“望”出紫砂泥的色彩是否過於豔麗,是否油亮光澤。

2)聞:新壺一般只有塵俗火氣,而無其他味道。而略微泡養過後的紫砂壺便會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3)聽:一般用壺蓋在壺口上輕輕劃過,如果是真正的紫砂壺,聲音應如玉石般鏗鏘、清脆。

4)切:用手紫砂壺,剛剛出窯的可能有一點乾澀,這是正常的,養過後就會變得玉潤。我們所說的“切”,實際也跟“望”結合,真正的紫砂壺表面看起來有顆粒感,顯得凹凸不平,但摸起來則是光潤的。

四種方法結合,就能辨出是正宗的紫砂泥,還是拌有化工泥或者是化妝過後的泥料。

4、壺的做工

1)壺身比例的和諧度。紫砂壺相當講究各部分的比例和諧,只有在比例和諧的基礎上,才能實現1、2、3三點。首先,看壺嘴、壺的、壺把是否三點一線。其次平視紫砂壺正面,壺嘴和壺把胥出的角度是否相近,壺身是否圓潤有致或方中帶正。

2)光貨的好壞辨別。光貨是最容易辨別出好壞的器型,因為光貨全身上下毫無遮掩,稍有瑕疵便可看出來。

圓器的光貨,講究的是“圓、穩、勻、正”,並要求“柔中寓剛”,在珠圓玉潤之中要有變化,壺體本身以及附件的大小、曲直要勻稱,比例要恰當,整個造型要端正挺括。

方器光貨,講究“方中寓圓”,要求壺品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

3)花貨的好壞辨別。花貨,要表現自然形體最美的部分,並要符合功能合理、視覺美觀和實用的原則。也就是說,無論是用象形還是意象化的手段表現出來的植物、動物都應具有美感,並要......>>

問題六:如何鑑別宜興紫砂壺的好壞 那麼如何鑑別紫砂壺的好壞成為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藝宴商城為大家提供看壺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對藏友有所幫助。1、顏色特別鮮亮、鮮豔的壺不看!(基本化料的,自然界色彩斑斕鮮豔的色是警示色】 2、拿在手裡沒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壺體重。(假料,當然一些薄胎壺比較輕的,但我一般寧願錯殺!主要是覺得薄胎壺使用要非常小心,易碰壞) 3、顏色怪異的壺不看!(綠色、銅綠、非常紅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壺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養過的壺,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這種壺儘量不要!一種情況是泥細,漿泥。壺表面漿厚,看壺的顆粒都被表面一層漿裹著,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顆粒,這樣的“泥壺”不要,因為透氣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壺應注重“砂”感。二種情況是泥料裡含有化料,煉泥的時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壺水色好看,壺顏色均勻。 5、看壺的原礦顆粒要清晰。有些加化料的壺,化料將顆粒包裹著的,顆粒看著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鏡看)。 6、原礦壺是有雜質的,而且雜質還不少呢,這些雜質不光是鐵質。這些雜質通常表現為黑色顆粒,在壺表分佈不均勻,所以很多真正原礦壺出窯時是比較難看的,看上去過分乾淨和均勻的壺需要小心。 7、紫砂壺就要有顆粒感,原礦壺顆粒是比較清晰、乾淨的。原礦顆粒看上去分佈是不均勻的,比較自然,和調砂不同的。調砂顆粒一般是“浮”在壺表面的,或者這些砂內外滲透,但顆粒特點是分佈比較均勻,有人為操縱的感覺。原礦顆粒在泥料裡比較“和諧”,調砂顆粒就顯得比較“生硬“一些。 8、敲擊壺聽聲音,紫砂壺的聲音應該是比較“悶”的那種陶罐聲,如果敲擊聽到的是“叮叮”的瓷器聲,這樣的壺不碰。聽聲是為了辨別一下壺的燒製溫度,“叮叮”的聲音是壺瓷化的聲音,一般是漿壺或者是假壺(化料)。 9、透氣性不能做為檢驗原礦紫砂壺的充分條件,一些化料壺也是有透氣性的。市場上一把真正的紫砂壺價格在二三百到幾十萬都有的。當代的紫砂壺泰斗級的顧景舟壺價最貴,朱可心、何道洪、譚泉海、蔣蓉、汪寅仙、徐秀棠、 鮑志強、周桂珍、李昌鴻 、顧紹培等等的壺也都是很有價值的。推薦藏品:顧濤隨緣 散發著淡淡的幽香,祛除夏意,讓人心曠神怡。顧濤西施 楊柳依依,與滿地的青草吐露著春的訊息惠海勤瑞獅歡舞壺 瑞獅歡舞壺為難得的藝術收藏品

問題七:怎麼鑑別正宗紫砂壺的優劣? 一些不法壺商在製作過程中採用了劣質砂泥,為了掩蓋劣質砂泥色澤的不均勻,就在劣質砂泥中新增各種化學新增劑,但是,在加入熱水後,這些劣質紫砂壺就會發出化學品味道。 什麼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效能、化學成份,分子結構,吸水率,透氣性、紫砂壺泡、注茗的功能、壺的造型、色的色澤、工藝技巧、以及裝飾手段、藝術風格、名人名作、歷史沿革,欣賞紫砂、亦淺、亦深、亦玄、亦神,關健在於你如何進入賞壺之門,來加於體會。紫砂壺歷來多分成四個檔次:日用品壺(即大路貨)、工藝品壺(即細貨)、特藝品(即名人名家的作品)、藝術品(富於藝術生命的作品)。用五字法來概括:即,“泥、形、工、款、功”。前四個字屬於藝術標準,後一個字為功標準。 一是“泥”,紫砂壺得名於世,固然與它的製作技法分不開,但根本的原因是紫砂泥的特殊優越效能更重要,許多陶瓷專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時,均說含有氧化鐵的成份,其實含有氧化鐵的泥,全國各地多有,但別處就產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這說明的關健不在於氧化鐵,而在於紫砂的“砂”字。根據現代科學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確有與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樣的紫砂泥其結構也不盡相同,由於原材料油,帶來的功能效用給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盡相同,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先應該是紫砂泥質的優劣。 二是“形”。紫砂壺之形,是存世的各器皿中最豐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樣之讚譽。如何評價這些造形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藝術的社會功能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種各樣的人,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即大度的愛大度,清秀的愛清秀,古拙的愛古拙,喜玩的愛趣味,人各有愛,不能強求,筆者認為古最佳,因為紫砂壺屬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應該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茶道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平和”“超世脫俗”。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為融洽,所以古拙為最佳。紫砂壺的造形全憑感覺,制壺的講等樣,等勢,按造形學講就是“均衡”。講許多高深的理論很可能越講越講不清。不是有名俗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藝術上的感覺全靠心聲的共鳴,心靈的理解,即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三是“工”。藝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國畫的大寫意,是屬於豪放之列,而紫砂壺的造形技法與國畫之工筆技法,有著同工異曲之妙,也是十分嚴謹的,如點、線、面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原素,在此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清清楚楚,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楊頓挫都必須交待清楚。面須光則光,鬚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都不能有半點念糊。否則就不能算是一把合格紫砂壺。按照紫砂壺的成型工藝特殊要求,壺嘴與扳要絕對在一直線上,並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以上這些都屬於手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是壺的款識。鑑賞紫砂壺款有二層意思,一層意思是鑑別壺的優劣,壺的製作者、題詞、鐫銘的作者是誰,另一層意思是欣賞紫砂壺面上題詞內容,鐫刻的書畫內涵和印款。紫的裝飾藝術也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後部分,它具有傳統的“詩、書、畫、印”四化位一體的顯著特點,所以欣賞一把紫砂壺除了看神經質泥色、造形、製作的功夫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等等方面。所以一把紫砂壺的欣賞能帶給人們更多更美的享受。 五是“功”。所謂功是指壺的功能美。近年來。紫砂壺的新品層出不窮、但是有些製作藝人只講究造形美而往往忽視功能閏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公平直接影響此砂壺功能的發揮,的的紫砂壺甚至會出現“中看不中用”的情況。其實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應於紫砂壺具有很強實用性。它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義。“藝”亦不復存在了,所以千......>>

問題八:如何辨別紫砂壺的好壞 紫儲壺的顏色五顏六色,無所謂好壞,關鍵看個人喜好。但是如果反光度較高的,一般雜質較多,不是用的好泥,好泥做的壺光澤應該內斂。

另外,紫砂壺以內外全泥為最好,因為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透氣性好,剩茶隔夜不餿。如果摻雜其他材料,則不能稱為上乘之作。

問題九:請問普通人如何鑑別真假紫砂壺? 入門級紫砂知識,為了讓紫砂玩友入門走正道少走彎路少花冤枉錢特意收集。文字量比較大,但是為了您的口袋為了您能真正感悟紫砂之魅力一定程度地提高鑑賞水平更為了您的健康,請花點時間耐心閱讀一下。資料都是網上收集而來,說的也不一定全都對,歡迎大家探討。

常聽到拼紫拼紫是什麼樣的泥料呢?是化工泥嗎?紫泥和各種純泥又有什麼不同?看那些泥料的名稱越看越糊塗了,不敢買了,我不想買個壺在家裡老是猜疑它是用什麼泥來做的?

“拼紫”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由兩種或兩種以上泥料配在一起的泥料。如果是原礦泥料配的話,就不會含有化料。紫砂泥料一般分為四大類:紫泥,紅泥,綠泥,特色泥。

紅泥和純朱泥的區別?

兩者的原礦不一樣:紅泥是“五色土”裡面普通的泥料,而純朱泥的原礦是石黃。兩者的收縮比不一樣:紅泥的收縮比是14%左右,而純朱泥的收縮比是30%~33%。兩者的窯溫不一樣:紅泥的窯溫是1100度,而純朱泥的窯溫是1080度。兩者的色澤、質感不一樣:紅泥:呈光潔明亮紅中略帶一點橙色,而純朱泥:硃紅略泛桔光,溫潤透明質感很好,聲音清脆。兩者的成型工藝不一樣:紅泥:成型工藝較易,大小壺型都可以做,而純朱泥:成型工藝很困難,大的壺型很難保證成品率,多要調砂增韌性防裂,小的壺型做出來可愛生動。

聽人說丁山有的藝人以新開採的清水泥調紫泥充當底槽清,不知有否此類事情、還有如何來區分二種泥料?

清水泥為純種紫泥礦,為較常見之泥料;良者稀而貴,劣者多而廉。礦產地: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原礦黃龍山特級底槽青,此料存世量已經很少(四號井已塌方封礦)!此泥料我們從原礦到成品都有專人嚴密監製,嚴把質量關!成品溫和素雅,茶湯清氣悠揚、時間長久養泡以後,泥色由棕色變成朱肝色,水色光和!

何謂“半手工”

半手工壺,一般來說含有手工的成分在裡面。簡單說來就是:可以壺嘴、壺把、壺蓋等用手工製作,身筒用模具製作;也可以是身筒用手工來完成,其它用模具製作。

何謂“包漿” ?“各類茶葉又對壺的容量有什麼要求,為什麼?

“包漿”,其實就是“光澤”,但不是普通的光澤,而是特殊的光澤,專指器物表面的一層光澤。大凡器物經過長年久援後,才會在表面上形成這樣一層自然的光澤,即所謂“包漿”是也。 也可以這樣說,包漿是在時間的磨石上,被歲月的流逝運動慢慢打磨出來的,那層微弱的光面異常含蓄,若不仔細觀察則難以分辨。 包漿之為光澤,含蓄溫潤,幽幽的毫不張揚,予人一份淡淡的親切,有如古之君子,謙謙和藹,與其接觸總能感覺到春風沐人,它符合一個儒者的學養。如果是嶄新的器物,表面就不會有“包漿”,而是最普通的光澤,一眼望去鋒芒畢露,像一位文化生意人善於誇誇其談炫耀於世,用一個專有詞彙來形容,稱之為“賊光”“和尚光”。 一般來說,烏龍茶對壺的容量要求較小(但是也要結合品茶的人數來講)。綠茶之類的對壺的容量要求普遍較大。

紫砂壺標準:泥、形、工、款、功

(一)“泥”:紫砂壺得名於世是其製作原材料紫砂泥的優越,根據現代科學的分析,紫砂的結構確有與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樣的紫砂泥,其結構也不盡相同,有著細微的差別。這樣,由於原材料不同,帶來功能效用及給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盡相同。 (二)“形”:紫砂壺之形,是存世各類器皿中最豐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之讚譽,說起“形”人們常把它下紫砂壺藝的流派相提並論,認為紫砂壺流派分“筋囊”,“花貨”,“光貨”等,其實這是極無分析的辦法,藝術家在他們的藝術生涯中,一旦藝術成熟,必然形成他的個人風格,幾......>>

問題十:怎樣判斷宜興紫砂壺質量優劣? 選壺時,可把壺去掉蓋子倒過來放在玻璃板上,看看壺口、壺嘴是否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壺把要拿在手上覺得舒服才好。因此,選一把壺要求注意以下 10 個方面的因素:  (1)敲敲聲音,是否有碎裂聲:如果是卟、卟的沉悶聲,說明燒得不夠;如果聲很尖銳,又說明燒得過頭。燒得生會大量吸水、滲水;燒得太熟,又很容易碎裂。  (2)把壺放在桌上,按按四角,是否有蹺動:壺蓋和壺口是否緊密?如果太鬆就不好,如稍微緊一點,可以用金剛砂自己磨一下,寧緊勿鬆。測驗的方法可以在裝滿水後用指按在氣孔上,如倒不出水,稱為禁水,是好壺。  (3)檢查壺嘴的流水在出水時有否濺射和打旋,在提高 30 釐米左右倒水時,突然把壺持平,看壺口下有沒有滴水和有水珠掛著,如果有以上現象的,都是有缺陷的壺。  (4)裝滿水以後,一手拿著壺把,手指要沒有不自在和吃力的感覺。  (5)壺的容量不一,應該根據自己品飲的習慣及持壺力氣的大小來選擇。  (6)開啟蓋子看看內壁是否乾淨光滑。壺身通向壺嘴的地方有單孔、多孔網狀、球形網狀幾種。單孔太細太粗都不好,前者是流水慢,後者是倒水時茶葉要進入口腔;如是網狀,看是否太密太粗,否則不易清洗。  (7)泥色是否滿意。  (8)造型是否滿意。  (9)壺紋和壺的裝飾銘刻內容和技法是否喜歡。  (10)擺在一定的距離內,你對它的氣質是否感到滿意。  如果這 10 個方面都稱心,你就選上一把好壺了。 買來一把壺之後,先浸沒在一鍋冷水中,抓上一把粗茶葉,煮沸 30 分鐘,去掉雜味與蠟質,如壺蓋嵌接壺口處有點彆扭,就用金剛砂磨一下,就可以每天使用了。晚上,傾倒茶渣,用水衝淨擦乾,倒扣在桌上過夜。有人認為紫砂壺越髒越好,茶垢越厚越好,好到忘記帶茶時,倒進開水也有茶香。其實,那樣做,沒有茶香只有黴味,這種不衛生的做法,同飲茶健身的目的相反。但是,洗壺不用肥皂粉、洗滌劑,否則也會有難除的氣味。 為了防止壺蓋不慎跌碎,可用繩將它和壺把相接,只是選材不要破壞整體美。另外,古人並沒有講到一把壺只准泡某一種茶葉,平常而論,綠茶香味薄,易散發,壺以扁小為好;紅茶香味醇厚,應該用高壺和隆起的壺蓋為好。如果你選的壺燒得嫩,吸水多,那麼突然改變由喝紅茶為綠茶就會串味。一般來說,紫砂壺對更換茶葉後的香味影響不大。 持壺不僅僅是為了倒茶,而且能體現主人的修養風度。 傳統的側提壺,如是 200 毫升以內的小壺,以單手把提點鈕的方式來持壺較為利落美觀。其方法是用拇指與中指捏把,並稍向壺心傾斜,然後以無名指與小指抵住壺把的下方。這樣,食指可以很方便地點住蓋鈕,壺的重心好掌握。如果夾把時手指向壺身外側傾斜,提起壺來會覺得吃力,而且往下墜。 200 毫升至 400 毫升之間的中型壺,若覺單手操作較為吃力,可改以雙手提把點鈕的方式,其方法是以拇指與食指夾住壺把,中指以下手指輔助之,另外一隻手的食指點住蓋鈕。 400 毫升以上的大壺就要以雙手穿把點鈕的方法來拿了。其方法是將食指或中指,或更多的指頭穿過壺把,拇指按住壺把上方,另外一隻手的食指按住蓋鈕,其他四指應該收攏。 另外有種飛天壺,壺把一端往上飛揚如綵帶飄逸的樣子,其方法是用食指以下的指頭從外往內勾住壺提,或視長度決定幾隻手指,然後拇指按住蓋鈕,這便是所謂飛天提把持壺法。 至於茶盅的拿法,遇到有蓋的,其盅口兩側為持罕見的造型,可用拇指、中指與無名指形成三角點捉住茶盅,以食指輕點蓋鈕,小指向內收攏,不能太用力而顯得不自然。如果是開口式茶盅,有個側把,那就以單手提把的方式持盅。 按蓋鈕的手,除了避免蓋子掉落、穩走持壺之外,還有控制出水的......>>

紫砂壺怎樣鑑別真偽?

一看,真紫砂壺的紋理清新、圓潤,視覺有亞光的效果,有眾多分佈均勻的細小類似金屬光澤的顆粒。有的手工壺內壁,有從中心圓點向四周的放射狀線,屬於加工工藝過程中形成的。

二摸,真紫砂壺摸上去的手感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壓摩擦就手感發澀。這是由於分子結構不同的表現。

三轉,轉動壺蓋,真紫砂壺的壺蓋轉動靈活流暢,併發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悅耳的聲音,陶土的假“紫砂壺”則發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音。

四聽,用蓋子輕敲壺體,儘管有人不贊成這麼做,但是這點非常有效。真紫砂壺敲擊的聲音清脆悅耳,聲音短暫,敲擊結束聲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壺,敲擊聲音沉悶渾厚短暫;瓷器敲擊的聲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點像金屬撞擊的聲音,一般人不好區分。但是有一點非常明顯的區別就是,瓷器的聲音波長明顯,敲擊結束後,聲音仍然持續數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五證書,一般正品的紫砂壺都有製作者的手寫證書,證書通常為宣紙,毛筆書寫,書法俊秀,這是因為,書法是一個好的工藝師的必修課,好紫砂壺的增值更多體現在書法和繪畫的技藝上,加蓋印章。印章的落款與紫砂壺底的落款一致。

六試水,水澆在真紫砂壺上面,不會形成明顯的水珠,水是比較均勻的一片,然後沒多久就逐漸被紫砂吸收。

當今,鑑定宜興紫砂壺優劣的標準歸納起來,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個字屬藝術標準,後一字為功用標準,分述如下:

紫砂壺得名於世,固然與它的製作分不開,但根本的原因,是其製作原材料紫砂泥的優越。近代許多陶瓷專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時,均說起其為含有氧化鐵的成份,其實含有氧化鐵的泥,全國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別處就產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這說明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含有氧化鐵,而在紫砂的“砂”。根據現代科學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結構確有與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樣的紫砂泥,其結構也不盡相同,有著細微的差別。這樣,由於原材料不同,帶來功能效用及給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盡相同。

功能效用好的則質優,不然則質差;官能感受好的則質優,反之則質差。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先是泥的優劣。泥色的變化,只給人帶來視覺觀感的不同,與功用、手感無濟。而紫砂壺是實用功 能很強的藝術品,尤其由於使用的習慣,紫砂壺需要不斷摸索,讓手感舒服,達到心理愉悅的目的。所以紫砂質表的感覺比泥色更重要。

紫砂壺之形,是存世各類器皿中最豐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之讚譽。如何評價這些造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藝術的社會功能即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需要;大度的愛大度,清秀的愛清秀,古拙的愛古拙,喜玩的愛趣味,人各有愛,不能強求。從筆者角度出發,認為古拙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為紫砂壺屬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應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脫俗”,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為融洽,所以古拙為最佳。許多制壺藝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結果是“東施效顰”,反而把自己的可愛之處丟掉了。

歷史上遺留下來許多傳統造型的紫砂壺,例如石桃、井欄、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經過年代的沖刷,遺留下的僅存的優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閃爍發光,也是一人一個樣,各不相同。譬如石桃壺,據不完全統計,就有一百多種,原因就是古今的藝人們,都把自己的審美情趣融進去了他們的作品之中。說起“形”,人們常把它與紫砂壺藝的流派相併提,認為紫砂壺流派分“筋囊”、“花貨”、“光貨”等,其實,這是極無分析的辦法。道理很簡單,就如戲劇表演家的流派分類,不能以他演什麼戲而定,而應以他在戲劇表演中追求趣味。

中國藝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京劇的舞蹈動作,與國畫的大寫意,是屬於豪放之列;京劇唱段與國畫工筆,則屬於嚴謹之列;而紫砂壺成型技法,乃與京劇唱段、國畫工筆技法,有著同工異曲之妙,也是十分嚴謹的。

點、線、面,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交待的清清楚楚,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揚頓挫,都必須交待清楚。面須光則光,鬚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都不能有半點含糊。否則,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壺。按照紫砂壺成型工藝的特殊要求來說,壺嘴與壺把要絕對在一直線上,並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這也是“工”的要求。

款即壺的款識。鑑賞紫砂壺款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意思是鑑別壺的作者是誰,或題詩鐫銘的作者是誰。另一層意思是欣賞題詞的內容、鐫刻的書畫、還有印款(金石篆刻)。紫 砂壺的裝飾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國傳統藝術“詩、書、畫、印”四為一體的顯著特點。所以,一把紫砂壺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製作工夫以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諸多方面,能給賞壺人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所謂"功"是指壺的功能美。近些年來,紫砂壺新品層出不窮,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壺人講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視功能美的現象,隨處可見。尤其是有些制壺人自己不飲茶,所以對飲茶習慣知之甚少,這也直接影響了紫砂壺功能的發揮,有的壺甚至會出現"中看不中用的情況。其實,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是實用性很強的藝術品,它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義,“藝”亦不復存在。所以,千萬不能忽視壺的功能美。

紫砂壺的功能美

1、容量適度;

2、高矮得當;

3、蓋嚴緊;

4、出水流暢。

請問一下紫砂壺怎麼鑑別?現在市場很混亂,誰知道大概的市場價格?名家壺的排名?謝謝!

市場上的紫砂壺林林總總一大堆,令人眼花繚亂,不知所措,寫些我個人在挑選紫砂壺時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吧。請大家記住,紫砂壺的感覺是養出來的,往往比較養眼的壺比較容易迷惑人。

1、顏色特別鮮亮、鮮豔的壺不看!(基本化料的,自然界色彩斑斕鮮豔的色是警示色)

2、拿在手裡沒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壺體重。 (假料,當然一些薄胎壺比較輕的,但我一般寧願錯殺!主要是覺得薄胎壺使用要非常小心,易碰壞)

3、綠色的、顏色怪異的壺不看! (綠色、銅綠、非常紅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壺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養過的壺,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這種壺儘量不要!

一種情況是泥細,漿泥。壺表面漿厚,看壺的顆粒都被表面一層漿裹著,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顆粒,這樣的“泥壺”不要,因為透氣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壺應注重“砂”感。

二種情況是泥料裡含有化料,煉泥的時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壺水色好看,壺顏色均勻。

5、看壺的原礦顆粒要清晰。有些加化料的壺,化料將顆粒包裹著的,顆粒看著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鏡看).這方面建議大家看一看“重霄堂”牌子的紫砂壺,知道什麼事顆粒清晰而均勻,心中就會有一個可以參考的標準。

6、原礦壺是有雜質的,而且雜質還不少呢,這些雜質不光是鐵質。這些雜質通常表現為黑色顆粒,在壺表分佈不均勻,所以很多真正原礦壺出窯時是比較難看的,看上去過分乾淨和均勻的壺需要小心。

7、紫砂壺就要有顆粒感,原礦壺顆粒是比較清晰、乾淨的。原礦顆粒看上去分佈是不均勻的,比較自然,和調砂不同的。調砂顆粒一般是“浮”在壺表面的,或者這些砂內外滲透,但顆粒特點是分佈比較均勻,有人為操縱的感覺。原礦顆粒在泥料裡比較“和諧”,調砂顆粒就顯得比較“生硬“一些。

8、敲擊壺聽聲音,紫砂壺的聲音應該是比較“悶”的那種陶罐聲,如果敲擊聽到的是“叮叮”的瓷器聲,這樣的壺不碰。聽聲是為了辨別一下壺的燒製溫度,“叮叮”的聲音是壺瓷化的聲音,一般是漿壺或者是假壺(化料)。

9、透氣性不能做為檢驗原礦紫砂壺的充分條件,一些化料壺也是有透氣性的。

市場上一把真正的紫砂壺價格在二三百到幾十萬都有的。

當代的紫砂壺泰斗級的顧景舟壺價最貴,朱可心、何道洪、蔣蓉、譚泉海、 蔣蓉、汪寅仙、徐秀棠、 鮑志強、周桂珍、李昌鴻 、顧紹培等等的壺也都是很有價值的。由於大師每年製作紫砂壺的數量及其有限,假貨較多,消費者自己走眼買到假貨大師是不會認可假壺的,所以建議消費者買紫砂壺的時候要注重品牌。比如“重霄堂”品牌,他後面有大公司支撐,產品原料來源渠道正,生產工藝有流程,貨物出廠有質檢,層層把關才有質量的保證。

朱可卯款識的紫砂壺怎麼鑑別真偽?朱可卯的簡介有麼?

您所問的人,應該是朱可心老先生吧!

朱可心是當代制壺名家,紫砂大師。1904年出生,86年去世。老先生一生致力於紫砂藝術追求和創作,許多紫砂壺款式成為經典,其中作品成為國禮贈送外國領導人。

我收藏一件朱可心前輩紫砂壺:外觀是圓型,壺蓋上有隻動物類似老虎,壺蓋內部的印章是可心二字,壺底的...

您的這一把紫砂壺,底款是篆書”朱可心“,真品市場價值十分高的;真品一定要好好儲存!

如何判斷宜興紫砂工藝廠壺

老一廠紫砂壺的特點如下,您可以根據這些特點來判斷是不是宜興紫砂工藝廠壺。

泥料上乘

一般人,對宜興壺的泥料有些茫然,其一大原因,因為目前市井中,最亂的除了造型,即是原料。先前出產最優質泥料的黃龍山四號井,因灌進大水成了危礦,於2000年封礦禁採。今日許多搞泥的,只得從外省去採購做壺料。鄭板橋說“壺用宜興砂”,宜興壺如用了外地砂,其亂象可想而知。

泥料是宜興壺的基礎。至今為止,無論從美感及沏茶實用功能,任何其他地方的泥料,還未見有超過宜興黃龍山一帶優質泥料的。而老一廠所用的泥料都是黃龍山四號井所開採的。即使四號井中,無論紫泥、紅泥、段泥,都遠比一般制日用陶土的泥料稀少。因此,本地人也將做壺的泥料稱之為“泥中泥”。優質的制壺泥料如同木料中紫檀、黃花梨一樣,是非常珍貴的。純以肉眼看壺的泥質,多看看就會發現老一廠壺優質泥料的玄機,比如紫色中隱隱可看到些微的紅色或,紅泥中常顯現出一點,而泥中常夾雜些紅色。即在一種主色中夾雜飄忽不定的其他色彩。 壺是用來沏茶的,鍾愛老一廠紫砂壺的,多半精於品茶。只有優質的“宜興壺”,才更能沏出茶的香氣與回甘,從湯色,滋味、耐泡度,抗餿等許多方面,老一廠紫砂壺都有無可比擬的優越。造型典雅

形,即造型,是宜興壺的美感基礎。古人賞美,謂之,七分姿三分色。賞“宜興壺”亦是,無論光器、方器、花器、筋紋器,先得視其造型。

“老一廠紫砂壺”在造型設計上,大致可分為四點:

一是仿明清及清末民初較為古典和經典的款式。由於老一廠有時代已成名的多位大家(他們一直被尊稱為輔導員),在選擇老款式時,並不是機械地模仿,而是融入了老藝人個人的審美情趣與時代的審美觀念,事實上是一番再創作。

二是一廠老藝人和新秀所創作的壺式,如“輔導員”朱可心的“報春壺”、“長青壺”等多款花器壺;高海庚廠長的“集玉壺”,顧景舟輔導員的“上新橋壺”,顧紹培的“天龍頂珠壺”,李昌鴻的“竹簡壺”等等。

三是昔日的工藝美院如今的清華大學藝術學院若干教師設計的壺,其中以高莊教授(國徽定稿人)所設計,顧景舟首制的“提璧壺”最為經典;還有張守智老師與汪寅仙合創的“曲壺”。

四是當代書畫家和紫砂藝人聯合創作的,如畫家亞明先生設計、王寅春輔導員首制的“亞明四方壺”等,韓美林先生也設計了許多富有他個人風格的壺式。在九十年代,中國書畫家佼佼者唐雲和羅桂祥等高品位的收藏家或一些文人雅士,也對老一廠紫砂壺的造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老一廠藝人他們得益於前輩藝人超凡脫俗的審美情趣,以及與世界各國陶藝家的交流,在造型藝術上培養出了卓而不群的審美眼光。

做工老道

“老一廠紫砂壺”多數是由做高檔壺的老一廠一車間製作的,新藝人要三年陶校畢業,實習考核合格才能進入一車間。 所謂“老道”,“老”是老練、老辣,“道”則基於嫻熟的手法能得心應手的將技法施展的恰到好處,簡而言之即做工“到位”。一個優秀的制壺者,在整個做壺過程中,拍身筒、安流、裝把、用“明針”等一系列工藝做下來,行雲流水,酣暢自如。老一廠壺最受質疑的,是所謂“做工太粗”。

其實做工粗細,頗有點像繪畫中工筆的精緻工整與寫意的自然灑脫之別。拿做壺泰斗時大彬一脈作例,他的弟子李仲芳、徐友泉是公認的做活細過時大彬的,以至於那時代諸多達官顯貴認為李、徐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徐友泉晚年客觀公正地指出:“吾之精終不如時之粗也”。程壽珍晚年專攻掇球、仿古、有的連把子都有所偏斜,連當代最富盛名的顧景舟都認為其工雖粗,但粗曠而不失器度恢巨集。今日的制壺名家中,已很難找到像程壽珍一類“寫意型”高手了。我們並非否定能工巧匠那巧奪天工的絕技,壺技如大亨,那確實有過人的技法,讓人折服。只是想告訴愛壺者,“老一廠”中諸多老藝人是受益於壺大師們的輔導成長起來的,只有在這些老壺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在做工上的多元狀態。這些看似“粗工”的壺遠比今日多數借助更多機械加工或工藝改進的細工壺更有傳統意義。裝飾美觀

老一廠紫砂壺的裝飾,代表了老一廠的基本格調。裝飾中的刻字刻畫,是藉助於中國書畫藝術。調沙、泥繪則是宜興壺藝家獨創,這些都是其它制壺者望塵莫及的。比如看似簡單的“調砂”,老一廠確有獨到手法,以手將一種粗砂鑲嵌入泥壺中,使其疏密有序,自然得猶如不經意間看到雲際繁星。老一廠裝飾當年是有專門的刻繪小組,如小石等,紫砂壺中也有不少字畫是出自今日頗有名望的藝人之手,其師承,可看到任淦庭的影響。 哪怕是再簡單不過的線條裝飾,置放在壺身哪一部位是恰到好處,也都是由知名藝人反覆嘗試、推敲而最後定稿的。窯火適宜

一九七三年,國家投資老一廠建起了一架新式隧道窯,以重油做燃料。為防止油煙中雜質侵入壺面,壺成胚後一律置入耐高溫材料製成的掇罐之中,紫泥一千一百度左右,紅泥九百六十度左右,窯溫穩定,熄火後掇罐內壺將有十多小時依然在隧道窯中慢慢降溫。因此,燒成後的壺“水色”絕佳。這架窯,被海內外老一廠壺收藏愛好者譽之為“官窯”,後2002年因汙染和油價飛漲的原因而打掉。就於紫砂,自古至今除了“老一廠隧道窯”,明清歷代皇帝並沒有為紫砂興建窯爐的。送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的紫砂壺,以及紫光閣較早陳列的二十多件紫砂器,都是老一廠隧道窯燒成的。也許再過上百年,寫紫砂史者將老一廠紫砂壺列為唯一“官窯壺”,亦不是不可能的。沏茶上乘

茶是介於中藥與食品之間的瑞草。我們只要聯想到當今熬中藥以砂罐、餐飲中以砂鍋燉煮或煲湯,其原理完全一樣。老一廠紫砂壺當年都是一次燒製,不像現在的燒製工藝多是整口後多次燒製,一次燒製保留了紫砂壺最佳的雙向透氣性和利茶活性(當然最大的遺憾是口蓋不夠緊密),所以老一廠壺能沏出茶之佳味,湯色純正、茶味醇厚,既不奪茶香又無熟湯氣,是最佳的沏茶實用器,素為嗜茶者所首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6l3v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