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

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

1、人文主義(humanism)是一種理論體系,該主義傾向於對人的個性的關懷,注重強調維護人類的人性尊嚴,提倡寬容的世俗文化,反對暴力與歧視,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並發展成為一種哲學思潮與世界觀。

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

2、人文主義: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思想體系、世界觀或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它主張一切以人為本,反對神的權威,把人從中世紀的神學枷鎖下解放出來。宣揚個性解放,追求現實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對等級觀念;崇尚理性,反對矇昧。

3、人文主義,周易賁卦彖傳:“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為萬物之靈,應致力於文明的進步,發揚人性,發揮人力,擁護人權,培養人格。中國之人文主義,應推孔子之學說,“孔子首先肯定人在宇宙中最高貴的東西。我是人,惟有人有‘我’的自覺。…其精義所在,則為特別提出一個‘仁’字,作為奠定人倫基礎和道德規範,故曰‘仁者人也’,‘仁者愛人’。舉凡一切可以使人成為更完美的說法,便是人文主義;討論使人成為更完美的思想,便是人文思想。”“孔子之人格,在於高明與博厚。孔子之真誠惻怛,一面如天之高明,一面如地之博厚。‘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一切無我無私之精神,豈能外於是?‘默而識之’,‘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一切天人合一之精神,豈能外於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一切仁以為己任之精神,豈能外於是?‘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末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這一種對歷史文化之使命感、責任感,何以過之!”---茲引國際君友會王愛君文集“人文主義”。

4、人文主義這個詞實際上很晚才出現,它來自於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羅馬作家西塞羅就已經使用過這個詞了。德國啟蒙運動時代的哲學家將人類統稱為Humanity,當時的人文主義者稱他們自己為humanista。而Humanism這個詞卻一直到1808年才出現。

5、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核心思想,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社會思潮,也是人道主義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歡樂,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經驗和理性思維。而作為歷史概念的人文主義,則指在歐洲歷史和哲學史中主要被用來描述14到16世紀間較中世紀比較先進的思想。一般來說今天曆史學家將這段時間裡文化和社會上的變化稱為文藝復興,而將教育上的變化運動稱為人文主義。

6、從另一個角度說,人文主義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因為許多不同的人稱自己或被稱為人文主義者,而他們的世界觀以及他們對人的觀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義觀念互相之間非常矛盾。在自由民主的和新教或天主教的思想學派中都有人文主義的派別。甚至古羅馬的時候就已經有今天可以被稱為人文主義的思想流式。那時的人文主義當然與文藝復興或啟蒙運動的人文主義非常不一樣。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義往往被稱為歷史主義,而威廉·馮·洪堡的人文主義則與啟蒙運動的人文主義完全不同。文藝復興時期哲學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時期科學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7、人文主義是一種哲學理論和一種世界觀。人文主義以人,尤其是個人的興趣、價值觀和尊嚴作為出發點。對人文主義來說,人與人之間的容忍、無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原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6w00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