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路易十四為什麼叫太陽王

路易十四為什麼叫太陽王

路易十四為什麼叫太陽王

路易十四被稱為“太陽王”,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像太陽一樣照耀著法國和整個歐洲,他認為自己是法國的中心和所有事物的焦點,就像太陽一樣。此外,他還使用太陽為主題進行了各種藝術和建築專案的設計。在他的時間裡,法國成為了歐洲文化的中心,因此他經常被稱為太陽王。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法國的路易十四為何被稱為太陽王

由於路易十四曾扮演了芭蕾舞劇《夜》中的太陽的角色,故被人們稱為“太陽王”。

路易十四非常熱愛舞蹈藝術。他從少年起就每天接受舞蹈訓練,長達20年之久。他一直是舞蹈藝術的熱心贊助者和支持者。他於1661年要求他的舞蹈教師波尚建立芭蕾基本動作規範,規定手臂和腳的基本部位和各種動作的式樣,同年在他的主持下,又建立了皇家舞蹈學院。他親自批准了皇家舞蹈學院的章程和建院所需的經費,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由此而建立的芭蕾的基本技巧和訓練體系歷經幾個世紀發展至今,仍是如今各個國家、各個派系芭蕾藝術的基礎。

路易十四之所以重視舞蹈,是因為他認識到藝術可以用來提高他作為君王的威望。他認為扮演太陽或者阿波羅之類的角色,可以在他身上激發起一種神聖的使命感。由於他曾扮演了芭蕾舞劇《夜》中的太陽的角色,而被人們譽為“太陽王”。

路易十四簡介

路易十四(1638~1715)是法蘭西波旁王朝國王,史稱路易大帝。在位長達72年,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歐洲歷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權君主。在他的統治下,法國一度統治歐洲,伏爾泰曾經把這個時期稱為“路易十四的世紀”。

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強化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決策權,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的集權王國。

在他親政期間(1661年--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使他親手締造的偉大形象(大帝)的超高民氣在晚年喪失殆盡。

法國的路易十四為何被稱為太陽王

路易十四非常熱愛舞蹈藝術。他從少年時起就接受舞蹈訓練,此後一直堅持,達20年之久。有時他還會在舞劇中擔任角色。他喜歡扮演太陽或者阿波羅之類的角色,認為這樣可以激發起自己一種神聖的使命感。他曾扮演芭蕾舞劇《夜》中太陽的角色,因此被人們譽為“太陽王”。

路易十四出生在歐洲動盪和變革的時代。路易十四之前法國正經歷著國家統一和加強王權的陣痛,整個歐洲也是戰火紛飛,新教聯盟和舊教聯盟,親哈布斯堡聯盟和反哈布斯堡聯盟進行著如火如荼的三十年戰爭。

其父路易十三和首相黎塞留勵精圖治,縱橫捭闔,不但使法國在歐洲複雜的勢力角逐中獲得了優勢地位,而且通過抑制國內顯貴和促進商業而走向國家統一的道路。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轉折關頭,年僅五歲的路易十四於1643年繼任國王,開始了其長達72年的執政歷程,把其父輩奠定的基業進一步推向輝煌。

擴充套件資料:

路易十四最偉大的功績,在於他通過一生的實踐和戎馬生涯,在歐洲確立了絕對君主制度的典範,締造了一個空前統一的法蘭西,他最崇奉的治國準則是“朕即國家”,“法律出自我”。

路易十四的時代,正好處於歐洲自中世紀後期以來加強王權和建立民族國家潮流的頂點,達到這一目標所必需的工作是肅清國內封建割據勢力,統一國內市場,建立民族宗教和確立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

路易十四的祖輩們已經為此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已經使一個統一的法國和具有威嚴的國王初露端倪。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歷史選擇了路易十四,而路易十四憑自己的果敢、堅毅和大刀闊斧,將父輩的理想化為現實。

在他治下,君主權威達到了不容置疑的地步,、司法和財政高度統一,曾經位高權重的地方貴族已經淪為陪侍國王左右的隨從,國王甚至凌駕於神聖的教皇之上。

路易十四所實踐的君主制度成為近代集權制國家機器的典範,為普魯士、奧地利和俄羅斯等君主國家所效仿和追隨。 

路易十四的另一個功績是扶植和鼓勵了古典主義文化潮流,並將其推向高峰。古典主義時期也往往被稱為“路易十四時期”,因為它的興衰與路易十四漫長的統治相契合。路易十四時期,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彰顯著國王的威勢。

一幅幅油畫和一座座雕塑則塑造了太陽王君臨天下的威儀;走向巔峰的古典主義喜劇則闡釋著國家崇高的理念。古典主義所崇尚的規則、秩序、均衡、典雅與君主制度所崇尚的神聖、崇高、等級秩序和國王的威嚴有機融為一體。

法國在成為歐洲霸主的同時,也成為毋庸置疑的文化中心。正如威爾·杜蘭所言,自西羅馬奧古斯都大帝以降,沒有一個王朝像路易十四時代擁有如此多偉大的作家、畫家、雕塑家與建築家,並在禮節、時裝、思想、藝術上為他國所豔羨模仿。

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和伯利克里時的希臘、奧古斯都時的羅馬、文藝復興時的義大利、伊麗莎白-詹姆斯一世時代的英國一樣,都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座座高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路易十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太陽王"和他的王朝

路易十四為什麼被稱為太陽王?

路易十四被稱為太陽王的原因沒那麼複雜,在他小的時候參加一次舞臺劇時,扮演的恰好是太陽神阿波羅,由於小王子的身份特殊,而且表演的惟妙惟肖,就像阿波羅再現一樣,周圍的人們就親切的稱他為“太陽王”。可見路易十四天才般的表演能力,和一種伴隨一生的表現欲。

什麼叫太陽王?

太陽王,通常指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自號太陽王,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世界歷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權國家君主。

為什麼路易十四被稱為“太陽王”?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即位時,年方5歲,大權掌握在紅衣主教馬紮然手中。的馬紮然一直讓小國王沉緬於吃喝玩樂、遊手好閒之中。1661年,這位顯赫的首相死了。他臨終前告誠國王:今後不能要以國王名義到處發號施令的首相,要國玉親政。

誰也沒料想路易十四會自已管理國家。一位大臣用試探口氣問他:“今後我們有事找誰?”“找我!”國王那堅定的語氣,使在場的吃一驚。他宣佈:從今以後自己將是自己的首相。

路易十四在22歲時親政,他獨斷專行,敢作敢為。他流放了那些企圖王權的官、銷燬了有關反對王權的資料,宣佈“朕即國家”。他還取消了大將軍的職位,自已擔任最高軍事統帥。他親自參加國務會議,聽取大臣的彙報,簽署一切國事公文,獨自決定內政外交的重大問題,大臣們只能唯命是從。他親自任命官吏,所有大臣和地方都得圍著國王轉,如果國王不認識某個,那他永遠不會升遷。貴族們感到離開王官就意味著失寵,只有在王官出頭露面才能飛黃騰達,不沐浴在國王的陽光之中,他們就無法在法國生活。君主達到了鼎盛時期。路易十四喜歡阿諛逢承。誰要逆忤國王,就會受到嚴厲懲處,服苦役或被判死刑。

路易十四的王宮,是國家的中心。為了替君主裝飾門面,路易十四決定在巴黎郊區凡爾賽建築世界上最豪華的官殿,配置巨大的園林、水池、噴泉和雕塑。為此,歐洲各國的建築家、畫家、雕塑家、園藝家、工藝家等各種能工巧匠雲集凡爾賽,耗資1億5千萬億鋰,才建成了這個官殿,導致了國庫空虛。國王揮金如土,無休無止的歡宴、豪華的舞會、場面壯觀的狩獵、隨心所欲的賞賜,使凡爾賽成了一個巨大的銷金窟。他的官廷生活奢靡之極,一舉一動都由大群奴顏婢膝的宮廷貴族侍奉。從起床、就餐、辦公、打獵、接見賓客直到就寢,都按最複雜煩瑣的儀式進行。

由於路易十四成了至高無上的君主,不可冒犯,他被讒娟的貴族們稱為“太陽王”,有人還奉獻給國王一枚太陽徽章。後來,人們一說到“太陽王”,自然就會想到法國封建制度鼎盛時期的君主一路易十四。

17世紀的法國為什麼稱為“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時代?

17世紀的法國被稱為“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時代,他統治下的法國是當時歐洲量為強大的國家。在他統治期間,君主專政制度也達到了其力量的頂峰。

路易十四——太陽王

路易十四是法國封建歷史上比較牛一點的君主,被稱為太陽王。在他的統治下法國在海軍以及陸軍上都在歐洲前列。路易十三死的早,你也可以理解為路易十四出生的晚,所以他很小的時候政務都交給宰相馬紮然,雖然馬紮然不是個好東西但是對於路易十四是真的無二心。後來馬紮然玩火,連累了路易十四,他們就逃出了巴黎,後來被大孔代(比較牛的軍事統帥)護送回巴黎,其實全是孔代親王的影響力造成的,孔代只帶有800人,巴黎暴民一看是他直接就逃跑了。

後來投石黨叛亂,主要是孔代親王想奪走馬紮然的職務也就是宰相,但是暴露後被人家抓了。前面說過孔代親王影響力巨大,所以法國就出現了叛亂,叛軍領導人是杜倫尼(法國大元帥之一),後來孔代親王放出來後,杜倫尼又投靠了國王,並打敗了孔代親王。

後面馬紮然死了,政權就在路易十四的手裡,他強調朕即國家的理念,把法國的集權發揮到極致,還真是他一個人說的算。然後他就開始帶領法國參加一些戰爭 遺產戰爭 、 法荷戰爭 和 大同盟戰爭 ,法國這一時期的名將不少,應該是路易十四時期。例如就有兩個個大元帥杜倫尼,維拉爾。只不過杜倫尼在路易十四早期,維拉爾都活到了路易十五中期。前面說道的孔代親王因為叛亂被流放,但是被西班牙國王接納,果然是牛的人在哪都有人要。了好幾年被原諒回國,其實就是路易十四沒人用了,只能讓他回國,當時法國的敵人是很多的,英國,奧地利,德意志聯邦,尼德蘭等。聯軍還有一些比較吊的將領如奧地利的歐根親王,英國的丘吉爾(這個丘吉爾是二戰丘吉爾的祖先)。在本文中說道的將領都被列進世界100強軍事統帥裡的。所以說這一時期還真是群雄爭鋒。我個人認為維拉爾是真的吊,他在後期面對丘吉爾,歐根親王兩個大佬都不怕,還打敗了這兩個人的聯軍,插一下,其實歐根親王本來是投靠路易十四的,但是這個當時是歐洲霸主,就看不起人家,後來被歐根親王搞得覺都睡不了了。奧地利歷史上比較厲害一點的軍事統帥沒幾個,他自己認為牛的就打造雕像,在中心廣場上的兩個雕像代表了最高榮譽,一個是歐根親王,另一個是卡爾大公(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在戰爭以及心靈上打敗拿破崙的統帥)。

在這個時期的法國海軍也很厲害,主要是有一個牛的將領圖爾維爾,在1793年大約率領70多艘船完敗英荷聯軍90多艘船,也不知道為什麼路易十四不直接進攻英國,好不容易有了制海權。幾年後圖爾維爾一死,法國海軍就不行了,這個時期的歐洲各國都夠嗆,一直打都打窮了,最後都不想打了就開始和談,英國的操作是真牛直接把丘吉爾召回國單方面停戰,真是個老六。

無論是這些將領多麼牛,最後都是在為後面的君主打工,路易十四就是典型代表,他的國王當的真的有意思,畢竟一切都聽他的。

路易十四是什麼?此名由何而來?

路易十四是法國波旁王朝最著名的國王,在他執政時期法國的勢力達到了巔峰。人稱“太陽王”。有一種玫瑰也以路易十四的名字命名,應為顏色與一般的白玫瑰與紅玫瑰不同,為深紫色,所以今天見到這朵路易十四玫瑰花——我只鍾情你一個,顯得尤其高貴典雅,令人仰慕,由於產地在法國,所以以法國最著名的封建君主的名字命名。

太陽王是誰﹖太陽神是誰﹖

太陽王:路易十四自詡為“太陽王”。 路易十四(1638—1715年),法國波旁王朝國王(1643—1715年在位) 路易十四,是上帝的寵兒,他在父母結婚23年未有生育的情況下,突然來到了人世。他是法國波旁王朝的第三任國王,他的祖父亨利四世為波旁的江山打下了堅實的根基,他的父親路易十三時代,在政壇高手黎塞留的操控下,開始致力於爭奪歐洲霸權。1643年,5歲的路易十四被母后安娜抱上了國王寶座,開始了他72年漫長的帝王生涯。

太陽神:傳說、神話中的神,一般較熟知的是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希臘神話裡被稱為太陽神有三位:許配利翁、赫利烏斯、阿波羅,但真正的太陽神是赫利烏斯。中國也有太陽神,但是位女神叫羲和,傳說中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個太陽。

最早的是十二提坦神(Titans)之一的許配利翁(Hyperion),他是烏拉諾斯與該亞之子,司掌光明與日光之力是原始太陽球體的化身。第二位赫利烏斯(Helios)是真正的駕著太陽車的太陽神。他是許配利翁(Hyperion)與提亞(Thea)之子,月女神塞勒涅(Selene)與曙光女神厄俄斯(Eos)之兄。他是太陽的化身和擬人化,赫利烏斯的形象為高大魁偉、英俊無須的美男子,身披紫袍、頭戴光芒萬丈的金冠。他每天駕駛著四匹火馬拉的太陽車劃過天空,給世界帶來光明。他情人眾多,子女也眾多,他的情人之一的克呂提厄(Clytie)變成了向日葵,他還有個著名的兒子法厄同(Phaethon)因強駕太陽車而死。但是在以後的神話中有些詩人把他與藝術神阿波羅混同,因此好多他的事都變成阿波羅了。第三位阿波羅(Apollo)他是光明之神。阿波羅是天神宙斯與第六位妻子暗夜女神勒託所生之子。當初,勒託懷孕 太陽神像後,天后赫拉怒火沖天,她殘酷地勒託。可憐的勒託只好東躲,到處流浪。後來勒託終於在愛琴海上找到了一個藏身的小島——德羅斯島(Adelos)。這是一個浮島,常在大海上漂浮。勒託在這裡,首先產下狩獵及接生女神阿爾忒彌斯(Artemis),後又在阿爾忒彌斯的協助下生下藝術之神阿波羅(Apollo)。阿波羅全名為福玻斯·阿波羅(Phoebus Apollo),福玻斯意為“光明、明亮”。阿波羅視為司掌文藝之神、人類的保護神、光明神、預言之神、醫藥之神、遷徙和航海者的保護神、醫神以及消災彌難之神。出生於阿斯特利亞的浮島提洛島之上。他與赫裡烏斯混同時也被奉為太陽神。

被稱為太陽王的國王是誰?

路易十四自詡為“太陽王”。

路易十四(1638—1715年),法國波旁王朝國王(1643—1715年在位)

路易十四,是上帝的寵兒,他在父母結婚23年未有生育的情況下,突然來到了人世。他是法國波旁王朝的第三任國王,他的祖父亨利四世為波旁的江山打下了堅實的根基,他的父親路易十三時代,在政壇高手黎塞留的操控下,開始致力於爭奪歐洲霸權。1643年,5歲的路易十四被母后安娜抱上了國王寶座,開始了他72年漫長的帝王生涯。

正如一位史評家所說的,在“太陽王”路易十四面前,即使是最自傲的帝王也會相形見絀。作為一個威名赫赫,充分享受權柄和榮耀的名君,應該具備什麼條件呢?讓我們來看看路易十四,他是“統治最完美的化身”。

首先,他必須充分掌握國家大權。路易十四幼年繼位之後由太后安娜攝政,實權掌握在紅衣主教兼首相的馬薩林手裡。從小馬薩林就向他灌輸君主的思想,教導他將來要乾綱獨斷。他10歲到15歲間,先後發生兩次“投石器事件”,逃出巴黎的顛沛流離使他刻骨銘心,更增強了他強化君主權力的決心。1661年親政之後,他辛勤理政,事必躬親,緊緊地將大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不再任命首相,拒絕召開會議,在多次遭到高階的批評之後,又取消了高階對國王敕令的指摘權。他發表過許多君主的精彩言論,諸如“朕即國家”、“只有君主才有權利思考、決策,其它人只有執行的義務”等等。凡爾賽宮和巴士底獄,是他一軟一硬的兩個統治工具,巡按使和龍騎兵,是他伸向全國各地的爪牙。

其次,他必須個性突出,才華出眾,而且有足夠長的在位時間。路易十四風流一生,多才多藝,通曉天文、地理、解剖學等。他在位長達72年(實際執政時間54年),為歐洲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給他的國家打下的烙印也特別深刻。

傑出帝王的偉業,至少還必須有一位理財能手和若干位叱吒風雲的將軍。對於路易十四來說,柯爾伯似乎是上帝特意恩賜給他的。這位財政總監的改革不但扭轉了前任留下的鉅額虧空,還給路易十四積下殷實銀庫,成為他發揮能量的後盾,而以杜倫尼和孔代親王“雙子星座”為代表的將軍們,則通過炮火將“太陽王”的威名傳播到歐洲各地。事實上,到了晚年,失去了上述人才的路易十四帝國已明顯中衰。

路易十四發動的大規模戰爭有四次:1665—1668年與西班牙的“王后遺產戰爭”,1672—1679年的荷蘭戰爭,1688—1697年與奧地利皇帝為首的奧格斯堡同盟的戰爭,以及1701—170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我們可以看到,路易十四執政的年份一半以上都處於戰爭狀態。在這一系列戰爭中,法國總是處於以少打多的局面,這也許是因為路易十四外交的失敗,也許是歐洲固有的“勢力均衡”的理念在發揮作用。前兩次戰爭法國以勝為主,取得了南尼德蘭的一些領地。後兩次戰爭,法國則以敗居多,但也儲存了一定顏面。成功地讓他的孫子繼承了西班牙王位,這也許是他為他的波旁家族帶來的最大禮物。

作為一代名君,還需要繁榮的學術文化和標誌性建築物作為粉飾。看看下面這些名字:高乃依、莫里哀、拉辛、拉封丹就可以看出路易十四時代文化的昌盛。他們的成就不能被當作路易十四的成就,但與作為“法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藝術贊助者”的路易十四對文化的贊助,也有一定關係。(當然,我不能看出路易十四時代與正在解開序幕的啟蒙運動有何聯絡)。而路易十四的名氣,也部分得益於凡爾賽宮的富麗堂皇,這座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花費了10年的時間和數不清的金錢。

在路易十四時代,由於法國炙手可熱的國際地位,法語取代了拉丁語成為歐洲外交的通用語言,各國上流社會都以能講一口流利的法語為時髦的標誌。

路易十四認為統一的宗教信仰有利於他的統治。他在1685年頒佈了《楓丹白露敕令》,廢除了他祖父亨利四世在87年前《南特敕令》中確立的宗教寬容的國策,重開對新教徒的。新教徒中有為數眾多的熟練手工業者,帶著他們的技藝逃亡國外、造福外國,這是路易十四為他的付出的代價。1689年路易十四還頒佈了“黑法”,准許在法國的所有殖民地販賣奴隸。

路易十四對歷史的影響還有一點非常有趣。他因為身材較矮,便穿上了特製的15釐米高的鞋子以增強威嚴感,結果全國上下爭相效仿,發展為後來風靡全世界的高跟鞋。當然,今天高跟鞋已經成為女士的專利,這也許是始作俑者路易十四所始料不及的。

路易十四用自己的言論和行動在歐洲重新詮釋了“君主制”這個概念,使得在英倫三島上民主憲政取得了一系列勝利的同時,歐洲上卻出現了一股強化君主的熱潮。強化君主在當時的歐洲也有其積極意義,有利於進一步消除地方領主的封建割據,為民族國家的形成準備了條件。但是,路易十四時期無休止的戰爭、晚年奢靡浪費的生活和貪汙腐化的蔓延,使得法國財政狀況重新惡化,也使得有識之士增加了對君主的質疑和反思。雖然路易十四離世之年到法國大爆發還有70多年,但多數史評家認為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絡。

標籤: 路易十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g65qw8.html